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祸周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南台湾大地震人祸:关注废品假货的人祸周期
热度 1 杨学祥 2016-3-21 07:30
南台湾大地震人祸:关注废品假货的人祸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美好人情掩盖不了的南台湾大地震人祸 大家专栏作者,台湾著名作家朱天衣最近撰文指出: 今年春节,在台湾过年的人,应该都不好受。除夕前一天的小年夜,凌晨 3 : 57 ,南台湾发生了 6.4 级的地震,震央在高雄县美浓镇,深度 16.7 公里,与 17 年前中台湾的“九二一”大地震,均属极浅层地震( 70 公里内属浅层,三十公里内为极浅层),且很要命的都发生在深夜,是人们均在家且正熟睡的时刻。因此一旦房屋倒塌,几乎是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 从新闻中才得知各地受创严重,而离我们百公里外的南投,也就是震央所在,一开始因为交通中断灾情不明,后来随着连外道路一段段抢通,灾情陆续传出,才知道真的是很惨重。南投镇满目疮痍都不足以形容,第一时间赶到的军警救难人员,在倾颓的砖石瓦砾堆中企图抢救受困的民众,但当一具具大体被抬了出来,才发现所准备的尸袋根本不敷使用,这让整个救灾任务变得低迷沉重。连搜救犬都明显意志消沉,许多派到现场的军警甚至出现创伤压力症候群,尔后还有一名年轻士兵为此自尽。 其实这次美浓地震所造成的伤亡如此惨重,人祸的成份是远高于天灾的。较之于“九二一”,这次震度及振动时间都不及上次,且震央的美浓及高雄周边并无严重灾情传出。唯独台南永康的维冠大楼死伤惨重,呈马蹄形的住宅式公寓大楼群,经五级多的震度摇晃后齐腰折断,像骨牌一般倒塌堆挤在一起,使得被压在底部的两栋大楼救援困难,因此造成 115 人遇难。此次震灾死亡人数共计 117 人,也就是说罹难者几乎全因这组建筑大楼倒塌所造成。 从新闻传出的画面,明显看出裸露的钢筋规格不对,数量也不足,简单说就是偷工减料非常的严重。本来楼高十六层,基础至少该有地下三层,但建商一样便宜行事只做了一层,以致经不起剧烈摇晃应声倒塌。等灾情发生后,追究起责任,才发现当初负责施工的建筑公司早已宣告破产倒闭。也就是说盖了此等豆腐渣工程的建商很有自知之明,日后一定会出事,为规避法律责任,早在二十二年前大楼兴建完成后四年便故意倒闭,接着又另成立其它建设公司继续从事营造业。此种公司负责人被戏称为“一案建商”,事后灾民们即便想究责求偿,也索讨无门。如此草菅人命的奸商,及让这建筑大楼合法取得建筑执照及使用执照的政府机关都该究责。但就算把所有相关人员都抓进大牢里,对那些死伤的灾民及他们的亲人又能补偿得了甚么吗?而这一切灾祸是可以在事前就预防的吗? 其实在 2005 年世界银行出版的《天然灾害热点:全球风险分析》一书中,提及台湾地区约有 73% 的地区和人口,是暴露在天然灾害危险下的。这天然灾害包括了地震、台风、洪水、土石流。而依天然灾害危机分析(危险潜势)及天然灾害造成高死亡率的风险,台湾均居全球之最。简单说,就是居住在台湾的人们,时时刻刻都饱受各式天灾威胁,尤其近年全球气候剧烈变迁,这劣势只会更形险恶。 那么居住在这岛上的我们能做甚么呢?镇日惶惶然不知所措?或培养自己神经粗大到蒙头度日不管祸之将至?当然一己之力是难以作为的,但管理众人之事的公部门可做的事就多了。若当政者真能体认到事态的严重,深切明了这一桩桩天灾人祸并非偶发事件,而是未来常会发生的事,那么所有救灾应变措施就该由中央统筹办理,且是常态性的设置一个部会级的职掌机构。若现阶段专业人才不足,也可聘任境外学者专家先行指导,同时积极培养自己的专业人员,以最先进的救灾技术使灾损降到最低。而平日各式数据的收集则能防患于未然,比如说全岛的土质调查分析、溪流水资源的汇整、土石流潜在区域的资料更新、老旧建筑及公共建设的安全检查、地下管线的重整归档……这庞杂的工作是需要长时间且专业的部门来整合办理的,以这次地震来说,若事前能做好安检工作,早发现这是不适合人居的危险建筑,也就可避免如此惨重的伤亡了。 曾任“内政部长”的李鸿源就曾估量过,成立如此救灾专责机构,每年预算约二十亿台币(约四亿人民币)。听起来数字颇巨,但当灾变发生时,投入的救灾款项动辄数百亿,如此次救援首批拨款即三百亿,足够让这专属机构运作十年以上。若说纳税人的钱要花在刀口上,这保家卫民的钱难道不是最该花的吗?当我们面对不可抗拒的天然灾难时,不是更该将人事尽到极至吗?而不是束手待毙,甚至眼睁睁的看着“人祸”火上加油的让灾情更形惨重? 是呀!诸多天灾人祸是能见证人性最光辉的一面,但我确定绝对不会有人因此愿意看到如此惨况一再出现。生在这灾难频传的地域,时值全球气候剧烈变迁的此刻,我真心期望台湾轮递后新的执政者,能真正省思到防灾救灾是当务之急,也是人民安身立命所在。毕竟身为小老百姓的我们,对执政者最大的要求,不过就是给我们一个可安居乐业的环境罢了。 http://cul.qq.com/a/20160320/018123.htm 关注废品假货的人祸周期 我在 2011 年 8 月 8 日 指出,市场经济需要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如果政府直接参与经商、投资、实业经营,必然导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平现象存在,是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以权代法等违背“三公”现象的根源,质检和监督形同虚设,违规违法行为无人过问。在部门利益驱使下,造假、行贿、以不正到手段牟取暴利成为潜规则。 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9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3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66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81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634.html 相关部门的管理需要提高科学性,要承担起监督监管职责。 台湾地震警告被忽视 早在 2014 年 2 月 5 日 和 2016 年 2 月 3 日 我们就对台湾地震提出警告, 2015 年发生极强厄尔尼诺是重要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457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4178.html 通过综合研究,在 2007 年我曾列出 8 个地区,大致为北美西海岸、日本列岛、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和南美西海岸一带,这其中约有一半可能会发生强震。这些地区也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观测和预测的重点。 我在 2011 年 3 月 18 日 指出,现在,日本列岛、印度尼西亚、中国西部和南美西海岸一带都先后发生了 8 级以上地震,余下的北美西海岸、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 中国台湾 和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强震的概率增大。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18/23189558307.shtml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 日 连发两篇博文,《台湾地震的可能性:台湾 7 级以上地震的天文条件和气象条件》和《 2015 年厄尔尼诺激发地震:关注台湾、菲律宾和墨西哥》。 根据中国 1940 年至 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目录,在此期间共发生 7 级以上地震 60 次,其中台湾 7 级以上地震发生了 21 次,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见表 1 )。 台湾 7 级以上地震的天文条件和气象条件: 发生在厄尔尼诺当年和后一年的有 15 次,其中 1972-1973 年最强厄尔尼诺期间发生了 4 次; 发生在拉尼娜当年和后一年的有 2 次; 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有 10 次; 发生在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极值叠加年的有 6 次; 发生在其他情况的有 0 次。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 2015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台湾在 2015 年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 日 强调指出,最近台湾 4 级地震频发,马英九应该事前做好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2015 年发生了仅次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我们在 2016 年 1 月 14 日 指出, 自 2016 年 1 月 1 日 起, 14 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 7 次 6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361.html 台南地震是前兆 2 月 6 日 台南地震不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本轮地震的终结,而是前兆。我们在 2 月 2 日 基隆市东部 185.4 公里的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8 级地震后就做出相应的地震趋势分析和警告(见:相关资料 1 )。 2016 年 2 月潮汐组合与全球 6 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表明地震能量已经积累到可以爆发的程度,潮汐能量的微小激发就足以形成强烈的地震活动(见:相关资料 2 )。 2016 年 3-6 月为强潮汐时期,强震高发的形势正在逐月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台湾地震的可能性 台湾大学地质系教授陈宏宇说,长期以来,北台湾都没有显著的地震发生,地表下已经沉寂很久,但近期新竹横山发生群震,加上 12 日凌晨台北大屯山又出现地震,是否可能是北台湾出现大地震的前兆?虽然不确定,但台北毕竟是台湾的行政及经济中心,当局及民众都不可掉以轻心。 http://news.sohu.com/20140212/n394878394.shtml 台湾也在亚洲东部热异常区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之中,台湾学者的警告值得关注。统计资料给出了台湾 7 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季节性规律。 表 1 潮汐组合类型对地震的影响 1 月, 11-12 月 2-4 月 5-7 月 8-10 月 潮汐南北震荡 中国雾霾 云南地震 台湾地震 四川地震 西藏地震 新疆地震 强 强 2 次 8 次 0 次 1 次 0 次 弱 弱 1 次 7 次 2 次 0 次 4 次 强 强 3 次 1 次 1 次 2 次 1 次 弱 弱 0 次 5 次 1 次 2 次 2 次 根据 1941 年 5 月至 1978 年 12 月中国 7 级以上地震统计资料,我们在 2014 年2月5日 得到表 1 。云南在强潮汐南北震荡时期多发,四川和新疆地震在弱潮汐南北震荡时期多发,潮汐南北震荡强弱对台湾和西藏地震的影响不明显。 2014 年 2 月 12 日 新疆于田县 7.3 级地震符合这一规律。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6457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4576.html 2016 年 1-4 月为台湾地震的高发期,警惕发生更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9575.html 相关报道 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8 级地震:关注 2 月潮汐组合 已有 394 次阅读 2016-2-3 07:03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地震 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冷位相 海平面上升 推荐到群组 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8 级地震:关注 2 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杨冬红 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8 级地震 2016 年 02 月 03 日 03:01 现代快报   原标题: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8 级地震   台湾当局气象部门 2 日报告称, 22 时 19 分,基隆市东部 185.4 公里 的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8 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212.7 公里 。   据新华社 http://news.sina.com.cn/o/2016-02-03/doc-ifxnzanm4043150.shtml?cre=sinapcmod=gloc=16r=0rfunc=29 一、亚洲地震频繁发生   中新网 1 月 14 日 电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北京时间 14 日 11 时 25 分,日本北海道地区附近发生 6.7 级地震,震源深度 47 公里 。   中新社拉萨 1 月 14 日 电 ( 记者赵延 )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1 月 14 日凌晨 4 时 34 分 ,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 ( 北纬 32.62 度,东经 91.67 度 ) 发生 5.3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 。 中新网乌鲁木齐 1 月 14 日 电 ( 记者 陶拴科 )14 日 5 时 18 分,新疆轮台县发生 5.3 级地震,周边多地震感强烈,目前无人员伤亡消息,但震中有危旧房屋出现裂缝。 强震的天文背景: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统计数据表明,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期强震频发。 2008 年我们撰文指出,全球 8 级以上强震具有近似 9 年的变化规律。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05-1906 年、 1923-1925 年、 1941-1942 年、 1959-1960 年、 1977-1979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在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896-1897 年、 1913-1914 年、 1931-1932 年、 1949-1951 年、 1968-1970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 8 级以上地震高潮也有相应的约 9 年变化周期: 1897- 1906- 1914- 1923-1932-1941- 1950- 1960- 1971- 1978 年。 1890-1924 年和 1947-1976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频发期, 1925-1946 年的拉马的冷暖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的减少时期。 1960 年智利 9.5 级地震发生在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04 、 2005 、 2007 年印尼三次 8.5 级以上地震就发生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附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1004.html 强震的气象条件: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地震周期规律:我们在 2006 年指出,统计数据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0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0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2 次(目前已达到 6 次)。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6547.html 人们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 1952 年, 1957 年、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 17 年。