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公众开放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科院植物所开放日-罂粟展
woaibiaji 2019-5-25 16:33
每年中科院公众开放日的活动,都特别难报上名。今年比较幸运,抢到了植物所的名额。而且植物所今年特别办了“罂粟禁毒科普展”(展后交公安局销毁),更是难得一见。废话少说,上图。 PART。1,温室大棚 映像 温室里各种各样的莲花 温室里的多肉和兰花 PART。2,罂粟展 如果违法种罂粟的话,就是这种铁窗的下场 小朋友在看禁毒展板 家长在给小朋友讲解展板 罂粟科植物,虞美人 上两图是罂粟本粟,下三图是东方罂粟,观赏花卉,没有罂粟的作用: PART。3,路边 小蜜蜂很多 “逮”到了一只松鼠。还看到了一些学植物画(那场太火爆了没抢上)的朋友们。非常值得一去。
个人分类: 游记|2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公众开放日能否破解邻避冲突?
baocunkuan 2016-3-7 10:35
近年来因化工项目、垃圾焚烧等“邻避设施”导致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上海化工区的公众开放日,能否能有效破解邻避冲突?尽管其效果尚待时间检验,无疑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杜焱强和我今日发表在《中国环境报》的一篇文章,剖析了这次尝试。 详细见下文(http://www.cenews.com.cn/gd/jczs/201603/t20160307_802942.html) 公众开放日能否破解邻避冲突? 发表时间: 2016-03-07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杜焱强 包存宽   ◆ 杜焱强 包存宽 上海化工区、上海石化及金山第二工业区近日陆续推出公众开放日,多位市民通过工业区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与化工产业实现零距离。来访市民详细了解安全、环保、油品升级等大众焦点问题,与企业交流十分热烈。   开放日是促进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企业和公众充分沟通,以及公众有效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是将过去“项目决策—公众上街—政府出面承诺项目下马”的怪圈,转变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主动吸纳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对项目或企业的科学认知——政府、企业、公众沟通协商共治”的环境治理模式。这是公众参与方式的有益尝试和创新,可以将防范邻避冲突和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风险前置,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企业在污染控制、政府在环境监管方面的努力以及厂区和周边环境质量情况,有利于消除公众对园区、对企业的神秘感和不安全感,还可以通过参与互动拉近企业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听取并充分吸纳公众意见,传递环保、安全和健康的理念。   同时,公众开放日也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理念。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就是要让群众享受发展中的红利。当地园区建设、重大项目上马等需通过人人建设、人人尽力和人人参与,最终让全民享有;而不是将公众排除在园区和企业的“篱笆墙”之外,无法接触、无渠道表达、无机会共享,邻避冲突或矛盾难免。   毋庸置疑,公众开放日是破解邻避冲突的一次有益尝试。那么,公众开放日能否成为治疗“闻化色变”的灵丹妙药?笔者认为,回答这一问题,需从两方面进行考量:   一方面,随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以及严格环保制度的执行,社会各界对石油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越来越重视,相继打出企业安全生产和绿色生产的“组合拳”,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生产者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损害担责等各项制度。通过公众开放日能够展示企业日常环境管理的做法、成效,也可展示企业对环境风险防范显现出的决心及努力。   通过公众开放日活动,能够让公众积极关注企业、接触工业生产实际,提升公众对企业及企业环境行为的客观、科学认识,进而满足公众参与诉求和提升公众的获得感,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通过自上而下的拉力以及自下而上的推力,   最终形成企业与居民区和谐共处的局面。   另一方面,也需清醒地认识到,公众难以通过一次或几次的开放日就能够彻底放松对化工项目的“警惕”,甚至消除长期积累的“闻化色变”情绪。再加上开放日中公众作为参与对象,对公开日的时间、参观路线、展示内容等的选择性不高,这里虽然包含有企业的良苦用心,却也难以一时完全消除公众内心的不信任和顾虑。推行公众开放日体现了政府、企业的勇气与智慧,但能够真正让开放日发挥作用,还需足够的制度保障和有效执行。   总体而言,公众开放日需通过包括园区规划层次、在规划决策及其规划环评等过程或环节的参与时机前置,以社区为单元的利益相关方、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园区管委会等组成共同体的集体行动。要增进参与有效性,将居民投诉的环境问题作为公众开放活动的重点,尤其应将这种形式常态化、制度化,将开放日逐步演变为以社区为单元的公众参与企业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
