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道德评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你与人沟通时使用过暴力语言吗?
热度 1 Rainbowcn2018 2019-4-20 09:48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马歇尔·卢森堡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理论。 暴力沟通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并没有注意到。 暴力沟通四要素是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一切暴力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人性本恶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人的本性,自然就会远离暴力因素,改变我们的人生走向。 更多内容请点击彩虹学习笔记 《非暴力沟通 | 你讲话时使用过暴力语言吗?》
个人分类: 认知点滴|1840 次阅读|2 个评论
答小康兄:道德评判不是道德审判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3-12-9 17:13
我认为,道德评判是对行为正当性的定性和评价,这种判断很重要,它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或者可以模仿这种行为,还是应该反对这种行为。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境才有对行为人是否需要谅解、同情或是进行谴责的问题。你说的那些是否同情,是否善巧方便地开导,是在对行为做出道德评判之后,如何回应具体个人的问题,严格说不属于对行为道德评判的部分,或者说只是道德评判的附属内容。这些做法当然有是否善巧的分别,但是,并不影响道德评判的正确与否。 另外,道德评判是对行为的判断,本身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对个人的评判。 关于伦理道德的讨论似乎很难心平气和 说的就是这件事。为什么一定要将道德评判理解为是说评判者具有更高的道德地位?没有这种必然联系啊。“道德审判”、“道德制高点”等说法,都是我多次批评过的俗论,小康兄你怎么也跟着大众说? 至于说,因为自己不完美,所以没有资格进行道德评论,这种观点,在你评论的博文中( 【蔣倫理自我精選】普通公民不要放弃道德评判的权利 )一开始就批驳过了,没有必要再重复了。 从总体上说,你的博文涉及到了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即说服他人应该注意同理心,但是所援引的我的博文没有问题,虽然也许没有涉及到所有问题,但是一篇短博文也没有必要什么问题都涉及。 对行为的道德评判 是基础,如何劝导他人是更高级的智慧。 物理学家能说明弧圈球的原理就可以了,不必有能力像马拉多纳那样 自己踢出漂亮的弧圈球,当然会踢肯定更好。但是踢不了也不能否定他的工作的正确性和价值。 作为学者负责把原理讲清楚即可。劝说的工作可以交给出色的宣传员去做。 在宣传动物保护的时候,我是有意把问题的本质说透彻了( 【蔣倫理自我精選】为什么说动保与素食事关伦理? ),虽然我知道我的说法一定会激怒一些人,但是,我不像动保组织那样有负担,我可以把话讲透。然后把好人留给动保组织去做,让他们委婉地去说。 参考文献: 道德审判的困境——批判一下蒋科学自己精选的烂博文 【蔣倫理自我精選】普通公民不要放弃道德评判的权利 关于伦理道德的讨论似乎很难心平气和 中國互聯網的一大奇觀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4702 次阅读|16 个评论
你不曾知道的审稿人付炜
热度 5 meixianghao 2011-6-22 00:19
付炜涉嫌以审稿人之利剽窃他人论文的第一篇调查报道6月15日见报后,网上的留言评论现在已经127条了,被科学网新闻频道一周新闻排行中名列第一。 时隔7天,这组系列报道的第二篇即将发表,关于涉嫌剽窃的主角付炜,大家都期待知道更多一些。这篇稿子本来可以在上周末与读者见面,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这第二支靴子落得慢了点,让许多关心此事进展的朋友久等了,但是这回终归它还是要落了。 请关注明天的科学时报A3版。 付炜,付老师,审稿人的身份在一开始吸引了我们,第一篇报道的效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大家都不能接受这种涉嫌(我们一直坚持用涉嫌一词,作为媒体我们不作学术判断)巧取豪夺的不端行为,在一些评论中,付炜几近十恶不赦。大家都想知道他的样子,他的动机,他的环境,他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和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人一样的形象。 我们的记者在6月15日当天就赶赴燕山大学,接触学生,老师。第二天早上约访付老师。 付老师的形象,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已经不是作为审稿人的强者了,而显得有些可怜。 此行我们的记者还详细地了解包括付老师的人缘,他的性格,甚至他的家小(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们在报道中没有涉及,仅提到他面临经济压力),他无法实现的博导理想。 但是,付炜“不承认”自己剽窃。 付炜承认自己的学生和挂名的几个老师并不知情,也算有些担当。 付炜的矢口否认也许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权衡到其背后的不得不面对的形势:认,又如何,不认,又如何。他自己心里更清楚轻重。 说了这么多,并非是为付炜开脱。作为个体,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毫无问题。但显然,如果仅仅停留在个体的身上,这次系列报道只能说是失败的。我们,还将继续。 站在机构的面前,包括以公共传播价值为标的的媒体机构的面前,任何一个个人都是弱势的。如果结局是个人为整个学术环境受过,则显然也是不能被接受的。 这个时侯我想起了王飞跃主编所言,不会对此事进行道德评判。 我能理解,什么是专业的方式。我想说,尚须努力,努力。
个人分类: 闲谈杂议|5615 次阅读|5 个评论
激辩猜想之-错误的论文是否应该发表?
