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犹太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宗教兴衰录(二)犹太教、伊斯兰教
自我源于思考 2019-3-4 10:15
基督教起源于一神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民族,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与犹太人同宗,两个民族都是亚伯拉罕(易仆拉欣)后裔。因为以上的诸多渊源,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亚伯拉罕宗教。它们是三大最为盛名的一神宗教。犹太教,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源。 弥赛亚的争议 公元132年,巴基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在巴尔·科赫巴的领导下,举行反抗罗马帝国的起义。起义的犹太人们高呼“弥赛亚到来了”,攻占了耶路撒冷。“星辰之子”(son of star,文字的寓意为《希伯来圣经》即旧约中的弥赛亚)科赫巴建立了一个以色列国家,自称王子,还发行了银币。这个政权仅维持了三年,就被血腥镇压。 而视耶稣为弥赛亚的犹太人基督徒们,虽然未参加起义,但却同样被罗马驱离,并禁止进入耶路撒冷。自公元135年,犹太民族进入大流散,直到1948年,以色列立国。 自从这次起义之后,犹太公会被解散。而犹太教认为,弥赛亚到来前,必须要重建公会。拿破仑曾经在巴黎筹备组建犹太公会,来换得犹太人对自己欧洲战争的支持。但未得到大部分犹太人的认可,并因拿破仑政权倒台过早而解散。 以色列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成功建国,所以也有犹太人呼吁,在以色列重建犹太公会,但受到强烈反对。 所以,自从科赫巴起义之后,犹太人的文献中,再未出现过有自称弥赛亚的人。并且,公元5世纪,犹太人所编著的《塔木德》经文当中,把科赫巴描写为“谎言之子”(son of lie)。 弥赛亚(messiah)是指救世主。基督教认为,新约圣经指出,旧约圣经一直提及的弥赛亚就是犹太王“大卫王”后裔拿撒勒人耶稣。虽然基督教一开始主要在犹太人中间传播,但它很快成为了一个普世宗教,提倡“神爱世人”,第一次在人类社会政治史上建立起所有的人一律平等的平等观念。并且,基督教认为,弥赛亚主要指精神救赎。 而犹太教则不同意耶稣是弥赛亚。犹太教认为,犹太人是神选中的民族,在与神角力中获胜的民族。弥赛亚是大卫王后裔,会带领犹太人脱离苦难,并且带领犹太人复国、复兴。可是耶稣之后,犹太人的生活依然倍受歧视和迫害,显然,弥赛亚还未到来。 不过,伊斯兰教却认为,耶稣(尔撒)就是弥赛亚(麦西哈),但他只是众多先知中的一位,并且,耶稣与亚当一样,虽然都是“上帝之子”,但都只是人而不是神。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认为,尔撒会再次降临,进行末日审判,拯救世界。同样地,前者认为是神再次降临,而后者认为继续作为人降临,并且以《古兰经》、《圣训》解救世人。 弥赛亚在犹太教中是先知及政治家(君主)。在基督教中变成了舍身受难为世人赎罪,并且再次末日审判的神之子。到了伊斯兰教中又修正为未曾受难的人,并在封印先知之后降临大马士革,统一所有宗教。 犹太宗教组织架构的变化 作为第一个一神宗教,犹太人比多神崇拜有着更高的凝聚力。犹太人的祖先,从亚伯拉罕开始,以及后来的雅各等,并不仅仅作为家长存在,更应该是当时的部落酋长。这个部落是在两河流域迁徙中形成的。因为古时候,人类必定作为部落存在,否则婚姻等问题无法通过和平方式实现。 通过对古代社会的研究,可以判定,犹太部落实行世袭酋长制度。在摩西这一代,从埃及迁徙到迦南时,正式创立了犹太教。教义即《摩西五经》。 犹太教成立之初,以酋长为首的传教体系的主体——拉比们,掌握着部落的公共权力,因此也是政教合一的。摩西之后,犹太教建立了以色列国,开始了宗教世俗化进程。其典型的表现即是政教分离。部落酋长成为国王(君主)掌握政权,拉比们成立了犹太公会,掌握宗教权。这一体系中,国王明显占优势地位。而接下来,以色列国被巴比伦灭亡,犹太人成为“巴比伦之囚”。犹太王权消失之后,宗教权对于民族更加重要,犹太公会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关键。 罗马占领巴基斯坦地区后,巴勒斯坦的总督与傀儡政权、犹太公会共同主导犹太人的社会。耶稣受难与三者均有关系。在科赫巴起义之后的数百年,罗马与拜占庭帝国仍施行相对宽容的宗教政策。起初,犹太人以少数民族身份,进行社团结构的重组和宗教经典的编纂。公元361年,罗马帝国最后一位多神信仰的皇帝尤利安颁布新政,制止基督教对“异端”的迫害,并且允许犹太人重回耶路撒冷,重建犹太教公会和所罗门圣殿。 犹太社团在经济和宗教领域都比较活跃,通过从事纺织、印染等行业,经营转手贸易,进行粮食等大宗商品的运输,从而积累巨额财富。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人居住区长期以来是城市最繁荣的地区。犹太人以财富进行教育投资、兴建会堂,资助犹太学者,保障族长、犹太教法庭制度,维护传统文化与宗教。各地犹太社团开始经历一个“塔木德化”过程,并称之为坦拿时代和阿摩拉时代,形成了以会堂为基础的更加适应流散环境的宗教生活体系。 不过,罗马帝国君主狄奥多西(Theodosius)在380年用法律明文禁止犹太教传教。塞奥多西二世于 438 年颁布《塞奥多西法典》,贬斥、限制、边缘化犹太群体。529 年,查士丁尼颁布《查士丁尼法典》等后续法律,对犹太人的限制更加严厉,如:禁止犹太人为基督教徒行割礼。早期的基督徒中,很多是犹太人。但这些法律,使得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与原来的族群彻底隔绝。再加上犹太人的“塔木德化”过程,使得犹太教与犹太民族真正绑定在一起。 614 年,萨珊波斯帝国攻取耶路撒冷,随后把当地政权交给犹太人。不过,三年后,波斯人又让基督徒取代了犹太人的管理地位。通过内战夺取王位的拜占庭帝国皇帝希拉克略把奥古斯都称号改为“君主,Basileus”,他在收复耶路撒冷后,在630年下令屠杀耶路撒冷周边及加利利山区的犹太人。自此,犹太民族才真正开始了长达一千多年的苦难。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在这一千多年之中,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犹太人群体中不断产生闪耀历史的科学家、思想家与商人。 而此时的萨珊波斯和拜占庭两个帝国,早就在旷日持久的较量中筋疲力尽。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在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的带领下,已经做好了战略动员,从635年开始,同时向拜占庭帝国、波斯帝国发动了战争。到641年希拉克略去世之时,巴勒斯坦、叙利亚、约旦、部分埃及地区,已经沦为伊斯兰教的地盘。欧麦尔于644年被刺身亡,不过,阿拉伯帝国的雏形已经形成了。 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阿拉伯人是闪米特族的贝杜因人,因地而得名,也称为阿拉比亚人。他们生活简单又比较艰苦,在沙漠的环境下,骆驼是家庭经济的中心,不仅衣食住行离不了它,它还是行旅经营的交通工具,也是财富的计算单位,穆罕默德娶富孀赫蒂彻的聘礼即是骆驼。 阿拉伯半岛系介于埃及、两河流域两大文明发源地之间的历史上商道,加之交通不便,部落众多,经常集结商队在二大地区往来贸易,并且拥有护卫商队的武装,也为商人提供保镖业务。阿拉伯民族是个有长期商业历史的民族。穆罕默德本人也有商业经历。 