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加速膨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eBOSS的观测结果根本不能否定其国际流行严重错误观点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7-5-31 20:48
eBOSS 的观测结果根本不能否定其国际流行严重错误观点 电子杂志 (5 月 18 日至 5 月 24 日 ) 2017 年总第 503 期报道: 北京时间 5 月 19 日,世界最大星系巡天——拓展的重子振荡光谱巡天( extended Baryon Oscillation Spectroscopic Survey ,简称 eBOSS )国际科技计划合作组织发布了最新科学结果: eBOSS 合作组通过观测距离我们 68 亿光年到 105 亿光年之间 观测到宇宙深处星系和类星体的空间分布,发现了显著的重子声波振荡( BAO )信号。 却要以此认为,这是: 人类首次成功利用遥远的类星体探测宇宙的膨胀历史。 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巡天在 6.5 个标准差水平上证实了暗能量的存在。除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之外的暗能量存在的又一独立证据。 这显然是,国际流行错误观点,对观测结果的错误解读。 实际上,本博主早已有博文,例如: 创新纠正、弥补现有物理、数学理论的错误、不足( 12 ) 所谓“大爆炸宇宙膨胀论、加速膨胀、反引力暗能量”的错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954252.html 具体推导牵引运动引起的光频红移公式,表明所谓“宇宙膨胀论”、“大爆炸宇宙论”是根据只适用于惯性的牵引运动系的通常“都普勒公式”,认为,光子频率的变化是与发光体牵引运动速度成正比而得出的。 并牵强附会地把偶然发现的低温, ( 等效温度 ~2.73K) “背景辐射”当成所谓“宇宙年龄约为 10 万年时,由光子退耦而产生的”,就作为所谓“大爆炸宇宙论”的重要依据。 事实上,它很可能是宇宙间(包括太阳系)广泛存在着大量的“黑洞”中,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强辐射光子,虽经引力的作用而能量衰减后,仍以一定的很低频率逃出其“事界”之外,而能被观测到的辐射。 并由如此得来的星体运动速度,按引力公式估算,得出宇宙有大量“质量缺失”,而认为存在大量“暗物质”。 虽已发现各星系中心,存在巨大质量的黑洞,而按现有采用仅适用于惯性牵引运动公式,所得各星体速度的数据,计算尚不能完全弥补所谓的“宇宙质量缺失”,以及分析宇宙远处星体的红移超过了与发光体速度成正比的“都普勒公式”,等事实,现代宇宙学家,就甚至得出“宇宙加速膨胀论”,而导出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所谓反引力的所谓“暗能量”。 但是,各星体间的牵引运动,都远非惯性的。 本博主,按非惯性牵引运动系的变换,已经推导出:光子频率的红移量却是各星体间的牵引距离和动量各分量的复杂得多的函数,这才是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光频红移的公式,它根本不能与牵引运动的速度简单地成正比。 因而,按光子频率的变化与与发光体牵引运动速度成正比的,仅适用于惯性的牵引运动系的通常“都普勒公式”, 得出的所谓“宇宙膨胀大爆炸论、加速膨胀、反引力暗能量”就都是完全、根本错误的。 必须按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光频红移的公式,全面改造整个宇宙学的有关计算方法和数据:重新正确计算各星体的运动速度和质量,特别是准确计算各黑洞的巨大质量,就可能,也才可能,完全弥补所谓“宇宙质量缺失”,而根本否定所谓“暗能量”的存在性,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人们从以地球为中心,到以太阳为中心,进而看到太阳系也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小点子,再进而观察到更为广大的大量星系,应足以相信我国古代哲学家就认识到的:我们的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然而,现代宇宙学家却要以目前观测到的最远点来断定:宇宙诞生于 137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早已发现宇宙中,有各种恒星、超新星、黑洞等存在、演变和发展,等客观事实,就应能了解:万物普遍演变、发展的宇宙运动规律。 