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成因机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深源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liangguanghe1 2019-10-2 10:13
中深源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梁光河 lgh@mail.iggcas.ac.cn 1 中深源地震分布 中深源(70-700Km)地震在地球上只局限在特定的、比较窄的区带存在,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这不但关系到防震救灾,更是大地构造研究和全球构造演化中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中深源地震与大陆漂移有什么关系?它在大陆地壳长英质化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世界上中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图1),深源地震主要分布在4个区带,(1)南美洲西部的近南北向条带,(2)欧亚板块东缘的日本海-千岛岛弧带和日本海-马里亚纳岛弧带,(3)新西兰-斐济岛弧带,(4)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岛弧带。中源地震主要分布区主要有3个,(1)阿留申岛弧带,(2)中美洲西部,(3)台湾岛-琉球岛弧带。另外青藏高原西构造结局部区域和特提斯中部的希腊南部区域也是重要的中源地震带。 图 1 环太平洋主要中深源地震带分布图(改自 USGS 1900-2007 全球地震分布图) 2 前人的看法 前人对中深源地震成因机制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两个阵营,一是地震专家阵营,另一个是大地构造专家阵营。地震专家主要从中深源地震的物理化学机制入手理解单个地震的成因,而大地构造专家主要从地球动力学入手理解中深源地震带的成因机制。 地震专家的观点:中深源地震有多种成因假说,包括脱水致裂、相变失稳、剪切熔融失稳和反裂隙断层作用等等,但它们均存在与观测事实不符的情况(吴晓娲,秦四清等,2016),也就是说还没有找到中深源地震的关键控制因素。 大地构造专家的观点主要包括两个: (1) 板块俯冲深入地幔,引起中深源地震。比如南美洲西部的深源地震被解释成是太平洋板块俯冲进入南美洲板块深部的结果,但难以合理解释为什么北美洲西部没有中深源地震。更难以解释的是在南美西部和新西兰北部深源地震带中,高达约80度的俯冲是如何实现的,在大洋上地壳脆性情况下,这种高角度俯冲不可能不发生折断,而脆性层又是整个洋壳俯冲的框架约束,它一旦折断,完整的洋壳俯冲将不可能持续。 (2) 地壳加厚造成下地壳垂直拆沉,引起中深源地震。在造山带地区,地壳加厚造成下地壳镁铁质麻粒岩相变为榴辉岩相,密度增加,缓慢沉降进入地幔中。但这个成因机制也难以合理解释青藏高原的地震特征,因为那里是当前地壳加厚的最明显最厚区域,但该区并没有深源地震发生。更无法解释整个特提斯带缺乏深源地震,而环太平洋却有诸多深源地震带,难道陆陆碰撞造成的地壳加厚小于洋陆碰撞造成的地壳加厚?显然也不符合逻辑和事实。 也就是说,中深源地震的成因机制无论从地震专家阵营还是大地构造专家阵营都还没有完全解决,都有很多难以合理解释的现象。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通过大量的实例对比说明,中深源地震与大陆板块漂移密切相关,在 大陆板块漂移急转弯过程中,下地壳由于旋扭力剪切作用,与中上地壳分离并拆沉,在上地幔中因高温发生部分熔融,呈弥散状缓慢沉降,并发生分异,重物质下沉,轻物质上浮。下沉的重物质与上地幔物质发生物理化学作用,产生隐爆,发生中深源地震。 3 大陆漂移与中深源地震 3.1 新大陆漂移模型 无论是地质还是地球物理都有证据表明,大陆板块地壳不是均匀的,从浅到深,密度逐渐加大,上地壳密度约2.7,中地壳密度约3.0,下地壳密度约3.3,平均密度约3.0。 根据新的大陆漂移模型(梁光河,2013,2018),大陆板块可以在热力驱动下自己发生漂移,动力机制可以用传统的伸展构造的形成机制和过程来解释。这个推动力来自一个个连续的伸展构造形成过程。当地幔上涌推动两侧地块向两边移动,处于中心的上涌地幔因上升最高首先凝固,而已经移动的地块必然会在后面腾出空间,产生低压诱发下面地幔进一步上涌,上涌的地幔再进一步推动地块移动,这是一个连锁反应过程。造成的结果是大陆板块仰冲在大洋板块之上发生漂移(图2A)。 大陆板块漂移后,在特殊环境下,下地壳可能发生拆沉。 中上地壳和下地壳通常粘合紧密,必须旋扭力才能使二者分离。怎么样才能旋扭呢?那就是大陆漂移过程中急转弯,在下地壳上部低角度断层处发生裂离,使得下地壳与中上地壳分离 (图2B)。 分离后的下地壳密度3.3,飘浮在密度也是3.3的上地幔顶部,要沉降到地幔深处,必须符合浮力基本原理。事实上,在分离后飘浮在地幔上部的下地壳因高温会发生部分熔融,发生重力分异。密度大于3.3的岩石才能沉降,而下地壳中镁铁质麻粒岩相变为榴辉岩相后密度会增加到3.5,是可以发生沉降的。由此推断, 这种沉降不会是非常完整的下地壳板块,而是断裂成碎块后,成弥散状的块体(似包裹体)缓慢下沉(图2C),由于下地壳的不均匀性这些块体可以巨大也可以很小 。 图 2 新大陆漂移模型和下地壳拆沉示意图 3.2 大陆漂移与中深源地震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到的初步认识是: 中深源地震不可能像传统认识那样,板块俯冲可以让洋壳产生高达80度的弯曲并俯冲,在力学上对脆性上地壳是不可能的。 相对大陆板块洋壳只能是近水平俯冲。深源地震产生的机制是部分大陆板块在急转弯过程中,因旋扭力造成下地壳分离并拆沉,发生熔融分异,其中重物质下沉,轻物质上浮。缓慢下沉的弥散状的重物质产生了深源地震。 从大陆板块漂移的角度分析,全球当前的主要中深源地震带,都符合这个规律。如图3所示。南美长条形板块漂移拼贴到北美,留下比较完整的下地壳根部在南美拆沉形成南美西部中深源地震带,拼贴到北美的只是中上地壳部分,因此北美西侧没有中深源地震。新西兰南岛从北往南漂,在北部急转弯处开始大规模拆沉形成新西兰北部地震带,推测这个下地壳拆沉是碎裂状的,撒落在漂移路径上。阿留申中源地震带是由于秋林地体从西伯利亚往东漂移过程中拆沉形成的,推测秋林地体(组合)是准克拉通地体,至少包含了准克拉通地体,因此其漂移过程中下地壳拆沉形成了中源地震。堪察加从日本海向北东方向漂移拆沉形成日本海-千岛岛弧中深源地震带。而北海道和库页岛从赤道附近向北快速漂移过程中的下地壳拆沉形成了马里亚纳岛弧地震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中深源地震带则是其中很多个碎陆块急转弯拆沉综合形成的。 图 3 全球主要中深源地震带成因机制与大陆漂移过程示意图 3.3 中国的中深源地震 我国境内的中深源地震带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吉林东部的深源地震带,另一个是台湾-琉球群岛的中源地震带(图4a),在我国境内的区域主要包括台湾和钓鱼岛地区。 吉林东部的深源地震带是堪察加地块从日本海裂离漂移后形成的(图4b),这个区域位于堪察加地块漂移的起始点。其中的疑问是,堪察加漂移后,为什么欧亚板块东缘又覆盖在其原始位置?其实道理很简单,堪察加漂移后,由于日本陆块的东漂,拉动欧亚东缘向东运动,因此当前的深源地震才发生在我国东北大陆上。 无论从地质图(图4c)还是从磁异常图(图4e)上都能够说明,堪察加地块是一个克拉通地块,它没有漂移前应该和华北克拉通板块连接在一起。日本2011年9级大地震后的同震位移(图4d)也说明,伴随着日本陆块的东漂,欧亚东缘也在向东漂移,使得欧亚东缘覆盖在堪察加漂移的路径上,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新生代晚期。细节上看,原堪察加地块也包括下杨子向东北的延伸部分,这部分不是真正的克拉通,而是褶皱造山带,因此在堪察加裂解漂移过程中,这部分没有下地壳拆沉,因此日本海西南部没有中深源地震。 而北海道和库页岛地块的漂移形成了另外一个南北向的马里亚纳岛弧中深源地震带,从其漂移轨迹和诸多证据也能推测北海道和库页岛是克拉通陆块,因此其从赤道附近漂移过程中推出了深度巨大的马里亚纳海沟。而与北海道和库页岛同步漂移的锡霍特陆块应该是一个造山岛或岛弧陆块,陆壳厚度很小,因此没有发生下地壳拆沉,也就没有对应的中深源地震。 从日本三岛(九州、四国、本州)的漂移路径,也可以很容易得出推论,台湾-琉球群岛的中源地震带应该是四国岛从华南东部裂离漂移过程中,下地壳拆沉形成的。推测四国岛地块是准克拉通块体(至少包含部分准克拉通块体),而不是古老克拉通块体,因此只有中源地震而没有深源地震。这可能和下地壳中重物质成分的含量多少和密度大小有关。 图 4 中国及邻区中深源地震带成因机制与大陆漂移过程示意图(底图据 USGS ) 过去对这些中深源地震带都是按照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大陆之下来解释的,并有著名的贝尼奥夫地震带支持,但贝尼奥夫地震带是否真的存在? 3.4 贝尼奥夫带问题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地震学家贝尼奥夫发现部分地区平行于海沟连续分布着浅源地震(震源深度 0~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 7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700公里),海沟附近为浅源地震,趋向岛弧、大陆依次为中源、深源地震。该带倾角平均为45°左右,但沿岛弧延长方向倾角有变化,约在15°~90°之间。由此称作贝尼奥夫带(Benioff zones)。 事实果真如此吗?以斐济西部的那个中深源地震带为例(图5),传统上认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这些中深源地震带。但在该区域就解释不通,首先这个地震带两侧都是洋壳,洋壳密度都是2.9,基于普通的物理原理,洋壳不可能俯冲到洋壳之下。更重要的是这个俯冲带是反的,从西南往东北地震深度逐渐加深,按照传统成因模式,意味着必须北侧的太平洋板块洋壳迎冲到南侧的洋壳之上。这个模式不但不符合基本物理原理,而且如果这个模式成立的话,那么太平洋板块只能像面片一样上下翻滚扭曲,因为在邻近的新西兰北部它还要向西俯冲,而这里它却是向西仰冲。 实际上,根据新大陆漂移模型很容易解释这个地震带,斐济陆块(组合)在从西北往东南漂移过程中,发生了下地壳拆沉从而引发了地震,其厚度大的一侧靠太平洋一侧,后期漂移方向也是转向大洋一侧。 图 5 斐济西部中深源地震带分布特征(底图据 USGS ) 自从贝尼奥夫带说法出现之后,跟风的部分科学家直接做出了很像板块俯冲的双地震带定位 (Tatsumi and Eggins, 1995) ,把那些地震震中都集中在两个线条上,似乎证明了存在这个带,并说明板块俯冲模式的正确性。但更多的严谨的科学家则无法重复这个双地震带定位。如图6是杜建国等(2018)根据最新的地震定位技术所做的横跨库页岛-千岛群岛1960-2016年M≥6实测地震震中重新定位结果,其中没有看到贝尼奥夫地震带的特征,而是很凌乱的地震震中分布。 图 6 横穿库页岛 - 千岛群岛 1960-2016 年 M ≥ 6 实测地震震中(杜建国等, 2018 ) 其实根据本文提出的中深源地震成因模式,很容易理解这种地震震中深度分布特征,那就是堪察加地块从欧亚板块裂解后漂移过程中,发生了下地壳拆沉,一边漂移一边撒落下地壳碎块,它们呈弥散团块状缓慢下沉,分布在地幔中(图7)。它们在下沉过程形成了扰动,相当于发生高角度断裂,沟通深部和浅部流体聚集的圈闭,产生隐爆从而发生地震。也就是说地震的发生和拆沉块体这种异物的加入和扰动有关。 