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研究生复试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研究生复试

相关日志

也谈研究生的“出身”
热度 10 wudaocheng 2012-4-17 23:54
研究生复试已经结束,科学网上不少博主发表了看法,对于研究生的“出身”问题讨论甚是激烈,集中在对某些“二本”甚至“三本”学生考到名牌大学的看法。有的认为应该加以限制,在考试时要照顾本学校的学生,有的认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看法都有实例为依据。我也凑个热闹,说一下我这里的情况:我每年招硕博研究生各2-3人,本校的保送或考上的学生大约占一半,其它部分名额我要留给外校的学生。一般外校的学生都会提前发邮件给我,我肯定马上回信,也有个别外校的学生考试结束了才联系我。我们在考试上内外没有区别,基本按照分数来确定录取。这样几年下来我也有10余名学生了,我感觉他们在学习和研究上各有特点:“出身”不高的学生往往是他们学校里的高材生,要改变他们的身份才来的,为的是将来有好的发展。这些学生往往比较刻苦,学习和工作比较认真。但是综合能力稍差一些,这也和他们的本科教学条件有关系。所以对他们的培养下的工夫要大一点,一方面要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一方面要加强训练(包括实验、英语口头表达等)。而名牌大学学生则比较自信,学习和工作时反应快,综合能力强一些,经常能发现天才的学生,但往往刻苦精神差一些,对这些学生管理困难一些,因为他们想法太多,经常不会坚持一个方向走下去,有时特别优秀的学生不肯读博士,很是可惜。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一视同仁,所以在毕业时他们的业绩差距并不太大。有时“出身”不高的学生往往工作会更出色,因为他们知道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更高。所以我认为课题组这两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比较好,当然名牌大学学生多一点好(培养他们化的工夫少一点,毕业以后工作好找一点,毕竟社会的偏见是存在的)。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时,大学生很少关心自己的“出身”,这和现在没有可比性。因为,那时大学的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几,能够上大学的人现在都应该是名牌大学学生。而现在升学率大于60%,现在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按照过去的标准根本不能上大学,所以才会产生“出身”问题。我觉得既然社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有一定是道理。整体上看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是不能和名牌大学学生比的。有些博主认为他们之间差别不大的观点我不赞成。这里要说的是个别人的例子除外,从生物上讲个别人是没有统计性意义的。总体上导师应该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名牌大学学生多一点,“出身”不高而优秀的学生也要有。
6781 次阅读|9 个评论
对《面试结束,可以骂人不》若干评论的回应
热度 14 huazh5650 2012-4-15 22:24
研究生复试后,很随意地写了《面试结束,可以骂人不》,本来只想谈点自己的想法,完全没有其他考虑。科学网也是几天前参与“抵制卷烟技术评奖征集签名”活动时偶然发现的,因为一向对理工科的东西有很业余的兴趣,大学时曾经选修高等化学,听了三个月课,愣是没听懂什么,最后甚至由此而怀疑个人智商,于是乎,弃考、零分,毕业时连补考都不敢参加,好在当时挂掉一两门并不影响学位,否则真要后悔一辈子了。从此,反而喜欢上了理工科的艰深,经常选读一些适合水平的科普文章,就象凤姐号称喜欢文学而爱读《故事会》一样,呵呵~~ 这篇博文在理工科性质的科学网上的反响,出乎我的意料。翻读所有跟帖,最深切的感受是,文理科的思维方式确实存在很多很有趣的差异。所以,选了其中的一些质疑性意见,表达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 第一,绝对没有歧视女生的意思。女生和男生都有优势和劣势,看法虽然正确,然而却是废话。尤其是在比例高达二十比零的情况下,我认为必须想法限制一下女生。同样道理,比例颠倒过来,也应该限制男生。如何限制呢?显然不能用分别画线的方法,谁这样主张,谁恐怕会被口水淹死,生命可只有一次!目前的办法只能是复试时把男生当作保护动物,适当地倾斜一下。根据个人经验,男生的基础确实差一些,因为这些家伙普遍不太愿意背书,也可以说是不够勤奋用功。但是,读研过程中,男生优势显而易见,感受最深的有:首先,男生往往喜欢蔑视权威,或者叫作有强烈的怀疑意识,这应该算是骨子里的东西。任何学科,迷信权威、迷信老师都不是好现象。过去带男生时,经常被呛,虽然当时面子上不爽,事后却总是佩服他们的勇敢,哪怕是这些意见很幼稚甚至是错误。相对而言,女生更喜欢把反对意见埋在心里或者背后嘀咕,有些人甚至压根没有怀疑、反对老师的念头。其次,选题时,男生倾向于自己去探索,也会听一听老师的意见。女生则倾向于命题作文,最好直接指定题目。再次,女生论文相对不太容易挑出明显毛病,如果挑出来了,她们也会乖乖地去更正。缺点是感性东西太多,抽象东西较少,因而缺乏高度和创新;男生论文小毛病一堆,甚至可能偷工减料、注水等等,但是个人观点较多、创新性较强。虽然各有优劣,但是,从个人喜好来说,我更喜欢后者。小毛病多,容易对付。平时盯紧点,有事没事找找男生的晦气,骂得他们狗血喷头,不必有太多顾忌,就算逼急了,难道还敢和老师对掐不成?女生嘛,岂敢岂敢啊! 第二,没有歧视非211学校的意思,即使是考研基地。