然而,现代宇宙学家却要凭,仅适用于惯性牵引运动的光频红移与发光体速度成正比的“都普勒公式”来分析得到各星体错误的红移规律,而推测出所谓“宇宙膨胀大爆炸论、加速膨胀、反引力暗能量”就都是完全、根本错误的。 本博主还有博文,根据现有观测到最远传来的红移信号的红移量, z ,和相应的回溯时间, t ,给出了 z~t 是双曲线的一支的具体函数,例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996344.html 已知观测系接收到 137 亿年前,即, t=137 亿年时,某星系的某一光频率已知的红移量数据, z=22 ,而从该星系发射时,即, t=0 时,当然是 z=0 。 即已知: t=0 时, z=0 ; t=13.7 时, z=22 。 由于在真空中 3 维空间的运动速度, c0 ,不变,随时间改变的规律是始终一致的,即可: t( 以 t=10 亿年为单位,以 13.7 为 1 ,从 0 到 1) , z( 以 z=1 为单位,以 22 为 1 ,从 0 到 1) ,对照相应各点作图。 就得到观测系在相应任何时间差, t ,星体该光频率相应的红移量, z ,的数值,即:所谓“回溯时间”。 ( 作图,粗估数据只能有 3 位有效数字 ) 表明: z( 以 z=1 为单位, 22 为 1) : 0 .0023 .0722 .105 .169 .803 1 t( 以 10 亿年为单位, 13.7 为 1) : 0 .073 .730 .803 .876 .993 1 以此作图表明:它是双曲线的一支 ( 理论分析也证明: z 与 t 应是双曲线的一支 ) 。 因此,可设此双曲线的一支为: (z+z0)(t+t0)=a, 由图上如下 3 点 (z,t): z( 以 z=1 为单位, 22 为 1) : 0.0 .105 1 t( 以 10 亿年为单位, 13.7 为 1) : 0.0 .803 1 按上式,定 3 个常数 z0 , t0 , a ,得到: (0.0+z0)(0.0+t0)=a, z0t0=a, (1) (.105+z0)(.803+t0)=a, z0t0+.105t0+.803z0+.0843=a, (2) (1+z0)(1+t0)=a,z0t0+t0+z0+1=a, (3) (2)-(1):.105t0+.803z0+.0843=0 , (3)-(1): t0+z0+1=0 , 解得: (3 个参数可计算到较高的有效数字 ) (.803-.105)z0+(.0843-.105)=0 , .698z0=.0207 , z0=2.965616x10^(-2) , t0=-1.029656 , a=-t0(t0+1)=-3.053548x10^(-2) , z=-2.965616x10^(-2)-3.053548x10^(-2)/(t-1.029656) , 以 t 代入检验 z : ( 可计算到 z 按理论曲线,得到的较高有效数字 ) 例如,取 6 位有效数字: ( 还可按需要,取更高的有效数字 ) z : 0 .002267 .072246 .105066 .169070.803372 1 t : 0 .073 .730 .803 .876 .993 1 由此按 z=-2.965616x10^(-2)-3.053548x10^(-2)/(t-1.029656) ,可得到各 t 、 z 的更高相应位有效数值。 得到各星系光频率红移量 z 随时间 t 改变的规律。 而且,适用于真空中,任何发射或反射相应频率光的物体或粒子。 由此,即可由任何发射或反射相应频率光物体或粒子在太空(近真空)测得的光频率红移量 z 光确定其时空 ` 位置 1 线矢时轴坐标, ic0t 光,中的, t 光 。 而由 c0t 光就得到任何发射或反射相应频率光物体或粒子在太空(近真空)到观测处的距离。 本博主还有博文: “光子、声子,的产生,各种‘波’的形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1002571.html 只有能产生不同的能级,使静止质量不 =0 的粒子,能跃迁于不同的能级。 大量这样跃迁的粒子的集体表现,就能,也才能,形成相应的波。 并且,就能,也才能,辐射出静止质量 =0 的粒子。 这种大量静止质量 =0 的粒子,时空“相宇”的统计,得到的最可几分布函数,就是,也才是,几率的波。 例如: 弹性力能产生不同的能级,电中性粒子,例如:各种原子、分子,能跃迁于不同的能级,就能形成相应粒子的震动,例如:水波,敲锣、打鼓,和音叉,等的震动。大量这种粒子的集体表现,也才能形成相应的,震动波。 并且,就能,也才能,辐射出静止质量 =0 的 “声子”。 大量的声子,经时空“相宇”的统计,得到的最可几分布函数,就是,也才是,“声波”。 各种原子的外层各电子,或任何带电粒子,在相应 6 维的电磁力,以及各种基本粒子,在相应 12 维的强力、弱力,的作用下,也都可由不同途径,产生相应的不同能级。 