注意图7中这些震源宏观上的确是西侧深东侧浅,这也很容易解释,堪察加地块从欧亚裂离过程中就好像一个船头,西侧厚度大,东侧厚度小,拆沉过程中也是西侧起点深,东侧起点浅。而且这个大陆漂移模式也能合理说明为什么堪察加地块漂移的轨迹是弧形的,那就是地块东侧薄,岩浆上涌产生的推力更大。 图 7 横穿库页岛 - 千岛群岛中深源地震成因机制模式图 由此可以推测,贝尼奥夫带可能局部存在,那是因为拆沉过程中在较浅的深度,拆沉板块还没有完全碎裂,可能存在较大的完整板块。但这个贝尼奥夫带模式不可能在全球到处存在,那不是一个普遍真理。 进一步推测青藏高原西构造结的中源地震应该是在碰撞挤出过程中,有压碎的准克拉通陆块急转弯下地壳拆沉的结果。其他中深源地震带也应该类似成因。 4 中深源地震与地体漂移 4.1 地体与大陆漂移 前人的大量研究发现,环太平洋构造带存在一系列地体,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存在超百个大小地体(Coleman, 1984; Howell et al., 1985)。 北美洲的地体来源主要有来自西太平洋区域的地体和来自南美洲西部的裂解地体,图4用一个动画示意图来说明它们的来龙去脉,图中的每个地体代表多个地体组合,其中有一个比较大的地体,也可能还有很多碎小的地体单独漂移。 图 8 太平洋地体漂移过程示意图 从南美洲西侧裂解的地体,北漂拼合在北美洲西侧,有诸多证据支持,主要包括古地磁、GPS测量、深海钻探、地磁异常分布(梁光河,2019)。更有深源地震分布特征的支持,从南美洲西侧裂解的地体,下地壳拆沉主要发生在原地,形成了当前的南美洲中深源地震带。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超大型铜金矿床分布和成矿年龄也支持这个漂移拼合模式。 4.2 中国东北深源地震与 Izanagi 古板块 传统上认为在中国东北地区存在一个50-55 Ma年前的Izanagi 古板块已经深深地俯冲并滞留在欧亚东缘的地幔中(李娟,2015;Seton et al., 2012),由此造成了两个方向的深源地震带。 存在的问题是,如果是一个古板块俯冲下去,平面上投影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三角形,但现在在平面上却只有两个边。这是古板块俯冲难以合理解释的。正确的解释是,这两个方向的地震带分别是不同地块漂移形成的。堪察加地块漂移过程中的下地壳拆沉形成了北东方向的日本海-千岛岛弧深源地震带,而日本北海道和库页岛地块北漂过程中的下地壳拆沉形成了南北向的马里亚纳岛弧深源地震带。二者交汇在日本中部地区。千岛岛弧深源地震带截至到堪察加地块尾部,堪察加地块当前的西部和北部没有深源地震也能得到很好地解释。 李娟(2015)利用震源下方S-P转换波进行的地震观测中,确实也看到了位于千岛岛弧局部地区地下的散射体的影子(图9)。地球物理反演异常区往往比实际异常体大,因此剖面中的散射体可能比实际的要小,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板块。事实上,Izanagi古板块残留体就是堪察加地块发生的下地壳拆沉的板片。 图 9 地震学方法“看”到 Izanagi 古板块残留体(李娟, 2015 ) 4.3 下地壳拆沉与地球化学示踪 下地壳拆沉会造成下地壳中镁铁质-超镁铁质麻粒岩相变为榴辉岩相,这些可能的被拆沉物质均以富集Eu、Sr和过渡金属元素(Cr、Ni、Co、Sc、V、Ti)为特征。包括Eu的多种同位素指标都能够对下地壳拆沉作用进行示踪分析。美国西部岩浆岩的分析结果说明,中新世晚期内华达岩基地区冷的榴辉岩根被热的、橄榄岩质软流圈地幔所置换(高山等,1998),意味着美北美洲西侧新生代晚期存在下地壳拆沉作用,也就是说这个地区当时只有中上地壳而没有下地壳。但这个拆沉作用并不一定发生在当地,从诸多证据来看,它应该发生在南美洲西侧。 地球化学示踪分析也表明中国的秦岭-大别造山带也曾发生过下地壳拆沉,只是这个过程发生的时间太过久远,目前只保留了折返上来的榴辉岩,而拆沉的下地壳早已沉降到地幔下部,现在已经观测不到深源地震了。基于大陆漂移模型也可以推断在对称型碰撞造山运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下地壳拆沉,而且拆沉相变后的少部分榴辉岩能够沿着碰撞形成的深大断裂带快速折返到地面,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岩浆喷发或者地震,也一定伴随着深部排气作用,否则根据密度特征,它们不可能上升到地表。 4.4 下地壳拆沉与地壳长英质化过程 前人的研究表明,由地幔形成的原始地壳增生物质主要是玄武质的,而现今大陆地壳整体成分却是安山质或英云闪长质的(Rudnick,1995)。是什么机制造成了大陆地壳的这种演化?这是任何一个大陆动力学模型必须回答的问题。 下地壳拆沉作用也是大陆地壳从玄武质到长英质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下地壳拆沉过程中,麻粒岩相变为榴辉岩相,在部分熔融状态,不但使得超基性物质榴辉岩下沉进入地幔深处,使地壳基性程度降低,也会分异出长英质矿物组合,它们密度低,在其他重物质下沉过程中,它们上浮并粘贴到其他板块的下地壳之下。这个地质过程长期循环作用的结果,就是大陆地壳逐渐长英质化。这个过程中会伴随中深源地震,也就是说中深源地震是地球演化和地壳分异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地壳拆沉作用的直接地球化学结果就是使大陆地壳总体成分向着长英质方向演化,同时使大陆地壳中过渡金属元素(Cr、Ni、Co、Sc、V、Ti)相对贫化。 根据本文的模式,金刚石的成因和榴辉岩的成因也能得到很好解释,那就是拆沉的下地壳在深源地震发生过程中,随着地球深部排气像包裹体一样随气团被快速推升到地球浅表部,这个过程就是传统的大陆深俯冲折返过程。这个拆沉和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造山带,特别是对称型陆陆碰撞造山带。事实上,能够随着地下高压流体(或气泡)返回地面的超高压变质岩是极少数的,大部分还是沉入地幔中,其结果是地球自形成至今仍在不断发生重力分异。 4.5 传统拆沉模式与大陆漂移拆沉模式对比 综合上述分析,这里给出传统的造山带模式和俯冲模式与大陆漂移模式简图,说明下地壳拆沉的不同方式。前两种方式没有考虑拆沉块体的密度特征是否符合物理基本原理。后者符合密度分异的基本原理,也与实际观测符合,结合大陆漂移过程,它能够合理解释目前地球上的所有中深源地震分布。 图 10 造山带模式 - 俯冲模式与大陆漂移模式对比图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1) 大陆漂移过程中的下地壳拆沉产生了中深源地震。 (2) 目前的全球地震分布特征说明,只有陆壳板块的下地壳拆沉才能发生中深源地震。 (3) 下地壳的拆沉不但产生了中深源地震,也使地壳中超基性物质沉入地幔,使得地壳逐渐长英质化。 5.2 讨论 诸多观测事实说明,无论浅源地震还是中深源地震,都应该伴随一个隐爆过程。一个地震的发生过程,首先需要能量的聚积,这个过程需要断裂带封闭,也就是一个堵塞过程。一旦断裂活动,沟通深部和浅部,产生瞬间降压,包括聚集的岩石弹性能量和聚集的高温高压超临界物质瞬间释放,体积膨胀产生地震。也就是说堵塞聚集能量,解堵释放能量,地震过程就是一个堵塞-解堵塞过程。 结合中深源地震,也应该是一个堵塞-解堵塞过程。推测地幔深处不同深度压力不同,不同深度上也存在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圈闭,它们包含多种超高温超高压环境下的超临界流体,也可能是接近固态的其它易相变超-超临界物质。在拆沉的块体下降过程中,相当于一个近乎垂直断层发生了活动,它刺穿连通了两个不同压力的圈闭,发生降压隐爆。但其中哪种物质的相变起主要作用还很难给出结论,也可能有多种物质成分,比如水、二氧化碳、甲烷、岩浆等等。这些都是以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更需要有符合逻辑的推理及实证。 从堪察加地块和北海道地块的漂移历史和中深源地震分布特征,可以推断,下地壳拆沉速度相当缓慢,堪察加和北海道大约漂移了15-20Ma,而其漂移路径上的拆沉和中深源地震还在继续发生,意味着在约20Ma年内最快的块体沉降了约700Km,沉降速率约每年3.5cm。这说明地幔黏性非常大,近乎于固体状态。进一步也可以推测,下地壳块体拆沉过程不是连续的,而是和地表断裂活动类似,间歇性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造成了中深源地震。 主要参考文献 1) Coleman R G. The diversity of ophiolites . Geol. Mijnbouw, 1984 ,63: 141-150. 2) Engdahl E. R., Scholz C. H. A double Benioff zone beneath the central Aleutians; an unbending of the lithosphere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77, 4: 473-476 3) Howell D G, Jones D L and Schermer E R. 1985. Tectonostratigraphic Terranes of the Circum-Pacific Region . Houston, Texas, U. S. A., 3-30. 4) Hudnut K. W., Taber J. J. Transition from double to single Wadati-Benioff seismic zone in the Shumagin Islands, Alaska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1987, 14: 143-146 5) Jones D.L., Cox A., Coney P., Beck M., 北美洲西部的增长 .地质科技情报,1985,4(1): 39-45马万钧译自Scientific American,1982,247(5):70-84. 6) Ratchkovsky N. A., Pujol J., Biswas N. N. Stress pattern in the double seismic zone beneath Cook Inlet, south-central Alaska . Tectonophysics, 1997, 281: 163-171 7) Rudnick R L. Making continental crust .Nature,1995,378:571 ~578 8) Tatsumi Y., Eggins S. Subduction zone magmatism . Cambridge: Blackwell Science, Inc. 1995. 1-49 9) 杜建国,仵柯田,孙凤霞.地震成因综述 .地学前缘.2018,25(4):255-267 10) 高山等. 下地壳拆沉作用及大陆地壳演化 . 高校地质学报,1998,4(3):242~248. 11) 李娟,2015. Izanagi古板块俯冲的地震学证据 .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年会报告, 2015. 12) 梁光河. 郯庐断裂带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 黄金科学技术, 2018, 26(5): 543-558. 13) 梁光河. 谈谈美洲大地构造演化 .2019-9-22 16:46.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074480do=blog id=1199034 14) 梁光河.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板块自驱动模式 . 地球科学前沿, 2013,3:86-96. 15) 梁光河.新大陆漂移模型与地震成因关系研究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 18(28): 47-57. 16) 吴晓娲,秦四清,薛雷等.基于震例探讨大地震的物理机制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0):3696-3710.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贝加尔湖和汾渭裂谷成因之谜