原因:一、人人有向上的愿望和权力,没有人可以剥夺或轻视,我个人很赞赏甚至佩服。二、这些学生考研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也许算得上更勤奋。但是,比起985、211,整体上底子差一些、视野窄一些,这是无法否认的,尤其是考研基地的学生。对于并不熟悉学生个体情况的老师来说,面对两个可以自由选择的考生,最终结果不是很显然么?如果换个位置又会怎样呢?因此,出身肯定是需要讲的,对考生的同情并不能消除客观存在的选择倾向性。对于出身不好的学生来说,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埋怨别人、社会不公,而是要用个人实际行动去推翻这些看法(我不愿意用偏见这个词)。 第三,“圡”的问题,部分跟贴者似乎没有弄明白原文意思。认不认识它、知不知道土有几种写法,死知识而已,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如果不认识,总是应该知道怎样去查找,不能仅靠baidu或新华字典,古书中有无数这样的字,大学毕业完全应该知道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这实际上是专业基本功。理工科当然不需要这样。至于有用没用,我想起了古老的电影《决裂》,那个教授课堂上有句名言“马尾巴的功能”,当时是拿来嘲笑的,多数人认为是迂腐无用的学问,后来又看见一篇文章说马尾巴的功能其实是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作为门外汉,我觉得后者应该更可信吧? 第四,试题及难度问题。太难的话,上线考生少,学校会遇到麻烦,后果很严重。初试、复试的出题者其实也挺难受的,学生的专业水平毫无疑问是在下降的,而学校又必须至少保持固有招生规模。因此,教育部的扩招政策无论如何都难逃干系。同时也牵扯出另外一个大家讨论较多的问题,文科有没必要招那么多硕士、博士,我个人认为,很有必要削减一下文科特别是古字号专业的招生数量,让更多的人去研究更有意义的理工农医等等,尽管我的专业和个人可能由此而受伤,并且,理工科同样有很多人做的是耗费粮食的无用之功。 有事没事就为教育部唱赞歌的人,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就是天天在办公室、酒桌上开会的大爷们。
7299 次阅读|14 个评论
也谈研究生复试
热度 5 szxlx 2012-4-15 22:16
今年的研究生复试,因为英语泄题和三类考区合并为二类考区而尤为引人关注,也尤为复杂。极低的复试分数线,几乎让大多数历年以国家线为复试线的高校“人满为患”,考得好的考得不好的、有关系的没有关系的 …… ,各类考生、与考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种人物粉墨登场,为研究生复试增加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本着对考生负责、公平公正、招收优秀学生的原则,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各个高校、各个院系、各个专业都挖空心思地想出了各种措施和做法,如增加基础英语考试、增加复试科目、增加复试难度,让所有教职员工参与专业复试命题、阅卷和面试等,可谓是百花齐发,百家争鸣。在这种貌似公平,也可以说成是形式公平的情景下,整个研究生复试“热闹非凡”。 然而,扪心自问,即使形式再公平,仅凭笔试(记忆力和部分理解力的反映)和 20 分钟面试就能够选拔出品行优良、心理健康、具有学习能力的“准研究生”吗?中国的教育制度、教育体制不改,人们心中只有利益和关系,公平、正义就不用谈,“钱学森之问”也难以找到答案。 希望通过科学网呼吁,有忧国忧民之心、有公平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形成社会舆论势力,敦促政府改革教育体制。
个人分类: 杂谈|3412 次阅读|5 个评论
大学、学院、985=985
热度 6 gisbase 2012-4-15 13:21
每当有人说更名,就会有些人说,人家麻省理工还是学院呢,更什么名! 只能说,你不了解中国特色!大学和学院,在招生,在项目申请(省级及以下项目都是限项的,学院给你几个就可以了),在人才招聘,在教育资源配置(211,985,重点,乱起八糟,都是钱呢,要不谁还去往里钻)等方面差别较大。 这些年几乎每个省的正规二本院校都更名为大学了。就俺了解,西安的好像几乎更完了,而河南的还是迟迟不前,估计是教育部没人!当前,在人才招聘,研究生复试都在一味强调985(211也慢慢淡出)的大好形势下,让那些仍然挂着“学院”之名的大学情何以堪! 211,985,看到这些个数字,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配置,更是对弱势群体严重歧视! 强烈建议,非985高校并入985,别残害孩子们。因为你一旦录入这些高中生,你实际上就把他推上了死胡同!他就是再努力,将来研究生复试,将来进高校当老师,进一些研究所已无可能。你会说,他们可以干别的呀。我只能,无语! (学院,大学),(985大学)的区别超出大众的想想,急需向年轻学子,家长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要从娃娃抓起哦!当然,对于(学院,大学)的学子不能消极,这种不合理现象迟早会被打破,要时刻准备着......
4769 次阅读|10 个评论
谁藏起了导师-从研究生复试说考生与导师捉迷藏
热度 10 lxchencn 2012-4-14 09:53
