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水汽压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蒸发降水-水汽压力当量方程验证:蒸发,降水与水汽压力的关系4
热度 1 zhangxw 2016-4-24 17:06
蒸发降水 - 水汽压力当量方程验证:蒸发,降水与水汽压力的关系之四 张学文, 2016/4/19-24 在蒸发 - 降水 - 水汽压力当量方程:蒸发,降水与水汽压力的关系之三的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70767.html 中得出了全球的平均(指空间平均)水汽压力值是如何随蒸发的补充和降水的落地而变化的公式 (11) ,或者( 12 )。这个公式是否真得正确?!这固然由于它依赖孤立系统内的质量守恒原理而应当正确,但是它也应当由实验数据来体现,它应当接受气象观测数据的检验。 1. 验证蒸发 - 降水 - 水汽压力当量方程的意义 :多年来气象工作者一直利用水汽的密度(对应于比湿)对高度(转化为对大气压力)的积分来计量空中水的数量,这个积分值经常被称为“可降水量”。但是我们已经在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70253.html 指出,该方法求得的空中水的数量与这里承认水汽也符合静力学关系求得的空中水数量小很多。它们是 6 比 1 的关系。所以验证蒸发 - 降水 - 水汽压力当量方程( 11 ),( 12 )是否正确,涉及空中水究竟是 1 份,还是 6 份的问题。这显然对认识大气中的水分、对水分循环的认识都具有基础意义。 2. 蒸发 - 降水 - 水汽压力当量方程 :根据本系列的之三,蒸发 - 降水 - 水汽压力当量方程是 E-R =10.2 Δ e (11) 或者 Δ e = ( E-R ) /10.2 (12) 以上公式中,如果蒸发量 E 、降水量 R 以毫米计算,那么水汽压力的变化Δ e 就以百帕为单位。以上公式中的全球蒸发量、降水量都是指某时间段内蒸发、降水。而水汽压力的变化Δ e 是指该阶段结束时的水汽压力与该阶段开始时的水汽压力的差。而该时间段的时间长度本身并不直接体现在公式中。所以这个公式究竟用于多长的时间段,并没有限制。 3. 用全球月、季数据检验 :显然,如果知道了某年全球 1 月份的平均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值。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出 2 月 1 日的全球水汽压力与 1 月 1 日的水汽压力的( 31 天)差值。并且对比计算的水汽压力差值是否与全球平均的水汽压力差值一致(同步,可以容忍小于观测、计算误差的差别)。这种对比显然也可以用于全年 12 个月的任何一个月,或者 4 季、全年。只要你具有对应月、季、年的降水量、蒸发量和水汽压力的全球数据。我认为用此类数据检验这个公式是否符合实际的比较适当的。 4. 用于日尺度的数据检验 :由于月、季、年尺度的全球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和水汽压力应当是比较稳定的。估计前面的数据的统计误差与变量的差的区别不会很明显。而每天,每 6 小时、 12 小时的降水量的全球平均值的变化就比较大。而蒸发量的全球平均应当比较稳定。所以用日尺度的蒸发、降水、水汽压力变化的数据验证这个公式是否正确更具有说服力。如果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63529.html 中提出的那样,把每天的蒸发量看作是 常数 (每天全球平均蒸发量大约是 2.7 毫米),那么水汽压力的即便有 0.5 百帕的变化(减少、增加)它就应当对应全球平均降水量有 5 毫米变化(增加、减少)。如果观测确实如此合拍,我们的公式就获得了基本认可。这个话的言外之意就是①大气层具有的空中水资源比过去的认可数要大很多,②过去的积分(各个高度上求和)计算空中水的公式存在某种系统错误。 5. 期待大家作检验: 地球是宇宙中是个孤立系统,它具有的空中水的数量必然与每天(每月、每年)的降水量、蒸发量有关。或者说这三个变量只有 2 个是独立的。全球空中水数据需要经受这种全球的检验。限于笔者个人的能力,我期待有条件的学者用数据告诉这里的公式是否有误。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3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蒸发,降水与水汽压力的关系(之一:水汽压力与空中水数量)
