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FITS文件的旋转问题
qianlivan 2013-8-6 15:07
之前讨论过FITS文件的投影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333-604768.html ),这是处理天文观测数据时常见的问题。除了投影,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旋转。在观测的时候,探测器的竖直边并不一定总是保持在南北方向,有时会与南北方向有一定夹角,这个时候得到的数据除了有投影的问题,还有旋转的问题。 在没有投影的情况下,旋转的问题是简单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id=258897 ),因为球面上的旋转是非常明确的,有明确的表达式可以计算。于是,在有投影的情况下,通常需要先将投影过的数据去投影(变换为球面上的数据),在球面上进行旋转,然后再进行投影,这样就可以得到竖直边为南北方向的投影数据。 基本程序如下: theta=90.0-dec_p phi=ra_p tempx=sin(theta*convert)*cos(phi*convert) tempy=sin(theta*convert)*sin(phi*convert) tempz=cos(theta*convert) vect= vect=transpose(vect) theta0=90.0-crvaly phi0=crvalx matrix1= ,$ ,$ ] matrix1t=transpose(matrix1) matrix2= ,$ ,$ ] matrix2t=transpose(matrix2) matrix3= ,$ ,$ ] vect_f=matrix1t##matrix2t##matrix3##matrix2##matrix1##vect tempx=vect_f(0) tempy=vect_f(1) tempz=vect_f(2) if (abs(tempx) lt 1.0e-8) then begin if (tempy ge 0.0) then tempra=!pi/2.0 if (tempy lt 0.0) then tempra=3.0*!pi/2.0 endif else begin if (tempy gt 0.0) then begin if (tempx gt 0.0) then begin tempra=atan(tempy/tempx) endif else begin tempra=atan(tempy/tempx)+!pi endelse endif else begin if (tempx gt 0.0) then begin tempra=atan(tempy/tempx)+2.0*!pi endif else begin tempra=atan(tempy/tempx)+!pi endelse endelse endelse tempdec=asin(tempz) ra=tempra/convert dec=tempdec/convert
个人分类: 总结|3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因为制订的文件没水平导致了部门的撤销
热度 1 liu005777 2013-3-3 10:04
——刘全稳 我于去年 8 月以来分别在不同场合作《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的解读时就已明确指出了“新闻出版总署”因为制订的文件水平太低:不仅与国家 前期政策法规抵触 ( http://bbs.sciencenet.cn/blog-630142-621146.html ),又显得 不懂高校科技期刊的属性 ,并且文件本身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 http://bbs.sciencenet.cn/blog-630142-621125.html ),而建议取消新闻出版总署 ( ht tp://bbs.sciencenet.cn/blog-630142-621142.html ) ,现在看来已一语成谶。 也正是为了留下我的预言,我才开始在科学网开博的。 如果说“腐败”是导致铁道部被撤并的主要原因的话,“无能”则是导致新闻出版总署被撤销的主要原因。 所以,这次大部制改革动因是基于行政部门的腐败与无能。 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一份“撤停并转改”的低水平文件,吹响了“撤并”的号角,可是,自己还没有开始行动,先把自己给撤并没了。 欢迎阅读我关于有效文件制订的要点分析等内容博文。
个人分类: 杂谈|197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测序常见问题分析
bioseq 2012-10-8 11:19
[转载]测序常见问题分析
打开峰图文件,依据图形初步判定测序质量,SAP酶纯化后的头峰杂度比较大,至少前50bp序列一般不可信,后续峰形如果还不错,主峰高、噪峰低、未见干扰峰,测序结果应该可信。一个正常的成功反应,能保证测序峰形清晰的长度为500 Bases (实际600 —800 Bases)。 在进行DNA测序时,紧接引物的10 — 30 Bases有时不一定能完全读清楚。 由于DNA结构上的原因,有时会出现反应中途无法进行之情况。如:G/C rich; G/C Cluster;Poly A、 Poly T的连续结构等。此外,另一种情况为反应中途出现的套峰现象,此种情况一般为DNA结构中的重复序列,造成测序用引物和模板之间有二个以上的结合位点。具体问题分析如下: 1 : 测序结果有很多套峰,出现很多N值 原因分析: 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在PCR产物长度以后将无反应信号,机器将产生许多N值。 在序列的起始端出现N值,主要是由于有未去除的染料单体造成的干扰峰,是机器无法正确判读出位何值。有时,引物二聚体或者起始端小片段的丢失,也会出现N值。 模版本身含杂合序列,有等位基因。 2:为什么找不到我的PCR引物序列? 用PCR引物作为测序引物,所测序列是从引物3末端后第一个碱基开始的,所以就找不到您的测序引物了。可以进行反向测序,得到引物的反向互补序列。还可以将所测片段克隆到适当载体中,由于通用引物与插入序列有一段距离,就可以测出您的引物序列。 3:测序结果和文献资料不一样,为什么? 原因有很多,如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种族之间,或者不同的个体之间,基因序列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如果是PCR产物克隆测序, 那还有PCR过程中的错配因素等等。我们提供的测序结果是客户样品序列的忠实结果,不能保证和文献序列完全一致。 4:过短的PCR产物为什么不适于直接测序? 首先由于一般的PCR产物纯化试剂盒要求产物片段大于200bp,过短的PCR产物不能进行纯化;再者,测序的前50bp和后50bp的序列是不好的,所以不适于直接测序。 5:酒精如果没有挥发完全,在约300bp处会出现连续异常的G峰,酒精挥发时间过长会导致DNA断裂。 第一个峰,重叠干扰。如果不判读为干扰峰,那就说明样品不纯,如果是基因组DNA,就很好地说明了样品为杂合子,该位点可能存在SNP现象(T/G)。如果判读为干扰峰,我们只需认定样品此处碱基为T为行了。 第二个峰,错位干扰。如果不判读为干扰峰,则说明样本可能比预期多一个碱基(G),如果判读为干扰峰,我们仍只需认定样品此处碱基为T为行了。 6:为什么用PCR产物或质粒测序时,经常会出现套峰现象?(1) 下图是pGEM-T载体测序的结果,在83位点处测序结果出现双峰,即模板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载体,但是插入片段不同。 解决办法:重新挑取单克隆或者重新提取质粒。需要注意的是,重新进行PCR反应或者酶切鉴定仅能证明该克隆含有插入片段,并不足以证明模板的单一。 (2)对于PCR产物也同样有模板不单一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197bp前测序峰表现为杂或有明显套峰,且在197bp位置有一个高高的A峰,这个A峰标志着此PCR产物中有一个片段大小为200bp左右的小片段。 解决方法:对PCR产物切胶纯化,再进行测序。 7:poly结构的测序结果 以polyT为例,在polyA/T结构之后往往出现移码现象,而在polyG/C之后会往往导致测序信号的衰减。 解决办法:使用反向引物对模板进行测序,测到该poly结构处,即可完成模板全长的拼接。 以上内容,从以下地址摘取: http://www.seq.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0extra =
8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狂犬病的主要指导文件 (下载网址)
热度 14 yanjx45 2012-6-13 15:50
1. 《 WHO 狂犬病专家磋商会首篇报告 》,是 2005 年 WHO 官方正式出版的“ WHO 技术报告丛书”第 931 号 。 此次全球顶级狂犬病专家的盛会于 2004 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 该报告是对狂犬病防治的各项技术问题迄今最权威最全面的阐述和说明。 可选择从下述网址下载该报告的官方中文版: http://www.moh.gov.cn/uploadfile/200631134751417.doc http://www2.wpro.who.int/NR/rdonlyres/59D52713-AFE1-4362-A5DB-6B2497953480/0/rabies.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8367911.html 对该文件的部分内容, WHO 会在必要时作出修订或更新。 1.1 时隔8年后,WHO于2012年9月又召开了一次国际狂犬病专家磋商会,该磋商会详尽的技术报告(第二次报告,英文版)已于2013年7月3日由WHO正式发布: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85346/1/9789240690943_eng.pdf?ua=1 英文版全文也可直接在此下载: 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 (Second report).pdf  。 1.2 《WHO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第二次报告》相关博文目录 1.3 WHO网站已正式发布《 WHO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第二次报告 》 的中文版(下载地址: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85346/9/9789245209829_chi.pdf ), 用以取代WHO于2005年发布的《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第一次报告》。 这是指导今后一段时间全球狂犬病防治工作的最权威、最重要、最全面的指导文件,值得狂犬病流行地区的相关领导和所有民众认真阅读,并遵照执行。 此报告的中文版全文也可直接在此下载: 《 WHO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第二次报告 》中文版.pdf 2. 相关的更新文件最重要的是 2010 年 8 月 6 日 WHO 正式发布的 《 狂犬病疫苗: WHO 立场文件 》,其中文版下载网址: http://www.who.int/immunization/documents/WHO_pp_rabies_2010_ZH.pdf 其要点 ( 中文版 ) 下载网址: http://www.who.int/immunization/documents/Rabies_PP_slides_Aug_2010_ZH.pdf http://www.who.int/immunization/documents/Rabies_PP_Aug_2010_summary_ZH.pdf 3. 狂犬病 实况报道 第 99 号    ( 2012 年 9 月)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099/zh/index.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649601.html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44913 次阅读|27 个评论
侵犯医务人员事件频发 发文就能解决问题?