热度 2 liangguanghe1 2019-9-14 09:47
贝加尔湖和汾渭裂谷成因之谜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 lgh@mail.iggcas.ac.cn 一、问题的提出 欧亚板块内部新生代发育了两个著名的裂谷,分别是位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裂谷和位于中国的汾渭裂谷(图1),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在一个完整的大陆板块内部会产生这两个巨大的裂谷?在地质界一直存在争议。这两个裂谷也是地震高发带,这些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这两个裂谷系具有鲜明的特色,都有一个世界之最: 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一深湖 、 欧亚大陆 最大的 淡水湖 ,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30米。 汾渭裂谷历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湖泊,直到第四纪晚期才萎缩成一个现代盐湖,那就是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著名盐湖(中国死海)。 汾渭裂谷中曾发生一次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1556年中国陕西省南部 秦岭 以北的 渭河 流域发生的8级特大地震,死亡人数83万。据史书记载,以陕西 渭南 、华县、 华阴 和山西 永济 四县的震灾最重,故称为华县地震。 图1 贝加尔裂谷和汾渭裂谷地形地貌图(据NOAA修编) 二、地质背景 贝加尔裂谷和汾渭裂谷都是新生代裂谷系,由一系列地堑盆地组成,比如,汾渭裂谷系由南往北依次为:渭河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忻县-定襄盆地、大同盆地和怀来盆地等(杨森楠,杨巍然等,1982)。较大盆地中常有次级隆起,将盆地再加分隔。盆地的空间分布总体被限制在一个NNE向缓弯曲的“S”型地带内,全长约1000公里。各个盆地在组合形式上表现为雁行排列。 这两个地堑系虽然空间上相距1300多公里,但处于相近的经度带内,具有几乎完全一样的地质特征和构造演化史(图2)。吴珍汉(1997)从七个方面对这两个裂谷系进行了定量对比研究,分别是几何形态、地震活动性、裂谷形成时间、断裂活动性、现今热状态、沉积速率、莫霍面形态。发现两个裂谷系在这七个方面显著相似,推测它们具有相同的成因机制和形成背景。 这两个裂谷系新生代沉积主要都是陆相沉积,且沉积中心都在南部,裂谷也都是从南向北发展。火山活动和温泉在裂谷内广泛分布,近代仍有活动。 图2 汾渭与贝加尔裂谷系地质构造略图(吴珍汉,1997) 三、成因机制 前人对这两个裂谷系的成因机制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传统的板块构造假说,认为太平板块向西俯冲洋壳脱水升温,发生熔融喷发形成火山岛弧,在弧后区域地幔上涌形成弧后盆地(Karig,1971;Eiichi,1995),这里也是弧后区域。但这个说法显然欠妥,洋壳俯冲上千公里难以置信,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个说法。第二种解释认为是地幔柱成因,认为这两个地区都存在地幔热点,地幔上涌形成裂谷。这种说法也难以置信,因为地幔热点为什么偏偏在这两个地方出现,而没有在其他地方出现。这个说法也没有得到火山测年数据横向变化的支持。第三种解释认为是板块运动速度差异造成的,认为裂谷两侧的地块存在相对速度差,西伯利亚岩石圈较快速向北西方向运动,运动速率每年5.5-6.0厘米,其南侧的中国南部岩石圈块体仅以每年3.0-3.7厘米的速率西向运动(吴珍汉,1997),这个说法与最近的GPS测量不符,而且也难以解释汾渭地堑系的形成机制。但第三个解释思路是正确的,那就是不同的地块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存在速度差,这是造成裂谷的根本原因。 裂谷是拉分盆地形成的初期,图3给出了剪切拉扭环境下拉分盆地成因4维模拟(Jonathan et al,2009),左侧是立体图,说明在剪切走滑和向外拉扭5度的情况下,一个裂谷盆地的形成物理模拟。右侧是不同部位的剖面及断层形态,显示走滑拉分盆地内的典型负花状断裂构造特征。 图3 剪切拉扭环境下拉分盆地的形成过程(Jonathan et al,2009) 俄罗斯地质学家Sherman给出了贝加尔裂谷的形成机制(Sherman,2013),如图4所示。图中西伯利亚板块是一个克拉通陆核,相对于右侧的贝加尔板块存在左旋走滑活动,由此形成了贝加尔裂谷,产生了贝加尔湖。汾渭地堑系也具有类似成因。 图4 贝加尔裂谷形成机制(Sherman,2013) 为什么会在欧亚板块内部出现左旋走滑断裂系统,这个左旋走滑力是谁施加上去的? 基于新大陆漂移模型(梁光河,2013,2018),宏观背景上,新生代欧亚大陆东缘发生了大规模微陆块裂解和北漂,这些裂解和北漂的微陆块主要包括堪察加陆块、锡霍特陆块、库页岛和北海道陆块、日本三岛和朝鲜半岛等。这些北漂的微陆块在欧亚东缘产生了巨大的宏观左行走滑剪切力,由于 这些微陆块的漂移速度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对欧亚东缘形成了地壳剪切力 (图5)。比如日本新生代从中国东南部裂解漂移了约2300公里,而伴随着朝鲜半岛的裂解和黄海的形成,郯庐断裂东侧相对于西侧大约错开了760公里,再往西走滑距离进一步减小。因此欧亚东部和中部新生代总体是左旋走滑剪切环境。也就是说这个左旋走滑力是多个微陆块的漂移产生的。归根结底仍是大陆漂移产生的拖拽力。 图5 新大陆漂移世界观和欧亚东缘新生代受力状态图(底图据NOAA) 把这些受力状态画在地质图上(图6),可以看出无论贝加尔裂谷还是汾渭裂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西侧都有一个克拉通陆核,同步受到左行走滑和东西向拉张作用,由此形成了这两个巨大的新生代裂谷系。归纳起来,这两个裂谷系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条: (1) 先存断裂:它们都是中生代挤压构造背景下产生的逆断层,作为先存断裂。新生代受到欧亚东缘巨大的左旋剪切力和东西向拉张力的综合影响,在坚硬的陆核边部发育形成裂谷系。 (2) 走滑拉分:受到欧亚东缘左旋走滑拉分力的影响,在陆核边缘应力集中,产生裂谷系,地幔上涌,两侧陆块继续相对运动,进一步扩大裂谷。 (3) 靠近陆核:陆核与周边地块强度存在巨大差异,在西伯利亚陆核和贝加尔板块之间岩石物性存在巨大差异,在鄂尔多斯陆核和华北中部地块之间物性和强度也存在巨大差异。当受到剪切作用力时候,在它们的交界处发生断裂。 图6欧亚东缘新生代受力状态图和主要裂谷系构造略图(底图据任纪舜等,2013;杨承先,1981) 事实上,地球物理和地质观测给出了更直接的证据, 杨文采 (2014)基于地震勘探P波速度,给出了贝加尔裂谷的形成机制,那就是贝加尔裂谷东侧陆块相对于西伯利亚板块在中地壳区域向北东方向滑脱,从而形成裂谷和地震(图7)。 图7 贝加尔湖剖面和裂谷成因简图( 杨文采 ,2014) 四、地震成因 大地震主要能量是由断裂运动激发引起的地下超临界流体的相变爆炸(梁光河,2018),大地震形成必须具备两个充要条件,一是要有高温高压的超临界流体(包括热流体和岩浆),二是要有活动的深断裂。 裂谷系中包括许多破碎的地块,它们中间形成盆地、凹陷和凸起,这些破碎的地块漂移速度也有差异。 强震多发生在因漂移速度差而造成地块追尾碰撞的区域 。在走滑拉分作用下,深部软塑物质和高温高压流体沿深大断裂上涌,因上覆岩层覆盖形成圈闭,流体上涌到地壳中部,主要聚集在前面有地块阻碍的区域的圈闭中,因为这些阻碍地块厚度大、根基深,运动速度相对较慢,后面运动速度较快的地块前部推动上涌的地壳流在这里发生聚集,当聚集到临界状态,随着板块的继续运动和上部脆性断裂活动的开启,相对封闭的地壳中高温高压流体冲破断裂,瞬间降压产生超临界流体的隐爆,发生浅源强震。 Sherman (2013)给出了贝加尔裂谷地震成因示意图(图8),图中随着深部塑性物质的上涌,在准塑性流动区域聚集,随着板块运动和断裂活动,在准脆性断裂和脆性断裂区域发生地震。 图8 贝加尔湖深度剖面和地震成因示意图(Sherman,2013) 五、结论 贝加尔裂谷和汾渭裂谷的成因机制与欧亚东缘新生代大规模微陆块裂解漂移密切相关,它们都是欧亚东缘大陆地壳差异走滑作用的产物。用新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其成因机制。伴随着这两个裂谷系的形成,由于深活动断裂的存在和深部地壳流的综合影响,从而产生地震。 参考文献: 1) Eiichi. Spreading mode of backarc basi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 Tectonophysics, 1995, 251:139-152. 2) Jonathan E. Wu, Ken McClay, et al. 4D analogue modelling of transtensional pull-apart basins.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2009,26:1608-1623. 3) Karig D 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marginal basi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J. Geophy. Res,1971,76:2542-2561, 4) Sherman S L. 贝加尔裂谷及邻区的断层活动性研究 .//张家声,高祥林,马宗晋主编.亚洲中部地震构造图集,北京:地震出版社,2013,81-84. 5) 梁光河. 郯庐断裂带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 黄金科学技术, 2018, 26(5): 543-558. 6) 梁光河.大陆漂移的源动力-板块自驱动模式 . 地球科学前沿, 2013,3:86-96. 7) 梁光河.新大陆漂移模型与地震成因关系研究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 18(28): 47-57. 8) 任纪舜,牛宝贵,王军,等. 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 . 地球学报, 2013, 34(1): 24-30. 9) 吴珍汉. 旋转地球动力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148-157. 10) 杨承先.华北新生代裂谷系的凝块结构及重力滑动构造 .地震,1981,6:14-18. 11) 杨森楠,杨巍然等.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 . 武汉: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 1982. 12) 杨文采 . 从地壳上地幔构造看大陆岩石圈伸展与裂解 . 地质论评 2014, 60(5): 945-961.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10946 次阅读|3 个评论