热度 1 zhangxw 2016-4-13 16:56
蒸发,降水与水汽压力的关系(之一:水汽压力与空中水数量) 张学文, 2016/4/12 水分循环是地球上十分壮观又神秘的自然现象。这涉及水分蒸发进入大气,成为空中水的过程;空中水的运动、变化的过程以及空中水汽凝结落下来的降水过程。 水汽压力是度量空中水汽的物理量之一。有水分蒸发进入大气层,显然水汽压力应当因此而增加,有降水使水分脱离大气层,显然空中的水汽压力应当减少。本博客系列就提炼蒸发量、降水量对应的水汽压力的变化是多少,并且做一些讨论。 是的,我们试图回答下垫面蒸发了 1 毫米的水分,空气中的水汽压力改变了多少,或者下了 1 毫米的雨,水汽压力究竟减少了多少等等有关问题。 1. 先交代一声 。我们所讨论的对象一般是指全球范围,所以谈及蒸发量了 1 毫米的水分,一般理解为全球各地都有(或者说平均有) 1 毫米的水分进入大气层,所谓水汽压力一般是指(全球平均的)大气层最接近地面处的水汽压力,即气象站的地面观测到的水汽压力 ( 全球平均 ) 。显然,由于我们基本是讨论全球的情况,所以水汽在空中的水平运动问题就全部回避掉了(不是不承认,仅是现在的讨论角度恰好回避了它们)。 2. 大气压力与大气质量的定量(当量)公式(关系) 。我们先讨论气象学关于空气压力与空气的数量的经典认识。即气象学认可在一般情况下,大气是处理静力学平衡状态。这时地面大气压力 p 是与全层大气的总质量 m 成正比例的。写成为公式,就是 p =g m ( 1 ) 这里的 g 是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它大约等于 9.81m/sec 2 . 例如标准的大气压力是 1013 百帕,即每平方米受力是 101300 牛顿 , 利用公式( 1 ),把 g 代入,我们得到每平方米的空气质量是 10.336 吨。即每平方厘米有 1 千克多的空气。 我们关于地球上的空气总质量的数据就是根据这个数据再乘以地球表面积而获得的。 其实我们每天买菜用的台秤就是这样的:台秤测量的是放在台子上的物质给予台子的压力把这个压力乘以一个系数就是物质的质量。 3. 水汽压力与水汽质量的换算公式 :以上的静力学关系并不过问空气具体是有什么化学成分组成的。气象学中一般把空气分解为两种成分:干空气和水汽。于是有干空气压力 p d , 和水汽压力 e 。由于空气可以看作是理想气体,所以空气压力 p 是干空气压力与水汽压力的合计值。 p = p d + e ( 2 ) 显然,干空气的质量 m d 和水汽的质量 m v 应当分别满足下面的关系 p d =g m d ( 3 ) e =g m v ( 4 ) 既然公式( 3 )可以用大气压力计算大气质量,我们当然可以用公式( 4 )计算空中的水汽质量(空气柱中的全部水汽质量)。于是我们已经获得了 从水汽压力计算水汽数量的基本公式,即公式 ( 4 )。 这里的 m v 就是单位面积的水汽的质量。因为 g=9.8m/sec 2 , 这个公式显然也可以写成为 m v =10.2 e ( 5 ) 即知道了水汽压力 e ,并且在水汽压力是以百帕为单位时, e 的值乘以 10.2 就是空气柱中的单位横截面的水汽质量 m v 。此公式求得的水汽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 平方米。在数值上它也等于空中水凝结为液体水所对应的以毫米为单位的厚度(承认水的密度是 1 立方厘米 1 克)。例如水汽压力是 10 百帕,那么空中水的数量是每平方米 102 千克,或者说对应于 102 毫米厚的水层。 4. 公式( 5 )的单位 :前面公式注上单位时显然是 m v (千克 / 平方米) =10.2 e (百帕) (6) m v (以毫米计算的水层厚度) =10.2 e (百帕) (7) 5. 局地的水汽压和全层的含水量 :注意我们的讨论一再交代是空气 / 水汽都满足静力学关系下获得的关系。公式中的水汽压力是指空气最底层位置的水汽压力,而水分含量是指最底层以上的全部空气中的水汽的质量。这类似我们用台秤时,把 10 个袋子摞在台秤上,直接压在台秤上的袋子固然只有一个,但是你称得质量确实 10 袋子的全部质量。 6. 小结 :这样我们可以轻易地(认可静力学关系也适用于水汽)从水汽压力 e 获得单位横截面空气柱中的水汽质量 m v 。这个公式可以用到全球的平均情况,也可以用于当地当时的水汽压力上,只要你认可当时空气基本满足静力学关系(其实探空气象站每天进行探空观测,计算高空数据时都用了这个公式,地面气象站从本站气压计算海平面时都引用了这个关系)。 本博客写到此,下一博客讨论由水汽压力具体计算水汽数量的一般情况。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6247 次阅读|2 个评论
新疆空中水最多的地方在干旱的塔里木盆地?