热度 1 fqng1008 2012-5-2 08:44
昨天是“国际劳动节”,看到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要求“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接着再看新闻“患者死亡 全院医生被逼下跪磕头”,原来如此, 两部委文件是针对该事件的 。 我不明白,在一个法治社会为什么要“依法严打”?如果有健全的法制,发文是什么道理,有什么作用? 大家都知道,如此事件一发再发,并不是一个文件就能解决的,而是要靠“治病求本”的综合治理。 律师刘卫国 在微博“毒胶囊事件——人人害我,我害人人”中指出 :法国作家雨果说:“没有罪恶的人,只有罪恶的社会。”那么,在互相喂毒的社会,需要拯救的是人的身体,还是道德良知?而让这个社会丢失一切良善,从唯利是图沦陷至无恶不作的罪魁祸首又是什么 ? 个人认为, 一个社会只有拥抱向善的核心价值,才能不断地向善的方向发展。否则,事倍而功半..... 附网易:患者死亡 全院医生被逼下跪磕头 院长带领医护人员在前排集体下跪 百信医院院长在灵堂前致辞哀悼 本组图片为视频截图 灵堂前,一位中年男子痛哭流涕念着追悼词,两旁站着戴白花的年轻男女。念毕,中年男子和两旁站立者一起向灵堂下跪磕头。近日,网友上传一段视频称,横山县一家医院因治死病人,院长披麻戴孝带领全体医护人员集体作检讨。 当地传言,由于死者家在当地很有势力,医院只得被迫接受苛刻条件,然而,医护人员的集体下跪并未换来谅解,涉事医院至今仍没有正常营业。 事情缘起一家5口中毒洗胃,老人胃穿孔 横山县百信医院内,空荡荡的大楼里一片漆黑,只有零星几人留守。“最近停业着呢,过段时间再来吧。”偶尔有人进入要看病,都被劝走。从3月底,这家民营医院一直处于停业状态。 医院停业原因要从今年3月8日说起,当日下午,一家5口因食物中毒被送至该医院,对病人进行洗胃治疗中,其他人病情都有所减轻,唯独其中一位七旬的男性病人闫某病情加重,随后闫某被转到榆林市某医院继续治疗,深夜经抢救无效身亡。经查,老人直接死因是胃穿孔。 该医院一位医生说,病人突然身亡,家属情绪激动难以接受,认为医院洗胃措施不当导致老人死亡。尽管医院提出了经济赔偿方案,但多次协商未果,迫于多方压力,医院只好关门停业。 医护人员集体下跪“忏悔、检讨” “闫家过去一直很信任我,但我愧对闫家,他们把五口人的生命交给我,我们在行医过程中导致您大面积胃穿孔,造成我终身的遗憾……”一中年男子边流泪边念稿件,语气极为悲痛。 近日,百信医院院长带领医护人员集体下跪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这段长3分22秒的视频里,院长安亚宏痛哭流涕,带领40多名医生护士向灵堂下跪磕头,恳请死者家属谅解。 昨日,当时参加追悼仪式的一位医护人员高斌(化名)告诉记者,家属提出医院人员在灵堂前致歉忏悔,院方被迫应允。3月16日这天,闫家召开追悼会,一大早,安亚宏和40多名医护人员赶赴闫家大院吊唁。 高斌说,虽然至今仍无证据表明医院存在过错,但闫家在横山县势力强大,医院根本惹不起。“我们胸前都佩戴白花,分立灵堂两侧,安院长则在对方要求下,涕泪交加向死者家属还有在场宾客忏悔、检讨。然后,闫家人让我们全体下跪磕头。 “安院长对着死者磕了3次头,准备站起来,可家属立马将他按住踢了一脚,让继续磕头。”高斌说,看到此景,心中一阵酸楚。“这已不是正常表达对死者的尊重了。”高斌说,医院的人进闫家大院时,禁止从正门入。“宾客全部从正门进,唯独让我们后门进、后门出,家属觉得我们晦气。” 传言四起榆林医疗界人士愤慨 医护人员集体下跪事件在榆林市医疗界迅速传开。 “无论医院是否有责任,应走正常的处理程序,为什么要这样糟蹋人?”一家医院的医生说,逼迫医院停业,医护人员下跪的做法侮辱人格尊严。“凭什么要求医院关门停业,卫生管理部门也没做出决定。”榆林市医疗界人士表示难以接受。 网帖视频发出后,引发网友激烈辩论。有网友表示,百信医院口碑还不错,医院发生医疗事故是难免的,家属的做法太过分,也有网友反驳认为医院技术不精治死病人,就应该承担责任。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闫某之子闫某某系一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闫家在当地经济条件很好。当地群众普遍认为,涉事医院之所以就范,就是惧怕闫家的势力,不敢与其抗争。昨日,记者多次联系医院院长安亚宏,电话里他情绪低落,说希望能和对方尽快解决,能让医院开门营业,不过政府部门还没有给予明确说法。 死者家属要求停业仨月 违约赔300万 “我们和医院之间是正常协商,不存在胁迫。”昨日,记者见到闫某之子闫某某。他表示,父亲离世,家人精神上遭遇很大挫折,出事医院应该承担一定责任。据他讲,父亲出事后,家人没有接受医院的经济赔偿方案。闫家提出了医院停业整顿的方案,医院停止营业三个月,停业期间医护人员反思过失,重新培训学习,如果违约开业,将赔付300万元。 “医院同意并签下协议,没想到4月百信医院一度又悄悄开门,我们感到很气愤,一度用锁子锁住了医院大门……”闫某某表示,横山政府部门介入后也认为既然签订协议,就应该履行。双方善后事宜目前还在协商。“医院当初既然答应条件,如果违约就应该给300万元,这钱我们也不要,会捐给慈善机构。” 闫家人称,网上说的部分情节并不真实。遗体告别仪式上,不存在逼迫下跪,是医护人员主动下跪的,以表愧疚和歉意。虽然还没鉴定是否是医疗事故,但父亲死亡和医院治疗有密切关系,关门停止营业是其自主行为。“当初如果他们觉得条件不合适,也不会在医院停业协议上签字。” 对此,医院院长不愿表态,多名员工说迫于对方势力大,没办法当初为应付局面被迫签的。 法律人士协议是否有效,有待商榷 闫家和医院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昨日,记者采访多位法律界人士。据分析介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中,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和显失公平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变更或者撤消。虽然医院和闫家签订停业整顿的书面协议,但是医院停业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来决定的;而且闫家提出300万元赔偿,由于死者没有做事故鉴定,赔付也没有标准依据。该协议是否有效仍然值得商榷。 (本文来源:南海网 ) 两部委:严打侵害医务人员及患者人身安全犯罪 中新网5月1日电 卫生部官方网站1日刊登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通告明确,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通告称,医疗机构是履行救死扶伤责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 通告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坚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执行医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技术规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服务流程,增进医患沟通,积极预防化解医患矛盾。 通告指出,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患者及家属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有关规章制度。 通告称,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采取设立统一投诉窗口、公布投诉电话等形式接受患者投诉,并在显著位置公布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程序以及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等相关机构的职责、地址和联系方式。患者及家属应依法按程序解决医疗纠纷。 通告明确,患者在医疗机构死亡后,必须按规定将遗体立即移放太平间,并及时处理。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遗体停放在太平间以外的医疗机构其他场所。 通告指出,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通稿明确,有下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聚众滋事的; (二)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 (三)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医疗机构的; (四)侮辱、威胁、恐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 (五)在医疗机构内故意损毁或者盗窃、抢夺公私财物的; (六)倒卖医疗机构挂号凭证的; (七)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行为。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3271 次阅读|1 个评论
短小的博文需要标志“微博”两字吗?