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就发生了强地震海啸,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印尼的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的 9 级地展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暖位相末期,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就像船的吃水线卸载上升,加载下沉一样)也是冷位相初期强震频发的一个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0440.html 目前处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2015 年强厄尔尼诺爆发高峰时期,三者叠加将导致强震频发。 2004 、 2005 、 2007 年印尼三次 8.5 级以上地震就发生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附近、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2006 年厄尔尼诺和 2007 年拉尼娜,这三者叠加导致特大地震频发。 强潮汐对地震有激发作用。在地球地震能量大量积累的过程中,强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形成的地球潮汐形变、地球自转减慢或加快、地球扁率变大或变小,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性。 2015 年 10 月强震与潮汐组合一一对应,表明地震高发期正在到来(见相关资料)。 关注 10 月 25-27 日潮汐组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9944.html 巴基斯坦北部 26 日发生 7 . 7 级地震,验证了我们的预测。 11 月可能有更大地震发生。 2015-2018 年为特大地震活跃期,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6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7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0769.html 危险区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中强地震全报道。 关注 1 月潮汐组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3462.html 2016 年 1 月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见相关报道)。 我们在 1 月 13 日 指出,自 2016 年 1 月 1 日 起, 13 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 6 次 6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侯章栓等对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结果表明,火山活动是影响 ENSO 的最重要外强迫因子 。它不但揭示了地球流体、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而且使厄尔尼诺的海底火山说 、引潮力说 和地球扁率变化说 得到有力的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2015 年发生了仅次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二、 8 级地震路线图 据 2015 年 06 月 01 日 中国新闻网报道,日本继 5 月 30 日 发生 8.5 级强震 ( 日方后修改为 8.1 级 ) 之后,第二日又发生了 6.4 级地震。由于最近接连发生强震,地震学家敦促日本保持警惕,为下一场大地震的来袭做好准备。 特大地震路线图:往返于冰川消融山区和海平面上升的沿海地震带 我们在 2008 年 6 月 1 日 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 。根据山东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资料,自 2004 年到 2007 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 级以上地震,中国和日本各 2 次,其他地区 2 次(见表 1 )。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 1 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 30 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 8 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2010 年智利 8.8 级地震、 2011 年日本 9 级地震、 2012 年印尼 8.6 级地震证实了这一预测。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 2012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250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北京时间 5 月 25 日 下午 1 时 30 分左右,日本崎玉县北部发生了里氏 5.6 级地震,茨城县土浦市的最大震度为 5 度弱 ( 日本标准 ) 。我们在 2015 年 5 月 26 日 对日本大震又一次提出警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日本 5 月 30 日 8 级地震再次验证了地震路线图。 2015 年 1-4 月为强潮汐时期, 4 月 25 日 尼泊尔 8.1 级地震证实了 4 月进入地震高潮。由于 2015 年厄尔尼诺的出现,地震高潮持续到 2015 年 5 月。 尼泊尔毗邻中国的青藏高原, 4 月 25 日 尼泊尔 8.1 级地震表明新一轮的陆海地震路线图的开始。日本大震之后,美国大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280.html 三、超级厄尔尼诺助力特大地震发生 历史记录表明 2015 年 5 月 30 日 日本 8 级地震与厄尔尼诺有关 2015 年 5 月 30 日 我们指出,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5 年和 2018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 2016-2017 年和 2019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 2004-2018 年预测为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年。 2015 年 5 月为弱潮汐时期,强烈的地震活动是由厄尔尼诺造成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导致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 40-60 厘米,破坏了地壳原有的重力均衡,引发海洋地壳反向降升 13-20 厘米,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频繁的地震火山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2678.html 2015 年较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 5 月 30 日 日本 8 级地震发生的重要原因。 历史记录表明,日本 8 级地震与厄尔尼诺事件密切相关,在 1896.~1897 最强厄尔尼诺事件中,日本发生 8 、 8.4 、 8.6 级三次特大地震。从表 1 中可以看到, 1854-2011 年日本 8 级地震与厄尔尼诺事件有非常好的一一对应关系,这预示 2015 年 5 月 30 日 的日本 8 级地震可能仅仅是前兆,并非是强震的终结。 冰川融化是全球特大地震的主要动力 近十年研究发现,厄尔尼诺( El Nino )和拉尼娜( La Nina )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涛动”( PacificDecadal Oscillation ,缩写为 PDO ,亦称为拉马德雷现象)密切相关 。 PDO 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El Nino South Oscillation ,缩写为 ENSO )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 PDO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 PDO 已经出现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890-1924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25-1945 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946-1976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77-1999 年。 2000 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一个周期为 50-70 年 。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6 次(国外资料 1900-1924 年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 1 次(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11 次( 7 次),在 197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 0 次( 0 次),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已发生 6 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52 年、 1957 年(国外数据低于 9 级)、 1960 年、 1964 年 4 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7 年。 特大地震频发地区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板块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与全球变暖造成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密切相关。 我们在《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文章发表在《地球物理学报》 2011 年第 4 期上。 当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下降收缩,强烈的挤压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 8.5 级以上强震频发,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当全球变冷两极冰盖增大使海平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上升在大洋中脊处扩张,这是强震在 PDO 暖位相较少,甚至不发生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5232.html 1896-1897 年日本三次 8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首先, 1896-1897 年处于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全球发生了 6 次,其中日本发生了一次。 其次, 1896-1897 年全球发生了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日本发生了 3 次 8 级以上特大地震。 第三, 1854-2011 年日本 8 级以上地震和厄尔尼诺事件有一一对应关系。 第四, 2000-2030 年全球重新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第五, 2015 年极强厄尔尼诺已经发生; 第六, 2015 年 5 月 30 日 日本已经发生 8 级地震。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表明,美国和日本大震在劫难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7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098.html 综合数据分析表明,日本目前的地震趋势和条件与 1896-1897 年最强厄尔尼诺事件时期大致相同, 2015 年 5 月 30 日 日本 8 级地震可能是更大地震的前兆。 关注 2015 年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962.html 我们在 2015 年 6 月 1 日 指出,关注日本更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05.html 自 2016 年 1 月 1 日 起, 14 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 7 次 6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361.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6.22016-02-02 22:19:2225.41123.45200 台湾东北部海域 3.62016-02-02 21:20:3935.0589.3010 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 4.22016-02-02 15:01:0040.0977.738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 4.22016-02-02 12:20:0234.9989.545 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 3.12016-02-02 11:31:0630.3090.9410 西藏拉萨市当雄县 3.22016-02-01 09:28:3322.64108.156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 3.72016-01-31 16:55:2639.5773.6910 吉尔吉斯斯坦 3.12016-01-31 12:18:2329.7184.279 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 3.02016-01-31 02:27:3340.3076.8319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 3.32016-01-30 22:54:3432.5191.817 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 3.42016-01-30 11:30:0138.7473.3710 塔吉克斯坦 7.02016-01-30 11:25:1054.00158.60160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http://www.ceic.ac.cn/ 2016 年 2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已有 523 次阅读 2016-1-4 10:00 | 个人分类 : 潮汐预警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关键词 : 潮汐预警 潮汐组合 雾霾 冷空气活动 推荐到群组 2016 年 2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2 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三个月, 2016 年 2 月后期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潮汐组合 A : 1 月 2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1 月 30 日 为月亮远地潮, 2 月 1 日 为日月小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B : 2 月 5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1816 度, 2 月 8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中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中强)。 潮汐组合 C : 2 月 1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1 度。 2 月 11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潮汐组合 D : 2 月 15 日 为日月小潮, 2 月 1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1517 度。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E : 2 月 2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0 度。 2 月 27 日 为月亮远地潮, 2 月 23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79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417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圳滑坡事故涉事余泥渣土受纳场工程背后有着更深的利益链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2-29 04:47
