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一字之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字之师及其他
热度 5 fdc1947 2014-2-27 11:53
我在《 世说新语 中王氏人物关系图》一文中把 “ 偌大一个家族 ” ,写成了 “ 诺大一个家族 ” 。 东徐先生向我指出来了,我很感谢他。 写一个错别字,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文章中要想一个错别字也没有,是很难做到的。但是,错别字怎么个错法,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现在用拼音打字,要打“什么”,结果打成了“上面”,看上去很奇怪,但这是我粗心大意所致。因为我打的是 sm ,机器让我选择的词“什么”与“上面”挨在一起,本来是我应当选择的,可是我后面又连续打了几个字,机器就自动替我选择了一个“上面”,我没有注意,于是文章中就出现了一个错误。这种错误属于粗心大意,要是更加细心一点,问题就不难解决。 我为什么把 “ 偌 大 ” 写成了 “ 诺大 ” 呢?这是因为我读错了字。如果认真一点,我也知道这两个字应当写成 “ 偌大 ” ,但是在我的心目之中,它的读法是 “nuoda” 而不是 “ruoda” 。我一直这样读,读错了几十年。因此,打字的时候便自然地打上 “nuoda” ,机器上给了我 “ 诺大 ” 二字,我 “ 犹豫 ” 了一下,也就承认了,一个错字就这样产生。直到东徐先生向我指出,我知道我写错了。但是仍然不知道写错的原因。我要改正,打上 “nou” ,怎么也找不到 “ 偌 ” 字,查字典才知道原因之所在。如果没有人像东徐先生那样告诉我,指出我的错误,我可能将错读一辈子。所以,我非常感谢东徐先生。照现在一般的说法,他是我的一字之师。我不大喜欢 “ 一字之师 ” 这个词,因为这似乎隐含着只是一个字上可以向他学,别的方面不是老师似的。但是,我也实在想不出别的更合适的词了,也就马马虎虎用一下。不过要声明一下, 用这个词所强调的重点不在“ 一字 ” 而在于 “ 师 ” 。 网络最好的地方就是相互联系的方便,要有什么话就可以很方便地向对方说,可以公开说,也可以底下说,因而可以方便地交流思想。一个人说了错话,写了错字,别人可以指正,能够得到别人的指正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孔子说 :“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 连孔子都认为被别人指正是一件幸运之事(当然,孔门的粉丝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孔子不可能犯错误)。当然,还有一个笑话故事是说别人不屑指正其错误的。说某甲认为诸葛亮与孔明不是同一个人,某乙向他指正,甲却一口咬定自己没有错,还要与乙打赌。公认多知识的某丙却判定甲正确。当乙向丙抱怨时,丙告诉乙,让甲赢了东道,却糊涂一辈子吧。大家可以认为甲是不幸的,别人不屑指出他的错误。但是,实际上也许正是甲一点儿也不谦虚的态度才招致了别人对他的看法。不管原因到底如何,永远的糊涂总归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肯指出别人的错误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指出别人的错误是对别人的帮助,对他自己好像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反而要费时费力。但是, 如果朋友们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指正,形成了风气,那对于大家都是有益的事情。我们需要这样的环境 。
个人分类: 教育|4719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