热度 1 chemicalbond 2012-5-1 23:48
我的文章一般比较短小。看到很多人时常在短博文前面加上标注“微博”,感觉没有必要,尽管它可能方便了一小部分读者。 博文本身就应该短小,那些喜欢在博客里面长篇大论的作者更需要加注“长博”才对。否则,那些本来只适合党委打发时间的“学习材料”被拿到了科学网:难道大家的时间都多得不行吗?如果简单的道理不能用三两句话就说完,那恭喜了,组织部要是还没有找你,你该去找找他们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71 次阅读|1 个评论
Perl 文件基本统计
lingyangxu 2012-2-24 22:34
use warnings; use strict; open FH,"test.txt"; open RESULT,"result.txt"; open LINE,"line.txt"; open LEN, "length.txt"; while (FH) { #chomp; print RESULT "line $. is $_"; print LINE "line $.\n"; my $leng=length$_; print LEN "The length of line $. is $leng \n"; } close FH; test.txt as follow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2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中央文件’反映不热烈是成熟的表现
热度 6 lin602 2012-2-4 09:49
看了博文‘ 科学网对中央“一号文件”的反应使我深感震惊 ’,明白博主是海外从事农业的华人专家心系祖国,关心农村与农民的心情。 不过,对‘中央文件’的反应不热烈与及时,我认为是中国人思想上更为成熟的外面表现。 反应不热烈并不等于不关心与冷漠。 中央文件每年很多,讲农业问题多,讲反对腐败的文件更多,关心教育事业文件多,关心科技文件多,那个文件不与普通人及科学网上博主们息息相关? 文件中都讲公务员与官员是‘人民的公仆’,政府部门的主要位置写的是‘为人民服务’。但事实做得符合文件标准吗?这些大家也习以为常了。 如果每个文件都反映非常强烈,那你不累死了! 普通人不需要非常跟风,特别是政治上与时势上,如果做得好,老百姓会非常高兴与支持,如果文件下来了没有动作,是不是‘高兴得太早了’。 文革的阴影还没有散去,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历的:打倒彭德怀,三家村,刘邓陶,林彪,再倒邓小平,四人帮等。全是中央文件下达的,跟风紧的,不少人给跟‘跌’了。文革英雄,黄帅,张铁生等好象都有沉浮。 人们要的是做,是实实在在的进步与行动。大家其实都在看着农业问题的运行轨迹。而且大家都在关心最敏感与最深层次上的民生问题,如果反映在科学网上,那就在这篇篇博文之中。 而且不能忘了,许多事情是有‘滞后效应’的。
3273 次阅读|14 个评论
新闻出版总署文件
热度 3 zxj368 2011-10-21 12:02
新闻出版总署文件
下面是新出审字 723号文件的扫描版。
个人分类: 古地理学报|4053 次阅读|5 个评论
以此为戒-勿急务躁!
wjjh 2011-10-14 17:22
平静的上午,忙碌的下午,焦灼的过程,乐观的结局! 上午再次小关派出所取身份证未果,乔警官不在,等,继续不在,回。 收获:早中餐素馅韭油菜 午休后精神见好 下午忙,办理博士后文件邮寄;小关派出所要身份证未果;邮寄汇款未果,忙乱中把苏所签字的借款单丢失,教训,找了好久未果,急的冒汗,决定放弃,重新签单后却发现在邓大姐主机上。 我的猪脑子!鄙视下! 下不为例! 请从容的做事,不要慌乱,没有什么可以慌乱的,你,就是你,不能这样折腾昂!加油!好好做好眼前的,不要再继续乱了! 本周结束,下周要从容的做好眼前事情,要淡定,要认真要踏实,还来的及还有机会,请尊重自己的机会注意学会处理事物,加油!
1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文件和重要讲话
黄安年 2011-5-11 07:10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文件和重要讲话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5 月 11 发布 下面是笔者集辑的 2011 年 5 月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的文件和重要讲话 , 目录如下 : * 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全文)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1/c_121400870.htm *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9日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0/c_121396385_2.htm * 戴秉国国务委员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0/c_121398085.htm * 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王岐山和戴秉国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0/c_121400133.htm * 克林顿国务卿在美中生态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仪式上发表讲话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64854x0.1145855.html?CP.rss=true#axzz1LzZsoypB * 克林顿国务卿在第三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上的开幕词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09163248x0.3929189.html#axzz1LzZsoypB * 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讲话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64213x0.7577435.html?CP.rss=true#axzz1LzZsoypB * 克林顿国务卿和盖特纳部长在欢迎中国代表团晚宴上的讲话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31256x0.1429669.html#axzz1LzZsoypB * 总统会见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共同主席谈话纪要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21218x0.4502178.html#axzz1LzZsoypB 文中彩色字体笔者所加。 **************************8888888 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全文) 2011 年 05 月 11 日 02:03:0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5月10日电 中美两国10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签署了《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全文如下:   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   遵循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于2011年1月20日在华盛顿达成的共识,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贝拉克·奥巴马总统特别代表、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在2011年5月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确立了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以下简称“全面框架”)。    中美两国确认,双方将基于共同利益,从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的角度,推进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以共同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增进两国繁荣与福祉,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第一条 原则   1.全面框架基于两国各自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以及不断增加就业的国家利益。同时,中美经济关系基于广泛的共同利益和交汇利益。 双方认识到,对方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增长对自身繁荣不可或缺。   2.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成果和政策行动对全球经济的健康有重要影响。 双方认识到并考虑其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合作加强支持全球增长和稳定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机构。   3.作为更大规模、更加紧密和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的一部分, 中美双方正就影响对方利益的政策行动加大磋商力度。   4.依托现有对话和合作机制,落实中美合作框架。 两国重申落实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中的承诺。   第二条 深化宏观经济合作    双方认识到,两国关于促进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 ,承诺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交流和协调。   5.双方正进一步利用现有渠道,就与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健康相关的宏观经济、财政、金融和结构性问题深化合作。   6.双方重申支持二十国集团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重申通过强劲的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并采取全方位措施巩固全球经济复苏,减少过度外部失衡并将经常账户失衡保持在可持续水平。双方确认积极支持二十国集团互评进程。   7.双方承诺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维护国际货币环境的稳定。 美方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中方承诺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第三条 发展更加平衡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双方认识到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对推动创新、创造就业、增加收入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双方承诺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与投资,促进更加开放的全球贸易与投资,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8.双方承诺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更加平衡的中美贸易。   9.双方承诺本着建设性、合作性和互利性的态度积极解决双边贸易和投资争端。   10.双方认识到在首轮和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认同的政府采购和创新政策中非歧视原则的重要性,并重申继续支持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   11.双方致力于营造开放、公平的投资环境,并继续为两国投资者增加透明度和可预见性。   12.双方同意在各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中,探索新的合作机遇。   13.双方承诺积极开展地方层级经济合作,促进两国企业、智库、大学之间的沟通交流。 双方致力于完善中美投资论坛、中美省州长论坛、中美城市经济合作会议机制,进一步推动两国企业界和学术界“二轨”对话机制。   