热度 2 zhangxw 2015-12-15 17:24
新疆的空中水最多的地方在干旱的塔里木盆地? 张学文, 2015/12/15 今天看史玉光主编的书“新疆降水与水汽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研究”(气象出版社, 2014 )的 116 页,其中 6-51 图给出了新疆地区全年大气可降水量(即空中水汽的数量)气候分布图。这个图中清楚的表示新疆最大的大气可降水量中心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注意新疆边界的位置)。 鉴于水汽压力在气候意义下与气柱的平均含水量是线性关系。所以我认为这个图说明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中心反而是(对应着)水汽压力最大的地方。这让人不大敢相信。 请注意,在我国著名学者张家诚、林之光的《中国气候》一书中,则把塔里木盆地中心认定为水汽压力的低值中心。(在檀成龙的如下博客中有该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942248.html ) 于是现在就出现了对塔里木盆地中心究竟是水汽压力(或者空中水汽含量)的高值中心,还是低值中心的问题,是史玉光等人正确,还是林之光等人正确? 我记忆力差,据回忆我就吐鲁番即是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又是新疆水汽压力最大的地方这个疑题我与檀成龙有讨论。我比较认可这个认识是可以同时正确的。可现在又扯到了塔里木盆地。看来需要慎重对待这个疑题。 (注:本文标题与文字在12月17日小一修正,但是基本含义是前后一致 )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3477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月降水量与水汽压力的比值的统计分布
热度 1 zhangxw 2015-11-30 17:42
中国月降水量与水汽压力的比值的统计分布 张学文, 2015/11/30 我曾经统计新疆各地的月降水量为不同值的出现次数的分布,知道它符合负指数。 2015 年发现中国也如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859069.html , 其 R 平方值高达 0.9902 。随后我分析了月的水汽压力(平均值)为不同值的统计分布,发现 水汽压力 e 为不同值所笼罩的中国大陆相对面积(百分率)公式是,它与水汽压力 e 是对数关系: e =-15.168Ln(e) + 57.019 其 R 平方值是 0.9907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859435.html 。 这些都应当属于中国区域(新疆区域)气候规律的发现。 我们还指出降水量 R 与空中水含量的比值是具有物理意义的变量,而且这个比值的倒数也是具有物理意义的变量。鉴于空中含水量与水汽压力是正比例关系。于是降水量 R 与水汽压力 e 的比值(或者其倒数)也具有物理意义。 现在给出中国区域的 193 个气象站的 12 个月的各月降水量与水汽压力的比值 (R/e) 为不同值者占有的百分比的统计分布数据和分布图以及其倒数( e/R )为不同值占有的百分比数据和分布图。 此前我们曾经指出当地的月降水量与水汽压力的比值具有每月空中水循环、补充几次的物理意义。而水汽压力与月降水量的比值是其倒数,它对应于水分循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这里以月为单位,即多少月循环一次)。 在概率论中针对两个变量互为倒数是互为一一变换的函数关系的特例,其概率分布是可以互相计算的。这些我们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936666 和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938821 中 已经有讨论这里不再重复。 下面把对应的原始数据附后(样本总个数 =12*193=2316 ) r/e 的值 r/e 的个数 百分比 0 0 0 2 520 0.224525 4 614 0.265112 6 559 0.241364 8 303 0.130829 10 146 0.06304 12 101 0.04361 14 49 0.021157 16 16 0.006908 18 6 0.002591 20 2 0.000864 22 0 0 24 0 0 26 0 0 而其倒数的表是 e/R 的值 e/R 的个数 百分比 0 0 0 0.05 0 0 0.1 174 0.07513 0.15 308 0.132988 0.2 393 0.169689 0.25 313 0.135147 0.3 198 0.085492 0.35 163 0.07038 0.4 99 0.042746 0.45 80 0.034542 0.5 74 0.031952 0.55 48 0.020725 0.6 56 0.02418 0.65 37 0.015976 0.7 39 0.016839 0.75 22 0.009499 0.8 25 0.010794 0.85 26 0.011226 0.9 12 0.005181 0.95 11 0.00475 1 19 0.008204 1.05 5 0.002159 1.1 17 0.00734 1.15 10 0.004318 1.2 9 0.003886 1.25 7 0.003022 1.3 10 0.004318 1.35 7 0.003022 1.4 8 0.003454 1.45 5 0.002159 1.5 5 0.002159 这两个概率分布曲线中谁比较符合概率论中的经典分布?这是个问题。我没有多分析(显然不是正态分布)。欢迎有兴趣的学者分析它们,并且告诉我。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4569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月平均降水量与水汽压力的函数关系
