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区分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二刀:一种中国才有的感染病
fqng1008 2016-5-31 17:52
59 岁农村女性,因发热、乏力、咳嗽、胃肠不适5天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淋巴结肿大,上肢皮肤出现瘀斑,患者神情淡漠。生化检查见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乳酸脱氢酶上升、AST升高。 如果你是接诊医生,会怎么考虑诊断呢? 自2012年,我国东北地区就出现了一种目前只在我国出现人感染病例的立克次体亚种感染。很早以前就在俄罗斯、日本等地发现它的存在,但当时都认为它不致病。直到我国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的案例才表明它会致病,虽然发病率不高,致死率却不低,初次发现感染的5人中,就有1人死亡。并且,由于其症状中缺乏国内常见的立克次体感染导致的皮疹,这5人全部在初诊中被误诊,导致平均住院时间延长了20天。 而近期,一篇发表在美国《内科学年鉴》上的研究指出这种立克次体亚种感染在中国境内有扩散的趋势,因为研究人员在中部中国偏东的河南信阳检测发现,共733名有高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患者中,查出这种立克次体DNA的患者数为56例(7.6%),并且由于其感染症状无特异性,极易导致误诊漏诊,其相应的高死亡率(56例患者中8例死亡,死亡率约14.3%)却不容误诊。 这种学名为Candidatus Rickettsiatarasevichiae(CRT)的立克次体亚种显然需要引起我国医生的高度重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从已报道资料入手,来看看它的一些特征。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者平均年龄偏大,为59岁。男女各半(48%vs52%)。疾病发作与入院的平均时间差是5天。平均住院时间为天。 所有患者均为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农民。其中27%自述发病前手臂或者腿部被蜱虫叮咬。 疾病通常发生在七八月,这也和中部中国蜱虫在这些月份活跃有关。(图1) 图1 CRT 感染与月份的关系。 加上这种立克次体基本上都在蜱虫中检出,所以可以认定蜱虫是其传播媒介。 此病有什么症状? 在内科学年鉴的论文中,研究者描述这56位患者最开始出现的都是流感样的症状。 其中,发热存在于55位患者中(96%),持续5天左右。 其他非特异症状包括乏力(88%)、肌痛(57%)、咳嗽(25%)、眩晕(14%)、寒栗(11%),头疼(7%)。 仅有2人出现皮疹。此外,还可能出现焦痂(16%)和淋巴结肿大(29%)。 所有病人都有至少一种以上的胃肠道症状,包括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一部分病人有神经症状(34%),包括淡漠(27%)、烦躁不安(9%)、惊厥(5%)、意识模糊(11%)、嗜睡(11%)和昏迷(5%)。 接近一半的患者有出血性症候(43%)。包括黑粪征(7%)、牙龈出血(5%)、咳血(5%)、咯血(4%)、血尿(13%)、瘀点或瘀斑(13%)、鼻眼出血(2%)。(如图2) 图2 CRT感染患者出血。A瘀斑;B眼出血;C大面积瘀斑;D咯血。 13 名患者有血浆渗漏征象(23%),包括胸水(14%)、心包积液(4%)和腹水(5%)。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小板减少(70%)、白细胞减少(59%)、中性粒细胞减少(54%)、淋巴细胞减少(45%)。也可出现乳酸脱氢酶上升(82%)、 AST升高(70%)、ALT升高(54%)、肌苷酸酶(CK)升高(46%)。 鉴别诊断 因为它的症状大多数都是非特异的,所以需要和许多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考虑到病史(蜱虫叮咬),则需要和落矶山斑点热(RMSF)和许多其他斑点热型立克次体进行分辨。 相比于这两者,CRT患者很少出现皮疹。另外,RMSF很少出现焦伽,但是许多CRT患者却容易出现。对比其他斑点热型立克次体,CRT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此外,几乎一半的CRT患者出现出血,但RMSF和其他立克次体感染却较少出现(除了导致巴西斑点热的R rickettsiii)。而从低白蛋白血症和血浆渗透来看,CRT较易出现胸水、腹水和心包积液,但RMSF更可能出现眶周水肿、肺水肿和手足背部水肿。 另外,实验室检查方面,血细胞减少症、肝脏转氨酶上升、乳酸脱氢酶、CK增高在CRT很常见,但是RMSF和其他立克次体感染中很少提及。 因为同为蜱虫媒介的病原微生物,CRT还需要和高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做鉴别。事实上,这篇论文显示,CRT和SFTSV共感染率高达66%,而两者的许多临床表现也有共同之处,因此,还需要通过DNA检测和抗体检测来发现CRT的基因。当然,对于其他不易鉴别的疾病,也可以选择检测CRT基因和抗体检测来鉴别诊断。 治疗 一旦确诊CRT,治疗就很方便了。四环素类药物对立克次体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意义,其中强力霉素又因为每天两次用药的较合适剂量和更好的病人耐受性而被广泛选择。 参考文献 1.Jia N, Zheng YC, Jiang JF, Ma L, Cao WC.Human infection with Candidatus Rickettsia tarasevichiae . N Engl JMed. 2013 ,369:1178-80. 2.Liu W, Li H, Lu QB,et al. CandidatusRickettsia tarasevichiae Infection in Eastern Central China. Ann Intern Med.2016 ,164:641-648.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1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本所2003-2013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小统计
陈龙珠 2014-3-6 07:50
上海交大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2001年由本博从浙大建工学院调入交大建工学院时提议设立,目前已有专职教师8人,全部具有土木水利学科领域的博士学位和国外留学或进修经历。 上周邀请本所毕业研究生和出站博士后加入QQ群,以便加强联系和互动。 根据已加入Q群的信息,可以大致了解本所最近10年来毕业校友50余人(不含在职攻硕)目前工作所在地区的分布情况: 上海约61%(1位晋升部属高校教授); 浙江(杭州、宁波) 约15%(2位晋升省属高校教授); 广东(广州、深圳) 约13%; 其它(京、津、苏、滇、辽) 约11%。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