深圳滑坡事故涉事余泥渣土受纳场工程背后有着更深的利益链 杨学祥 新华社的消息称,涉事余泥渣土受纳场工程涉嫌非法转让、超期运营,招投标环节存在诸多疑问,背后有着更深的利益链。 我在2011年8月8日指出,市场经济需要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如果政府直接参与经商、投资、实业经营,必然导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平现象存在,是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以权代法等违背“三公”现象的根源,质检和监督形同虚设,违规违法行为无人过问。在部门利益驱使下,造假、行贿、以不正到手段牟取暴利成为潜规则。 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例如,公路桥梁的质量问题,长途运输的超载问题,使桥梁公路无法达到设计水平和使用年限,将导致交通大事故的周期发生;食品质量的失控将损害公民的健康,加大医保和险保的成本;低质量建房导致建筑寿命降低,使社会财富和人民财产损失惨重,...... 服务是一个不确切的概念,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市场经济遵从的是价值规律,“为金钱服务”是经济价值规律,“为人民服务”是政治道德信仰,哪个更具有吸引力?这是贪官奸商言行不一的根本原因。 还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更科学! http://guancha.gmw.cn/2011-08/08/content_2417304.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991.html 瑞海公司安评造假、环评造假、危化品经营资质造假,其目的就是廉价牟取暴利。红顶商人也并未改变资本家的贪婪本性。 马克思说过: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市场经济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才能正常运转,检查和监管缺失或形同虚设,必然导致重大灾害的发生。 严查假货、严把质量关、严守安全底线,这是百姓之福,也是政府的责任。 积极预防假货废品报复周期迫在眉睫!!! 忽视假货废品报复周期后果不堪设想!!! 瑞海公司短期暴利,瞬间毁灭,残酷验证人祸报复周期。 天津港爆炸事故再次敲响质检和安检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4413.html 2015年以来,密集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来势凶猛: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天津港爆炸事故和深圳市柳溪工业园的“假山体滑坡”,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 严查质量、严查隐患、严格执法,是保护改革成果的当务之急。 必须把惩治腐败和严查造假同等看待,它们都是断送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大敌。 中国发达地区为什么险象丛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7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3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66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81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634.html 高度关注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 相关报道 深圳滑坡事故涉事单位官员坠亡 曾频繁出境 2015-12-28 23:19:28来源:财经网 作者:何光伟 原标题:深圳滑坡事故涉事单位官员坠亡 事发前卸任频繁出境   【《财经》记者 何光伟/文】广东深圳建筑渣土山崩溃事故发生第8天,涉事的红坳余泥渣土受纳场批准人、原光明新区城市管理局局长徐远安坠楼身亡。   2015年12月27日21时,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接报称,在深圳市南山区某小区有人坠楼。警方查明,坠楼者系自杀身亡,排除他杀。   死者为深圳市光明新区城管局原局长徐远安,系深圳市光明新区山体滑坡事故中,涉事红坳余泥渣土受纳场的建设批准人之一。   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许,广东省深圳市发生一起山体滑坡事故导致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大量泥土涌入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   官方信息显示,此次事故共造成33栋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损坏,覆盖面积约38万平方米,人员伤亡惨重,截至26日,共有7人死亡,75人失联。   事故发生后,深圳官方以“山体滑坡”为由宣布这是一起自然灾害,随后这一说法遭国务院光明新区“12·20”滑坡灾害调查组否认,并认定这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在参加电视新闻发布会时,向全社会鞠躬道歉,并承诺惩处所有负有责任的人员。   据光明新区安监部门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广东本地媒体采访时称,涉事红坳余泥渣土受纳场是光明新区城市管理局原局长徐远安等人批准的。   徐远安于2009年8月从深圳市光明新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之位,转任深圳市光明新区城市管理局局长。   2014年2月,经光明新区城市管理局审批同意,在凤凰社区红坳村原采石场设立余泥渣土临时受纳场,该临时受纳场即为“12·20”事故发生地。   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在12月26日称,要彻查事故原因,严肃追究责任,给全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就在同一天,最高检察院也派员介入事故调查,并与广东省检察机关组成检察调查专案组,依法严查事故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   新华社的消息称,涉事余泥渣土受纳场工程涉嫌非法转让、超期运营,招投标环节存在诸多疑问,背后有着更深的利益链。   今年52岁的徐远安在2015年7月卸任光明新区城管局局长后,一直消失在公众视野,官方至今尚未公布过其离职原因。   有知情者向《财经》记者透露,徐远安卸任后曾数次出境,他在事故发生前不久刚回国,但未料及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故。 (责任编辑:刘盛钱 UN649) http://news.sohu.com/20151228/n432840190.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54 次阅读|1 个评论
深圳速度的反思:城市管理需在速度与质量间权衡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2-27 14:16
深圳速度的反思:城市管理需在速度与质量间权衡 杨学祥 2015 年 12 月 26 日 23:00 新华网报道, 深圳滑坡七日祭:城市管理需在速度与质量间权衡。 12 月 26 日 ,深圳滑坡事故第七天,巨大的泥土堆上,救援人员依然奔忙的身影、工程器械仍不停歇的轰鸣,汇成了一曲悲歌:   ——伤恸。人们在祭奠这座城市逝去的建设者,沉浸在悲痛之中。   ——悲壮。尽管奇迹发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救援仍在昼夜继续。   ——警醒。曾经创造建设奇迹的特区,正在城市欠账、管理漏洞中反思。 哀鸣的笛声,敲响在每个人心头。国务院调查组已明确这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如何依法依规严肃追责,才能给逝者和历史一个交代?如何吸取教训,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http://news.sina.com.cn/c/sd/2015-12-26/doc-ifxmxxsr3774706.shtml?cre=sinapcmod=gloc=40r=urfunc=29 在中国改革中书写辉煌的深圳速度,被人为的滑坡事件压弯了脊梁,曾经创造建设奇迹的特区,正在城市欠账、管理漏洞中反思。 我们能看到的是,一面是现代化都市拔地而起,一面是危机四伏的渣土风险积累。 2015 年 12 月 20 日 11 时 40 分 许。深圳市光明新区红坳受纳场渣土堆填体突然滑动,两年间堆起的高 102 米 、体积 300 多万立方米的泥沙渣土爆发式涌出,顺着山坡冲出一公里多远。   瞬间,相当于四五层楼高的土层覆盖了 38 万平方米的宽阔区域,掩埋了附近 33 栋建筑,一个曾经的工业园区变成巨大的泥土场。   截至 26 日,事故已造成 7 人死亡, 75 人失联, 17 人受伤, 90 家企业受影响。 突如其来的灾祸,惊呆了市民,深圳笼罩在哀痛之中。 事实上,盲目的高速度不仅仅带来滑坡灾害。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中,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中国城市,均被纳入了全球 13 个棕色云团热点城市( hotspots )行列。其他 10 座城市分别是:泰国曼谷、埃及开罗、孟加拉国达卡、巴基斯坦卡拉奇、伊朗德黑兰、尼日利亚拉各斯、韩国首尔和印度的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复旦大学环境系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庄国顺教授表示,尽管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只选择了中国的三大城市,但实际上棕色云团的覆盖范围很大,从郑州、西安一直到北京、上海和广州,基本上连成一片。此外,乌鲁木齐、兰州等地的情况也很严重。   近年来,在众多城市和工厂密布的珠三角地区,天空经常灰蒙蒙一片,大气能见度很差。棕色云团正是造成这种现象 的“罪魁祸首”:棕色云团中的一些微小颗粒会吸收阳光,或者将部分阳光反射回大气。珠三角地区大气能见度的恶化,不过是中国空气污染严峻形势的一个缩影。过去半个世纪中,中国城乡的日光强度平均每 10 年下降 3 %~ 4 %,且这种趋势在上 世纪 70 年代以后尤为明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棕色云团报告显示,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广州的日光强度已经下降了 20 %以上。   棕色云团对于人类健康有着很大危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空气中直径小于 2.5 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 (PM2.5) 浓度上升每立方米 20 微克的话,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 34 万人因此而死亡。因为那些细小的颗粒物不仅可以进入血液,影响 肺部组织,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还会引起癌变。而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尚没有关于 PM2.5 的规定。 我们每天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所谓的“可吸入颗粒物”,仅指那些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颗粒物 (PM10) 。 2007 年 1 月 19 日 ,长三角地区遭遇罕见的空气重度污染,上海市区完全笼罩在灰色尘霾之中,能见度小于 600 米 。根据庄国顺及其同事后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英国《大气环境》上发表的论文,那一天上海市空气中 PM10 和 PM2.5 的浓度,分别达到每立方米 744 微克和 466 微克。在这种环境下,人会感到呼吸困难,完全不适合居住。   根据中国的国家标准,空气污染指数为 50 时,对应的 PM10 浓度为每立方米 50 微克,刚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值。而那一天上海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高达 413 。上海市环保部门当时对市民称,此乃偶然天气因素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所致。但仅仅过了两个多月,上海在当年 4 月 2 日“可吸入颗粒物”的空气污染指数又一举突破了 500 ! 10 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 2000 年,第 46 期)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 年,第 8 期)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现在,生态环境的恶化再一次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如下观点值得再思考。    产生矛盾的首要原因是利益冲突;第二个原因主要是认识问题。要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关键在于领导干部首先要有环境意识;如果干部自身思想意识严重扭曲,问题就会进一步复杂化,这是产生矛盾的第三个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欧阳志远    不仅在北方一些缺水地区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在南方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有水皆污”的现象。流域机构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河流生态代言人的重任,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   ——水利部长 汪恕诚    历史的变化正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由生产领域转到消费领域,由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   ——加拿大社会学教授 本阿格尔    现代文明的悖谬是,人们遵循“最客观的知识”行动,却犯下了空前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导致了全球生态危机。 21 世纪的科技必须实现生态学转向。   ——清华大学哲学教授 卢 风 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理论武器 。 有识之士指出,最近几年生态危机突出,而人们并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理方式。除了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的艰难转变之路外,世人再有无选择?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让人们从改造自然的梦境中逐渐清醒。发展是必然的,自然更是无情物。