7世纪初,已经有犹太人在阿拉伯半岛定居,他们在那里经商,建有会堂。特别是麦地那,犹太人有很强的力量。基督徒也在阿拉伯半岛建立了教堂,传播教义。 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一样,以亚伯拉罕为祖先。但当时他们崇拜多神教,并且在核心城市麦加,修建了克尔白神庙,并认为神庙是祖先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及其子伊斯玛仪(以实玛利)所建。公元3世纪,阿拉伯人信仰改为多神崇拜,在克尔白树起了多座神像。 612年,穆罕默德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传教后,在麦加公开布道伊斯兰教,提出犹太教和基督教只是部分启示,原经典都被人们篡改和歪曲过。真主派遣了第25个也是最后一个先知穆罕默德,并把最后一部最完善的天经《古兰经》降示于他。并且,穆罕默德不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而是正道的复兴者,他只是接受真主的启示而传播伊斯兰教。 部分穆罕默德的亲族接受了伊斯兰教,但由于损害了原来的宗教权,大部分麦加贵族对其打击乃至迫害。622年,他受到麦地那信徒(辅士派)邀请,带领部分信徒(迁士派),分批秘密转移到那里传教,并认定当年为伊兰教历元年。在麦地那,穆罕默德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乌玛”,完成了伊斯兰教教义、制度体系的创建。开始,他与犹太人友善,并把礼拜方向朝向耶路撒冷。但后来与犹太教不可避免地产生分歧,便把礼拜方向改为麦加。 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组织中,穆罕默德集宗教权、行政权、军事权于一身。并且,在组织的正式形成中,穆罕默德展现了极强的意志、谋略。他号召穆斯林不分民族、部落、家庭和地区界限,在共同信仰的基础上,组织起名为“安拉的民族”的宗教公社,即乌玛。并以盟约的形式,签定了《麦地那宪章》。因为在麦地那正式成型的伊斯兰教力量,正与麦加贵族不断军事冲突,所以组织形式采取全民皆兵的方式,为后来的军事扩张提供了依据。 630年,以倭马亚家族为首的麦加贵族向穆罕默德投诚,很快阿拉伯半岛完全伊斯兰化。不过,穆罕默德去世后,四任哈里发(继承人)都来自迁士派。虽然伊斯兰教有着严格的教义,有着严密的权力系统,组建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它并不能违背权力系统的运行规律。组织中若没有平衡各个派系的最高权力选举秩序、律法,必定爆发派系间权力交接的冲突。越是集权的组织,越容易爆发权力交接冲突。同时,不受监督的权力,必定导致权力私有。 在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与唐朝建立外交关系)时,因其重用倭马亚家族成员,而引发高层极大争议。最终没有卫队的奥斯曼被反对派围困在府邸,最终被害。放任反对派围攻奥斯曼的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上台,伊斯兰教内部派系之间爆发战争。657年爆发了阿里与穆阿维叶一世(倭马亚家族)之间的隋芬之战,伊斯兰教分裂为什叶派(支持阿里,即穆罕默德·哈希姆家族)和逊尼派(认为接受圣训者都有资格成为哈里发),以及不接受这一战和平解决的哈瓦利吉派。 不过,伊斯兰教从未停止过“圣战”的步伐。特别是穆阿维叶一世在阿里(被哈瓦利吉派刺杀)死后自任哈里发,建立倭马亚王朝,开始全面向外扩张。围攻君士坦丁堡,进攻法兰克(在普瓦提埃战役中被墨洛温王朝的宫相查理·马特击败),在732年左右,建立了横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 不过,在什叶派、哈瓦利吉派的斗争下,阿拉伯内部始终不太稳定。哈希姆家族首领阿布·阿拔斯·萨法赫在什叶派,及波斯人的支持下,于750年彻底击败倭马亚王朝的军队,建立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 751年,穆斯林军队与中国唐朝军队发生怛逻斯之战,被俘的唐人杜环后来根据自己在中亚的经历写了《经行记》。此战后,伊斯兰教东进的步伐暂时停止,但因为唐朝安史之乱,唐军撤出了中亚地区,当地原来的拜火教、佛教,在伊斯兰教的征服下,开始走向衰亡。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今日的神圣之光——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起源初探
热度 2 CZC 2017-3-8 19:31
今日的神圣之光——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起源初探 世界上近来频繁的恐怖袭击多数是伊斯兰激进分子所为。是伊斯兰教教导他们这样做的吗?根据历史上对可兰经和其它伊斯兰经典的通常解释,他们的许多作为已经超出了伊斯兰教所允许的范围,例如历史上伊斯兰教谴责任何形式的自杀也谴责针对平民的屠杀。但是要了解伊斯兰激进主义的兴起我们需要先具有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伊斯兰教有大约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同时世界上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是穆斯林,要想比较透彻地了解这样一门宗教不容易。伊斯兰教起源于犹太教以后大约一千八百年,在基督教以后六百多年,并且可兰经采用了许多圣经里的内容。要懂得伊斯兰教先需要对犹太教和基督教有粗浅的了解。多数华人不仅对伊斯兰教而且对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了解非常有限。这篇文章简要介绍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基础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初步关系。有了这基础我们才有可能比较深入地了解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国家的困扰。    世界三种主要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有一些相同的地方,譬如都起源于中东和都认亚伯拉罕为鼻祖。但它们也有非常不同的地方,譬如关于耶稣到底属于什么样的人,什么书是从神来的或者说是圣书,和对世界未来的预言。还有其它只有局部影响的一神教,例如起源于波斯(现今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 和最近受伊斯兰国(IS)残酷迫害的雅兹迪教派(Yazidi);这篇文章不考虑这些影响有限的一神教。许多华人可能会怀疑世界是否真有一神教所讲的神。这里我并不打算讨论是否真有这样一个神存在因为这牵涉很深很广,而是假设有这样一位神存在然后从圣书,历史事实和神学来考虑这三门宗教。我将简略地证明犹太教和基督教可能是从这样的神来的,但是伊斯兰教则不可能,因为它存在几处严重的自相矛盾。因为篇幅有限这个证明比较简略,请读者仔细阅读和思考。我在911恐怖袭击后经过三年多深入学习研究后得出这些结论。现在把它整理写出来,一方面希望对一些华人了解三门主要一神教有所帮助,另一方面将来研究现今世界冲突时会有用。    从人类有可靠的历史记录开始,宗教一直对人类社会有重要影响。政治哲学的一个中心题目反映了这点:雅典相对于耶路撒冷【1】。福山最近一部政治学著作中也可以看到各文明中宗教与政体的相互影响【2】。三种主要一神教中犹太教起源最早,旧约圣经的前五本书(称为TORAH或摩西五经)是摩西写于大约公元前1200年。这里需要几点解释。