如火如荼的研究生复试正在进行,但相信有很多考生感叹选不到好的导师,而更多的导师却在苦笑招不到中意的好学生,为什么呢?是谁藏起了导师?是谁让考生与导师玩起了捉迷藏呢? 记得以前研究生报考都是先选择导师报考的,在招生简章里面明确有学校的学科、导师、研究方向,报考前选好大学,再选好专业和研究方向,再选择好自己想报考的导师,考上线了在报考导师下面试,录取了师生都满意,皆大欢喜,导师不满意,落选了,导师可能推荐学生去其他导师,学生也可以自己再转其他专业或导师,也可以转其他学校,可以说是双向选择。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招生简章上面没有导师一栏了,最多学生只能选择报考专业,考生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在面试前也无法更多的了解导师以及他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及发展前景等等,导师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学生来报考,更不知道学生是否喜欢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到了面试的时候基本上是瞎子摸象,学生无法真正的了解导师,导师也无法全面客观真实的了解学生,最后就是拉郎配,只有极少数师生双方满意各自选择的,在培养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师生双方都不满意的窘境,但木已成舟,重新选择对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考生而言,最后的选择就是唯名校而已,兴趣爱好已不顾,名师不名师也无法考虑了,一切就在一个“考”字。 招生简章上列出研究生导师肯定不是难题,但何以不做了呢?藏起导师有何好处?似乎没有什么好处,列出导师应该有很多好处的,既是师生相互了解的桥梁,也是宣传大学、导师、学科、研究方向的重要平台,更是促进师生和谐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7111 次阅读|22 个评论
有感硕士研究生复试
热度 1 jinjingguo 2012-4-9 17:25
今年研究生复试火了,我们学校往年费很大劲组织调剂生源,今年调剂的学生很多,出乎意料。但很多学生并不考虑自己所学专业,看来部分学生读研究生只是个过程,并未考虑自己是否感兴趣,只是为那个暂时还有价值的学位吧。据说研究生考试还有作弊,难以想象。从研究生学习就开始这种不诚信,将来还要靠他们来发展我国科学与技术事业,能靠得住吗!大学曾经的净土,也不......。多希望尽快改变!!!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488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2年研究生复试与录取
zguangbin 2012-4-8 14:43
2012年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将于4月10日开始,4月15日结束(确定录取名单)。 复试日程安排 根据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要求,我校确定如下复试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 地点 4 月 5 日 公布我校复试安排 我校研究生招生就业网首页 4 月 10 日 9:00-12:00 14:00-17:00 考生报到(检查身份证、学生证或毕业证,领取复试表、体检表) 报考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资源环境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的考生在成都校区第一教学实验楼一楼研究生管理中心报到;其它学院考生在雅安校本部综合行政楼二楼会议室报到 4 月 10 日 下午或 11 日下午 导师面试 (导师可安排提前进行) 学院协助导师落实面试时间地点并通知考生 4 月 11 日 8:30-11:40 英语及专业综合知识测试 详见复试表 4 月 12-13 日 8:00-17:00 1 、学科面试 详见学院通知 2 、体检(需空腹查转氨酶) 成都校区考生在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体检,雅安校本部考生在雅职院附属医院体检 4 月 11 日 下午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请咨询报考专业所在学院 4 月 15 日上午 各复试专业组确定录取名单,经院(所)审核,主管领导签字后报研究生招生就业办公室 学校或学院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进行复试。 详情请见如下网址: http://yz.sicau.edu.cn/MAAdmissions/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3 。
2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需要什么样的研究生
热度 21 来自海洋的古生物 2012-4-3 11:06
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复试开始了,又到了纠结的时候,去年由于自己的不慎,让一个学生没有通过复试,好在调剂去了另外一个大学,没有继续遗憾下去。所以今年还是蛮忐忑的,一直在思考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回想起来,招收研究生也有 10 年了,自己招收和联合培养的也有 9 个,现在想来也该总结一下了,记一下流水账,理理思路;其实更多也是希望学生们看看老师们的想法,别总把老师看作一个个凶神恶煞,口蜜腹剑;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偶尔也有点小私欲。很不喜欢有人说老师骗学生的“十大”“二十大”伎俩,在师生关系中煽风点火。 1. 第一个学生 A ,本不是我的学生,当时我也是小青椒一枚,刚到新单位,老板说这个学生挺有想法的,但是放到野外去做,想法太多,实验设计漏洞也会比较多,那就在室内做吧。