第四条 深化在金融领域的合作   双方承诺进一步深化在金融部门发展、投资和监管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合作支持生产性的资本流入两国金融市场,促进两国金融市场的效率与稳定。   14.双方认识到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在符合审慎原则并与国家安全要求一致的情况下,支持为金融服务投资和跨境证券投资营造开放的环境。   15.双方承诺深化双边以及在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合作,确保金融稳定,加强金融监管。   第五条 加强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   16. 美方欢迎中方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承认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和亚太地区的重要作用,并欢迎美国参与亚太地区经济稳定与繁荣并为其做出贡献。   17.双方承诺加强交流和协作,支持二十国集团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18.双方认可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亚太经济合作平台的重要作用,承诺加强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协调与合作。   19.双方承诺共同努力加强全球金融体系和改革国际金融框架。双方继续强有力的合作以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边开发银行和其他涉及全球经济治理机构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0.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双方共同促进国际社会援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努力。双方致力于与多边开发银行协作,寻求合作支持全球减贫、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为包容性、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利坚合众国   代表                     代表   王岐山                    蒂莫西·盖特纳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日于华盛顿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1/c_121400870.htm **************************** 新华网华盛顿5月9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9日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致辞 (2011年5月9日,华盛顿) 尊敬的克林顿国务卿、盖特纳财长,各位同事: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今天开幕。在此,我代表中方代表团对美方的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胡锦涛主席十分关心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请我和戴秉国国务委员转达他对奥巴马总统、拜登副总统、克林顿国务卿、盖特纳财长以及美方全体工作人员的问候。胡锦涛主席高度赞赏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中美加深了解,增进战略互信,加强两国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上的沟通与协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中美双方充分利用本轮对话,就两国如何进一步增进战略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落实好他与奥巴马总统达成的共识,共同推进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今年1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历史性的国事访问,取得了巨大成功。两国元首高瞻远瞩,开创了中美关系的新局面。 中美建交32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雨,却始终向前。中美历史文化、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现实国情不同,但经济相互依存,高度互补,谁也离不开谁。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目前,两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贸易总额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中美经济关系已经远远超出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影响。 全球化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当前,在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经济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的情势下, 中美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也面临着合作的机遇。围绕确保经济复苏,两国之间政策措施既有互补,亦有碰撞,但合作的利益远远大于竞争的分歧。鉴于此,双方要更加注重发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作用,坚持“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定位,脚踏实地推动中美经济关系健康发展。 各位同事!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未来也终将证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美合作的潮流。对此,我们充满信心。这信心来自于中美之间广泛的共同利益,来自于两国人民的共同意愿,来自于历史和哲学的思考。 任何一步实际行动将胜过千言万语。 双方应以本次对话为契机,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全面深化经贸、投资、金融、基础设施等各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预祝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0/c_121396385_2.htm ***************************** 戴秉国国务委员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 2011 年 05 月 10 日 10:10:54  来源: 新华网    5 月 9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白宫会见正在当地出席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戴秉国。新华社记者张军摄 新华网华盛顿5月9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戴秉国9日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上致辞。全文如下: 戴秉国国务委员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1年5月9日上午,华盛顿) 尊敬的克林顿国务卿和盖特纳财长, 尊敬的王岐山副总理,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华盛顿出席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我们这次对话正值中美关系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时间节点:今年是中美开展“乒乓外交”和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40周年。40年前,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意愿和政治家的决断勇气,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轰然推开了尘封20多年的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自那以后,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把这扇大门重新关上了。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回首过去几十个岁月,展望中美关系更好的未来,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向中美关系的破冰者、开拓者和建设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更要以他们当年那样的远见卓识和开拓精神,推动中美关系的车轮继续滚滚向前。 当前,中美关系同样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刚刚跨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正是在这个时候,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今年1月在华盛顿会晤,共同决定了建立和发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历史正在并将继续证明,两国元首作出的这一决定是一个顺应和平与发展历史潮流、造福于中美两国人民、造福于全人类的历史性重大决定。 诚然, 要把这个重大的决定不折不扣地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把誓言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阻力和干扰。 但我相信,只要中美双方都看清21世纪和平、发展、合作的世界大势,毫不动摇地坚持两国元首确定的大方向,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崭新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路子来,中美两国人民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一定能够持久地生活在和平、友谊、合作的阳光之中。 此刻,站在你们各位面前致辞的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按理应该回家同儿孙相聚、共享天伦之乐了,为什么还在不停地奔忙于太平洋两岸,一次又一次地同我的美国伙伴们坦诚对话,倾心交流呢?就是要 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为了一个崇高目标:使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成为永久的好朋友、好伙伴,使我们各自子孙后代幸福安宁。 难道我们应当让他们失望吗?不,绝对不能!他们的失望,就意味着我们的失职。而失职是不能原谅的。 朋友们, 中美两国人民同住一个“地球村”,你们在西头,我们在东头。欢迎更多的美国朋友到我们那里去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亲身体验中美关系是何等的重要,亲身了解中国在包括人权事业在内的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亲身了解什么是真实的中国。 最后,祝此轮对话顺利、成功!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0/c_121398085.htm ******************************8 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王岐山和戴秉国 2011 年 05 月 10 日 16:06:3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5月9日电(记者严锋 易爱军 冉维)美国总统奥巴马9日在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了在美主持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胡锦涛主席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 王岐山首先转达了胡锦涛主席致奥巴马总统的口信。