iwesun 2009-3-19 01:08
激辩猜想之-错误的论文是否应该发表?    错误的贡献    张志东 ,《 激辩猜想-20-得失自知 》。    历史通常是在重复过去,甚至在重复过去的错误(或错误的过去)的螺旋式上升中前进的。我在猜想的原始论文犯下的错误居然与J.R.Maddox犯的错误是一样的。Maddox博士在1952年在巴黎召开的统计物理2会议上给出他的三维伊辛模型的解。就在这个会议上,他的计算中的错误,错误地应用Jordan-Wigner变换的结果,被指出来。Maddox博士心灰意懒,从此离开科学界,从事科学的新闻和出版工作。后来做到Nature主编,并因为其在科学出版界的杰出成就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我以前也听说过Maddox博士的故事,也一直想了解他到底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找到相关的文献。所以,我在论文第5316页的方程(15)和(16)中也犯了这个错误。据Perk教授讲,他以前也出了同样的错误,但后来自己发现了错误。与我的区别就在于,他没有发表这个错误,而我将它公开发表了。   激辩猜想,到了这个深度,才是真正精彩的开始。   多么深刻,一个前人的错误,竟然无从知晓到底具体怎么错的,错在哪儿了?   科学共同体的哥们们,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一篇最终证明是错误的论文,是不是应该发表?   以前说了,美国佬是个极其守纪律,而又极其富有创造性的民族。   你看他们多如牛毛的法律法令,一般人肯定要晕掉,据说,一个街头卖牛肉饼的,就会有多大500个法案,约束着他。   但同时,美国佬又是一个极其胡搞的民族,你从文化、影视、乃至科学探索上看,经常可以看到让你叹为观止的胡搞精神。   科学越来越技术化,工程化,这就是名目繁多的各种管理方式和各项评判指数。   早就说过,技术是可以管理和量化的, 真正的科学,只能是胡搞出来的,各种管理和指数,只能够抹杀掉科学的创新。    更不要说本质上,根本不存在谬误,只存在体系的不同,是一种习惯而已。   关于激辩猜想, 志明兄最最维护的就是同行评审的权威,无论是前评审,还是后评审,反正最后权威说了,不对,就不允许发表。   好多参与讨论的香蕉人也是这个态度。    这是在搞法庭审判,科学,是你能够审判的了的么?    大家都很清楚,你这是在搞 宗教裁判所 ,怎么,我们的大牛们,真的不清楚么?    我都想不通,这是要发布一种新药么?没有药监局的批准,就一定要坚决打击么?    科学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研究领域,一定是要开放的,大家随便胡搞;一个是运用领域,一定是要保守的,再好没有广泛认可也不许用。   以技术的方式管理科学,和把艺术家工厂化、流水线化,没有任何区别,这样下去,真的能搞出啥科学么?   诺贝尔民科出身,是搞炸药的,因为曹大侠拐走了他的老婆,怀恨在心,于是戏弄一下所谓的官科大牛们,发个奖给大家玩玩。   官科的大牛们也挺听话,挺配合,也是不择手段,打得头破血流。   好玩。   诺贝尔,留下遗嘱,不准给曹大侠颁奖,也不给没有实际运用的大牛们颁奖。   诺贝尔的指挥棒,本身就是面向运用的,面向技术的,诺贝尔并不代表全部的科学精神。    一篇深度错误的论文,是同样有权发表的,而且是具有极高价值的。   当然,知道错在哪儿,发表的时候要写清楚,开始不知道,以后知道了,可以发表批判。   本人不承认错误,你尽管去批判,干吗不让人家发表呢?    这时候,根本没有裁判,也不需要啥裁判,打乱仗即可!    真正的科学成就,不都是这样打乱仗,打出来的么?   科学管理,发展到这个地步,前人错在什么地方,查不到,很难查到,这不是有点荒唐可笑了么。    很多人说,你不在这个圈内,你不是内行,你不知道有多荒唐、多可笑、多气愤!    你这不是是搞笑么?人家发布个论文,你就要上房揭瓦,捶胸顿足,又没拐走你老婆,你到底气愤啥?    人家是在搞科学,又不是在搞技术,离造 假药 还差着远呢,你到底担心啥?    能改写中学教科书的,才是真正的大牛!    能犯中学生错误的科学家,才是真正深入思考的科学大家。    只会搞些中学生看不懂的大牛们,永远只能是些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们,能知道啥叫体系?只能是打打下手,帮着搞搞测试,捉捉虫子什么的。    大牛们的 蛋糕意识 ,是不是太强了,强到忘记了科学的本质了。    这就搞笑了。 PS:    郝炘 : Maddox的错误发表过,Perk的评论中给的文献5就是:J.R. Maddox, talk presented at StatPhys 2 in Paris, 1952. 也提到 See, e.g. the introduction by the editor J.S. Rowlinson, in J. D. van der Waals, On the Continuity of the Gaseous and Liquid States, Dover Publications 2004, pp. 76-77. 