世界在工业文明的诱导中撇弃了“生态文明”,在单方的辉煌中一步步陷入生态危机的泥沼。中国也未能例外,尤其是经济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今天,牺牲生态环境似乎不可避免地成了经济发展的代价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9107.html 回顾我国 50 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上,我国单位 GDP 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根据专家们分析预计,我国要实现 2020 年 GDP 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 4 — 5 倍,如果进一步想明显改善环境质量,资源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 8 — 10 倍,这种设想是不太现实的。种种现象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我国必须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国用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利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推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设工业生态。 我们正为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认真研究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就会理解为什么参加“ 21 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 2001 ” 专题论坛会议的专家、学者和参加两会的代表发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呼声;为什么提请代表审议的计划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http://www.mlr.gov.cn/wskt/zykx/201005/t20100519_149357.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25699.html 我在 2011 年 8 月 8 日 指出,市场经济需要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如果政府直接参与经商、投资、实业经营,必然导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平现象存在,是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以权代法等违背“三公”现象的根源,质检和监督形同虚设,违规违法行为无人过问。在部门利益驱使下,造假、行贿、以不正到手段牟取暴利成为潜规则。 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例如,公路桥梁的质量问题,长途运输的超载问题,使桥梁公路无法达到设计水平和使用年限,将导致交通大事故的周期发生;食品质量的失控将损害公民的健康,加大医保和险保的成本;低质量建房导致建筑寿命降低,使社会财富和人民财产损失惨重, ...... 服务是一个不确切的概念,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市场经济遵从的是价值规律,“为金钱服务”是经济价值规律,“为人民服务”是政治道德信仰,哪个更具有吸引力?这是贪官奸商言行不一的根本原因。 还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更科学! http://guancha.gmw.cn/2011-08/08/content_2417304.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991.html 瑞海公司安评造假、环评造假、危化品经营资质造假,其目的就是廉价牟取暴利。红顶商人也并未改变资本家的贪婪本性。 马克思说过:如果有 100% 的利润,资本家会铤而走险;如果有 200% 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藐视法律;如果有 300% 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市场经济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才能正常运转,检查和监管缺失或形同虚设,必然导致重大灾害的发生。 严查假货、严把质量关、严守安全底线,这是百姓之福,也是政府的责任。 积极预防假货废品报复周期迫在眉睫!!! 忽视假货废品报复周期后果不堪设想!!! 瑞海公司短期暴利,瞬间毁灭,残酷验证人祸报复周期。 天津港爆炸事故再次敲响质检和安检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4413.html 2015 年以来,密集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来势凶猛: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天津港爆炸事故和深圳市柳溪工业园的“假山体滑坡”,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 严查质量、严查隐患、严格执法,是保护改革成果的当务之急。 必须把惩治腐败和严查造假同等看待,它们都是断送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大敌。 中国发达地区为什么险象丛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7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3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66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81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634.html 高度关注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圳滑坡事故的潜规则:大多数人都是放弃科学选择发财
热度 3 杨学祥 2015-12-27 06:24
深圳滑坡事故的潜规则:大多数人都是放弃科学选择发财 杨学祥 文克玲 2015-12-26 21:12 按杨学祥老师的定义,不是天灾的都是人祸。 但是人祸本身确是千差万别。如果不清楚人祸祸在何处,人祸必定还会反复发生。 中国的煤矿灾难和火灾事故反复发生就是证明。 又,今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我无能力判断它是否正确,但是它能够回答我所有的疑问。 http://www.itcn.cc/news/addesnc620151226c6n4326314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945897.html 文克玲老师提供了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马平对深圳花滑坡事件的观点,揭露了工程界存在的可怕的潜规则:大多数人的决定都是放弃科学选择发财。这就验证了我在 2011 年提出的废品报复周期。 马平认为,卫星图片说明,这里曾经是坚实的岩石山体,被采石场挖出了一个“碗”。然后采石场撤退,这里成为抛弃渣土的填埋场。随着渣土的增加,这个“碗”逐步从轻薄的塑料碗变成了瓷碗,再变成铁碗。等到山谷被填平,抛弃渣土的生意并没有停止。重载汽车不断地通过盘山公路把更多的“米”——渣土——运到山顶,丢在已经装满的“碗”里。为下方的工业区制造了隐患。 一般来说,规划和建设部门会分别对建设区附近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探,分析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对于可能出现滑坡的地段,应该进行治理。 比如说像前面的铆钉那样,在滑动面上打入锚栓,增加土体的抗滑能力;或是积极排水,增加“碗底”的摩擦力,从而避免滑坡。如果滑坡面大到无法治理,地质和建设部门有义务在坡顶设立监视点,随时测算地面变形。一般来说,在出现较大滑坡之前,危险滑动面附近会出现明显的“蠕变”,地面海拔会有明显变动。这个时候就该发出地质警报,通知人员物资撤离,也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样看来,核心责任方是渣土场的审批 - 建设部门。他们在一个有开口的谷地建立渣土场,低估了地质灾害的隐患,为了经济利益无限地接受渣土,最终导致了灾害的发生。惨痛的损失足以为所有城市提供教训。    在科学和“常理”面前,工程的实施者选择相信哪一边呢?   按照逻辑来说应该相信科学,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决定都是 “选择让我发财的那一边” 。我过去有个做边坡工程设计的同学说过一个段子:   世界上最关心天气预报的人不是卖伞的,而是沿海地区做边坡的小包工头。因为他们做的是埋在土里的工程,偷工减料是常事,是发财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说,岩土工程的设计强度留有很大的安全余量,所以在 90% 的情况下,违规操作的小包工头都能安全地熬到边坡工程结束。等到基坑回填,工程进入地上部分就装着钞票回家。但沿海地区难免会有台风和随之而来的暴雨,明显增加基坑的含水率,也就是减少危险滑动面上的抗剪能力。所以,一听到台风袭来的消息,许多小包工头就带着细软跑到外地,如果出事就再不回来…… 经济利益能让人藐视一切风险,在利润面前,工程师的“乌鸦嘴”总是会讨人嫌。 http://www.itcn.cc/news/addesnc620151226c6n432631447.html 我在 2011 年 8 月 8 日 指出,市场经济需要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如果政府直接参与经商、投资、实业经营,必然导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平现象存在,是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以权代法等违背“三公”现象的根源,质检和监督形同虚设,违规违法行为无人过问。在部门利益驱使下,造假、行贿、以不正到手段牟取暴利成为潜规则。 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例如,公路桥梁的质量问题,长途运输的超载问题,使桥梁公路无法达到设计水平和使用年限,将导致交通大事故的周期发生;食品质量的失控将损害公民的健康,加大医保和险保的成本;低质量建房导致建筑寿命降低,使社会财富和人民财产损失惨重, ...... 服务是一个不确切的概念,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市场经济遵从的是价值规律,“为金钱服务”是经济价值规律,“为人民服务”是政治道德信仰,哪个更具有吸引力?这是贪官奸商言行不一的根本原因。 还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更科学! http://guancha.gmw.cn/2011-08/08/content_2417304.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991.html 瑞海公司安评造假、环评造假、危化品经营资质造假,其目的就是廉价牟取暴利。红顶商人也并未改变资本家的贪婪本性。 马克思说过:如果有 100% 的利润,资本家会铤而走险;如果有 200% 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藐视法律;如果有 300% 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市场经济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才能正常运转,检查和监管缺失或形同虚设,必然导致重大灾害的发生。 严查假货、严把质量关、严守安全底线,这是百姓之福,也是政府的责任。 积极预防假货废品报复周期迫在眉睫!!! 忽视假货废品报复周期后果不堪设想!!! 瑞海公司短期暴利,瞬间毁灭,残酷验证人祸报复周期。 天津港爆炸事故再次敲响质检和安检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4413.html 2015 年以来,密集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来势凶猛: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天津港爆炸事故和深圳市柳溪工业园的“假山体滑坡”,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 严查质量、严查隐患、严格执法,是保护改革成果的当务之急。 必须把惩治腐败和严查造假同等看待,它们都是断送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大敌。 中国发达地区为什么险象丛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7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3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66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81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634.html 高度关注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847 次阅读|7 个评论
深圳滑坡事故:无数征兆预示灾难的来临
热度 4 杨学祥 2015-12-26 14:25
深圳滑坡事故:无数征兆预示灾难的来临 杨学祥 有报道称,深圳滑坡事件已过5天,仍有70余人失联。   这并非自然灾害,而是一场人祸。搜狐“新闻当事人”栏目现场走访多位村民和知情者,还原出这座渣土山,在过去两年间如何演变为吞噬生命的坟墓的过程。   无数征兆预示灾难的来临:当地居民称此前受纳场曾出过人命,也有举报者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险情,就在灾难发生的前一天,还有村民声称,因为发现“要出事儿”,又去派出所咨询。   而那些掩埋的生命,或许知道自己生活在一颗定时炸弹的阴影下,却无力改变,直到崩塌来临,成为被掩埋的牺牲品。   遗憾的是,两年来这些声音或被忽略,或在随后的执法过程中消弭,然后再次响起,反复上演。 http://news.sohu.com/20151225/n432592647.shtml 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违规违法的行为屡禁不绝,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险情却毫无响应。 只要有关部门做一下实地调查; 只要比较一下遥感图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945912.html 深圳滑坡事件的前兆就会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 可惜,相关部门只会收钱罚款,不顾安全风险,是一只只会吃鱼,不抓老鼠的懒猫。 我在21日评论中指出,天津港爆炸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和深圳市柳溪工业园的“假山体滑坡”,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 严查质量、严查隐患、严格执法,是保护改革成果的当务之急。 必须把惩治腐败和严查造假同等看待,它们都是断送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大敌。 中国发达地区为什么险象丛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7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868.html 关注假货和废品的人祸报复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780.html 风险的积累压垮了现代城市的脊梁,没有安全就没有速度。 相关报道 活在渣土阴影下:居民称曾出人命举报多年无果 2015-12-25 16:43:09来源:搜狐网 作者:姚舜 原标题:活在渣土阴影下:居民称曾出人命举报多年无果 资料视频:深圳滑坡事故追踪   深圳滑坡事件已过5天,仍有70余人失联。   这并非自然灾害,而是一场人祸。搜狐“新闻当事人”栏目现场走访多位村民和知情者,还原出这座渣土山,在过去两年间如何演变为吞噬生命的坟墓的过程。   无数征兆预示灾难的来临:当地居民称此前受纳场曾出过人命,也有举报者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险情,就在灾难发生的前一天,还有村民声称,因为发现“要出事儿”,又去派出所咨询。   而那些掩埋的生命,或许知道自己生活在一颗定时炸弹的阴影下,却无力改变,直到崩塌来临,成为被掩埋的牺牲品。   遗憾的是,两年来这些声音或被忽略,或在随后的执法过程中消弭,然后再次响起,反复上演。 