首先,根据摩西五经中的创世纪,我们也可以说亚伯拉罕是犹太教的真正创始人因为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也是包括摩西在内的犹太人的祖先。根据【3】亚伯拉罕大概生活在公元前1900-1700年之间。当然说摩西是犹太教创始人也有道理因为摩西五经包括了犹太教需要遵守的律法(通常人制定法律而神颁布的法律称为律法)。后来我们将看到从肉身上来说耶稣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另外根据创世纪和可兰经默罕穆德也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所以这三门一神教都可以追溯到亚伯拉罕。第二,英文圣经(Bible)这个词的意思是万书之书。这并不是说其它书都是从圣经而来,而是比喻圣经在英国历史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有一本书见证了这历史【4】,可供参考。第三,许多华人可能以为圣经是一本书。实际上圣经是一部把许多本书合订在一起的书。这些书有些是领袖所写,有些是平民所写,许多是先知所写。旧约圣经时间跨度也很大,从大约公元前1200年的摩西五经到公元前数世纪的先知书。新约圣经的跨度比较小,成书基本上在公元一世纪的下半世纪。第四,那么谁决定哪些书收在圣经里而那些不收在圣经里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有当一本书被确定真是从神来的它才会被收入圣经,否则就不会被收入。原来圣经各本书都是散装的,公元二世纪时基督教里有一个异端领袖马洁安(Marcion of Sinope;异端与正统相对,即不属于某宗教的主流)认为旧约圣经已经过时了,他编辑了一些新约书信作为圣经。正统教会一方面谴责马洁安另一方面开始确定基督教的圣经正则(Canon)。受基督教的影响,犹太教同时也开始正式确立旧约圣经正则。虽然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经是分别编辑的,但是两者的圣经旧约部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它们的编辑标准是一样的,选择标准是客观的。犹太教主流教派的旧约圣经和基督教(含天主教)各教派的旧约圣经基本上一样。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新旧约圣经有一些差别,但从基督教的本质和神学上来说这些差别不重要。要想更深入地了解圣经的形成、差别、和这些差别的意义,我极力推荐多年前的一本美国大学入门课本【5】,它清楚易懂又正确。最后建议读者用通用的圣经版本,譬如中文的和合本、新译本、英文的NIV等,因为异端常常用不通用的有严重翻译错误的圣经。圣经网站biblegateway很好,因为它有多种文字包括中文的多种版本而且所有版本都经过审核。    人类历史上各社会都有神,但犹太教的神与其它神有很大的不同,这可以从摩西五经得知。首先,一般的宗教都用一个或多个(偶)像代表神,而犹太教绝不许有这样的像。其次,犹太教的神不是某种实物而是一个灵,这在摩西五经中(例如出埃及20章开始部分的十诫)讲的很清楚。有些宗教的神是灵,但是多数宗教的神仍是人、动物或其它实际东西,例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印度教、佛教、和包括古中国在内的拜祖先。第三,犹太教的神自称是世界唯一的真神,是创造万物的神,是有大能的神;其它的神都是假神。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一神教就是基于这条。认为其它神都是假的当然会有争议。历史上这导致犹太教和基督教被迫害。例如罗马帝国曾征服许多有不同信仰的部落和王国。那时的罗马帝国还是相当宽容的,只要被征服的社会同意拜罗马帝国的诸神你们就可以保持自己的宗教和拜原来的神。罗马帝国有时还把新的神加入原来所敬拜的罗马诸神中。但是对犹太人和基督徒这就是个大问题,因为这违背了上面所说的基本信仰。这导致了冲突、迫害、反抗、和镇压。一本权威罗马帝国史书提供了一些很生动的记载【6】,读者可以参考。    多数宗教都有祭司行使宗教仪式职务。犹太教不仅有祭司,还有先知(prophet)。先知这个词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预言将来。严格地说圣经里的先知的意思是讲神要他(或她)讲的话,也就是为神讲话。有时先知讲的话是预言未来,有时讲的是警告犹太人。先知在犹太教的地位很重要;先知书占旧约圣经相当多的部分。另外如果没有先知的话,旧约圣经就不会不断地添加新书。为什么犹太教的神这样做?犹太教已经有神的律法(摩西五经),为什么还需要有先知呢?这是因为犹太教的另一特殊,犹太教的神是一个活的神(摩西五经里有许多地方提到),通过先知祂(神的第三人称)可以给祂的子民即时的指导。谁是先知呢?摩西五经里有它的定义。申命记18:18-20“18 我必在他们弟兄中间、给他们兴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将当说的话传给他、他要将我一切所吩咐的、都传给他们。19 谁不听他奉我名所说的话、我必讨谁的罪。20 若有先知擅敢托我的名、说我所未曾吩咐他说的话、或是奉别神的名说话、那先知就必治死。”注意 神严禁以色列观兆与占卜。申命记18:14“因你所要赶出的那些国民、都听信观兆的、和占卜的、至于你、耶和华你的神从来不许你这样行。”另外先知的话必须要应验。申命记18:21“你心里若说、耶和华所未曾吩咐的话我们怎能知道呢。22 先知托耶和华的名说话、所说的若不成就、也无效验、这就是耶和华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说的、你不要怕他。” 神不想让以色列被人的预言或一般的超自然事件疑惑。先知不是世袭的也不是通过程序选出的,而是 神选择的。先知须经过严格的鉴别,假先知的罪是死罪(申命记18:20)。这些非常重要因为下面我们将要根据这些确定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不是从宇宙独一真神而来。最后提一句,当先知并不容易。大多数旧约里的先知都饱受迫害,例如杰里迈亚、以赛亚、但以理等等等等。如果某人声称先知却没有经过试炼,那他的身份就非常值得怀疑。    耶稣诞生时(公元一世纪初)以色列人已经亡国好些世纪了。公元前597年因为古以色列人多次犯罪(sins)触犯了神,神让巴比伦灭了古以色列,以色列人曾经被掠到巴比伦。到耶稣时以色列仍然没有自己的国家,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如前面提到,从世俗的角度来看罗马帝国对其它宗教还是很宽容的。但是犹太教不是一般的宗教,犹太人因为宗教信仰与罗马帝国常有摩擦和冲突。另外旧约圣经中神通过先知多次预言神还会让以色列复国。犹太教教师和宗教领袖认为圣经预言神将赐给以色列一位弥赛亚(意思是救主)带领以色列脱离苦难。至于这位弥赛亚是什么样的救主,具体大家不清楚。有的人想象他将像大卫王一样带兵打败罗马重建以色列国。耶稣的事迹在四福音书有许多叙述,这里不详细介绍。我们这里主要想确定耶稣到底是不是弥赛亚?第一步先要看耶稣是不是旧约意义上的先知。上面申命记18:18中“弟兄”一词是指与摩西同属犹太人。犹太人有十二支派,摩西属于利未支派而耶稣属于犹大支派是摩西的远房弟兄;符合先知的第一个条件。其次,耶稣行多次神迹符合申命记18:21。(神迹的定义以及与奇迹的不同参看http://jialianghan.blogspot.com.au/2015/12/blog-post.html.) 因此耶稣至少应该是先知。为要确定耶稣的身份,约翰福音3:1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德慕,是犹太人的官。 2 一天晚上,他来见耶稣,说:“老师,我们知道你是上帝差来教导人的,因为如果没有上帝的同在,没有人能行你所行的神迹。”法利赛人是犹太教的一派,对圣经非常严肃(有点像现在所谓的原教旨主义)。