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户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口统计的相关概念
tonybean 2011-12-17 10:07
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都有不少的统计数据,有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明确,有时人们会混淆,以致误用。下面的表格根据广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构成的资料整合,有些数据是统计原始数据,有些是间接计算。根据我的理解对各个概念和他们的联系的理解,如果有误,还望指正。 户籍和户口意思很相近,但具体含义有所不同。户籍偏向于地域性,对一个省来说有本省户籍和外省户籍;户口着重于人口是否记录在案以及归于哪种人口类别,比如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在术语中,两个概念交换用不妥,比如很少说外省户口和乡村户籍。 对于一个省的总人口,是指在这个省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本省户籍且居住本省的人口和非本省户籍人口。以上是有户口的,总人口中还包含无户口人口,包括原住本地出国半年以上的人口和户口待定(主要是超生黑户)的人口,这些无户口的都归入本省户籍,也算入总人口,可能因数量较少,方便统计,尤其是出国的。而总人口按照居住地性质又可分为城市人口、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本省户籍中有一部分是到外省半年以上的,不算入本省总人口,算到迁入省的非本省户籍人口。本省户籍且居住本地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最多,本省户籍且在省内流动的按照流动的距离分为区县内流动(跨乡镇,城市内跨街道不知道算不算,因乡镇街是平级的)、市内流动(跨区县)和省内流动(跨地级以上行政单位);以乡镇为最小流动单位把本省户籍人口分成本地常住人口和省内流动人口,而省内流动人口加上非本省户籍人口统称为外来人口。 已上户人口(区别于两类无户口人口)可分为集体户和家庭户、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不管是哪里的户籍还是外国籍,只要登记在册都叫已上户人口。可以看到,非本省户籍和集体户的人口数量很相近,但并不一定就是基本重叠,比如外省大学生没有入集体户的,算外省家庭户。 一般来说,农业人口和乡村人口是相当的,但是这里农业人口比乡村加镇的人口还要大,说明还有部分城市人口是农业户口。这样的可能原因为:农民工从外地迁移进来(本省或外省的),他们生活在城市和镇中从事非农业生产,但只要回老家就还是农业人口;还有的可能是本地人本来从事的是农业活动,但由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该地方变成了城镇建设用地,但他们仍然属于农业人口(由于惯性没有改过来)。这种农业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巨大差异很好地反映了广东(尤其在珠三角)的快速城市化进程。 城市和镇是有差异的概念,一般镇是在原本乡村地区建立起来的城镇性质的聚居地,城市就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商业中心(“市”本身的含义是商业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街道是城市的特征行政单位;因此有必要明确城市化和城镇化的概念。
个人分类: 若有所得|4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乱象的背后——天津蓝印户口取消传闻之“拯救房产鳄鱼”
fangzhengji 2011-11-12 08:52
忒乱,忒乱,不是咱老百姓捕风捉影,而是为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更好“炒”房子,来更好地绑架正处在观望期的普通工薪阶层,使得咱老百姓“迫不及待”地陷入房地产商们、利益攸关政客们为咱老百姓“量身打造”的“不可多得”的“豪宅”!最后只落个“心甘情愿”的肯窝头、吃咸菜、像驴一样地拉磨...而传说中“豪宅”却三天两头“闹病”...
个人分类: 胡说八道|3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闹心的户口
myxozoa 2011-10-27 15:27
我不知道咋国家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咋回事,俺06年毕业,留在原单位工作,由于单身一个,一直拿着原来入学时办的集体户口,补办身份证、 办护照啥的也没碰到什么问题,也就没单独立户。最近觉得年纪大了,该要小孩了,听人说集体户口和小孩的户口、上学密切相关,遂打听怎么办单独立户,我本以为我的户口从单位办公区(集体户)到单位的宿舍区(要独立立户的地址)不会有什么问题,这距离不过100米。可接下来的办理过程中,且发生的只能让让我都觉得这国家实在是太神奇了,老百姓都是让折腾死的。听我细细说来,首先我到我所住地方的居委会咨询如何办理单独立户,由于居委会还是所里人员,比较熟,很是顺利,告诉我负责我们这块的片警的电话,让我咨询他。完了打电话过去,片警态度还好,让我准备材料:包括房产证、身份证、集体户口、单位证明等放在居委会,大概过了1个多月,居委会通知我让我去派出所找这位片警,期间我也没觉得什么,发正孩子只是在计划中,不着急。去了派出所,值班室说这片警出去了,让打他电话,一问人出警了,让我在那等。一等就是从早上九点到十一点。期间我实在等烦了,瞅着这里有个户籍室,偌大个房间,有个办事民警,空无一人,我就想户籍室应该管我这事,我就去问问,人至始至终没抬头好好看我,只是一次白了我一眼,他说不归他管,我反问了一句你这是户籍室,我想有关户籍的问题可以咨询你的吧,完了不理俺了。没法,等那个片警,让我写份申请(叫独立立户申请),唉,我第一次咨询他办这事的时候就问他流程啊、办这个所需的资料,人没说,我又是找纸、又是找笔的,写完了,人就只是在这申请上写了同意单独立户,某某警官,完了拿着这东西去找刚才那个白眼我的老几(我都不想称他为警察了)盖了章,可人已经吃饭了(这时候不到11点40),盖完章出来,片警问我我是不是对刚才那个老几说错什么话了,天地良心,俺说错啥了?能办事了,我也不计较了,问片警接下来应该咋办,告诉俺一个当地政务中心的电话,说他也不知道,让我自己去咨询。好呗,离开了派出所俺就打电话过去,半天没人接,好不容易接了,没听我介绍完,说这事他们不受理,他们只管两年内毕业的学生,说是把俺户口打回原籍再通过调动迁户口回来,不行就让俺打114问省高校毕业生办公室,。这算是什么事,俺的户口考研究生后都在这地方呆了11年了,咋就不给俺办呢。俺打电话到省毕业生办公室,这电话也是找了半天(期间经历的所有的办事流程都不知道上哪找,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上那办,只能通过人问人去打听),好不容易打过去了,人听完直接说拿什么什么到她哪里来,我本还想问到你那办啥,她那地方在那,人就挂了电话。到现在为止,我的户口也没办成,因为6年过去我找不到当时毕业的派遣证,尽管我存留和我们单位的协议书,哪里留有派遣证的编号,省毕业办应该也有存根,可人就是说没这个就办不了,也不告诉你怎么才能办。我的个神啊,这是个什么制度,什么社会,这还是发生在湖北省治庸问责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时间里啊(新闻说的:这个运动已经取得很大成效)。比较一下,当年在东京时,我一个日语只会打扰、谢谢的人,居然能在没人陪同下办理居住证、保险等有关事项,办完了感觉人家的公务员太热情了,自己太给人家添麻烦了,我无语的神奇国度。人这些事都在一个楼里办,每个办事窗口都有详细的办事流程,还图文并茂,网上也可以找到每个手续的所需材料、流程等,再不懂,人有人指导,还一个劲的因为语言问题向俺道歉。我的个神,这么好的国家,咋就成这样了。。。。。我的脑子都被这户口事气糊涂了,各大衙门的人、为各大衙门制定这满城折腾制度的人、、、、、、