海南岛的成因机制研究
热度 10 liangguanghe1 2018-8-25 09:38
海南岛的成因机制研究 梁光河 本文发表在《中国地质》 2018 年第 4 期,原文名称为“海南岛的成因机制研究”。 摘要:海南岛是位于华南地块南部的一个相对独立地块,其成因机制有多种说法。本文基于地理地貌、地层、断裂带、岩浆岩、矿带分布、地震勘探剖面、古生物,以及环绕海南岛的三个盆地的成因等诸多证据的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是从北部湾旋转分离出去的,从原始位置逆时针旋转了约150 ° 达到当前位置。其分离起始时间大约起始于65Ma,旋转漂移主期发生在40-24Ma,目前还在整体向东南方向漂移同时伴随着逆时针旋转。海南岛的成因机制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过程密切相关,动力机制是印支地块的大规模挤出和旋转带动了海南岛从华南的裂离和旋转漂移。本研究为该碰撞过程的构造演化阶段性时限提供了远程约束。同时也对海南岛的成矿区带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海南岛成因,印度欧亚碰撞,地块旋转,印支地块 1 引言 海南岛位于南中国海北部大陆边缘的一个地块,地质上其位于印支地块和华夏地块之间(图1),环绕海南岛发育三个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朱伟林等,2008),分别是北面的北部湾盆地、西面的莺歌海盆地和南面的琼东南盆地。关于海南岛的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在过去的数十年已经得到了深入研究,但海南岛的大地构造格局和构造体制仍存在不同的认识(许德如等,2003)。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海南岛是中生代从冈瓦纳裂解的微陆块向北漂移拼贴在华南地块南部(杨树锋等,1989;Hsu et al. 1990;陈海泓等,1994; 殷鸿福等,1999)。第二种观点认为海南岛是华夏地块的一部分,是从古华夏地块分离的微陆块(陈国达,1956;侯威,1992;张业明等,2005; Metcalfe et al. 1993;Replumaz and Tapponnier,2003; 梁光河, 2013)。其中Replumaz and Tapponnier(2003)认为海南岛是从中国的北部湾分离出来的,但没有发生旋转。梁光河(2013)认为海南岛是从北部湾分离漂移而来,并伴随着旋转。目前对海南的成因还在争议中。第一种观点证据不够充分;第二个观点证据相对较多,它们都认为海南岛是华南地块的一部分(万天丰,2011),但具体从哪里分离?什么时间分离?分离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分离发生在哪个深度范围?仍然存在很多不清楚的问题。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主要基于地形地貌、地质、地球物理、古生物和环绕海南岛的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别是基于北部湾盆地的地震勘探剖面的地质构造演化史恢复来说明这个过程,并厘定该演化过程的时限。所有的系列证据都表明,海南岛是65Ma开始从北部湾分离漂移到当前位置的,并伴随150逆时针旋转。 图1东南亚区域构造简图(改自 Cung and John, 2013; Lelout et al.,2001; Takemoto et al., 2005) Figure 1 Simplified regional structure of Southeast Asian ( Modified from Cung and John, 2013;Lelout et al.,2001;Takemoto et al., 2005) 2 地质背景 海南岛最老的地层为中元古界,也存在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地层。海南岛岩浆岩分布广泛,中南部主要发育中生代花岗岩,北部发育大量新生代玄武岩。其构造主要有北部呈东西向的王五-文教大断裂和中南部主要呈北东方向分布的构造断裂带。环绕海南岛分布三个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海南岛的成因机制与印支地块和华夏地块的构造演化密不可分。这个构造演化过程和印度-欧亚碰撞相关,在这个碰撞过程中,相关的很多地块发生了漂移和旋转。目前针对印支地块研究程度较高,关于印支地块的构造演化至少存在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给出了印支地块沿哀牢山-红河断裂系统不同的旋转和位移模式(Lee and Lawver, 1995; Replumaz and Tapponnier, 2003; Hall, 2002; Royden et al. 2008)。这些模式都支持印支地块的挤出和逃逸,只是具体细节上有差异。Replumaz and Tapponnier(2003)的模式中明确指出,海南岛在古近纪还位于华南地块的北部湾,新近纪才从华南地块分离,但几乎没有旋转。事实上,大陆板块漂移过程中存在大规模旋转并非罕见,如古地磁测量表明印度板块在过去的180Ma至今发生了大约60度的旋转,漂移距离超过6000Km(Gary,2013) 。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引发了相关的很多陆内地块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旋转,Avouac and Tapponnier(1993)发现,可以用四个旋转地块模型来描述中亚当前速度场变形特征。Li et al.(2017)更新了印支地块的挤出和旋转的动力学恢复过程。Wang et al.(2014)的研究说明随着这个挤出过程,四川盆地也发生了逆时针旋转。更多的研究表明,印支地块在印度欧亚碰撞过程中发生了大规模走滑移动并伴随着旋转(Li et al.,2017; Tapponnier et al.,1982; Yang and Besse,1993;Leloup et al.,1995; Chung et al.,1997; 任纪舜等,1996, Morley,2012)。杨振宇等(1998)根据古地磁的研究表明,印支地块自晚白垩世以来,相对于中国东部向南东滑移量达1200±460km,同时伴随着15度左右的顺时针旋转。这个运动过程怎样改变了海南岛的位置?是否也使得海南岛这个微陆块发生了旋转漂移? 本文通过收集大量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解释。结果表明印度板块的北漂不但造成了与欧亚的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隆升,而且也间接地影响了华南的陆块裂离,使得海南岛从华南分离。诸多证据表明海南岛是从北部湾分离旋转漂移到当前位置的。这些证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地形地貌、地质、地球物理和环绕海南岛的沉积盆地。这里我们先给出相关证据,最后讨论其成因机制。 3 地形地貌证据 将海南岛顺时针旋转150度并北移到北部湾,得到如图2的地形地貌复原图,特别注意图中红色箭头所指处越南北部沿海岛屿的地貌特征,这些岛屿好像被刷子刷过一样,推测它们是海南岛旋转漂移过程中所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图3为根据中国山脉分布地图得到的海南岛当前山脉走向图和复原图,图中左侧的海南岛五指山在右侧复原图中与华南的云开大山走向一致,也说明海南岛可能是从华南大陆分离旋转漂移到当前位置的。 图2 a是海南岛当前位置,b是海南岛复原后的位置(改自 Google Earth) Figure 2 a is the current location of Hainan Island and b is the restored location of Hainan Island (Modified from Google Earth) 图3 a是海南岛当前山脉图,b是海南岛山脉复原图,复原后五指山与华南的云开大山走向一致(改自马丽芳,2002) Figure 3 a is the current mountain range map of Hainan Island and b is the restoration map of Hainan Island. The Wuzhi Mountain after restor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Yunkaishan Mountain in South China (Modified from Ma Lifang, 2002). 4 地质证据 以上地块恢复不是随意的,主要是基于地质证据的吻合。地质证据主要包括地层、断层、岩浆岩和成矿带,这些证据进一步支持海南岛是从北部湾分离漂移到当前位置的。图4是从中国1:500万地质图上截取的海南岛的区域地质图及将海南岛复原后的结果,从该图可以看出海南岛复原后,海南岛与华南的志留系地层对应良好,特别是三条断裂非常吻合,岩浆岩分布也吻合很好,其中绿色的是新生代玄武岩,红色和粉红色是中生代花岗岩。图5是海南岛复原后的成矿带分布图,可以看出海南岛的主要铁、金成矿带与华南的铁、金成矿带吻合良好,而且海南岛的铝土矿与华南雷州半岛上的铝土矿带也完全吻合。图中也标出了著名的海南岛石碌铁矿复原后的位置。 余金杰等(2012) 在探讨海南岛与俯冲有关的弧岩浆活动、同碰撞岩浆活动和与后碰撞有关的岩浆活动基础上,认为海南岛海西 - 印支期花岗岩可与北越南海西 - 印支期花岗岩进行对比。 图4 a是海南岛区域地质图,b是复原后的区域地质图,图中地层、断层、岩浆岩吻合良好(改自中国1:500万地质图) Figure 4 a is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and b is the recovery geological map of Hainan Island, where the stratigraphy, faults, and magmatic rocks are in good agreement (Modified from geological map of china with scale 1:5 million) 海南岛的植物分带和鸟类分带研究也说明海南岛曾经与广西华南和越南相连(Zhu,2016;Xu et al.,2017)。也就是说海南岛是从北部湾分离漂移出去的。海南岛上也曾经存在许多非本土动物, 如海南黑长臂猿、亚洲象、黑熊和华南虎等。三亚落笔洞古人类遗址中就发现了多处动物骨骼遗迹,如亚洲象、中国黑熊、华南虎、貘、豹、豺等(颜家安,2006)。说明海南岛曾经和大陆相连,因为一个孤立的海岛不可能进化出这些大型动物。 图5. 海南岛复原后的成矿带分布图(据中国1:500万地质图修编) Figure 5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restored metallogenic belt in Hainan Island (Modified from geological map of china with scale 1:5 million) 5 地球物理证据 如果海南岛真的是从北部湾分离旋转漂移到当前位置的,必然会在北部湾留下确凿的证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南海的北部湾地区做过大量的地震勘探,并钻探了很多石油钻井,具有很翔实的资料。