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室内做实验,就给我了,确实想法比较多,后来还硕博连读了,实验做得挺成功,读书期间发了两篇 SCI 收录的论文,到一个大学当老师了; 2. 第二个学生 B ,是个女孩子,跟着我做毕业论文,真的是勤勤恳恳,非常踏实。硕博连读,干了 5 年,发了 2 篇 SCI 收录的论文和 2 篇中文论文。但是由于家庭问题,不想继续做科研了,然后去考了公务员,觉得挺屈才的; 3. 第三个学生 C ,大学就是学生干部,还获得过省优秀学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后来送他去国外呆了 1 年,那边老师也极其欣赏,但还是由于家庭原因,到研究所工作了,相信他会做得更好; 4. 第四个学生 D ,应该是我见过实践能力最强的学生,我把他扔到野外,一扔就是 4 年,这家伙竟然也鼓捣出了 2 篇 SCI 论文和 1 篇中文文章,而且掌握了非常好的野外工作经验。我到了新单位,他也打算过来继续做博后,继续合作下去; 5. 第五个学生 E ,以前在科学网上为了她我曾经大发雷霆,好在风雨过后见了彩虹,论文被接受,希望今年可以毕业吧; 6. 第六个学生 F ,也是跟我做本科毕业论文忽悠到我的实验室,但是一进实验室,我就出国了,后来又换了单位,应该说对他的培养不利,他实验能力很强,各方面也非常优秀,今年论文被接受,毕业应该没什么问题,同时考取了公务员和一个世界 500 强公司,一路应该很顺利吧; 7. 第七个学生 G ,一个硕士发论文发到 PLoS ONE ,我们这个专业应该还是比较少的,舍不得让她毕业,又拽到新单位来考博了,过几天成绩就该出来了,上帝保佑; 8. 第八个学生 H ,是我到了新单位招收的第一个硕士,属于刻苦型的,为了准备老师作业,能着急上火到感冒发烧,也算是认真到了极点。我昨天和她开玩笑说,如果读硕士就读 4 年,博士呢就 5 年,自己选择吧,这个倒是有点卑鄙。如果她这打算读博士,我会决定送她去国外呆 1-2 年吧; 9. 第九个学生 I ,今年新面试的学生,看起来挺老实,不过没怎接触,愿上帝保佑我和他吧,和平相处。 总之,我觉得老师不是凶神恶煞,希望和学生好好合作,不要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只要求将心比心,一起做点事情。
个人分类: 学习体会|10786 次阅读|29 个评论
对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困惑
热度 31 gabbro 2012-4-2 15:28
今年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而复试分数线创历史新低,这是否表明,今年研究生考试成绩普遍不高?或者是教育部再一次准备扩招? 无论哪种情况,都暗含当今高等教育质量大滑坡。 继续扩招研究生也许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但研究生就业更难,三年以后怎么办?也许这有点杞人忧天,因为这根本不是现在领导考虑的事。 从考研成绩公布以来,我陆续收到超过50名考生发来的邮件,申请调剂。涵盖的专业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地理信息系统、数学、化学、物理,甚至有经济学和文学。 感谢这些给我发邮件申请调剂的考生。虽然我不能满足绝大部分考生的愿望,毕竟我只有一个招生名额。但我在收到邮件后,根据情况,及时回复了每一封邮件,并且明确给出了具体建议,对感觉不错的考生,推荐给了别的导师,并且建议联系相关单位(给出了具体的单位),真心希望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多数考生的考研成绩远高于教育部公布的A类地区理工科分数线,大部分成绩在310以上(部分考生成绩在340以上,英语在60以上,数学在110以上),单科也在50(100分)或80(150分)以上,报考单位多是中科院或名气比较大的大学,考生来源除了专业相近的地质大学、吉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石油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地质、地球物理专业外,有大量地方师范院校的考生,而且成绩都不错。 他们申请调剂,说明他们报考的单位有比他们更好的考生或更高的分数。由此推断,过线的考生远多于实际录取人数。 这就对分数线产生了疑惑? 今年的考研大军中,90后正式登上了舞台。从收到的邮件看,都是个性十足。90%的邮件是用QQ邮箱发的,而且邮件就是QQ网名(一个比一个名字奇特)。刚开始以为是垃圾邮件,有时候会被邮件系统直接当做垃圾邮件处理。从邮件内容看,都说自己对我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感兴趣,可是看看考生的资料,我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是哪个专业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怕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全才而飘起来)。也怀疑是不是招生简章和调剂信息中没有说清楚我的专业与对考生专业的要求。 考生急于找导师参加复试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为了读研而调剂,绝非明智之举。申请调剂参加复试的成功率很低,即使调剂成功,复试也多数被淘汰,成为别人的分母。就算被录取了,由于对专业的偏差,读研期间学生、老师都辛苦不说,三年后,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反正我每年为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头疼。 希望所有想调剂读研的同学都能成功,希望每位导师都能招到满意的学生。