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度鄙视拐弯的司机
chemicalbond 2011-10-9 21:58
昨天又差点被一拐弯的司机给撞了:明显的是绿灯,十字路口周围也没有看见有车,刚走几步,一辆标志象开奥运会的车不知从哪里飞过来,不仅不让你,飞过去之后还要按几下喇叭。 那谁谁谁,人大代表们,你们要是还有点人性就赶紧为百姓做点人事,车权重要还是人权重要? 当行人在面对绿灯过马路时,拐弯的司机就可以随意地只见道路不见行人吗? 小区的楼下有布告,说是选人大代表的日子了,但是要带户口本去:拜托,我的选举权都被侵犯N年了,看来还有继续被侵犯下去的迹象。 象我这种无房无车又没有户口的3无人员,谁在代表着我的利益? CCTV新闻上排队的3个代表们,你们猜想我该去如何宣传这个神奇的国度啊?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人与孩子户口解决,心中石头终于落地,为需要者提供点经验
热度 1 zhumei185 2011-9-16 17:38
既我的户口9月4日落户后,我爱人带户口准迁证去济南很顺利地迁出了她的户口,然后又将户口迁移证邮寄到我这儿。9月13日中午,我接到快递,然后下午开始办理她的落户手续。 因为之前已经办理过一次,派出所女警认识我,又加资料齐全,落户手续很顺利。然后,就是孩子的户口了。 我把孩子的准生证(2011年6月1日办理,时间很重要)、出生证(9月1日开斋节刚回北京办理的)和夫妻结婚证交给办事女警员,她告诉我,“需要办理宁夏银川西夏区本地的准生证才管用。”之前,我曾经到西夏区政府计生办咨询过具体手续:先到校计生登记,然后到街道办事处更换。 我先来到校计生办,此处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具体负责的,一个是我面试完联系过的王主任。她们说不用登记,然后给我打电话问相关人员,问这事情怎么办。之后告诉我,校计生办给开证明(我和老婆是宁大农学院老师,为初婚初育,请为更换准生证。),然后带着这个证明到了校社区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看她们怎么说。 之后我到了那里,一个姓郭的老师接待了我。一开始说,这是不行的,不能更换,需要重新申请生孩子指标。后来又给姓桂的负责人打电话。我听她嘴里一个劲说,孩子2008年就生了,准生证早就过期了,没法办理。我马上就解释说,就是因为听说这些证件有时效性,孩子的准生证和出生证都是刚办理的。于是郭老师又请示桂老师,最后终于同意给开证明,让朔方路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给更换准生证。并说,不能保证一定给更换,看看那边怎么说吧。(这期间,我一身汗啊,最早开准生证时,那边医院说如果不落户,一年后出生证就失效了,所以我到现在才给孩子办出生证;但是没听说准生证也有时效这个说法,幸亏自己是刚刚办理的,万幸啊) 然后,我又来到了西夏区街道办事处,这儿倒没遇到什么困难,所有证件一摆,很顺利的就办理了。(只是因为复印了7张证件,要我交3.5元,我出去找零钱转了一大圈。)拿着那蓝色的本本,我的心中感慨万千啊,终于换到这东西了。然后,又折回校社区计生办去填写生育信息,盖章。 最后来到朔方路派出所,很顺利的给孩子落户。看到那个公民身份编号,我感觉身上的那种压力突然间就消失了,整个人有一种喜悦的感觉。出门就给老婆打电话,告诉她事情已经办完了。 总结经验: 1.要有单位允许你将爱人和孩子的户口落到他们那 2.爱人户口需要博后政策支持,如果没有,那就等自己买房,只是不知后面会有什么麻烦(主要是计生办对爱人生育问题如何处理) 3.有大人物给你说话,你会省好多事儿。本来,我爱人与孩子落户,怎么着也应该有单位同意的证明,而且这个证明还得有计生办的参与(女同志)。但是,在我找到银川市户政处副处长后,他的一个电话(爱人随迁符合政策,孩子户口待夫妻两人落下后再落即可)解决了我所有的麻烦。派出所的女警官根本没考虑学校意见问题,什么都没说就办理了爱人和孩子的落户。我后来去校计生办开准生证时,她们都惊讶,你爱人的户口怎么落在宁大了? 4.趁热打铁。办理这种事不要拖拉,她们让怎么办,就赶紧办,时间一长,政策一变或是人家忘记你了,那就难办了。两年前,我给孩子办出生证,需要的是两人身份证号就可以;现在再去办理,证件增加了一个具有落户单位详细地址的户口簿首页(可能户籍证明也可以)。 5.强烈建议,还没结婚的同志,一定要把在婚前将户口落在一个可以落孩子户口的地方(尤其是刚毕业的同志,尽量不要将户口放在人才交流市场等集体户上),这样不会因为孩子的户口问题影响你以后的择业。 6.真遇上了我这样的事情,给孩子落户,一定要注意一下两证的时效性问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8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上大学不再意味着改变身份
dongzg101 2011-9-12 14:28
上大学不再意味着改变身份 浙江农大八成农村新生不迁户口 9月10日、11日,是浙江农林大学新生报到的日子。但与以往不同,许多新生选择不再把户口迁往就读的大学。据浙江农林大学有关人士估计,该校今年入学的农村学生中,把户口迁到学校、办理“农转非”的最多不会超过两成。 新生周洁青的老家在温州,在赶来报到前,她专门通过电话咨询了学校招生办的老师,在得知户口保留在老家并不影响今后的学业和就业后,她决定不将户口迁到学校。 浙江农林大学保卫处负责新生户口管理的张健老师说,近年来,将户口随学籍迁入学校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把户口保留在了原籍。 该校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校招生4762人,将户口迁至学校的为1226人,占总招生人数的25.7%;2009年招收学生5264人,迁户口的是979人,占总招生人数的18.6%;到2010年,5076名新生中,选择迁移户口的只有599人,仅占总人数的11.8%。 新生邱微的老家在浙西的龙游县,她说,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考上大学都不迁户口。因为村里每年都有集体经济和土地征用金的分红,这些分红都是按照户口来分的,“把户口迁到学校,会损失一笔不小的收入”。 新生周林的老家在宁波,同样也没把户口迁到学校。他说,自己所在村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政策相对较好,村里每年每个户籍村民的分红就有1万元,迁出户口的损失不小。 据悉,浙江农林大学志愿者曾作过一次有关学生户口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把户口迁到学校。在已将户口“农转非”的学生中,有超过六成的人希望在毕业时将户口转回农村。 “户口在农村,至少我还能享受宅基地。”一位学生说,一旦把户口迁到学校,即使找不到城里的工作,也不再是农民,就难以享受村里的各种政策了。 考上大学,把户口迁出农村,过去被视作“跳出农门”,曾是许多农村青年的梦想,也是农村孩子发愤考大学的动力之一。浙江农林大学招生办的一位老师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通过上学来改变自己身份的时代已经悄然而去。学校尊重学生的选择,但从盼转户口到不愿转户口,新生选择的变化,也反映出我国30多年来深刻的经济社会的变迁。 更多阅读 中国农大农村户籍新生十年首次跌破三成 国务院:非直辖城市应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 清华举行最大规模招聘会 北京户口成择业热点 重庆大学生户籍事件升级 未转户学生干部遭撤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1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留学出国前“挂”好档案和户口
