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意大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挥别意大利
wenzhenhai 2010-6-25 01:24
2010-06-24 晴 周4 一天坐在电脑前面打盹,居然这样,我就找了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反正做事效率低)来观看应该没有悬念的比赛。 打开TVU的时候,意大利居然0:1落后,有点幸灾乐祸谁让你06年抢掉我喜爱法兰西的大力神杯。但心理上却不乐见斯洛伐克晋级16强,于是暗地里为意大利落后的处境感到焦急了! 老狐狸里皮甚至掏出了自己最后一张牌有伤在身的皮尔洛,这位中场的优秀指挥家能够拯救意大利么?斯洛伐克战术打得非常成功,在比分领先的下半场并没有龟缩防守,而是一次又一次组织出颇有成效的反击机会去遏制意大利赌博式的进攻进攻,两队你来我往,寸土必争,打出了极具观赏性的比赛。 意大利的防线在这次世界杯失去了4届世界冠军的优秀传统,每一场比赛都让对手有进球,卡纳瓦罗老了,布冯受伤了?内斯塔、马特拉齐、格罗索都不在了?里皮太过保守?总之,斯洛伐克又进球了,利用角球的混乱,在靠近立柱前的巧妙配合,xx(不知道名字)梅开二度!意大利只有绝望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意大利人并没有放弃,我已经完全希望意大利打平了,替补上场的 夸利亚雷拉 面对门将的射门造成了二次射门的机会,迪纳塔莱补射入网,1:2,意大利还有10分钟左右的救赎机会,而且气势上也上来了,上帝几乎又一次施舍了对意大利的恩宠, 夸利亚雷拉 又一次将皮球桶入斯洛伐克的门框,结果被裁判准确地扼杀了(通过慢镜头确实越位)!意大利继续施加压力却又一次忘记自己立足江湖的法宝(防守),一次界外球就捅穿了意大利的防守,刚刚上场的xx利用速度获得摆脱所有防守单刀赴会,3:1,意大利又一次被重拳狠狠击中,意大利焦急地并没有放弃,又是 夸利亚雷 拉极具创造力的吊射,也算是羞辱了想方设法拖延时间的斯洛伐克门将 里皮为什么前几场不用库里亚雷拉啊,状态这么好! 可是时间已经进入伤停补时阶段了,加上换人诈伤,斯洛伐克人狡猾着呢,最后一次机会 ,佩佩 这个小禁区的射门偏了! 意大利,再见,我的眼睛居然有些湿润了,所有的仇恨顷刻化为乌有。意大利,加油!跨利亚雷拉,2012年欧洲杯再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6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身处误杀罪官司纠缠中的意大利地震学家
shenxzh 2010-6-24 09:56
对拉奎拉地震前的4级小震,意大利大灾委员会发布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很明确的指出未来是安全的,一周之后来了一个大地震,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开始秋后算账了,地震学家被以误杀罪起诉,这个官司的技术含量太高了,显然从地震学家的角度而言,这样的起诉是没有道理的。不过地震不能预报,信心十足地说一定没有地震也有一定风险。 http://www.nature.com/news/2010/100623/full/465992a.html Published online 22 June 2010 | Nature 465 , 992 (2010) | doi:10.1038/465992a News Italy puts seismology in the dock Scientists who assessed earthquake risk at L'Aquila could be indicted on manslaughter charges. Nicola Nosengo ROME The deadly earthquake that struck the central Italian city of L'Aquila on 6 April 2009, has had a bizarre aftershock: some of Italy's top seismologists could face charges of manslaughter for not alerting the population before the disaster. The indictment has outraged experts around the world, who note that earthquakes cannot be predicted and who say that the Italian government neglected to enforce building codes that could have reduced the toll. Citizens blame scientists for not warning of the LAquila earthquake. A. TARANTINO/AP PHOTO The indictments, issued on 3 June by the L'Aquila public prosecutor's office, name six scientists as being investigated for manslaughter in relation to the earthquake. In Italy, this step usually precedes a request for a court trial, and is meant to allow the accused time to prepare their defence. The list comprises Enzo Boschi,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Geophysics and Vulcanology (INGV) in Rome, the main institute in charge of seismic monitoring; Giulio Selvaggi,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Earthquake Center based at INGV; Franco Barberi, a volcan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Roma Tre'; Claudio Eva, a professor of earth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Genoa; Mauro Dolce, head of the seismic risk office in the Italian government's Civil Protection Agency; and Gian Michele Calvi, director of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 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in Pavia. A government official, Bernardo De Bernardinis, deputy technical head of the Civil Protection Agency, is also under investigation. Assigning blame On 31 March 2009, all seven were in L'Aquila at a meeting of the Major Risks Committee, an expert group that advises the Civil Protection Agency on the risks of natural disasters. Frequent tremors had been recorded in the surrounding Abruzzo region, culminating in a magnitude-4.0 earthquake on 30 March. The meeting was convened by the service to ask the scientists whether a major earthquake was on its way. Immediately after that meeting, De Bernardinis and Barberi, acting president of the committee,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in L'Aquila, where De Bernardinis told reporters that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tells us there is no danger, because there is an ongoing