11183 次阅读|71 个评论
有多少考生是为了追求兴趣而考研的?
热度 51 wangdh 2012-3-31 21:48
有多少考生是为了追求兴趣而考研的? (王德华) 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和调剂工作正在热火朝天进行中。 硕士研究生复试或面试,是选择合适学生的重要环节,所以无论导师还是考生都非常看重。 复试时有一个问题是导师们喜欢问,也知道很难得到真实的答案,也是永远不会得到否定答案的,就是类似“你考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报考我们的专业?”,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喜欢科研,我喜欢这个方向,我对您这个领域感兴趣,等等”。无疑,“兴趣驱动的科研”是科学界大力提倡的,是创新的根源,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不可否认有不少考生的确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科学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科学家梦想而报考研究生的,但从当今的教育制度、社会环境、人才理念等各个方面综合看,多数考生所回答的 “研究兴趣”基本上是随口说的,是“心里话”,也是“实话”,但往往不是“真话”,但也不是“假话”。我这样的语无伦次、逻辑颠倒,源自于当今让人看不透道不明却又每个人都是心知肚明的时代和环境。 那么什么是“兴趣”?如何追求自己的“科研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之所向,是一种内心的呼唤,是对一件事情的爱好、喜欢和热爱。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有了激情,也就有了智慧。追求自己的兴趣,生活会因此而有光彩,因此而充实,心理会因此而满足。所谓对科研有兴趣,对科研感兴趣,应该是在一种没有心理压力,没有生活压力,没有就业压力,没有论文压力,没有功利性的心态下,去执着探索未知世界,没有世俗的影响,没有金钱的诱惑,不在乎论文的点数,不在乎将来的就业,脑海里只有科学问题和如何找到问题的答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阻力都会坚持自己的追求, …… 为了追求兴趣而义无反顾、赴汤蹈火 这自然是一种理想状态,在不以科学为职业的时代是可能的。一旦科学研究成为了职业,就有了诱惑;一旦科学研究成为了职业,也会有考核(考评),自然也就免不了功利和世俗。 在当今的时代,哪些人还在不顾世俗而执着追求自己的心之呼唤呢? 通过复试要发现真正喜欢科研、热爱科研、献身科研的人才实际是很难的。什么样的人才会让人心动呢?我一直幻想那种让人眼亮的学生,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某种举动,凭直觉就会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心颤,有一股细微的电流瞬时袭来。记得读过有一个招聘面试的细节,应聘者走往主考官桌前的路上有一张白纸躺在地上。多数应聘者们都满怀激情应付着主考官们的各种问题,进出都没有注意到地上的这张白纸,只有最后一位应聘者在走向主考官的时候,弯腰捡起了地上的白纸交给了主考官,然后回答考官们的问题。所有的应聘者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最后被录取的却是最后一位,主要理由竟然就是弯腰捡起地上的白纸这个细微的动作。我曾经遇到过让我心动的考生,记得有一次复试结束后,还不知道复试结果、但知道自己明显不占优势的一位学生到我的办公室请求我允许他在我的实验室里学习几天,希望借助来复试的机会看看我们的实验室,看看我们的仪器设备,看看我的研究生们做实验的情况。 兴趣来自于天性,也会后期培养;兴趣不会是永恒的,兴趣是会转移的。科研的兴趣会有大的方向,如有些人就是迷恋物理学,迷恋数学,迷恋生物学,迷恋文学,迷恋绘画,有些人是由于接触某些工作、熟悉某些行当而逐渐迷恋上的。对于某些具体的科研细节,没有接触科研,很难说是兴趣,而一旦认识到事情的奥秘和迷人之处,对自以为不感兴趣的事情,也许会一生去追求。 所以,导师们不必过于相信学生的“兴趣”,考生们也不要自认为对某些专业“不感兴趣”。有些专业适合某些学生,有些导师适合某些学生,师生缘需要某些巧合、机遇和条件,否则“师生缘”即使不是灾难,也会是悲剧。当然,缘分还是需要双方用心去经营的。做个有心人,就会有兴趣,就会圆梦。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3089 次阅读|65 个评论
2012年全国硕研初试基本要求基本同2011年
dzh65 2012-3-30 18:11
今日,教育部公布《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全面展开。 同去年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相比,从工学学科看,今年的A类分数线同去年的B类,今年的B类分数线同去年的C类。 今年的英语分数线是大家最关注的点,由于英语试题泄题,因此并没有因为英语成绩考得高而比去年提高,似乎同去年差不多。
25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南理工调整复试安排
热度 22 Now 2012-3-24 18:48