dongzg101 2011-9-9 01:28
留学出国前“挂”好档案和户口 2011年09月08日 09:17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李琼 字号: T | T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已经回国的留学生小王告诉记者:“我在本科毕业后就直接出国了,但出国前完全没有管档案的事情。现在回国了,得知聘用我的单位到时是要调档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记者了解到,与小王类似,有些准留学生在出国前只顾着收拾行囊,与朋友庆祝,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档案和户口等问题,等到回国真正要用到的时候,就“头都大了”。 在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日前举办的2011年留学行前准备会上,专家提醒,出国前要为自己的档案和户口“安好一个家”,以免日后回国影响就业。 出国前:“挂”好档案户口 按相关规定,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档案管理属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一类,据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回国服务部部长刘必兰介绍,出国前若忽视“挂”好档案和户口,学成回国后会产生这些问题:回国后档案中没有国外学习经历记录;无法办理工作派遣手续,导致工作单位无法正式录取,从而影响就业问题;无干部身份,对选择报考公务员、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相关单位有所限制。 留学生出国前可在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办理档案转入手续和入户手续,这样就可以避免回国在广州找工作成为“无业人员”的尴尬局面。 回国前:办齐证明和成绩单 学成回国前,务必在国外准备以下材料:1.在中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已取得永久居留权或已入外籍者请开具《海外留学人员证明》);2.在所就读学校申请正式学位证书;3.在所就读学校申请正式、完整成绩单;4.妥善保管读书期间所持有的所有护照原件。 回国后:办理学历学位认证 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是留学回国人员升学、就业和移民的有效证明,是报考国家公务员、国家专业技术职称的学历证明,是享受政府回国服务政策的最先决条件。 回国后别忘了办理留学人员工作派遣证明。这个证明等同于国内应届毕业生的《报到证》,可代替《失业证》,是留学回国人员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工作时办理入职手续(如办理劳动手册、购买社保)、评定职称、由学生身份转变为干部身份的重要凭证。 下列证书不在 学历认证受理之列 1.外语补习或攻读其他非正规课程(如短期进修)所获得的结业证书; 2.进修人员或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证明; 3.国(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预科证明; 4.未经国内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颁发的国(境)外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 5.函授、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取得的国(境)外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 6.非学术性国外或境外荣誉称号。(李琼)
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我孩子和爱人的户口问题到底什么时候能解决
热度 17 zhumei185 2011-8-30 22:48
我的户口研究生阶段是学校集体户,据说不具备给孩子办理准生证(正式名称为生育服务证)和户口的条件;博士后是中科院集体户,据说是单位不允许给孩子办理(能办但不办);目前博后应聘到宁夏大学,人事处说能够解决孩子的落户问题(准生证已于3个月前经济南市计生信访的领导斡旋解决,庆幸)。 爱人,2003年本科毕业,然后户口挂于济南人才交流中心(当时听一个师姐说,像我们农村出来的,挂在交流中心,以后往外好调动,目前看来不是那么回事,当时直接放家里,那就什么事都好解决)。该中心一直以来在其档案和户口代理协议中直接规定:结婚后3个月内必须将户口迁出人才,并且也不办理孩子的有关事宜。 于是,从孩子怀孕2个月,我就反复咨询。路一条条被堵死: 1 人才中心,人家明文规定,俺们讲不过人家吧,谁让我们签协议了啊; 2 国家明文规定,准生证必须由女方街道办事处办理(据说北京可以男方办理的,但地方上都说必须女方办理)。于是我们找到交流中心所属青年公园街道办事处,但人家说了,“你不在我们这住,我们咋知道你是否遵守了计划生育政策?”,不办。于是,我们只能寻求把爱人户口调回原籍的方法。 3 原籍派出所:女方已经结婚,不能落回原籍,没得商量。后来,爱人的老爸说村里同意落。他来来回回跑村委会,添了几张表,然后跑派出所,但是派出所人家最后不给办准迁证明。 4 那好吧,我到我那边试试吧。我有个表哥是当地派出所的。我记得很清楚,那还是大年初一拜年,他给我拨通了镇上计生办的主任电话,我把情况详细说了。人家说,你老婆已经怀孕,不能迁回来,即使村里和派出所同意,计生办不允许,也白搭。于是乎,俺想不到还能把爱人的户口迁到哪里去? 爱人的户口迁不了,那么就没有地方能够给孩子办理准生证,更不用提给孩子落户了。 5 据别人说,赶紧在济南买房子,然后在济南就可以落下了,但是据有的人也说了,买房子也白搭,得在那地方工作2年,有在那工作的证明才算事。问题是,老婆工资1500,我是学生,哪有钱?即使当时房价3000,俺也买不起。而且,买了就能落了?谁也不能给我保证。 6 那就毕业找到工作,单位一定能给落。但是据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老师说,到时候,办理户口随迁也不会容易。一个是爱人处于没人管的状态,爱人的生育证明谁来开?如果没人开,到时候单位不接收还是白搭。 不管怎么样,俺终于熬到了博士毕业,又熬到了博士后毕业,然后应聘到了宁夏大学。这边人事处的老师很负责,马上联系了计生办的相关老师,并向上联系,回复说,孩子和爱人的户口都能落。于是,我来到了宁夏。当然并不是完全是因为这件事来宁大,还是因为自己要工作。但是,最起码这件事,在我心里占了很大分量,我希望,这儿是我问题解决的地方。于是,新的事故又开始了。 