图6最上部是一个典型的北部湾盆地石油地震勘探剖面,走向北西-南东。对该剖面的地质构造演化史恢复(李春荣等,2012)表明:早期(65-40Ma)发育伸展断裂并伴随微弱旋转,说明海南岛从北部湾的分离起始于65Ma;中期(40-24Ma) 发育大规模走滑伸展断裂,并伴随高强度旋转,这可以从该时期产生的大量负花状断裂系统得到证明。这说明海南岛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大规模旋转漂移,进一步脱离华南;后期(24-0Ma)分离和旋转强度明显减弱,北部湾盆地主要表现为伸展下沉,沉积速率增大,断裂活动微弱,说明海南岛在该阶段进一步向南东方向发生漂移,但没有明显旋转。 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从晚白垩世开始,海南地块与华南地块分离(汪啸风等,1991)。进一步的古地磁研究说明,海南岛是被印度**地块拖出,并伴随着4.0±5.8°逆时针旋转(Liu and Morinaga,1999),也有人对这个逆时针旋转量得出了大约10°的不同结论(Li et al.,1995)。莫宴情(1987)从古地磁分析提出,海南岛白垩纪末期开始从北部湾分离,晚第三纪早期,海南岛与北部湾沿岸大陆之相隔了4°之遥。海南岛白垩纪以来早期伴随顺时针旋转而向南迁移,后期伴随逆时针转动并向北运移。付璐露(2010)的古地磁结果表明,自早白垩世至晚白垩世,海南地块向南漂移,同时发生21.8°逆时针方向旋转;晚白垩世到新近纪,地块持续向南漂移并伴随着27.0°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新近纪到更新世,地块继续向南漂移。自更新世以来,海南岛地块整体趋势向北漂移。 这些结论与上述构造演化的恢复大体是一致的,即从65Ma开始海南岛已经脱离华南。杨振宇等(1998)的统计表明,利用古地磁研究印支地块的古纬度平均存在±3°的误差范围,这个误差量转换成距离相当于±333公里的误差。这说明古地磁在测量海南岛的旋转量上也会存在很大误差,如果按照上述古地磁给出的旋转结果,无论地形地貌、山脉走向、地质层位、岩浆岩、断层分布还是地球物理剖面都得不到吻合,因此本文质疑在这个小岛上古地磁研究是否能够精确恢复其新生代的旋转角度? 由国家地震局GPS观测得到的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揭示了海南岛的速度场的运动特征( 赵国强 和 苏小宁 ,2014),结果说明海南岛正在向东南漂移,但海南岛南部速度稍大于北部,说明当前海南岛在漂移中还伴随着微弱的逆时针旋转。 图6 北部湾地震勘探剖面构造发育历史恢复(改自李春荣等,2012) Figure 6 Geological history recovery of seismic exploration profiles in the Beibu Gulf (Modified from Li Chunrong et al., 2012) 6 环海南岛的盆地证据 环绕海南岛有三个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它们分别是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图7),其基底主要为前新生代变质岩或火成岩,这三个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史都支持海南岛的旋转成因。朱伟林等(2008)的研究结果说明,环绕海南岛的三个盆地的构造发育过程是同步的,它们都经历了两个构造演化阶段(图8),大致以24Ma为界,分别是古近纪的裂陷阶段和新近纪的沉降阶段。但北部湾盆地比其他两个盆地形成较早,多沉积了65-40Ma的地层,推测海南岛初始裂开过程中是一个张裂环境,先裂开了北部湾盆地,之后海南岛发生了大规模旋转漂移,同步切割形成了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 图7 环绕海南岛的三个盆地分布及其成因分析(底图据朱伟林等,2008) Figure 7 Distribu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three basins surrounding Hainan Island (Base on Zhu Weilin et al., 2008) 图8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阶段与地层分布(据朱伟林等,2008) Figure 8 Evolutionary stages and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continental marginal basin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from Zhu Weilin et al., 2008) (1)对海南岛北部的北部湾盆地,徐政语等(2014)的研究表明,印欧两大陆拼碰活动为华南大陆南缘向东南逃逸、蠕散以及北部湾盆地右行旋转走滑的成盆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来源。陈长征等(2014)通过砂箱物理模型试验(sandbox modelling technologies),说明北部湾盆地是一个右行旋转走滑盆地。该实验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对砂箱施加右旋的力,可以得到与三维地震勘探测量得到类似的断裂分布特征(图9)。但这个模拟虽然模拟了走滑剪切作用,但缺少了同步的拉分模拟,因此还不能得到与实测完全一致的效果 (2)对海南岛西部的莺歌海盆地,张启明和郝芳(1997)提出右旋拉分成盆模式。李思田和张启明(1997)进一步提出莺歌海盆地在新生代沿红河断裂、莺西断裂及马江断裂发生右旋转换伸展,之后由于地幔上涌引起盆地NE-SW向的伸展。孙珍等(2003,2007)通过物理模拟说明莺歌海盆地形成机制是右旋拉分的结果。 (3)对海南岛南部的琼东南盆地,能源等(2011)的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同样发育大量同期右旋走滑断裂构造,主体沿北东向展布,与盆地分布方向一致。并给出了这些走滑断裂在地震勘探剖面上的典型实例,包括花状构造、燕列状断层和马尾状断层。很多正断层和走滑断层在剖面上形态近似很难区分,只能依赖整体构造环境进行综合解释。 将上述三个右旋拉分盆地的成因机制系统地描述在图中(图7),很清楚地说明,它们都支持海南岛的左旋成因。每个盆地都发育一系列雁状排列的走滑断裂,每个断裂的走滑距离可能并不是太大,只有数公里或数十公里,但它们组合起来就很容易使得总体走滑距离达到上百公里甚至数百公里。该拉分走滑过程也合理地解释了盆地内的隆起带,它们大多是古老的碎裂微地块。 图9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对比,a是实验前模型,b是箱体加右旋力之后的断裂特征,c是该区三维地震实测断裂特征(陈长征等,2014) Figure 9 Comparison of sand box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 the Maichen sag of the Beibu Gulf Basin, a is the pre-experimental model, b is the faults feature after the box plus right-handed force, and c is the 3D seismic measured faul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From Chen Changzheng et al., 2014) 横切琼州海峡实施过两次人工地震勘探(图10a),一条是反射地震勘探地质剖面(10b),结果说明琼州海峡前身为一个地堑,发育一系列深切割负花状断层,该海峡在约49.5Ma之前已经开裂,其构造运动历史与其它盆地发育历史一致。另外一条是深地震测深 (deep seismic sounding)速度结构剖面(图10c),勘探结果说明海南岛深层区域10-23Km存在明显的高速和低速交替分布异常层,推测它们是海南岛旋转的滑脱层,也就是说海南岛旋转漂移的深度主要在发生在10-23Km之间的多个层段。 图10 a是横跨琼州海峡的地震勘探剖面位置,b是人工反射地震勘探剖面N038 (据张亮,2012),c是深地震测深速度结构剖面(据嘉世旭, 2006) Figure 10 a is the location of seismic exploration section across the Qiongzhou Strait, b is artificial reflection seismic exploration section N038(from Zhang Liang, 2012), c is deep seismic sounding velocity structure section(Modified from Jia Shixu, 2006 ) 7 成因机制讨论 以上诸多证据表明海南岛是从北部湾分离旋转漂移到当前位置的,其动力机制可以用李四光先生(1974)的青藏-印尼歹字型红河弧形走滑断裂拖动印支地块产生顺时针旋转运动进行合理解释,也可以用印度-欧亚碰撞所造成的逃逸构造(Tapponnier et al.,1982,1986)和地块旋转进行解释。印度板块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强度较大。欧亚大陆在向北快速漂移的相对刚性的印度大陆板块挤压下,亚洲大陆逐渐裂解,分成断块向东或东南方依次逃逸(嵇少丞等,2008;Li et al.,1995)。这种逃逸构造使印支地块自晚白垩世以来,相对于中国东部向东南发生了近千公里的漂移,同时伴随着15度左右的顺时针旋转(杨振宇等,1998)。在印支地块被挤出并发生旋转运动的过程中,地壳流也同时沿着破碎的红河断裂带深部被挤出,该力量带动了海南岛地块从华南分离,分离的薄弱地带是钦杭结合带,钦杭结合带事实上是古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的拼合带。这个过程造成了海南岛发生150度逆时针旋转(图11a)。印支地块被强力挤出伴随着地壳流的向东南逃逸,对原处于古华夏地块最西南端凸出的海南岛产生了强烈冲击。我们形象地把这个地质过程比喻为一个人单手劈砖,砖底下需要有一个垫板,这个垫板就是雷州半岛,这个运动过程产生的冲力把雷州半岛压弯了。这个地质过程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由于随着深度的增加,地下地质体和岩石会发生塑性流变。使海南岛漂浮在粘稠的岩浆上,类似陀螺一样发生旋转和漂移。陈国能等(2017)的研究表明,根据全球平均地温梯度3 °C /100m ,部分熔融和全熔融区域主要发生在中地壳。钟大赉等(2000)综合滇川西部特提斯带现今地表构造格局、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图像再解释,提出上地壳、中下地壳、岩石层地幔的构造是一种多向层架构造,上地壳与中下地壳间是一个区域性构造滑脱面。由此推测印支地块的逃逸和海南岛的漂移旋转可能主要发生在中上地壳层。这个结论与地球物理得到的“海南岛转漂移的深度主要在发生在10-23Km之间”是一致的。 或者我们把这个动力机制理解为,印支地块沿红河断裂发生右旋的过程中,带动海南岛发生左旋。 李四光(1962)将这种走滑断裂拖动机制形象地比喻为齿条带动齿轮旋转,即在两条平行走滑断裂之间,出现同向旋转并列连环的旋转构造(图11b)。 