该书中给出的文献370是法文会议报告集,包括Maddox的报告和他人指出其错误的评论。    回复: 那就是了,人家的能发表,志东的为什么不能发表?   不知道啥原因,怎么这么激动干嘛?不会是因为种族歧视吧?    B on 游客 : 法语俺不懂,据说多数已发表论文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错误。    回复: 前几天时东陆说,据统计,发表的论文,90%都是错的。    曹天德 : 我对亚辉已有了解、知道他在说什么,那就是喊几句口号!改写中学课本等等这样的口号,正好迎合了一些人的心理,这些人就是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各位瞧吧,面对真正的、具体的科学问题,有几个人去讨论了?天天喊口号、讲科学,好啊,爱讲就讲吧!--但可惜的是浪费网络资源、误导民众。    回复: 你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你这样的小毛贼,俺一天不知道要手刃多少。   你有资格跟俺说话么?你先辞掉一切跟共产党有关的职业,凭着你的本事吃饭再说。   你能比街头小混混混得强了,你才有资格和我说话,否则,你就是个 吃软饭 的家伙。   还好意思谈科学,谈技术,你那样都拿不起手,是靠 吃软饭 过活。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752 次阅读|40 个评论
激辩猜想之-假行僧
iwesun 2009-3-15 12:47
激辩猜想之-假行僧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   假如你看我有点累   就请你给我倒碗水   假如你已经爱上我   就请你吻我的嘴   我有这双脚我有这双腿   我有这千山和万水   我要这所有的所有但不要恨和悔   要爱上我就别怕后悔   总有一天我要远走高飞   我不想留在一个地方   也不想有人跟随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   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   我只想看到你长得美   但不想知道你在受罪   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泪   我不愿相信真的有魔鬼   也不愿与任何人作对   你别想知道我到底是谁   也别想看到我的虚伪 亚辉:   刚看了您的新博文。张志东他已经骑虎难下了,再有网上一帮人的起哄,要看他自己有没有智慧解套了。   也许有人会说您和其他一些支持他的人仗义,不过在这件事上我觉得其实是假仗义。希望你不要不高兴。 回复:   我哪里会不高兴。    志东的事情,3DIsing猜想的对错,只能由志东自己去谋划,管我屁事。   我当然是在做我自己的事情,就是 不遗余力的打击精英主义,打击各种各样的信息霸权,树立开放的学习环境,消除信息壁垒, 这一点,根本不需要隐晦。 亚辉:   我了解您的立场。不过不遗余力好像有点问题。   关于精英主义,如果有空的话,建议您读一下下面一篇Nisbet的《The Nemesis of Authority》。    http://www.mmisi.org/ir/08_01_02/nisbet.pdf 回复:   好,有空会看看。   (其实俺一点兴趣都没有,其实也根本看不懂,还不如去看《喜洋洋和灰太狼》,有趣得多,有意义的多,深刻得多。)   我早就说了,大众不关心具体哪项科学技术的对错,只关心科学土壤。这还需要隐瞒么?     可真老师: 好文章!( 激辩猜想之-为什么没有证伪? )    没准,沿着这个猜想挖下去,最终会发现,其实不光是我志东在胡搞,大家都一样,都在胡搞。猜想的最终结果,哪怕是破坏性远远大于建设性,这也是猜想的贡献。讲得好!   这文章反映出亚辉的逻辑功底和理论思维能力,看来平时写的有些文章是在打醉拳啊!呵呵,亚辉好样的!    回复: 可真老师见笑,其实你没在理科的科学界,以为这个地方很神秘,很庄严,其实也和文化领域一样一样,文化领域,经常看见两个成名的大师互相破脏水,破口大骂之类的,骂到最后,不知道为啥,只知道维护自己的现实的权力和虚荣。    其实在理科的科学领域也一样一样的,污秽不堪。   为什么会这样?真理不是唯一的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终归能讲清楚的。   唯一个鬼呀唯一,唯一的话,这世界就不会出现反义词了。   且听下回分解《激辩猜想之-科学的标准》。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57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学术争论不是道德评判
wangdh 2009-3-14 08:19