discharge of energy. The situation looks favorable . (说的太自信了) No other members of the committee were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But on 6 April a magnitude-6.3 earthquake struck L'Aquila, killing 308 people, leaving about 1,600 injured and more than 65,000 homeless. A group of local citizens later said that many of the earthquake's victims had been planning to leave their homes but had changed their minds after the committee's statements. (这个可能是起诉的关键) In August 2009 they filed a formal request asking a prosecutor to investigate. L'Aquila's chief prosecutor, Alfredo Rossini, told the Italian press on 3 June that this had left him no choice but to proceed with an investigation and that his office had now gathered enough information to indict the individuals named. The minutes of the 31 March meeting, though, reveal that at no point did any of the scientists say that there was no danger of a big quake. A major earthquake in the area is unlikely but cannot be ruled out, Boschi said. Selvaggi is quoted as saying that in recent times some recent earthquakes have been preceded by minor shocks days or weeks beforehand, but on the other hand many seismic swarms did not result in a major event. Eva added that because L'Aquila is in a high-risk zone it is impossible to say with certainty that there will be no large earthquake. Summing up the meeting, Barberi said,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a swarm of minor events is a sure predictor of a major shock. All the participants agreed that buildings in the area should be monitored urgently, to assess their capacity to sustain a major shock. These are the only sensible statements any scientist could make at that point, says Susan Hough, a geophysicist at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in Pasadena, California. But Hough does disagree with some of the things said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The idea that minor earthquakes release energy and thus make things better is a common misperception. But seismologists know it's not true, she says. I doubt any scientist could have said that. De Bernardinis, Boschi and Selvaggi said that they were unable to comment on the case because of the ongoing investigation. Before the indictment, Boschi had criticized the Civil Protection Agency's handling of the 31 March meeting. Such a meeting, he stated in a letter on 16 September 2009 to Guido Bertolaso, the head of the Civil Protection Agency, should have lasted hours if the Civil Protection Agency really wanted to consider all the data. Instead it only lasted one hour, and it was not followed by a joint statement but by a press conference about which we were not informed. The Civil Protection Agency responded by asking Boschi why he waited six months before object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meeting, and stated that Boschi never explained what specific actions the department should have taken to reduce the risks from a potential earthquake. Solidarity Staff at INGV have signed a letter of solidarity with Boschi and Selvaggi. Seismologists worldwide have also rallied to the defence of the scientists, with almost 4,000 researchers from 100 different countries signing a letter to Giorgio Napolitano, Italy's president, urging decision-makers to concentrate on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risk mitigation rather than on prosecuting scientists for failing to do something they cannot do yet predict earthquakes. Barry Parsons, at the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who signed the letter, says that Italy's maps of seismic risk are of the highest possible standard, and clearly show that Abruzzo is a very high-risk area. The proven and effective way of protecting populations is by enforcing strict building codes, he says. Scientists are often asked the wrong question, which is 'when will the next earthquake hit?' The right question is 'how do we make sure it won't kill so many people when it hits?'
个人分类: Science_Nature|3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杯絮语系列—第十天
mikletonsen 2010-6-21 06:48
