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社交游戏中的人类空间移动模式
热度 5 pb00011127 2013-1-19 18:44
这是一篇针对 Michael Szell 2012 年在 Scientific Reports 所发表论文的读后感 ,包括论文结论的简单介绍和我们进一步想做的工作分析。本来是发给几位同事的,因为觉得内容有趣,干脆整理出来,或许对同行有帮助。各位读者有兴趣的,也可以研究我们建议的问题,这不算剽窃,因为问题得以解决最重要,而不一定非要被我们解决——当然,如果记得致谢我们,就更高兴了。 这篇文章还没有正式印出来我就注意到了,当时只是看了题目摘要。后来 Michael 看到我们 arXiv 的论文 后写信向我介绍他的工作,并说他曾经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我才在他的论文不起眼处看到了几句相关的话(一会儿讲),所以又把主要的图看了一遍。直到这几天才真正打印出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有一些学者认为,在线游戏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真实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很好的试验地 。想想也有道理,毕竟在里面玩的都是人,虽然环境虚拟,但是挣钱打怪升级的梦想和现实如出一辙,恐怕要比通过蚂蚁蜜蜂猴子猩猩的社会实验来理解推断人更加贴近。 Michael 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前期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在线游戏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的分析上 ,本文则是转战在线虚拟世界中游戏者空间移动行为。 Michael 所分析的是一个叫做 Pardus 的游戏,其中有 20 个区域(可以看成国家)和 400 个城市,有些城市之间能够直接到达,有些不行。数据记录了每个用户每天第一次登陆时所在的城市,游戏中可以旅行到其他城市,这些中间信息不记录。分析时选择了 1458 个活跃了 1000 天以上的用户。注意,这个数据除了毕竟不是真实世界以外,还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事实上没有任何真正的几何概念,所有的距离都是拓扑距离! Michael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位移距离分布是指数的(拟合一坨屎),而在同一个地点停留的时间分布是幂律的(幂指数 2.2 ,拟合很好),而且用户有很明显的倾向停留在同一个区域。 Michael 认为是单一的移动模式造成了指数距离分布,而混合交通模式才会形成幂律分布。我们的工作 正好是通过大量实证和麦克斯韦 - 波尔兹曼统计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所以 Michael 写信给我的时候我很惊讶,因为他所分析的只是拓扑距离,而且是一个游戏,完全没有任何支持他得到这个结论的证据,纯粹就是瞎猜(他自己文章中也用了 related to, might be 这样推测性的语气)——我只能说,这个家伙直觉不错的。 文章真正比较精彩的地方是,他认为人类空间移动存在 memory 效应,但这种 memory 主要在局部起作用。他提出了一种方法,刻画用户当前访问的地点正好是 k 天前(最小 k )访问过的地方的概率,发现这个概率随 k 幂律递减,幂指数是 1.3 。回想一下 Song 的探索 - 优先返回模型 ,优先返回的时候返回某地点的概率和这个地方被访问过的次数成正比——这他妈的实际上是一个记忆无穷长模型,因为一切以前的访问都被记录了。反过来, Michael 提出了一个有限记忆模型,主要根据 p(k) 来确定是返回到哪一个节点——如果 p(k) 抽样出来一个 k=2 ,那么今天就回到上前天访问过的地方。 Michael 文章显示,他的模型更符合实际。这个思路很有趣,而且里面藏着大问题和全新的理解!! 我最近毙掉了很多 Scientific Reports 的 submissions , Michael 运气好,文章没有到我这里,否则的话,虽然他引用我们的文章又做我感兴趣的方向,但是模型存在一个逻辑上的巨大漏洞!因为 Song 的模型除了优先返回以外,还有一个由 Heaps 定律引致而出的探索新地点的方式,而 Michael 直接用了以 1-v 的概率探索新地方, v 的概率到一个老地方。 Michael 至始至终没有检查过 Heaps 定律的问题,因此实际上不知道问题是出在 Song 模型优先返回的机制上,还是在 Heaps 定律上——细节太烦不提,大家看 模型的差异就知道了。当然,我个人是相信 Michael 的结果,但是相信不等于当前 Michael 的文章逻辑完整。 文章读到这里,说说我觉得还可以继续做的几个方向——这部分本来是纯粹隐私的合作者之间的信件,但是放在博客中,也是希望有同行能够一起做好玩的问题。 虚拟空间行为的 Predictability 如何,和真实系统相比更大还是更小?因为 Song 等人分析 Predictability 的时候 ,是从 Fano 编码不等式出发的,因此只是一个序列的可预测性,并没有用到这个序列所对应的具体空间位置信息或者网络拓扑信息——而几何或者拓扑距离更近的空间位置之间更容易发生移动。那么,我想知道,几何和拓扑的信息对于预测有什么价值,或者说价值有多大?我们现在实现和发展了决策树、神经网络和隐马尔科夫链的各种预测方法,我觉得可以对这些问题有较深入的认识。 Michael 所提出的 power-law decaying 的 memory 模型(他称其为 time order memory (TOM) 模型)以及最近的一些相关工作 ,是否在某种意义上接近或者描摹一种名为 temporal motif 的新分析方法,如果我们能够把节点(或者链路,方法略有不同)进行分类,譬如分成频繁访问的 / 偶有访问的 或者 距离几何中心近的 / 距离几何中心远的,然后把连续变量离散化之后,就可以得到 temporal motifs 了。 到底哪些时候 Song 模型更合适,哪些时候 Michael 的模型更合适,还是两者都无法刻画个性行为? Heaps 定律到底成立吗,如果成立,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规律吗(建模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吗)?这些问题通过简单的实证分析就能得到答案,因为我们能够很容易测量 Heaps 定律 ,很容易测量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的强度 ,也很容易测量 Michael 建议的 decaying 强度。光是大范围( 10 个左右不同数据集)测量这些规律就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为现在很多实证都是乱七八糟的。 M. Szell, R. Sinatra, G. Petri, S. Thurner, V. Latora, Understanding mobility in a social petri dish, Sci. Rep. 2 (2012) 457. X.-Y. Yan, X.-P. Han, B.-H. Wang, T. Zhou, Diversity of Individual Mobility Patterns, arXiv: 1211.2874. W. Bainbridg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otential of virtual worlds, Science 317 (2007) 472. M. Szell, S. Thurner, Measuring social dynamics in a massive multiplayer online game, Social networks 32 (2010) 313-329. M. Szell, R. Lambiotte, S. Thurner, Multirelational organization of large-scale social networks in an online world, PNAS 107 (2010) 13636. C. Song, T. Koren, P. Wang, A.-L. Barabasi, Modeling the scaling property of human mobility, Nature Physics 6 (2010) 818. C. Song, Z. Qu, N. Blumm, A.-L. Barabasi, A Limits of predictability in human mobility, Science 327 (2010) 1018. R. Sinatra, D. Condorelli, V. Latora, Networks of motifs from sequences of symbols, Phys. Rev. Lett. 105 (2010) 178702. L. Lu, Z.-K. Zhang, T. Zhou, Zipf's Law Leads to Heaps' Law: Analyzing Their Relation in Finite-Size Systems, PLoS ONE 5 (2010) e14139. H. Jeong, Z. Neda, A.-L. Barabasi, Measuring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in evolving networks, Europhys. Lett. 61 (2003) 567.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298 次阅读|6 个评论
[研究成果]社交云电视
eewyg 2013-1-5 16:02
2012年8月13日,我到新加坡做的第一项成果发布:社交云电视 半年之后,统计结果如下 (http://www.ntu.edu.sg/home/ygwen/Media.html): 29个国家1600多个媒体报道 入选NAB 2013 Future Labs ... 油灯图: 打个广告:4个博士后职位找人,请有兴趣的同学和我联系。 http://www.ntu.edu.sg/home/ygwen/CFP-NTU.pdf
6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图书《小圈子 大社交》:使用圈子文化打破个别人物法则
热度 2 yangfanman 2012-12-25 15:35
推荐图书《小圈子 大社交》:使用圈子文化打破个别人物法则
   《小圈子 大社交》这部Faceoobk品牌设计总负责人Paul Adams的力作主要是对《引爆点》一书中寻找“有影响力的人”(个别人物法则)的批判和反思,作者提出现实生活(包括活跃的在线社交网络上)圈子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思想和行为传播途径。      该书在引用了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其中主要就是邓肯.瓦茨坐镇Yahoo研究院时对微博数据的研究结果,如瓦茨等发现“一种 思想得以传播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具备有影响力的人,而是存在相互联系且易被影响的不同人群”。作者指出“如果没与这样的群体,即使是最有影响力的人,也无法 使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也就是说,了解传播思想的社交圈结构比了解个人是否有很大的影响力更为重要”。这些振聋发聩的阐述无疑是对《引爆点》一书中有关内容 的彻底颠覆。      从社交网络营销的角度看,该书指出营销策略有以下两点很有新意:      1. 不要关注于社交网络和媒体上的超级明星搞粗暴的推式营销,而是强调需要采用分不同圈子的侧重于强关系的结合人们社交行为和思考方式的营销。   2. 作者积极评价了社交媒体上对于品牌的负评价。作者强调负评价对于品牌是有利的,指出“不要使用情感分析来过滤负面评价,也不要删除你的Facebook主 页上的负面评价。把它当作一个学习和回应的机会。如果人们给出的评价是负面的,就表明他们在购买你的产品时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这时,你应该改进产品而非隐 藏评论。”      