昨日,华南理工大学发出通知,临时 决定调整 硕士生复试安排,要求 在复试中加试英语,时间为一个小时 。通知来得有些突然,许多考生没有想到,正所谓意料之外,又在 情理之中 。这种直到复试前几天才突然发布此重磅消息,不知是蓄谋已久还是真的是临时决定,但毫无疑问,对那些英语水平不咋的的学生是一记重拳。重考英语有利于识别出部分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作弊的学生,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这样做的效果其实很有限,但至少可以让英语水平极差的同学无所遁形,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意义的。 前不久,博主刘洋呼吁关注英语泄题事件时,我在评论中就指出 最好的补救措施是:大幅降低英语单科分数线,复试加试英语。 不知 华南理工大学的这种调整是教育部的要求还是自己的决定。但不管怎样 ,华南理工显然走出了正确的一步,只可惜没有调低英语分数线。泄题其实是会导致英语单科平均成绩上升的,如果还按照以前那样划线,会有部分未作弊的考生本应过线却最后没有过线。 在不少高校,初试中英语分数不仅涉及能否被这个学校录取,还涉及第一年的奖学金评选。家境好一点儿学生可能不在乎,但是不少来自农村的孩子或者不想再靠父母的同学对奖学金还是挺在意的。所以,为了对考生负责,调低分数线与复试进行英语重新考试是很有必要的。 希望其它的高校在复试中也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还考生一个公平。 在这种大型的、重要的考试出现泄题事故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教育部门以后要吸取教训。虽然采取了补救措施,但依然会让部分考生的利益受损,毕竟人家辛辛苦苦准备大半年也挺不容易的。无论如何,复试中加试英语都算是迈出了弥补的第一步。接下来, 我们期待教育部门解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公布内鬼,严惩涉案人员,给大众一个明确的交待。
个人分类: 生活|2827 次阅读|69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
热度 5 lvscien 2012-3-24 01:07
今天又是科里新的研究生复试,我一向对于此类事情很感兴趣,正好也有机会参与了一点点。谈一下感想。 插个曲,上一次见识这种场面还是在五年前,一晃五年就这样迅速的过去了。当年的场景恍如昨日,恰巧当时胜出的两人又和今天复试的三人同时出现在科里,难道这是命运故意的安排(还是一次不怀好意的玩笑,哈哈套下歌词)? 五年过去了,自己也老了很多,小朋友们看起来都很稚嫩,打分的时候也有种穿越的感觉,想起了自己当年的笨拙。可是不得不说,有的同学在学校里,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树立要考研至xx大的远大理想,几年的本科生活围绕着考研改变命运的信念旋转,信奉着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艰苦奋斗,终于迎来决定命运的一考,却发现事实与想象的却是那样的不同。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严重缺乏临床经验,有的同学对于必备的工具都想的很不全。事实上,如果真是有过一些临床经验,再加上对考试的预规划,聪明的同学应该是自备工具的。来复试的同学,在询问需要什么的时候,有的都想不起最最常用的听诊器,还有查痛觉的针,查瞳孔和看软腭活动、咽反射的手电。问病史和查体的过程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有没有临床经验、有没有精心准备,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确实很多同学将改变命运的宝都押在考研上,将临床实习严重压缩,甚至有的都几乎不去科里,但这样全天侯的复习真的就效率那么高吗?时间和效率就一定成正比吗?脱离了活生生的临床实践,那些毫无吸引力的枯燥的教材、习题,就靠强大的考试目标作为压力,是不是变得更加的面目可憎? 从我们一进入小学起,考试似乎就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平日的学习瞄着期中考、期末考,小学是瞄着小升初,初中瞄着中考,高中瞄着高考,大学里居然还有考试,而且奖学金还是基本以考试为主要依据,本科毕业还要考研,硕士毕业还要考博,好不容易熬到工作了吧,又要考住院医一阶段、二阶段,中级,晋升,哪个不过都够受的,似乎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没完没了的考试。于是我们学习、工作的方向也成了应试,与考试有关的就至高无上,与考试无关的就成了浪费时间,我们高中时,在校方眼里,恋爱居然成了和偷盗和打架相提并论的三大罪之一,并成为被严打的行为,要受到严厉惩罚的。一旦发现,需要教师、纪律管理人员和双方家长齐心协力不遗余力来拆散。 即使是准备考试,难道成绩就真的和时间投入成正比吗?回到考研的话题,考研首要的门槛是分数,许多同学为了分数不惜牺牲宝贵的实习时间,一心一意的坐在教室复习,但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实践机会,错过了培养完整、全科临床思维的绝佳机会。也错过了在实践中了解自己是不是真心的热爱这个行业,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行业的机会。如果真的热爱这个行业,实习后会更加坚定考研的意志,只要底子不是太差,利用实习下班后剩下的时间和周末提高效率,是足够考出好分数的(毕竟现在实习的要求还不是太严,只要想找时间,总是可以的)。如果提前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这个行业,早一点谋划一个更好的出路岂不是胜过在不恰当的道路上白白清贫的耗掉三年青春?而且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学习新的技能,是一种很充实的生活,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才会变得鲜活,才会深刻的印在脑子里,而不是考完后又统统还给书本。
个人分类: 感悟|5899 次阅读|6 个评论