五星巴西体现开始体现出冠军的潜质, 2次助攻、如神一样自律的俊朗的卡卡 开始复活了! 实际上,科特迪瓦踢的很好, 可惜他们的对手是不是西班牙 更不是法国 而是五星巴西。 意大利就那个样子吧, 每次大赛中都没有摧枯拉朽的气势 我相信中国队都能赢新西兰 曾经的捷克斯洛伐克 甚至分开单干后的捷克 都在04年欧洲足球堂会上 迸发夺目的精彩 强大的攻击力震撼欧洲 现在你在哪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15 次阅读|1 个评论
意大利为什么起诉地震专家
majorite 2010-6-19 04:08
意大利为什么起诉 地震 专家 -------------------------------------------------- 作者:嵇少丞 二周前,意大利拉奎拉市地方检察院以过失杀人罪起诉 地震 专家。起诉书上指控由地震专家组成的高危委员会在地震前 6 天举行的会议上没有向民众提出短期地震警报。据说,该官司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居民认为,地震专家的工资和研究经费来自人民的税,却不能有效地为人民服务,犯了渎职罪和过失杀人罪。这场官司最终如何收场,我们拭目以待。 必须强调,高危委员会中的地震专家遭到起诉,并不是因为他们没能预报地震,而是因为如下事实:主震之前该地区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前震),民众中流传将发生强震的谣言,高危委员会的专家们在主震前 6 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小震已经释放了积累的地震能量,所以大震不再可能。新闻发布会后6天即2009年4月6日 发生了6.3级强震。拉奎拉市地方检察院认为,高危委员会的小震已经释放了积累的地震能量,所以大震不再可能(预报不地震)的结论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这样毫无科学基础的结论麻痹了民众,误导了民众。所以,从这层意义上说,意大利拉奎拉市地方检察院起诉 地震 专家还是合情合理的。支持更多国家的民众起诉毫无科学根据 预报不地震的地震专家( http://www.56.com/flashApp/56.10.05.05.swf?vid=50749197 ) ! 2009 年 4 月 6 日 欧洲中部夏令时间 凌晨 3 时 32 分在 意大利 中部地区一场 6.3级 地震 。地震震中位于 阿布鲁佐大区 首府 拉奎拉 ,距离 罗马 95 公里 。震源深度为 10 公里,地震持续了 15 到 20 秒。该场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埸,并至少造成 290 人死亡, 1500 人受伤, 另有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很多历史性的建筑也遭到了破坏。估计需要大约 160 亿美元的资金重建遭到地震重创的地区。 意大利拉奎拉市地方检察院以过失杀人罪起诉地震专家,将开历史先河(中国是否会跟进?)。意大利地震和地质专家 Daniela Pantosti , Alberto Michelini , Alessandro Amato , Massimo Cocco , Ingrid Hunstad , Warner Marzocchi , Claudio Chiarabba , Massimiliano Stucchi 在网上联合呼吁世界各国科学家支持他们,反对拉奎拉市地方检察院的指控。现有4000多名学者在给意大利总统的公开信上签了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登录如下网址: www.mi.ingv.it/open_letter/ . Subject: Letter of support for Italian earthquake scientists indicted for failing to predict the L'Aquila Earthquake Dear colleagues and friends, Two weeks ago the LAquila Prosecutors office indicted of manslaughter the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High Risk Committee that met in L'Aquila one week before the Mw6.3 earthquake. The charges are for failing to provide a short term alarm to the population before the earthquake struck, killing more than 300 people. The president of INGV, Enzo Boschi (member of the High Risk Committee), and the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Earthquake Center, Giulio Selvaggi (just accompanying Boschi to the meeting as technical specialist), are among the scientists in seismology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now under investigation together with somecivil protection officials. We think that the allegations against the scientists are completely unfounded and we look for support on thi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ty working on earthquakes and in the Earth sciences in general. We invite you to sign the letter addressed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Italian Republic, published at the the web page www.mi.ingv.it/open_letter/ . We also would be glad if you could extend this invitation to other seismologists that can possibly share our initiative. We hope that by this action we can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people on earthquake risk reduction through education, preparedness, and a long term program of building reinforcement. Thank you in advance for your support Daniela Pantosti Alberto Michelini Alessandro Amato Massimo Cocco Ingrid Hunstad Warner Marzocchi Claudio Chiarabba Massimiliano Stucchi Open letter to the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Italy Two weeks ago in Italy, the LAquila Prosecutors office indicted scientists, some of them members of the Commissione Grandi Rischi (Commission for High Risks), and civil protection officials for manslaughter. The basis for the indictment is that these people did not provide a short-term alarm to the population after a meeting of the Commission held in LAquila six days before the Mw 6.3 earthquake that struck that city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The allegations against the scientists are completely unfounded. Years of research worldwide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currently no scientifically