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铸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笑六年铸一镜:一听到花儿就泻了!
热度 11 laserdai 2016-5-21 02:01
认真看了一篇置顶博文, 六年铸一镜,光彩照乾坤 ,我狂笑不止,如果不写点东西转移下嘲笑的情绪,害怕身体会笑出毛病。因为早年听过的评述有一节:笑死牛皋,气死金兀朱! 1. 看报道说,花费六年才完成了镜坯,等于说,这个铸镜还根本没有完成,进度应该是 50%。类似的,砖坯到板砖估计也就是完成了50%左右。四舍五入说做成了,真有这样猛吹的啊!按照这样的道理,就不存在烂尾楼了,平壤的柳京饭店早就完工了,委内瑞拉的高铁也造好了。 2. 花费六年才完成了砖坯,大伙就会狂笑了,这里说,花费六年才完成了镜坯,同样需要狂笑。这个先说砖坯镜坯就是一块体材料,有那么难么?的确,会的不难,难的不会。花费六年说明以前不会。我笑! 3. 镜坯用的材料不是粘泥,是 碳化硅,比美国用的特种玻璃轻,列出表格说这是最佳选择?真的是这样吗?外国为什么没有用?外国人比较傻么?不知道这个材料最好,或者不会造这个材料?推测外国人有其它考量,人家没有说出来,挖个坑等着后来者跳。 4. 前 50%完成了,后50%就能完成吗?不一定。所以,先别高兴太早。后面工序是对这个毛坯抛光,我怀疑抛光水平是否能达到真正的要求,因为这方面是某国高技术的重大弱项(不是圆珠笔芯的钢球那样的小屁问题)。 5. 后面 50%的工作,抛光后需要镀膜。镀膜跟抛光比较,是某国高技术领域的致命弱点。参考,高能激光的镜片,光学晶体的端面,光纤器件都需要很高的镀膜工艺,某国根本没有,所以这个瓶颈问题决定某国光电子产品在世界上没有竞争性。镀膜这一关或许能卡死这个镜片,或许需要10年也不奇怪,或者更长。 6. 镀膜后还需要在进行抛光,问题同 4。此过程有风险。 7. 就算成功生产出来了,包装运输到发射场,假定一帆风顺。但是,某国火箭吨位小,发射这么重的镜片怎么样?(虽然美国镜片更重,但是人家火箭吨位大。)冒黑烟吗?我表示担心。 8. 到了天上后,这个镜片能正常运行吗?哈勃开始也有小问题,美国宇航员去维修了。难道某国可以用女宇航员去维修,并声明超过美国?我大笑。 9. 以成败论英雄!哈勃是经过多年检验的成功者,可以大吹猛吹,这个镜片还没有造出来就如此猛吹,我狂笑!道理都很明显。 10. 科学上只有跟风舔眼的份。哈勃把近距离的都看清楚了,剩下一些宇宙的边边角角还没有打扫。某国这个大镜片就算成功上了天还有什么可以看的?难道把哈勃看到的重新发现一遍,再拿某国科技进步一等奖?或者对准那些边边角角,找到丢在那里的几个硬币当作宝贝?我大笑。 总之,八字刚有了半撇就开始大叫,成功了。 有首歌,我等到花儿都谢了。我看眼下的情况是,一听到花儿就泻了。 最后能不能成功送到天上并正常工作,还是十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故事。至于正常运行了,能做出有重要意义的科学贡献吗?答案是:否!就别提重大科学意义了。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看看辈份,跟哈勃比较,比哈勃晚了两辈半:半辈是把这个镜子造出来,质量合格(现在才是镜坯),第一辈是成功送到天上组装好一切正常运行,第二辈是把哈勃看到的都认真验证一遍。这样看来,比孙子辈晚,比重孙子稍微大了一点。 当然,该文提到,美国计划 2018 年发射新的太空望远镜 - 詹姆斯·韦伯 ,如果某国这面镜子也在 2018 年发射上天安装运行,那么这个某国的哈伯跟美国 2018 年的 詹姆斯·韦伯 比较,按照上面的推算,落后了三辈。(多镜片太空组装是一辈。) 最后,重点提示一句话: 一听到花儿就泻了 。
个人分类: 科普|4139 次阅读|2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