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区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对“天价学区房问题”的回答审视各方
热度 3 cgh 2016-3-14 03:06
汇总一下对“天价学区房问题”都是如何回答的 学区房就是抢占公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天价学区房问题”实质是公有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之下,如何运用自身已有的私有资源去更多的占用公有资源! 从这个实质去理解各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也许可以更清楚的审视各方在岗位作为、公平正义的态度,也可以比较清楚看到可预见未来的形势! 1、教育部门 教育部长的答案显示,这个问题和他关系不大,“你别问我”。可是,这就是堂堂的主管教育的部长啊,不问你问谁去? 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说得很明白的是,“所有孩子都拥有进入名校的同等机会”是公平的目标,但是确一直围绕他所制定的政策辩护。 很显然,包括教育部长在内的教育部门,完全知道教育资源如何分配,也完全知道如何保证公平,但是却主观性不实施。按时下的词来说,就是不作为! -----------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38795 有记者问,45万一平米的学区房值得买吗?教育部长袁贵仁回答:“你自己判断。” http://ysx.eol.cn/xuequfang_11088/20140521/t20140521_1117083_5.shtml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汪明:   天价学区房的出现,确实是政策制定者不愿看到的。但是,学区房只是政策制定者考虑的一个方面,毕竟制定“就近入学”政策还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过,天价学区房的出现,确实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多考虑一些现实层面的因素。就目前而言,科学统筹教育资源、合理划定招生片区至关重要。如果招生片区划定过窄,甚至只是简单化地一一对应,学区房炒作有可能进一步升温。   从今后的招生方式改革来看,应适度扩大招生片区范围,确保在每一个招生片区内都有优质学校,从起始阶段为孩子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逐步推进多校划片,通过随机派位方式确定每个孩子的就读学校。也就是说,不论是住在“学区房”还是“非学区房”,所有孩子都拥有进入名校的同等机会。这样,随着规范学区房居住年限等条件标准的实施,特别是随着多校划片方式的逐步推进,学区房的炒作自然会逐步降温。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学区房过热的现状,还要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下更大功夫。 ----------- 2、地方政府 北京市长王安顺回应天价学区房:个别中介炒作。 呵呵,学区房有没有?学区房房价奇高有没有?学区房疯涨有没有?市长大人到时很实在,别人举个例子问,他就答个具体例子。让人想起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回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到的南海设防和夏威夷一样,人家的回答是夏威夷没有主权争议。这种答题技巧很好很管用! 可是,作为地方政府,以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去管理房地产市场、城市污染和雾霾、城市交通拥挤,估计到市长大人升迁走了还是老样子吧。回避问题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让充满期待的百姓失望。 ----------- http://www.china.com.cn/lianghui/news/2016-03/10/content_37991250.htm ----------- 3、学校 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的优质中学北京四中,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表示,“如果是我,我不这么做”。刘长铭表示,我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改善家庭教育的品质和质量上,包括带孩子做活动,开拓兴趣,保护兴趣。 从某种角度解读,如果孩子在家庭教育跟不上的情况下,选择优质的学校也没有用,可能是浪费资源。优质的学校当然在保证经济的条件下能保证生源质量,生源质量好,教育的成本当然也就可以降低。而对于家庭来说,付出巨大的房产成本,如果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良好的教育前途仍然无望,也是不划算的买卖。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刘校长站在学校的角度看是没有问题的,也回答了那些不注重家庭教育的土豪。但是,按他的思路,还有家庭教育良好的土豪、家庭教育良好的穷光蛋以及家庭教育缺失的穷光蛋。很显然,家庭教育良好的土豪是不需要问刘校长这个问题的,直接会毫不犹豫买房上学的。而穷光蛋们,问了和没问都一样。所以,刘校长的回答还是“很好的”!但是,刘校长不要忘了,他是公办中学的校长,不是私立学校的校长。也许,刘校长不久的将来就是一个优秀的私立学校校长。只能说,你把你的学校办得那么优秀,不是你的错。 -----------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6/03/09/396488.html ----------- 4、“专家” 无论如何,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这两位专家还是比较合格的! 让人担心的是,优质的公有教育资源,指不定哪天就在私有化的大潮中冲到权贵的手下。很多人已经在朝着临时占有到永久私有的思路前进。 ----------- http://ysx.eol.cn/xuequfang_11088/20140521/t20140521_1117083_5.shtml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钊:   教育均衡至关重要,若实施划片入学,并想给学区房降温,必须增加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供给,或者缩小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改变区域之间、学区之间、学区内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岗:   “用均衡资源打破天价学区房神话”听起来有道理,但实际上不可行,因为很多既有的投资无法折算到未来。