accepted method for short-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that can reliably be used by Civil Protection authorities for rapid and effective emergency actions. The international seismological community has long recognized that the best approach to defending populations from catastrophic earthquakes is not through earthquake prediction, but through risk mitig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ppropriate safety measures to prevent buildings from collapsing. In this regard, the development of seismic hazard maps, which provide estimates of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predefined values of peak ground motion in a given time period, provide the specifications required by building codes to avoid collapse of buildings and the resulting fatalities Italy is an earthquake-prone country. An improved seismic hazard map that summarizes decades of research on earthquake occurrence and effects was completed in 2004 (see http://zonesismiche.mi.ingv.it/ ).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work of many scientists, it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best seismic hazard maps in Europe, and it has been used as a basis for the Italian building code beginning in 2008 ( Norme Tecniche per le Costruzioni, GU n.29 del 04/02/2008 ). It should be viewed as the primary contribution of the Italian earthquake scientists to their Country. Seismic hazard maps must also be used for conveying to the population the basic concepts of earthquake hazard, awareness,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Increased consciousness of the earthquake hazard and associated risk should also foster further prevention actions by national and local authorities. Overall,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damage prevention in the form of retrofitting are not only possible but mandatory in a country affected for the most by moderate size earthquakes that often result in catastrophes for the society because of the large percentage of seismically unreinforced buildings. Education, awareness, preparedness and retrofitting are the best tools for mitigating the impact of the catastrophic earthquakes that will inevitably affect Italy in the future.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nvolved in earthquake science urges the Italian government, local authorities and decision makers in general, to be proactive in establishing and carrying out local and national programs to support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risk mitigation rather than prosecuting scientists for failing to do something they cannot do yet - predict earthquakes.
个人分类: 地震与地球|3394 次阅读|26 个评论
为什么不喜欢意大利
wenzhenhai 2010-6-15 06:30
世界杯如火如荼进行着,橙色荷兰闪亮登场,可惜岁月不饶人,昔日那支全攻全守激情四射的荷兰在今天对丹麦的比赛中并没有灿烂绽放。2:0的结局令人欣慰,比赛过程却只能用一般精彩来形容了。因为实验的原因,午饭没吃赶着看比赛,上半场接近35分钟时才开始看网上直博比赛,太模糊了,都难以分别who is who,再加上网络不流畅以及比赛节奏不紧凑,凑合着看吧...下半场一开场就风云突变,范佩西的一个传中球被丹麦后卫自摆乌龙,有进球就会更加精彩,果不其然,下半场荷兰终于打出了自己的特点和实力,库伊特门前检漏锦上添花,估计丹麦人输的心服口服,毕竟荷兰还有几个与球门插肩而过的射门... 晚上是意大利比赛,对手是巴拉圭,两支靠防守混江湖的球队,我就没指望他们能够碰撞出火花,我希望巴拉圭先进球,否则意大利永不思进取,我的期待在上半场终于兑现,巴拉圭利用一个前场任意球抢点顶入死角,布冯几乎没有反应!雨一直下,巴拉圭的防守跟意大利的确有一拼,意大利用尽吃奶的力也无法撕开巴拉圭的防线,再加上守门员的出色表现,窗都没有别说门!可谓百密必有一疏,意大利终于在下半场利用一个角球的机会,表现完美的巴拉圭门将这次终于失误了(想起了巴拉圭传奇门神奇拉维特),出击没有碰到皮球,而后插上的德罗西单腿一伸,两个进球有些雷同之处,头顶脚踢而已... 关于意大利,从2000年欧洲杯起就开始不喜欢。话说当年2000年欧洲杯那场荡气回肠的决赛,由齐祖领衔的法国队携98世界杯冠军的余威一路杀进决赛,而其对手正是享有钢筋混凝式防守之称的意大利队。世界最锋利的矛对决世界最坚固的盾,就注定将这场比赛载入史册,况且还是享有盛名的欧洲杯决赛呢!法国队在巅峰状态齐达内的组织下,对意大利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无奈意大利的防守几近做到滴水不漏。糟糕的是,意大利利用一次反击的机会由德尔维乔攻入一球。法国人要想反超,就必须冒着更大的风险,进攻..进攻 法国人没有放弃努力,即使好几次差点被皮埃罗反击得手。下半场法国主教练下了最大赌注,由维尔多得、特雷泽盖、皮雷换下得约卡夫、杜加里、利扎拉祖,终场哨声随时都有可能吹响的时刻,就在意大利准备欢庆到手的胜利之际,几乎无懈可击的意大利门将托尔多在90分钟终于(布冯是替补?半决赛扑出荷兰3个点球!!!)打盹了,替补前锋维尔多抓住了最后一次机会,在禁区内小角度射门。托尔多侧身扑救,即使碰到了皮球,但没能阻挡皮球进入网窝。法国队在比赛临结束前把比分扳成1:1平!那一刻黄健翔嘶哑的嗓音在电视中响彻天空,我相信那一刻他同我一样更喜欢法国队! 那时采用突然死亡法规则,^_^,皮雷的一次下底传中,特雷泽盖迎球怒射,托尔多只能在门框下发呆了!有机会一定要找出视频重新温习一下 不过风水轮流转,06德国世界杯,意大利得到了幸运女神的恩宠,在决赛中点球获得胜利。只能说运气太好了,进军决赛没遇强敌(16强加时赛淘汰澳大利亚,8强对抗8强中最弱的乌克兰,半决赛则对战正在更新换代的德国);而法国呢,(16强加时赛淘汰羽毛丰满的西班牙,8强扼杀了梦幻组合的巴西,半决赛则淘汰了具有菲戈、C罗领衔的葡萄牙);谁让足球是圆的呢,我热爱的那支法国队从此无法昨日重现了,也因此与意大利结上了梁子,逢意必反(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没有激情的意大利呢?)! 时光流转,我继续不太喜欢意大利,法国已经物是人非!那就喜新厌旧广撒网吧,德国、荷兰、阿根廷、巴西、西班牙、加油!!! 巴西明天亮剑,不知能否血洗北朝鲜,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50 次阅读|0 个评论