上面的“官”实际上是指在犹太教的最高议会(Sanhedrin)里任职,就是说尼哥德慕属于犹太教最高权力机构中一人。尼哥德慕必然对旧约圣经很了解,另外他也可能受Sanhedrin之托来探清耶稣到底是什么人。约翰福音3:1-16是我最喜爱的几段圣经之一,它显出耶稣的智慧和知识真是无人能比。尼哥德慕承认耶稣必然是从神那里来的,他的问题是耶稣到底是一般的先知,或是弥赛亚,或是别的什么人。约翰福音3:16 “因为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独一的儿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一句恐怕是圣经里最有名的一句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这里和新约其它多处地方指出神有一个独生子,他就是耶稣。即使像尼哥德慕这样资深的犹太教人士,恐怕这段对话的许多地方也使他当时一头雾水。如果你有相当的神学知识的话,约翰福音3:1-16之内容丰富跨度之大足够写许多博士论文和专着了。无论尼哥德慕对这次对耶稣的这次谈话懂得多少,很明显他受了一次极大的冲击:犹太人盼望一个弥赛亚却迎来了神的独生子! 耶稣自称是神的独生子,这对犹太教和犹太人来说非常难以接受。既然前面简介过犹太教的神只有一个而且这个神是灵不是人。现在忽然出来一个神的儿子,那他是神吗?基督教认为耶稣基督是神的独生子,既是人又是神。另外圣经中还有圣灵。神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身位同时又是一,这就是著名的三位一体教义(Trinity)。当然三位一体教义不容易理解,个人的经历不同,原来脑子里的公理体系不一样,接受这个教义需要的时间和努力也不一样。这个教义非常关键,多数异端(自称基督教派但是不被主流基督教所承认接纳的教派)不接受三位一体教义。许多基督教怀疑者和伊斯兰教学者攻击基督教也集中在三位一体教义上。这里不准备也不可能有时间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只是提供一些佐证。首先,旧约曾多次预言耶稣。例如以赛亚书有大约五十处涉及耶稣,其中一处7:14 提到童女生子。童女生子一事相当重要因为它是使徒信经一部分(参考【7】)。以赛亚还有另一处经节非常重要。9:6 必有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有一个孩子要赐给我们。祂必统治我们,祂被称为奇妙的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存的父、和平的君。 请仔细阅读这一节。如果没有一个人是神又是人,这句经节怎么能够满足呢?怎么可能同时是“全能的上帝、永存的父、和平的君”?再者以赛亚书五十三章非常准确地描述了耶稣基督的一生。以赛亚书写于耶稣诞生前大约七百年。除了大能的神以外没有人有能力预言明天的事不要说七百年以后的事了, 连亿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都没有。新约圣经也有许多处讲到耶稣的神性。例如约翰福音20:24 耶稣显现的时候,十二个门徒中绰号“双胞胎”的多马不在场。 25 其他门徒告诉他:“我们看见主了!”可是多马说:“除非我亲眼看见祂手上的钉痕,用手摸到祂手上的钉痕和祂的肋旁,否则我决不信。”26 过了八天,门徒又聚在一起,多马也在,门都关着。突然耶稣来了,站在他们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27 然后对多马说:“把你的指头放在我手上摸摸看,伸出手来摸摸我的肋旁。不要怀疑,要信!”28 多马回答说:“我的主,我的上帝!” 29 耶稣说:“你看见我才信,那些没有看见就信的人有福了。” 注意多马是十二门徒中持最严重怀疑态度的。但是耶稣显现又让他摸肋旁,多马终于相信了。他说“我的主,我的上帝(有的译本作神)”。称“主”在犹太教和基督教中意思是我不再是自己的主,耶稣基督是我的主。同时多马称耶稣基督为神,犹太人不轻易称主和神(上帝),多马认为耶稣的复活证明了他是神。最后我推荐一本非常好的书【8】,它探讨神学和哲学的关系。它对三位一体的解释非常深刻精彩。    如何看待耶稣使当时的犹太人分成两大派。从上面的简介读者应该可以理解有的犹太人认为耶稣是弥赛亚,神的独生子,也有不少犹太人难以接受这种观点。顺便提一下当时没有现代的传播媒介,耶稣被钉十字架时,知道的犹太人并不是很多。耶稣事迹的传播是在他复活以后靠他的门徒逐步传播开来的。在圣经里使徒行传一书里有基督教的开始的详细记录。在基督教早期犹太教与基督教并没有完全分离。有些犹太人激烈反对基督教,圣经里记录使徒保罗曾多次因为传基督教受犹太人迫害甚至数次经历生命危险。但是有些地方犹太人与基督徒能够和平相处,甚至有些地方曾共享一处会堂。犹太教有很重要一点前面没有讲到。根据旧约圣经,犹太人只有一个真正的圣殿位于圣城耶路撒冷,是犹太人敬拜神的唯一地点。历史上这个圣殿被毁数次又重建数次。前面讲到许多犹太人曾经期望靠军事手段复国,这在耶稣以前有过在耶稣以后也有过。耶稣以后规模大的一次犹太人反叛开始于公元后66年,70年被提图斯强行镇压。提图斯的这个军功对他后来成为罗马皇帝有关键作用。在这次镇压中包括圣殿在内的耶路撒冷城的大部分被完全毁灭并且许多犹太人沦为奴隶。前面讲过罗马帝国对于顺从的征服部落和王国相当宽厚,但是如果谁胆敢造反惩罚会非常残酷。因为圣殿在犹太教的重要性和短期无法重建圣殿,犹太教就变着法子生存下去产生了拉比犹太教(拉比意思是教师),以前被称为圣殿犹太教。这时即公元后70年基督教与犹太教正式分开。虽然犹太教和基督教分开了,但是犹太人和基督徒应该和平相处,这在罗马书九至十一章详细讲到。当然如何妥善处理两宗教的关系并不容易有许多波折。从上面看到,犹太教和基督教可能出于同一个神。    穆罕穆德在公元后大约632年创立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他们称上帝为阿拉。伊斯兰教认为历史上有许多上帝的先知,主要的先知有二十多个包括亚伯拉罕、摩西、大卫、耶稣等。穆罕穆德是上帝的最后一个先知,也是最大的先知。穆斯林认为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也是从上帝来的启示。但是因为犹太人和基督徒的败坏,圣经也被败坏也不准确了。穆斯林认为可兰经是自宇宙初始就存在的神的原话,由天使揭示给穆罕穆德。穆罕穆德发起伊斯兰教的早期曾经期望犹太教和基督教承认他为先知。犹太教和基督教从来不认为穆罕穆德为神的先知或可兰经从神而来。穆罕穆德为此更改敬拜日和祷告方向。现在我们来看犹太教和基督教为什么不承认穆罕穆德为先知和不认为可兰经是神的话。前面讲过根据申命记18:18神的先知必须是犹太人。(实际上在新约里这条件有些放宽但是那只是对基督徒而言;穆罕穆德不是基督徒,因此他做新约的先知不够格。)不仅如此,创世纪中有预言:16:12 “他(以实玛利)为人必像野驴.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众弟兄的东边。”穆罕默德是沙特阿拉伯人自认是以实玛利的后代。圣经的族谱关系很清楚,穆罕穆德不可能是神的先知。注意圣经有几处提到祂是“亚伯拉罕的神、艾萨克的神、雅各布的神。”(出埃及记3:6,3:15-16;4:5;马太福音22:32-33;使徒行传3:13-15;7:32)。既然神创造了世界上的一切包括所有人,那么神说这句话有什么特别意义呢?神讲这话是指祂选择并祝福了亚伯拉罕、艾萨克、和雅各布。其次是强调祂的连续性。穆罕默德属于以实玛利的后代,不是犹太人,不满足申命记18:18中先知的第一个条件。犹太教和基督教对穆罕穆德为先知的第二个大疑问是穆罕穆德没有行过任何神迹(参考前面链接关于神迹的定义和说明)。福音书里记载耶稣曾行过无数神迹。圣经里先知的两个必要条件穆罕穆德一个都不符合,所以犹太教和基督教不可能认穆罕穆德为先知。其次,犹太教和基督教不可能认可伊斯兰教用可兰经来取代圣经。