胡锦涛在口信中表示,自今年1月对美国进行成功的国事访问以来,中美元首达成的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共识正得到认真落实,双方在双边、地区、全球领域保持密切交往与对话,开展有效沟通与合作。在新形势下,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努力,进一步加强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和战略互信,妥善处理分歧,扩大和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王岐山表示,本轮经济对话中心任务就是落实两国元首确定的中美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共识。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经济相互依存,高度互补,合作前景广阔。两国经济关系已超出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影响。在当前极为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成功举办这次对话对于推动两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美经济既有合作,也有碰撞,但合作是主流。中方在保护知识产权、使用正版软件、完善创新与政府采购政策、培育开放投资环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希望美方在放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等中方关切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戴秉国表示,当前复杂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充分表明,两国领导人关于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决定是完全正确和非常必要的。世界需要中美建立更好、更稳定、可预期的关系。一个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世代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将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给美国和世界带来难得机遇。中方愿与美方一道抓住机遇,全力落实胡主席访美成果,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双方应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共同应对各类挑战,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戴秉国指出, 中国在人权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历史性进展,中美双方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人权交流与对话,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 奥巴马感谢胡锦涛的重要口信。他表示,胡锦涛主席今年1月对美国的访问对于两国关系意义重大。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是双边关系中的重要机制,有力促进了相互了解与合作。第三轮对话很有成果,他对此非常满意。当前美中共同的目标是落实胡锦涛主席今年访美时双方达成的一致。 美方支持一个强大、繁荣、成功的中国,支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方在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美方愿向中国和其他国家出口更多高科技产品,这符合双方的利益。 美国副总统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出席会见。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0/c_121400133.htm *****************************8 2011.05.10 克林顿国务卿在美中生态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仪式上发表讲话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 即时发布 克林顿国务卿在美中生态伙伴关系协定( U.S.-China EcoPartnerships )签署仪式上的讲话 2011 年 5 月 10 日 美国国务院条约厅 国务卿克林顿:我非常高兴地欢迎你们今天上午来到条约厅出席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我特别要感谢远道而来参加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客人,非常欢迎解振华主任、马欣司长和其他中方同事们。当然,我也要欢迎从美国各地来到这里签署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定的所有美国生态伙伴们,我还要感谢助理国务卿凯里·安·琼斯( Kerri-Ann Jones )、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 Todd Stern )和我们的政府间互动特别代表丽塔·乔·刘易斯( Rita Jo Lewis )。 我们坚定不移地发展这一关系,我们也知道,这一关系需要扩大并超越政府间对话的范畴,我们必须利用我们两国各州 / 省、城市、大学、私营企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独特技能,针对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 当我们在处理清洁能源、能源安全、环境稳定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时尤其是这样。我们两国都有公司企业在努力开发激动人心的新技术,都有大学正在进行开创性的研究,都有对于它们面临的社区环境问题具有独特视角的地方政府,而这些问题可能具有全球性影响。 建立该生态伙伴关系项目的目的就是要把上述各方汇聚到一起,分享最佳做法、促进创新、鼓励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初创时的 7 个生态合作伙伴现在已经获得了许多成果,今天,我们要吸收 6 个令人鼓舞、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团体加入该项目,所有这些协作项目都有望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些影响最为深远的环境问题,同时在我们两国创造就业机会。我相信,这些新的协作将产生创新的解决办法,我期待着获知更多有关你们的工作成果的信息。在绿色经济这一领域,地方伙伴关系可能发挥全球性影响。 现在请助理国务卿凯里·安·琼斯讲话,我再一次感谢各位参与这一振奋人心的事业。 (克林顿讲话完)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iipdigital-mgck/index.html Read more: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64854x0.1145855.html?CP.rss=true#ixzz1LzZzZIkg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64854x0.1145855.html?CP.rss=true#axzz1LzZsoypB ***********************8 2011.05.09 克林顿国务卿在第三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上的开幕词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 即时发布 2011 年 5 月 9 日 国内资源部悉尼·耶茨礼堂( Sidney R. Yates Auditorium ) 克林顿国务卿:早上好。我们十分高兴地欢迎你们光临国内资源部,该部负责管理我国美丽的景色和大自然以及已经建立的国家公园。这是一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建筑,是举行第三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合适场所。我十分荣幸地代表盖特纳( Geithner )部长和我本人在这里接待王岐山副总理和戴秉国国务委员以及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我为有如此众多来自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各部门的官员和专家与会感到高兴,我们也很高兴拜登( Biden )副总统一会儿将来到这里。我知道奥巴马总统期待着今天晚些时候与两国政府代表团的领导人见面。 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是处理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双边关系的主要论坛。自我们 2009 年在华盛顿举行首次对话以来,双方讨论的深度与广度以及两国政府各部门的参与度都大大地扩展了。 通过对话中的这些会议和谈话,像我们昨晚在布莱尔大厦( Blair House )晚宴上进行的那类非正式谈话和正式会议,我们寻求为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各自养成合作习惯的机会,以利于我们进行更有效的合作,应对我们共同面临的地区性和全球性挑战,在出现分歧时经得起考验。这是双方在坚持各自价值观和利益的同时,扩大双方合作领域和缩小分歧的一个机会。 在经历了两年的对话之后,在对两国人民最重要的问题上,我们能否取得成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把良好的承诺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因此,在开始进行第三轮对话之时,我们将十分明确地注重这一目标。 双方应以致力于更好地相互理解、建立互信及努力避免误解和误判作为我们工作的开端。我们大家都知道,太平洋两岸仍然存在一些恐惧和误解。对此我可以十分坦率地表明态度。我们国家有些人将中国的发展视作对美国的威胁。中国有些人担心美国寻求遏制中国的发展。这两种观点我们都不能接受。合作——而不是冲突——将为我们两国带来更多利益。事实是,一个繁荣的美国有利于中国,一个繁荣的中国也有利于美国。但要进行合作,我们就必须了解彼此的意图和利益。我们必须让我们的长期计划和追求的目标透明化。 例如,这就是为什么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 Robert Gates )和我经常讲到两国军方之间发展更可持续的实质性关系以增强透明度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性。所以我非常高兴看到双方高级军官第一次参加对话。他们将和文职同事一起讨论我们如何减少误解和误判的危险。我特别要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上将与我们一起参加这些重要的讨论。 我们也正在努力加深两国公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学生、企业和社区之间的联系,扩大上个月我们在华盛顿进行的磋商。这包括 10 万名留学生计划,该计划旨在加强教育交流,在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建立新的联系。我期待着与两国的商界领袖共进午餐。我们也很重视女性领导人交流计划和一项帮助州 / 省级官员相互联系的新计划。毫无疑问,我们也希望继续进行蓬勃发展的民间外交。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有助于解决我们的共同问题。我们在遏制气候变化、建设清洁而有保障的能源未来方面都有攸关的利益。我们双方都关心在世界各地促进负责任的和可持续的发展,都致力于制止核武器扩散的危险。 中国和美国面临着广泛的全球性和地区性共同挑战。我们两国如何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将有助于确定我们未来的关系以及世界未来的和平、繁荣和进步走向。无论是全球金融危机还是中东的动荡,最近的历史已经突显了我们的经济和全球稳定与安全之间的联系。这个联系的交叉点就是我们对话的核心。因此,我们将讨论我们共同努力的必要性,以重新平衡全球经济和确保强劲、持续的未来增长。 我们将讨论一些非常重要的国际安全问题。