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华夏山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你该知晓的华夏山水——为《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做一回广告
热度 2 周浙昆 2017-4-13 14:50
我不是商人自然用不着做广告,但是当今这个社会,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好酒也怕巷子深,科学家也频频给自己做广告,微信,推特, researchgate 十八般武艺全都用上,你不做广告,你的论文就会淹没在汪洋大海中。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喜广告,连自己论文的 PDF 都很少主动送给同行。我认为发表了,在哪儿了,需要的自然会去读。今天早晨读了《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通过邮件送来的《华夏山水由来》的专题,忍不住为其做一回广告。 这个专题由《华夏山水的由来 》、《长江的前世今生》、《台湾岛的年龄》、《东海的来历》、《秦岭的由来》和《黄土高原见证季风和荒漠的由来》等文章组成。我推荐这个专辑有三个理由:其一、华夏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大地,其山水的由来我们应该知晓;其二、这个专题所涉及的内容属于地球科学,而主题则是华夏子孙,普通民众所关心的问题,比如长江何时掉头东流?影响大半个中国的季风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其三、文章大多基于作者之前的研究成果,但是文字通俗易懂十分接地气,看看这一段“在金庸的小说《书剑恩仇录》里 , 有一首脍炙人 口的诗 : “ 携书弹剑走黄沙 , 瀚海天山处处家 ; 大漠西 风飞翠羽 , 江南八月看桂花 .” 诗的后两句可用来描述 今天华夏西北大地干旱少雨、飞沙走石 , 而江南地区 湿润多雨、桂花遍地的自然环境”。你没有读错,这是一篇科学论文的开头 ( 郭正堂. 2017. 黄土高原见证季风和荒漠的由来.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 421–437)。 读了这个专题的以后,我第一时间向我的学生做了推荐,特别是男同学们做了推荐,这个专题可以丰富你的知识,增加你的内涵,为你“撩妹”提供子弹。如果一个在华东的男生,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暮春,向等候已久的美眉献上玫瑰的同时,说一句,“这天气真讨厌,你的衣服都打湿了,其实我们这里原来是沙漠耶”会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既然是做广告,就要有广告词。其实广告词汪品先院士自己已经写好了:“ 你知道原来中国的地形曾经东高西低 , 后来才是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吗 ? 你知道今天的江南沃土也曾 经是当初的荒漠 , 西北的沙漠也是后来才有的吗 ? 你知道六百多万年前并没有宝岛台湾 , 而两万年前从上海可以步行走到东京吗 ?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三千里秦岭将中国分为南北 , 成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吗 ? ” ( 汪品先 . 2017. 华夏山水的由来 .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 , 47: 383 –384,)。要想知道这些,请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第47卷, 第4期, 2017,《华夏山水由来》专题 http://g9ogn.count.bestedm.org/new_track/t/4e8d4e152c1ca0ba0e8c1b265ef03ffce9332d7eb64adbddb91951665e3cb92a85508c0ada9aba108020c1ffd424626429f5a345ed9fec6f4f891e865c6d3bbf41eb84fe244fc62523a01f6b01e22344e3c1e93268ce1ac2823c25412bacdf6f37584a2091e29279
个人分类: 随想|2461 次阅读|2 个评论
华夏山水的由来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月专题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7-4-10 17:30
■ 汪品先 这是一首由尹赞勋、杨钟健两位地学泰斗,在1940年作词的中国地质学会会歌,唱的就是华夏山水及其由来。华夏大地的锦绣山河,从何而来?“东水西山,南石北土”的地势,何时形成?回答这些问题,既是科学,又是文化。地球科学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也应该为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大好景色底下蕴含着许许多多地球科学的发现,却很少为行外人知晓。比如说,你知道原来中国的地形曾经东高西低,后来才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吗?你知道今天的江南沃土也曾经是当初的荒漠,西北的沙漠也是后来才有的吗?你知道六百多万年前并没有宝岛台湾,而两万年前从上海可以步行走到东京吗?你知道为什么会有三千里秦岭将中国分为南北,成为华夏文明的龙脉吗? 地理变迁既是科学、也是个社会命题。梁启超在1901年曾经感叹,“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之一事”,因为唐宋明清都不是国名。等到辛亥革命后才叫中国,但是“曰中国,曰中华,又未免自尊自大,贻讥旁观。”其实在古地理演变中,全球的大陆曾经几度聚合为联合大陆,而中国从来不在世界大陆的中央,却是屈居超级大陆与超级大洋的边缘。 2.5亿年前的联合大陆(Tolsvik,2007,Science), 中国不在世界的中央 可这并不见得是件坏事,人类至今也并不聚集在大陆的中央。今天的中国位于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从喜马拉雅山到马尼拉海沟,四千公里的水平距离垂直落差两万米,因此沉积物的物流最强。几亿年来,西太平洋边缘一直是大洋板块俯冲的终点,3万公里长的俯冲板片埋在下面的地幔里,好比是板块的“坟场”,因而构造上格外活跃,世界70%的边缘海盆地都在西太平洋,是世界上地质变迁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不过从现在板块运动的方向看,亚洲正在和美洲靠拢,2.5亿年后新版的超级大陆里,中国的位置倒是比较靠近中央。 GPS指示的当代地壳运动, 朝向新的联合大陆移动 2.5亿年以后联合大陆的猜想(Maruyama et al.,2007): 中国真的成为“中”国? 当然,人生苦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与大自然相比,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过眼烟云里的一颗云滴。你我今天看到的大自然,也只能算影片里的一个镜头,但只有知道了今天的山水从哪里来,才能更好地呵护她、用好她,了解她今后的走向。 因此,“华夏山水的由来”将是个长久的主题,一来是大好河山蕴含着太多的精彩选题,二来是随着研究深入,理解的深度并无止境。科学与文化的结合,是振兴华夏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山水”主题就是切入点之一,山水画就是华夏文化的一朵奇葩。中国古代的学者,从郦道元到徐霞客,用脚踏实地的考察探索神州的山川;面对锦绣山河,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留下了千古绝唱;而我们的责任,是在前沿科学的基础上,让华夏山水的文化重现光芒。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47卷4期383-437页发表的“华夏山水的由来”专题就是一次尝试,试图由战斗在科学第一线的专家,撰文揭开隐藏在山水背后的自然之谜,试图通过普通的语言,从学术角度来讨论炎黄子孙普遍关心的问题。希望“华夏山水的由来”有助于在当代科学和华夏文化之间架筑桥梁,还自然科学以文化本色,赋传统文化以科学精神。 :汪品先. 2017. 华夏山水的由来.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47: 383–384 :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STe/47/4/10.1360/N072017-00053?slug=fulltext : 华夏山水的由来 黄土高原见证季风和荒漠的由来 秦岭的由来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601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