博士后有配偶随迁的政策,当时我问宁大人事处老师两次,说是否办理随迁。结果,她说必须我先落下才能给我家属办。她从没有办理过博士后的手续,而我也不知道地方上是不是政策宽松一些。我也就没有再坚持,一定办理随迁。那就等我落下,宁大再给我爱人落吧。 但是,就在今天,宁大办理正式入职手续这一天,我已经办理完相关手续要落户了,人家派出所说:一,博士后没有随迁这回事;二,我落户后,不可能给爱人落,三,孩子落户,办理的外地准生证不管用。我这马上就急了。这怎么行啊。 我跑人事处,人事处老师:一,重新到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修改介绍信,办理爱人随迁;二,联系一下西夏区政府户政科,是否能够办理随迁;三,孩子户口,联系区政府计生办。 我跑区政府:一个姓张的女警官帮忙打电话询问,第一次找的不知是谁,直接说,没有博士后随迁这一说,这边办理的都是按博士一样的手续办理,还要报到证之类的东西(博后开具的是人才管理司开的介绍信,一开始说没报到证不让落呢,后来又同意落)。我反复强调这是全国博士后统一的规定,只要单位同意,就没有问题。于是小姑娘又帮忙问了一个姓丁的科长,这次终于找到明白人了。人家说,可以随迁的,但是要出具1 与单位的劳动合同,2 固定住所证明。另外说,孩子落户,只要有结婚证,准生证,出生证就好。 我致电博管会老师关于随迁介绍信的事:说明了情况,还好,好话说着,老师没有为难,同意给重新开具落户介绍信,给加上配偶的。但是再次提醒我说,孩子的事最好是落到爱人处一起迁出,否则还会有问题。但是,我实在找不到地方给爱人落户,孩子更不可能了。 我再次回到区政府大厅,找到计生办的办事员:一,到校计生办登记;二,到街道办事处询问准生证是否需要重新开具,都需要什么材料。我就纳闷了,这位同志不知道行不行吗? 我跑人事处:开具了请博管会老师修改落户介绍信的函,然后,又到幼儿园忙孩子的事,后来就赶紧收拾相关证件,准备今晚就坐火车回北京办理。可惜,火车票没买上,买了明天的去。心里不平之下,先写下这些。 不知后续如何,我希望最终自己累点儿没什么,问题是能够解决自己这如鲠在喉的麻烦,让我这一个科研上的草草根儿正儿八经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教学科研中来。 (另孩子已三岁,这两天一直在给她跑入幼儿园的事情,今天办上述事情时又找时间办了如下:早上7点半去医院体检,化验肝功、血常规、两对半(是乙肝抗体等的检测,最贵,278元);下午4点拿出结果,然后到幼儿园办理了交费等等入园手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966 次阅读|26 个评论
中国特色(3)——户口
machan 2010-11-25 20:42
其实,户口这东西不仅仅中国有,世界上据说还有两个国家有:朝鲜和贝宁。 因此,户口也可以称为朝鲜特色或贝宁特色。 一个猴群,占领了一片山林为家,猴子百姓是可以在山林里到处觅食生活的。 这是猴子作为猴群的一份子拥有的与生俱来的迁徙的自由。 21世纪的中国, 他的国民,在他的国家里还不如原始森林里的猴子
个人分类: 生活|3564 次阅读|3 个评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吗?
machan 2010-11-19 22:14
抗日战争中,川军牺牲最多,贡献最大。 如今,成都的户口改革,让那生活如蝼蚁的农民,看到一缕曙光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52id=6577573replyID=19659949page=1#19659949 不管结果如何,四川人的这种作为,值得敬佩! 以下是全文转载: 成都户改是最好的户改 王寿臣 同样是中国人,拥有城市户口的市民和拥有农村户口的农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待遇相差悬殊,甚至不具备可比性。所以,户改呼声多少年来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这块坚冰始终未被打破。 也许是基于舆论的压力,有个别地方也曾探讨过户改,可是,没有一个方案是真正落实到了实处,甚至连户改的皮毛都没有触及,类同作秀。 户改的根本不单是户籍的改革,关键是户籍改革之后,处于不公平的原有户籍农村户籍一方,是否得到了像城市市民户籍一样的待遇。这个待遇就是市民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自由迁徙、住房教育平等等等。如果做不到些,户改就是空谈。 据报道,成都版户籍改革方案本月 16 日出炉,到 2012 年,成都全域将实现统一户籍,城乡居民可以自由迁徙,并享有平等的教育、住房、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成都市统筹委官员称, 这项制度没有指示性要求,是进城还是不进城,没有交换条件,不用交出宅基地和承包地。不管怎么迁徙,政府保证已经确立的(土地)权属关系。这个亮点在于,土地还是农民所有,没有因为户籍的改变和迁徙而改变。 以往,很多城郊农民因为征地成为市民之后,户籍确实改变了,但是,在各种社会福利待遇方面还是与真正的原始市民无法相比,有点像后娘养的。成都户改没有这么干,他们从农民利益出发、从权利平等出发,让农民切实享受到了城市户籍带来的甜头。 截至目前,这是最彻底的户籍改革方案。这种改革思路,有别于之前一些地方户籍改革的过渡性和功利性目标,最终回归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的平等。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实现城乡统一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以农民放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保经营权等原有利益为代价,农民进城落户,几乎不附带任何条件。 权利的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平等。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户籍的劳动者进城打工,他们为城市的建设流血流汗,然而,他们却没有享受到像城市市民那样的一点点待遇。他们是城市的暂住者,连暂住证都要缴费。不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福利,仅仅孩子入学就是一件头疼的大事。不但要花费高昂的学费,而且在高考时还要被打回原籍考试,想和城里孩子一同参加高考享受分数上的待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为严重的是,农民在城里打拼的同时还要面对那一双双歧视的眼神。 改革开放 20 多年,农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没有农民的付出,中国的改革绝不会有今天的气象。老实地讲,城市欠农民的太多太多,革除城乡二元户籍政策,让农民分享改革成果,已是大势所趋。 国务院选定成都作为试验区,是因为其自然条件和发展水平具有普遍代表性,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成都郊县农民是有福的。怎样让全国 9 亿农民都有这种福分,整个中国就有福了。
个人分类: 生活|325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办理北京人才引进的基本条件
anan 2010-9-7 21:38