F:意大利公布世界杯28人名单
eaglezxw 2010-5-19 13:12
意大利28人大名单: 门将:布冯(尤文图斯)、德桑克蒂斯(那不勒斯)、马切蒂(卡利亚里)、西里古(巴勒莫) 后卫:博切蒂(热那亚)、博努奇(巴里)、卡 纳瓦罗 (尤文图斯)、卡萨尼(巴勒莫)、基耶利尼(尤文图斯)、克里西托( 热那亚 )、马乔(那不勒斯)、赞布罗塔(米兰) 中场:卡莫拉内西(尤文图斯)、科苏(卡利亚里)、加图索(米兰)、德罗西(罗马)、马尔基西奥(尤文图斯)、蒙托利沃(佛罗伦萨)、帕隆博( 桑普多利亚 )、 佩佩 ( 乌迪内斯 )、皮尔洛(AC米兰) 前锋:博列洛(米兰)、迪纳塔莱(乌迪内斯)、吉拉迪诺(佛罗伦萨)、亚昆塔(尤文图斯)、帕齐尼(桑普多利亚)、夸利亚雷拉(那不勒斯)、朱塞佩-罗西(维拉里尔)
个人分类: 体育世界|18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意大利特仑托大学博士生项目
babyann519 2010-4-22 02:25
Dear Colleague, This email is to inform you of the 2010/2011 announcement of the Doctoral Programme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organized by CIFREM, the Interdepartmental Centre for Research Training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Trento. The doctoral school has developed as a community of top faculty and outstanding and dedicated students coming from the some of the worlds top-ranked universiti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iversity of the faculty in terms of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areas properly matched by the diversity among the students create an appeal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ing environment. The highly qualified teaching staff boasts names such as Christopher L. Gilbert, Paola Manzini, Marco Mariotti, Luigi Mittone, John Padgett, Massimo Riccaboni and Kumaraswamy Velupillai. The programme focuses on two areas: Behavio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fer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Doctoral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The programme will normally be completed in four years. The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is English. Please note that the deadline for applications is June 8, 2010.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would circulate this notice to your colleagues and to anyone who might be interested. I would be happy to mail promotional material to any other potential recipients please email me addresses. For further and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gramme please visit the following websites: http://portale.unitn.it/drem/ and http://portale.unitn.it/en/ec/phd/em.htm and/or contact: Mrs. Nicole Bertotti cifrem@economia.unitn.it Please find attached the PhD poster, brochure and selection announcement. Thank you in advance for your co-operation.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if you require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With best regards, Christopher L. Gilbert Head of the Doctoral School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CIFREM - Interdepartmental Centre for Research Training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Faculty of Economics - Via Rosmini, 70 - 38100 Trento - IT phone: + 39 0461 28 2290 - fax: + 39 0461 28 2335 e-mail: cifrem@economia.unitn.it - website: http://portale.unitn.it/drem/ The office is open from 8:30 a.m. to 1.00 p.m. (Monday - Friday) PS: 特仑托是一个很宁静美丽的小镇,曾在那里住了两个星期,很喜欢。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为歌狂》之三:中国
pony1984621 2010-3-17 22:18
啦哩哩哩啦隆格哩格隆 啦哩哩哩啦隆格哩格隆 啦哩哩哩啦隆格哩格隆 啦哩哩哩啦隆格哩格隆 我的家乡在中国 那里有长城有黄河 蓝天白云风光好 风光好 风光好 我的家乡在中国 那里有我们的新生活 小朋友们齐唱歌 我们就是 中国的花朵朵 昨天,无意中链接到优酷网上的一个视频,是 2001 年中国小朋友 Chen Chen 参加意大利幼儿歌曲比赛时的视频,听了一遍之后就忍不住再听第二遍、第三遍 虽然只是一首幼儿歌曲,虽然只是一个还分不清楚是男生还是女生的小朋友演唱的,但这首歌的的确确打动了我。 儿歌的歌词总是那么朴实无华,音律也简单得听一遍就能学会跟着哼哼。但是,被儿歌感动,这确实还是第一次。不了解 Chen Chen 唱这首歌的背景是什么,但是能在意大利参加比赛,可见其非同小可。前半段好像是意大利语唱的吧,我是听不懂,但从 Chen Chen 和伴唱的孩子们口中唱出来,感觉就是清新、自然、活泼,几乎完美得无可挑剔。 还有一个地方让我很好奇,伴唱的小朋友们一个个摇头晃脑左右摇摆的样子竟然显得那么自然,天真无邪的笑脸上抒写着自由和快乐,歌声充满了喜悦,却又饱含着深情。 看到他们我不由得想起当年我第一次登上舞台和同学们一起合唱的样子。大家统一校服,身子笔挺,一个个面色凝重,就连蚊子叮上都不能动,这是指挥告诫我们的。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虽然没有费那么多的功夫,但也是排练了好多次之后才有幸登上舞台的,结果却成了短短几分钟的程序。台上很紧张,什么也不敢想,只想赶快唱完下去。呵呵,中国的花朵朵都是这样雕刻出来的吧? 仔细品味一下最后一句歌词:我们就是中国的花朵朵,才发现,不知不觉地俺已经不再是花朵朵了。好像昨天还在唱着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转眼之间都快要到结果的年纪了。岁月如歌,每一首都是一段回忆啊! 看到 90 后的小朋友比我们狂妄,我很失望;看到 00 后的小朋友比我们幸福,我很欣慰。 Chen Chen 小朋友很帅。看他那眼神,就知道这小子很讨人喜欢,衷心祝福 Chen Chen ,也感谢 Chen Chen 的歌声又让我年轻了几岁。 强烈建议中国的幼儿园和小学生们也学学这首歌曲。 有网友评论说: 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的根,太感动了。 唱意大利语时我还能忍,一到国语,我眼泪立刻就掉下来了。 充满童心的歌声让我的心里一扫阴霾,而相比大陆那些将儿童搬上低俗节目的栏目实在是让人心寒。 我为什么听着想哭呢?我特别害怕那小孩在外国寂寞。 就好像上学的时候,我们综合寝室的兄弟说学校这不好那不好,但是在外面的时候却不允许别人说母校一句坏话。 附上歌曲视频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1NDk5MTMy.html
