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讣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讣告中的官本位
热度 43 lvnaiji 2014-9-30 08:49
吕乃基 官本位在中国存在已久,也被诟病已久。耐人寻味的是,所有诟病、举措都无损官本位一丝毫毛。官本位攻城略地,由官场到学界,成人到儿童,所向披靡。本以为对此已是审美疲劳,难有新意,不料,近日在某报上看到这样一段讣告,令博主再次大开眼界。 ……正厅级离休干部(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原……长、……书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在……逝世,享年……岁。 正厅级,写明这一点窃以为正常。 离休干部,不一样了。正厅级有的是,而正厅级的离休干部就不多见了。 最不一般的是括弧内的东东,“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原先博主也常看到递过来的名片上有“某某巡视员”(享受处或厅待遇),括弧内通常比前面的职务高半级,譬如正厅级,享受副省级待遇,于是较之“正厅级离休干部”又高了些许。 这还不至于拍案惊奇。妙就妙在括弧中的后四个字:医疗待遇! 让我等愚昧而初次见闻者五味杂陈,如《江姐》中的一段唱词,不知是喜还是悲。喜的是,这样一来,总算攀上了副省长级,悲的是,只是其中的“医疗待遇”! 原来,“享受”某级待遇,其中还可以细分!不知是否还有诸如“政治待遇”,可以看“内参”、“大参考”待遇之类,以及“生活待遇”等? 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在网上查找“副省长级医疗待遇”。 Out 了,相关结果竟然有875,000个!早在1984年中央就有文件,还就是特指“医疗待遇”。看来,这“医疗待遇”其实还真算不了什么。 关键是,在讣告中偏偏把这不算什么的“待遇”,放进括弧,写到讣告里,以进一步区分于已经不多的正厅级离休干部。 于是,通过“离休干部”,进而“享受副省长级”,即使限于“医疗待遇”,在官本位的阶梯上显示出哪怕最细微的差别,总算从大把的正厅级中“脱颖而出”。看到这样的讣告,带着这样的官衔,逝者当可以安眠于九泉之下。 官本位,从托儿所幼儿园的班长,从小学的“五道杠”(参见 “五道杠”激起千层浪 ),一直到讣告,到坟墓。 各位且勿见笑。细细想来,在学术界的系列中其实也有类似系列,只是平素没有在意。校园内见到的讣告中,教授之类的词汇不可少。“教授”之后,不知今后是否会在讣告中加上“长江学者”、“333人才”、“千人、万人”计划之类浓浓的一笔,以区别于一抓一大把的教授,进而再加上括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职称职务双轨制的情况下,老副教授工资高于新的教授并不罕见。到那一天,不妨在讣告中也来这么一句:……副教授(享受教授工资待遇),以此类推。 官本位,不只是幽灵,它,活在13亿中国人的心中。 声明:本文对事不对人。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605 次阅读|99 个评论
[转载]沉痛悼念蒋大宗教授
bingoon 2014-3-21 17:49
生物医学工程同仁: 惊悉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原副理事长 蒋大宗教授因病于2014年 3月18 日在北京逝世,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表示深切的哀悼。遗体告别仪式于2014年3月22日上午10时至11时,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殡仪馆竹厅举行,如有相关事宜可与学会办公室联系。 联系人:康亚文 联系电话:13718832649 附:讣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2014 年3月20日
2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母亲的讣告
热度 2 许少鸿 2013-8-8 13:55
这是我的母亲朱文曼生前为自己撰写的讣告,她于2013年6月20日下午17:30去世,享年85周岁。母亲要求后事从简,因此我们没有广而告之她所有的同事、朋友,现在我将它放在这里,告知父亲许少鸿和母亲的生前友好母亲离别的消息。 告别 再见了!我的亲人和朋友! 少鸿在那边已经等得太久。 我要去履行我们的约定, 到天父处再次携手。 感谢你们给我温暖的阳光, 使我在风雪中未曾冻透。 感谢你们给我鼓励和希望, 使我的生命变得丰厚。 如果你们也相信灵魂, 那么,我们还有再见的时候。 文曼
个人分类: 消息|9543 次阅读|2 个评论
SCI不宜出现在讣告中
热度 17 blownsand 2013-6-6 21:04
兰州大学第二分部门口的布告栏中隔三差五就会出现讣告,大家习以为常。今天看完化学化工学院一位年轻教授的讣告,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刚才专程去多看了一眼,原来逝者介绍中有“发表n篇SCI论文”的语句。盖棺定论的话一定要字斟句酌。人总是要有些追求的,何况教授!预备*员、*积极分子、优秀*,哪个词不比 SCI有境界?