学术争论不是道德评判 (王德华) 学术刊物对于稿件处理的一般规则是:编辑部征得审稿专家的同意,将一篇论文送给他(她)评审后,就意味着编辑部: 1 )相信专家的学术水平; 2 )尊重专家的学术评价; 3 )为审稿专家保密,不向作者和外界透露审稿专家的相关信息。当然,作者在投稿时,可以自己建议几位本领域的相关专家供编辑部(责任主编)参考;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提出需要回避的某些专家。 对于一篇稿件,在很多时候会遇到审稿专家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对于同一篇稿件,有的专家评审为有新意,推荐发表;可能也会有的审稿人不同意论文的学术观点,或认为在实验设计、技术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甚至错误,不同意接受发表。一般的学术论文是经过 2-3 位专家评阅。意见比较一致的,经修改完善后,就接受发表了。存在分歧的,主编在分析审稿专家的意见后,可以决定取舍,要么再找一位专家审阅;要么再与两位审稿专家进行相关讨论,再做出相关决定。 审稿专家将意见返回编辑部时,有两个栏目:一栏是给主编(或编辑部)的意见;一栏是给作者的意见。 编辑部将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转达给作者时,作者可以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质疑和建议,逐一进行回复和答辩。认为专家正确的地方,就认真补充修改;不同意专家意见的,或者认为专家的审稿意见有明显差错时,可以进行理性反驳。编辑部收到作者的回复意见后,会进一步认真分析。问题大的,可能还会送给提出质疑的专家进行再次评审。如果责任主编或编委会认可作者进行的修改和回复,就可以同意接受发表了。 编辑部在返回给作者修改意见时,是不会透露审稿专家的信息的,除非有些热心的专家主动要求编辑部告诉作者自己的信息,他(她)希望能跟作者进行直接讨论和交流。同时,编辑部在返回带有审稿人修改意见的电子版文本时,要对文件携带的计算机私人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不会遗留审稿专家的任何信息。 当然谁也不能保证学术刊物所发表的学术论文都是正确的,如果这样,科学就没有发展了。对于一些后来发现有明显学术观点错误或理论缺陷的已经发表出来的学术论文,有些刊物有学术观点栏目,可以进行相应的学术讨论。至于不值得讨论的论文,学者们都不去理睬,也就被学术界遗忘了,这篇论文的使命就结束了。 外行是很难参与到真正的学术争论中去的。学术讨论不是道德评判。一个作者发表了一篇有争议的论文,只要数据是真实的,没有剽窃,没有造假,得到了审稿专家的认可,就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学术观点不同,可以交流,可以争论。但不能随便贬低作者的智商,损害作者的人格和尊严。这不厚道。 有学术争论是好现象,是正常现象。专家、权威是分专业领域的,是行内人士认可的,不是自封的。即使是专家和权威,也应该尊重他人的学术观点,更不能随便贬低别人。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更不能盲目迷信专家和权威。不盲从,并不是不尊重专家和权威。学者们意见不一致,是学术问题,不是对你有个人成见。学术是学术,做人是做人。 想起一段经历,很有趣,但很有意味。由于专业的关系,曾受委托负责处理一篇海外专家的稿件。这位在国际学术界很有名望的专家在投稿信中,就明确告知:我这篇论文的观点是有争议的。你们如果不想刊登,就送给某某某审阅;如果你们想刊登,就送给某某某审阅。有意思吧?编辑部征求我的意见,我建议将稿件送给作者建议的两位学术观点可能不同的专家同时审阅(没有先后),另外我们还要再找一位专家进行评审。当时我们主要是想了解两位学术观点不同的专家到底存在哪些分歧。出乎意料,评审意见不是想象的那么尖锐,三位审稿专家的意见比较一致,都推荐发表。这就是学术规范。 这些信息的细节,只有编辑部和相关的责任主编知道,他人不会知道,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那些细节。这是审稿专家的权益,这也是编辑部对审稿专家权益的尊重。因此,新闻媒体在参与报道这类事情的时候,不会(也不应该)从编辑部或责任主编口中获得任何细节性的信息。鉴于媒体工作者的专业限制,更不能对学术问题进行相关的评述。 随感,匆匆。没有很好考虑,仅仅是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王德华 2009.3.14 )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9771 次阅读|9 个评论
激辩猜想之—灭绝师太伍法岳
iwesun 2009-3-13 19:09
