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叫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社会: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续写完整版)
热度 25 stone1971111 2014-3-10 17:41
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启人的心智,摆脱蒙昧。 一个人出生之后,心智好比沉睡的人,又好比山中没有流出的泉水,需要叫醒,也需要引导。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一个人不是天生残疾,大多能够顺利开启心智,从而能够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生体验。人类之所以在发展,是因为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人类不断的被教育,使得前人的智慧得到延续。对于没有开化的人群,生活的质量和体验自然不会很好。但是现实中 ,有太多的人并不是心智没有开启,而是更多的是装糊涂,好比一个装睡的人。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借用一个网络用语) 。我先讲几个例子。 例子一、请上访人喝酒的镇长 大约十多年前,我们村的几个同龄年轻人不断来北京上访,目的是告发他们认为贪污的镇领导。每次来我都是保障衣食住行,唯独不参与他们的上访活动,原因有二,其一那时候上访没效果,这个等下说。其二,下一批可能依然贪污。该镇长现在于春节前刚刚自杀于县一个局局长任上,可以说这个故事。有一次,他知道几个小伙子又要来北京上访,就特意请他们几个吃饭喝酒。酒桌上,该镇长说,你看,你们跑来跑去上访,有什么用呢。于是拿出前几次上访后的批复,结果在他手里,让他处理。他怎么会处理自己。 他进一步问,你们路费够不够,如果不够,我赞助一点,看你们跑的很辛苦。 如果你们不继续上访,我可以安排你们当村级领导,前提是要完成我安排的任务。他更进一步解释,说他贪污的不多(据说他一夜打麻将输赢一套房子),查来查去还轮不到他这样的小人物。 几个上访的年轻人依然继续跑了几趟,最终以其中一个被通缉,另两个离家外出打工为结局。 我想以后的岁月中,这几个年轻人对于身边的违法现象不会有曾经有过的激情。 我之所以不参与他们的上访活动, 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于如果制度和参与制度的人没有改变,结局不会改变。 因为我问他们,这些领导没有当上领导以前是坏人吗?他们说不是。是领导岗位让他们变了,变成了贪污犯,甚至地方恶霸。 例子二、清醒的传销组织者 以前听说传销,总觉得中下层人员被洗脑了,相信了那个注定要失败的骗局。可是后来接触了几个曾经做过传销的人,实际情况超出预料。 他们没有几个真相信(如果相信的,可能是智商有问题的)那是正当的,也不相信能够永远维持。但是他们觉得自己总会是那个可以最早落袋离场的赌徒。 没有沉迷过赌博的人是不会真正明白赌徒的侥幸心理,即便有0.0001%的可能,在赌徒眼里,就是100%。 例子三、逃离污染的污染人 北京的房价贵了,不是北京人的购买力这么高,而是有钱人都来北京买房了 。地方的官僚和土豪们是最大的推手。当然我们听到最多的还是那些拿着成麻袋现金的土豪来成栋楼购买的消息。其中有不少土豪来自于类似山西一样的矿产区,他们之所以来北京购房,不全是因为北京的教育好,而是北京永远都不会比他们所在地污染更甚。 他们自己受不了自己创造的污染,也都跑了 。 例子四、移民的所谓土豪 最近两年看到不少的新闻传说中国精英移民国外形成了潮流。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移民是很多的,但是不一定都是精英,更确切的说是土豪更多,有钱的不见得是精英 。在中国法制不健全,大家浑水摸鱼的时候,有一些人挣钱了,但是过程不那么可以晒在阳光下,不移民不行。 这些仅仅是大家熟知的案例,更别说有意识的造假,有意识的养殖和制作有毒食品。还有那些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指标的项目申请人。这些都是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的,而且很多行业还很具有技术高度,不是文盲能够做得到的。据说有些造假集团还聘用了不少的砖家教授作为技术指导。 教育可以让一个人明白道理,但是不能让一个人避免揣着道理装糊涂。 这还是需要解决制度问题,更需要法律问题来解决。 看看史书就可以明白,破坏游戏的人,没有谁会是最后的赢家,所有的人都会因为公平的游戏被打破而变得一无所有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除了前面的博客(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772897)谈到的历史原因之外,那天还跟朋友一起聊天,说到了另外一些有趣的想法。 可能原因一、期盼平均的心理 从很多文学作品可以看出,我们很多人还都很怀念上个世纪很多时光。以现在眼光看,那个时代是非常贫穷的时代。包括我父母,他们谈起那个时代,依然还有一些怀念,当然不是怀念贫穷,而是怀念一种平均。那是绝对的贫困,但是大体上是非常平均的年代,尤其是社会基层领导和百姓走的很近。 中国几千年来很少有非常平均的时候,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新的尝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做的不错。但是,到了80年代开始,一切规则变得不那么公平。作为没有资源,没有社会平台的百姓无法漠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现实,加上他们眼中看到的一系列富人的致富路不是那么合法,于是也就开始效仿。 当更多人开始效仿之后,大家就形成了集体意识的氛围,法不责众的心理在百姓中非常普遍。 可能原因二、契约精神的缺失 中国的社会始终都是个人情社会,还不是个契约社会 。不管是对人援助,还是支持,血缘和主仆关系大于其他关系。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从来就没有真正建立过。在农村,当一个大家族有个人出面当村里的领导,即便这个领导犯法了,贪污了,这个家族的人依然会毫不犹豫的站在这个贪污的领导背后。这种现象我们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反复看到。 没有了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人就缺少起码的社会责任和正确的价值观,一切变得以私有的利益为重。 可能原因三、精神信仰的匮乏 中国的文化底蕴是儒释道三家的综合体,这是精英阶层的解读。 在农村社会中,由于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受到教育的人更加缺少。能识字写个对联就已经是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 就不要指望儒释道三家的精华思想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播 。从小听到的农村口耳相传的都是故事形式存在的,形式类似于三言二拍。都是相对简短的故事。有些地方戏的内容也大体差不多。整体上脱离不了一个主题,那就是以下几种:吃苦耐劳终成正果;负心汉最终被惩罚;欺压百姓的贪官被正法;因果报应得到印证。这背后还有不少潜在的需要,比如对于清官的渴望,对于天理的渴求。这反应了农村这个被几千年来抛弃的社会群体的卑下地位。他们心中在大多数年头中只有两字:活着。对一个只想到怎么活下去的群体来说,谈信仰确实有些奢侈。 但是在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中,拿什么去约束每个人自己的行为? 过去我们靠的是社会的道德潜规则,但是这些潜规则在某个时间点之后被打破,这种轻轻的约束不存在了,那么人就可能无所畏惧,而无所畏惧的人做什么都可以想象。 面对中国社会存在的大量问题,上个世纪的头二十年,很多前辈做了大量努力,如梁漱溟去山东邹平开办农民大学,毛泽东也在湖南搞过农民大学,这些都是社会改良的理想主义者。时间证明,这些做法的效果并不明显。尽 管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个问题依然摆在我们的面前。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如何去化解历史和现实的问题。 我一直说过,体制,制度,是由人来建立的,如果参与其中的人不能奋发,那就很难从天而降一个新的完全恰当的制度和体制。摸着石头的做法符合科学规律,但是需要有人愿意先去摸石头。 silong.peng@ia.ac.cn 2014.03.10
个人分类: 空闲时光|9139 次阅读|2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