作为一个关注于社交网络的复杂网络方面的研究者,这本书再次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社交网络结构绝不是像BA择优链接和幂律分布这么简单和直观, 从微观、中观到宏观、以及时间和空间不同尺度上都具有很多规律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挖掘。作者第五章的题目“有影响力的人:破灭的神话”,无疑也是在告诉我们 基于拓扑结构的最大影响者未必在实际网络中有着绝对的影响力。至少在微博的研究中是如此,研究发现任何个人都很难影响其他多数人。      从本书的内容上看,作者是阅读和吸收了瓦茨的《Everything Is Obvious:Once You Know the Answer》还有 《 Connected:The Surprising Power of Our Social Networks and How They Shape Our Lives》这两本的一些精华。 后者是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A. Christakis)和詹姆斯•富勒(James H. Fowler) 的作品,中文版马上就要面世了。2011、2012年随着复杂网络研究的日益火爆,相关的好书都被引进过来的,除了newman的那本大部头以外。      可为什么没有出版商引进watts这本作品呢(《Everything Is Obvious:Once You Know the Answer》)?论名气,人家是SW的作者,在在线社交网络研究领域响当当。论内容,这部作品绝对是可以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作品一拼的,人家可是实 实在在搞研究的。真是有点想不通了,实际上,watts的2006年那篇science论文《Empirical analysis of an evolving social network》一出,到现在5年过去了,可我个人认为这篇文章从内容和技术手段来看还是复杂网络领域研究社交网络最好的文章。      Watts书的内容是对社会学研究的颠覆,技术手段值得复杂网络研究领域的学者借鉴学习,书商们为什么视而不见呢?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对健康的影响|12535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规模社交网络的局部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热度 2 pb00011127 2012-12-17 09:58
近日,博士生崔爱香在唐明老师的指导下,与杭州师范大学张子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许伯铭教授和电子科技大学傅彦教授合作在国际学术刊物《 PLoS ONE 》上发表论文“ Emergence of scale-free close-knit friendship structure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崔爱香为第一作者,唐明为通讯作者。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 Web2.0 的迅速兴起,涌现出大量具有不同目的和范畴的在线社交网络,如在线交友网( Facebook 、校内网等)和在线社会媒体( Flickr 、 YouTube 、 Digg 和豆瓣网等)。作为现实社会网络在万维网中的映射与扩展,在线社交网络重建了社会连接与纽带,重新划定了社会边界,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们在网上的连接关系,其结构和演化已经引起了不同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在线社交网络不仅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在线的私人空间和与互联网上其他人交流的工具,而且是信息传播的一种便捷媒介,如舆论、观念和谣言的传播等。深入理解在线社交网络的底层拓扑有助于了解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和个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巩固或消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崔爱香等人关注在线社交网络的一种中尺度结构,即紧密朋友结构( close-knit friendship structures ),及其与局部和全局拓扑结构特性之间的相互影响。文章实证分析了四个典型的在线社交网络( Epinions 、 Slashdot 、 Flickr 和 YouTube )的拓扑结构,发现局部结构(包括入度分布、出度分布和互惠度分布)和中尺度结构(四种紧密朋友结构)分别服从几乎相同的幂律分布,而且度度关联性很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进一步,崔爱香等人提出一种基于优先连接和互惠机制的有向网络演化模型,并利用率方程方法对模型进行了解析,分析得到了局部结构和中尺度结构分布的标度律。通过解析,他们发现局部结构的入度分布和出度分布的相同标度律是因为节点的入度和出度均随引入时间呈相同的函数增长,互惠度分布服从同一标度律是由于互惠度和入 / 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而中尺度结构的四种紧密朋友结构服从相同的标度律源于几乎可以忽略的度度关联性。有趣的是,局部结构和中尺度结构的分布指数均依赖于全局参数 — 平均度,而网络的平均度和互惠系数共同决定节点的互惠度和其入 / 出度的线性系数。数值模拟实验表明这一网络模型很好地再现了实证结构特性。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在线社交网络演化的内在驱动机制,有助于人们理解在线社交网络不同尺度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论文信息: Ai-Xiang Cui, Zi-Ke Zhang, Ming Tang, Pak Ming Hui, and Yan Fu, “Emergence of Scale-Free Close-Knit Friendship Structure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PLoS ONE 7 (2012) e50702. 论文地址: http://dx.plos.org/10.1371/journal.pone.0050702 全文下载: journal.pone.0050702.pdf 这篇文章光补充材料就是24个独立图,不容易啊。各位看仔细了,我在致谢中,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72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重视社交网络“弱关系”
热度 1 yngcan 2012-11-11 11:48
Facebook研究报告全文:重视社交网络“弱关系” 转自新浪科技   导语:Facebook周一在官方博客中发表署名艾唐·巴克什(Eytan Bakshy)的研究报告称,虽然传统观点将社交网络视为一个只能提供相同视角的“回声室”,但事实上,通过量化分析和理论研究不难发现,社交网络用户分享的更多信息来自弱关系,并因此成为了重要的新观点传播媒介。    以下为文章全文:   你的好友如何影响你在网上看到和读到的信息?Facebook等社交网络技术使得我们可以与数百甚至数千人建立联系,而且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尽管我们的多数时间都在与密友交流个人生活,但同样会使用在线社交网络分享突发新闻、讨论政治问题,并了解最新趋势。2010年,我的同事伊塔玛·罗森(Itamar Rosenn)、卡梅伦·马洛(Cameron Marlow)、拉达·阿达梅克(Lada Adamic)和我共同对Facebook展开了一项研究,希望理解信息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特性。   有人认为社交网络只是扮演了“回声室”的角色,人们只是消费并分享了志同道合的密友提供的信息,扼杀了多样化信息的传播。但我们的研究却勾勒出一幅不同的景象。   我们发现,尽管人们更有可能消费并分享经常互动的密友发布的信息(例如讨论前一天晚上聚会的照片),但绝大多数信息都来自他们并不经常接触的人。这些远距离联系人更有可能分享新颖的信息,证明社交网络可以成为一个分享新观点、突出新产品并讨论时事的强大媒介。   这项研究认为,Facebook并非很多人所认为的回声室——在线社交网络反而推动了新颖信息和不同观点的传播。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路径   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是首批使用社交网络来理解信息传播模式,并将这一方法推广开来的人之一。他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弱关系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中惊喜地发现,相对于密友而言,人们更有可能从联系不频繁的人那里获取求职信息,并找到工作。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格兰诺维特使用社交图谱来说明了社交网络与信息获取之间如何相互关联(图1)。当一个人与两个交往密切的人互动时,这两个人也有可能相互交流。因此,人们趋向于形成联系紧密的“密集群”(dense cluster),群中的所有人都有联系。   图1:我们都与一个强关系构成的核心群联系,并与群中的人频繁交流,同时还存在联系不频繁的弱关系。格兰诺维特有关“弱关系的力量”的假设是:弱关系促成了不同群之间的信息流动。   这些结构与信息获取有何关系?由于这些群中的人都彼此认识,任何一个人所知道的信息都可以迅速传播给群中的其他人。相对于人们的整个社交网络而言,这种联系紧密的社交圈规模较小,而具体到未来的工作机会,则很难提供新线索。   格兰诺维特使用交往频繁的关系和社交结构来解释:为何工作信息反而来自于那些交往不频繁的弱关系。通过消除密集群之间的隔阂,弱关系有助于传递新信息。弱关系的这种力量催生了很多有关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流行观点。    人以类聚   传播更为广泛的信息又是什么情况呢?比如互联网上流传的新闻?要理解信息在社会中更为普遍的传播方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单纯考虑人们之间的联系方式,还要考虑推动信息传播的共性。社交网络最大的发现就是同质性(homophily),即有着相似个性的人相互联系的倾向。人们可以通过工作场所、职业、学校、俱乐部、爱好、政治信仰以及其他因素彼此联系,同质性适用于你能想到的任何一种社交网络:密友、同事、同学,甚至共同乘车的人。   如今,这些共性不仅决定了人们相互联系的频率及其探讨的话题,还决定了他们作为个体在网络中寻找何种信息。同质性表明经常联系的人彼此相似,并有可能消费更多相同的信息。交流较少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存在差异,并消费更多不同的信息。图2可以说明这种观点。   图2:通过在线社交网络传播的信息。我们的研究认为,强关系彼此相似,并更有可能访问相同的网站。而弱关系差异更大,并倾向于访问不同的网站。    兴趣和新意   为了理解在线社交网络如何影响信息传播,我们使用了News Feed中的随机变量来判断:当一个人看到好友发布的内容时,分享该内容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发现,人们分享Facebook强关系发布的内容的可能性高于弱关系。   图3:人们更有可能分享强关系发布在News Feed中的信息(网页链接)。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强度是通过一个人从Facebook好友那里获得的评论数来衡量的。我们还在论文中探讨了消息数量、在照片中同时出现的次数以及在文章中发表的讨论等其他衡量方式。   关于强关系之间的信息流增加,有很多可能的解释。其中一个原因是:密友之间更有可能彼此相似,并因此发现对方分享的内容更有趣。另外一种解释则是:强关系更有影响力,所以人们更有可能因此而分享来自密友的信息。   我们还对Facebook如何加大信息传播面进行了研究。