激辩猜想之 灭绝师太 伍法岳         付标题 大牛们在维护什么?     再付 天狼星物理学 引子:   我昨天问 肖重发 , 第一次科网大战 (叉乘)第二次科网大战=?    肖兄 答曰: 传说中的一地鸡毛?还是现实中的血流成河?   俺以前在科幻论坛上和人争论, 原子弹对于一般目标(比如飞机)在太空的威力大,还是在大气中威力大?   俺从 能量守恒 和 有效靶截面 的角度说,原子弹在太空的威力,远远大于大气。反方说,不对,在大气中的有冲击波,反复压缩,反复释放,直到你疲劳,就把你搞死。   虽然,俺也没仿真、更没试验,最后谁也没说服谁,但这句话,俺是记住了。    反复压缩,反复释放,直到你疲劳,就把你搞死。 1 张三丰和灭绝师太   笑傲江湖,脍炙人口。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   涛浪汹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竟若寂寥   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   苍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啦啦    灭绝师太 很有趣,武功不高,但好管闲事,以剿灭天下邪教为己任,仗着祖上传下来的依天宝剑,横行江湖,最后自己死翘翘。    灭绝师太 ,死了,还继续不忘害人,让俺的周止若,发毒誓,生个女儿世代为娼,生个儿子时代为奴。最后害的俺和美人,有缘无份,唉。   搞岔了,搞岔了, 灭绝师太 ,不是 笑傲江湖 ,是 依天屠龙 ,无所谓,俺都喜欢,就算是金庸群侠传吧。   依天屠龙中,武功最高的应该是 张三丰 , 张三丰 小时候当过和尚,跟着 觉远大师 在菜园子里浇水。    灭绝师太 的师祖 郭襄 女侠和 张三丰 应该是学术同门,根源都是疯疯癫癫的 觉远 和尚的随口背诵的 《九阳真经》 ,但可惜得很,峨嵋派传到了 灭绝师太 手里,就只上下脾气大,这一点可以炫耀的了。    张三丰 ,出少林,登黄鹤,临长江,观龟蛇。   悟了,去他妈的 《九阳真经》 ,其实也不过是白噪声的演化,这世界啥最大?白噪声最大!    谁能搞定白噪声?哪是不可能的,你搞定了就不叫白噪声了。    你只能是添乱,越搞越乱,不如,直接胡搞!    邪 刃横天百世空    神 兵天成霸胜龙    斩 破云霄贯日处    出 生入死与尔同    天 下宏图千钧重    地 老天荒路不穷    摄 魄勾魂杳无迹    伏 神诛魔血正浓    张三丰 ,上武当,开宗立派,写下 《唯信息论》 ,无招胜有招,随便胡搞。   武当派是正派,但 张三丰 从来都没有啥正邪对立之观念,弟子 张翠山 巧得仙缘,娶了魔教首领的女儿, 张三丰 一看,如花似玉,聪慧侠义,好,此事甚好,高兴得很。   反观 灭绝师太 ,真是有趣的紧,武功不高,脾气不小,还处处以名门正派自居,自封为正义化身,率领群雄,围攻光明顶,搞到最后,他自己身陷囫囵,求生不能,求死不能,好生狼狈。   俺以为,武侠是传说,现在这社会,都是 麦当娜 ,一个比一个能胡搞,哪还会有什么灭绝师太,你别说,科学界还真碰到这么一位:    伍法岳    无法越阿,无法越,你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一道跨不过去的槛?   这世界,没啥跨不过去的,唯有上帝,你跨不过去,因为你找不到他。   基因鉴定 XXYY ,不知是如何生养的,看来气球人的科技也不能少视,在人种杂交领域,胡搞的程度,有可能胜过了天狼星。   此人武功不高,仅仅会摆弄些加加减减,号称 加减精确剑法 ,如此招数,幼稚园里也算难得,也可以称王称霸了。   人总是要长大的,什么年纪玩什么花样,才相配,七八十岁了,玩玩加减剑法,也不是不可以,这叫返老还童,确实是人之所需。   本事没长,心眼长了不少。   走出幼稚园,一看,天下全是噪音, 加减剑法 只在幼稚园有效,出了幼稚园,就不好使了,啥都找不到了,全是噪音,看似有,其实没有,看似没有,其实又有。   这可咋好,看家本事儿,不好使了。    灭绝师太 ,毕竟也算是幼稚园里的高手,平时欺负其小朋友,也是毫无敌手,脾气大,但智商终究还不 =0 ,内功比不上 金毛狮王 ,轻功比不上 青翼蝠王 。    咱比骂功,老子骂功天下第一。   其实,骂功也不是那么好修炼的, 反面教材还没印刷成册呢, 只在地下悄悄流传,自修的,也顶多是小学水平。   小学水平,其实难不倒俺们英雄的灭绝师太,为啥? 反面教材 自己还在隐居,大家都在自修。   当然, 灭绝师太 ,还是有创新的,以前的 加减剑法 ,倒也纯正,尽管不是处处好使,但毕竟也算是在幼稚园内,还是有效的,但灭绝师太野心也忒大了点,一心想当武林盟主,于是乎,树了杆道德的大旗,倒也纠集了不少弱智儿童。   一日, 考磐子 云游天下,路过峨嵋,小憩,见无数弱智儿童在练习春秋大法,有点好奇,就问了, 小朋友,你们是哪个们派的呀? ,答曰: 威震武林的 道德门 ! , 考磐子 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从来没听说过啥叫 道德门 ,好奇心大涨, 何谓 道德门 阿? ,一个 身高三尺嘴宽两丈 的小朋友, 你连威震武林的 道德门 都不知道,我看你还是一头撞死算了,俺以前在大牛家的后院放牛,就是看着天地间一杆大旗,感动得俺稀里哗啦,慕名而来的。 ,考磐子又问了, 那个大旗啊,怎么没看见那? ,嘴宽两丈的小朋友,用手一指, 那不是么?    考磐子 顺着看过去,大笑!    一只蟑螂!    原来是蟑螂门啊!    灭绝师太 自从竖起了蟑螂的大旗,还真是有效果, 蟑螂剑 一出,无数小毛贼,还真得应声而倒,脾气就更大了,以为武功真的天下第一了,鸟枪不断。    这门学问是多少很聪明的人,花了几十年研究出来的,已经成了一定的法则,他现在因为他得的结果不对,就发明他异想天开的说法,说你们从前想的法则统统是错的。 