7398 次阅读|20 个评论
科学网博主的讣告,是真的吗?
热度 37 马红孺 2013-4-8 19:10
在人人网看到这个,是真的吗? 3月5日沈老师还发表博文一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05880do=blogid=667475 请拷贝上面的网址访问,如果点击链接,就链到你自己的博客了。这也是科学网最近的一个新功能:点击任何链接都链接到自己。 前一博文,在按下 保存发布 时显示出错,于是,我重写一遍重发。后来发现,其实发布成功。既然两个都有人读过并评论过了,就都保留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738 次阅读|44 个评论
科学网博主的讣告,这是真的吗?
热度 2 马红孺 2013-4-8 19:08
从人人网上看到这个,是真的吗?若是,深切哀悼,若否,这玩笑也开得太大了。 3月5日沈老师还发过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05880 请拷贝上面的网址访问,如果点击链接,就链到你自己的博客了。这也是科学网最近的一个新功能:点击任何链接都链接到自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0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讣告: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谷超豪院士逝世 享年87岁
热度 3 bhwangustc 2012-6-24 16:23
[转载]讣告: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谷超豪院士逝世 享年87岁
讣 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线性科学中心主任谷超豪教授逝世 谷超豪先生永垂不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线性科学中心全体成员敬挽 以下转载自 复旦大学新闻网: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谷超豪院士逝世 享年 87 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优秀盟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谷超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6月24日凌晨1时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谷超豪,男,1926年5月出生,浙江温州人。194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3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1957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获科学博士学位。历任复旦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谷超豪院士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科学家,他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院士,致力于数学研究事业,治学严谨、成果丰硕、影响广泛,在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及数学物理等数学领域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际同行高度赞誉,始终走在国际数学研究的最前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国际高等学校科学院院士。他撰有《数学物理方程》等多部专著,研究成果“规范场数学结构”、“非线性双曲型方程组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的研究”、“经典规范场”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2010年1月,谷超豪院士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为谷超豪院士颁发奖励证书。2010年2月,他致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上海数学中心,推动上海及全国数学学科发展的设想。胡锦涛总书记对此十分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2012年5月,上海数学中心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正式揭牌奠基。 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谷超豪院士一直辛勤耕耘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长期为学生讲授数学基础课,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年轻人,培养了包括李大潜院士在内的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数学人才。曾获得第一届“上海市科技功臣”称号和第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2009年8月,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171448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谷超豪星”,作为对这位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的褒奖。 1 2 3 以下转载自凤凰网: 谷超豪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谷超豪论数学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09 次阅读|4 个评论
南开老校长光学家母国光院士逝世
热度 37 科学网编辑部 2012-4-12 20:03
【讣告】南开大学原校长、著名光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母国光先生,今天(4月12日)下午因病在津逝世,享年81岁。 个人简介 母国光,男,汉族,辽宁省锦州人,中共党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所长,原南开大学校长。美国光学学会( OSA )、国际光学工程学会( SPIE ) Fellow 。 母国光同志长期从事光学及应用光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所培养的学生遍布海内外。他在多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编写的《光学》教材,成为“文革”后奠定大学物理专业基础水平的通用教材,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母国光从事光学科学研究,视野宽阔,面向社会需求。先后设计、研制了多种光学仪器,特别是在白光光学信息处理及黑白编码彩色侦察摄影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不仅提出了重要的新概念、新技术,而且取得了实际的重要应用。他致力于光学工程学科的创建及发展,主持建立了依托于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的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时在南开大学原有光学信息处理的研究基础上,主持建设了超短超快脉冲激光精密加工光学平台和非线性光谱成像技术及微光学技术等多个光学工程前沿技术的研究平台,为南开大学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母国光同志先后担任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市人大代表,第十届市政协常委,第五届、第六届天津市科协主席,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国际光学学会委员会( ICO )副主席,第九届国际大学协会( IAU )常务理事。 1990 年当选美国光学学会( OSA ) Fellow , 1991 年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 SPIE ) Fellow 。 199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 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6 年至 1998 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 1998 年至 2000 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母国光同志先后获得“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国家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光华科技一等奖,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荣誉。
个人分类: 通知公告|13777 次阅读|36 个评论
讣告——对不起,让大家失望了
热度 15 cosismine 2011-10-12 17:48
Dear Dr Liu, Thank you for your Correspondence submission, which we regret we are unable to publish. Pressure on our limited space is severe, so we can offer to publish only a very few of the many submissions we receive. Naturally, I am sorry to convey a negative response in this instance. Thank you again for writing to us. Yours sincerely
3969 次阅读|32 个评论
nature的回信------讣告前曲?