3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责任关怀–跨国化企如何与公众建立信任
lanxum 2014-4-10 16:28
责任关怀–跨国化工企业如何与公众建立信任 140410 李健 从某种角度说,我国PX事件是企业与社会公众在“信任”方面出了问题。彼此缺乏信任,无论政府如何公开透明,企业如何释疑解惑,媒体如何宣传报道,专家如何临阵科普,效果都不佳。 信任的建立来源于长期的“沟通”,绝非一日之功。PX事件,或许对我们的化工企业乃至所有行业的企业不啻为一次良好的反思契机。 我是在大概08年参加一次国际安全生产论坛时,通过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了解到“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这个概念的。AICM于1988年在香港成立,它旨在代表所有进入中国的跨国化工企业向中国化工行业利益相关方推广国际最佳实践,推广“责任关怀”理念,即企业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并通过对这三方面的成果进行评估、公告、对话,来树立跨国化工公司在中国的积极形象,同时赢得社会公众对化工行业的理解和信心。2008年24家在中国有重大投资的AICM跨国会员企业,共同签署了《“责任关怀”北京宣言》,承诺携手共担化工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截止到去年,签署的AICM会员企业已达到40家。AICM主席张康明的观点,“全球化工进入了绿色发展的新时代,而责任关怀是实现可持续化工非常好的管理工具。。。” “责任关怀”的一项基本内涵是“社区认知” 企业“责任关怀”是由上至下、全公司整体性地推行制度,是持续改善的自主活动。是一种理念的实施,不是一个独立的、全新的安全卫生环保计划加诸于现有制度上。从道德准则来讲,所有承诺“责任关怀”的公司都有一个宗旨,就是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并且要积极主动做好环境管理。从管理方面讲,“责任关怀”理念也贯穿其中,确保化学工业能够达到最低的风险水平。 尤为重要的是,这些企业通过“责任关怀”的努力,树立了全球化工业在社会、社区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推动全球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责任关怀制度使化工企业与周围社区公众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在回应社区和公众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方面,企业由原来的被动行为变成主动行为,或者完全是自愿的行为。 AICM 张康明说,“责任关怀的一项基本内涵是社区认知”。为了增强这种认知,“ 企业会采取与周边社区的多种沟通方式,包括公众开放日、科技日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同时与媒体合作,促进双向沟通,全面宣传一个真实的化工、一个为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化工。 ” AICM 把“公众开放日”作为增强“社区认知”的品牌活动 AICM 把“公众开放日”作为增强社区认知的品牌活动,它视其为企业与政府、公众和媒体公开透明交流沟通的良好平台。自2008年以来,AICM已多次携手会员企业成功推出“公众开放日”,在展示他们一流技术水准的同时,更将其最高规格的环境、健康和安全标准透明公开地展示在公众面前,充分显示了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公民形象。 2011 年5月AICM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和莘庄工业区启动以“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AICM会员企业杜邦、道康宁、赢创和罗地亚等多家跨国化工企业向300多名政府、公众、学生和媒体代表开放企业研发中心,体验化工企业从研发环节就重视创新,关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安全问题,并通过科普宣传的方式让社区公众在参与中学会利用化学知识,享受化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美好,充分展示企业“责任关怀”的具体行动。 