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好友在Facebook上分享了信息,你因为在News Feed中看到这条信息而分享的概率会增加多少倍?以下的数字揭示出这种乘数效应与好友关系强度之间的相关性。   图4:弱关系传播了人们原本不太可能看到的信息。上述数字揭示出,由于在News Feed中看到了强关系和弱关系发布的信息,而增加的分享概率。   我们发现,由一个人的弱关系分享的信息此后不太可能被局限于小范围内。因此,看到一个弱关系分享的内容,会导致一个人分享该信息的可能性增加近10倍。相比而言,由强关系分享的内容则只会增加6倍。简而言之,弱关系最有可能向好友提供一些他们原本难以获取的信息。    弱关系的共同作用   最后,我们又开始研究这些网络效应如何塑造整体的信息传播。尽管一个人更有可能分享来自密友的单条信息,但弱关系的集合却肩负了多数信息传播职责。   让我们假设一个例子(图5)。比如一个人有100个弱关系好友和10个强关系好友。假设你分享强关系好友发布的信息的概率很高,大概为50%,但弱关系则低得多,仅为15%。因此,由强关系和弱关系传播的信息数量分别为10×0.50=5和100×0.15=15。所以总体而言,人们最终从弱关系好友那里分享了更多的信息。   图5:人们更有可能分享来自强关系的信息,但由于基数更大,Facebook中的多数信息传播仍然来自弱关系。上述数字表明,尽管强关系的个体影响力(橙色)更大,但总体而言,多数的影响力仍然来自弱关系。   因此,这一数学运算的结果与我们假设的例子非常相似:人们的多数联系人都是弱关系好友,如果使用关系强度的经验分布及其相应的概率进行同样的运算,就会发现弱关系贡献了多数信息传播。    结论   我们在Facebook上分享和消费的信息其实比传统观念所认为的更具多样性。与密友相比,我们看到并传播了更多来自远距离联系人的信息。由于这些远距离联系人通常与我们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消费并分享的大量信息都是来自不同观点的人。   这或许可以安抚那些担心社交网络仅仅是一个“回声室”的人,他们认为人们只会在这里看到相同观点。我们的研究首次对社交网络的影响力进行了大规模量化,并表明在线社交网络可以作为一个分享新观点、新产品和时事新闻的重要媒介。(书聿)
个人分类: 知识发现|2642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国际会议建立网络
editage 2012-11-8 20:15
  我是 PhD 在读,最近要去参加人生中第一次国际会议。我知道参加国际会议主要是建立专业网络,但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不认识的人搭讪,我该怎么做好?   一般的科研会议有简报、海报展示、午餐、茶点、晚宴等等,对有些研究者来说,整个会议就像个嘉年华一样!他们建立大量的专业网络可促成未来的研究合作与职涯发展。   但对害羞的研究者来说,参加会议,特别是大型会议,可说是一个不安的经验。他们可以从简报、海报中学习,并展示自己的作品,但对与不认识的人共处感到很不自在。在休息及社交活动中,他们会觉得所有人都很愉快的交谈,但没有人想跟他们讲话。   这个问题在跨国的大型会议越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中,英文自然是交流的语言,日常不使用英文交流的研究人员除了要克服自己内向的个性外,还要处理语言障碍;结果,他们错失建立专业网络的机会空手而归。   该怎么做?非以英文为母语的内向科学家该怎么在会议建立网络?   首先,很多研究人员都是内向的,毕竟他们不是演艺人员,不需要随时展现外向热情的一面。如果你环顾会场四周,会发现不是所有人都在跟人交谈的,而那些看似善于社交的人可能是会议常客,他们每年在不同会议里与同样的人碰面。与其尝试跟这些人接触,不如找一些跟你一样在找寻交谈机会的人。   当你走近某人,不要看起来像是冲向对方,试着慢慢走近然后破冰。有几个话题可以作为开场白:刚听过的演说、对社交聚会的印象、你对对方所属单位的了解(在看过他的名牌后)、对方正在吃的零食等;又或者,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不过这对某些文化的人来说可能过于沉闷会甚至无理,例如在英国,天气或环境等话题是一般常见的开场白。   一旦打破陌生的藩篱,剩下的就简单了,你可能会发现对方早就想要跟你说话,搞不好还很感谢你主动跟他说话呢。   说话的时候,不要担心你的英文是否流利,基本就可。用简单的字慢慢的说,记得要问问题,像是对方在哪工作?他在做什么?他是否有在会议里简报?然后给一些相关的回答像是:他的工作内容哪里让你感兴趣?你是否有做过类似的工作?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   也有可能你忙着某个谈话,没法跟其他人说话,这时你就要试着停止对话,例如你可以交换名片,很多人用这种方式开始谈话,但其实很多时候不需这么做,因为名牌上多可以知道这些信息。如果你是之后才递名片,这表示你希望跟对方保持联系但你需要先行离开。不管怎样,都不要突然中断对话,这可能会毁了先前对话所做的努力。   一旦你有了几次与陌生人破冰与有意义谈话的经验后,你会对自己的社交技巧更有自信,这也会帮助你之后更快更简单的建立网络。   最后,记得要记住每个人的脸,如果可以的话,连名字一起记住,因为你可能在接下来的会议里再度遇见他们。如果你没打招呼或表现的像是第一次见到他们的话是很没礼貌的。   待会议结束回到单位后,最好可以发个简短的邮件给你交流过的人,对他们表示感谢,希望能够保持联系或一起合作。如果你有任何国际社交网络帐号的话,也可以加他们为朋友。以上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巩固你的网络,而他们也会对你的礼貌和专业印象深刻。   希望上面的方法对你有所帮助,祝你会议一切顺利!欢迎回来分享你的经验。 ∷ Eddy 博士国际期刊发表支持中心内容由 意得 辑 论文发表 专家 团队 支持提供 ∷ 【意得辑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编校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期刊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在国际会议建立网络
个人分类: 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4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交网络中的在线spam过滤器
热度 1 pianoheart 2012-11-4 22:35
POSTER: Online Spam Filtering in Social Networks是一篇发表于2011年CCS上的文章,是一篇非常详细实用的文章。 文章针对社交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作为社交网组件的在线spam过滤器设计模型,该模型使用增量聚类和机械学习实现。 文章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并非单独审视社交网上的某一条信息,而是结合信息之间的联系,对他们进行聚类然后分析。并且在消息到达接受者以前,将spam检测出来过滤掉。 文章分析spam,认为spam大部分是正常用户,然后由于某些原因成为spam操纵的对象,并综合spam的六个特性: 1)消息发送者的社会关系度:作者认为,社会关系度越大,越易成为spam。 2)交互历史:若用户突然与某些不联系的用户进行交互,则可能是spam。 3)聚类规模:单个spam影响范围可能不多,但一个spam聚类影响很大。 4)平均时间间隔:spam进行攻击时,容易在某个很短时间段发起大量spam消息。 5)消息中的平均链接数:普通用户很少发送链接,而spam为了商业利益往往发送链接。 6)独一无二的链接数目:spam为了逃避黑名单,往往会使用非常特殊的URL。 任何一个消息即将发出时,被发送到增量聚类器中,单独成为一类,然后和已经存在的聚类进行相互作用,看是否可以合并或者其他。然后聚类后的spam特征结果被送达训练分类器,从而查找出spam。而为了保证低消耗,这个增量聚类组件必须保持一定的规模,根据送达的消息数目与一个因素a,来进行衰减。
个人分类: 周报|4222 次阅读|1 个评论
社交物联网--Social Internet of Things
热度 2 lhj701 2012-10-7 21:23
社交物联网--Social Internet of Things
社交物联网 社交物联网(Social Internet of Things,SIOT),随着物联网的应用的推进,物联网技术正在与社交网络结合,形成一种 以私有物体信息上网为媒介,以社交娱乐为目的的新的网络---社交物联网。 过去的社交网络,又称为社交网络服务,英文全称是Social Network Service,是指以一定社会关系或共同兴趣为纽带、以各种形式为在线聚合的用户提供沟通、交互服务的互联网应用。社交网络的形式多样,主要有如网络聊天(IM)、交友、视频分享、博客、播客、网络社区、音乐共享等多种形式。 社交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社交网络上新的应用,利用物联网的感知监测技术,原本在我们生活中的普 通物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信息化,通过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云存储技术等, 物体通过信息上网就可以“活生生”的“生长”在网上 ,比如你可以让自己养的花上网,你可以让你的台灯上网,甚至可以让你呼吸的空气上网,让你的身体上网--心跳、呼吸,只要你乐意,都可以实时存在在网上 。 这些属于我们生活空间中的“私有物品”一旦上网,就可以以此为媒介进行交流和社交 。 社交物联网的特征是通过交流“私有物”的信息进行社交和交友,比如你喜欢养某一种花草,那么这个地球上有多少和你一样喜欢养这个花草的人呢,你们想交流如何实现?通过社交物联网将自己种的花草上网--比如将花草的监测信息如温度、湿度、生长状态等等实时显示在网上,大家通过这个物的上网,可以进行社交。 甚至, 你们的私有物也可以社交--比如在同样环境中,对于公认的长的比较好的花草将自己的信息分享,如果结合自动滴灌、湿度控制、光照控制、自动施肥控制等等,那么一棵长势不好的花草可以让自己生长得更好, 没准在你睡觉时,你的那些花草就悄悄在世界的另外一头找到“朋友”,淘到秘诀,自己悄悄地长得越来越好 ,甚至将来有一天会有一个异国朋友通过你的花草和你成为真正的朋友呢 ! 社交物联网结合社交网络和物联网技术,目前还刚刚处于萌芽发展状态。相信随着社交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会给我们的平淡生活增加来越来越多的快乐体验。
个人分类: 物联网|10019 次阅读|4 个评论
看了薛蛮子被八分斋爆料后有感
热度 1 shping 2012-10-6 14:53