浙大生研院关于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
crickxiang 2012-3-16 09:21
http://lsi.zju.edu.cn/news_detail.aspx?ID=269 根据学校《 关于做好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复试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 二、复试组织工作: 1. 复试领导小组: 组 长:冯新华 成员:仓勇、范衡宇、黄俊、佟超、叶升、夏总平、赵斌、朱永群 2. 复试分数线: 根据《浙江大学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基本要求》中理学分数线的规定,英语不低于 55 分,政治不低于 55 分,业务课不低于 90 分,总分不低于 330 分。复试名单详见附件。 3. 复试时间 : 复试安排在 2012 年 3 月 22 日上午 9 点 开始 ,地点在 医学院科研楼 A208 室, 应届生请持学生证、个人简历、资格审查表参加复试,并带上盖有红章的大学期间成绩单(应届本科生可以向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索要,历届毕业的考生,可向档案管理部门要求复印,并盖章)有论文发表或有科研成果及获奖的考生,请带上相关的清单和复印件,复试时上交复试小组。 4. 复试方式和内容: (1) 考生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初试加权成绩( 100 分制) = 复试成绩( 100 分制) 综合成绩 = 初试加权成绩╳ 60%+ 复试成绩╳ 40% 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40% 。复试采用百分制, 60 分以下一票否决。 (3) 外国语测试(包括听力和专业外语):听力测试和专业外语( 包括口语 )占复试总成绩的 40% 。外国语测试时间每生不得少于总面试时间的 1/4 。 (4) 专业课测试:采用 面试形式 。 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观察和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三部分 ,占复试总成绩的 6 0% 。在考察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时,要全面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等方面的情况。 (5) 面试要求每生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 ( 包括外国语测试 ) 。 (6) 为保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的实施,允许考生对复试程序、结果提出异议。 5. 复试程序: 复试(包括听力和面试)→ 产生复试成绩→ 形成综合排名 → 确定拟录取名单→确定导师。 6. 基本助学金享受等级: 考生录取后全部享受一等助学金(免交培养费)。 7. 关于调剂: 允许相关院系学生申请调剂。所有调剂均须经研究生教育科同意。所有考生先参加原报考学科复试,如未被录取再申请调剂,有调剂意向的学生请自行下载《院内调剂申请表》并由原学科负责人签字同意并取回《考生报考信息表》,才能去新的学科参加复试,如录取后请让录取学科负责人在《院内调剂申请表》上签字同意后连同《考生报考信息表》、复试记录表交回研究生教育科。 8. 资格审查: 凡是参加复试的考生(包括调剂生),应先去玉泉校区进行资格审查, 3 月 19 日 至 3 月 26 日 ,上午 9 : 00-11 : 30 ,下午 1 : 30-4 : 30 。地点:玉泉校区第 11 教学大楼 239 (研究生院会议室),请仔细阅读研招处网上<关于报考浙江大学硕士生资格审查的重要提示>。 9. 体检: 体检在复试时进行,时间: 3 月 19 日 至 3 月 31 日 之间(详见浙大校医院网上通知) 体检对象:攻读 2012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统考生、推荐免试生等),体检不通过者不能录取。 附件:复试名单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2012 年 3 月 9 日 准考证号 姓名 性别 录取类别 入学方式 专业名称 外语成绩 政治成绩 业务1成绩 业务2成绩 总分 103352000014228 吉新彦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9 63 114 115 351 103352000012889 赵亮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6 70 112 98 336 103352000005400 何周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8 64 114 130 376 103352000015070 马亚飞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1 73 120 113 367 103352000012210 黄庆禄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5 64 110 114 343 103352000005859 白坚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8 69 122 121 380 103352000014026 郭传生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71 66 