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吴庆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破旧立新,不容易啊
cgh 2016-8-17 14:20
破旧立新,不容易啊 创新不容易,破旧立新更不容易。 一、 地震的破坏给了文明的立新机会? 中华文明的大发展,被认为是从夏朝开始,华夏大地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从神话传说进入到可考证文明。 吴庆龙的一篇 science 文章 ,将地震、洪水、大禹、夏朝的建立等联系到一起。从地质的角度看,观点耳目一新,无疑扩展了地质研究的应用。从考古和历史研究的角度,这种思路却似乎颠覆了历史和考古中的直接证据论。因此,文章的讨论和结论遭到很多权威考古专家的质疑。 主要问题在于,地震和洪灾如何能与夏朝的建立取得联系,其中包括时间的一致性和因果关系。大禹可以将特殊的洪灾特征与他的时代完美匹配。而洪灾的地质证据和故事情节,围绕一次巨大的地震灾害以及相关的堰塞湖和溃坝造成的地质堆积和残留。与震灾和洪灾相匹配的历史故事,则是震灾和洪灾掩埋的古文明,从考古中还原一个个古文明的故事。 然而,最令人难以理解的联系是,洪灾即便与大禹有关,却如何与青铜器时代的开端以及夏朝文明的起始有因果关系。是因为一场洪水造就了一个治水的英雄,而这个英雄的威权和个人意志决定了整个文明的发展方向?还是考古学者的观点?即气候变化导致了新石器文化的解体、族群的迁徙、征战、交流和统一。前者可以简称为灾变论、英雄论,后者可以简称为渐变论、进化论。 放到整个地质历史中,恐龙的灭绝是一个比较普及的一个地质或者生物学知识。然而,地球上发生过比恐龙灭绝更规模宏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对于地质时期生物的演化,同样存在灾变论和渐变论的争议。从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可以看到, 3000 - 5000 年前,很广大的范围是有比较鲜明的河流阶地和洪积扇堆积 的,对应的是古气候中的一个新冰期。这种气候变化背景似乎对应了大禹时代的洪泛特征,也似乎可以否定地震洪灾的必要性。也就是说,渐变论也可以比较合理解释地质和考古事实。然而,吴庆龙的资料显示,多个古文化的灭亡具有等时性,这种等时性则更适合用灾变来解释,因为渐变可能导致古文化的随着时间发生空间的迁移。也就是说,灾害事件导致突然的大范围破化,需要很快适应新的常态,建立新的社会和文化体系。 也许,积石峡的大地震事件起到了对旧文化体系的彻底摧毁作用,间接迫使新的文化体系建立,包括社会结构和统治制度。 二、韩春雨遭遇的倒韩潮 这个在网上居然热火朝天,有点不可思议。终于,有人领会到它背后的力量。作为一种新技术,它直接要革掉就技术的命。遭遇顽强的抵抗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中国人都知道方舟子打假,忽然有一天,方舟子成了转基因的代言人。一项基因编辑技术,无疑是转基因的公司的碗筷。当有人要砸掉你的碗筷,掐着你的脖子,你是什么心情?所以,方舟子注定要倒掉韩春雨,至少要拖住他,让方舟子的主子有时间和机会赶上甚至超越韩春雨的技术,从而保住自己碗筷并继续掐在中国人的脖子上。 所以,我们没有看到基于学术的质疑实验和论文发表,只是漫天飞舞的网络传言。有网友看得准,韩春雨不需要什么重复实验和公开数据,只需要用这个技术做出一个鲜活的产品,实实在在展示成果,就像科学网质疑量子通信一样,现在看到的不是给质疑者一个光子,而是一个量子卫星。 要立新,意味着破除了旧的体系,遭到打压也是理所当然的。打压的越强烈,说明这种立新的意义越大。 三、娱乐至死与潜规则 娱乐风席卷网络,盖过里奥运。王宝强没有选择娱乐圈的惯例行事,“犯忌”式的公开自己的“丑事”。呵,在有文化的科学网里,还真有人看不惯。倒是没有文化的网民一边倒的支持。人们已经厌恶娱乐圈的潜规则,以及表面光鲜底下不堪入目的道德现状了。王宝强是不是也可以说得上立新之人?能不能倒掉那些没有道德底线的旧规则呢?
个人分类: 杂谈|3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