热度 3 cosismine 2011-10-10 19:31
我再偷笑一下,nature没有直接拒绝,哈哈哈哈! Dear Dr Liu, Thank you for your submission to Correspondence. A decision regarding your submission will be made shortly. Kind Regards, XXX 哈哈, if it is accepted......if it is rejected...... 充满想象的空间!!! 我估计编辑是去咨询有关专家了,主啊,请让编辑问我老师,或者Leydesdorff,或者Glanzel吧.....
3940 次阅读|8 个评论
偷偷笑着
cosismine 2011-10-9 20:15
今天没有退稿信......英国人不过中国的国庆,他们过周末,所以他们没有人来处理我的去稿......
21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文铸同志讣告
马红孺 2011-8-29 17:02
中国共产党党员、浙江大学原副校长、物理系原系主任、教授李文铸同志讣告 作者:物理系 阅读:209 次 时间:2011-8-28  类别: 研究生教育 讣 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浙江大学原副校长、物理系原系主任、教授李文铸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1 年 8 月 26 日 14 时 0 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 88 岁。 李文铸同志的遗体送行仪式定于 2011 年 8 月 30 日上午 10 : 00 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花厅举行,悼念仪式定于 2011 年 9 月 2 日上午 9:10 在杭州殡仪馆 7 号厅举行。敬献花圈的单位和生前友好请与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联系。 地址:杭州市余杭塘路 866 号 电话: 0571 — 88981581 参加遗体送行仪式的同志请于 2011 年 8 月 30 日上午 8 : 30 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南门乘车前往(如需要,可联系李先生 010 — 82108972/13777836430 );参加悼念仪式的同志请于 2011 年 9 月 2 日上午 8 : 15 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大门乘车前往。 浙江大学物理系于 8 月 30 日 -9 月2 日 间在玉泉校区设立追思室,哀悼李文铸同志( 地址:教 12-521 室,电话 / 传真: 0571-87951328) 。 浙江大学 2011 年8 月27 日
4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井思聪逝世讣告
bhwangustc 2010-10-6 22:32
讣 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井思聪 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0 年 10 月 2 日凌晨 0 点 57 分 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去世,享年 65 岁。 井思聪 教 授 1945 年 11 月 3 日 出生,安徽省寿县人。 1963 年 9 月 1968 年 12 月在北京大学 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 读本科; 1968 年 12 月 1970 年 12 月在安徽省军区农场锻炼; 1971 年 1 月 1979 年 8 月在安徽大学物理系任教; 1979 年 9 月 1981 年 12 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82 年 1 月留校任教并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1984 年获得第四届郭沫若奖学金 ; 1986 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88 年被聘为副教授, 1993 年晋升教授, 1995 年起担任理论物理学博士生导师。 1995 年 2004 年担任理论物理专业主任; 1989 年 6 月 10 月赴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做访问学者; 1990 年 10 月 1991 年 10 月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杜伦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7 年 9 月 1998 年 9 月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做访问学者 ; 2004 年赴瑞典 Lund 大学数学研究所合作研究。 井思聪 教授于 1996 年 12 月加入中国致公党,任安徽省致公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 井思聪 教授长期从事 近代量子场论、粒子物理 方面的研究,在格点规 范理论和规范场的量子反常方面发表了多篇重要的研究文章。 1983 年 以来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如 Phy.Rev. 、 Phys.Lett. 、 J.Phys 、 JHEP 、 《中国科学》、《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等刊物上发表数十余篇 学术论文。近年来主要从事量子代数、例外统计、超对称理论、非对 易空间量子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具有原创性的重要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同行中有相当影响 。主讲过《量子力学》、《量子场论》、 《广义相对论》等专业课程。曾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困学守望 优秀教学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井思聪 教授立身正直 , 淡泊名利,学术精湛,治学严谨,师德高尚, 谦和仁义,他的去世是我校理论物理学科的重要损失。 井思聪 教授安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近代物理系 2010 年 10 月 6 日 井思聪 教授 告别仪式定于 2010 年 10 月 8 日下午 15 : 00 时在合肥市殡仪馆 2 号厅举行。请参加告别仪式的老师于 14 时 30 分在教一楼前上车前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又没了一个----海外博士之死
chile 2009-10-23 18:10
这个消息是惊人,最近几年国内也有不少同志前仆后继的去找马克思。事情的留下的伤痛最终往往都是在强大和谐的各层官员有意无意的淡化了,但是留在心里的伤痕确实无法消去。 人又去了一个,对于一个单位来说只是一个过客,而且那个单位会承认是亏待与你那? 希望善良的人心里有更多的承受能力! 希望领导们也给年轻人一个可以养家的薪酬。 也希望单位都可以承担起员工的责任,不能成为葬送人才的墓地。 希望教育部的领导在歌颂自己的业绩死后,算算每年非常死亡的尸体有多少吧! 本不想说什么话,看了几篇文章后感觉心如刀割,不知道我满怀希望看着的高校,是不是将来也让我失望那?