薛蛮子这两天被八分斋的爆料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概括来说,就两大点:薛蛮子老婆为中国前大贪官的带着大量的财富逃到海外的儿媳妇;薛蛮子利用慈善和公益的结合,自己博得好名声的同时,也收获了大量的经济利益。蛮子也算体会到了一把以前微博被爆料的各大官员的待遇了,其大为震惊,没有出来解释,而是采用自己的影响力,微博大量删帖。 这事牵扯的内容和人有点多,好些我们平时关注的大号都是相关者。具体对这事情的真伪和善恶我不做评论,但的确触发了我一些思考。 1、 在社交媒体大肆发展的当下,个人隐私这个概念将被重新定义。 一般来说个人隐私是不想让外人知道的事:多为违法的,违背道德的,以及利益相关的。而在微博年代,只要你做了事,总归有人知道,一旦涉及到利益相关方不满意,就能够通过微博爆料快速传播,使得隐瞒是非常困难的。所以 对个人来说,如果你做过违法或者违背道德的事,而又想通过个人营销获得大范围的影响力,请您慎重。因为你的影响力可能让一些人不满意,可能你之前陌陌上约的女孩子或者你的行贿者或者你的内幕交易者,都可能将你上不了台面的事情进行曝光。营销是把双刃剑,对公司和个人同样适用。 看着之前陕西的表哥,在出事后,上微博来和网名互动被骂的狗血喷头,直到被最后双规。具体他的事这里不讨论,但我看到的是一个不懂社交媒体的人,拿着对传统媒体的认识想来讨好网民而到处碰头,他笨的可爱。而表哥的上司,陕西省公安厅的副厅长陈里,微博玩的比较好,低调的和网民互动,华山事件处理的非常棒,而得到众多网民的很多好评。但我也为他担心,你敢说在中国这么个官场社会,他能够独善其身吗?哪天因为他的高调让他的竞争对手或者别的什么人不满意,而被人捅出点什么事,网民一阵推波助澜,可能也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我挺为他捏把汗的。 表哥认为自己买表,自己的工资都是个人隐私,可网民不认同;蛮子认为自己的老婆什么来历和投资的公司是隐私,可网民不认同。慢慢的,大家都会反思,什么是隐私?网民也会思考,对个人的评价能否单一脸谱化?思考的结果可能是,最后大家慢慢的没觉得有那么多事是隐私了,互相之间更加坦诚相见了。大家的容忍力也越来越高了,不会因为一个人一间错事或者一点道德问题将人一棍子打到了。 法律的事归法律(表哥就被处理了,蛮子如果涉及到法律层面且在追诉期内,检察机关就应该介入,薄大爷都敢碰,薛大爷更能碰。),道德的事,大家互相放宽要求。 如果哪天陈里被网友捅出点什么事,大家能够冷静的看待,那我相信是进步了。 大家如果都能够将很多丑事笑笑而过就挺好,在自己被网友脱掉内裤展示的当下,谁都难受,但时间长了,反倒轻松。我想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国外这么多人裸泳裸跑没感觉,而国内干露露稍微露一点就搞得民众激动的原因吧。愿蛮子早日从被大家脱掉内裤的不适应中恢复过来,不要想着到处扯布条去遮挡,而要放松心态大胆的光身走出来。 2、 公益慈善和商业能否结合?如何把握一个度? 大家对蛮子的第二个质疑点,是他多次利用慈善给自己谋私利(经济利益和影响力)。我觉得这个真的很难定性和定量评价。慈善到底能不能广而宣传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需要宣传,而宣传又容易被人认为是谋私利(至少个人名声是谋得到的。)邓飞大记者,于建嵘老师还被质疑呢。 公益的活动在社交媒体年代采用按转发次数定捐赠额度的方法被广泛使用。本身就是讲公益和利益绑定。比如农享网最初的按成交数每笔捐赠邓飞的免费午餐多少钱的方案,博得邓飞的大力多次转发,也奠定了农享网最初发展的基础。你觉得是邓飞被农享网利用了,还是农享网真心实意的做公益呢?我认为很难评价。公众对以公益来获取个人利益或者名声都是容易反感的,可是怎么样的行为是底线呢? 蛮子的先投资,再宣传相关行业的公益是更加容易被质疑其目的的。相比较农夫山泉买一瓶矿泉水捐一分钱更被大众接受。我们稍微做点数字说明,如果农夫山泉不做这个公益,一年销量 1 亿瓶,做了以后销量 1.5 亿瓶,捐款才 150 万,总的利润高多了,本质上,公司公益捐出去的钱远远没有它的收益多;但另一方面,如果农夫山泉不做这个活动,一年西部可能就少两所希望小学。哪个更好呢? 总之,将公益和利益挂钩的做法,是很难被正确的评价的,民众的看法是不可能统一的。 当然,如果蛮子不公开账目这些情况属实,是应该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更多的质疑的。 我相信慈善公益会在今后几年内大力发展,也会被利益相关者更多的利用。如何处理利益和慈善的关系,如何宣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而不影响慈善的本质,我相信这会是在社会变动中始终存在的很大的课题。 慈善就是强者体面的帮助弱者,只要这个出发点不变,我相信最终还是会得到大家的支持的。 给大家的建议: 1、 如果你想做上不了台面的事,要非常小心,这个世界已经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了,只要你是社会人,你就会有利益牵扯,就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影响的人。 2、 多自己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对人单一脸谱化,没有人是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人是绝对的坏人。不要对别人要求太高,尽量对人宽容对自己苛刻。 3、 尽量多做好事,有机会就支持一下几家好的公益机构或组织,不管是以商业的形式还是纯公益形式。只要出发点是好的,管理规范就可以了。 4、 如果自己被质疑了,别学薛蛮子,光删帖不解释。只要大方的裸奔并把事情解释清楚,大家只会被你的真诚打动。人活着没那么多隐私的。一个中央委员还被扒下内裤给大家看,你怕什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46 次阅读|1 个评论
无朋友,不社交 - 微博强关系社交工具 - 唯朋友
热度 10 pb00011127 2012-9-13 11:37
无朋友,不社交 - 微博强关系社交工具 - 唯朋友
转自 “36氪” 的报导 http://www.donews.com/net/201209/1657962.html 唯朋友链接: www.wepengyou.com 该项目受到海银资本投资,三位创始人分别是: 黄宇(电子科技大学,硕士三年级,研究方向:在线社会网络分析)- CEO 喻星(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四年级,研究方向:微博语义分析与关系挖掘)-CTO 张千明(电子科技大学,博士二年级,研究方向:链路预测)- 董事长 张千明5篇SCI代表作: Similarity-Based Classificationin Partially Labeled Networks, IJMPC 21 (2010) 813. Can Dissimilar Users Contribute to Accuracy and Diversity of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IJMPC 21 (2010) 1217. Link Prediction in Complex Networks: A Local Naive Bayes Model, EPL 96 (2011) 48007. Evaluating Network Models: A Likelihood Analysis, EPL 98 (2012) 28004. Uncovering missing links with cold ends, Physica A 391 (2012) 5769. 欢迎大家关注! ---------------------------------------------------- “无朋友,不社交”—— 唯朋友 给你一个真正关心朋友的社交平台 现在的微博,让我们过多的关注资讯和热门话题,却忘了关心那些真正的好友(新版新浪微博竟然把“互相关注”都取消了),创业团队“唯朋友”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唯朋友”是海银资本举办的“挖掘 社交 网络金矿”活动上展示的一个创业项目,意欲借助海银资本在社交数据挖掘上的资源,打造了一款基于社交网络的深度社交平台,旨在改善现在社交网络上好友之间日趋平淡的社交关系,让他们真正“社交”起来,让朋友的关系不会因为海量信息的冲击,而变得越来越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唯朋友”将微博上的好友关系和数据接入自己的平台,通过社交挖掘算法筛选出强关系好友。然后利用各种激励机制和互动提醒,让用户和这些好友有进一步的沟通,从而达到 社交网络 中真正的社交,促进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唯朋友”目前只支持导入新浪微博的社交好友。当你用新浪微博登入后,网站会根据你的微博社交关系把那些明星账号、官方账号和营销账号剔除,保留只有总微博粉丝数1/5的强关系社交好友。同时,根据这些好友与你的互动情况来对这些好友进行分类,并鼓励你和好友一些交流。 用户可以单独查看每个好友的微博,通过完整的Feed流来了解该好友最近的情况(强关系好友每天的微博数不到总微博数的5%)。在信息流的左侧,好友头像下会标出用户尚未看到的好友微博数量,右侧则有共同好友、忽略的好友和与该好友的共同兴趣等。   在“ 朋友圈 ”中,你可以查看“好友真相”、“每日必关心”和“我的状态”。“好友真相”里是那些你应该与之互动的好友,比如“最关心我、该感谢的人”、“跟我聊的来的朋友”以及“联系越来越少的朋友”。通过这些分类,提醒用户要关注那些常忽略的好友,和真正的朋友有更好的互动。   在“每日必关心”里,网站则通过一周的时间安排来和所有亲密好友有经常的互动,同时鼓励用户通过各种小操作(比如打招呼、关心)来促进与好友的互动。当然,这些好友关心的顺序和频率用户可以自己调整、添加或删除一些好友。   “唯朋友”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强关系好友的互动,虽然网站功能并不丰富,但每个细节都处理的非常好。“唯朋友”目前还刚刚上线时,未来可能还会有很多的改进和功能扩展。而且虽然现在“唯朋友”还必须依赖现有社交网络,但一旦它发展起来,便会对目前主流的社交产品产生不小的威胁。如何应对各大社交网络的变相封杀,也是“唯朋友”发展起来后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唯朋友”创业团队的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整个团队只有8人,其中三位创始人分别负责产品、技术、算法(偏研究和实验性质),其他5人都是做产品的。现在唯朋友的工作主要还是侧重技术驱动和产品设计,而且刚刚上线用户数量不多,商业模式和产品方向可能还在探索当中。
27578 次阅读|23 个评论
心灵鸡汤
miahophan 2012-9-7 18:32
个人分类: 感悟|0 个评论
2011 信息产业的两大关键词:社交媒体和云计算
liwei999 2012-2-1 16:45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难得的历史契机。 去年发生了一连串值得注意的相关事件。其热门关键词是社会媒体(social media) 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而大数据(big data)情报挖掘正是针对社会媒体内容利用云计算作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 社会媒体尤其是微博持续升温,无论是用户还是其产生的内容,都以爆炸性速度增长,一场悄悄的社会媒体革命正在发生,它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大众以及企业对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方式。传统的由媒体巨头主导经由电视、广播和报纸的自上而下的新闻和宣传的传播方式正在逐渐让步于基于网络与网民的社交媒体的蛛网方式。最新的新闻(无论是天灾人祸、名人掐架还是品牌褒贬)常常发端于处在现场的网民或当事人的微博,然后瞬间辐射到整个互联网,传统传媒只能紧随其后。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软件巨头纷纷把目光聚焦在对于社会媒体舆论和民意的跟踪上,视其为品牌和客户情报的重要来源。 去年年初,美国做市场情报的巨头之一 Salesforce以三亿多美元 ($326 million) 的价钱并购了社会媒体客户情报检测系统 Radian6,说明社会媒体中客户对产品的评价情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Oracle对从事云计算和社会媒体追踪的公司RightNow的并购更是高达15亿($1.5 billion). HP在逐渐放弃低利润的PC和平板等硬件产业的同时,开始加强企业软件的投资力度,以120亿天价购并了从事文本情报包括社会媒体的英国公司Autonomy($12 billion)。最后,接近年末的时候,全球企业软件的另一家巨头SAP以34亿收购了云计算公司SuccessFactors($3.4 billion),并决定与专事社会媒体深度分析的公司Netbase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分销并整合其社会媒体情报作为企业情报解决方案的重要一环。加上IBM自己的Coremetrics Social和Adobe的 SocialAnalytics,可以看到所有企业软件巨头不约而同看好社会媒体的情报价值。 可以预见,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和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华尔街主流投资公司开始加大对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 分析系统公司的投资力度。如 Jive Software,连续得到 Sequoia Capital 两轮投资 (2007 和2010)。Sequoia Capital 是“重中之重”的 投资大鳄,曾是如下名牌企业的最早投资商,战略眼光犀利: Apple, Google, Cisco, Oracle. 对于中文社交媒体大规模处理的应用型软件,目前还是空白。然而中文网络信息的增长速度却是扶摇直上,单新浪微博用户去年中就突破两亿,社交媒体所产生的巨量内容有如深埋的富矿,亟待开采。 回顾一下互联网技术公司的里程碑吧: 雅虎以门户网站(Yahoo portal)先领风骚,谷歌以搜索 (Google search) 后来居上,脸书推出社交网络( Facebook social ),目前正紧锣密鼓筹备上市(市值估算是500 个亿以上,远远超过当年谷歌上市的170亿的价码)。 下一个里程碑是什么? Big data intelligence 很多人这样预测。 Google 首席科学家前不久也列此为未来十年的高新技术第一块牌子。所不清晰的是谁家会胜出。 是有志之士摩拳擦掌弄潮儿的时机了。时不我待,机不再来,此之谓也!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6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部分网民个人信息遭泄露 网络维权相关法律滞后