热度 3 zhangxw 2015-11-19 17:39
中国月平均降水量与水汽压力的函数关系 张学文, 2015/11/19 今年檀成龙对中国的降水量与水汽压力 ( 或者空中含水量 ) 做了大量的分析,并且公布了其很多成果,这些工作让我们认识到降水量与水汽压力不仅是有关的,而且针对年平均的降水量与水汽压力变量其线性关系相当好 , 或者其他函数关系等等。 檀成龙还分析了各地的当地的月平均的降水量与水汽压力的关系。即每个地点的全年 12 个月的 12 对数据在很多气象站点上经常在一条直线附近,这个结果檀成龙好像没有对外公布,但是他把对应的统计与资料给了我,并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这些资料与分析的基础上,我进而考虑如果把不同地区的各月降水量与水汽压力的关系都一并分析,就成为跨地区跨月份的综合分析了。此时它们是否依然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我沿用照檀成龙把中国分为如下 5 个区域,先在该区域内分析。初步结果见于下表。 年降水量 月降水与水汽压力的线性相关的 R 平方值 气象站数量 湿润区 高于 800 0.4753 25 半湿润 800-400 0.8777 31 半干旱 400-200 0.8719 24 干旱 200 以下 0.3453 20 高原区 0.8331 25 这个结果初步说明,年降水量高于 800 ,小于 200 的地区用一个公式概括本区域,其效果不大好( R 平方值小,有正相关,但是相关差)。只有年降水量在 800-200 这个区间的区域其相关不错,高原地区也不错。 在这个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我把年降水量在 800-200 毫米的地区的气象站的各月降水量、各月水汽压力数据合拼起来分析获得了下面的相关图和公式 这个分析说明把两个区域合并并没有减低公式的质量,即 R 平方值是 0.8786 ,反而略高于分区统计的质量( 0.8777,0.8713 )。 但是这个图中高端的点子显得分散,这是弱点。于是我尝试改进之。 下面就是我对相同的数据的一个改进结果,在新的图中本来相关的 R 平方值提高到了 0.9031 了!这个改进是在对自变量水汽压力,函数值月降水量分别取对数以后取得的。其数学意义应当是 两个变量为幂函数关系 。 显然改进的图比最初的图要美观一些(点子多集中在直线附近)。 如果 结合着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图考虑 ,我们似乎可以说:我国的长江以北(年降水量 800 线以北),内蒙、甘肃、青海、西藏西部以南(年降水量为 200 毫米等值线南)的地带,可以用这个公式。而降水量更少,更多的地区,不适合这个公式。 以上分析显然是初步的,需要细化的环节很多。不过获得一个 R 平方达到 0.9 的公式(涵盖比较大的区域,又是包括各个月)已经令人满意了。其他的事下一步再议。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4587 次阅读|7 个评论
天山北坡剖面水汽压力与高度是直线函数关系
热度 1 zhangxw 2015-9-26 13:02
天山北坡剖面水汽压力与高度是直线函数关系 张学文, 20150926 利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23054.html 给出的数据,我们自然也可以获得水汽压力在天山北坡附近随高度的变化情况(见下图)。 此图提示它们随海拔高度是很好的线性关系。应当指出,在自由大气中这种关系是负指数关系。
个人分类: 空中水科学|284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不同水汽压力所笼罩面积的一个公式
热度 2 zhangxw 2015-1-14 17:14
中国不同水汽压力所笼罩面积的一个公式 张学文 ,2015/1/14 如有引用请注明来源 昨天公布了我最近发现的关于中国各地的月平均降水量服从负指数关系的公式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859069 ,现在公布另外一个新发现的质量也很高的公式( R 2 =0.9907 ),它是关于中国 ( 其他地区就不见得如此 !) 各地的月平均地面水汽压力 e 所笼罩的相对面积百分比 % , y, 服从对数关系的公式(经验方程)。 人们曾经揭露过关于空中水汽压力随高度而减少的气候经验规律。我也揭露过新疆地区的类似气候规律。但是那些规律都是针对一个固定地点(如乌鲁木齐,哈尔滨等等)的。 现在我们把中国的大陆疆土看作是一个由面积组成的场,一个气象随机场,这个地理区域的场上每个“元面积”都存在一个地面水汽压力的值(在确定的时刻),而气象站还统计地面水汽压力的月平均值和多年的月平均值。 全国不同地点的水汽压力的平均值当然是不同的,于是我们就可以问:不同的水汽压力值(这里特指多年的月平均值,下同)分别占有了中国的多少面积(笼罩面积)? 这个问题等价于一个概率密度分布函数。 我们用的 194 个气象站大体上是均匀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每个气象站代表的面积相同),那么对各地的这 194 个气象站的每月平均值的随机采样就基本等价与不同水汽压力所笼罩的面积。 这个问题与昨天公布的降水量的公式是一个考虑的思路。 水汽压力为不同值所笼罩的中国大陆相对面积(百分率)公式是,它与水汽压力 e 是对数关系: y =-15.168Ln(e) + 57.019 下面是对应的图,可以看到统计的点子几乎都在曲线附近。 最后,感谢檀成龙先生提供了有关原始数据。
个人分类: 气候公式选集|3492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