从海南岛主体旋转漂移发生在40-24Ma,可以进一步推测印度-欧亚硬碰撞发生在40-24Ma之间,之前的65-40Ma可能是软碰撞,之后的24-0Ma属于后碰撞青藏高原隆升阶段。这个结论与印度欧亚碰撞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致,王二七(2017)的研究表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汇聚经历了3个阶段,即早期的水平走滑汇聚(72-65Ma)、初始碰撞(45±5)Ma)和晚期的陆内汇聚(30±5)Ma。 由于海南岛和华南之间存在琼州海峡,地震勘探表明,琼州海峡49.5Ma之前已经开裂,说明海南岛很早就开始脱离华南,但海南岛最终什么时间完全脱离华南往往取决于地理上的认识,那就是琼州海峡的海水是否存在,也取决于海平面的变化。我们知道,琼州海峡当前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14米。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由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巨大,加之海南岛的旋转运动,琼州海峡可能发生多次干涸又多次充水。海南岛最终分离华南大陆的时间就是琼州海峡最后一次充水的时间。对琼州海峡最后的充水时代前人也通过古生物等进行了详细研究(赵焕庭等,2007),结论是在大约10570-7125年前,琼州海峡随着全球海平面的上升最后一次充水。另外,根据海口地质公园玄武岩的最新年龄显示,最后一期玄武岩大约喷发在8000年前,因此推测琼州海峡很可能是在大约8000年前随着玄武岩的喷发,地质运动使琼州海峡进一步发生沉降,伴随着该时期的全球海平面上升,使得琼州海峡水位逐渐上升。推测在晚更新世开始,由于冰期来临,全球变冷,海平面不断下降,最后一个大冰期大约发生在1.5万年前,此时虽然海南岛已经与大陆分离,但仍似连非连,中间可能存在非常狭窄的海峡,当时的全球海平面下降了大约120-140米。在这个时期很有可能使海南岛与大陆完全相连,华南的大型动物可以迁徙到海南岛。 图11 a是海南岛区域构造简图及成因机制,b是海南岛成因的齿轮旋转模式 Figure 11 Regional structural diagram and genesis mechanism of Hainan Island, b is gear rotation mode about genetic mechanism of Hainan Island 8 结论 海南岛裂解漂移和旋转的动力机制与印度欧亚碰撞密切相关,该碰撞过程的远程效应造成了古华夏地块的裂解。海南岛是从古华夏地块西南端分离裂解出去的,也就是说海南岛是从北部湾分离旋转漂移到当前位置的,最初的裂解时间约为65Ma,大规模的旋转发生在大约40-24Ma,琼州海峡前身是一个长期活动的地堑,其中发育一系列深切割断层。琼州海峡最后一次充水时间大约是8000年前。海南岛的旋转漂移深度大约在10-23公里。 参考文献 略
个人分类: 海南岛|19817 次阅读|14 个评论
从岩石力学角度探索“慢地震”的成因机制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8-7-14 10:40
大家对地震并不陌生,但这一般指“普通地震(快地震)”,如唐山和汶川地震等,这类地震是断层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脆性破裂所致,其释放能量的过程较快。 对断层的观测表明,断层运动既有快速 地震破裂、也有无震蠕滑方式,那么在这两者之间,还有没有第三种方式呢? 本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了“另类”地震——慢地震【1-4】, 慢地震常发生于与板块边界有关的构造环境(图 1 )中,如日本西部南海海槽、卡斯凯迪亚、哥斯达黎加、阿拉斯加、智力、新西兰、圣安德烈斯断层等板块边界带中。慢地震是一种能量释放缓慢的地震,其持续时间比“快地震”长得多,从几分钟到一周,甚至数月。 图 1 Subducting plate geometry and the kinematically defined interplate zones. The locked zone is the most shallow where the two plates are locked together, the transient slip zone is downdip of the locked zone and is the site of SSEs, and the stable slip zone is where the two plates are continuously slipping at their interface 【 1 】 . Teruyuki Kato 【 1 】 认为存在以下四种慢地震类型: · 低频地震 ——low frequency earthquakes (LFE) · 超低频地震 ——very low frequency earthquakes (VLF) · 慢滑事件 ——slow slip events (SSE) · 模式颤动和滑移 —— episodic tremor and slip (ETS) 目前 , 关于慢地震的物理机制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 一些学者【3】认为慢地震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含水矿物的脱水作用或流体的浸入作用引起孔隙压力的变化所致;而有些学者【4】认为 在某些俯冲带,地幔楔角附近的高压流体使原来黏性的断层又重新呈现脆性所致。因为地球的不可入性,地幔楔角流体作用是否存在尚存疑问,再者流体作用若导致岩石脆性破裂,那么有可能又变成“快地震”了。为此,需探索对“慢地震”成因机制的更合理解释。 若想弄清“慢地震”成因机制,应基于两个前提:一是必须对“快地震”机制有深入了解;二是需从实验室观测到的现象出发,进行逻辑推理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结论。因为任何认识都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来自于实验或观测,但又高于实验或观测。 显然,岩石强度受温度、围压以及流体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温度升高,岩石的强度降低。温度、围压对岩石的力学行为有很大影响,在高围压或高温条件下,岩石力学行为有可能从应变软化性质、转化为理想弹塑性性质乃至应变硬化性质(图 2 )。 图 2 完整长石砂岩试样在不同围压( P c )和温度 ( T ) 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5 】 我们对 “快地震”的研究表明:(1) 能积累较高能量产生大地震的载体是地震区断层带中或被次级断层围限而成的锁固段,其具有强度高和尺度大的特征;( 2 )当前锁固段承受的构造应力均处于体积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之间。在每个地震区中,锁固段与断层带中的其它介质相比,强度是最高的,即发生“快地震”的介质强度最高。那么可以合理推测,发生“慢地震”的介质强度次之,发生稳态蠕滑的介质强度再次之。 基于上述认识,图 3 给出了断层带中不同介质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 3 断层带中不同介质的应力应变曲线示意图 发生“快地震”的锁固段应具有应变软化性质,其每一次脆性破裂都会有应力降产生,即有“快地震”的发生。注意哦,实际上应力应变曲线并不是光滑的,会出现许多“锯齿”。 呈现稳态蠕滑的介质,其剪切应力应变曲线应为显著应变硬化属性,故无地震发生。 我们推测,发生慢地震介质的应力应变曲线特性应介于两者之间,即为理想弹塑性或准理想弹塑性属性,在这种情况下,岩石本身的脆性被极大程度地遏制,虽有破裂发生,但破裂过程为一较长的稳态过程,为延性破裂性质,对应慢地震的发生。 是不是这样呢?从图 4 看到,在应变达到一定程度后,破裂事件形态不像以前的“脉冲”型,而像“波浪”型,呈现出延性破裂特征。 图 4 三轴压缩下大理岩的声发射活动特征【 6 】 ( 红色双箭头范围表示慢破裂事件的时间区段 )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看一个在 2002-2012 年新西兰发生慢滑事件的例子(图 5 )。 图 5 2002-2012 年新西兰发生慢滑事件的部位示意图【 2 】 容易理解,上部压力小温度低,岩石容易发生脆性破裂,即“快地震”;下部压力大些温度高,岩石呈现应变硬化属性,易发生稳态蠕滑;中间部位介于两者之间,易发生慢滑事件。这与上述分析一致。 其实,不管在板内与板间地震区,若断层中的某些部位,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有发生延性破裂的条件,就会对应慢地震的发生。然而,满足这样的条件,需要的温度和压力条件非常苛刻,故只有在特定的地震构造区域才能观测到,即鲜见其发生。 最后,说说慢地震和快地震的关系。有学者【 3 】认为“ 慢地震是地壳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 , 可能消除一个正趋于断裂地带的地震威胁 , 也可能因为应力的转移而触发一个正常的地震。 ”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慢地震或快地震都能释放能量,这没错,但这是局部释放,从我们的研究看,每个地震区当前地震周期均处于加载状态,即从地震区角度看,都处于能量积累状态,主震均未发生,所以说慢地震可能影响后续较大事件的发震时间,但不能解除较大事件的威胁。从这个角度说,研究慢地震对理解板块运动模式有科学意义,但对防震减灾和普通地震的预测几乎没有实际价值。 若本文的观点能对“慢地震”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示、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则“二班人”深感欣慰啦。 参考 【 1 】 Slow earthquak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low_earthquake 【 2 】 Slow Slip Events https://www.gns.cri.nz/Home/Learning/Science-Topics/Earthquakes/Earthquakes-at-a-Plate-Boundary/Slow-Slip-Events 【 3 】 闫伟 , 彭汉书 , 2011. 静 / 慢地震研究现状及意义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1(b06):51-56. 【 4 】 X Gao , K Wang , 2017. Rheological separation of the megathrust seismogenic zone and episodic tremor and slip , Nature ,543(7645):416-419. 【 5 】 王宝生 , 史兰斌 , 1989. 砂岩变形方式和变形机制的实验研究 , 地震 ,1989(5):52-60. 【 6 】姚孝新,耿乃光, 陈顒 , 1980. 应力途径对岩石脆性 - 延性变化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 ,23(3):313-319.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95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印度板块为什么漂移速度更快?
