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课题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怎样组织好一个科研课题组?(140317)
热度 28 ymin 2014-3-17 08:34
怎样组织好一个科研课题组?( 140317 ) 闵应骅 刚刚看到 David Patterson 在 CACM 2014 年 3 月号上发表“ How to Build aBad Research Center ”一文,马上就读。因为 David Patterson 是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祖师爷级的科学大家。他一直在 UC Berkeley 工作,从 1977 年开始先后组织领导了 12 个科研课题组。他根据他的经验和调研结果,写出此文,论证了组织好科研课题组的 10 条戒律,怎么算好、怎么算坏。我觉得,对于我们的课题负责人和要申请课题的科研工作者都有参考价值。 一个课题组是指围绕一个科研课题组织至少 3 个教员( faculty member ) 、 10 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有共同愿景的一个科研团队。他这里用的是 research center ,就是我们说的课题组。他所提的 8 条戒律如下。 1. 课题组需要多学科的混合与交叉。 有人说:组内不要多学科,因为不好沟通,浪费时间。其实,新技术要求学科交叉,而公司一般没有这么广泛的人力,多学科团队包括了计算机科学之外的学科。对于发展迅速的学科,学科之间变化的影响远大于学科内部。 2. 不要无限扩大课题组。 有人说:课题组要扩大, 50 个大学组织起来申请题目,议员看了好看。申请者为了得到资助把承诺提得高高的,而很少考虑课题组该怎么搞。譬如,许多人相信,更多的人、更多的大学参加会增加得到资助的机会。因为反正评估科研很难,判定课题组的影响也费时间,建个大课题组副作用很小。调查符合这两条的 NSF 62 个课题组发现多学科增加研究成功的机会,而多个大学合作的课题组则成功机会较少。组织一个大学的多学科比较好。多学科研究的一个问题是相互理解文化和语言需要时间。不过,好处还是比难处多。 3. 课题组的持续时间应该有限制。 有人认为,课题组可以无限期, 10 年、 8 年,只要有经费就行。其实,取得成果的机会决定于课题的个数,而不决定于课题的持续时间。很难预言 5 年后信息技术会怎么发展。美国研究生的就学时间也就 5 年。所以,一个新的课题就招募一批新的研究生。课题结束后,大约需要 10 年才能判断它的成败。我的 12 个课题只有 8 个已经过去 10 年,只有 3 个比较成功。持续时间长的课题有一个好处是比较容易招募到学生和延续经费。但是,对于我们这样发展很快的学科, 5 年就宣布一个胜利,获得新的机会,再招新人奋斗,更加可取。 4. 要建设全课题组可用的样机。 大家都承认,必须做样机,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但不要把自己的试验系统当作个人的标签。所有学生开发的东西都必须整个课题组共享。学生开放的样机并不全为他玩玩表演,而是课题组的一个样机。这样,课题组才能形成一个整体,也便于形成开源项目,技术上转移和扩展。问题是教员必须说服学生为什么要花时间做这种对整个课题组有益的善事。当他们从别人那里拿到了好处以后,他也会给别人提供方便。 5. 课题组应该打扰邻居。 有人以为,课题组不要打扰邻居,高墙出成果,不分心。研究发现, 50 米以内不同学科参与者自发的讨论将提升创新性。有些教员从办公室搬到了开发的工作区,吸引学生来实验室上班。这样,工作区可能需要重新装修。但是,集思广益。 6. 课题组应该多与陌生人交流。 有人说,不要对外宣讲课题组成果,闷头做出东西来再说。可是,与陌生人交谈,可以从外部获得反馈信息。每两年,我们有三天活动,让课题组人与其他大学的几十位客人聚会,就像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一样。与外界的讨论常常带来新鲜的思想和看法。研究人员非常需要有深刻见解的建设性的批评。这在平常是很难得到的。在聚会中,对反馈,不允许争辩,回去冷静分析。聚会上的讲演促进课题组人员做准备,提高他们学术讲演的能力;提升团队精神。调查发现,各届同学对此印象深刻。当然,这种聚会需要花钱,关键是你请的客人应该是真正能提供有价值和建设性批评的人。 7. 应该发现一个组织者。 有的课题组,任何决定都取决于相同的共识。而正确的做法是选具有团队精神的人,而不是漂亮的女主角,做组织者。选为课题组努力工作,而又能激发队友努力的人。“胜利队伍中没有失败者,失败队伍中没有胜利者。” 8. 关心研究的影响力,而不是文章。 非常普遍的做法是成员的贡献以论文数和引用数为准。如果会议录取率为 1/4 ,至少投 4 篇,起码中一篇。 David Patterson 在 UC Berkeley 主持过 12 个课题。做了多人的调查,一致认为,好课题组的戒律是应该重视影响力。高影响力的研究肯定会发表文章,但文章的影响力并不直接测度研究质量。高影响力的研究甚至很难发表。譬如 LLVM 编译器的文章曾被编译器著名国际会议 PLDI 所拒绝,到 2012 年才得到 ACM 软件系统奖;关于 WWW 的第一篇文章曾被 Hpertext’91 拒绝。最佳论文奖不能预言高影响力。有研究( http://arnetminer.org/conferencebestpapers )表明,获最佳论文奖的论文引用也就属于中等。第一篇 MapReduce 论文没被会议程序委员会选为最佳论文,而选了其他两篇,最后该文得 2012ACM Infosys 奖。所以,论文成功的评价应该在发表 10 年以后,不过那显得太晚了。对于 DavidPatterson 的成功的研究,既不是文章或奖项,也不是非研究人员用了他们的想法。 RISC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和 NOW (工作站网络)的第 1 采用人用来创业或新公司。 RAID (便宜磁盘的冗余阵列)用于一个迫不及待的公司去抢占市场。市场领袖们对这种情况很满意,因为他们要在别人有了商业成功之后才开发相应的产品。 课题组虽然主要是做科研,但对教育也有重要影响。课题组可以改进大学生的教育。在人们看到 RISC 中流水线处理器以后不到 10 年,大学就开始讲授这种处理器,并进行自己设计。 RAD (可靠自适应分布式计算)实验室使我们革新了软件工程课,注册人数在 UC Berkeley 由 35 人增加到 240 ,而在线课程 2012 年则有 1 万人获得证书,出了三本教材,被全世界采用,进一步扩大了教学影响。 一个课题组可以分成几个子课题组,每一个有 1-2 位教授和几个学生,每一位教授是不同领域的专家 . 。每一个子课题给学生相同的重视程度,就像只有一个课题负责人一样。但是,学生通过工作和商议,向聪明的、努力的和甚难合作者学习,从共同的样机和头脑清晰的学位论文,尝到研究的滋味。作为用户,得到对于新工具和途径的反馈。高年级学生要起到明显的指导作用。受到短期访问者的表扬而重新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 David Patterson 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学生。美国工程院每年只选 5-10 个计算机科学家,还有一半是从工业界选,而美国科学院只选 2-3 名。我们的课题组 24 个教员中有 9 个被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接近 40% ,有 3 个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当然,他们都是在参与这些课题组之后被选上的。早年,计算问题大多是一个人解决的,但现在更多的是需要多学科的团组来解决。所以,组织好课题组在今后 40 年会比过去的 40 年更加重要。 David Patterson 主持的这些课题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不管组织工作做得多么好,没有科学大家做学术带头人就成就不了成功的课题组。课题组里的人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科学技术做出贡献。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23173 次阅读|6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