hanhuijian 2011-8-13 11:08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0日09:13 《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201116期封面 以前,人们都说,“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但现在,在网上,人人都知道你是一只狗,而且“大家知道你具体是京巴犬还是蝴蝶犬,知道你的癖好、嗜好、成长经历.......”   你“被”社交了吗   ——普通人的网络危机   《环球》杂志记者/易萱 实习记者/李惠颖   1993年7月的《纽约客》,彼得·斯坦纳创作的漫画将两只狗捧红了。漫画里,一只正互联网冲浪的狗对伙伴说:“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则诙谐的漫画生动展现了方兴未艾的互联网给人们交往带来的强烈冲击。而其中标榜的网络虚拟身份更被网民当做不言自明之公理来信奉。   18年后,互联网初期带给人们的那种匿名安全感正面临着来自脸谱(Facebook)、开心网、微博等一系列社交网站的强烈冲击。在人人网和开心网上,用户个人主页的照片、电话、住址及个人信息被他们的“好友”随意使用;在微博上,小团体的沙龙讨论和两人之间的私密谈话被瞬间复制向全世界广播;对于那些希望在网络上保持神秘感的人,他们气愤于自己的照片出现在一张张集体合照并且被热情地“@”圈出。   如今,在互联网上,人人都知道你是一只狗。正如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研究员、互联网产业评论人赵福军所说,“大家知道你具体是京巴犬还是蝴蝶犬,知道你是雄儿、雌儿或是断臂儿,知道你的癖好、嗜好、成长经历……”在社交网络中,每个人都有潜质或正在“被社交”。    “被社交”,网络时代的被动裸奔   被社交,主要指在社交网络中,因为被他方泄露了隐私而产生的一种被动社交行为。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拉夫·格罗斯(Gross, R)表示:“在数码技术和社交网站流行的年代,一张不雅照片流出和任何私密信息的传播往往只要几秒钟。人们提供给社交网站的信息始终伴随着风险。”   2009年,4名脸谱用户提出,他们在个人主页照片未经其许可被上传到了YoBusted网站。而YoBusted专门怂恿用户贴出友人的“滑稽”照片。其网站充斥着各式各样尬丑态百出的照片,脱衣照、让人难堪或是放荡不羁的镜头。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展江认为,“被社交”就是有些人将原来人人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内容放到大众传播范围去公开了。领导绯闻、闺房密语、几个哥们在酒吧的玩笑话,这些大多是无意的、玩笑的,但如果放上网,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的吕艳滨则从法律层面来谈,被社交传播的面越广,造成的侵权后果就越广。他认为:“‘被社交’实际是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其中可能涉及侵犯他人的肖像和隐私权。如果涉及的内容够不上隐私的级别也侵犯了个人信息权。”   Yobusted事件并不偶然。2010年,中国高校用户广泛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上某日用品以网页活动形式召集网民举报有汗臭的朋友。人人网以学校为联系纽带,用户多以真名和真实照片。而这次活动在全国检举出5万多汗臭者。在“隐报臭弹”的举报中虽然举报头像被打马赛克但依旧很容易被熟人辨识。   对于“被社交”背后的原因,格罗斯认为网络上的朋友关系只有质变没有量变,这就造成了很多人的脸谱好友其实是不被信任,甚至根本不认识的人。   “人们的人际圈和隐私之间的关系分很多种。有时候,我们的一些信息只希望不多的几个密友知道而不是陌生人。而另一些时候,我们的有些事又只希望被陌生人所知。”他解释:现实中人们交往时对亲疏远近关系的界定可以被分为无数个层次,但在社交网络上这些都被简化为“是否是朋友”。   2009年,英国秘密情报局(即军情六处)局长约翰·索沃斯的个人隐私被妻子“分享”在了社交网站脸谱上,从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索沃斯的妻子谢利在脸谱上图文并茂地向超2亿脸谱用户共享了全家在伦敦的详细住址、三个孩子以及索沃斯父母的情况。时隔半年,他再次被女儿科琳娜“出卖”。科琳娜在个人主页上传了一张自己站在圣诞树旁手持镀金AK47步枪的照片。英国反对党为此大为恼火,担心国家安全和反恐措施将因此受影响。   在欧美国家,热衷于使用社交网站的一代被称为“MySpace Generation”,他们被一些媒体和学者批评为没有羞耻心也没有隐私。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传播学系教授索尼娅·利文斯通(Livingstone)认为:“社交网络使用充满了自恋情结。脸谱、微博上面充满的就是我、我、我和快看我、快看我!”正如《纽约时报》上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在评论中国“郭美美”事件时所说,“有些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搞清楚受人尊重和受人关注的区别。”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从现代人心理来考虑,“被社交”来源于人们希望别人参与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信息,其中也包括炫耀成分。很多网民极富动力去爆料,因为他希望有更多粉丝,追求网络名人的知名度,而这种驱动力使一些人随意地出卖他人隐私。   吕艳滨认为这说明了人们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淡漠。他指出:“很多人觉得展示个人隐私是私事,也不觉得披露别人隐私需要征得允许。同时,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滞后也使人们无法可依。”    “被社交”,让人因言获罪?   7月10日,在《蜗居》中出演海藻的演员李念在微博上和中国房产大鳄任志强掐起了架。李念这次不是屈身蜗居,而是抱怨自己居住的任志强开发的200平米豪宅有质量问题。任志强的回应方式可谓特别,似乎查阅了李念的合同资料,然后微博公布房子户主并不是她,其用心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两人的微博博弈引得万人围观,最后网友人肉出李念已婚,丈夫是富豪林和平。   原本是消费者的一次售后纠纷,最后竟演变为寻户主的人肉搜索,“被社交”的李念夫妇得到了很多网民的声援。任志强反倒点得不偿失。对于社交网络中的“被社交”现象是否属于侵权,接受采访的专家各执一词。   展江认为不应该马上从道德层面去批评。对待新的社会现象要宽容,不能草率地下结论。在新媒体使用时,专家可能不比年轻人专业,精英人士也不一定比普通大众懂得多,比如江苏溧阳的卫生局长误把微博当QQ,当众调情惹人围观。他说:“由于很多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经验不足,网络素养不够,可能不仅使身边人被社交,把自己也社交了。”   展江解释,现有法律制度对于损害的判定主要基于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从效果上讲,社交网络影响大面积、大众的传播影响深远。发微博这样的行为都是有预期的,就像个大喇叭,并不是在房间里自说自话。微博还有跨界传播功能,沟通不同职业、层级,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所以一旦判定,在法律上就属于侵权行为。   吕艳滨指出“被社交”首先与网络隐私权相联系。他说:“我们的隐私权并不因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而有什么变化。在网络上,个人信息保护也和现实中一样。”   另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认为现在还没有到因言获罪的程度。在个人隐私遭到侵犯后,很少有人追查。受害人出于各种考虑,所以没有起诉,也就没有人去追究。   在中国互联网上很活跃的日本青年作家加藤嘉一表示:“法律在互联网方面肯定是相对滞后的。相关法律应该作出调整,加强如何保护弱者的隐私,更多要靠道德约束。因为我们的互联网现在最大问题是道德的缺失。”   利文斯通解释:“是否侵权取决于我们对于社交网络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空间的判定。”她认为脸谱和微博既是公共空间也是私人空间。“人们的脸谱主页就好像圣诞市场的一家家店铺。店里的货品属于你,店铺是你的私人空间。但是更大范围看,在市场里它也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因此利文斯通表示人们公布到社交网络的一切内容都存在风险,因为它们已经超出了个人的掌控范围。   她举例美国英语里有个新词“Dooce”,表示某人因为自己在社交网络的私人信息而被辞退。Dooce来源自美国女职员希瑟·阿姆斯特朗(Heather Armstrong)的个人网站。阿姆斯特朗2010年开始在个人网站Dooce.com写博客,一年之后却因公司得知她博客上关于工作和同事的叙述而被辞退。这次事件引发了美国国内对博客和工作关系的讨论。在讨论中很多学者认为阿姆斯特朗在公共空间中透露了公司的机密被辞退无可厚非。    “被社交”,未必都是侵犯隐私   开化县国土局副局长朱小红的妻子在7月14日至8月1日连续发出多条微博,爆料称自己老公长期包养情妇并为其购车购房,给情人江某购房的钱“系赃款所得”。这几条微博引起网民极大关注。当地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后引起当地纪委的关注。   此前两个月,江苏溧阳市卫生局局长谢志强在微博上“自曝”与情人的亲昵私语。微博直播偷情被敏锐网友当即关注并截屏,一石激起千层浪后被纪检机关查处撤职。   史安斌肯定了社交网站对公众人物的监督。“尤其是在中国的媒体环境下,社交网站可以完成传统媒体无法完成的‘任务’,如郭美美的被社交。”   展江也同意在中国“被社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作为公共领域新的存在方式。“国外公民社会的主体是NGO(非政府组织),而在中国现在的公民社会,公共领域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媒体的,未来的可能更是新媒体的。”   他强调:中国目前发展公民法治,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全和监督权。在此,新媒体极为重要。虽然社交网络可能会侵犯人们的隐私,但好处更多。它让官员害怕,让滥权者不得不小心翼翼。展江说:“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公开是种新公开的力量。这种新权力,人们更要珍惜,不能滥用、浪费它。”   采访中,格罗斯提到了弥尔顿的著名观点“观点的自由市场”:真理通过各种意见、观点之间自由辩论和竞争获得,而非权力赐予。格罗斯认为“被社交”实际上是允许各种思想、言论、价值观在社会上自由流行。人们能在比较中鉴别真伪,让观点在现实中自我修正。   