热度 8 liangguanghe1 2018-1-1 12:17
印度板块为什么漂移速度更快?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lgh@mail.iggcas.ac.cn 导读:地质界存在两大疑案,一是为什么自白垩纪至今印度板块漂移速度远远高于非洲板块?其二是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本文试图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回答这两个问题。 一、问题提出 大陆会发生大规模水平漂移是由魏格纳一百多年前最早提出,并得到了后续无数地质学家的认可。美国科学家根据古地磁和古生物恢复了白垩纪以来全球大陆漂移过程(图1),从中我们发现印度板块自 100Ma 至今从南极洲飞速向北漂移。其动力机制是什么?为什么她漂移速度远远大于非洲板块?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是什么?这些疑问是现代地质界的大悬案,用传统的板块构造和海底扩张假说难以解释,用地幔柱假说也得不到合理解释。 图1白垩纪至今大陆聚散重建(据 Columbia university ) 白垩纪印度板块向北运移的速度可达 18cm/yr 左右( Lee and Lawver, 1995 ),而其周围的板块运动速度相当慢,大西洋的扩张速度仅为 1 ~ 2cm/yr ( 万天丰,2011 ) ,也就是说非洲板块的漂移速度为 1 ~ 2cm/yr ,它们之间相差一个数量级。显然印度大陆板块的漂移与大西洋的扩张 没有多大关系。它与澳大利亚板块的漂移有关吗?显然也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澳大利亚板块是大约50Ma才从南极洲快速向北漂移的,它们二者根本就不同步,现代板块构造中将二者强行划为一个所谓的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简称印奥板块)是不对的。因此印度板块飞速向北漂移的动力机制一直困扰着地球科学研究者。当前对其的流行解释是印度大陆板块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所以其漂移速度快,但为什么印度板块会被活化,则没有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印度板块的确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但为什么活化则另有解释。 来自印度的古地磁证据说明,在 180Ma 的时间里,印度向北至少漂移了 8000km 以上,而且伴随着高达近 60 度的逆时针旋转(图2)。 图2印度板块漂移轨迹(改自 Gary A. Glatzmaier,2013 ) 东非大裂谷是中新生代形成的巨型 裂谷,南北长度约 7000 公里,且正在活动中。其成因机制一直是困惑全世界地质学界的另外一个大问题。 按照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假说,非洲板块四面都有洋中脊,应该是处于四面挤压环境,为什么会裂解出红海和东非裂谷?这是涨性伸展环境下才可能发生的,因此海底扩张对此难以给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地学界还有另外一个假说,那就是地幔柱假说,但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非洲大裂谷之下不存在上地幔异常(高尚行,2014), 因此非洲裂谷的成因与地幔柱无关。 二、新大陆漂移模型 既然传统模型难以对上述问题进行合理解释,那么有必要用新的模型进行解释。新大陆漂移模型(图3)认为:大陆板块可以在热力驱动下自己发生漂移,动力机制是大陆板块漂移划开洋壳引起岩浆不断上涌,在陆块后面冒泡,巨大的岩浆热动力推着板块往前跑。 我们可以形象地把大陆漂移比喻成“平底热锅里的黄油会自己跑 ” 。这个运动过程是基于大陆板块首先发生裂解,产生了一个裂缝和岩浆上涌,在初始阶段,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一致,但洋中脊喷出的岩浆很快会被海水熄灭,因此海底扩张不能持续,但大陆板块漂移后在其后面持续不断地涌出岩浆并不断被海水熄灭,这个热力推动过程才能持续推动大陆板块向前漂移。 该模型有如下特征: ( 1 )大陆板块的最前方因受到挤压,增压升温产生地壳流,洋壳隆起; ( 2 )大陆板块前部会产生逆冲断层、造山带、火山带、地震带;同时地壳流的上涌会在大陆板块前部的部分薄弱带出现伸展构造; ( 3 )在大陆板块后部产生巨厚沉积和正断 层; 大陆板块尾部会有拖尾隆起,可能留下火山岛链、大陆碎片遗撒物。 图3新大陆漂移模型(改自梁光河 ,2013 ) 三、基于新模型的解释 根据新大陆漂移模型,非洲板块在大西洋裂解过程中,向北东方向漂移,这个巨大板块漂移过程中,其前部会形成巨大的地壳流上涌带(图4)。印度为什么跑得快 ? 回答很简单,印度板块在此期间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像冲浪一样。因为该上涌的地壳流是区域热上涌区,可以理解为上地幔上涌,使得印度板块漂移的动力更强速度更快。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涌带呈北北东向展布,正处在印度板块北漂的必经之路上。由此也可以推断印度板块的确是一个活化的克拉通板块,其活化的机制是因为其长期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温度更高使得印度板块底部发生熔融,地壳减薄。通常克拉通板块地壳厚度可达百公里以上,而印度板块的地壳厚度目前只有 60-80Km 。 图4新大陆漂移模型与东非大裂谷和印度板块漂移区域(基于 NOAA 地图) 为什么会形成东非大裂谷?回答也很简单,基于新大陆漂移模型,由于非洲板块前部的地壳流会在非洲板块前部,沿部分薄弱地区上涌出现 伸展构造(图4中红色箭头指示的区域),该伸展构造就是地壳流上涌的结果,也是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该薄弱地区处于非洲板块前期漂移过程中,所形成的造山带中的山间断坳带。 德国科学家Rainer Kind(2007)认为,印度板块漂移速度快的原因在于印度板块比较薄,根源在当它还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时,它恰巧位于软流圈最炎热区域的上方,这使得它更深层的根部区域被熔化了,从而变得单薄并能更容易地在地幔中滑动。但这难以解释印度板块为什么先慢后快,古地磁证据表明,印度板块在180Ma-80Ma之间漂移速度并不快,快速漂移的区间主要在80Ma-40Ma(图2),这恰好是其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区间。而40Ma之后减速主要是与欧亚发生硬碰撞,从而减速。 四、结论 新大陆漂移模型可以合理解释地质界的两大悬案,一是印度板块为什么相对于非洲板 块会快速漂移?那就是印度板块从白垩纪中期至今长期漂移在非洲板块形成的地壳流上涌区带上, 类似冲浪一样,地壳流上涌形成更强劲的热动力,使得印度板块漂移速度更快 。二是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机制问题,那就是 非洲板块漂移过程中地壳流沿薄弱地带上涌所致 。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15144 次阅读|11 个评论
被撕开的渤海和黄海
热度 1 liangguanghe1 2017-6-3 12:01
被撕开的渤海和黄海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lgh@mail.iggcas.ac.cn 本文为2017首届“一带一路”地球物理国际论坛报告部分内容 1 渤海黄海概况 渤海是我国的一个内海,面积为7.7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黄海位于 中国大陆 与 朝鲜半岛 之间,是一个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 浅海 。它在西北以 辽东半岛 南端 老铁山角 与 山东半岛 北岸 蓬莱角 连线 为界,与 渤海 相联系;南以中国 长江口 北岸 启东 嘴与 济州岛 西南角连线为界,与 东海 相连。黄海平均水深44米。黄海的名称来源于它的大片 水域 水色 呈 黄色 。黄海可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图1)。 图1 渤海和黄海海域地图(据百度地图修编) 2 渤海黄海怎样形成的? 前人对黄海渤海形成的基本认识是陆内裂谷成因,但好好的大陆板块,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出现裂谷?并没有给出让人信服的合理解释。 大量的事实证明,渤海的形成,在地质史上经历了从陆地—湖泊—海洋的沧桑演变(图2)。也就是说在渤海黄海形成之前,那里本是一块陆地(注意陆地中间原来已存在几个小的盆地,称为残留盆地),后来随着郯庐断裂带的走滑运动和朝鲜半岛从华北的裂离,黄海渤海才形成了两个封闭的湖泊,随着朝鲜半岛进一步的裂离,渤海和黄海才和太平洋连通,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海洋。 图2 渤海和黄海从陆地—湖泊—海洋的演变过程(据美国NOAA修编) 3 渤海黄海成因可靠吗? 图2中大陆板块的分割依据是否可靠,决定了本文的证据是否充分。这个分割依据是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地形地貌特征,同时也得到了盆地构造演化历史的认可。 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告诉我们,地球上的大陆板块在地质历史时期上经历了多次分离和聚合。石油勘探开发公司在渤海湾盆地和黄海盆地都进行过大量的地震勘探和钻探,提供了非常翔实的勘探资料。如果这个裂离过程是正确的,那么必然会在这些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上得到验证。图3是渤海湾盆地的一条近南北向的地震勘探剖面,其构造演化史恢复说明,在65Ma盆地已经开始裂解形成了,北部的燕辽隆起逐渐裂离胶东半岛。 图3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历史恢复 以上构造演化历史是否能够得到物理模拟的认可?地质学家也做了很好的沙盘模拟工作,图4显示的是渤海湾部分区域的沙盘模拟结果,该图说明在合理的边界条件基础上,渤海湾在拉分作用下,所形成的断裂系统平面特征与三维地震勘探得到的断裂系统平面特征吻合良好。这说明渤海湾盆地的确是被拉开的,也就是说渤海的形成是一个撕裂过程。渤海盆地的沉降速率从12Ma的170m/Ma,迅速增加到当前第四系的330m/Ma(黄雷,2014)。说明渤海湾盆地的撕裂速度越来越快。地质运动并没有停止,现在仍然在加速撕裂过程中。 图4 渤海湾盆地局部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周建勋,2011) 黄海的形成是否和渤海的形成同步?北黄海盆地一条近东西向的地震勘探剖面的构造演化历史恢复(图5)告诉我们,它们的确是同步的。仔细观察发现,朝鲜半岛花岗岩密布,而华北花岗岩出露并不多,似乎是一个矛盾;其实不然,朝鲜半岛和华北的这种矛盾是由于华北和黄海相对于朝鲜半岛在新生代持续沉降所致。图6的构造演化模型显示,当前朝鲜半岛的花岗岩应该对应于沉降下去的胶东半岛深部的花岗岩。该图说明这些拉分盆地的基底是老变质岩或者花岗岩,它们在拉分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呈软塑状态。也就是说主要是陆壳上部被拉伸同时使得下部塑性陆壳上涌,并没有新生的洋壳。 图5 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历史恢复 图6 胶东朝鲜构造演化模型 南黄海盆地的残留盆地被撕裂的特征在地质构造平面图上也能得到清晰显示(图7)。