救援现场   “砸死过人”的渣土山   12月19日,就在深圳渣土滑坡发生的前一天,红坳村村民小贤曾登上了附近那座“渣土堆成的山”。   当时她便发现渣土山上的土质有松动,且已开始冒烟。“要出事情。”她对自己说,这座渣土山情况已经非常危险。   她告诉搜狐新闻,当天,她为此特地去了趟派出所,咨询过这座渣土山前身。但因“怕被报复”,她没敢报案。   附近的南凤和玉塘路两个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向搜狐新闻反应说,不记得有人来咨询过。   红坳村位于深圳光明新区的偏僻地带,村民大多种植农田。坐落与这里的柳溪工业园区已有十几年历史。在那座余泥渣土受纳场建成之前,小贤提到的那座采石场,曾是这里最大的隐患和噩梦。   这座红坳采石场开采期间,破坏了附近的原有生态:山体植被摧毁,废弃沙土随意堆放,形成了大面积的土壤裸露,并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007年,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为这里做出的环评报告中写道:宝安区光明街道红坳村南的露天采石矿产层存在“无序开采、无规划设计、开挖面凌乱、植被破坏、土表裸露、弃土任意堆放等情况”,环境问题突出,建议立即进行环境整治。   然而,直至2010年,还曾有媒体报道:红坳村当天曾发生过两次“地震”——因采石场的爆破开山,村民称“地好像要向下陷一样”。当时采石场的工作人员称,他们的施工“都受到光明新区国土部门的监督,属于合法施工。”   村民老李回忆:当年经常听到很大的爆破声,灰土满天。这样的现象一直持续了很久。   几年前,采石场关闭,附近的村民和企业曾为此高兴。但两年前,这里建立起渣土受纳场,又将大家的情绪拉至谷底。   随后,每天有数百辆挂着各地拍照的泥头车,来到这里倾倒建筑渣土。这些泥头车速度并不算慢,也很少踩刹车——因为普遍超载,提速很慢,一旦减速停止再开起来很费劲,因为半径大,拐弯的时候常出现盲区险情。   对于村民们而言,它们是一群横冲直撞的闯入者。   原本宁静的村庄变得嘈杂不堪,这两年村民时常伴随着泥头车沉重的轰鸣声入眠。忍受着这种泥头车扬起的灰尘,躲着来往的车辆出行。   有村民回忆,来这里倒土的泥头车每次需要向容纳场交250元。   因当年采石场的深挖采掘,这里形成山谷和深坑,后来有积蓄了很多水,变成了湖。但两年,随着不断倾倒,深坑被填满,渣土的高度一直往上攀爬着,现在已经和周围的山体高度相近。   距离渣土山一公里远的轮胎厂老板易先生,在这次垮塌事故中损失惨重。他的妻子不幸失联,整个厂房被泥土掩埋。   据他回忆,这座渣土山之前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曾两三次有泥头车从山上掉下来。2014年,他曾亲眼目睹一辆泥头车从山上翻了下来,司机当场死亡。当地一位村民证实了易老板的说法,他也称自己亲眼目睹了上述一幕。   对此,光明新区南凤派出所回应搜狐称:今年派出所并没有接到过该受纳场摔死人的报案。但因2014年的数据太多,报警数据量太大,一时查不到,具体情况他们也不清楚。   滑坡灾难发生之后,这件事成为人们无暇顾及的悬案。 事发现场   村民多年举报无果:“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   两年来,村民们与泥头车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渣土受纳场成立后,原本平静的村庄躁动起来。红坳村通往后山的道路被泥头车填满。晚8点到第二天上午8点,排着长龙的车队等待倾泻渣土,最多时排了十几公里。   董先生的家住在渣土山旁,他告诉搜狐“新闻当事人”栏目,每天来这里倒渣土的车辆有些“堆的很高”。白天这里尘土飞扬,洒水车每天都要到村里面来喷水。   渣土车和村民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曾经有村民堵路不让泥土车进村,这样下去会压坏村里道路路面,村民曾多次投诉过渣土车扰民的问题,但并没什么效果,渣土车仍然每天往来于村内。   曾有不堪烦扰的村民自发堵路不让车辆进入,也曾向社区的街道办反映过情况。但这些行为只换来短暂的安静,但几天后各地的泥头车又继续前来倾倒渣土。   这场拉锯战一直持续到12月20日的那场灾难。   渣土车的问题不仅困扰着当地村民,也让工业园区的企业不厌其烦。深圳市柳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距离渣土山两公里。这次事故让厂区损失严重。   董事长熊先生介绍,公司2002年开始在这里建厂,“以前这里是个采石场,后来工厂关了,工人们很高兴。成立渣土容纳场后,我们再次苦不堪言。”   渣土山脚下的工业园区,每天面对山上从早到晚倾泻渣土,晴天时,整个工业园区漫天尘土;每到下雨天,路面上全是黄色泥土,泥泞不堪,在这里上班的员工经常怨声载道。   “这样搞下去这里迟早会出事情。”熊先生感慨:“半年前我们就感觉到这里会出事情,可能是雨天产生泥石流,但现在没下雨山也会塌,而且还这么厉害。”   此外,附近很多企业主表示:渣土填埋场刚建时,环评部门对危险的评估没有征求过工业园区其他厂家的意见,也没有对企业做过宣传。   去年10月,据媒体报道,包括红坳村在内的多个受纳场,“根本无法满足轨道交通、旧城改造等所产生的余泥渣土”。而当地媒体曾多次报道,红坳村夜间有超载泥头车排队倾倒泥渣的情况。光明街道办当时回复称,街道执法队表示将加强对该路段的巡查监控力度,进行查处。   据光明新区城管局官网消息,从今年5月开始,城管部门对红坳余泥渣土受纳场开展月度检查,此后每逢汛期多次进行巡检。今年7月份,城管检查红坳余泥渣土受纳场相关文件,发现施工图纸和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单位不一致,目前已要求加快修改并完善统一;9月份,由于红坳村后复土点申请复土期限已到,已停止受土,严禁违法乱倒土。   熊先生回忆:“今年确实管制过几次,关的那几天车辆明显减少,但过了几天有有大量的泥土车个来倾泻渣土。”他称,曾经跟街道办事处反映过情况,而回应是,这个项目不是下面街道办所决定的。   对此,凤凰社区街道办事处承认:以前很多人来反映过情况,办事处也向相关部门上报。对于群众反应的问题,“街道办事处是基层,没有能力解决”。   “现在塌方已经形成了,再问我们以前有没有向上反映过情况,有什么意义呢?”一位工作人员说。 现场受损房屋1 现场受损房屋   建筑渣土何去何从   滑坡已有五天,被掩埋的生命获救的希望正渐渐渺茫。   据负责外围泥土倒运工作的一位负责人称:这次塌方最深处有十几米,土质粘性很大,有部分建筑垃圾,但大多数都是泥土,初步的估计有塌方的渣土有300万立方,山上还有部分没有塌下来。   据指挥中心评估,再次大面积坍塌可能性不大,靠近山脚的东侧有五万立方的土随时可能坍塌。在中建二局机械的处理下,这个隐患已被消除。   对于这次塌方,这位负责人觉得:只要中间渣土容纳场中间管理过程到位,应该可以避免。这个容纳场应该是超容量、超设计运营。   而管理问题一直是个痼疾。而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研究员孙其诚曾告诉媒体记者:“此次滑坡的坡度非常小,天然山体远不会发生滑坡。他推断,发生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监管不力—— “渣土太松散,没有压实,下了点雨之后,增加了渣土间的润滑力,导致了小坡度下的滑坡。”   上述负责人称:“在深圳,工业渣土堆放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早先建筑渣土会有专门的船舶倒进海里但随后考虑到环境破坏,就没有继续下去。光明新区的渣土容纳场很少,附近区域的渣土基本都往这里堆放。   据政府公开信息报道:截至2015年1月15日,光明新区只有玉律、红坳受纳场建成投用,田寮受纳场建成待用,新区目前剩余受纳容量为550万立方米。上述负责人称:“红坳渣土容纳场如果合理堆放,合理管理,是可以继续使用的。”   而熊先生则表示:应对这些建筑垃圾废物加以利用,而不是堆放,这样不仅减少污染避免浪费,也可缓解渣土容纳场的压力。面对损失他,只能叹息。   目前,工业园区每天有上百台挖土机和其他设备,对坍塌现场进行抢救合清理。救援工作还在紧张的进行。而几乎绝望的家属,仍在等待。 附近居民拍摄往日泥头车来倒渣土的情景1 附近居民拍摄往日泥头车来倒渣土的情景   园区的工人时常会来到现场驻足观看。工厂受灾让他们暂时没有了工作,宿舍被埋让他们没有了住处——此前,他们和其他村民,也曾在阴影之下,这样凝视过那座“会吃人”的渣土山。   他们一度陷入麻木,心灰意冷。惊魂未定的他们告诉搜狐新闻:“举报有什么用呢,过了两天,还是那样。”对于接下来的生活,他们也和这座渣土山的命运一样,充满了未知。   在深圳这座飞速发展的新兴城市,有关渣土山的故事频繁上演。   在今年4月底,龙华新区有人向媒体举报,新区大浪办事处辖区内存在非法受纳渣土的行为。“以前城管也抓过现行,不过交钱就放人了。”举报者称,因为举报该非法受纳场,还遭遭到对方的威胁。   而搜狐“新闻当事人”栏目也检索到距离红坳村不远处,另一临时余泥渣土受纳场的举报信。但举报者婉拒了采访,“我们的诉求已经解决了。”   但愿如这位举报者所说,类似渣土滑坡的情况不再上演。 栏目主编 | 王辰 作者|姚舜 http://news.sohu.com/20151225/n432592647.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20 次阅读|9 个评论
国务院调查组认定深圳滑坡系生产安全事故:无知不会改变人祸性质
热度 5 杨学祥 2015-12-26 05:01
国务院调查组认定深圳滑坡系生产安全事故:无知不会改变人祸性质 杨学祥 国土之声12月25日消息,国务院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灾害调查组经调查认定,此次滑坡灾害由受纳场渣土堆填体滑动引起,不是山体滑坡,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我在21日评论中指出,天津港爆炸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和深圳市柳溪工业园的“假山体滑坡”,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 严查质量、严查隐患、严格执法,是保护改革成果的当务之急。 必须把惩治腐败和严查造假同等看待,它们都是断送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大敌。 中国发达地区为什么险象丛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7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868.html 有专家认为,深圳滑坡灾害并不是人祸造成,而是无知导致。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2/334813.shtm 我认为,人祸分为无知、无意、故意而为三种,主要特征是非自然原因造成,主要是人为活动造成的。无知和无意都不会改变事件的人祸性质。 关注假货和废品的人祸报复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780.html 我在2015年8月21日指出,天津港爆炸事件的警钟: 假若唐山地震再度发生,并引发类似8月12日天津港口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天灾人祸造成的后果你敢想象吗?日本关东地区和美国旧金山的前车之鉴不能忽视。 2004-2018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2004-2012年全球已经发生8.5级以上地震6次,其中有两次9级以上地震。可是,我们的防震应急准备并没有做好。天津滨海新区大爆炸曝露出令人震惊的重大隐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85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0440.html 我建议尽快做一次安全大检查,预防地震带来的天灾和人祸。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4870.html 相关报道 国务院调查组认定深圳滑坡系生产安全事故 时政新闻 国土之声 2015-12-25 19:00 我要分享 0 国土资源部官微截图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作出灾前0.5米山体滑坡影像图、标注滑坡位置的地形图【 查看更多组图 】 国土之声12月25日消息,国务院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灾害调查组经调查认定,此次滑坡灾害由受纳场渣土堆填体滑动引起,不是山体滑坡,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深圳市委书记市长就滑坡事故鞠躬道歉 “12·20”滑坡事故前方指挥部第10场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 (左二) 、市长许勤 (左三) 鞠躬道歉。 http://news.qq.com/a/20151225/050693.htm?pgv_ref=aio2015ptlang=2052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27 次阅读|9 个评论
李小文老师的遗愿:逃离北上广!
热度 5 杨学祥 2015-12-21 18:19
李小文老师的遗愿:逃离北上广! 杨学祥 2013 年 6 月 29 日 ,科学网名博李小文写下了“逃离北上广!”博文:完全赞成杨学祥老师及时逃离京上广是保值之路。但除了杨老师的两大理由之外,还想补充点儿。杨老师的两大理由,房价和雾霾,比较适合中年人。 对青年人来讲,还有一个(学校)职称问题。目前京上广人才济济,说只要自主高坠,起码要压伤一个博士,恐怕略有夸张。但北京不少学校的确是 2 、 3 、 3 制,好像就是 5 年才能参评付高。而在内地、尤其是西部的地方非 211 高校,博士毕业就有资格参评付高。年轻人有几个 5 年?能干多少事啊! 对老年人来讲,更没有理由呆在京上广和年青人挤空间。古来就有“告老还乡”,“归去来兮”的传统,后来又有湖北“活死人墓”的光荣传统。目前有多了一条路,就是到南沙去守岛礁。你看在那礁盘上建起高足屋,适合年轻人值守吗?咱们老同志去吧。 http://society.kankanews.com/shuhua/2013-06-28/1965454.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4-703722.html 文后网址是书法 : 明 文徵明《归去来兮辞》,以铭心志。 李老先生走了,其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令后世之人无不动容。 最近几年,大城市的极端灾害频繁发生,雾霾加重、内涝频发,有天灾,也有人祸,似乎都在验证我的先见之明:大都市的生活环境日趋恶化,逃离北上广不仅是保值之路,而且是远离污染环境的建康之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03697.html 2015 年从始至终大都市灾害不断,中国发达地区险象丛生: 2014 年 12 月 31 日 晚 23 时 35 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导致 36 人死亡, 49 人受伤,伤者多数是学生; 2015 年 8 月 12 日 23 时 34 分,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 下称瑞海公司 ) 危化品堆场,连续发生多次剧烈爆炸,事故总共造成 173 人遇难, 798 人受伤; 2015 年 12 月 7 日 和 18 日北京连发两次雾霾红色预警; 2015 年 12 月 20 日 11 时 40 分许,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截至 19 时,已导致 22 栋民宅和厂房被埋,现场塌方面积 10 多万平方米,造成 3 人受伤,另有 27 人失联。 根据现场指挥部 2015 年 12 月 21 日 9 点 发布会最新消息:据统计,目前失联 91 人,其中 59 名男性, 32 名女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780.html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2-21/doc-ifxmszek7457405.shtml?cre=sinapcmod=gloc=25r=urfunc=29 前几天,接到三弟短信,说携孙女去海南串门,我当时并未多想。直到报道说近期雾霾榜上,保定榜榜有名,我才恍然大悟:三弟家在保定,不想让孙女饱受雾霾之苦。 灾害频发变成大城市追求幸福的沉重代价。 大都市有大风险,人祸周期是对破坏环境过度索取的必然报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991.html 相关资料 书法 : 明 文徵明《归去来兮辞》 发布: 2013-06-2808:25:19 作者:中国书画艺术 # 书法 # 【 明 文徵明《归去来兮辞》 】 为文徵明 82 岁时所作。虽以小楷抄录长篇却无界格,更显其平易自然、清逸俊雅、空灵流动的特点。笔法清俊儒雅,结体方整紧劲、字势修长俊逸受欧书影响。通篇字体大小、间距、行气无不贯通一气,潇洒自然,精细严谨,无一懈笔,这对于一位老者来说尤为难得。 http://society.kankanews.com/shuhua/2013-06-28/1965454.shtml 10-11 月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十城:济南、 保定等榜榜有名 已有 177 次阅读 2015-12-14 14:58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雾霾 最差城市 榜首易位 静稳天气 推荐到群组 10 月和 11 月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十城:济南、衡水、保定、唐山、邢台、廊坊榜榜有名 主要空气污染地区基本稳定,静稳天气条件导致榜首易位。 