本人博士毕业工作刚刚一周时间,之前找工作经历了许多,找工作期间查阅了许多关于解决北京户口的信息,现在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有用。 1、公司,一般必须是 高新技术企业 ,市里证书的那种, 中关村 和海淀区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不行。 2、 职称 ,工作十年以上,有软考高级资格(信息项目管理师、系统分析师)才会认可为高级 工程师 。(学历是本科,学士学位的此条适合) 3、学历,硕士以上,包括工程硕士,须要获得硕士学位两年以上, 没有工作经历是没有希望的啊,博士也一样。 4、 个税 ,每年收入需要至少在10万以上,个税缴纳一定数额(这才算是高级管理人才或有特殊贡献)。所以要想办理人才引进的朋友们,要忍痛放弃所有逼税的想法,税交的越多越靠谱。 5、如果已经结婚,且妻为 北京 户口 ,比较容易通过,(就算这个办理不了也可以通过解决两地分居办理)所以一般比较容易通过。 6、夫妻双方都在外地,孩子也在外地,可以一起办理随迁。自己很强,可以一家三口都过来。 7、 身份 :必须是 干部 身份 ,也就是说首个学历是成人,自考这些学历的,没有派遣证等于没有干部身份,想做人才引进不可能。部分省市在2001年以前有过招干,有干部录用表的可以做这个。
个人分类: 工作学习|4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户籍制度是彻底违反宪法和人权的
iwesun 2010-5-9 18:35
户籍制度是彻底违反宪法和人权的 Me :《 中国的知识分子只会煽动爆民动乱 》 王雷 : 可以去看看 谈谈你幼稚的看法。 王雷 :《 对于房价的看法,可不可以别这么幼稚 》 Me:『我不关心经济,经济学家都是害虫,只是这世界没有敌杀死。 我也不炒股,更不看股评。 落孩子户口必须有房,这事我还不知道。』 王雷 : 『 1,可以看看,无房不能落户的户籍制度造成的惨剧 http://offcn.blog.sohu.com/10189894.html 。 2,其实现在好一些了,03年以前更奇怪,孩子户口只能跟着妈,也就是说,爸有房有北京户口,妈户口在外地,孩子只能落到外地。造成不少人先假离婚,等孩子跟着爸爸落户后再复婚 http://news.sina.com.cn/c/2003-08-15/2006573606s.shtml 。 3,当然了,孩子没当地户口可以借读,多交钱就是了。』 网上查了一下,确实这么回事儿。 不想多说,大家一定是心知肚明的。 中国的户籍制度和高考制度,都是彻底违反宪法和人类基本人权的。 党的户籍制度是元朝种族制度和明朝的保甲制度的翻版。 把原本人民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作为一种恩赐,赏给你,让你感恩戴德。 是千秋万代的帝王之术。 这样一个违法(犯不犯罪得看具体的案例)的集团,尽然让我山呼万岁。 十分搞笑。 PS: 赵明 : 鬼王,骂人是件挺过瘾的事情 ^_^ 请问鬼王骂过以后有建设性的建议没有, 13 亿人自由无序迁移就一定好? Me :我靠,我刚说过, 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和我谈啥建设性意见。 ,你就犯规。 见:《 100% 的市场,水知道答案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85 次阅读|7 个评论
美国卖全国户口,中国卖地方户口
大毛忽洞 2010-3-11 02:24
美国卖全国户口,中国卖地方户口 卖户口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模式。 1990 年,如果你有 100 万美元,你可以买一个美国的全国户口。 美国的全国户口就是在整个美国的永久居住权(非暂住证)。 据说,现在开始打折出卖,如果你有 50 万美元,你就可以买一个美国的全国户口。 Google 统计: 2007 年~ 2009 年,老美出卖全国户口的总收入约为 10 亿美元。 如果老美也出卖暂住证,例如, 10 年期暂住证卖 10 万美元,那么,老美就会收入更多的钱。 中国以前有全国粮票,在全国通用; 每个省也有自己的地方粮票,在全省通用。 无论是地方粮票还是全国粮票,都是等斤交换。 因为无论你在哪个城市,你的肚子的饭量是恒定的。 中国现在还没有全国户口,只有地方户口。 由于户口的含金量不同,因此交换户口可以赚钱。 新华网报道,北京最便宜的户口是 10 万人民币。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8-05/08/content_8129398.htm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4949 次阅读|1 个评论
户口为何会害死人
eduman 2009-12-13 12:29
一 北京丰台区王佐乡8岁女孩茉莉(化名)是个弃婴,虽然被好心的赵大妈收养,即因为无父无母无处申报户口。小茉莉不忍心看到父母发愁,妈妈老在半夜哭,三次选择自杀。(2004年12月27日《北京娱乐信报》) 北京市昌平区某厂工人刘某,在儿子满月时到当地派出所线路孩子上户口,但没有办成,原因是刘某没有当地住房证明。屡屡碰壁后,刘某忧心忡忡,最终患上严重抑郁症,将出生43天的儿子摔死。(2006年7月26日《北京晨报》) 1月4日是北京市高考网上报名第一天,一名成绩优秀的高三女生玲玲因自已报不上名选择服毒自杀,由于抢救及时,脱离生命危险。但在10日报名结束之前,如果还没有户口,仍然无法摆脱不能参加高考的命运。(《法制日报》2008年1月6日) ...... 二 我国户籍制度确立的第二年,发生了从1959-1961年持续三年的大饥荒,饿死的人高达千万之多。现在的研究证明,导致如此严重的原因,并不在粮食短缺,而是市场机制的缺乏和对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 市场的自由参与,人口的自由流动,都涉及人的基本权利。如果把人圈定在一个小圈子里,不许可商品和人口的任何流动,粮食只能自给自足,那么任何原因造成的局部供给不足都会造成饥荒,都会饿死人。所以,饥荒造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对人们自由的干涉。(茅于轼博客:《如何看待我国的大饥荒》) 三 现行户籍制度的渊源: 公元前685年,管仲在齐国提出所谓禁迁徒,止流民政策,以控制人口流动,目的是保证国家利出一孔,即国家必须采取强硬的政治、经济和法律手段,控制一切谋生渠道,同时垄断社会财富的分配。这一编户齐民的措施,被历朝历代统治者当成维护皇权地位的法宝加以继承,并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即使不少大胆的改革,如王莽、王安石、张居正等人,但基本原则没有变,变的只是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而已。 四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以法律形式进一步规范了全国的户口登记制度,是全国城乡统一户口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从根源上讲,与1949年之前的保甲制度有一事实上的继承性,和前苏联的国内户照(Propiska) 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是为了配合当时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设立的。国家在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在做出了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两种制度安排之后,还要针对就业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安排。