大量带电粒子跃迁于不同的能级,就能,也才能,形成相应的,集体表现的,电磁波或热辐射波。 并且,就能,也才能,辐射出静止质量 =0 的各自频率的 “光子”,大量光子时空“相宇”的统计,得到的最可几分布函数,就是,也才是,“光波”。 一切粒子都有质量,“声子”和“光子”,虽无静止质量,却仍有运动质量。 一切有运动质量的粒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但是,仅由引力作用粒子的运动方程,却是只能使粒子根据初始、边界条件的不同,而作各种圆锥曲线 ( 抛物线,椭圆,或双曲线的一支,或其“特例”的。直线、圆 ) 的轨迹运动,而不可能产生不同的能级,不能产生任何静止质量 =0 的粒子、不可能形成或产生任何“波”。 eBOSS 合作组通过观测距离我们 68 亿光年到 105 亿光年之间 [ 对应红移 0.8 到 2.2 之间观测到宇宙深处星系和类星体的空间分布, 声子不能在真空中传送,到宇宙深有大量重子处,直接探测,发现显著的重子声波振荡( BAO )信号声波振荡( BAO )信号。 都只是相应星体发射相应光子,相应重子发射声子,的必然结果,完全不能否定国际流行的,所谓“大爆炸宇宙膨胀论、加速膨胀、反引力暗能量”的严重错误。
个人分类: 物理|15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纠正、弥补现有物理、数学理论的错误、不足(12)
热度 1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6-2-3 13:38
创新纠正、弥补现有物理、数学理论的错误、不足( 12 ) 所谓“大爆炸宇宙膨胀论、加速膨胀、反引力暗能量”的错误 中国科学院 力学研究所 吴中祥 提 要 具体推导牵引运动引起的光频红移公式,表明所谓“大爆炸宇宙膨胀论、加速膨胀、反引力暗能量”等等宇宙学的根本错误。 必须按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光频红移的公式,全面改造整个宇宙学的有关计算方法和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关键词:大爆炸宇宙膨胀论加速膨胀,暗能量,牵引运动引起的光频红移公式 1 .所谓“大爆炸宇宙膨胀论、加速膨胀、反引力暗能量”的荒唐根据 人们从以地球为中心,到以太阳为中心,进而看到太阳系也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小点子,再进而观察到更为广大的大量星系,应足以相信我国古代哲学家就认识到的:我们的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然而,现代的所谓宇宙学家却要以目前观测到的最远点来断定:宇宙诞生于 137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早已发现宇宙中,有各种恒星、超新星、黑洞等存在、演变和发展,应该能了解:万物普遍演变、发展的宇宙运动规律。 然而,现代的所谓宇宙学家却要凭,仅适用于惯性牵引运动的光频红移与发光体速度成正比的“都普勒公式”来分析得到各星体错误的红移规律,而推测出所谓“宇宙膨胀论”,甚至,“大爆炸宇宙论”。 并牵强附会地把偶然发现的低温, ( 等效温度 ~2.73K) “背景辐射”当成所谓“宇宙年龄约为 10 万年时,由光子退耦而产生的”,就作为所谓“大爆炸宇宙论”的重要依据。事实上,它很可能是宇宙间(包括太阳系)广泛存在着大量的“黑洞”中,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强辐射光子,虽经引力的作用而能量衰减后,仍以一定的很低频率逃出其“事界”之外,而能被观测到的辐射。 并由如此得来的星体运动速度,按引力公式估算,得出宇宙有大量“质量缺失”,而认为存在大量“暗物质”。 虽已发现各星系中心,存在巨大质量的黑洞,而按现有数据计算尚不能完全弥补所谓的“宇宙质量缺失”,以及采用仅适用于惯性牵引运动公式,分析宇宙远处星体的红移超过了与发光体速度成正比的“都普勒公式”,现代的所谓宇宙学家,甚至,就得出“宇宙加速膨胀论”,而导出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所谓反引力的“暗能量”。 2 .具体推导牵引运动引起的光频红移公式 按“时空可变系多线矢物理学”已知: 当物体有了运动,就有相应的牵引运动系的变换。 一般而言,应由相应的“牵引位置 1 线矢”,日 ,各方向余弦正交、归一矩阵表达。 