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路过我的北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他,路过我的北京.4
热度 3 heartuser 2014-7-20 15:32
“那个男生不错,是我朋友,在历史系”。 “他有多高,长地帅不帅。” “近 1 米 7 吧,至于长相怎么样,你们得自己相互看看”。 还记得在图书馆,和余的聊天。他给我介绍一朋友。他的朋友叫樟,和我同级。 接触樟几次后,在图书馆又碰到余。 “你介绍地男孩靠谱不?他人到底怎么样啊?” “人品应该不错,你们得自己相处相处” “感觉皮肤有点黑啊?” “黑色的肤色够男人味,够健康。” 樟的人品,不错。皮肤有点黑。余点了点头。 接下来开始和樟相处了近 1500 天。日子在流,时光在转,这段感情的脉络,像夏天运动后毛细血管般清晰。 我谈恋爱了。 我考研了。 我去了湘大,在湖南,读了三年。我考研的同时,樟也在考研,南方暨南大学经济学是他的梦想。湖大是我奋斗的梦想。第一年考研,我失利了,去了湘大学新闻。樟离自己的梦想仅一分之差。第二年,接着考,樟又失误。第三年,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去了央财学金融。 在湘大,樟常常来看我,两个人都有憧憬,有梦想。他的梦想是央财,是相信可以实现的梦想。我在湘大还是学新闻,想继续在新闻这条路走走试试看。 虽然觉得爱情不浪漫,但是终究踏实可靠。湘大的第一学习期间,樟一直陪在我的身边。爱情不浪漫不要紧,重要的是,相爱的人能够在一起。 爱情在校园里开花,在书本里浸润。 湘大的校园,夜晚教室里的灯熄的很晚,每一个学生似乎都能找到学习的目标,都在埋头苦学。枯燥乏味的学习,给成长带来了养料。 文字继续记录着我的学习、生活、爱情。但是,静态的文字,而不是对话式的语句,只有这样才能平静地去回忆一段感情。 樟的理想是能够出人头地,干出一番事业。 我的理想找一份好工作,结婚生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要我再做选择的话,我毕业后会去羊城,那边是新闻业的沃土,羊城晚报、南方周末等。 毕业后我选择了一个人,去了一座城。 那人,是,樟。 爱情里最浪漫的是踏实。 樟会帮我调整论文的 word 格式,虽然他不是电子系男生。 樟会帮我搜集论文的资料,帮我去查各种资料。 我去了北京。北京的爱情都会有故事,故事里有天桥的流浪、地铁的歌声,还有北漂。所有的理想、现实、爱情,都会交融成一部不需要编剧的故事,北京爱情故事。 樟学习认真,每天都回去很晚。 我住在外面,北京的生活,就是网上描绘的那样,蚁族般生活,像一只微弱的蚂蚁,生活在一片沙尘暴的雾霾的城中。 忙碌中有期待,爱情。 樟毕业后找工作,还想呆在北京,继续北漂。 我在北京一直努力工作着。 “等樟工作后,我们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每天都在提醒着自己。
2408 次阅读|9 个评论
他,路过我的北京.1
热度 1 heartuser 2014-3-31 23:29
在学校里,我有一个清秀的徒弟,徒弟很朴实,他家在大山边上。 我学新闻,徒弟学电子。徒弟有很多师傅,而师傅仅只有一个徒弟。在学校里,校报豆腐块上,角落里能见到我的名字。徒弟写得了一手好字,能写代码,清楚芯片引脚和逻辑。听说,在初中时,徒弟就能站在讲台上为同学们讲解习题。徒弟虽然厉害,渐渐熟悉后,终究拗不过我,他认我做师傅。没有什么可以教他,徒弟女生缘挺好。但是,徒弟和我一样,会在校园里某一个午后的阳光下,青草坪,呆坐着期待着自己爱情。 电子系的女孩挺少,圈子又少,徒弟的爱情来地挺晚,但是起点很早。爱情的朦胧,早就滋生,在高中。徒弟的女孩,旺,挺不错,人很乖巧漂亮。在我印象当中,应该见过面,要不就是徒弟描绘过很多次。还在小城上学,旺来了徒第上学的校园。 “旺是你高中同学吧,她在哪里上学?” “她是我高中同学,认识很久了,经常有联系。她家就在我们镇上,她工作好几年了”。 “还是上学的年纪吧,怎么这么早就工作了”。 “上完高中就去打工了,我们这些人还在学校混日子,其实我也想早点毕业,呆在学校里时间太长了”。 “旺很漂亮,真正爱一个人的话,好好把握住爱情”。 爱一个人与外在无关,更与学历沾不上半毛钱关系。