前面讲过旧约圣经是一本一本书加上去的,废除旧约就是异端,无论犹太教和基督教都不会同意废除圣经的任何一本书(神的话不能改变),更不要说废除整本圣经了。第三,伊斯兰教和可兰经认为耶稣是一个先知,但是耶稣不是神的儿子。这个论断逻辑上严重错误。如果耶稣是先知,他的话就是从神而来就必然正确,也就是说耶稣是神的独生子。如果一个先知的话不算数的话,那谁的话算数?这里可兰经明显自相矛盾。既然耶稣是神,穆罕穆德怎么可能比耶稣大呢?认为穆罕穆德是最后最大的先知就是亵渎神因为耶稣是三位一体的神的一部分。第四,犹太人还在等弥赛亚,基督徒认为耶稣基督就是弥赛亚。承认耶稣基督为主为王使得整个圣经许多地方得到满意的解答。早在创世纪就有清楚的预言将来世界的王将出于以色列的犹大支派。四十九章雅各布将死的时候祝福以色列的十二支派。49:8 “犹大啊,你的兄弟们必赞美你,你必制服你的仇敌,你父亲的儿子必向你下拜。 9 我儿犹大是头小狮子,他猎食回来,躺卧如雄狮,蹲伏如母狮,谁敢惊扰他? 10 王权必不离犹大,御杖必伴他左右,直到那位执掌王权的来到,万民都必归顺他。……“王权基本上属于犹大这个支派。马太福音第一章和路加福音的第三章中的耶稣的家谱都明确说明耶稣的肉身属于犹大支派。塞缪尔记下七章十六节神给大卫王一个许愿:“ 你的家和你的国必在我面前永远坚立,你的王位必永远稳固。”同样耶稣的家谱也证实他是大卫的后裔。先知但以理被掠到巴比伦以后,服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遇到一梦无人能解。在死亡威胁下但以理与在一起的犹太人一同祷告,得以解释这梦。但以理书2:44 “在以上列王统治的时候,天上的上帝必设立一国——永不灭亡、外族无法夺其政权。这国将击垮、消灭列国,并且永远长存。”这预言了耶稣要来建立的神的国。圣经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类似例子。新约圣经在很大程度上成全了旧约圣经,而可兰经完全无法解释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许多预言。第五,如果穆斯林认为可兰经也是从神而来,他们应该把可兰经与圣经合订一起并证明可兰经与圣经一致,正如基督教把新约圣经与旧约圣经合订一起并证明它们一致一样。近一千四百年过去了,没有穆斯林能够做到这点,将来也不可能做到这点。    那有没有可能圣经和可兰经是从不同的神(上帝)来的呢?不可能,因为这违反了一神教的基本定义。摩西十诫中出埃及记20:3“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申命记10:17 ”你们的上帝耶和华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是伟大、全能、可畏的上帝。……” 提摩太前书 6:15 “…… 配得称颂、独有权能的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要使基督显现。” 前面讲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灭了古以色列国,后来得了一梦无法解释。犹太先知但以理从神得到启示后解释那个梦。当时不可一世的巴比伦王因此对但以理说(但以理书 2:47)“你们的上帝真是万神之神、万王之主、奥秘的启示者,因为你能揭开这个奥秘。”我们前面讲过犹太教-基督教的神可能是一个神。但从前面所讲,伊斯兰教的神有严重逻辑问题,不可能与犹太-基督教的神是同一个神。客观的读者应该很容易得出那个神是真神,那个不是真神的结论。首先,犹太-基督教的神显示了无数神迹,而伊斯兰教的神没有做出任何神迹。圣经由许多不同的人所写跨度一千多年,但是惊人地一致。圣经中有许多预言(上面引用了很少几个)除了神以外无人有此能力。圣经不引用不依靠其它经典,可兰经许多地方引用圣经。原理上可能存在一宗教和圣书提供与犹太-基督教不同的体系。因为伊斯兰教和可兰经比犹太-基督教和圣经晚,伊斯兰教需要对犹太-基督教和圣经提供系统自洽可信的解释,才有可能被考虑是从神那里来的。根据上面的讨论,犹太-基督教可能从世界上独一真神那里来的,伊斯兰教不会是。    这里的结论对于将来的研究有深刻的意义。譬如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伊斯兰教需要像基督教那样进行一次宗教改革。许多了解宗教改革历史和神学意义的知道,马丁•路德兴起的宗教改革是因为天主教的错误和腐败。从神学上来说,宗教改革使得基督教神学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原教旨主义”。宗教改革后的神学更自洽。但是类似的宗教改革在伊斯兰教就没有意义因为原来的伊斯兰神学就不自洽。如果伊斯兰教要改革,那往什么方向去呢?什么是改革的不变量呢?这些只是众多问题中几个。我计划以后讨论伊斯兰宗教的可能改革问题。    注释:    【1】Steven B. Smith, Political Philosoph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相关文章 韩家亮:雅典与耶路撒冷?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thought/zhongxi/20151124130806.html    【2】Francis Fukuyama,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From Prehuman Times to the French Revolution,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1.    【3】N. Smart, The World's Religion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4】Melvyn Bragg, “The Book of Books: The Radical Impact of the King James Bible 1611-2011,” Hodder Stoughton, 2011.    【5】Robert R. Hann, “The Bible, an owner's manual” : Paulist Press, c1983.    【6】Simon Baker, Ancient Rome: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Empire, BBC Digital, 2010.    【7】韩家亮:正统、异端、邪教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579    【8】Diogenes Allen, Eric O.Springsted, Philosophy for understanding theolog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 ed, 2007. ( 韩家亮 )
个人分类: 医学的神圣之道|1281 次阅读|2 个评论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脉相承