对此有以下建议:一是所有优质小学的入学名额都通过抽签获得——在全区甚至全市范围内抽签,这是一种形式上的公平;二是推行房产税,即学校的支出由所在学区的房产业主共同承担,即让有支付能力的人承担起学校的费用。总之,对于公立学校,要均衡配置资源;对于私立学校,可以让家长根据自身的支付能力进行选择。 ----------- 5、委员代表 委员代表也是心里像明镜一样,多位代表委员均指向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 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106892772 “‘天价学区房’因教育资源不平衡” “发达国家‘天价学区房’很少见,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特色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贾康说。 贾康认为,“学区房”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现在有支付能力的人首先考虑孩子能够进入他心目中的好学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的目的是要解决孩子入学的问题,抢到手里之后,也不用担心它贬值。他用完之后一转手实际成为一个投资品,能取得回报。当然受到追捧了。”贾康说。 为何出现“天价学区房”,多位代表委员均指向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曾到美国、芬兰等地考察当地的基础教育情况。“美国的中小学也有排名,在买房时家长也会参考学校的等级,但学区房不会贵得离谱。” 钟秉林说,芬兰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一流的,但是芬兰并不存在“学区房”的问题,在芬兰家长看来,“学区房”实际是中国家长在择校,而并非学生自己。在芬兰家长基本都会让孩子在家附近上学,他们认为学校之间的差别不大。“这是因为芬兰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所致。” ----------- 6、没用的结论 呵呵,我们不得不要问,社会主义的公有教育资源为什么就能分配得那么不均衡?是缺少市场的资源配置结果吗? 我们现在的资源配置是什么主导的呢?是不是教育部的权利配置!教育部长有权利推责吗?! 天价学区房的实际占有者,是在权利配置资源的基础下,应用有限的市场手段抢占有限的公有资源,而那些没权没钱的,只能奉送自己本该得到的公平公有教育资源!是实实在在的劫贫济富!要实现万恶资本主义社会限制富人享有低等公有资源,恐怕是要等变天下雨了。 学区房问题能在两会吹一阵,却有如往年一样,被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行政部门轻松甩一边,委员代表说了也是白说。两会还值得期待吗?
个人分类: 杂谈|385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招破解学区房难题:按在校成绩升学
热度 4 杨学祥 2015-6-1 22:03
一招破解学区房难题:按在校成绩升学 杨学祥 东方网 2015 年 6 月 1 日 消息:学区房交易持续高涨,其中 5 月徐汇区学区房交易成交量环比四月增长 20% ,房价上涨 3%-5% ,尤其是对口重点汇师小学的学区房出现多人抢房的场面,学区房成交单价最高飙升至 9 万元 / 平方米。 http://www.cs.com.cn/xwzx/hg/201506/t20150601_4725222.html 据新闻报道,北京一小学的学区房卖到了 30 万一平。记者去采访当地的中介,一房产中介说,最近确实有笔交易的单价达到了 30 万,以前也就 20 万多些,但现在房源非常稀少,他们也在想方设法联系房主找房源呢。值得一提的是,新闻里提到的这些学区房都位于老胡同里,面积在一二十平米之间,多数老旧,居住条件差,有的甚至已经不能住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097-783772.html 虽然教育部门从来不承认“学区房” 的说法,但在国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大背景下,现代“孟母”们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心目中的好学校不惜花重金买下“名校”周边的一处房产,于是民间所谓的“学区房”由此诞生。 有网友评论说,土豪们一掷千金买北京优质小学的学区房,买的不仅仅是一个入学名额,买的更是一张票,一张既保证孩子未来前途又对自己事业有利的“票”。诸位起早贪黑带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面对这些土豪,难道不觉得你家孩子在未出生时就已经被甩开十万八千里了吗? 有业内专家认为,基础教育是普惠制,不应只向名校倾斜,破解学区房难题不仅要用“短平快”手段扩大优质资源流动,教育部门也要针对薄弱学校的问题,拿出治根治本的对策来。 可是,弱校变强不是一日之功,强弱之分,差别永远存在。学区房的本质是凭借金钱优势争夺优质教育资源,造成新形势新政策下的教育不公。国家管理部门必须有破解问题的良策。 参照高考分省定分数线的惯例,小学生初中和初中升高中也应该考虑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按学生所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升学。具体的办法是,全省或全市统一命题考试,升学名额按比例均分到每一学校,按学生所在学校的考试名次,择优录取,使名校失去竞争力,学区房也会自然消失。 根据高考移民的教训,分校录取的政策将迫使部分优质考生向弱校流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弱校生源得到改善,提高质量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强,形成缩小强弱差别的良性循环。如果对流动考生加以时间限制,学区房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59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43 次阅读|7 个评论
现行教育制度下的两大毒瘤:学区房和高考移民
杨学祥 2015-4-3 16:31