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控制劳动力从农村流出,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城市居民充分就业,户籍制度应运而生。从此农村居民不能随意变更居住地和务农身份,特别是不再可能进入城市居住和就业,由于能够有效地把农村户口控制在城市体制之外,城市福利体制也相应地建立起来。除住房、医疗、教育、托幼、养老等一系列福利之外,以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为目标的排他性劳动就业制度是这种福利体制的核心。 自此,户口所反映的就不仅仅是公民的个人身份特征,也成了工资差别、福利差别、公共服务差别的代名词。 而且,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一种出生时就已经预定的制度,是改革前维持二元社会结构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环。 五 同样是人,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情况确实如此。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140元。相差3倍,如果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可扩大到6倍。 农村人口占全车总人口的70%多,但农村教育经费支出(国家财政性经费)比重不到60%。 城市人均卫生费是农村的4倍以上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农村是城市的2.4倍 农村文化沙漠化 农民工受歧视现象,是社会最不和谐的杂音之一。 各种补贴,基本上与农民和农民工无缘。 六 龙生龙,凤生凤,这种户籍歧视还会代际相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本来就是信仰唯物主义的人们所嘲讽的血统论和身份论的陈词滥调。 七 这个千夫所指的户籍制度,依然改革缓慢。 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1、放开户口会不会导致城市过度膨胀 2、外地人会不会抢了本地人饭碗 3、本地的公共财政能不能负担 第一个问题。放开户口自由迁徙制度并不必然导致城市户口的膨胀。大城市病的根源不是户籍制度,而是城乡二元经济的差异过大。 第二个问题: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判断。逆歧视模型的分析。研究证明,各地区的失业率与当地的外来从人口比重呈负相关关系。外来人口比重与本地职工工资水平呈弱相关关系。 第三个问题。财政政策应回归公平性和全局性的逻辑。 自 李长安 《户口为何会害死人》
个人分类: 读书|5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能承载三亿人的梦想吗?
qlms 2009-9-2 23:00
前记: 前几天,2009 年 8 月 31 日华夏都市报 财经头版刊登了关于 金岩石先生的一个访谈 ( 金岩石先生自己的博客也转载了这一文章 http://blog.eastmoney.com/jinyanshi/blog_130250366.html ). 金岩石先生在访谈中有一个很雷人的观点,原文如下: 金岩石认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非常有可能形成北京、上海两大超级都市,这两大超级都市的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 30% ,达到 5 亿人,未来的大北京将有 3 亿人,大上海将有 2 亿人。在这个基础上,楼价应该涨多少?以今年 1 月 1 日的价格为基准, 5 年内至少翻一倍,北京、上海的房价很可能会突破 30 万 / 平方米 。 虽然这篇文章里面这样描述金岩石先生: 金岩石,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索罗斯基金资助进入哈佛大学的第一位中国学子,被金融界誉为索罗斯的中国门徒、能用中文通俗解读华尔街的海归学者、纳斯达克市场的活字典 等。但是读罢他的观点,却感觉非常荒谬。 至于房价多少,我想这个和我们目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经济管理方式相关,所以谁也不知道政府的经济管理方式在未来 5 年如何调整,如果通货膨胀极度严重的话, 30 万还真有可能,不过几率小点,因为我们的政府怎么说,也不希望变成第二津巴布韦吧。 但是 预测北京未来将有 3 亿人,上海有两亿人 ,却实在荒谬。本来这篇文章,想起名叫做金岩石先生是无知,还是无畏?,但是感觉有人身攻击嫌疑,所以改成了现在的题目。 正文: 北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关于北京目前的人口状况,百度百科的数据如下: 全市常住人口 1,695 万人( 2008 年,比上年末增加 62 万人,中国省级行政区第 26 名),全市人口密度 1,033 人 / 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 4 名,次于澳门、香港、上海)。其中户籍人口 1229.9 万人,外来人口 465.1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27.4% 。市区人口 1,012.3 万( 2007 年,中国城市第 2 名,次于上海),人口密度 7,398 人 / 平方公里 。按照金岩石先生的说法,北京未来的人口数量,差不多是现在的 17 倍。 北京,是一个有着 3000 余年的建城史和 850 余年的建都史的城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北京的人口一直缓慢的增长着。北京建国时的常住人口大约是 420.1 万,现在大约 1700 万 , 60 年间增长 了约 3 倍。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应该说是北京建城史上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到目前为止,才增加了 3 倍而已。不知道金岩石先生所言的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增加 16 倍,何年何月才能实现。 北京吸引了全国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就其原因,我想不在于北京的环境,不在于北京的资源,可能也不在于北京的气候。为什么北京吸引这么多人来淘金呢?往大点说,是北京所具有的政治影响力,简单的说,就是人脉,往小点说,是因为北京市民的待遇,形象的说,就说户口所包含的隐形的翅膀。 言归正传,北京能承载三亿人的梦想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不能。(其实这个问题本来不值得一驳)。原因我想主要有下面的几点: 第一:北京没有那么的资源可以承载三亿人的生活。三亿人口的话,大约是中国目前人口总数的 1/4-1/5 ,相当于把现在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山西省的人口全部合并到北京一个城市。北京有那么的多的水吗?有这么多的路吗? 第二:北京目前的优势,在未来会逐渐的消失。虽然户籍改革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北京,甚至中国的户籍改革,是必然的。