jiangming800403 2015-11-15 12:27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脉相承,只不过在古兰经中“耶稣”成为了“尔萨”而已,虽然基督教教义已经主要退回到精神信仰层面,但是对犹太教世俗生活的干预,并不比伊斯兰教少多少,当然天主教原教旨主义者仍然反对堕胎和离婚,这也是对世俗生活的干预。同时,人口增长最快的非洲国家,大半属于天主教世界,因此未来会出现黑人教皇。 仁者无敌,官府在回族新旧教之争中的拉偏架,这也是乾隆以后,“哲赫忍耶”反清起义不断,三年一小叛、六年一大判的原因。尽管官府可以屠灭马明心、马化龙家族,但是“哲赫忍耶”仍顽强的不断复兴,“哲赫忍耶”崇尚的牺牲精神也是回民在近乎荒漠的黄河上中游干旱黄土丘陵可以一直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在西吉、在张家川,以及在宁甘青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其他沟沟卯卯。 实际上,伊斯兰教关于世俗生活的很多规定(犹太教也有)是符合科学的,至少不残害身体,比如禁绝烟酒和其他成瘾性物品(这一点突厥人没有怎么坚持),注意清洁,男孩的割礼等等。 当然,伊斯兰的有些传统,比如一天五次礼拜,只和农业或者游牧文明相适应,必然会被工业化的进程吹得七零八落。实际上至于吃不吃猪肉,我一向以为是属于生活习惯这种浅的层面。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牛羊肉都是清真的。按照伊斯兰教法一切动物只有鱼类是可以不经过阿訇念经祷告而直接食用的。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必须是要履行(至少是想要)履行穆斯林的五种功课(五功)。但是在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大潮中,穆斯林的传统已经飘零了。我的西北穆斯林朋友,特别是女孩子,不仅是在白须飘飘的教中老阿訇眼中,哪怕是敦厚的汉族长者眼中,已经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太平天国、捻军、西北、西南回军战争,同光奇荒,死人无数、血流成河,但是历史总有历史的局限性,我们没有必要再去追究历史的细节,因为于事无补。况且民国之后,特别是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的恩怨,包括回族新旧教派之间的恩怨也如同清朝皇帝一样一笔勾销了。 一切历史都是近代史。中日韩三国对历史问题的纠结,根源还是三国现实国家利益的冲突。太平天国、捻军、西南西北回军战争,就如同追究1960-1962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数量一样,都是为了一定的现实政治目的服务的。我相信,即使再过去100年,对于1960-1962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口数量也不会有一个公认的结论。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1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犹太人与犹太教--《世界文明史》札记
Mech 2015-3-27 09:48
犹太人属于闪米特人的一支。闪米特人是西亚北非众多民族的祖先。包括早期文明起源的苏美尔人,也包括后来的阿拉伯人。犹太人通常不愿与外族通婚,因此种族的生物特性可能保持相对完整。尽管如此,犹太人仍然是文化构造而非生物学构造。用第一卷 361 页的话说, 犹太人之所以成为犹太人,可以说不是由于人种的缘故,而系由于历史的缘故 。犹太人说希伯来语,早期历史体现于《圣经·旧约》的相关篇章。 第一卷 361 页介绍艺术家笔下犹太人的形象: 一个长而带鈎的鼻子,两块突出的颧骨,卷曲的发须,廋高而结实的身体,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颗刚愎而富于计算的心灵。 关于犹太民族,作者在第一卷 398 页写道: 自视为上帝之选民,造成过度的民族自尊;厉行族内通婚,阻碍了与其他民族协和共进的远景,就此观点而言,犹太人是失策的。不过,犹太是个精力充沛—充沛到横冲直撞;无比虔诚—虔诚到把自己孤立起来;敏感热情—由此创造理论近东第一流文学作品;勇敢坚毅—以致历尽磨折仍魏然独存的民族。 对犹太民族的迫害,源远流长。多次十字军东征,对犹太人的伤害可能大于对穆斯林的伤害。 第四卷阐述了犹太教。犹太的经典,除了《圣经·旧约》外,还有犹太法典,《巴勒斯坦及巴比伦法典》。犹太教的核心, 天纵睿智无所不能的神存在是天经地义的 , 这个无所不在的神却只有一个 。 著名而普遍的犹太祷词 “the Shema Yisrael” 宣称:“听呀,哦,以色列,上帝是我们的神,上帝只有一个。” 上帝存在也是道德的基础。 上帝有无数遍见的眼睛与无所不记的手,道德律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以及由死后之赏善罚恶而使德行与幸福终得平衡。 与基督教相比,犹太教不接受三位一体这种三神论。 接受人类堕落的理论,但不接受原罪或者神替人类赎罪而死的说法。 第四 卷 590 页写道, 假如犹太人较回教徒及基督徒有更多人在神秘启示中寻求安慰的话,那是因为这个世界对他们显露最狰狞的脸孔,从而迫使他们在想像与欲望的网中逃避现实,以求生存。只有不幸的人才会相信神选择他们为其子民。 上面引文最后一句,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只是我想不清楚,什么样的现实,才能让人宁可活在梦中?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4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舌尖上的道德!犹太人膳食引发的联想!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6-16 15:52
曹菡艾老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317d63010115xk.htm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934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
tyyflc 2012-5-28 11:58
基督教被尊为罗马帝国国教之后,进而在中世纪凌驾于王权之上,成为主宰欧洲的唯一力量。 基督教与犹太教本属同源 基督教与犹太教同源,两教均诞生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圣城。但先有犹太教,后有基督教(即今之天主教),后者是由前者衍生而来。犹太教是在公元前一千年代前期,在巴勒斯坦「先知运动」过程中开始产生,是在原始社会多神崇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神教。崇拜耶和华(雅赫威)为犹太人的「独一真神」,宣称犹太人是耶和华的「特选子民」。公元前后几百年间,又宣扬将有「救世主」(汉语音译为弥赛亚Messiah)来拯救受苦受难的犹太人。 传说犹太教的创始人是摩西,他一手制订了犹太教的教义、教规和约法。它的教义是信奉「独一真神」耶和华,不崇拜偶像;教规是「摩西十诫」;约法即《旧约全书》,简称《旧约》。犹太教伴随其民族被征服、被驱赶而流传于世界各地。犹太教的历史,反映了犹太民族的物质精神文化,是犹太人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公元一世纪三○年代,原属犹太教的一个分支派系,逐渐从犹太教中分离出去,形成基督教。基督就是弥赛亚,即救世主,也是耶稣的尊称。公元前二世纪,罗马统治者取代希腊人成为地中海和近东的征服者,犹太民族便成了罗马帝国的臣民。但不屈服的犹太人对罗马统治者进行了长期的反抗斗争,于是基督教便成为以色列穷人、无权者和被罗马压迫和驱散的人们的精神信仰。因此,早期基督教具有比较浓厚的犹太民族的色彩,它的成员和骨干分子大都是被罗马征服的犹太人,礼仪同犹太教内一些非正统派别差不多。它虽然已经脱离了犹太教,形成一种新教派,可是从总体上说还是继承了犹太教的核心一神信仰,以及全盘接受了犹太人的经典《圣经》和救世思想。关于犹太教对基督教的影响,犹太史学家曾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 犹太人的历史对所有的基督徒都具有伟大的意义。