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农村土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为农村子弟留下乡愁的根
热度 3 lxj6309 2018-12-27 09:08
国家正在修订农村土地法,在以前的规定中,户口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的农村人不能再拥有农村住房,或现有住房不能再维修直至不能居住。这些规定将斩断许多农家子弟离家后再回家怀念乡愁的路。实际上离乡的子弟也是家乡的财富,甚至有的是家乡的骄傲。这里建议: (1)允许第一代离乡人保留农村住宅,可以在原地基上重修或翻盖,其使用权直至其离世。允许其退休后返村居住。鼓励其积极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2)允许离乡第二代继续使用其前代人留下的遗产住房,并缴纳一定的物业费。退休后返村居住应缴纳一定的村庄建设费。
个人分类: 生活观察|2102 次阅读|4 个评论
台湾农村土地利用与管治
热度 1 lijianguo531 2014-2-27 17:15
今天下午听说台湾逢甲大学的 谢静琪教授来学院讲关于台湾农村土地利用的情况,感觉还是挺新颖的。虽然不做这块了,但是还是去听一下。听完之后心里有些感触和想法,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1)不管是内地还是台湾都很重视农村土地的利用与管制 谢老师称中国大陆为内地,我已经很满足了。台湾的农地的面积在90万公顷左右,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中部地区。其中都市农业比较发达,特别是种植蔬菜和花卉,面积有94780公顷(2009年)。台湾也在进行农地的分等定级工作,将农田分为优等地和低等地。同时,在耕地总量控制上也有明确的要求,大概最低要保持在30万公顷左右的耕地。虽然台湾近年来通过城市化、产业园区扩张以及大量交通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平原优质耕地,但是台湾目前耕地总的保有量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台湾也在推行与内地相似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即通过开拓山区的坡耕地来保持耕地总量的平衡。 (2)台湾耕地管制以地类,甚至是地块为基础 内地的规划都是以分区土地管制 为 基础,通过对功能分区内绿化率、建筑密度、高度、容积率等等限制来达到区域土地利用管理的目的。而在台湾这一管制指标设置 则要细化到 每个土地类型甚至地块。我数了一下,台湾将土地类型分为10种类型区,20个土地利用类型,类型区包括河川区(河谷区域,泥石流多发,不允许住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中,将建设用地的管治较严,被划分成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其中甲乙丙类(农村土地和危险地段 的建设用地 ) 都要要进行严格管控的。 (3)台湾曾经大规模推行农地重划项目 农地重划主要是指对零散的土地进行统一的归置和空间集中化,相当于内地的土地整治。将形状不规则的分散土地进行统一的整理,形成空间上集聚,兴建统一的灌溉排水系统和交通道路。同时,在耕地形状上也有要求,统一调整为长100公尺,宽25公尺的标准耕地,这样有利于机械化的进行。经过上个世纪80-90年的努力,台湾60%以上的耕地都经过了统一的重划。 (4)台湾农村圈地和违规使用现象也比较严重 近年来,台湾大力发展以高科技产业园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规模都比较大,比如:新竹的高科技产业园、台南的南部科学园区、台中的中部科学 园区。还有就是城市扩张所需的耕地,以及机场建设等等。这些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耕地征地行为,听说征地的补偿不是很高,不知道是否有钉子户的现象。个人行为对农地的占用主要有两种:(1)违章厂房;违章厂房都是在耕地重划以后,道路交通方面之后,个体企业主不经过审批进行的私建,污染严重,企业借助农田管网进行排污之后,会直接影响耕地质量,影响较坏(2)违章农舍;主要是由于农村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造成许多耕地荒弃或者发生流转。而有部分城市居民(退休居多)回乡购地,不经过审批进行高级住宅的建设。 优劣、惊奇与疑问: (1)台湾的梯田很少,且没有粮食安全之忧 虽然现在耕地向山区发展,但是坡耕地的开发不像内地以梯田为主导,他们大部分以顺坡耕作为主。我问为什么?她说,台湾新增耕地多不用于粮食生产,多是种植茶、花卉、蔬菜、林果等等, 旱地耕作为主, 不需要进行保水保肥。但是,不会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吗?毕竟,即便自己不灌溉,台湾热带气候条件下的暴雨一样会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而且她说,台湾不担心粮食安全的问题,粮食问题在20年前就已经解决,即通过进口解决。这里我也很想不明白,为什么粮袋子捏在别人的手里,自己也会很放心呢,是我杞人忧天了么?前面说了,台湾也有保障30万公顷耕地的红线标准,但是也不是仅为了保障粮食生产,而是保持区域生态良性循环,因为他们很少种粮食。 (2)台湾农地管控比较严,且真正做到了耕地占补平衡 这一点很好,由于实行在地块尺度上的管控措施,耕地的流转和利用都有可以详查的明细。虽然有违规用地,但是基本上没有从整体上影响到台湾耕地保有量水平。这一点,内地还是要好好学习和借鉴一下的。 (3)耕地地力保持与耕作习惯 台湾位于热带,可以种植多季稻,甚至是三季稻和四季稻。但是台湾目前多种植单季稻,冬季耕地主要用来种植花卉和蔬菜,这对于保持土壤地力有巨大的帮助。我觉得这对于内地耕地利用有借鉴作用,内地已经粮食连续10连增了,在有条件的区域(地力退化明显,水土流失严重、酸化盐碱化和荒漠化严重的区域)进行保护性耕作或抛荒,这对于保持土壤肥力,减轻区域 生态环境压力有巨大的帮助。 (4)当年台湾国民党也对大地主动过手 当年国民党退居台湾后首先进行整治的就是大地主。因为,他们觉得在大陆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农民问题解决好,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就是土地问题。所以,国民党也在台湾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首当其冲的就是拥有大面积耕地的大地主和土豪。将他们的土地分给广大农民进行耕种,这主要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而在1987年大水灾之后,开始意识到分散的小农经营不利于扩大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这也是后面80年代进行农地重划的一个重要原因。
个人分类: 学术视野|5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