残留盆地在剖面上是什么特征呢?图8给出了南黄海盆地的一个短地震勘探剖面,从该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残留盆地被走滑断层切割,表现为一类似大型透镜体状的地块,被拉伸分布于南黄海盆地的新生代沉积地层中。 图7 南黄海盆地中残留盆地被撕裂特征(据任纪舜欧亚洲地质图修编) 图8 残留盆地卷入状态剖面特征,其中F1断裂是大型走滑断裂 4 渤海黄海为什么会裂开? 这些盆地产生的动力机制可以从新的大陆漂移模型进行合理解释,欧亚大陆自白垩纪开始从泛大陆裂解后向东漂移,新生代开始又受到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碰撞并产生向东南挤出的逃逸构造影响,加上北美板块向北西漂移对欧亚板块产生的软碰撞力,在这些力的综合作用下,在欧亚板块东部和中国东部都表现为伸展-拉涨环境(图9)。海南岛、日本和朝鲜半岛原拼贴于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在这些运动过程中发生了裂解漂移,诸多证据说明这个裂解漂移过程主要发生在新生代。这说明大西洋裂解、印度板块、北美板块综合作用于欧亚板块造成了中国东部的裂解,同步生成了这些含油气盆地。 图9 欧亚东缘新生代处于拉伸伸展环境模式图 沿着郯庐断裂我们进行了地块复原(图10),这种恢复需要将郯庐断裂带东侧地块向西南移动约600公里并左旋11度。地块复原后胶东的中生代花岗岩和大别山中生代花岗岩完全吻合,更重要的是山东蒙阴的金刚石矿和辽宁复县的金刚石矿吻合良好。这也说明中国原本只有一个巨型金成矿带,那就是秦岭、大别山和胶东金矿带,它们最初是一条中生代形成(120-130Ma)的金矿成矿带,后期由于受到郯庐断裂的大规模走滑分离,使得胶东向北大规模走滑漂移,形成了如今的金矿分布区。 地块复原过程中的左旋11度,说明渤海在裂解过程中不但存在南北方向的拉伸力,也存在东西方向的拉伸,也就是一个右旋过程。该右旋拉伸过程在当前的渤海盆地地震勘探剖面上表现为大量的负花状断裂系统,这些断裂大都切割到第四系地层,说明当前地质构造仍在强烈活动。 图10 郯庐断裂复原后金刚石矿、花岗岩分布一致,中生代巨型金矿带连为一体 5 渤海湾-中国最大产油盆地 渤海地质构造上属于 渤海 湾 盆地 ,它包含了渤海油田、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冀东油田和大港油田(图11),该盆地巨大,是中国石油储量最大、产油量最高的含油盆地。盆地沉积地质演化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的裂解是从最西南部开始,逐渐向东北方向开裂,盆地沉积中心也是从西南到东北迁移(索艳慧,李三忠,2011)。石油的生储盖组合也是从南往北迁移,南部的凹陷成油早,北部的凹陷成油晚(图12)。也就是说,这个撕裂过程也是一个石油天然气形成过程,它们是同步的。 图11 渤海湾盆地和黄海含油气盆地分布图 图12 淮北凹陷至渤中凹陷含油气系统地质要素事件演变图(牛嘉玉,2003) 6 结论 黄海和渤海是欧亚板块东缘在拉伸力作用下,被撕裂出来的两个海洋。这个撕裂过程延续时间很长,6500万年就开始,主体形成于4000万年以后,当前渤海和黄海仍在快速裂解扩大中。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34459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东部石油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热度 5 liangguanghe1 2017-3-26 18:45
中国东部石油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梁光河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29 本文为 2016 年地球系统科学大会报告内容及 2017 年中科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年会报告内容综合而成。 引言 中国 10 大含油气盆地中东部占 6 个,分别是大庆油田、辽河油田、渤海湾油田、东海油田、珠江口油田和琼东南油田,资源量约 538 亿吨(图 1 ),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约 2/3 ,它们是我国石油的主力产区。但这些含油气盆地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一直以来存在很多争议。当前对这些盆地成因类型的传统解释包括陆内裂陷型、弧后裂陷型、被动大陆边缘型、转换大陆边缘型等。为什么同处于欧亚大陆边缘但却出现如此种类繁多的成因类型?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 中国东部近海的含油气盆地平面上主要沿两个条带展布。一条以郯庐断裂为主线的拉分盆地,另一条从黄海、东海到南海北部的近海沉积盆地为主线。这些盆地大多是新生代沉积盆地或者基于中生代沉积盆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沉积盆地。 图 1 中国东部主要油田分布及资源量 宏观受力机制 这些盆地产生的动力机制可以从新的大陆漂移模型进行合理解释,欧亚大陆自白垩纪开始从泛大陆裂解后向东漂移,新生代开始又受到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大陆碰撞并产生向东南挤出的逃逸构造影响,加上北美板块向北西漂移对欧亚板块产生的软碰撞力,在这些力的综合作用下,在欧亚板块东部和中国东部都表现为伸展 - 拉涨环境(图 2 )。海南岛、日本和朝鲜半岛原位于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在这些运动过程中发生了裂解漂移(图 3 ),诸多证据说明这个裂解漂移过程主要发生在新生代。特别注意图 3 中箭头所指的残留盆地,这些残留盆地指的是在新生代之前就存在的古盆地,后期的新生代伸展构造将这些残留盆地撕裂开,使得其不规则地分布于这些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在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和渤海湾盆地都能发现这些残留盆地的踪迹。本报告通过大量的地形地貌、地层、断裂、岩浆岩和古地磁及古生物资料,结合石油地震勘探资料资料说明了这个过程。最终说明大西洋裂解、印度板块、北美板块综合作用于欧亚板块造成了中国东部的裂解,同步生成了这些含油气盆地。 图 2 欧亚东缘新生代处于拉伸伸展环境模式图 图 3 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地块复原图(新生代初) 关键证据 朝鲜半岛包括三个地块 ( 狼林、京畿和岭南地块 ) ,从基底到盖层与华北克拉通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地层古生物及地质演化特征。翟明国 (2007) 的研究表明:朝鲜半岛上平南盆地和太白盆地与华北有相同的沉积层序和沉积特点,推断朝鲜半岛和华北在晚古生代之前属于同一陆块。它们具体怎样分开、何时裂离的? 北黄海盆地的一条近东西向的地震勘探剖面的构造演化历史恢复说明,朝鲜半岛是新生代才从中国华北分离出去的(图 4 ),且当前仍处于快速拉涨环境下。日本也是新生代从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分离漂移出去,这个可以从东海的一条地震勘探剖面得到证实,该地震勘探剖面位于钓鱼岛北部(图 5 ),其构造演化史恢复告诉我们日本本州岛大约在 32Ma 就已经漂移过钓鱼岛附近,形成了图 5 剖面东部的左侧负花状断裂,四国岛和九洲岛大约是 16Ma 才经过钓鱼岛附近,形成了剖面最东部的负花状断裂。 图 4 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历史恢复图 图 5 东海盆地构造演化历史恢复图 沿着郯庐断裂我们进行了地块复原(图6),这种恢复需要将郯庐断裂带东侧地块向西南移动约600公里并左旋11度。地块复原后胶东的中生代花岗岩和大别山中生代花岗岩完全吻合,更重要的是山东蒙阴的金刚石矿和辽宁复县的金刚石矿吻合良好。这也说明中国原本只有一个巨型金成矿带,那就是秦岭、大别山和胶东金矿带,它们最初是一条中生代形成(120-130Ma)的金矿成矿带,后期由于受到郯庐断裂的大规模走滑分离,使得胶东向北大规模走滑漂移,形成了如今的金矿分布区。 图 6 郯庐断裂复原后金刚石矿及花岗岩分布一致 盆地成因 拉分盆地是在伸展剪切走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图 7 给出了大型拉分盆地中包含的次级拉分盆地和断块隆起示意图,这说明受到剪切走滑力的作用,通常会形成一连串的次级拉分盆地。 在欧亚板块东缘宏观拉伸环境下,日本和朝鲜半岛裂解漂移的同时对中国东部产生向北东拉伸的作用力。这些宏观的拉伸作用于中国东部产生了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断陷盆地,它们整体上大致与郯庐断裂呈平行展布(图 8 )。该受力模式可以理解为,新生代在印度板块向北的漂移过程中推动欧亚板块整体向北漂移,欧亚板块东缘特别是中国东部,由于受到拉伸作用力,使得中国东部越往东受到的拉伸力越大,地块漂移速度越快,从而造成了沿着郯庐断裂带的差异走滑作用,这种作用力向西一直延伸到汾渭地堑和中亚成矿带中西部。 图 7 大型拉分盆地中包含的次级拉分盆地和断块隆起示意图(据 Atilla Aydin et al,1982 ) 图 8 中国东部裂陷盆地和断裂分布及形成机制(据田在艺等 1991 修编) 当前沉降区和裂缝区成因机制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到中国东部当前受力情况及伸展沉降区分布(图 9 )。这个沉降区域得到了实测数据的支持,图 10 显示的是中国东部当前地面沉降主要城市及沉降区分布,该图北部的区域与图 9 的伸展沉降区完全吻合,而下部细长的部分事实上是指日本地块裂解漂移后,当前仍处于拉伸作用中,使得中国东部板块边缘产生了沉降作用。 中国华北当前存在大面积地裂缝,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灾害,过去一直对其成因机制认识不清,事实上当前中国的裂缝主要分布区也基本上与伸展沉降区一致(图11),也主要是受构造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现象。 图 9 中国东部当前受力情况及伸展沉降区分布 图 10 中国东部当前地面沉降主要城市及沉降区分布图 图 11 中国东部部分地区地裂缝分布图 ( 据王景明 ,2000) 结论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产生了印支地块挤出。在印支地块发生挤出漂移的同时,海南岛也发生了旋转漂移。海南岛 65Ma 从北部湾分离左旋 150 度到达当前位置。朝鲜半岛和日本板块也是新生代分别从华北和华南分离出去,在这种宏观伸展构造背景下,在中国东部产生了一系列拉分盆地。其中海南岛的旋转漂移形成了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日本从中国东南大陆的裂解漂移形成了珠江口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和东海盆地;朝鲜半岛从华北的裂离产生了南黄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和渤海湾盆地。 这些盆地是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和油气主产区。
个人分类: 大陆漂移|12902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