基督教应感谢犹太教关于除耶稣外,还有独一的神、活的上帝、《圣经》《旧约》(它为《新约》铺平了道路),以及阐明生活目标和历史意义的历史观。《新约》中的〈福音书〉是有关一世纪之初居住在犹太和加利利的犹太人生活的写照,其主人公是生活在自己家乡的犹太人。客观的历史学家必然会把基督教看做是犹太人智慧的结晶。 长期以来,由于犹太教和基督教信仰一神教,反对偶像崇拜,因此同样受到罗马统治者的歧视和迫害。早期基督教的信徒主要成分是劳苦大众,反对罗马帝国尤其激烈,所受的打击也愈严重。基督教的救世主耶稣,就是因为不满罗马当局的暴虐统治,四处宣传一神教教义,而被罗马派驻巴勒斯坦的总督彼拉多(约于公元十四~三十七年间)处以极刑,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公元二世纪后,许多富人加入了基督教,并逐渐夺取了教会的领导权,使基督教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教会开始奉行温和路线,把耶稣描述成卑微恭顺、逆来顺受的代表,极力宣传不抵抗主义,号召信徒:「爱自己的仇敌」,「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胁的话」。罗马统治者看到基督教已经失去反抗性,再也不会对其统治造成威胁,于是也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态度,逐步由迫害转变为扶植和利用它。公元三九二年,罗马统治者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同时下令禁止异教信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也皈依了基督教。这样基督教一跃而成为统治者的宠儿,迅速发展为全欧洲、乃至世界性的宗教。而犹太教此后仍局限于在犹太人中发展教徒,变成道地的犹太人的宗教,宗教势力上的彼消此长,决定了犹太教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受到愈来愈严重的迫害。 诋毁和迫害犹太教的开始 事实上,基督教从非法走向合法的过程中,与「母亲宗教」犹太教之间的矛盾愈来愈尖锐。为了争取更多的犹太人脱离犹太教,改奉基督教,同时也为了讨好罗马统治者,便竭力诋毁和攻击犹太教,为大肆迫害犹太教制造舆论。 基督教创始人为了淡化犹太教对基督教的影响,首先就把犹太人的《圣经》称为《旧约》,而将基督教添加部分称为《新约》。其言下之意是,上帝与犹太人订约的事已成过去,现在上帝已同基督徒订立新约。就这样,基督教创始人在肯定犹太人《圣经》的同时又否定了它,在应用它的同时又取代它。他们通过宣扬旧的契约实际上已被新的契约所代替,而证明上帝已经唾弃了过去认定的选民犹太人,而把他对人类的爱转向了基督徒。《圣经新约》是耶稣死后百年,由基督教会编写的经典,集中地记载了基督教对犹太教的种种诋毁与攻击。在《新约》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约翰福音〉中,多处指责犹太人是与魔鬼有关联的人,是受恶魔驱使的人,又是恨上帝的人,是杀害先知的人,死不改悔的人。因此作为「上帝选民」的犹太人已被上帝抛弃,被逐出了天国。 当时基督教对犹太教发出的众多指责中,影响最为深远、攻击最为恶毒的为指责犹太人是杀害耶稣的凶手。这是《新约》中反犹言论的最核心部分,成为日后基督徒仇恨犹太人的最主要原因。《新约》中的四大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都把耶稣的被害归罪于犹太人。归纳起来,四大福音书大体上是这样说的:耶稣原为犹太教徒,但不按照犹太教的传统布道,他修正摩西戒律,甚至向人们宣传他具有显示神迹的能力。因此招致正统犹太人的不满和嫉恨。这一年逾越节的前夕,他按照古代先知预言过的方式,骑驴进入圣城耶路撒冷。入城后,他洁净了圣殿,并在殿中宣讲福音。由于叛徒犹大的出卖,耶稣就被犹太祭司捉拿,押往犹太教公会受审,受审期间,耶稣不仅遭受侮辱,还被毒打。为了置耶稣于死地,犹太祭司和长老把他捆起来交给当地罗马总督彼拉多处置。彼拉多本想释放耶稣,却遭到犹太人的坚决反对。不得已,彼拉多下令判处耶稣死刑。 但是,经过史学家、神学家和犹太教专家对史料典籍的深入研究发现,《新约》中有关耶稣被害经过的记载与事实不符,完全出自《新约》作者的歪曲和编造。因为在耶稣活动的年代,犹太人的家园早已成为罗马帝国的殖民地,犹太人身为被罗马暴政统治之下的臣民,并没有审判耶稣的权力,更不可能去向罗马当局施加压力处死耶稣。《新约》作者故意把彼拉多描写成一个优柔寡断、善良通达的总督,蓄意淡化他的杀人罪行。说他是最后很无奈地屈服于犹太暴民的压力,才判耶稣死刑。其实彼拉多生性残酷、办事独断专行、为人暴虐无情,是一个「杀人不贬眼的刽子手」,「常常不经审判屠杀手下的臣民」。《新约》作者置历史事实于不顾,把杀害耶稣的罪过移接到犹太人身上,真是用心良苦。 基督教被罗马统治者宣布为国教,标志着一神教思想终于为异教社会所接受,受到广大民众到统治者的普遍尊重。按理同为一神教的犹太教的地位也应有所改善,因为毕竟犹太教是孕育基督教的「母亲宗教」,毕竟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大部分内容直接来自犹太教。然而事实却恰好相反,坐到国教交椅上的基督教竟与罗马统治者联手,开始了对自己「母亲」的一系列迫害。 首先,基督教采取措施与犹太教拉开距离,以便降低犹太教的合法性。公元三二五年,基督教会决定此后每年复活节庆祝日期不再依照犹太历而定,也不在犹太人的逾越节期间举行。这种作法标志着基督教对犹太教态度的根本改变,从此基督教否定了犹太教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其次,用法律手段禁止基督徒与犹太人交往。公元三三七年罗马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下令禁止犹太男子与基督徒女子婚配,违反者处死。三五七年,又下令皈依犹太教者和从事皈依活动的人均处以死刑,并没收财产。四二五年又宣布彻底废除犹太族长制和犹太教公会。这些法令严重地打击了犹太人的社会地位,使之成为基督徒眼中不可与之接触的另类人。与此同时,罗马统治者又于四二九年下令禁止犹太人担任公职,并将犹太人从军队中清除出去。这样,犹太人的政治权利和民权受到进一步限制,逐步沦为所在国的「二等公民」。 此外,基督教的上层人士,如圣教士、教父、主教、僧侣等,均在宗教活动中肆无忌惮地散布反犹主义思想,煽动教徒对犹太教和犹太人的仇恨。他们把犹太人形容为永遭上帝唾弃和谴责的一个邪恶民族,甚至把犹太会堂比喻为妓院。 千年大迫害 公元前六十三年,罗马统帅庞培攻陷耶路撒冷,毁坏圣殿,犹太人进行了长期反抗斗争。公元七○年和一三五年,犹太人最后两次反抗罗马统治的起义失败之后,犹太人不仅失去主权,而且失去家园,成为一个浪迹天涯的民族。幸存下来的犹太人被迫逃离巴勒斯坦,向世界各地流散,开始了长达一千八百多年的民族流散历史。其中欧洲是犹太人主要流散地,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有犹太人的居留点。然而当时欧洲已经是基督教的天下,犹太人成了唯一的异教徒,在基督教会的长期宣传下,全欧洲的基督教儿童,从小就开始受到犹太人是杀害耶稣的凶手、是基督徒不共戴天的敌人之类反犹太思想的薰陶,自然十分敌视犹太人。因此,在全欧洲内,长时期地频繁出现排斥驱逐和迫害犹太人的事件。 欧洲排斥驱逐犹太人,除了排斥宗教异己这个最基本因素之外,当然还有其他政治的、经济的、种族的诸方面因素。虔信基督教的统治者和教会强迫犹太人皈依基督教,否则将强制驱逐。犹太人却宁愿被驱逐也不放弃自己的信仰,最后被赶出国门。有的国家的统治者打着捍卫基督教信仰的纯洁性,避免自己的教民受到非基督思想的影响,而下令驱逐犹太人。公元一○二六年,英国开始驱逐犹太人出境,英王狮心查理(一一五七一一九九年)加冕时,犹太人被大批屠杀。