个人分类: 自愚自乐|34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需拍案惊奇,记住涂博士的讣告很重要
sheep021 2009-10-22 15:44
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留下6页遗书,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不知何故,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来自: 人间奇文:一位海归博士的讣告竟然是这样写的! 讣告 7月28日,涂博士租住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公寓建筑面积57平方米(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等家具和电器设施)。此后,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 9月17日,涂博士于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 不用全看完了,这哪像是讣告阿,简直是招聘广告嘛 讣告是长了点,但最后一句实在是点睛之笔,用 词很像中央电视为去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发的讣告的最后一句。只是因病二字,实在有点语焉不详,难道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没有偷? 最后,为涂博士悲伤,希望他在天堂安息。 后记: 我曾有过找个高校轻轻松松做教师的梦想,现在才知道没有走这条路也不值得遗憾。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2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讣告: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传钧先生逝世
wumingxin 2009-3-14 21:53
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学社杰出社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原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地理学报》原主编、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传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09 年 3 月 13 日 16 时 46 分 在北京逝世,享年 91 岁。 吴传钧 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和人文地理事业的开拓者。他率领我国经济地理学走向繁荣,引领我国人文地理学获得复兴,带领中国地理学走向世界,在农业地理、土地利用、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领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地理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长期担任国内外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曾获得多项科学成就奖励,培育了大批杰出人才,在国内外同行中赢得了大师的赞誉。他深深地热爱中国地理学,治学与创业并重,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 吴传钧 先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对全国地理工作者和地理爱好者充满爱心。他谦虚自律、乐观豁达、品行磊落、气节高尚,是学习知识的楷模、追求事业的楷模、认真生活的楷模。他的学术思想正在变为我国广大地理工作者的行动方向,他所开创的科学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吴传钧先生的逝世是中国科学界的一大损失。我们深切怀念吴传钧先生,沉痛悼念吴传钧先生! 吴传钧 先生永垂不朽! 遗体告别时间: 2009 年 3 月 19 日上午 10 : 00 遗体告别地点: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东大厅 相关联系电话: 86-10-64854841 , 64870663 , 64889302 接收唁电传真: 86-10-64854230 , 64889598 , 64889302 接收唁电邮箱: condolence @ igsnrr.ac.cn 吴传钧 先生治丧委员会 二 ○○ 九年三月十四日 致国内外各界同仁 应吴传钧先生子女要求,为了吴传钧先生家人特别是其夫人瞿宁淑先生的健康,请各位同仁务必不要往吴先生家里打电话或登门致哀,并请以后不要向瞿先生提及此事。有关事宜请直接联系治丧委员会,或者联系吴传钧先生子女吴利民、吴利华。 治丧联系电话: 86-10-64854841 , 64870663 , 64889302 接收唁电传真: 86-10-64854230 , 64889598 , 64889302 接收唁电邮箱: condolence @ igsnrr.ac.cn 吴传钧 先生家属联系电话: 13381261062 , 13901030717 吴传钧 先生家属电子邮件: lh_wu @ chng.com.cn 吴传钧 先生治丧委员会 二 ○○ 九年三月十四日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