对于惯性牵引运动参考系,因有 dv =0 ,的条件,而可由相应的“牵引速度 1 线矢”, v ,各方向余弦正交、归一矩阵的洛仑兹变换 表达: v0/v+v1/v+v2/v+v3/v= + + + -v1/r+v0/v-rv3/v+22/v= + + + -v2/v+v3/v+v0/v-v1/v= + + + -v3/v-v2/v+v1/v+v0/v= + + + 因惯性牵引系, dva=0 , a=0,1,2,3, 而有: =0 , 光子动量的模长表达为: P=h 频率 /c , P’ =h 频率’ /c , P’a; a=0,1,2,3, 表达为: p’0=p0 +p1 +p2 +p3 p’1=p0 +p1 +p2 +p3 p’2=p0 +p1 +p2 +p3 p’3=p0 +p1 +p2 +p3 dp’0=dp0 +dp1 +dp2 +dp3 dp’1=dp0 +dp1 +dp2 +dp3 dp’2=dp0 +dp1 +dp2 +dp3 dp’3=dp0 +dp1 +dp2 +dp3 dp’=hd 频率 ’/c =(dp’0^2+dp’1^2+dp’2^2+dp’3^2)^(1/2) =((dp0 +dp1 +dp2 +dp3 )^2 +(dp0 +dp1 +dp2 +dp3 )^2 +(dp0 +dp1 +dp2 +dp3 )^2 +(dp0 +dp1 +dp2 +dp3 )^2)^(1/2) =f(v0,v1,v2,v3) hd 频率 /c 即: 牵引运动 r ( 1 线矢)引起惯性牵引运动系的变换,使光子频率的变化是与其频率和牵引速度成正比的。 这就是通常的“都普勒公式”,它只适用于惯性的牵引运动系。 对于非惯性牵引运动系,就必须由“牵引位置矢”, r(1 线矢 ) ,各方向余弦表达的正交归一矩阵 : ict/r+r1/r+r2/r+r3/r = + + + -r1/r+ict/r-r3/r+r2/r = + + + -r2/r+r3/r+ict/r-r1/r = + + + -r3/r-r2/r+r1/r+ict/r = + + + 表达相应的变换。 光子动量的模长表达为: P=h 频率 /c , P’=h 频率 ’/c , P’a; a=0,1,2,3, 表达为: p’0=p0 +p1 +p2 +p3 p’1=p0 +p1 +p2 +p3 p’2=p0 +p1 +p2 +p3 p’3=p0 +p1 +p2 +p3 dp’0=dp0 +dp1 +dp2 +dp3 +p0 +p1 +p2 +p3 dp’1=dp0 +dp1 +dp2 +dp3 +p0 +p1 +p2 +p3 dp’2=dp0 +dp1 +dp2 +dp3 +p0 +p1 +p2 +p3 dp’3=dp0 +dp1 +dp2 +dp3 +p0 +p1 +p2 +p3 dp’=hd 频率 ’/c =(dp’0^2+dp’1^2+dp’2^2+dp’3^2)^(1/2) =((dp0 +dp1 +dp2 +dp3 +p0 +p1 +p2 +p3 )^2 +(dp0 +dp1 +dp2 +dp3 +p0 +p1 +p2 +p3 )^2 +(dp0 +dp1 +dp2 +dp3 +p0 +p1 +p2 +p3 )^2 +(dp0 +dp1 +dp2 +dp3 +p0 +p1 +p2 +p3 )^2)^(1/2) 即: 牵引运动 r ( 1 线矢)引起非惯性牵引运动系的变换,使光子频率的变化就与其动量的频率、各分量,以及牵引运动 r ( 1 线矢)、 dr ( 1 线矢)等等,有着复杂得多的关系,这才是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光频红移的公式,它根本不能与其动量的频率和牵引运动速度简单地成正比。 3 .所谓“大爆炸宇宙膨胀论、加速膨胀、反引力暗能量”的根本错误 前节按“时空可变系多线矢物理学”,具体给出了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光频红移的公式,根本不同于惯性牵引运动的光频红移与发光体速度成正比的“都普勒公式”。 各星体的运动与惯性牵引运动都相差甚远。 所谓“宇宙膨胀论”、“大爆炸宇宙论”、“宇宙加速膨胀论”都是根据只适用于惯性的牵引运动系的通常“都普勒公式” ,认为, 光子频率的变化是与发光体速度成正比,而得出的,因而,它们都是基本根据的根本错误。 按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光频红移的公式,重新计算各星体的运动情况,并用于计算宇宙各星体的质量,特别是准确计算各黑洞的质量,就可能完全弥补所谓“宇宙质量缺失”,而根本否定所谓“暗能量”的存在性。 这就需要按非惯性牵引运动的光频红移的公式,全面改造现有整个宇宙学的有关计算方法和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结果,须作认真考虑。 4 .参考文献: 《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吴中祥 博士菀出版社 2004 年 11 月 http://www.sciencenet.cn/u/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
个人分类: 物理|2026 次阅读|5 个评论
宇宙演化中的逻辑关联Ⅺ 现代宇宙学的天文观测基础及其解释(三)