个人分类: 我为歌狂|3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新发现:意大利的超级火山
pony1984621 2009-9-25 11:28
科学家首次在地表研究超级火山的深部通道 编译/马志飞 (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资料来源: http://geology.com , 南卫理公 会 大学,2009年9月) 超级火山的 罗塞达石 (注 : 罗塞达石原本是一种解释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可靠线索,在这里借指火山活动的线索 ) 科学家们发现了超级火山的 罗塞达石 ,这些由罕见的大规模火山爆发所造成的地球表面的 大麻子 表明了自然界中一系列最严重的 暴力事件 。爆发区域会产生大规模的破坏,甚至会引发全球范围的气候和环境变化。 一个古老的超级火山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塞西亚谷被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的地质学教授 James E. Quick 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这一发现将推动人们对超级火山的进一步认识,这和美国的黄石火山一样。美国黄石火山是世界上第二大超级火山,最后一次爆发发生在 63 万年前。 超级火山的深部通道 一项新的研究报道了这一发现,塞西亚谷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了超级火山从地表到岩浆源的实际 通道 ,该通道揭示了岩浆穿过地壳移动的轨迹和路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25 公里 。 超级火山的喷发 超级火山,在历史上形成的火山口,如同巨大的陨石坑,其直径可以达到几十公里。引发火山喷发主要是源于岩浆内气体的爆炸性释放。 火山的爆发可以产生数百立方千米的火山灰。每隔数十万年就会有喷发。超级火山的熔岩和火山灰扩散的距离非常广阔。科学家认为,在过去不同的时期,它们的活动可能引发了灾难性的全球变冷。 意大利塞西亚谷的火山口在二叠纪爆发过,科学家说。该火山口的直径超过了 13 公里 。 岩浆和爆炸性火山 能够看到地壳岩浆喷发通道的全貌,这是个新发现, 美国地质调查火山危害领域的负责人 Quick 说, 现在我们要开始运用这一发现,希望了解影响火山喷发的基础过程:大爆发之前岩浆存储于何处?喷发爆炸的深度在哪里? 塞西亚谷的岩浆通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模型,用以解释地球物理剖面和火山口下的岩浆过程。而且,它还给了我们一个直接的证据,证实了地壳运动和地表火山之间的因果关系。 火山喷发预报 这可能会促进监测数据更好地解释,并改进对火山喷发的预测 ,报道这项发现的文章第一作者 Quick 说, 我们要更好地理解火山喷发前的警报信号,以便我们能够改进预警,避免假警报。 破火山口,通常表现出地震和热液活动的高发性,这表明了地表以下的流体运动。 罕见的火山解剖 迄今为止,科学家只研究了该火山通道从地表到深部 5 公里 的范围,因此,获得的地球物理数据和喷发岩石的分析是有限的。 Quick 将这比喻成第一次看到人体的骨骼和肌肉。 我们称塞西亚谷为超级火山的 罗塞达石 ,是因为这些岩石的暴露能够帮助我们把地球物理数据和地质现象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亮点。 其他的超级火山 英国的研究人员在 10 年前提出了 超级火山 一词。科学家们已经统计出 20 多处曾在过去 100 万年里爆发过的超级火山。 除了黄石之外,还有些较大的火山喷发,如印尼苏门答腊岛的 多巴湖在 7 4000 前喷发,被认为是 在过去 25 亿年里地球上最大的火山爆发。这是一次严重的气候变化事件,据估计,多巴湖的喷发导致了大约 60 %的人类死亡。 另外一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 长谷 超级火山 , 目前仍在活动。 76 万年前曾经爆发,喷发出 600 立方千米的火山灰,火山灰笼罩着美国西南部,从加利福尼亚州向西一直延伸到内布拉斯加州。 地球上将会再次发生超级火山的喷发, Quick 说, 但我们不知道会是在哪里,塞西亚谷能够帮助我们预测下一个事件。 塞西亚山谷位于意大利西北部阿尔卑斯山脉 (地图由 Geology.com和MapResources提供)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地图显示了黄石火山的火山口大小 黄石火山喷发示意图(图片来源:美国地质勘探局) 阅读链接: 超级火山    超级火山是指能够引发极大规模爆发的 火山 。虽然对于爆发规模没有严谨的界定,但极大规模爆发都以瞬间改变地形,瞬间改变全球天气及 全球性 的生命灾难。 名字源于 英国 广播公司的著名科学节目 Horizon 在 2000 年提及各类型爆发规模时节目监制所创作出来的。    黄石国家公园 是 美国 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公园面积 9000 平方千米,大部分是开阔的火成岩高原地形。公园内部地质构造复杂,曾发生过强烈的火山活动,地面大面积覆盖着熔岩,地壳至今仍不稳定。公园中温泉和热泉随处可见,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此观光。   由于黄石国家公园 火山活动 比较频繁,因此这里也吸引了 火山学 家的关注,他们很早就发现了公园内火山口的一个奇怪现象,但是直到最近,才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环形山谷之谜   在 黄石 地区还没有建立公园时,火山学家就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环行山谷。这些山谷直径约 30 千米 至 60 千米 ,深几千米,很像破火山口的形状。处于火山口下方的熔融的岩浆房(地下储存岩浆的空间)排空后,上方的地面塌陷下去,就形成了破火山口。如此多的环行山谷,似乎表明这里经常有小型的火山喷发,每一次形成一个这样的山谷。   然而,早期的研究者发现,这些山谷坐落在地球上规模最大的火山岩沉积的附近,而且火山熔岩是一次单独的火山喷发事件形成的。从熔岩的体积估算,他们眼前的火山喷出物比人们熟悉的 1980 年 圣海伦斯火山 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岩还要大几百甚至几千倍!通过估算喷发物质的体积,研究者发现,火山之下的岩浆房一定也是超级庞大的。但是,一次如此猛烈的超级喷发,应该形成一个超级巨大的火山口。为何这里却形成了许多小型的环行山谷呢?   超级火山现身   答案要到地下去寻找。 众所周知 , 地幔 厚达 2900 千米 ,被熔融的外地核和相对很薄的外层 地壳 夹在中间。火山学家发现,在黄石地表之下,有从地幔向上涌的粘性岩石的漂浮羽状物即地幔上羽柱,北美板块正在它的上面移动。上羽柱如同一只巨大的酒精灯,这一所谓的热点熔化了覆盖在上面的大量的地壳岩石,产生的岩浆则聚集在地下的岩浆房中。   在上面岩石的巨大重压下,随着时间推移,岩浆房里逐渐聚集了更多的岩浆,压力由此产生了。当受压的岩浆托顶上面的地壳,使地壳破裂,产生垂直延伸到地面的裂隙时,一次超级喷发就诞生了。一股股的岩浆沿着新出现的裂隙喷涌而出,最终形成一个环形的喷发口群。当这些喷发口彼此合并时,环状中心巨大的地块柱失去了支撑。这个坚固的 岩石 屋顶 坠下,要么整块掉下去,要么碎裂成许多大石块落下,填入下面岩浆留出的空位。就像四周墙壁倒塌的房屋屋顶下坠一样,这种坍塌使环状边缘有更多的岩浆和气体猛烈地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大量的环行山谷。   环行山谷的问题解决了, 科学家 的心中又涌起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过去的 1600 万年中,在黄石地区发生了多次超级喷发,这种超级喷发的规模远远大于目前 世界 上的 火山喷发 规模。美国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是现代人经历的少数几次大规模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岩体积还不到 0.5 立方千米。