118 123 378 103352000007916 金梦梦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71 64 120 121 376 103352000007915 宋天瑜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7 61 121 120 369 103352000008137 窦丹丹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6 64 118 131 369 103352000014027 代晓明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9 62 109 124 364 103352000005858 张琼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73 65 114 104 356 103352000012885 岳靖雯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4 64 125 94 347 103352000009007 徐颖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1 63 112 111 347 103352000009784 赵湘湘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6 58 126 103 343 103352000015187 王超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2 75 132 110 379 103352000012886 刘斯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4 66 130 126 386 103352000012209 周剑杰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2 66 123 109 360 103352000015754 房雪菲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3 64 121 126 364 103352000005853 郑明捷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1 62 123 123 369 103352000014024 孙文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3 61 119 118 361 103352101831362 高绍冰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4871851 田小影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5642066 陈彦珍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6732281 苏蓓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4861808 解淑钧 男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6022120 戴立思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6112140 周琳莉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个人分类: 浙江大学|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育部:诚信考核将纳入研究生复试
dongzg101 2012-1-6 16:07
教育部:诚信考核将纳入研究生复试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月7日至9日举行。1月5日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说,今年各地将对考生进入考场实行更为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考试安全检查,而所有研究生招生单位自2012年起须将诚信考核作为专项环节纳入研究生复试。 今年共有165.6万考生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比2011年增加9.6%,其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43.7万。 教育部提醒考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要遵纪守法,违规必究。对于作弊考生,除取消本次考试所有成绩外,考试组织部门还要将考生的作弊事实和处理决定通报考生所在学校和单位,并计入考生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作弊的在校生予以直至开除学籍的处分;对作弊的在职考生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对于违法者,将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据介绍,今年各地在加快标准化考点建设的同时,积极改进反作弊技术手段,增加反作弊设备,教育、无线电管理、公安等部门在考试期间还将对考场周边地区的高科技舞弊活动进行重点监测和打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95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