当北京户口所包含的隐形的翅膀飞走之后,还有那么多的人愿意来北京吗? 第三:在城市扩大的过程中,必然带来生活成本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当在北京生活的不方便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算北京户口依然包含隐形的翅膀,很多人自然就不会再把北京作为生活城市的首选了。就会选择生活成本比较低,环境比较好的城市去发展。简单的说,这就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四:政府也不应该坐视北京的无限膨胀。前几天在陈安博士的一篇博文《 农民工子女上学政策出台之后 一个囧故事》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303 )后面,我曾经留言,原文如下: 户口的优势,是造成中国大量优势资源集结在大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久而久之,这些城市就成长为中国城镇分布中的奇点。而这些奇点,平时的时候,肯定会积蓄大量的能量 ,这里的能量,是指教育、科研、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和发展。因为奇点的存在,这样的城镇分布系统肯定是不稳定的。如果有风吹草动,如非典这样的传染性疾病;或者战争爆发,那么消灭几个奇点,就等于消灭了大半个国家。希望国家能重视这个问题。 如果几个城市的人口占到了国家总人口的 80-90% ,那对整个国家来说,无疑是很脆弱的生态系统。如果任其发展,估计是人类灭绝自己的最好方式。这种特大城市的发展,其实正如癌症这种肿瘤的生长模式,最后的结果,无疑就是整体的死亡。 金岩石先生是经济学家,我不知道他在经济领域的建树如何,但是从他信口开河般的讲话中,我知道他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很浅,科学素养真的不高。甚至可以说,他没有基本的科学常识,因为他好像不知道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吃饭喝水,要洗澡走路这样简单的知识。我不知道他那么肯定的呐喊是为了捍卫谁的利益,但是我真的为中国有这样的经济学家感觉悲哀。
个人分类: 生活的感悟|5270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一本”为何成为“生死底线"?(转)
fractal 2009-2-19 17:21
一本为何成为生死底线? 熊丙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cf47710100c00g.html (2009-02-11 13:14:08) var $tag='杂谈'; var $tag_code='63be98e01f727a6bcc30614aa192a3ca'; 标签: 杂谈 最近一期《南方周末》,刊登了一位安徽在校高三学生写的文章《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文中他这样写道父亲说: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点死,你死了老 子不会掉一滴泪我想过自杀,但我不甘心被中国教育折磨死。我恨父亲,但没有真正恨过,我更恨中国教育,是中国的教育让所有亲人只用分数衡量人。这篇 文章,旋即引来广泛关注。 如果我没有记错,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发生在考生身上,2005年,就是在安徽,高考成绩揭晓后,有两名考生痛苦地选择了自杀。而 且,这两名考生分别达到了当地二本和二专分数线。如果这两个考生留下遗言,我想,标题应该是《我被中国教育逼死了》。事实上,不仅在升学的关头,就在平时 考试之后,因为分数酿出惨祸的新闻,每年都在发生。 对于教育,很多人已经表达了意见。无非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老师、家长、社会都用分数的尺子衡量学生。这种教育局面,其实已延续20多年,早在 1987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就深刻地感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问题,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并列入了国家的文件,可是,过去20年,轰轰烈烈的应试教育, 成为所有学校、所有家庭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但我不想把问题,归到教师和家长身上。我所接触的中小学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一边痛斥应试教育,一边制造应试教育。他们知道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是摧残,可是,现实却告诉他们,这样的摧残才是对孩子的爱。这是怎样的现实呢? 就拿考不上一本你就去死来说吧。一本为何成为农村老农对子女求学提出的生死底线? 原因很简单 , 考上一本,才意味着这个农家多年对孩子的付出, 可能有所回报 。这直接包含这两层意思: 其一,农村对孩子求学的付出过于高昂 ,按全国的平均数据统计,农村孩子上大学,按全国的平均数据统计,农村孩子上大 学,学习生活费用支出(学费最低标准5000元/年,住宿费1000元/年,生活费4000元/年)占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07年数据为4140元)的 240%左右,也就是说,三口之家,两个大人一年的收入不吃不喝只能供一个孩子的学习生活费用; 其二,社会以学历为标准选择人才的制度,以及各类学校毕业 生就业的现实 告诉农村家长, 孩子只有考上一本,才在没有人际关系背景下,有可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改变人生命运,而考上二本、专科,找到好工作的期望十分渺 茫 。换句话说, 以前是考上大学跳农门,现在是至少考上一本跳农门 。 过高的教育投入、对教育回报的迷茫,这几乎是当前农村送子上学家庭的普遍心态,其中的焦虑可想而知。在这种焦虑环境下,供孩子上学的家庭,必然逼迫孩 子考上好大学,否则,结果就是家庭致贫,孩子也没出息;而另外一些家庭,则早早决策放弃让孩子上学,在一些地方,新的读书无用论已经抬头,初中辍 学现象回潮不少家庭认为孩子已经识字,又有了能力,与其继续花钱上学今后找不到工作(或者也是从事差不多的工作),还不如早些去打工挣钱。 当教育与人生命运的转变联系在一起时,所有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都将服从于改变命运这一主题。 而当以损害学生个性、人格作为改变命运的代价时,本应促使人人格健康发展的教育本身,已经疯狂。 所以,让教育不把人逼疯,首先要让教育自己不疯,而 逼疯教育的是什么呢 ? 生来不平等 的户籍制度、 生来不平等 的教育权利、 生来不平等 的社会福利保 障、严重的社会 等级观念 、社会 潜规则 、过大的行业 收入差距 、劳动的 尊卑价值 ,等等。在任何国家,都有大学升学制度,都有围绕大学名额的激烈竞争,但为何大 学升学的竞争,没有演变为反教育的竞技教育,关键在于 教育在平等的教育权利、平等的社会福利保障、健全法制的平台上运行 ,教育可以让每个人按自己的个性和 兴趣发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才, 却不承担改变人户口、福利、地位这些教育之外的功能 ,这些功能让教育,异化为利益与权力。所有的教育乱 像,由此而派生。 在教育中长期规划中,能否打破户籍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学籍管理,保障每个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能否建立全国基本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让每个公民有平 等的福利;能否缩小行业间巨大的收入待遇差距,等等,这些外围的改革,关系到教育能否回归本原。如果教育无法回归本原,让教育以人为本,只可能是 缘木求鱼教育即便没有了分数的命根,还有其他的命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中出现的变异,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孙悟空原来是农村户口(by 梦入神机)