而远古时形成环行山谷的喷发,规模大到难以想像。类似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级别的火山喷发地,在过去的 200 万年间,全球只有 4 处:美国 怀俄明州 黄石国家公园, 加利福尼亚州 长谷, 印度尼西亚 苏门答腊岛 多巴 ,以及 新西兰 陶波 。每次喷发都至少喷出了 750 立方千米的固体物质,今天世界上的大规模火山喷发和远古的超级喷发相比,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有超级喷发,就意味着有超级火山。几乎所有的火山专家都同意,如果今天的地球上发生一次这样的喷发,人类将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从天而降的 酸雨 就会让农业崩溃。   超级火山的威力   假如发生了超级火山爆发,火山灰和喷出的气体将会进入大气层中,造成全球性的火山冬天。   英国有科学家用计算机做过模拟试验,如果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爆发, 3~4 天后,大量的火山灰就会跨过大洋到达欧洲大陆。模拟预示了美国 3/4 国土将受到影响。最大的危险在方圆 1000 公里 的地区内,这里 90% 的人口无法幸免于难。大部分人会因为吸进的火山灰在肺里固化而死亡。美国的东海岸也会覆盖 1 厘米 厚的火山灰。   在欧洲,更大的危害是无法预测的,因为这是火山灰形成的粉尘到处飘荡。更大的影响是紧接而至的气温变冷。根据计算机的预测,地球年平均气温会下降 10 摄氏度 左右,北极地区会下降 12 摄氏度 左右。专家预测这样的寒冷气候会持续 6 到 10 年,然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地球上的超级火山    1. 多巴超级火山(位于苏门答腊岛)    2. 黄石超级火山(位于美国黄石公园正下方)    3. 长谷超级火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东部中心长谷河谷)    4. 陶坡超级火山(位于新西兰)    5. 瓦勒斯超级火山(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    6. 爱拉超级火山(位于日本南部的鹿儿岛)    7. 特纳普超级火山(位于西伯利亚地区) 破火山口 破火山口(也称火山臼)通常是由于 火山锥 顶部(或一群火山锥)因失去地下熔岩的支撑崩塌形成,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火山口。猛烈的爆发除了形成破火山口外,还使火山的高度大大降低。如 坦博腊火山 爆发,产生了一个直径 12 公里 的破火山口,并且海拔高度也随之降低了 1400 米 。外形为碗形的凹地,其直径为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著名的例子是 美国 黄石国家公园 的黄石复式破火山口及 日本 的 阿苏火山 。其 英文 名的 语源 为西班牙文 Caldera ,意指罐子或大锅子。 分类 依 Howel Williams 与 T.A. Jaggar 的分类法,可将火山臼形成原因分成三类 1. 喷发火山臼( Explorsion calderas )单纯因喷发造成的火山臼 2. 沉降火山臼( Subsidence calderas )单纯因沉降形成的火山臼 3. 复式火山臼( Composite calderas )由喷发后沉降所产生的火山臼 成因 火山臼的面积大,直径通常达到数哩甚至数十哩;以往多认为火山臼的成因是由于猛烈的火山喷发作用( 超级火山 )所形成,但新的研究显示陷落才是主因。 Howel Williams 认为部分锅状火口是纯粹由火山爆发所形成,称为喷发火山臼,不过这类的火口臼甚少且面积也较小。 无论火山的形状为为何,最初的形成原因全都是由喷发作用开始,但是大量喷发之后导致火山锥下方空虚,引起火山锥顶陷落使得火山喷发口扩大,进而使得火山口的范围更加扩增,也因此许多火山臼都是先因喷发作用而后再由陷落导致的双重作用所形成,也因此有学者认为此说法应该称做爆发陷落说 (Explosion-collapse theory) ;另有少数火山臼可能是单纯因沈降作用而成,在此沈降发生的前后并未伴随发作用,例如 夏威夷 群岛上的 莫纳洛亚火山 口及 吉劳亚火山 口都是纯粹因为 岩浆 柱往下方低降导致较上地层陷落而造成,也因此火山口周围通常会发现断层崖壁,并且逐渐层移使火山口周围的崖壁陷落并扩大,之后就形成大型的火山臼;而在沉降火山臼之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称为锅状沉降( Cauldron subsidence ),倘若有一块接近圆形的岩块沉落陷入岩浆穴当中,使下方岩浆受到上方压力而沿圆形周围的裂隙垂直窜升,冷却之后造成环状岩墙,因此锅状的火山口通常伴随着被被蚀的环状岩墙构造。
个人分类: 科普翻译|8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9月14-19日到意大利米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WI2009
liuysd 2009-9-21 08:26
9月14-19日到意大利米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WI2009,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WORKSHOP--NLPOE2009(自然语言处理与本体工程). NLPOE2009共录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意大利等国家或地区论文12篇,分3个session进行了讨论.气氛友好,热烈! 抵达米兰Malpensa机场 workshop会场及部分与会作者:
个人分类: 最新科技|6334 次阅读|4 个评论
意大利高校图书馆概况
libseeker 2009-9-4 16:49
图谋按:2009年8月23日-8月27日,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第75届国际图联大会暨理事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图书馆创造未来:筑就于文化遗产之上(Librariescreatefutures:Buildingonculturalheritage)。通过IFLA网站,笔者特意关注了意大利高校图书馆概况,特此进行编译。讹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图谋编译自 : 1.MauroGuerriniwiththecollaborationofGiovannaFrigimelica.LibrariesinItaly:abriefoverview.OfficialJournalofthe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LibraryAssociationsandInstitutions Volume35(2009)No.2,pp.94-116.(全文参见:http://archive.ifla.org/V/iflaj/IFLA-Journal-2-2009.pdf);2.PAOLOBELLINIetal..Traditionalindicatorsand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trendsinItalianuniversitylibraries.http://www.ifla.org/files/hq/papers/ifla75/216-bellini-en.pdf(《传统指标与多元统计分析法:意大利高校图书馆服务评估趋势》) 意大利图书馆的现状可能反映了其所处社会更普遍的问题和特点:几乎半数图书馆位于北部,其余都位于中心与南部,在地理分布和服务质量方面,没有完整的关于公共图书馆的统计资料,并且调查显示缺乏同质性。当我们从意大利南部看到北部,所有的信息和指标逐渐变得更糟糕,大约有一半的图书馆拥有不到5000种(册?)图书资料,这个数量连对文化的基本访问都无法满足。尽管尤其是在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无疑存在若干优点,意大利图书馆总体缺乏同质性的服务并且体系特征薄弱。在这种不足问题的情形下,一种与此对应的私人意大利国家书目已经出现ILibri-由CasaliniLibri创办。ILibri一直最成功的,因此,一些图书馆管理软件已经为它执行导入功能。 在意大利,图书馆员职业没有法律承认,也没有明确定义的教育课程。每一个个体经营者采用不同的标准雇佣新员工。在这种困境下,意大利图书馆与意大利图书馆协会试图联系工会和其它拥有图书馆的机构定义图书馆职业形象。 目前意大利总共有88所高校:61所公立,27所私立(其中10所为私立)。高校图书馆里有图书馆1200多个。学生大约180万人,教师61900多人。图书馆员5680多人。 高校图书馆网情形复杂。意大利中心与北部拥有组织良好、高效率的图书馆网。其中有:特伦托大学,米兰,热那亚,帕维亚,帕多瓦,博洛尼亚,佛罗伦萨和锡耶纳。尽管有例外值得称道,意大利南部高校组织起来困难重重。这正好印证了这个国家不同区域之间的历史差距,虽然在南部和岛屿已采取了一些措施。 仅有一部分高校图书馆网参加SBN(NationalLibraryService,是意大利图书馆范围最大的图书馆网),在这些未参加SBN的高校图书馆中,Aleph图书馆集成系统最流行。其它高校图书馆仍然使用不同的软件,没有参加任何合作项目。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412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世界遗产——意大利摩德纳大教堂