在疯狂的迫害下,据说有一千五百个狂热的犹太人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后,纵火自焚,尸首被集体埋葬于约克城的宫廷附近。一四九二年三月三十一日,西班牙斐迪南国王为了消除异教徒,建立一个真正的「天主教」王国,下令驱逐西班牙及其领地的所有犹太人。据历史学家估计,约有二十至四十万人被驱逐,是欧洲历史上最大的一件驱逐案。有些国家把犹太人看成是社会颠覆分子、不忠人员,或为失败政策寻找替罪羊,而驱逐犹太人。 此外,驱逐犹太人还有经济上的动机,即通过驱逐而把犹太人的财物夺为己有。有的精明的统治者还不断采取「先驱逐后召回」的把戏,以达到多次夺取财富的目的。常常是先将犹太人逐出,而后又在犹太人交纳一大笔「居住权购置费」,或提高税款额的情况下,允许返回。这「一逐一召」,便有大笔金钱到手 。十二至十四世纪,法国曾五次驱逐犹太人,但每次驱逐之后,又都把他们召回。一三六一年,法国国王被英国俘虏,法国急需为国王筹集一笔巨额赎金,于是在驱逐犹太人之后,又允许他们返回。可是三十年后,又再次将他们驱逐出境。十三至十五世纪,欧洲基督教社会还往往为了维护基督徒商人、手工业者、技师们的经济利益,而把他们的竞争对手犹太人驱逐出去。 十字军东征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新高潮。一○九五年,教皇乌尔朋二世亲自发动十字军运动,号召信徒进行圣战,此后一共发动了八次东征。尽管这次运动的主旨是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巴勒斯坦,而不是为了迫害犹太人,但实际上犹太人从一开始就是东征的惨烈受害者。因为当十字军组成出发时,被教会指为异教徒的穆斯林尚在千里之外,而他们一向憎恶的另一个异教徒犹太人却近在眼前。于是参加十字军的狂热基督徒便以犹太人为第一袭击目标,开始了对欧洲犹太人的屠杀。一○九六年春天,迫害犹太人的行动蔓延到莱茵河地区,当地犹太人请求皇帝和教会保护,皇帝和教会答应在犹太人支付巨款后,允许他们进入城堡并派军队保护。可是犹太人进入城堡后依然受到十字军的袭击,奉调保卫的士兵却拒绝保护犹太人,而任由十字军袭击。结果,该地区的犹太人全部被杀害。一○九六年五月,伏姆斯犹太人感到大难临头,寻求庇护。当地基督教会出面保证犹太人不会受到伤害,他们会提供必要保护。一些人深信教会保护的诺言,便留在家中没有逃走,十字军来了,教会并没有提供任何保护,结果全遭杀戮。另有一些人躲到阿德尔伯特主教的宫中避难,但他们被告知,若想保全性命,必须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拒绝这一要求的犹太人被主教下令处死。这样,仅两天时间,伏姆斯就有八百人被杀害。一○九九年七月十五日,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把城中所有的犹太人驱赶进犹太会堂,然后纵火连人带寺一起焚毁。总计在八次十字军东征运动中,仅欧洲犹太人惨遭杀害便达万人以上,财产被抢夺、失去生计的犹太人更难以计算。此外,在十字军统治巴勒斯坦的二百年中,犹太人再次被禁止居住圣城耶路撒冷。 关于十字军如何迫害犹太人,当时史料是这样记载的: 敌人杀他们(犹太人)如同屠宰牲畜一般,将他们推到刀剑前面……。母亲倒在孩子尸体上,父亲倒在儿子的尸体上。一个人杀了他的兄弟,另一个人杀了他的父母、妻子和儿子……。敌人将他们赶出家门,并剥光了他们的衣服,只留下极少数愿意接受洗礼的人……。 十字军时代对犹太人的大肆迫害,正是基督教会长期诋毁犹太教的必然结果,而这些杀戮又是欧洲反犹主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就不是只停留在对犹太人口诛笔伐,排斥驱逐上面,而是拿起屠刀,进行血腥大屠杀。 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开展后,《希伯来圣经》引起宗教改革家的浓厚兴趣,他们相应地对犹太人态度也友善起来。不过,宗教改革家希望犹太人皈依基督教的梦想破灭后,也转而攻击犹太人。此后在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法国和美国革命期间,犹太人的地位和政治待遇也有所好转。一七二三年,英国允许犹太人拥有土地;一七五三年之后,经过政府批准,犹太人可以加入英国国籍;到十九世纪中叶,犹太人也可以参选国会议员。一七九一年,法国国民议会赋予犹太人公民权;拿破仑批准恢复犹太教公会,允许法国犹太人「可以在法国土地上找到一个耶路撒冷」。远离欧洲教权势力的美洲殖民地,也许是犹太人较好的栖身之处。一**五年,犹太人初次迁入美洲大陆。在美国独立战争时,当地犹太人只有二、三千人,但从一八八一年至一九二四年,迁居美洲的犹太人已达二百万人了。 但是在俄国,犹太人的处境却没有得到很大改变。一八八一年,犹太人因涉嫌参与谋杀沙皇而遭到大肆屠杀,迫使犹太人纷纷迁往巴勒斯坦。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期间,许多犹太人参加了布尔什维克队伍,从事革命。却被指责企图建立犹太人的世界统治,为此使南方的大批犹太人惨遭杀害。 十九~二十世纪交替之际,欧洲种族主义抬头,德国尤甚。早在一八七一年铁血宰相俾斯麦就企图建立一个反犹太人的基督教德意志国家。二十世纪三○年代,德国法西斯实行灭绝犹太人政策。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台的第一年,在德国就发生了杀害犹太人事件。一九三五年九月德国通过〈纽伦堡法〉,不承认境内犹太人为德国公民。一九三八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四十万犹太人遭到迫害。从一九三四到一九四五年间,罗马尼亚、匈牙利也仿效德国推行反犹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区中,大批犹太人被关押集中营屠杀。整个战争期间,总计有六百万犹太人被杀害,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犹太人总数的三分之一。 然而,千年的残酷迫害并没有使犹太民族灭绝,恰好相反,却似乎使犹太民族更加坚定返回故乡复国的决心。犹太人复国主义的奠基人摩西赫斯(一八一二一八七五年),他在一八六二年出版《罗马与耶路撒冷》一书中,阐明了建立巴勒斯坦犹太人国家的理想。随后犹太人复国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以色列宣布建国,犹太人持续一千八百多年的流散终于宣告结束。 今天,基督教(即天主教)对犹太人的迫害已成过去,双方已经和睦相处。二十世纪六○年代和九○年代,罗马教宗曾两次发表敕令,反省迫害犹太人的问题。最近教宗又亲自访问以色列,公开表态:肯定耶稣不是犹太人杀害的,并表示天主教设立异端审判庭也是不对的。但在犹太人方面则希望基督教在《圣经新约》中删去指责犹太人杀害基督的错误记载,如果不能修改《新约》,则由教宗发表宣言,给予更正。只有这样做,方能消除导致犹太人受到迫害的根源。
个人分类: 宗教信仰|2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犹太报纸跟人民日报可有一比
热度 1 benyang22 2011-5-10 13:54
这犹太报纸跟人民日报可有一比
美国白宫一群官员实时观看袭击本拉登的行动。 美国一个传统犹太教的报纸 Der Tzitung 刊登这个新闻时,对这个照片做了手脚,把其中两个女官员的像去掉了(一个是美国国务卿Hillary Clinton, 一个是总统的反恐主任Audrey Tomason。 这种做手脚的事,在中国并不鲜见,尤其是以前。人民日报在这方面的水平是相当高的。没想到在美国也有这样的高手。 不过,这份报纸后来登了个说明。因为 Der Tzitung是一个犹太教保守派Hasidic Judaism的出版物,他们的规则是不刊登女人的头像。即便是当大官的女人,也不登。
个人分类: 多彩社会|3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