美国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协力通过了对伊朗的严厉制裁,现在我们正在努力落实这些制裁。我们两国在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上有着共同的重要利益,这包括该半岛的彻底无核化。因此,我们继续敦促北韩采取具体行动改善与韩国的关系并停止进一步挑衅,我们希望看到北韩采取不可逆转的步骤履行其无核化的国际义务。 就像任何两个大国一样——事实上,我可以说,就像任何两个人那样——我们之间存在着分歧。就像朋友那样,我们诚实而坦率地讨论我们的分歧。我们将继续最近在北京举行的美中人权对话( U.S.-China Human Rights Dialogue )上的讨论。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谈话中,我们都明确表示了我们对人权问题的关切,我们忧虑这个问题对我们的国内政治以及对中国及其所在地区的政治与稳定的影响。我们看到报道,包括公益律师、作家、艺术家和其他人在内的公民被拘押或失踪。我们从长期以来的历史得知,凡是致力于尊重人权的社会通常都更繁荣、更稳定、更成功。这一点确实已经被反复证明,尤其是在过去的数月中。 因此,在继续侧重于我们将进行有效合作的领域的同时,这次对话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此类坦率讨论的论坛。 正如我的朋友、戴国务委员所知,我热衷于搜集中国的成语和谚语,我曾经使用过其中一个,对我来说,自 2009 年以来,那个成语对于我们的参与一直是一种真正的激励;它把美国和中国比作在同一条船上的人,我们必须齐心合力往一个方向划才能前进。这里,我还要引用一句中国格言:“逢山开道,遇水造桥”。现在,我们在此会谈,就是为了继续建造这类桥梁,我们并不是在孤军奋战,我们是一个横跨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由各种机构和关系组成的网络的一部分。 美国正在实施我们称为“前沿部署外交”( forward deployed diplomacy )的方针,我们正在人员、项目和高级别交往等方面扩大我们的存在;我们重新加强了我们与盟友的纽带;我们扩大了我们在多边机构中的参与;今年,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奥巴马总统将出席东亚峰会( East Asia Summit )。因此,我们往后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双边、多边和全球性议程;而且,我们必须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 因此,我再一次十分高兴地欢迎各位光临,表达我对于这一关系的信心和对于本对话的重要意义的认识。现在,我非常荣幸地请王副总理向大家发表讲话。 副总理,请。(掌声) (讲话完)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iipdigital-mgck/index.html Read more: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09163248x0.3929189.html#ixzz1LzaQ8tsv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09163248x0.3929189.html#axzz1LzZsoypB *************************8 2011.05.10 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讲话 白宫 副总统办公室 即时发布 2011 年 5 月 9 日 副总统拜登在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讲话 (Remarks by Vice President Joe Biden To the Opening Session of the U.S.-China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Washington, D.C.) 国内资源部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东部夏令时上午 9:50 副总统:早上好。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大家。我荣幸地欢迎两位好朋友再次来到华盛顿,参加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第三次会议。 请允许我首先向两位共同主席致意。王副总理和戴国务委员,欢迎你们再次到来。在你们随同胡主席访美期间,我曾有机会与你们见面,虽然与你们见面的时间不如我的一些同事长,但那次访问非常成功,我们也有机会在一起一段时间。 美方的两位共同主席是我们的最佳组合,我们的超级明星:克林顿国务卿( Secretary Clinton )和盖特纳部长( Secretary Geithner )代表着美国最精英人士,因此,我们预期将会取得重大成果。我们预期你们四位将会取得重大成果。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每个人在今后的日子里都肩负着一系列重要任务,目的都是要继续引导我们的关系在已有进展之上更上一层楼。 我还要向骆家辉部长( Secretary Gary Locke )致意,他是总统选择的新一任美国驻华大使。家辉作为内阁成员业绩卓著,在此前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期间亦表现出色。我知道,一旦参议院确认家辉的任命,而且我估计这会很快,他将在北京作出卓越的工作成绩。(掌声)他就在这里。 我不想介绍坐在你们身旁的贸易代表,因为我对他说过,他若能促成同韩国的协定,我就提名他获诺贝尔和平奖。(笑声)他做到了,所以我也得这么做。(笑声) 话说回来。我年轻时第一次访问中国——先生们,我不情愿承认这点——是在 1979 年 4 月,是同邓小平会晤。我当时荣幸地与一些老一辈参议员同行,我想我现在也属他们之列了。我记得我们是关系正常化之后的第一个代表团,成员包括纽约州参议员雅各布·贾维茨( Jacob Javits )、弗兰克·丘奇( Frank Church )以及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议员。 在那次访问期间,我们会晤了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并目睹当时启动的种种变化正在开始促发中国引人注目的——绝对是引人注目的转型,即使在当时也已经很清楚——巨变正在发生。当时还出现了一场辩论,在美国这里, 坦率地说,在大部分西方世界,都出现了一场围绕着一个崛起的中国是否符合美国及整个世界的利益的辩论。作为对外关系委员会(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的一名年轻成员,我当时写下、表述并且相信我现在所依然相信的:一个崛起的中国是一种积极的、积极的进展,不仅对中国而言,而且对美国和全世界也是如此。 奥巴马总统和我在 2009 年就职时就理解——极为清楚地理解,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将是一个关键重点。奥巴马总统和我当时就下了决心,决心让这个关系走上一条稳定的轨道,能够几十年保持下去。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我们两国由与日俱增的商务和投资纽带连结在一起。在美国,我们总是谈论进口;但去年,我们美国向中国出口了价值 1100 亿美元的商品与服务。 但是,连接我们的远远不只是商务纽带, 过去 30 年中,我们两国人民经由教育、工作与旅游等方面的接触已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去年,有 13 万中国人在美国学习,他们很优秀,我们将设法留住他们一些人。我只是开玩笑。我只是开玩笑。(笑声)。但他们真的很优秀(笑声)。 我们无法称我们也有同样数目的美国人在中国学习,但是,“ 10 万留学生计划”( 100,000 Strong Initiative )将大幅度增加在中国生活和学习的美国年轻人的人数。事实上,我的侄女——请原谅这里使用一次我们在参议院常说的议员话语特权——她在不太久以前从哈佛大学毕业,现在在盖特纳部长手下工作。她就做了我们期望另外 10 万人去做的事:学习中文,并到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她现在投身的工作就是让我们两国关系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我们也因为我们共同承担的全球性责任而连接在一起。我们都是联合国安理会(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的常任理事国。我们也都是太平洋强国。就世界所面临的许多紧迫挑战来说,如果美国和中国不坐到桌前,就比我们坐到桌前时达成解决方案的可能性要低,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把握这种关系,将对 21 世纪的世界走向具有重大影响。 我们的承诺始于两国政府最高层,在两年半时间里,我们两国首脑有过 9 次直接会面。 9 次。正如我刚提到的,胡主席就在 1 月时还来过这里,对美国进行了一次公认的极为成功的国事访问。我将于今年夏季受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邀请再次访问中国,我也期待着接待习副主席在今年晚些时候来美国进行回访。 如大家所知,即使有这些频繁的访问和峰会,光靠它们本身并不足以建立和保持贯穿于我们整个政府、涵盖所有机构的的良好关系。而这就是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的原因。它所关系的不单单是军方对军方或经济类的问题,我们希望建设一个涵盖我们两国政府方方面面的关系。这也就是我们请你们大家来到这里进行对话的原因。 当奥巴马总统于 2009 年启动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时,他向我们所有人提出了一个挑战,要我们齐心协力来应对我们时代的一些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有人或许会说,由中国和美国一起来决定如何解决世界上的决定性问题未免有些自负,但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两国如何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如何应对世界在 21 世纪初所面临的挑战。 这是我们建立伙伴合作关系的核心所在。我们希望相互合作,促进双方的共同利益,不仅推动强劲、可持续及平衡的经济增长,而且促进自由和公平的贸易。我们希望通过合作促进我们实现未来繁荣的共同利益,获得洁净、稳定及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供应。 我们希望通过相互合作,促进我们为应对一系列紧迫的全球和地区安全挑战拥有的共同利益。其中包括继续努力防止核武器扩散,特别是遏制这类武器和技术从伊朗和北韩向外扩散。 两年前,总统发出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挑战,如今我们进展如何? 通过这一对话以及我们两国政府及两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认为,历史会表明我们已取得进展。 然而,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这就是我们在这里进行对话的原因。我们与我们的 20 国集团合作伙伴一起,努力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我们认识到,美中关系为全球经济带来益处,不仅有益于我们两国,而且有益于全球。 去年,我们的对华贸易支持了美国国内 50 多万份工作机会。在胡主席来访期间,我们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特别是在创新、知识产权和出口领域。我们在所有这些领域正继续取得进展。 今后两天,我们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再接再励,确保我们积极履行承诺,使我们能够继续往前推进。 你们可能已经注意到,美国国内正在就如何最有利地保障美国未来长期的财政稳定进行辩论。我们知道,要解决我们的经济难题,首先需要从国内开始。我们美国必须恢复金融稳定。我们还必须为赢得未来进行必要的投资。我们必须承诺坚持我们的信念及总统的信念:教育、创新及基础设施是我国经济未来的支柱。 我知道,在目前的世界局势下,你们也在调整你们的经济。我知道,你们中国在努力重新平衡你们的经济,使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更多地依赖国内需求。这都并非易事。以我个人之见,成功地调整增长的方向,不仅对中国有利,也对美国乃至全世界有利。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我们在这方面面临着共同的挑战。这不仅带来了难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共同寻找洁净能源解决方案的机会。朱棣文部长常说,我也喜欢这句话:“科学不是零和游戏”。科学并非零和游戏。 我们在该领域已开始建立的非凡合作已经为此给予最好的说明。