windest 2008-11-17 21:16
且说孙悟空大闹天宫,观世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降妖,带天兵天将在花果山大战。正斗间,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抽身就走,众天将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二郎神圆睁凤目观看,却见下界人烟繁华之处,那大圣变做一个老头,推着一辆三轮车,抖抖索索地,正在街边卖烤白薯。二郎心中冷笑,正待发标打他,忽然见一伙城管,手持锤剪棍棒,吆吆喝喝,不由分说,便将三轮车砸得稀烂。大圣一惊,以为是天兵到来,连忙转过街角,又摇身一变,变做一个小姐,描眉画眼,在那里袅袅婷婷走路。却又被二郎看个真切,二度意欲发标,迎面却又来了几个公安,劈面揪住大圣道:定是一个野鸡,随我局子里走一趟!大圣心慌,忙道:我不是野鸡,我还是处女!公安狂笑道:处女怎地?处女便嫖不得娼么?手铐一抖,便要拿人。 大圣见事不谐,忙将腰一扭,腾空而去,眼见前方一个山凹,便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小学,大张着口,似个校门,牙齿变做门扇,眼睛变做窗棂,抖几个猴虱下来变做学生咿咿呀呀念书。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悬起一条大标语: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义务教育,免费入学。二郎两番被抢了先手,心中正在烦闷,眼看得这条标语,不由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殊不知中国号称义务教育,那里有得免费?我也曾见过学校千万,更不见一个不把学生做摇钱树的,看我打杀这个猴子!大圣听得心惊,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0 真君望不见大圣踪影,急纵身驾云,起在半空。见那李天王高举望远镜站在云端,呵呵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二郎听说,忙回灌江口来赶。 却说灌江口正开大会,大圣摇身一变,变做一个XX代表,杂在会场之中,指东点西,做踊跃发言状。正自以为得计,却不料被真君一眼识破:XX代表向来是泥塑土偶的神像,什么时候跑出一个活的来?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劈脸就砍。那猴王急忙躲过,使金箍棒相对。两个嚷嚷闹闹,打出会场,半雾半云,且行且战。 半空中天庭妇联主任观音菩萨与炼丹部长太上老君正在观战。菩萨对老君道:老君哥哥,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经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拿下猴头。老君道:观音妹子?你将何兵器助他?观音回身唤过坐骑:看我开宝马撞他一下。老君道:你那宝马价格甚为昂贵,若撞坏了多有不便。观音道:横竖也是公款,撞了就撞了吧。老君又道:那修理起来也甚为麻烦,还是让我来替妹子助他吧。观音曰:坏了就不要了,我正想换辆凯迪拉客。 正拉拉扯扯间,老君身后转过一名仙娥,乃是有名的张惟英教授,献与老君一件宝物,嘴里喃喃说着什么总不能让所有人都来天庭吧我至今都不认为我错了转身而去。老君定睛看时,那宝物却是一件天庭人口准入制度,不由大喜:此物一出,全中国人都发抖,正可用来对付山野村猴,等我丢下去打他一下。观音妹子,这趟功劳要让给我了。观音娇嗔道:讨厌,人家不跟你玩了啦。老君涎脸笑道:妹子莫气,这一击若得手,定将此役拍做主旋律电影,妹子作为主角,由我家女丑女丑扮演,所有院线同时上映,何如?观音这才回嗔作喜。 只见老君将那法宝自天门上往下一掼,滴溜溜,可可的着猴王头上一下,将大圣打翻在地,众天庭公安一拥而上,将大圣捆个结实,再也不能变化。一公安怒道:这厮令我等吃了不少苦头,今日一发还了他罢!饶你个孙悟空,今日要将你变做孙志刚!正待把出手段,却有另一公安叫道:且慢,我等老手段土得掉渣,如今时兴与国际接轨,那驻伊美军虐囚,手段千变万化,何不学得一二,今日做个新鲜耍子?众公安一听,齐声称妙,便将大圣押去斩妖台,电击火烧,刀砍斧剁,却伤不得大圣分毫。 玉帝见状,不由踌躇: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老君奏道:不若与老君领去,放在八卦炉中,炼出我的丹来,何如?玉帝闻听大喜,便将大圣赐与老君锻炼。殊不知大圣神通广大,拔下一根毫毛,变做美钞,贿赂了扇火童子,得知那巽位下有风无火,前往躲避,未曾受得重伤。 七七四十九日满,老君开炉取丹,却见大圣飞身而出,使金箍棒大杀四方,打得天宫中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直打到通明殿前,玉帝见状大惊,忙叫道:快,关门,放协警!原来那协警之徒,比正规警察更凶恶十倍,只见一个个奋勇争先,踊跃咆哮,将大圣围在垓心,眼看就要拿下。 玉帝正在庆幸,忽见协警们全做了鸟兽散,原来此辈性贪,眼中只有金银,大圣之黄金锁子甲在炉子中烤得甲环松脱,被众协警一口一撕,顷刻间个个嘴里有片黄金,纷纷跑回后院掩埋收藏不提。 正没奈何间,忽见西方如来相助,要与大圣赌赛。如来曰:我有一样法宝,你若能飞出我这法宝管辖,便让你做了玉帝之位;若飞不出,便缴械投降如何?说罢自怀中掏出法宝,悟空定睛看时,却是一个小小本子,上书三个大字:暂住证。便笑道:一个小小本子,有何灵能,我去也!一个跟头飞出,自天空降落北京地界,脚步刚落,便见几名警察前来:那个谁,说你呢!暂住证拿出来看看!悟空一惊,将腰一扭,又一个跟头飞到广州,正在观望,忽见一群联防冲来:这个好像没有暂住证,快抓住他!七手八脚要拿下大圣,大圣忙分开众手,复又飞起,急切间难辨方向,却又飞回如来面前。如来微笑道:我的宝贝何如?大圣道:不算!不算!闻听西方有国,不设暂住证,待我去来!正要纵身跳出,却被如来手掌一翻,将暂住证变做一座五行山,将大圣牢牢压住。 玉帝见擒了大圣,心中大喜,便邀请如来及有功群臣,备齐饭局麻将、赃款三陪,做了一个安天大会,盛世联欢。正行乐间,忽有五行山居委会老太来报:那大圣伸出头来了,说他要挣脱出去赶招聘会,投简历发名片,谋个职位,以图东山再起哩!如来道:不妨,不妨。袖中只取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此人农村户口。递与手下,让贴在那五行山顶上。又向天再借五百年,使那帖子牢牢置顶不得脱落,那座山即生根合缝,大圣再也无法爬出,自此一压就是五百年不得翻身也。
个人分类: 幽默驿站|2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