伍法岳   另外在伍法岳看来,张志东的推导过程中出了很多 连初中生都不会出的笑话 ,比如毫无道理地将某些数值设定为 0 ,结果使得他的结果不能符合高温展开,然后就 异想天开 自己重新给所谓的高温展开下定义。    科学上的 Conjecture 不是 Guess ,要有根有据,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他这个我们都已经证明是错误的了,还有什么好讲的呢? 伍法岳   但伍法岳对此不能认同。他反复向《科学新闻》强调,科学上的 猜想 ( conjecture )或者是对的,或者是错的,没有中间状态,并且必须与前人研究所得的各方面结果全部相符才能叫作 conjecture 。   伍法岳相信,张志东之所以把 精确解 改称 猜想 ,是因为在受到 5 位审稿人的批评之后,他认识到自己的研究是错误的,所得结果并不是精确解。 既然已经知道不对了,就不能再叫作 猜想 。 伍法岳说, 知道不是精确解,就改名叫 猜想 ,在我看来这是有学术上的道德( ethical )问题的。   而伍法岳则向《科学新闻》强调: 张志东的研究已被彻底证明是错误的。这是科学问题,不是公众投票。   没有鸟枪的世界,肯定是不好玩的世界,为啥?太安静了。   这世界就是这么美好。 2 天狼星物理学   我很早就说了,俺反对 唯科学 ,也反对 泛科学 。   科学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研究领域的,一个是运用领域的,其本质是不同的。   研究弦论,宇宙大爆炸,人人都号称是搞科学,其实是在搞神学。    你说的不对! ,灭绝师太肯定暴跳如雷,科学是讲实证的,要有证据;科学是要数学化的,科学讲推理。   说实在的, 灭绝师太这人,你点化他毫无意义, 这人的使命就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贡献是巨大的,何必去自寻烦恼,到时候落得个千人骂,万人恨的呢,得过且过吧。   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是啥?灭绝师太还挺叫真。   答: 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自娱自乐。                引《上帝语录》   所有蟑螂门的都是一根筋。    起源决定一切!    其实这个世界上原本是找不起源的,最先找到起源的是耶稣耶老师,耶老师找到了,但没法告诉你,因为是用天狼语写的,气球人听起来就是纯粹的噪音。    气球人不服气,欲与天狼试比高!   蟑螂比较古旧,于是开始崇拜蟑螂为起源。    证据是人肉,只要你去找,就一定会有的;逻辑的本质不是因为所以,不是这律、那律,逻辑的本质是确定性,逻辑的表现是表格,只要你去往表格里装东西,就是确定的,就是逻辑,这律、那律都是表格的化简,不是起源于表格的这律、那律全部都无效。   你以为俺研究上帝,不能数学化、找不到证据?   那时因为你的蟑螂眼,还没进化好,看不到而已,俺啥证据都能找到!    起源啥也决定不了,就根本没起源,就你看到的起源是方法决定的。    对于气球人而言,根本不存在什么起源,只有方法,方法决定一切!    先有鸿钧 ( 鸿飞应该也行 ) 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   天地是气球人的科学起源,鸿钧是气球人信仰的起源。还能再寻根问底么?气球人士没招的。    陆压道君偷着乐了,嘿嘿,气球人真傻,俺把他们都檬了,哪有什么起源,万事万物都是俺的幻影,因为俺就是 方法。   灭绝师太一定以为天狼星的物理,和气球人一定相同,也是什么原子电子之类的,没办法,俺给你泄漏点天机,天狼星根本不存在啥物理,更谈不上啥原子电子了,这都是你们气球人胡编乱造的。    天狼星只有方法。   俺拿本天狼星的教科书,你根本看不懂,为啥?因为你崇拜蟑螂了。   放鸟枪,当然可以,自娱自乐么,但小心,别伤了路人,人家还得匆匆赶路呢,你的马戏即时再好看,但也未必是所有人都感兴趣的。    科学上的 Conjecture 不是 Guess ,要有根有据,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他这个我们都已经证明是错误的了,还有什么好讲的呢? 伍法岳    灭绝师太 的意思, 前人的都是对的,即使不全对,也算是基本对,你只有涵盖,不能推翻的。   说你幼稚园没毕业,你还真不服气,你对科学的理解仅限于此,怪不得也只能耍耍 加减剑法 ,真正的武学大要,你连个门都没摸着!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三 修正主义,反义词,唯信息论。    灭绝师太 只能停留在武学的最低级阶段 修正主义。   你那些套套谁都会玩,无非是加加减减么,幼稚园的小朋友都会,但还得注意,是智力发展正常的小朋友,也存在不少弱智的,都招到你的蟑螂门去了。   修正主义是最最基础的科学方法,走到哪儿,看到哪儿,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其实,这也挺好,没啥不好,短平快,适用,是要有大量的技术工人去搞修正主义。   