对于女孩的追求徒弟不拒绝,但会去筛选。徒弟对于功课得心应手,现在看来,更难得对应的是他对于爱情的理解也会如此深刻。 学电子的男生,一部分是报考志愿时参考热门专业排行,一部分是真正的兴趣。在热门专业一栏,对于电子专业介绍地特别高大上。因为这一专业,专门培养政府、企业复合型科技信息人才。这样看来,毕业以后会在沿海谋得一份 IT 工作,意味着可以干一份高大上的工作,可以在 IT 浪潮中一展身手。徒弟毕业后,也去了向往的城市 --- 深圳。 为了一个女孩,徒弟选择了另一座城。小城。家乡县城。随着徒弟感情的升温,他回到了县城,与心爱的姑娘旺结婚了。 我认识徒弟班上电子系的男生余。 余问我,“蕾,你有男朋友吗?” “还没有男朋友,电子系有那么多男生,莫非想给我介绍一个?” “电子系的男生天天捣鼓机器,整天对着电脑,我们关心的是电脑参数,喜欢耍游戏,死宅。会有你想要的吗?” “那也挺好,至少我电脑坏了可以找他去修啊。” “说到电子系的男孩,你就想到他们会给去修电脑啊?不是每个学 IT 的男孩都会修电脑,我们自己买的电脑都是二手市场别人组装的。” “至少会电脑系统坏了,可以给我装系统。还有 word 不会调格式,总能帮助我嘛。” “这个倒可以有,对于爱情你不会就这点觉悟吧。电子系的男生没几个浪漫的,整天看的书都是密密麻麻的代码,逻辑门电路,芯片手册呢。哪会像中文系的男生会手捧鲜花,夹着亲笔写得情书,等在某个地方然后给你惊喜”。 “可惜我找没发现,要不你给我留意留意身边的男孩”。 “嗯,我帮你留意”。 徒弟生日请客,总会喊我,同时也会邀请余。几来几往,和余熟了起来,才会有很多次和上面差不多的聊天。徒弟有了女朋友后,我们的一起玩的次数渐渐变少。和余的交往变多。 余班上的男生,对游戏感兴趣,对电脑感兴趣,对篮球感兴趣。他们总会一窝蜂一样去打篮球,会很规则的分组,抽着烟,是不是还爆几句粗口。“操,老子都死了,还不出来出来, YY 那个家伙躲在左边矮墩子下”,他们玩 CS ,玩传奇,玩魔兽,玩三国,玩跑跑,玩西游 .... 他们对电脑感兴趣,其实是对原在网线另外一头某一个漂亮女孩感兴趣, QQ 聊起天来顾不上上课顾不上扒饭。那个时候,还时兴校内, QQ 空间,没有微博、微信, QQ 和校内大行其道。它们也成就了很多校园情侣。电子系的男生宅起来很宅,很懒。活泼起来很野,周末天气好的时候,整个宿舍会倾巢而出,篮球场上都是电子系男生。 快毕业了,我还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的男生在哪里,也没有找到自己未来的路。迷茫。单纯。日子淡。新闻系要学的东西很多,怎么去写新闻,捕捉素材,还有摄影,等等。想起来,若是毕业后从事新闻的工作,肯定会挺累。外面的世界听说很精彩,可是歌声里到处都能听到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我总会假象外面的世界,脑海里有各种念想,比如爱情,会不会遇到像三毛一样的爱情?比如工作,工作到底会是怎么样。大学是天子骄子,外头能看得起这个骄字码?目前至少是家里人的骄傲,外面的世界并不好说。我能将自己的感受,写成文字。也能将别人的感受,写成文字。我喜欢码字,喜欢读书。至于为何选择读新闻,至今仍然不明确。 读了很多书,与新闻无关。也拍了不少(相)片,与新闻也没有五毛钱关系。读的书,大多都是文学,喜欢去看爱情,去看一些正能量的书,喜欢去看一些瑞丽一样的杂志。网络和电脑、报纸报道的新闻,也会去关注。大多时候都会去怀疑新闻的真实性。也会去读一些报纸,比如南方周末,名人对它的题字“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读的书夹杂着社会、爱情、工作、时尚,对自己的专业也慢慢地去像优秀的专业读物汲取养分。选择做一个新闻人,像大学老师第一堂课说得那样,选择了两样东西:一支笔和一颗心。在校园里,我慢慢地去爬字,是专业的要求也是自己的兴趣,在校报上我看见了自己的名字。会去写一个博客,写一份心情,无关新闻,停了写写了停,写写停停。摄影课,老师会生硬地使用学术语言教我们如何构图,但是大多时候我用在旅途。时间像一盒胶卷,打出来地照片是彩色的,在背后却是暗淡的底片。生活的艺术,就是任何东西都有两面,你可以选择胶片洗出来,或者选择底片保存,珍藏它。 。。。。。。
275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