我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点。 我们的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 (Clean Energy Research Center) 正在提供资金,针对节能、洁净煤——这方面我们两国都需要处理——以及清洁车辆开辟新的途径。我们需要在这一领域建立并扩大我们的努力。我知道,在今后两天内你们会在这方面举行大量讨论,在我看,这似乎是一个有可能取得很大进展的领域。 在应对全球安全挑战方面,我们也取得了进展。今年 1 月,胡主席与我们一同参加核安全峰会( Nuclear Security Summit ),我们签署了为建立促进中国核安保示范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我们在遏制核武器从伊朗和北韩扩散方面进行了合作,其中包括防止把敏感技术出口到这两个国家。 战略对话对我们两国都十分重要。只要看一下今后两天你们的工作议程。这是一个很满的议程。只需略微列出几项今后两天议程中所要讨论的题目,就能说明我们两国关系的极其广泛程度:气候变化 ;清洁能源 ;军方与军方之间的行动——我们两国的军事关系 ;以及诸如苏丹和阿富汗等地区性问题。 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在部分程度上,是为了加强沟通与理解——我们相信,而且我相信你们相信,这将会建立信任和信心。我们彼此一定要以诚相待。我们不会在所有问题上达成一致;我们显然会发现我们仍然还有分歧的领域。但我们在致力于促进各自国家利益的同时,必须在我们共同寻求的问题上取得进展,找到共同点;而且我可以说,在彼此国家利益的很多方面,我们会发现共同点。但只有通过探讨范围广泛的议题,包括敏感议题在内,我们才能帮助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 我父亲过去常说,唯一比意料中更糟糕的分歧,是意外的分歧。 这就是我们在对话时彼此坦诚相见为什么极其至关重要的原因。我们应该实事求是;我们不会所有时候都能合作。在某些领域,我们有强烈的分歧。在另一些领域,我们存在激烈的竞争。而在此外的一些领域,我们会有积极的合作。 但 我认为:总的说来,我们一致的地方比不一致的地方要多得多,奥巴马总统也持同样看法。良性竞争,在我们看来,对我们两国都有利。竞争不是坏事。良性竞争是好事。 这就是我多年来之所以持这一观点并将继续持这样一个观点的原因,即:中国的崛起是一个积极的发展。你们可以料到,我对美国人民的能力怀有绝对信心。而通过与有同样能力的人民进行真正的竞争,这些能力会得到提高。我欢迎这种良性与公平的竞争,因为我认为,我们将看到这种竞争会激励我们两国人民去创新,并且两国人民都将从中受益。 就像我前面谈到的,我们彼此开诚布公很重要。我们有一个存在强烈分歧的领域。我知道也理解,这个分歧,当我们表达出来时,会引起不快或刺激——我不知道这词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但它让我们在中国的一些朋友担忧。我们在人权领域存在强烈分歧。 我们提出了我们对中国最近发生的镇压的关注,包括记者、律师、博客作者和艺术家被攻击、逮捕或者失踪。如前所述,任何真正的关系都不可能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上。当我们发生分歧时,需要言明。我们将会继续表达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就像我们两个星期前在北京举行人权对话( Human Rights Dialogue )时一样。 我说过,我知道中国有些人将我们倡导人权视为一种干涉,还有天知道什么其他说法。但是奥巴马总统和我坚决相信,国务卿也同样相信,保护那些包含在中国作出的国际承诺以及中国自身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是促进任何一个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的最佳途径。 自从 1979 年我年轻时第一次去访问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化确实十分惊人。我不知世界历史的任何时期是否出现过这种情况——如此巨大,如此迅速。中国人民以自己极大的才能,中国人民及其领导人通过令人不可思议的勤奋努力和锲而不舍精神,名副其实地让千百万人摆脱了贫困,建立起一个如今帮助带动世界繁荣的经济。这非常了不起。 在这同一时期内,美中两国关系也出现了惊人的转化——同样是由于过去 30 年来在我们两个国家当政的令人尊敬的政治领导人的才华和辛勤努力。 我们两国的纽带是通过自关系正常化之日起的密切交往而形成——像现在这样的种种活动。我们为建立积极、合作和全面的关系作出了大量努力。我绝对相信,我们可以为我们自己以及美国和中国的子孙后代做得更多。 如我所说,恕我冒昧这样说,当那种情况出现并且继续出现时,全世界都将受益。因此,现在应该开始行动。 再次向各位表示欢迎;欢迎你们代表团。感谢让我荣幸地向各位发表讲话。多谢大家。(掌声) (结束)东部夏令时间上午 10:07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iipdigital-mgck/index.html Read more: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64213x0.7577435.html?CP.rss=true#ixzz1LzahKhWS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64213x0.7577435.html?CP.rss=true#axzz1LzZsoypB ************************* 2011.05.10 克林顿国务卿和盖特纳部长在欢迎中国代表团晚宴上的讲话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 即时发布 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在为王岐山副总理、戴秉国国务委员和中国代表团举行的晚宴上的讲话 2011 年 5 月 9 日 美国国务院本杰明·富兰克林厅( Ben Franklin Room ) 克林顿国务卿:大家晚上好。晚上好,欢迎大家光临国务院本杰明·富兰克林厅。盖特纳部长和我本人再次有幸在华盛顿主持第三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 U.S.-China Strag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我感到十分高兴。几个星期前就在这个厅里,我有幸坐在这里与我尊敬的前任和在座很多人的好朋友亨利·基辛格( Henry Kissinger )博士进行交谈。他讲述了 40 年前美中早期外交关系的情况,谈到当年他那一代双方的外交家必须克服的很多困难。 今晚,我不禁对双方交往的长足进展感到惊叹。 几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使亿万人民摆脱了贫困,并为推动全球繁荣做出了贡献。美国欢迎中国的发展并从中受益。今天,我们两国的经济以及我们的未来已密不可分,两国关系的广度与深度就连基辛格博士及其同事们在当年也难以想象。 这一变化带来了我们这一代面临的新挑战。历史告诉我们,新的大国的兴起往往会带来一些冲突和不确定的时期。在今天双方举行的战略对话中,戴秉国国务委员和我及我们的同事们讨论了两国人民对对方感到关切的一些问题。但在 21 世纪,运用 19 世纪大国互动中的零和理论是没有道理的。确实,我们正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需要用新的方式来理解国际环境的变化因素和我们本身的双边关系。 邓小平曾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用这句话来描述我们必须共同规划的前进道路也十分恰当。我们知道这并非易事,有时,两国难免会因意外出现的石头而脚下不稳。但如果我们继续培养这一对话所象征的合作与尊重的习惯,如果我们学会互相信任并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那么,我相信我们不会让那些石头把我们滑倒和阻碍我们的前进。我们对已经养成的合作与理解的习惯感到十分满意,并对胡锦涛主席今年一月的成功访问以及他和奥巴马总统为深化两国关系、使之成为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所达成的共识十分赞赏。 各位美国同事、内阁成员们以及我国政府的其他领导人,谢谢你们为这一对话所做的工作。各位中国同事和伙伴,谢谢你们进行这次长途旅行——不仅是乘飞机前来与会,而且是和我们一道踏上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更美好未来的旅途。 祝大家度过一个美好的晚上,现在请盖特纳部长讲几句话。 盖特纳:晚上好,欢迎光临。我首先向你们致以中国传统式的欢迎,中国传统式的欢迎。请多包涵。伟大的中国哲学家孔子说(用中文)(掌声)还没说完。王岐山副总理、戴秉国国务委员、中国代表团的各位成员,热烈欢迎你们到美国。(掌声) 我第一次去中国大约是在 30 年前,去学习汉语。我去了北京。我在北大(北京大学 ) 学了一个暑期。当时,这是很特殊的事情。很少有美国人能有幸访问中国、研究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能到美国学习。当然,现在这已不稀奇了。 如果今天这个关系及其未来有一个最基本的信任基础,那就是这样一个现实: 今天,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正在中国学习,同时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也有机会深入地了解了美国。如果两国没有为了解对方的利益、意图、价值观和传统而进行这种持续投资,就没有谈判的基础、没有合作的基础、没有任何互让的基础。 过去两年里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果你觉得难以理解这样做有多难,或者难以理解已经取得的进展有多重要,只需要回想一下大萧条时期,当时由于合作终止,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变成了一次全球性的灾难。在最近这场危机中,我们与中国的合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帮助世界摆脱了灾难,使之进入一个我们现在称为恢复经济增长的时期。 最后让我来祝酒。我们象征性地干杯。 克林顿国务卿:象征性地干杯。 盖特纳部长:祝美中战略与经济伙伴关系未来取得成功、祝世界经济更强大、世界更和平。干杯。(掌声。) 克林顿国务卿:干杯。干杯,朋友们。干杯。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iipdigital-mgck/index.html Read more: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31256x0.1429669.html#ixzz1LzbByEM0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31256x0.1429669.html#axzz1LzZsoypB ************************ 2011.05.10 总统会见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共同主席谈话纪要 白宫 新闻秘书办公室 即时发布 2011 年 5 月 9 日 总统会见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共同主席谈话纪要 总统和美国代表团今天在白宫椭圆办公室会见了参加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方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双方就经济、安全等广泛议题及两国关心的其他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双方重申致力于建设一个范围广泛、合作性的以及对我们的人民产生积极成果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一致认为,双方需要采取具体行动建立这样一种伙伴关系。总统鼓励中国采取支持全球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政策,并进一步平衡双边经济关系 。他们还讨论了推进我们共同的核不扩散目标的途径,包括共同努力防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同时说服北韩放弃其核武器计划,履行其国际承诺并避免采取破坏稳定的行为。总统强调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两项挑战。 总统提出了美国对中国当前人权状况的关注,并强调他对表达自由和信仰自由、获得信息和政治参与等普遍权利的支持。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iipdigital-mgck/index.html Read more: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21218x0.4502178.html#ixzz1LzbPwC7j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chinese/texttrans/2011/05/20110510121218x0.4502178.html#axzz1LzZsoypB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6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不当博导的愉悦心情