现行教育制度下的两大毒瘤:学区房和高考移民 杨学祥 据新华社北京 3 月 31 日 电(记者刘奕湛)记者 31 日在部分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获悉,针对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部要求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行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纳入其中,缓解“学区房”问题。据了解,多校划片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 陆续出台的各区义务教育招生新政,本意是为了教育均衡,并一定程度上遏制炒得过热的“学区房”。然而,家长们对“最严”入学新政却表示:更焦虑了。“入学新政的确杜绝了学区房频繁易主的情况,但择校的家长不会消失。 一、 高考移民 据网上资料,“高考移民”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现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考生众多,且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实行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评卷和划定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政策。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大体而言,高考移民的移入地区分为三类,一是京、沪等经济水平高而高考录取分数线低的直辖市,二是海南、安徽等经济水平低且高考录取分数线也低的东部省份,三是海拔高、经济和教育水平低而高考录取分数线更低的西部地区,包括西北和西南省区。 中国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有关高考移民的现象愈演愈烈,教育部、各省招考办也采取的多种措施遏制高考移民现象的发生,但所起的作用有限。 “高考移民”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当前高考录取制度中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分数差距的存在,成为“高考移民”的巨大动力。 二、 学区房 据网上资料,学区房,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例如天津学区房的远洋城,也会受到学生家长的青睐,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取得入学优质中小学的优先权,也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2013 年 5 月北京部分学区房出现均价 10 万的天价。 与“高考移民”问题存在的原因相反,学区房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忽视城市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用考分作中考评定的唯一标准,造成学生家长利用金钱和权势争抢一些所谓的“好”的优质中小学资源,这也体现出教育的不公平性,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未享受优质教育的学生理应得到相应的补偿,他们的智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 综合治理:一招破解,相反相成 学区房和高考移民的出现折射出现行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全国各省区和城市教育资源的分配非常不均衡,造成一些所谓的“好”的优质中小学,这也同时体现出教育的不公平性。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 同时,学区房和高考移民展示了不同政策导致的截然相反的结果,也给我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思路。 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根据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和学生本人的学历,高考成绩可分为笔试成绩分和享受资源教育补偿分,未享受优质教育的学生可按地区差、受教育学校等级差得到相应补偿,最后得出统一的高考分数或地方城市中考分数。这样就会从根本上解决学区房和高考移民的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金钱和权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截断寒门才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和人才短缺,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10 次阅读|0 个评论
30万一平的学区房,土豪们买的是什么?
热度 10 jefei 2014-4-10 22:39
今天听到一新闻,北京一小学的学区房卖到了30万一平。记者去采访当地的中介,一房产中介说,最近确实有笔交易的单价达到了30万,以前也就20万多些,但现在房源非常稀少,他们也在想方设法联系房主找房源呢。值得一提的是,新闻里提到的这些学区房都位于老胡同里,面积在一二十平米之间,多数老旧,居住条件差,有的甚至已经不能住人。 本次交易的“学区房”所属的学校(图片来自网络) 不说这么高的单价令中介从业者们如何疯狂。我觉得值得一说是这些土豪们为何会花数百万买这学区房,记者报道时介绍的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过分集中,换言之就是土豪们想给孩子一个最好的教育环境。果真如此吗? 不管是20万还是30万一平,这些一二十平的学区房的总价都在数百万左右。当然,这些还算是“便宜”的,如果是那些属于学区房的商品房,因其面积大,数百万可能只是起步价。就以数百万来说,在房价高昂的北京,不管在内城还是郊区,都能买一套商品房。考虑到银行收紧房贷对房价的明显打压作用,数百万可能是在北京的大部分中产人士一生才能挣到的钱,虽然我并不清楚“中产”的官方标准是什么。 有这么大一笔钱,如果仅是为孩子教育考虑,那为何不去上中外合作的国际学校,或者直接去国外上贵族学校,甚至请一个专门团队为孩子打造“私人定制”式的教育呢?这难道不比在这些北京小学里学的好?其实答案很明显。对比国际学校、私人定制的教育和在北京上优质小学,最大的差异就是小孩子的同学是哪些人。北京的所谓优质教育资源在哪里呢?全在内城区,其生源除了一般的老北京人家的孩子外,就是中央各部们及各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家属以及前中央单位员工的后代。很明显,这些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官员背景,而且还是权力或影响力很大的那种。小孩从小与这些官后代交往,这可都是强大的人脉啊。就是看眼前,土豪们在家长会等各种场合结识些官员或前官员,与中国的核心权力圈打上交道,这难道不是很自然的事情? 可以说,土豪们一掷千金买北京优质小学的学区房,买的不仅仅是一个入学名额,买的更是一张票,一张既保证孩子未来前途又对自己事业有利的“票”。 想到这里,我自以为比较平静的心也有些浮躁了,很想能快速挣到很多钱。果然, 巨大的贫富差异最是能诱导浮躁的社会风气 啊。 诸位起早贪黑带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面对这些土豪,难道不觉得你家孩子在未出生时就已经被甩开十万八千里了吗?淡定些吧。 不是每个人都能大富大贵,人生是场马拉松,平安幸福地度过才是王道。 其它可参见: 北京部分学区房每平米30万 家长称培养“圈子”( http://news.sohu.com/20140322/n397037491.shtml )
个人分类: 我的看法|6214 次阅读|2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