11 月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十城:沈阳居首 2015 年 12 月 14 日 03:19   据新华社电 环保部 13 日通报 11 月份全国重点区域和 74 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 10 位城市(从第 74 名到第 65 名)分别是沈阳、邢台、 保定 、石家庄、哈尔滨、长春、廊坊、唐山、济南和衡水。 11 月,随着北方地区陆续进入采暖季,受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出现影响范围广、污染程度重、持续时间长的空气重污染过程。 11 月 1 日 至 14 日,东北地区出现持续重污染过程,东北三省共 36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 34 个城市均出现了重度及以上污染过程。 11 月 27 日 至 12 月 1 日 ,京津冀地区出现持续空气重污染过程,区域内 13 个城市中, 10 个城市出现了重度及以上污染。   受空气重污染过程影响,部分城市主要污染物 PM2.5 的月均浓度较去年同期明显升高, 74 个城市中 PM2.5 月均浓度较高的前 10 位城市依次是哈尔滨、沈阳、长春、廊坊、邢台、石家庄、北京、济南、衡水和 保定 。 11 月份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 10 位城市(从第 1 名到第 10 名)分别是海口、厦门、舟山、福州、贵阳、惠州、丽水、南昌、昆明和深圳。 http://news.sina.com.cn/o/2015-12-14/doc-ifxmpnqf9692430.shtml 10 月全国空气质量较差十城:武汉徐州济南上榜 2015 年 11 月 17 日 09:50 中国新闻网 51   中新网 11 月 17 日 电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 10 月全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 10 位城市 ( 从第 74 名到第 65 名 ) 依次是济南、衡水、 保定 、唐山、邢台、郑州、邯郸、廊坊、徐州和武汉。   环境保护部近日向媒体发布了 2015 年 10 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 74 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说, 10 月 74 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 41.9% ~ 100% 之间。其中,福州、厦门、拉萨、惠州、昆明和贵阳 6 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为 100% ,西宁、银川和重庆等 23 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在 80% ~ 100% 之间,扬州、南昌和泰州等 42 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 50% ~ 80% 之间,武汉、济南和长春 3 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 50% 。超标天数中以 PM2.5 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 O3 。 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 10 位城市 ( 从第 74 名到第 65 名 ) 依次是济南、衡水、 保定 、唐山、邢台、郑州、邯郸、廊坊、徐州和武汉;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 10 位城市 ( 从第 1 名到第 10 名 ) 依次是福州、厦门、舟山、拉萨、海口、惠州、昆明、张家口、丽水和贵阳。 http://news.sina.com.cn/o/2015-11-17/doc-ifxksqku3129864.shtml?cre=newspagepcmod=floc=2r=arfunc=3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3326.html 华北雾霾致超过 20 城市启动预警 北京重污染还将持续 3 天 2015 年 12 月 20 日 12:44 中国政府网   原标题:华北雾霾致超过 20 城市启动预警 北京重污染还将持续 3 天   新华社北京 12 月 20 日 电(记者 倪元锦、李萌)记者 20 日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获悉,根据环保、气象部门预测, 20 日,北京市天气形势趋于静稳,风力不大,有明显逆温,扩散条件不利,以偏南风为主,区域污染输送影响逐渐加强,预计PM 2.5 浓度处于“ 5 级重度污染”及以上水平,出行需采取防护措施。   据介绍,此轮雾霾波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多省市,面积覆盖几十万平方公里,周边地区积极应对重污染,预警城市数量超过 20 个。   截至 19 日,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邢台、石家庄、廊坊、沧州、衡水、唐山、秦皇岛,山东省的济南、德州、聊城、济宁、淄博,河南省的濮阳、新乡、开封、鹤壁、安阳,山西省的运城都启动了重污染预警。其中, 保定、邯郸启动了“红色预警” 。   http://news.sina.com.cn/c/2015-12-20/doc-ifxmszek7387256.shtml?cre=sinapcmod=gloc=36r=urfunc=3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672.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3089 次阅读|7 个评论
深圳垮塌事件"并非山体滑坡"所致:假山体滑坡是人祸必须追责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2-21 12:10
深圳垮塌事件并非山体滑坡所致:假山体滑坡是人祸必须追责 杨学祥 参考消息网12月21日报道 英媒援引中国国土资源部官方微博“国土之声”的消息称,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21日在现场开展应急调查,初步查明深圳光明新区垮塌体为人工堆土,原有山体没有滑动。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2月21日报道称,据深圳市应急办主任杨峰表示,截至当地时间周日(12月20日)晚上11点,深圳滑坡事件中“失联”人员总数已经上升到59名,其中男性36名,女性23名。 “国土之声”微博的消息还进一步解释说,人工堆土垮塌的地点属于淤泥渣土受纳场,主要堆放渣土和建筑垃圾,由于堆积量大、堆积坡度过陡,导致失稳垮塌,造成多栋楼房倒塌。 我在21日评论中指出,天津港爆炸事件、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和深圳市柳溪工业园的“假山体滑坡”,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 严查质量、严查隐患、严格执法,是保护改革成果的当务之急。 必须把惩治腐败和严查造假同等看待,它们都是断送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大敌。 中国发达地区为什么险象丛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44780.html 相关报道 BBC:深圳垮塌事件并非山体滑坡所致 2015年12月21日 10:55:21 来源: 参考消息网 原标题:BBC:深圳垮塌事件“并非山体滑坡”所致 参考消息网12月21日报道 英媒援引中国国土资源部官方微博“国土之声”的消息称,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组21日在现场开展应急调查,初步查明深圳光明新区垮塌体为人工堆土,原有山体没有滑动。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2月21日报道称,据深圳市应急办主任杨峰表示,截至当地时间周日(12月20日)晚上11点,深圳滑坡事件中“失联”人员总数已经上升到59名,其中男性36名,女性23名。 “国土之声”微博的消息还进一步解释说,人工堆土垮塌的地点属于淤泥渣土受纳场,主要堆放渣土和建筑垃圾,由于堆积量大、堆积坡度过陡,导致失稳垮塌,造成多栋楼房倒塌。 与此同时,《澎湃新闻网》也发表一篇报道引述发生滑坡事件的深圳柳溪工业园区当地居民表示,冲击工业园区、造成垮塌的泥土并非自然山体,而是近两年附近施工挖土、在山体上堆积的渣土,山谷两旁的山高约100米。渣土冲出山体涌向了附近的工业园区。 报道还援引一位在柳溪工业园区工作的目击者称,发生滑坡的山体其实不高,但这两年附近基建挖出来的泥土都堆积到山上去。“泥头车经常往返,造成环境污染,噪音很大,我们公司还投诉过几次。” 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原院长彭伟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从披露的信息看,不断堆高的余泥渣土形成一个不稳定体,肯定是“不良地质体”。从航拍图片看,像“溃坝”一样,泥沙土什么东西都合在一起。 另外,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也引述深圳光明新区安监部门相关负责人称,事发原因初步断定是临时余泥渣土受纳场违规作业,受纳泥浆漫溢,冲出山体,冲进靠近山体的工业园区。 根据《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行管理办法》,作为主管单位的城管部门应该定期抽查配套设施状况,督促受纳单位按要求定期检查维护,并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12/21/c_128552144.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假货和废品的人祸报复周期:中国发达地区为什么险象丛生?
热度 3 杨学祥 2015-12-21 06:35
假货和废品的人祸报复周期:中国发达地区为什么险象丛生? 杨学祥   新华社北京 12 月 20 日 电 12 月 20 日 11 时 40 分 许,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截至 19 时,已导致 22 栋民宅和厂房被埋,现场塌方面积 10 多万平方米,造成 3 人受伤,另有 27 人失联。   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东省、深圳市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援,第一时间抢救被困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做好伤员救治、伤亡人员家属安抚等善后工作。注意科学施救,防止发生次生灾害。中央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加强各 类灾害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定预案,加强预警及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核实情况,全力组织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全面排查周边安全隐患,防止发生二次灾害。同时,查清灾害原因,做好善后处置。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要派员指导地方做好抢险救援工作。 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2-20/doc-ifxmszek7409668.shtml 学者苏德辰在 20 日 23时 著文指出,深圳市柳溪工业园的“山体滑坡”是假象,凭常识,深圳这个地方不具备发生这样的山体滑坡的地质条件。 打开谷歌地球,找到深圳市柳溪工业园的“山体滑坡”位置,查看完历史图像后,真像立现。这根本不是天灾,而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祸! 图上红色区域为造成这次灾难的泥石流或“滑坡”源,之所以把滑坡打上引号,是因为滑坡的泥土并非直接产自山体本身,而是人为堆到高于工业园区 50-120 米 高的废弃的采矿场中去的。 这个料场的最低位置高过工业园区 50 余米,料场的最高点海拔则高过工业园区 120 米 !料场的长和宽都超过 300 米 ,堆放的土石估计约有 500 万立方米! 这些松散的土石在雨水或裂隙水的作用下,极易发生类似泥石流,顺坡流下造成这次“滑坡”。因此这场灾难根本不是自然界的“山体滑坡”,而是人祸。 类似这样的潜在危险在中国还有很多很多,甚至在北京的郊区就有,提请有关部门严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944762.html 最近几年,中国发达地区险象丛生: 2014 年 12 月 31 日 晚 23 时 35 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导致 36 人死亡, 49 人受伤,伤者多数是学生; 2015 年 8 月 12 日 23 时 34 分,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 下称瑞海公司 ) 危化品堆场,连续发生多次剧烈爆炸,事故总共造成 173 人遇难, 798 人受伤; 2015 年 12 月 20 日 11 时 40 分许,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截至 19 时,已导致 22 栋民宅和厂房被埋,现场塌方面积 10 多万平方米,造成 3 人受伤,另有 27 人失联。 我在 2011 年 8 月 8 日 指出,市场经济需要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因此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理。如果政府直接参与经商、投资、实业经营,必然导致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公平现象存在,是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以权代法等违背“三公”现象的根源,质检和监督形同虚设,违规违法行为无人过问。在部门利益驱使下,造假、行贿、以不正到手段牟取暴利成为潜规则。 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例如,公路桥梁的质量问题,长途运输的超载问题,使桥梁公路无法达到设计水平和使用年限,将导致交通大事故的周期发生;食品质量的失控将损害公民的健康,加大医保和险保的成本;低质量建房导致建筑寿命降低,使社会财富和人民财产损失惨重, ...... 服务是一个不确切的概念,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市场经济遵从的是价值规律,“为金钱服务”是经济价值规律,“为人民服务”是政治道德信仰,哪个更具有吸引力?这是贪官奸商言行不一的根本原因。 还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更科学! http://guancha.gmw.cn/2011-08/08/content_2417304.htm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9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3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66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812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3634.html 瑞海公司安评造假、环评造假、危化品经营资质造假,其目的就是廉价牟取暴利。红顶商人也并未改变资本家的贪婪本性。 马克思说过:如果有 100% 的利润,资本家会铤而走险;如果有 200% 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藐视法律;如果有 300% 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市场经济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才能正常运转,检查和监管缺失或形同虚设,必然导致重大灾害的发生。 严查假货、严把质量关、严守安全底线,这是百姓之福,也是政府的责任。 积极预防假货废品报复周期迫在眉睫!!! 忽视假货废品报复周期后果不堪设想!!! 瑞海公司短期暴利,瞬间毁灭,残酷验证人祸报复周期。 天津港爆炸事故再次敲响质检和安检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4413.html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和深圳市柳溪工业园的“假山体滑坡”,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 严查质量、严查隐患、严格执法,是保护改革成果的当务之急。 必须把惩治腐败和严查造假同等看待,它们都是断送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大敌。 中国发达地区为什么险象丛生?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477 次阅读|3 个评论