但修正主义有个毛病,就是顾了头,顾不了尾巴,驴是不断再走,但啥时候走出界了,不知道。   还以为在中国呢,其实已经到美国了。    这个问题太大,没办法的事儿,经常走着走着就撞了一头包,好歹,蟑螂门人丁兴旺,不断有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扛着蟑螂的大旗,原地踏步,还以为自己快要升天了,就差一点点了。   气球人,还是有能人的,极个别像耶老师(耶老师的真身,其实不是气球人)那样的,就很早就跳出了修正主义的原地踏步了,反义词是人类认知最为便捷的方法。   反义词,人人都会,当然也得是智力发展正常的小朋友,像 灭绝师太 这样,幼稚园比毕不了业的,就不可能会。   反义词,啥意思?很简单了,有物质,就有灵魂,有人间,就有天堂。    反义词开始脱离修正主义的数据假象了,开始研究边界本身了。   尽管, 灭绝师太 永远理解不了天狼星的科学,但按 反面教材 的仁义德行,还是有必要给他科普一下的。   先不说天狼星,先说天狗星,天狗星还是有物理的,但天狗星的物理,灭绝师太还是看不懂,连最最基本的起点,都和气球人不同。    气球人认为:物体在不受力的状态下是一条直线。 (注意 : 这个轨迹是时空轨迹)    天狗星认为:物体在不受力的状态下是一个圆。    灭绝师太 ,一看, 叉叉叉 ,全错,得意的不行,看你够 牛叉 的,于是认为天狗星肯定搞不过气球人,于是领着蟑螂门的弱智儿童,去围攻光明顶了。   这一仗,屁滚尿流,大家心里都清楚,金庸记载的很翔实。   所谓的名门正派,其实都是些绣花枕头,真的能冲锋陷阵么?   别看 灭绝师太 ,有时候也供奉一下 小东邪郭襄 ,但实在是差太多, 小东邪郭襄 的智慧,灭绝师太是不可能领悟到半点的。    反义词,构建了集合边界,对世界的认识,比修正主义,深刻了很多。    科学猜想,根本没必要符合前人认为对的体系,科学体系本身是建立在方法之上的,而不是什么起源上的,科学的起源,是一句逻辑归零的废话,可以从任意的废话上,建立起同样有效的科学大厦。    天狼星人在干嘛,说白了,根本不搞科学了。 科学大厦看得多了,什么气球人的科学,什么天狗星的科学,五花八门,多了去了,而且,这些科学还没法互通,你认为方的,他认为是圆的,你说咋整,打吧,势均力敌,大家都有绝招。   天狼星人,实在是烦了, 搞什么科学都是胡扯,真正有效的是对等原理,是把这些科学体系统统搞等价了,这才是科学的最高法则。也就是科学的科学。    天狼星人,其实根本没有啥教材了。 几万万年之前的天狼星的祖先,原本还是有的,后来,有个天狼星的傻小子,看了一遍,批了四个字:    全是废话!    从此,天狼星再无教材,废话天天有,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还需要啥子教材?!    教材是给向灭绝师太这样的弱智儿童准备的 ,天狼星上根本没有弱智儿童,最最不济的鲍家二傻,幼儿园偷偷溜出来,觉得气球人有趣,也是装模作样,给爱因斯坦当徒弟,一不留神,说漏了嘴:    爱是永恒的。    爱因斯坦 ,这傻小子,太笨,不懂中文,听成了, 光速是不变的。 ,结果,发明了 相对论 。   就这半拉子真经,就足够气球人尿一壶的了,就像当年觉远大师,一不留神,学了几句九阳真经,结果造就了 灭绝师太 的师祖 郭襄 女侠。   天狼星很生气,不许二傻回天狼星了,在气球星上当监事,其实就是保姆, 500 年。   就这样,大家才看到,鲍家二傻,天天和气球人一起鬼混,其实他也是厌烦透了,天天和弱智儿童混一起,还得当保姆,能不烦么?   所以,鲍家二傻,下海了,研究起美人鱼了。   但伍法岳对此不能认同。他反复向《科学新闻》强调,科学上的 猜想 ( conjecture )或者是对的,或者是错的,没有中间状态,并且必须与前人研究所得的各方面结果全部相符才能叫作 conjecture 。    吃了两天草,还真以为自己是大牛了。你给俺说说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对是错?   有些东西,气球人是永远不可知的。天狼星人知道,但就是不告诉你。    伍法岳说, 知道不是精确解,就改名叫 猜想 ,在我看来这是有学术上的道德( ethical )问题的。   怎么这么多人关心道德这只蟑螂呢?科学家这个机器人群体,啥时候真的进化出了道德?哪才叫稀罕 !   一个人把自己认为对的,但把握不大的东西,改称为猜想,这是一个科学的态度,不是道德缺失的表现。   而伍法岳则向《科学新闻》强调: 张志东的研究已被彻底证明是错误的。这是科学问题,不是公众投票。    伍同志,严肃的告诉你,专业问题,不是我们大众关心的,我们只关心科学土壤问题。   至于,那个公式应该是叉乘还是点乘,你们机器人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大众还有更重要的事儿做呢。   大人说话,小孩子最好别插嘴!这次算是头回认识,大家好说好商量。再往后,再这么弱智,真的没啥好客气了。 3 大牛们在维护什么?    灭绝师太 ,创立蟑螂门,横行武林。    科学原本就是两个概念, 一个是研究领域,是开放的,研究上帝也是科学;一个是应用领域,是保守的,是为市场服务的技术,是一种事实的标准。   灭绝师太,大脑没发育全,只有一根筋,咱也不能歧视人家。