半个世纪前美国最高法院在审理新闻史上著名的“萨利案”时指出,“对于公众事务的辩论,应当毫无拘束、富有活力和广泛公开”,个别细节失实不能成为压制言论自由的理由,但若“怀有真实的恶意”也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正如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收到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那样。在社交网络中,公众监督和隐私权侵犯之间的界限应该由法律去规范。   同时,罗格斯补充道,“社交网络赋予每个人言论自由的空间实际可以帮助社会解压,对社会矛盾有缓和作用”。   于国富承认,虽然根据个人不同职业以及知名度,隐私权的界限可能不同,例如“明星的隐私权界限可能比较窄,他们部分信息属于公民的知情权的范畴。官员由于被公众赋予一定权力也应该出让部分隐私权,包括公布其个人财产。”   但他仍坚持公民隐私权不该因某身份、职位、知名度被剥夺。网络反腐和公民的隐私权保护都该有恰当底线。超越边界依然是侵犯隐私权,不能姑息。    “被社交”,自愿还是宿命?   WEB2.0时代中,被社交是人们的宿命么?针对这个问题,接受采访的专家分为两派。   加藤嘉一觉得,“被社交”一定程度上是难免的。目前中国的社交网络成为八卦、曝露隐私的平台,缺乏法律规范是事实。一些人使用社交网的目的就是为了被关注,所以他们亲自提供素材使自己“被社交”。   但加藤也认为:“没有一个社会是不涉及到隐私的。我从未听闻哪个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彻底被保护。公众要有心理准备,在SNS时代每个人都有潜质成为公众人物,这是技术发展的必要成本。但另一方面,若你的个人隐私被曝露了,你也有权利诉诸法律。”   对此,吕艳滨也持悲观态度:在短期内,人们可能一直要面对被社交的忧虑。他认为社交网路的出现给隐私保护带来了极大困难,因为有些信息的披露、转移可能是自己和他人都控制不了的。   另一方更多专家表示乐观,认为这不是一种必然。格罗斯表示,“新技术的发展有时会超出人们的接受和操控范围,所以人们在使用时需要掌握趋利避害利用技术。”展江则说,“被社交”来说,本人的努力往往微乎其微。在虚拟世界人们隐私权的保护可能需要技术手段来减少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比如论坛的经营者和运营者更要去监督,使用新技术和做好本人信息的认证。   于国富说“被社交”是网络在环境不很成熟情况下的一种乱象。这块短板会随网络的逐渐规范化而消失。   就一般人而言,史安斌认为,应该增强人们的媒介素养和自我隐私保护意识。“在‘媒介饱和’的时代,几乎没有人能够拒绝媒介,因为它已经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拿个人经历来说,本来我并没使用微博,但在听说有人盗用同事的身份开了微博还被认证后,为了避免‘被社交’我还是选择主动使用”,他说。    个人用户如何更安全的使用社交网络   做好功课   加入社交网络前,应当用足够时间来调查研究网站。你可以找熟悉并且信任的人调查,让对方谈谈社交网络方面的感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舒适度,这可能会左右你决定加入哪个网站或哪些网站。比方说,LinkedIn包含的基本上是用于输入类似简历信息的字段;而人人网、开心网还会询问你的政治、宗教立场以及爱看的书籍和电影,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回答。    保护设置   社交网络的优点与其开放性直接有关,所以隐私和安全可能很棘手。但每个网站都有众多选项,你需要慎重决定希望透露或者保密多少的信息。可以把任何此类网站的个人档案设置成公开或私密,还可以控制每个网站上个人档案的不同方面。    避免透露过多信息   在网上,最大敌人就是你自己,这种风险始终存在:你透露过多的信息。人们在使用这些网络时,要持有怀疑、谨慎的态度。    来源:2011年8月16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6期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8-10/091322966531.shtml
个人分类: 数字媒体|1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权利手册43. 全素食主义和素食主义是难以社交的?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6-19 07:51
蔣科學按: 在中國目前的環境中,素食的確有一點麻煩,但是,以我的經驗,絲毫不影響社交。我無論是與同行、同事的交往,還是與科學網網友的聚會,絲毫不受影響。完全可以在餐桌上吃自己可以吃的素食,根本沒有關係的。 實際上,素食並不需要什麽堅持,只要你真正理解素食的理念,只要真正明白素食和動物命運的關係,素食很容易的。 43. 全素食主义和素食主义是难以社交的? 虽然素食主义现在已被广泛地接受,但是全素食主义仍然被绝大多数的人所怀疑。随着全素食主义的成长,这一点迟早会改变。所以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主次是很明显的:没有任何的动物应该为了你那一丁点的社交上的不便而被迫受苦或死亡。任何生命的价值远远超过那些东西。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831 次阅读|2 个评论
【成长花絮:单·孤 】
热度 3 liwei999 2011-3-6 16:46
【成长花絮:单·孤 】 甜甜是个天性爱热闹的孩子,最怕的是寂寞。初中的时候,交了一群死党 朋友 ,一到一起就叽叽喳喳没完。放学的时候,总是在学校门前的草地上,嬉笑耍闹一个小时,直到所有的同学都陆续被家长接走才肯离开。她只要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笑成一团,她总是用夸张的语气大声说笑话,常常成为圈子的中心。 可是,高中不同了,老圈子散了,新圈子还没建立起来,这让她很不开心。而且学校风气也大变,小圈子逐渐被成双成对的早恋所取代,太多的孩子过早躲进两个人的小天地,她感觉无所适从,同时也感到一种无形的 peer pressure。 甜甜常常在家用中文抱怨:我很“单-孤”。这本来是她在中文学校不小心把单词“孤单”写倒过来造成的,可她觉得“单孤”说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无奈心境,屡教不改,将错就错,还反驳说:为什么不能说单孤?本来就是单孤嘛。我是语言学家,知道约定俗成的成词大法,生造词即便可以达意,也是不能提倡的(大师除外)。今天她又说了: Dad,我很单·孤。 我说:什么单孤,还蘑菇呢,是孤单! 她乐了(这孩子最喜欢文字游戏了,爱耍贫嘴):对,蘑菇,我是 单-孤-的-蘑-菇,a lonely mushroom, not just a small patato. 我也懒得纠正她了,就让这个特殊辞藻约定俗成在自家的语境里吧。我鼓励她多交朋友,there is no other way to stay away from being left alone and feeling lonely. You have to make new friends and you are good at it. Social skills are your strength. 可是,不知怎的,她的社会能力似乎不如以前了,尽管也到处跟人打招呼,但是再也没有以前那样铁的小圈子围绕了。她为此很烦恼。我也爱莫能助,因为我自己就是不善社交的人。 想一想,我一辈子也没在身边交多少朋友。心里很羡慕那些能吆三喝四呼风唤雨的人,哪怕是酒肉朋友也好啊,一起吃吃喝喝,打打牌,撮撮麻将,输了就钻钻桌子底下,长周末了就约好一起出去郊游,女同伴可以一起shopping,家长里短嚼舌头根子,挺好的。漫漫人生,走夜路怕鬼,有了朋友,似乎感受就好很多,日子也容易打发了。可是我从来没有这么个圈子。就这么一路走到今天。好在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填补了一些空虚。更好的是,有人发明了互联网。虚拟的圈子倒是一下子变大了。 但愿她慢慢找回朋友,找回自信,生活得快乐。我祈祷。
个人分类: 成长花絮|2319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脑与人的社交研究动态与基因知识发现
xupeiyang 2010-12-27 16:35
《自然神经科学》:大脑杏仁体大小可反映人的社交情况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42015.shtm How a Facebook feature in the brain rules your social network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341689/Size-does-matter-Party-animals-great-social-lives-lots-friends-bigger-Facebook-feature-brain.html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edit_b.cgi Start A-Literature C-Literature B-list Filter Literature A-query: social network C-query: temporal lobe and brain The B-list contains title words and phrases (terms) that appeared in both the A and the C literature. 536 articles appeared in both literatures and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process of computing the B-list but can be viewed here . The results of this search are saved under id # 26164 and can be accessed from the start page after you leave this session. There are 1012 terms on the current B-list ( 284 are predicted to be relevant), which is shown ranked according to predicted relevance. The list can be further trimmed down using the filters listed in the left margin. To assess whether there appears to be a biolog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 and BC literatures for specific B-terms, please select one or more B-terms and then click the button to view the corresponding AB and BC literatures. Use Ctrl to select multiple B-terms. job id # 26164 started Mon Dec 27 03:08:52 2010 Max_citations: 50000 Stoplist: /var/www/html/arrowsmith_uic/data/stopwords_pubmed Ngram_max: 3 26164 Search ARROWSMITH A A_query_raw: social networkMon Dec 27 03:53:41 2010 A query = social network started Mon Dec 27 03:53:41 2010 A query resulted in 50000 titles 26164 Search ARROWSMITH C C_query_raw: temporal lobe and brain Mon Dec 27 03:53:59 2010 C: temporal lobe and brain 35838 A: pubmed_query_A 180694 AC: ( social network ) AND ( temporal lobe and brain ) 536 C query = temporal lobe and brain started Mon Dec 27 03:54:01 2010 C query resulted