建议做一次安全大检查:预防天灾人祸周期
热度 2 杨学祥 2015-8-21 17:24
建议做一次安全大检查:预防天灾人祸周期 杨学祥 一、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研究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Ms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012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大于等于 Ms8.5 级的地震共 7 次,集中发生在 1947-1965 年,即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8 年。我们预测,特大地震集中在 2004-2018 年发生,目前已经发生了 6 次, 2015-2018 年将继续发生。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表 1 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流感爆发、气候变化和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 9 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流感爆发次数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宁夏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3 次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0 次 1946-1977 11 ( 7 ) 西藏 1 4 1947-1976 冷 低温期 3 次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0 次 2000-2018 6 ( 6 ) ??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1 次 注 : 括号内为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二、 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期特大地震多发 图 1 是根据公元 1896 年至公元 1980 年全球 8 级以上地震目录编绘的 。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05-1906 年、 1923-1925 年、 1941-1942 年、 1959-1960 年、 1977-1979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在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896-1897 年、 1913-1914 年、 1931-1932 年、 1949-1951 年、 1968-1970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 8 级以上地震高潮也有相应的约 9 年变化周期: 1897- 1906- 1914- 1923-1932-1941- 1950- 1960- 1971- 1978 年。 1890-1924 年和 1947-1976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频发期, 1925-1946 年的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的减少时期(杨冬红等, 2008 )。 图 1 1896-1980 年 8 级以上地震分布年周期 三、70% 厄尔尼诺年是地震火山活跃年 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 ~ 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 侯章栓等对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结果表明,火山活动是影响 ENSO 的最重要外强迫因子 。它不但揭示了地球流体、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而且使厄尔尼诺的海底火山说 、引潮力说 和地球扁率变化说 得到有力的支持。 东太平洋海隆有加拉帕戈斯三合点,中太平洋莱恩群岛一带有活火山分布。太平洋暖池与地幔热气排放相关 ,海底火山在秘鲁和厄瓜多尔西边海域的加拉帕戈斯三合点和热点喷出会加速厄尔尼诺现象形成 。海底火山比大陆火山要强烈得多,平均每年至少有 100km 3 的岩浆溢出海底,释放的热能为 4.5 × 10 21 J 。模拟试验表明,冷水下沉和热水上升,都是沿类似热幔柱状的连续通道上下运动,与周围热交换极少,符合刘厚赞等模拟计算结果,即地幔排出的热液会很快覆盖海洋表面 。海底探测资料表明,东北太平洋洋脊有两个地热排泄区,位于 12~ 24 o N , 110 o W 和 40 ~ 50 o N , 135 o W 。大量岩浆由洋脊轴部溢出形成海底火山活动带。 1982-1983 , 1986-1987 , 1991-1992 年 3 次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前这两个地热排泄区( 1982-1983 年只有其中一个)表层海水均有持续发展的海面水温( SST )正距平区 。 证据显示从 1964 到 1987 年南方涛动五个最低值和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20 o S 到 40 o S 插入式的地震活动之间相关 . 这个地区包含了地球上最广阔的山脉体系之一 , 巨大的能源在那里通过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释放出来 . 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 —— 厄尔尼诺和地震群 —— 不顾它们无规律的循环速率和周期 , 看上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 同样 , Daniel A. Walker(1995) 发现 , 在过去最持久的六个厄尔尼诺与最反常的插入式地震活动相一致 , 它们在 1964 到 1992 年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15 o S 到 40 o S 同时发生 . 根据海底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 , 东太平洋隆起从 15 o S 到 40 o S 地区是地球上有据可查的最活跃地区 , 在这个地区微小相同的变化或大气压力范围的转移对引发厄尔尼诺的作用是公认的 . 如果这个地区的热活动没有被海洋覆盖 , 这些活动将被认为是引起厄尔尼诺的重要因素 . 四、 太阳活动对地震的影响 2003 年,胡辉,赵洪声,和宏伟详细分析了 20 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亦称月亮赤纬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20 世纪以来云南的 4 个 M ≥ 6.7 级强震活跃期有 3 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第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 80% 。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 11 年的准周期,对比太阳黑子相对数滑动平均曲线与云南历年最大地震强度滑动平均曲线,即年黑子相对数减小时,地震强度增大。据此,作者利用 20 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 4 组 11 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 2 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他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 2006/2007 年。他们根据地震活动 11 年周期中同相位年的平均强度作外推预报, 2005 年按期前 7 个 11 年周期同相位年的最大地震强度平均推算,可能为 5.69 级上下,仍处于低水平活动期,而 2006 年的地震强度则可能增至 6.37 级上下,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最严重的是 2007 年,该年所处的相位最易发生强烈地震,平均震级已接近 6.7 级,足见该年最可能是云南下一 M 大于等于 6.7 级强震活跃期的开始年,并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 2007 年云南地震强度所以会如此之高,主要是因其正值太阳黑子第 23 活动周的谷值年附近。如往前追溯,自 1700 年以来,云南有记载的 18 次 M 大于等于 7 级大地震中,竟有近一半发生于太阳活动谷年附近,使谷年成为十分罕见的大震高发相位 。 事实上, 2003 年至今,云南并没有发生 7 级以上地震,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的预测没有实现。这很正常, 2003-2007 年之间云南没有发生严重干旱是原因之一。 2007 年预测为太阳活动谷年,实际上发生在 2008 年末 2009 年年初。 4 年过去了,云南地震的天文条件消失了吗? 2009 年,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潮汐也有 2.2 、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潮汐可以使偏离地球质心的内核在液核中产生潮汐波动,潮汐周期与太阳周期的共振效应对解释大气、地磁、地震、海温的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更有说服力。这不仅能解释厄尔尼诺事件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而且能解释地磁、地震、大气的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和强潮汐的共同驱动和激发。从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 1913-1999 年 7 级以上强震(共 13 次)有以下规律性: 第一、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的最大值年; 第二、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4 个结束于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附近; 第三、强震活跃期历时 7-12 年,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至最小值 9.3 年周期相对应。 第四、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太阳黑子谷年,一个首发于太阳黑子峰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是云南 7 级地震多发年。 3 个强震活跃期与太阳黑子 11 年周期对应,始于太阳黑子谷年,在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或其前结束。 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 7 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 1913 、 1950 、 1970 、 1988 年和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附近的 1941 、 1976 、 1995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9/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地震,太阳黑子峰年次年 1988 和谷年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7/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和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叠加年(三年内)易发生地震,如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8/1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4400.html 云南 7 级以上地震与太阳活动、月亮赤纬角极值、厄尔尼诺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见表 2 )。这为我们预测预防地震提供了科学根据:在太阳活动、月亮赤纬角极值、厄尔尼诺三条件的叠加年份,云南地震有较高的发生概率。 表 2 20 世纪以来白赤交角、太阳黑子与云南强震 月亮赤纬角 太阳黑子 云南强震 活跃期 震级大于7级强震 厄尔尼诺 最大年 最小年 谷值 峰值 1913 -1915 1922 -1924 1913 1923 1917 第1活跃期 1913 峨山7.0 1925 大理凤仪7.0 1911-1912 1925-1926 1932 -1933 1941 -1942 1933 1944 1937 第2活跃期 1941 澜沧耿马7.0 1941 勐海7.0 1940-1941 1950 -1952 1959 -1960 1954 1957 1950 勐海7.0 1951 1968 -1970 1977 -1979 1964 1976 1968 第3活跃期 1970 通海峨山7.7 1974 昭通大关7.1 1976 龙陵7.3 1976 龙陵7.4 1968-1969 1972-1973 1976-1977 1986 -1988 1995 -1997 1986 1996 1989 第4活跃期 1988 澜沧7.6 1988 耿马7.2 1995 孟连7.3 1996 丽江7.0 1986-1987 1994-1995 2005 -2007 2014 -2016 2008 2021 2013 第5活跃期 2007 普洱6.4 2008 盈江5.9 7 级地震空区 2006 2009 2015 注:据胡辉等, 2003 ;杨冬红等修改, 2009 , 2013 , 2015 表 3 近百年的厄尔尼诺 #1902., 1904~#1905., #1911:~#1912., #1914.,1917, #1918:~#1919., 1923, #1925:~#1926:, 1929., #1930.~1931, 1932, 1939.,#1940~#1941:, 1943, #1944, 1946, 1948, 1951, 1953., #1957:~#1958:,#1963~#1965., 1968~#1969, #1972:, 1973:, #1976.~1977, #1982:~#1983:, 1986~1987, 拉斯莫森的数据在 1726~1983 年之间 , 最强厄尔尼诺用” : ”号表示 , 次强的厄尔尼诺用” . ”号表示 . 有 # 号的是二者相同的厄尔尼诺年 . 王绍武的数据在 1473~1987 年之间 . 张家诚 . 再见 , 厄尔尼诺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 此后的厄尔尼诺年还有: 1992-1993 , 1993-1994 , 1994-1995 , 1997-1998 , 2002- , 2006 , 2009 年。 五、 地震和大火:天灾和人祸 大火是地震的主要次生灾害,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建筑结构、居民区环境、现代化生活设施、危险物品管理等等密切相关。不当的使用和管理将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祸。 众所周知,日本关东大地震是 1923 年 9 月 1 日 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 7.9 级强烈地震。地震灾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地震造成 15 万人丧生, 200 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 65 亿日元。 1923 年 9 月 1 日 晨 , 江户市(今东京市)的工人和机关雇员 , 急匆匆赶往工厂、政府部门上班 , 一切井井有条 . 神奈川县等关东县、市、府 , 平静如常 . 人们对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还毫无察觉 .11 时 58 分 , 人们正在坚持午餐前最后两分钟的工作 . 突然 , 地动山摇 ,8.3 级的关东大地震发生了 , 几分钟内 , 几乎整个日本都感受到了这次剧烈的震动 . 震后引起大火 , 火光冲天 , 蔓延整个东京 . 木屋居多的东京有 36.6 万户房屋被烧毁 , 死亡和下落不明者达 14 万人 , 其中多数人是被地震引发的大火烧死的;横须贺市有 3.5 万户房屋被烧毁;横滨市有 5.8 万户房屋被烧毁 . 估计财产损失 28 亿美元 . 