chenfap 2009-3-15 11:31
现代 宇宙学的天文 观 测基础及其解释(三) 主要内容: * 对 宇宙中氦丰度 的两种解释 * 宇宙空间在加速膨胀的 观 测基础 * 宇宙膨胀、微波背景辐射、宇宙中的氦丰度都没有肯定宇宙大爆炸的存在 3 ),对 宇宙中氦丰度 的两种解释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 , 在宇宙最初期 , 物质粒子只有夸克、轻子,可能还有 Higgs 粒子;以后 随着宇宙膨胀降温,。在 大爆炸后大约 10 -5 秒,温度约 10 万亿度时, 质子 和 中子 开始形成;在大爆炸后大约 13.8 秒,温度约 30 亿度时, 氘 、 氦 类稳定原子核( 化学元素 )形成。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 , 宇宙中的氦主要是在宇宙最初期由 质子 和 中子 合成的, 根据当时的温度可计算出 宇宙中的氦丰度(即氦的质量所占通常物质质量的百分比),详细讨论和 计算请参阅 宇宙学教科书有关章节。大爆炸宇宙学对氦丰度的 计算 的结果基本上是符合观测数据的 ,故 主流宇宙学认为这也是存在宇宙大爆炸的另一重要证据。可是对宇宙中的氦丰度的来源,也有另外的解释 :早在 1950 年代,有些宇宙学的学者曾主张,宇宙中的氦主要是在各恒星内部合成的,然而详细的计算表明,宇宙中所观测到的氦丰度难以于 年之中在各恒星内部合成; 年是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所算出的宇宙目前的大致寿命。 可是,对修改的宇宙模型来说,宇宙至今已经历了 无穷长的时间, 氦在各恒星内部合成有着足够的时间。因此,主张宇宙中的氦主要是在各恒星内部合成的观点也有可能是对的。于是,对宇宙中的氦丰度的形成,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并对应于两种不同的宇宙演化理论。那一种正确?有待于今后的观测事实和理论分析来决定。 4 ), 宇宙空间在加速膨胀的 观 测基础 Ia 型超新星是 超新星中的一种类型,它 具有相对均匀的光谱、光变曲线及峰值光度,是较好的相对距离指示器。 一旦它们的绝对光度得到标定,就可以定出它的 距离和 哈勃常数。 对一个 Ia 超新星,可分别 测 出它 的宇宙学红移 z 和相对于观 测 者的 距离 L1 , 这也大约是该 Ia 超新星 所属的星系 的宇宙学红移 和 相对于观 测 者的 距离 。若 假定宇宙是匀速膨胀,用 z 也 可以算出 该 Ia 超新星 的距离 L2 , 然后和测 出 的实际距离 L1 比较,如果 L1=L2 ,则宇宙是匀速膨胀,如果 L1L2 ,则宇宙是加速膨胀,如果 L1L2 ,则宇宙是减速膨胀。 结果得到的是 L1L2 ,这就是说,由 Ia 型超新星之光度 - 距离的分析,表明了 宇宙空间在加速膨胀。 宇宙膨胀、 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中的氦丰度都没有肯定宇宙大爆炸的存在 人们曾经认为宇宙膨胀、 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中的氦丰度这些 观测事实可以 肯定宇宙大爆炸的存在;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对这些观测结果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既可以用发生过宇宙大爆炸来解释,也可以不用宇宙大爆炸来解释。也就是说,宇宙膨胀、 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中的氦丰度这些 观测事实不是存在 宇宙大爆炸的充分条件,仅靠它们不可能肯定宇宙大爆炸的存在。 要判断是否存在宇宙大爆炸须要更多的观测和实验例如: a ),通过观测能否发现其年龄比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所算出的宇宙寿命还要长的星体。 b ),通过观测能否肯定黑洞存在或不存在,若能肯定黑洞不存在,这就意味着物质场能量密度不可能是无限大,因之宇宙大爆炸也就不可能存在。 c), 进行检定 Higgs 粒子是否存在的实验,暴涨理论须要 Higgs 粒子,如果 Higgs 粒子不存在,就可能意味着大爆炸不可能发生。 等等。 参考文献 Weinberg S. 1972,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Wiley, New York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9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