热度 1 gl6866 2010-4-8 12:01
每个人或许都希望当个博士生导师,尤其是在我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这样的单位。但是,研究生院最近下达了一个关于博生导师条件的文件,文件的其他内容我不感兴趣,但我却看到我被不当博导成为现实:文件有一条不可更改的硬杠杠,这就是年龄。文件说,出任博士导师的条件之一,必须出生在1954年9月1日以后,而我生于1954年7月,刚好与研究生院的这条件相差两个月。所以我必然不能当成博导了。 单位的领导与哲学系的负责人都为我惋惜,他们甚至专门为我的事情开过小会,一方面是因为我所工作的研究室的确非常需要一个新的博士生导师,以便使下面的人接上来,由于我目前是我室的惟一的研究员, 我似乎就是惟一一个人选 ;另一方面大概是讨论怎么为我做思想工作的问题,他们怕我想不通。我非常感谢组织上对我的关怀与呵护。呵呵,我也许是自做多情啦! 我为什么说被不当博导却有愉悦的心情呢?我以为,今天的博导非常不好当,各种要求越来越严酷,不仅对博导,而且对所带的学生也是如此。譬如,我必须分出很大的精力来负责学生的学习,这对我本人的研究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自私的想法)。从另一方面讲,学生一但入了你的门,就会把你当爹(take it easy)来对待,这是我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的光荣传统 。设想一下,当这个父亲是多么不容易,首先,要认真负责学生的学业,所谓教不严,师之惰;其次,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网上经常有博士跳楼的报道,万一我成了博导,学生一看,学的是科学技术哲学,这种学科在我看来可以说是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东西,有什么用呢?而且对学生的要求又格外严格,要求学生的外语好、哲学功底好、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和知识等。这样苛刻的学科,肯定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万一学生出了问题,该如何交代呢?最后,最要命的当然是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如今最大的博士群体在官场,一般出来的光头博士更是不受待见,于是,学生就会死乞白赖的要导师帮忙给找工作。哼哼,这等事情谈何容易!如果答应吧,导师必须要与行政部门打交道,无论是外单位的还是本单位的;难免遭到许多白眼和冷遇;如果不答应吧,学生或其他人会说你这个当爹的没本事。真是难呀!所以有人说,招到博士就像梦魇一样,可能挥之不去的! 还有一点我觉得让我释然的是,有许多人都来电话和信件,有的甚至直接到所里找我,问我是否可以接受他们读博士,现在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我没有资格当博导,你们另寻高枝吧。不过,换位思考一下,我若是他们,恐怕是个 不小 的打击。 社科院有许多比我有能力的人都不是博导,但他们的日子过得似乎要比是博导的要更酷,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自由耕耘,发挥自己的业务能力。是呀,社科院毕竟不是个教学单位,而是研究单位。哲学家与数学家一样,都是单干户。于是,对于是否有学生的问题并不重要。或许有人会撇嘴说,你这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可我却觉得,酸的不仅只有葡萄呀?还有梨子、李子、梅子等等,我为什么一定要尝那酸葡萄呢?想到这些,我被不当博导的心情自然变得愉悦起来。
个人分类: 人生漫笔|12417 次阅读|18 个评论
[转载]INI 文件的操作
Fonix 2010-4-7 10:25
概述 在程序中经常要用到设置或者其他少量数据的存盘,以便程序在下一次执行的时候可以使用 , 比如说保存本次程序执行时窗口的位置、大小、一些用户设置的数据等等,在 Dos 下编程的时候,我们一般自己产生一个文件,由自己把这些数据写到文件中,然后在下一次执行的时候再读出来使用。在 Win32 编程中当然你也可以这样干,但 Windows 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方便的办法,那就是 使用注册表或者 ini 文件(Profile)来保存少量数据。 本文中先介绍一下 .ini 文件的使用。 ini 文件是文本文件,中间的数据格式一般为: KeyName1=value1 KeyName2=value2 ... KeyName1=value1 KeyName2=value2 ini 文件可以分为几个 Section,每个 Section 的名称用 和 ,则返回的是 'sec1',0,'sec2',0,0 ,当你不知道 ini 中有哪些 section 的时候可以用这个 api 来获取名称 WritePrivateProfileSection - 将一个整个 Section 的内容入 ini 文件的指定 Section 中,它的原形是: WritePrivateProfileSection( LPCTSTR lpAppName, // 指向包含 Section 名称的字符串地址 LPCTSTR lpString // 要写入的数据的地址 LPCTSTR lpFileName // ini 文件的文件名 ); 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 将一个 Key 值写入 ini 文件的指定 Section 中,它的原形是: 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 LPCTSTR lpAppName, // 指向包含 Section 名称的字符串地址 LPCTSTR lpKeyName, // 指向包含 Key 名称的字符串地址 LPCTSTR lpString // 要写的字符串地址 LPCTSTR lpFileName // ini 文件的文件名 ); 如果 ini 中没有指定的 Section,API 会新建 Section,如果没有指定的 Key 则新建一个 Key 并写入数据,如果已经存在,则用字符串代替原来的值。当指定的 ini 也不存在的时候,API 会自动建立一个新的文件,所以使用 ini 的好处是我们不必为了保存少量的数据涉及到文件操作,就连查找文件是否存在的操作都不必要。 使用要点: 在我们实际使用的时候,用的最多的是 GetPrivateProfileString 和 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但在对自定义 ini 文件操作的时候要注意的是,如果 lpFileName 指定的文件没有路径的话,Api 会去 Windows 的安装目录去找而不会在当前目录找,但是每次用到 ini 函数要获取当前路径显然太麻烦了,这里有一个变通的办法,你只要在 ini 文件名前面加上 .\ 就可以了,比如说要 对本目录下的 user.ini 操作,那么文件名就是 '.\user.ini' 这样显然比较方便。另外,当你要把一个 Key 清除的时候,可以使用把 lpString 指向一个空的字符串然后使用 WritePrivateProfileString。当你要把一个 section 的全部内容清空的时候,也不必把 key 一个个的清除,可以使用把 lpString 指向一个空的字符串然后使用 WritePrivateProfileSection。
个人分类: 学习笔记|3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备份文件加密证书和密钥
donghy 2010-4-2 15:41
机器提醒你备份文件加密证书和密钥了吗? 可以这样来做: 1.登录到以前加密文件时所用的账户。 2.单击打开证书管理器。 如果系统提示您输入管理员密码或进行确认,请键入密码或提供确认。 3.单击个人文件夹旁边的箭头将其展开。 当双击证书时,证书的用途将显示在常规选项卡上的这个证书的用途如下下面。 4.单击预期用途下面的列出加密文件系统或允许加密磁盘上的数据的证书。(可能需要滚动到右侧才能看到此信息。) 如果有多个 EFS 证书,应当将其全部备份。 5.单击操作菜单,指向所有任务,然后单击导出。 证书导出向导启动。 单击下一步。 6.在导出向导中,单击是,导出私钥,然后单击下一步。 7.单击个人信息交换,然后单击下一步。 8.键入要使用的密码,确认该密码,然后单击下一步。导出过程将会创建一个文件来存储证书。 9.输入文件的名称和位置(包括完整路径),或者单击浏览,导航至其位置,然后输入文件名。 单击下一步。 10.单击完成。 导出文件完成。 看见那个文件了吧!
个人分类: 软件应用技术|11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C#7(2002)到C#9(2008)
donghy 2010-3-26 15:55
安装好了Visual Studio 2008,怎样使用原有的资源呢? 找到Visual Studio 2002下编写的C#程序,目录如下: 注意Balloon.sln的图标: 有一个7的标识。 双击Balloon.sln,启动C# IDE。出现Visual Studio转换向导如下提示: 单击下一步,出现创建备份对话框,如下所示: 默认地,已经选中了在转换前创建备份,并选定了备份位置。由于事先我们已经做好了备份,此处选择否。然后单击下一步,出现转换准备就绪对话框,显示如下: 此时应遵从提示,检查摘要。如果有误,可以退回上一步。无误,单击完成,转换结束。显示如下: 单击关闭即可。 如果关闭之前勾选了关闭向导时显示转换日志,显示如下: 如果关闭之前没有勾选,显示如下: 切换到文件夹目录窗口可以看到转换之后的目录如下: 看到醒目的9字标识了吧!
个人分类: 软件开发技术|3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费解的“国际期刊”
zhaodl 2009-10-14 11:54
  今天,在一份文件中发现这样一种提法在国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论文被SCI收录者,暂不谈核心不核心,仅从国际一词就让我费解!国际,包括不包括本国?国际期刊,包括不包括本国的期刊?如果不包括本国,那么似乎应该使用国外更妥!我的文字功底不好,所以很想搞明白。   网络太伟大了。不费吹灰之力,我就在百度百科栏目中找到了一种解析,我感觉还比较贴切。   解析如下:国际(International)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政治用语。它的直接的意思是国家之间的。国际这个词是一个在近代产生的比较新的政治名词。杰里米边沁于1789年首次使用了国际这个词。今天这个词主要有以下三个意义:(1)涉及到多个国家或者其公民的事物,比如国际条约;(2)作为形容词国际也常用来表示超出一个国家的国界的事物,比如国际水域;(3)国际与超国家这两个词之间的边界不很清楚,比如欧洲联盟不是一个国际组织,而是一个超国家组织,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则是一个国际组织。在最近时间里国际与洲际和全球等概念之间的差别逐渐减小。   原来我只是感觉文件将国际一词用在这里别扭,但说不出来。通过上面的定义和解析,可以肯定国际一词的用法不准确!具体到期刊来讲,如果称为国际期刊的话,我想这样理解是否恰当:国际期刊是涉及多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以上的或者期公民的期刊,当然也就包括涉及本国在内,比如出版者涉及多个国家、审稿者涉及多个国家、作者涉及多个国家、读者涉及多个国家的公民,等等都可以理解为国际期刊。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本国之外的国外期刊。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的期刊往往也将以英文(所谓国际科学通用语言)出版的期刊称为国际期刊,比如,习惯上在刊名前加上International。而以其他语言出版的期刊很少(至少我没有见到)冠以国际的名头。   我这里是就词 而论,并不是完全不理解行文者的意图,他一定是不会包括本国期刊在内的,包括本国出版的、冠以International的英文期刊也不会被认为是国际期刊,因为后边用一条sci收录来挂上本国的优秀期刊。如果是这样,我倒建议行文者就应该明确使用国外期刊。这样也麻烦,也许行文者不想包括那些比我们还要落后的小语种期刊。无论如何,行文用词应当明确,而不要过后随我解析。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3706 次阅读|1 个评论
R中打开文件的函数
lobo 2009-3-16 16:52
偶然发现的: 调用choose.files或者file.choose就可以 详情的话用R自带的帮助就可以看到。 举个小例子吧: file.name-file.choose() new.data-read.csv(file.name,header=TRUE) 这样的好处是:在帮编程外行写数据处理函数时,不用详细告诉他们文件名在程序中的位置了。 调用的结果:
个人分类: 未分类|765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