这时基因决定的,存在就是有理由的。   想独霸武林,这就有点烦,俺在街上走着,你偏偏要拉俺去看你演马戏,俺有时间的时候,确实不反对,但现在挺忙的,你马戏演得再好,俺确实没兴趣。   也算是有趣,一个普遍现象,纯正的老外,类似迈克尔 费希尔( MichaelFisher )这样的,科学走到了修正主义的顶点了,深深地感觉到修正主义的危害了,这些人都挺开放,对于东方思维,都挺感兴趣,甚至认为,科学的下一个突破口,就是东方思维。   美国佬无论在科学上,还是文化上,对自身的反思,是非常深刻的。   反倒是你们这些自以为精英的香蕉人一点没学会,还跟着老外的皮毛,大讲修正主义科学,是唯一的科学,也是有趣,越是这些人,越是对道德蟑螂感兴趣,啥事情都往道德上扯。    你到底维护啥?   灭绝师太答曰: 维护科学的严肃性!   科学的严肃性要你维护?你想把本来智商还有待开发的气球人,都整成机器人?    曹天德 ,到是挺想加入你们这个机器人的蟑螂门,你找他好了,俺是绝对不会加入的。   这也不一定,微软的视窗叫体验,俺真有空闲了,体验体验,也是乐趣。   体验也是娱乐,俺还是关心,你到底维护啥?    其实很简单 权力!    气球人眼里,权力就是一切!    灭绝师太频繁出动,蟑螂门大举进犯,核心就两个字 权力!    灭绝师太无非是想独霸武林,独霸的好处,谁都知道,啥东东都是哗啦哗啦的,走到哪儿,都可以放个屁,当钱花。   注意:灭绝师太手下有个叫 丁敏君 的,此人一心想当掌门,可是天资不足,运气太差,倒也是风光了几日,后果,金庸金大侠记载的很清楚,大家也很清楚。   蟑螂这东西,生命力挺顽强,你踩死了,还有,其实俺也无所谓,俺都说了,苍蝇是一种葱花,天然之物,都是营养,蟑螂其实也无所谓,俺也习惯。    但蟑螂不能太多,多到我走路都无处下脚了,这时候,对不起,没啥好客气的。    踩呀踩呀,踩蟑螂! ( 儿歌,找呀找呀,找朋友 ) PS:   捎带评价一下海伦 珀克( Helen Perk ),很多人可能认为她的 corruptions ,把她也归入蟑螂门了,其实严重不对。   其实这不算啥,俺天天说政府腐败,政府拿我也没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还怕人说不成,无所谓,是一种督促。    Helen 是武当的冲虚道长,仙风道骨还是有的,从始至终是光明磊落的。    她很早主动和志东取得了联系,进行了积极而友善的纯学术的交流,而且在科网大战中也光明磊落,尽管,分别给志东和志明的半私人的 Email ,内容不尽一致,也授权公开,不在幕后指指点点,有话就说。    这一点,是我非常赞赏的,东方文化的美德,还是写在了骨子了的。   整个事件,如果仅仅是 Helen 推动的,情况要单纯的多,尽管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和误解,这都很正常,并不影响正常的学术交流。    但灭这位绝师太的极度热心,台前不说,幕后说一大堆,记者来了,不但端着个脸盆,连多年积累的大粪坑都捧出来了,追着记者,一点要加上,把整个事件推向了文化大战。   对此,我个人深感遗憾。   有这样的外籍华人,是给中华民族长脸还是丢脸,是传播东方文化的使者,还是半吊子西方文化的盲从,大家自己评价。   老鲍啊,你这个气球人的保姆,不合格阿,回去,还得写检查。 评论:    进平 兄:哈哈 , 亚辉兄血气方刚 , 专挑个头大的上 , 注意涵养锐气啊。    回复: 他也算大头?罢罢罢,你们气球人果真是没啥眼光!    丫头同学 :蟑螂的势力不如灭蟑螂的势力大,发兄。邪气儿冒不了几天。    回复: 由丫头穆桂英挂帅,恶兵城下,锐剑可拔。    丫头同学 :我也加劲儿踩蟑螂!看把它们给得瑟的。    回复: 本来从不杀生的,但实在是多到你无处下脚了,你咋办?    丫头同学 :好,只可惜我只是杨排风的水平。当个大将还是可以的。跟我上!    回复: 好,一定紧跟丫头,寸步不离。    小平同志 :真理和道德的后台老板是权力,尼采都知道。尼采不想既当 XX 又立牌坊,可是很多气球人想。    回复: 你说了很多尼采的名言了,你汇编一下,给俺科普一下吧。    小平同志 :你不用管尼采,就你这么整,就对了。    回复: 估计很多人还是看不懂本文的核心 天狼星物理。    小平同志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回复: 好好好,妙妙妙,让我们一起放声大笑,预备起,哈哈哈,哈哈哈,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二傻同志 :二傻从天狼星幼儿园毕业来地球时 , 天师送俺三句话 :    (1) 地球不是人类的 ... 正如地球不是恐龙的一样 !    (2) 科学不是万能的 ... 正如上帝不是万能的一样 !    (3) 科学家总是错的 ... 正如艺术家总是对的一样 !   到目前为止 , 俺觉得天师说得有理 ...    回复: 二傻同志,快回来写检查,气球人保姆,你没没尽心。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953 次阅读|2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