大地震发生时,恰值中午,东京等地的市民忙着做午饭,许多人家炉火正旺。大地震袭来,炉倒灶翻,火焰四溅,火星乱飞。位于关东地区的东京、横滨两大城市不仅人口稠密,而且房屋多为木结构,地震又将煤气管道破坏,煤气四溢,遇火即燃。居民的炉灶提供了火源,煤气、木结构房屋又是上好的“燃料”,几种因素的组合,使东京等地变成一片火海,爆炸声、火灾中人们的呼救声此起彼伏。地震后,火魔开始了在关东地区的肆虐。无独有偶, 1906 年旧金山地震后也发生了大火灾,但其悲惨程度远不及日本关东地区。   火灾发生后,本来火势就难以控制,可是地震带来的冲击波又在这一地区激起了巨大的狂风,失火地区马上变成了一片火海,风助火势越烧越烈。不仅如此,狂风还把火种向四面传播。火种传播到哪里,哪里便燃起冲天大火。工厂在燃烧,学校在燃烧,居民住宅在燃烧……统统都在燃烧。整个东京被烈火吞没,仿佛天在燃烧,地也在燃烧。烈火蔓延之快,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烈火蔓延过程中,凡遇易燃、易爆物品,不是发生大爆炸,就是火焰冲天。由于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已在大火前被地震差不多夷平,所以大火可以畅行无阻。东京等地的消防队倾巢出动,准备同火魔搏斗,但由于地下自来水管道遭到破坏,根本找不到水源。消防队员自然无法赤手空拳同大火搏斗,更加之倒塌的房屋已将各条街道堵塞,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消防车进入火场后也寸步难行。面对大火和面对地震一样,人们差不多束手无策,任其肆虐。 最为悲惨的是那些被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如果没有大火,这些人还有获救的可能。大火燃起后,许多废墟、瓦砾中的幸存者被大火活活烧死。一些逃脱地震灾难的人被大火包围。滚滚浓烟将他们熏倒,烈火将他们烧死。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被烧焦的人肉的刺鼻臭味。关东大地震时间并不长,可是地震后的大火却一连烧了三天三夜,直烧得天昏地暗,直到将火场内所有的东西都化为灰烬为止。好不容易逃脱地震的人们,在惊恐万状中又要躲避可怕的火魔。慌乱的人群离开居民区,离开火场,拥向室外的空旷地带。街道、广场、公园、海滩、学校的操场等地,都成为人们逃避大火的避难场所。一时间,许多空旷地带里挤满了人群。 一家军用被服厂拥有一个与体育场相仿的空地,里面挤满了几万名避难者。这里的四周还未起火,暂时还算是安全地带。挤到这里的人群还未来得及庆幸逃脱虎口,大火便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迅速扑来,大火以最快的速度包围了被服厂,包围圈越来越小。困在包围圈中的灾民乱成一团,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即使不被大火烧死,也被踩死了。所有的出口都被烈火封死,人们已无路可走。大火开始吞噬每一个人的生命。浓烟将这里完全笼罩,很多人缺氧窒息而死。在这里避难的 32000 人无一幸免,现场惨不忍睹。 东京全城在这场灾难里丧生的人中, 80% 死于震后大火,幸存者多数被烧伤。在横滨一个公园区里,为逃避大火,几百人跳入水池中。人坐在水里,只有头露出水面,企图以这种方式逃避火魔。但大火袭来后,火星在他们头上乱飞,头发多被烧着。横滨公园里想逃脱大火的 24000 多人被烈火团团围住,活活烧死。连公园里的湖水也被大火烤灼得热气腾腾,跳进湖里的人被湖中热水烫死。大火把日本关东地区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充满杀机。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连海滩上的人们也无法保全性命。几千灾民逃到了海滩,纷纷跳进大海,抓住了一些漂浮物和船的边缘。水火本不相容,跳到海水里躲避烈火似乎理所当然。可是,这时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回事。几小时后,海滩附近油库发生爆炸, 10 万多吨石油注入横滨湾。大火引燃了水面的石油,横滨湾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火海。在海水中避难的 3000 多人被大火烧死。水中尚不能躲避火魔,那么在整个关东地区几乎无处藏身了。在横滨市,大火烧毁房屋 6 万多栋,约占全市房屋总数的 60% 。 在日本关东大地震中,震后的次生灾害主要是木制结构房屋造成的陆地大火和海滩附近油库发生爆炸造成的海上大火。东京全城在这场灾难里丧生的人中, 80% 死于震后大火,幸存者多数被烧伤。在横滨市,大火烧毁房屋 6 万多栋,约占全市房屋总数的 60% 。这些都是人为因素。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灾发生在银川。 1739 年银川 8 级地震引起了一场严重的火灾,大火烧了 5 天 5 夜,损失惨重。 (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 http://news.163.com/09/0414/16/56SGQKLD00013AOB.html 1906 年 4 月 18 日 5 时 12 分,美国西海岸旧金山,一场 7.8 级的地震突然发生。天摇地动,大地如同海浪一般,拱起两三米高,再深深陷下,巨大的裂口吞下地面上的一切…… 70 秒之内,旧金山的大部分房屋被摧毁。 随着有轨电车缆线被扯断、煤气管爆裂、烟囱倒塌……甚至火炉的翻倒,一分钟之内,旧金山有 50 多处同时起火。 其中,也有一些是人祸。因为保险公司只对火灾而非地震损失进行赔偿,有些屋主就放火烧掉已被地震破坏的房子。 旧金山成了一片无法控制的火海,整个城市笼罩在摄氏 1500 度的高温下,钢筋受热下垂、大理石融化、沙岩裂开。火焰在 80 公里 外清晰可见,冲天浓烟高达 8 公里 。几小时内所有通讯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也无法协调整个救灾工作。 消防署署长在大地震发生的前一年曾在市议会提出警告说:“旧金山处于地震带,未来某一天的早晨,如果地震发生,我们薄弱的消防系统水源很少,全市将因此陷于火海中。”但议会上却并未有人理会。 这座城市最终为此付出了代价。 为了扑灭大火,旧金山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此时,有人建议使用炸药制造一个隔离带,消防署赞成这一疯狂的想法,芬斯顿也认为这是唯一的办法,市长最后也妥协了。 爆炸声从白天响到夜晚,轰隆声不绝于耳,越来越多的房屋在爆炸声中变成了一堆瓦砾。但这一做法在房屋众多的旧金山城内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地方,炸药反而加剧了火势的蔓延和扩大。 一队工兵试图炸掉一个药房,由于炸药用量过大,炸毁了半个街区。炸药炸毁了房屋,也把燃烧的被褥、床垫炸上天,散落到唐人街尚未起火的房屋上,华人们拥挤不堪的木屋被飞来的火种引燃,很快被烧得一干二净,这里的中国式庙宇、杂货店、大烟馆、赌场、戏院等所有木结构房屋也都被大火烧毁,连树木也被大火烧光…… 旧金山的 38 万余名幸存者熬过了一个可怕的白天,却迎来了一个狰狞的夜晚,不灭的烈火映红了夜空,将地震后剩余的部分财物化为灰烬。联邦广场挤满了难民,数以万计的人躺在草地上睡觉。政府提供的帐篷搭了起来,晚饭正在准备中。难民们排起了队,准备领取免费提供的晚餐。突然,大火向广场袭来,难民们只好又转移到他处。 地震和随后的 3 天大火,毁掉了旧金山占地 14 平方公里的 520 个街区、约 2.8 万座建筑、 3000 多人丧生,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到 5 亿美元,耗费数十年心血建起的一座城市就这样被摧毁。 http://epaper.chinatibetnews.com/xzrb/html/2014-07/11/content_553680.htm 六、 天津港爆炸事件的警钟 假若唐山地震再度发生,并引发类似 8 月 12 日 天津港口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天灾人祸造成的后果你敢想象吗?日本关东地区和美国旧金山的前车之鉴不能忽视。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2004-2012 年全球已经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 6 次,其中有两次 9 级以上地震。可是,我们的防震应急准备并没有做好。天津滨海新区大爆炸曝露出令人震惊的重大隐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85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0440.html 我建议尽快做一次安全大检查,预防地震带来的天灾和人祸。
个人分类: 备忘录|2021 次阅读|2 个评论
废品报复周期:这样频繁的“楼脆脆”是巧合还是必然(2)
热度 1 杨学祥 2015-7-16 17:54
废品报复周期:同一城市这样频繁的“楼脆脆”是巧合还是必然(2) 杨学祥 我在2011年8月8日指出,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9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351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2314.html 质监部门责任何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3771.html 同一城市这样频繁的“楼脆脆”是巧合还是必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4400.html 相关报道 福建一民房阳台坍塌 父女坠落 支持 键翻阅图片 列表查看 全屏观看 2015.07.16 08:38:25 5 / 5 图为福建石狮仑青路一民房的阳台突然坍塌。相关新闻:不久前的7月7日,沈阳市梧桐园小区的李阿姨正在家里客厅剁饺子馅儿,突然一声巨响,家里的阳台竟从六楼掉了下去。事实上,当时七楼和六楼两层阳台整个坠落到了五楼,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http://slide.news.sina.com.cn/s/slide_1_2841_86547.html#p=5 2015年7月9日,辽宁沈阳,沈阳胜利北街一临街商铺房檐突然坠落,将楼下三辆轿车砸扁,一名路过男子受伤。 沈阳临街商铺房檐坠落砸扁三车 支持 键翻阅图片 列表查看 全屏观看 2015.07.10 09:51:39 1 / 7 2015年7月9日,辽宁沈阳,沈阳胜利北街一临街商铺房檐突然坠落,将楼下三辆轿车砸扁,一名路过男子受伤。供图:CFP http://slide.news.sina.com.cn/s/slide_1_2841_86365.html#p=1 2015年7月6日14时10分许,沈阳市大东区合作街120号发生楼体坍塌事故,七楼和六楼两层阳台整个坠落到五楼,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在一阵细微的噼里啪啦声响过后,“轰隆”一声,居民楼的整个阳台竟掉了下去。 七楼住户李阿姨说,“从阳台坍塌的断面看得清清楚楚,楼板里面根本没有粗钢筋,甚至可能没有钢筋,都是石块和水泥,如果阳台没塌,我们还不知道质量竟然这么差。” http://slide.news.sina.com.cn/s/slide_1_2841_86261.html#p=1
个人分类: 图片|2544 次阅读|1 个评论
70年产权 20年就塌了:废品的报复周期
热度 6 杨学祥 2014-4-5 16:55
70年产权 20年就塌了 2 独家图解:近年重大楼房倒塌事故盘点   周五的早上,王全林去上班,还没进单位大门,就接到母亲的电话,说:“房子倒了,我被压住,出不来了。”   王全林转身往家里赶,宁波奉化大成路居敬小区29栋楼塌了一边,自己家房子生生被切掉一半,母亲刚被救出,送往医院抢救。   1992年,房子还在动工阶段,王全林的父母买下一套90平方米的三室一厅,产权70年。1994年,房子建成,一家三口搬进了29栋3单元。   该小区有40来栋楼,均是五六层的矮高层。据多位居民称,两年前,居敬小区的一栋楼被认定为危房而搬空居民,而此时29栋的问题也开始慢慢出现。4单元一层的外墙开始出现剥落,但没人重视。   直到2013年10月台风“菲特”的到来,一场肆虐过后,4单元的外墙剥落两平方米,呈一个三角形。住在4单元的住户陈欣说:“露出了里面生锈的钢筋,咧嘴呲牙,特别恐怖。”   台风后的29栋,变得无比脆弱。室内的墙体也开始一块块掉落,陈欣说,4单元已摇摇欲坠了,“有时候早上起来,就看见自己的被子和脸上,掉满白色粉末”。3单元也开始零星出现粉尘掉落,居民们回忆起2012年宁波的塌楼事件,开始变得警惕。   2012年12月16日,宁波市江东区徐戎三村2幢也曾房屋发生倒塌,造成1死1伤。之后,宁波立即开展了对全市范围所有危旧房屋的安全大检查。   安全大检查似乎并没有阻止居敬小区的每况愈下。如此让居民闹心的房子,甚至还在2005年被评为宁波市环保模范小区。街道办的工作汇报材料中,称“该小区开发商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小区规划建设”,“设计中本着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原则,尽量多地选择绿色建筑材料”。   居民常常拿这个段子说事:“这果然是绿色建筑材料,水泥都给省了。”   台风过后,4单元的居民首先团结起来,他们准备写联名信,3单元声援过来,一二单元的一些住户也表示愿意加入。   维权小组最先找到了居委会,递交联名信后一直没有回应,他们就开始找街道办、房管中心、市委信访办。   “政府部门一直没有出面解决,直到春节后。”王全林见到了奉化房管中心特地从杭州请来的专家,他们测测量量敲敲,几天以后就得出了结论。政府贴出了“温馨提示”,说房屋鉴定为“C级”。    街道办把维权小组召集起来,开会时拿出检测报告晃了晃,告诉大家,房子没问题,不算危房,修修就能住。 陈欣连检测报告书上检查单位名字都没看清。    政府部门口头通知居民,房子得修修,初步估算需要600万,居民自行筹措300万,另300万政府想办法。   陈欣说,居民都不乐意了,觉得房子可是70年产权,应该保证能住70年,现在20年不到就残败不堪,不是应该政府赔偿吗?   居民看和政府协调不下来,只能继续上访。   3月25日,奉化电视台记者俞亚力在市委信访办见到了维权小组的5个代表。他们说:“房子就要倒了,你们还在和居民讨价还价。”   俞亚力是信访办的志愿者,在信访领导接访时,他正在一旁。他说,这两天台里记者都有采访任务,过两天就安排采访。   4月4日上午8点18分,俞亚力接到陈欣的电话,那头惊慌失措:“房子出现裂缝了,好多道,你们赶紧过来。”   俞亚力安排了两个记者中午赶过去,采访现场情况和各方说法,准备放在“民情300秒”栏目里。   但记者还没赶到,十几分钟后,29栋就塌了,15户化为废墟。   几个小时的抢救后,王全林的母亲从抢救室出来了,肋骨断了3根,她睁眼就问儿子:“房子没了吧?房本也在里头,什么都没了吧?”   (王全林、陈欣均为化名) 新闻加点料   房屋倒塌该由谁来赔偿?   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陈世福律师表示,业主是否能获得相应赔偿,要看房屋倒塌原因何在,即事故责任在于哪方。   如果房屋倒塌是因为设计、勘察或者建造等问题导致,属于开发商过错,那么就要由开发商来赔偿业主损失;如果房屋倒塌是属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那么根据购房合同中对开发商的免责条款约定,开发商仅需返还此前购房人已支付的房款,而不需要再支付额外的赔偿;如果是由于第三方的人为破坏而导致房屋倒塌,那么人为破坏者便是直接责任人,需要对业主损失进行赔偿示。 http://news.sohu.com/20140404/n397786365.shtml news.sohu.com true 搜狐网 http://news.sohu.com/20140404/n397786365.shtml report 2045 独家图解:近年重大楼房倒塌事故盘点周五的早上,王全林去上班,还没进单位大门,就接到母亲的电话,说:“房子倒了,我被压住,出不来了。”王全林转身往家里赶,宁波奉化 (责任编辑:王奕) 原标题:70年产权 20年就塌了 http://news.sohu.com/20140404/n397786365.shtml 宁波建成仅23年楼房倒塌被指系彻头彻尾的人祸 已有 812 次阅读 2012-12-19 15:1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伪劣产品 假货报复周期 宁波建成仅23年楼房倒塌被指系彻头彻尾的人祸 宁波建成仅23年楼房倒塌被指系彻头彻尾的人祸 我在2011年8月8日指出,假货和废品不仅仅使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依据其使用周期,造成整个社会的假货和废品报复周期,形成市场经济的后续损失和人为灾害,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规律之上,增加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形成长短不一的人祸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299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3516.html 宁波建成仅23年楼房倒塌被指系彻头彻尾的人祸 2012年12月19日09:33 法治周末 评论(3415人参与) http://news.sina.com.cn/c/sd/2012-12-19/093325846829.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44287.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200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