塞拉尼斯的责任关怀:南京基地是塞拉尼斯全球能源和废弃物效率最佳的工厂,节能减排水平位于行业前列 2009 年全球化工巨头之一的塞拉尼斯在南京化工园区化工基地举行以“安全、健康、责任、关怀”为主题的社区交流活动,包括开放日欢迎会、科普展区互动以及基地实地参观等三个精心设计的环节。每一位来宾都得以进入塞拉尼斯全球最为先进的化工基地,近距离体验其严谨的规划设计,完善科学的安全措施,和一流的工艺技术;同时通过与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直接互动,深入理解现代化工企业的发展趋势、塞拉尼斯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以及南京化工基地生产经营情况。 塞拉尼斯南京基地总经理LG Tackett向来访的嘉宾详细介绍了南京一体化基地运营情况及其EHS(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模式: 基地包括了七个行业领先的化学装置。为保障生产和人员的安全,塞拉尼斯一贯采用高标准和一流安全工艺,自建设以来,该基地的无损工事故时间已超过了1000万小时。在节能减排方面,南京基地采用了拥有500多项全球专利的AOPlus TM 醋酸生产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废气和废物产生量,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巴斯夫的责任关怀:社区建设、社区交流、支持教育——“巴斯夫 ® 小小化学家”。。。。。。 全球领先的另一化工巨头巴斯夫在中国的主要生产基地有上海浦东、上海漕泾、江苏南京、重庆。他们在“责任关怀”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同样令人赞叹。早在1992年就致力于“负责的行为”这一理念。 公司内部在亚太地区的主要行动包括安全、健康与环境审计、行业认证、紧急反应、废水处理以及培训研讨会和巡回展览。在中国,巴斯夫对外的有关活动包括对学校和大学的教育计划、社区顾问小组行动以及对诸如供应商和承包商等第三方的审计。 在社区建设方面: 在上海,巴斯夫应用化工有限公司自199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当地社区的活动,资助并支持社区公共事业。2008年荣获“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达标企业”称号,成为获奖的十家企业中唯一的化工企业。在南京,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贡献不仅仅包括巨额投资和扩建,还表现在环境保护和成为良好的“企业公民”方面。扬巴公司自2004年以来每年定期召开社区沟通会、环保对话会,探讨环保和合作问题,听取群众和地方政府意见,也将企业发展信息及时与当地沟通。2003年,巴斯夫向南京消防局某分局捐赠五辆消防车,帮助消防局更新了消防设备,使周边各企业、居民以及扬子石化-巴斯夫自身长期受益。 在社区交流方面: 巴斯夫的生产基地都会和当地政府、社区、医院、学校、消防队、以及邻近工厂对话、沟通、合作,制定紧急响应计划并就该计划进行讨论。设立社区顾问组(Community Advisory Panel,简称CAP)来负责与社区的沟通。巴斯夫强调的不仅仅是避免危险,还提倡邻近企业之间的互助。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巴斯夫生产基地如(SBPC、SLIC和BACH)联合化工区其他公司,组织周边奉贤和金山两区的地方政府和社区群众及化工区政府召开了社区交流会,共同就所关心的环保、安全和促进地方经济、增加就业问题交换意见。会后,这些公司开展了化工区及周边社区空气质量监测行动,特别在居民区增设了监测点。 巴斯夫支持教育 ,对未来的孩子们也做了大量“责任关怀”的工作。“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是欧洲第一个以化学为主题并能亲自实验的实验室。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些化学小实验,并在一个充满乐趣又安全的环境中探索神奇的化学世界。巴斯夫将这一理念也引入中国,迄今为止,中国共有超过136,000名儿童参与了这一活动。巴斯夫让中国的孩子们“亲眼所见、亲身体验,获得有关化学的真实感受”,“让孩子们伸手即可触及巴斯夫和化学”。。。。 生态文明、绿色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随着这些科学管理理念被我国企业的逐渐接受,“责任关怀”也同样受到我国的关注。2010年,我国编制完成了化工企业《责任关怀实施准则》(HG4184-2011)(注:为送审稿,待报批)。2011年中国石化联合会成立了“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2011年和2013年又相继召开了“中国责任关怀促进大会”。。。。。。 好的迹象,“责任关怀”在我国终于起步了,但仍任重道远,因为让公众真正认识到、感受到“责任关怀”,那些细节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主要参考资料: 1 、AICM http://www.aicm.cn/Web_C/Default.aspx 2 、巴斯夫(BASF) http://www.greater-china.basf.com/apex/GChina/cn/
个人分类: HSE管理|3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