freedom110110 2009-8-14 10:17
中文名称: 摩德纳大教堂   英文名称: The Cathedral, Torre Civica and Piazza Grande, Modena   国家: 意大利   所属洲: 欧洲   批准时间: 1997   批准标准   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 (I) (II) (III) (IV)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546-021   摩德纳最早是利古里亚人的聚居地。公元前一八三年被罗马人征服后,城市开始繁荣。艾米利亚大道穿过市中心,过去,摩德纳的财 富来自波河高地肥沃的土地,以及靠近艾米利亚大道便利的交通位置,现在则来自出产玛塞拉里和法拉利赛车的汽车厂。   当代最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就出生在这里。帕瓦罗蒂一九五年毕业于该市的一所师范学院,后在一小学任教,一九六一 年开始其专业歌唱家的生涯,以在高音域内的绝对优势闻名,他几乎唱遍了整个欧洲以及澳大利亚的歌剧院。八十年代曾来中国演出。   雄伟的罗马式圆顶大教堂就在艾米利亚大道旁边,其历史可追朔到十一世纪末。后来成为摩德纳统治者的托斯卡纳马蒂尔女伯爵,认 为大教堂应该修得富丽堂皇,以迎接该城保护圣徒杰米尼亚诺的遗骨。女伯爵任命当时最伟大的建筑师兰弗诺来设计大教堂。   教堂一侧的基尔兰蒂娜塔是一座半哥特式半罗马式的钟楼,高八十四米,上面藏着的一只从波洛尼亚偷来的水桶,为此曾引发两个城 市之间的战争。意大利诗人塔索尼在他的著名诗篇《偷来的水桶》中,描述过这段插曲。    摩德纳的市中心附近,随处可见军事学院穿着漂亮的学生,这所学院就在十七世纪的公爵宫里。十八世纪的穆赛伊宫里,有令人感兴 趣的艺术收藏。埃斯滕斯图书馆是摩纳和费拉拉公爵艾斯泰家族的图书馆,藏有几份珍贵的手稿;一份是一四八一年的《神曲》抄本;一 本精美的艾斯泰圣经,其中一二00年幅十五世纪费拉拉画派所作的插图。   有人说如果意大利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的话,她是由两种东西构成的,一个是足球,一个就是法拉利。摩德纳是意大利机械制造工业的 重要城市之一。这里也是能够代表意大利工业成就和水平的杰出作品-法拉利跑车的所在地。   这家运动汽车公司曾在国际上一系列最高级比赛中风靡一时,多次夺冠。后来汽车巨人菲亚特集团成为其股东。法拉利公司一九九一 年的销售额为6500亿,利润250亿里拉,年销售保持在300辆左右,雇员1800人,总销售额的29%被用于研究和发展。   自一九八四年一辆红色的法拉利三四八停在北京王府饭店门前,大约有20多辆红色旋风刮进中国。300公里的时速恐怕大大不合 中国国情,然而消费者却大有人在。这一点完全符合法拉利的哲学:我们销售的是激情。   评价:    位于摩德纳的宏伟的12世纪大教堂,是罗马风格艺术的最杰出典范, 它的作者正是兰弗兰科和威利盖尔茨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这所大教堂和与之相配套的宏大广场以及耸入云霄的高塔一起,不但证实了建 造者们对皇室的无限忠诚, 而且还体现了卡诺萨王朝在建造这座教堂上的英明决策。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吃意大利西餐正餐得穿长裤
liaorongzhen 2009-7-23 17:50
记得前年去意大利开会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被服务生大叔拦着让回去换长裤子。六月的意大利,天很热,和北京的七月差不多,不过开会的那几天还好,天有时候阴着。开会的第一天,我穿的是短裤,中午在海滩吃饭倒没什么问题,晚上是在酒店的露天广场吃正餐,快7点了,大家都饿了,开饭的时候都往里面冲,突然一个服务生大叔拦助我,用生硬的英语跟我说,你得回去换长裤子。真是郁闷,我住的地方是山上的小木屋,离酒店还有一公里。没办法,只好跑回去换,有意思的是,回酒店的路上,看见一个小伙子,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穿着短裤往山上冲,估计也是被大叔喊停了。女士好像没什么特殊的要求,大概只要不穿泳装就可以了吧。长裙子,T恤都可以的。 从此我记住了吃意大利正餐一定要穿长裤子,不知道北京的意大利餐厅有没有这样的规矩,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意大利的窗台花
黄安年 2009-7-5 15:22
意大利的窗台花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图, 黄安年的博客/2009年7月5日发布 生活观察是重要的,只要你仔细,你就会有所发现,像这里转发的好友许令仪传来的意大利的窗与阳台,就很有意思。 反映了标准化时代前的住房建筑极富个性。 这21幅照片使我们知道,照片中的意大利住宅已经很古老,说不上很现代,但却很温馨,显得有活力,很有生活气息,每家窗台的窗台花很有讲究,这些花盆是怎么摆上去的,会不会掉下来,你注意了吗?你家的阳台是怎么设计的?
个人分类: 世界各国见闻(09-11)|101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待会儿出发去意大利开会
xiegming 2009-6-30 10:27
其实签证是在德国大使馆签的,从美国回来之后第四天,偷偷跑到德国大使馆办理申根签证。 由于学校合作部原因,没有让我们准备个人收入证明,办事员说去问问签证官。问了之后说下次记得要弄,这次就不用了。我问几天办好,答曰五个工作日。结果2天之后就到手了。德国人的办事速度快的吓人。 本来是德国和意大利都要去,但是时间比较紧迫,我们取消了德国行程。 罗马和米兰,一直向往的城市。
个人分类: 活动记录|38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走进庞贝古城
chqxiao 2009-3-24 19:21
意大利庞贝古城位于罗马西北 240 公里 、著名的维苏威火山脚下 10 公里 处,始建于公元前 6 世纪,依山傍海,地杰人灵,鼎盛时期人口超过 2.5 万,是古罗马帝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美丽的大都市之一。 公元 79 年 8 月 24 日晚,维苏威火山突然大喷发,瞬息间厚厚的火山灰将庞贝全部埋没在深深的熔岩下,大自然毫不留情地将这座古城从地面上抹掉。突遭劫难,城中无人得以幸免。又过了 1600 多年之后,人们才偶然发现原来自己的脚底下还沉睡着这么一座古城。 1748 年意大利科学家们开始发掘其遗址,至今已展现了四分之一左右的城廓,约 1.8 平方公里面积,其间可见街道房屋保持基本完整,人们遗体化石千姿百态,遇难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如今的庞贝已成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科技文化艺术绝妙的真实标本,从中可以看到西方的古代文明。 小时候读史书,知道有庞贝古城这个名词,是世界人类文明悠久历史的佐证,但并未特别留意,那年头多强调中华古代文明。去岁偶然的机会走进古城考证一番,实地拍摄了一组照片,着实叹为观止。 古城门及城郊别墅群遗迹 昔日 通往城门的马车道 祭神广场及祭坛遗迹 神庙门柱遗迹 欧马齐娅楼前的柱廊 从民宅中挖出的陶罐 著名的赶骡人遇难时的尸体化石 当年的石雕 城内大街 公共澡堂里的洗浴池 富豪宅内庭院 城内的供水系统 面包房的烤炉 小酒肆遗迹 圆形大剧场内景 角斗士大本营 走进庞贝古城(2008)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6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意大利芬诺湾半岛度假港湾风光掠影(转发)
黄安年 2009-3-14 10:02
意大利芬诺湾半岛度假港湾风光掠影(转发)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4 日发布 这里是我们的好友许令仪转来的意大利芬诺湾半岛度假港湾风光掠影。图片共 19 幅。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09A)|4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