in 35838 titles A AND C query resulted in 536 titles 23165 B-terms ready on Mon Dec 27 04:00:11 2010 Sem_filter: Genes Molecular Sequences, and Gene Protein Names 1012 B-terms left after filter executed Mon Dec 27 04:24:19 2010 B-list on Mon Dec 27 04:26:15 2010 1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2 reelin 3 transporter gene 4 5-ht1a 5 erp 6 cannabinoid receptor 7 bdnf 8 promoter polymorphism 9 ptsd 10 p300 11 dopamine transporter gene 12 meg 13 apoe 14 epsilon4 allele 15 cb1 16 immediate early gene 17 velocardiofacial syndrome 18 parvalbumin 19 dsm 20 body mass index 21 neurotrophin 22 ca1 23 neuregulin 24 seizure severity 25 apolipoprotein e 26 5-ht2a 27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28 doublecortin 29 c jun n 30 dat1 31 fmr1 32 comt 33 cox-2 34 abeta 35 mthfr 36 drd4 37 spatial learning 38 gabaa 39 mecp2 40 epileptiform 41 ftd 42 contextual fear conditioning 43 adhd 44 presenilin 45 dopamine d2 receptor 46 genome wide 47 nr2b 48 estrogen receptor alpha 49 glutamate receptor 50 apoe epsilon4 allele 51 g72 52 gaba a receptor 53 drd2 54 bdnf gene 55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56 scn1a 57 vntr 58 5ht1a 59 calbindin 60 spike wave 61 disc1 62 akt 63 leptin 64 statin 65 dysbindin 66 trkb 67 creb 68 clock gene 69 synapsin 70 erk1 71 gdnf 72 body mass 73 gad65 74 candidate gene 75 c jun 76 vasopressin gene 77 apolipoprotein e allele 78 caspase-3 79 masking 80 zenk 81 gaba a 82 laterality 83 prion protein 84 c fos 85 estrogen receptor beta 86 pup 87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88 5-ht2a receptor gene 89 stathmin 90 promoter methylation 91 opioid receptor 92 brain volume 93 leptin receptor 94 fosb 95 aromatase 96 ubiquitin 97 mtor 98 olfactory pathway 99 motor neuron disease 100 ect 101 mri 102 reeler 103 mglur5 104 glur1 105 cit 106 5ht2a 107 e selectin 108 gene family 109 pet 110 cd14 111 mmpi 112 hiv 113 tsc1 114 tms 115 twin 116 pten 117 epilepsy 118 er beta 119 p38 120 dopamine receptor 121 neuropeptide y 122 strs 123 aquaporin 124 ampa 125 ssri 126 fgf 127 mrs 128 abcb1 129 theta 130 cdna 131 glioma 132 schizophrenia risk gene 133 urocortin 134 gene variant 135 early growth response 136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37 psa 138 transgene 139 kdr 140 egr3 141 mst 142 transporter 143 il-6 144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145 cleft lip 146 y2 147 spinocerebellar ataxia 148 gaba 149 tactile 150 race 151 maze 152 ghrelin 153 huntington disease 154 promoter region 155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156 tachykinin 157 tau 158 gfap 159 pcna 160 genomic imprinting 161 sry 162 gene promoter 163 war 164 startle response 165 gene brain 166 nr1 167 triplet repeat 168 cue 169 wnt7a 170 ethanol consumption 171 comt gene 172 emotionality 173 5-ht 174 p3 175 fgf17 176 olfactory 177 calmodulin 178 activin 179 diabetes 180 gnrh 181 alzheimer disease 182 igf i 183 anxiety 184 rgs4 185 rey 186 nmdar 187 glast 188 cpap 189 microrna 190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191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192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193 5-ht6 194 gd 195 nr3a 196 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 197 fos 198 snap-25 199 g30 gene 200 tic 201 crf 202 igf 203 fgf receptor 204 pick 205 exon 206 erbb4 207 mao 208 cytokine gene 209 snca 210 bat 211 vitamin d receptor 212 eat 213 dcm 214 dna pkcs 215 spike 216 obesity 217 lobe 218 smile 219 rem 220 sib 221 oxytocin 222 lip 223 gene encoding 224 short form 225 cadherin 226 pomc 227 estrogen receptor 228 progesterone receptor 229 ngf 230 cell adhesion molecule 231 nf kappab 232 trait 233 connexin 234 neuropeptide 235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6 bee 237 rearing 238 essential tremor 239 hypercholesterolemia 240 parkinson disease 241 aura 242 seizure susceptibility 243 prostate cancer 244 huntington 245 hydrocephalus 246 mela 247 npy 248 spastic paraplegia 249 caveolin-1 250 il-1beta 251 tnf alpha 252 celiac disease 253 rank 254 ego 255 d3 receptor 256 angiotensin receptor 257 oscillator 258 meta 259 dna binding 260 dopamine receptor gene 261 grin2a 262 cjd 263 map 264 anorexia 265 fear 266 p53 267 trail 268 il-1 269 tia 270 raby 271 analysis gene 272 androgen receptor 273 aminotransferase 274 fm 275 grasp 276 mrl 277 clock 278 par-4 279 ip3r 280 hyperparathyroidism 281 neurotensin 282 receptor gene 283 mglur2 284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show_sentences.cgi Start A-Literature C-Literature B-list Filter Literature AB literature B-term BC literature social network erp temporal lobe and brain 1: A truth that's told with bad intent: an ERP study of deception.2010 Add to clipboard 2: Impaired top-down processes in schizophrenia: A DCM study of ERPs.2010 Add to clipboard 3: Response to familiar faces, newly familiar faces, and novel faces as assessed by ERPs is intact in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10 Add to clipboard 4: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effect on outcome evaluations: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from an ERP study.2010 Add to clipboard 5: Effects of role typicality on processing person information in German: Evidence from an ERP study.2010 Add to clipboard 6: ERPs on a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ask and Self-Reported Psychopathic Traits: P3 and CNV Augment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Fearless Dominance.2010 Add to clipboard 7: Evidence for modulation of facial emotional processing bias during emotional expression decoding by serotonergic and noradrenergic antidepressants: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study.2009 Add to clipboard 8: Knowing when to trust others: an ERP study of decision making after receiving information from unknown people.2009 Add to clipboard 9: ERP correlates of effortful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varying levels of ADHD symptoms.2009 Add to clipboard 10: ERP time course and brain areas of spontaneous and intentional goal inferences.2009 Add to clipboard 11: Trait inferences in goal-directed behavior: ERP timing and localization under spontaneous and intentional processing.2009 Add to clipboard 12: RP and N400 ERP components reflect semantic violations in visual processing of human actions.2009 Add to clipboard 13: Phased processing of facial emotion: an ERP study.2009 Add to clipboard 14: Effects of quetiapine on cognitive functions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a preliminary single-trial ERP analysis.2009 Add to clipboard 15: Emotional MMN: Anxiety and heart rate correlate with the ERP signature for auditory change detection.2009 Add to clipboard 16: Sentence integration processes: An ERP study of Chinese sentence comprehension with relative clauses.2009 Add to clipboard 17: When people matter more than money: an ERPs study Comparis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brain.2009 Add to clipboard 18: False belief reasoning in the brain: an ERP study.2008 Add to clipboard 19: Fast responders have blinders on: ERP correlates of response inhibition in competition.2008 Add to clipboard 20: Atypical processing of fearful face-voice pairs in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an ERP study.2008 Add to clipboard 21: The age of the beholder: ERP evidence of an own-age bias in face memory.2008 Add to clipboard 22: Augmenting serotonin neurotransmission with citalopram modulates emotional expression decoding but not structural encoding of moderate intensity sad facial emotional stimuli: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investigation.2008 Add to clipboard 23: Links between rapid ERP responses to fearful faces and conscious awareness.2008 Add to clipboard 24: When eye creates the contact! ERP evidence for early dissociation between direct and averted gaze motion processing.2007 Add to clipboard 25: 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word repetition spacing: ERP and induced band power old/new effects with massed and spaced repetitions.2007 Add to clipboard 26: Heterogeneity in the patterns of neural abnormality in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evidence from ERP and MRI.2007 Add to clipboard 27: The effects of eye and face inversion on the early stages of gaze direction perception--an ERP study.2007 Add to clipboard 28: Rapid detection of fear in body expressions, an ERP study.2007 Add to clipboard 1: Spectra-temporal patterns underlying mental addition: an ERP and ERD/ERS study.2010 Add to clipboard 2: Event-related potential and functional MRI measures of face-selectivity are highly correlated: A simultaneous ERP- fMRI investigation.2010 Add to clipboard 3: Line by line: the ERP correlates of stroke order priming in letters.2010 Add to clipboard 4: Temporal precedence of emotion over attention modulations in the lateral amygdala: Intracranial ERP evidence from a patient with temporal lobe epilepsy.2010 Add to clipboard 5: Maturation of auditory temporal integration and inhibition assessed with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2010 Add to clipboard 6: Why is the N170 enhanced for inverted faces? An ERP competition experiment.2010 Add to clipboard 7: .2010 Add to clipboard 8: ERP measures of partial semantic knowledge: left temporal indices of skill differences and lexical quality.2009 Add to clipboard 9: Foreword to the special issue. Before the N400: Early Latency Language ERPs.2009 Add to clipboard 10: Early adaptation to repeated unfamiliar faces across viewpoint changes in the right hemisphere: evidence from the N170 ERP component.2009 Add to clipboard 11: Tuning of the visual word processing system: distinct developmental ERP and fMRI effects.2009 Add to clipboard 12: Neural correlates of affective picture processing--a depth ERP study.2009 Add to clipboard 13: Cortical auditory processing in preterm newborns: an ERP study.2009 Add to clipboard 14: High-resolution ERP mapping of cortical activation related to implicit object-location memory.2009 Add to clipboard 15: The time course of temporal discrimination: An ERP study.2009 Add to clipboard 16: Hemispatial PCA dissociates temporal from parietal ERP generator patterns: CSD components in healthy adults and depressed patients during a dichotic oddball task.2008 Add to clipboard 17: Feedback-based error monitoring processes during musical performance: an ERP study.2008 Add to clipboard 18: Combining ERP and structural MRI information in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2008 Add to clipboard 19: Gender-specific development of auditor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children: an ERP study.2008 Add to clipboard 20: FMRI /ERP of musical syntax: comparison of melodies and unstructured note sequences.2008 Add to clipboard 21: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single-letter reading: a combined ERP- FMRI study.2008 Add to clipboard 22: Evidence for automatic sentence priming in the fusiform semantic area: convergent ERP and fMRI findings.2008 Add to clipboard 23: The time-frequency representation of the ERPs of face processing.2008 Add to clipboard 24: From amnesia to dementia: ERP studies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7 Add to clipboard 25: The associative processes involved in faces-proper names versus animals-common names binding: a comparative ERP study.2007 Add to clipboard 26: ERP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status in the temporal lobe: examining spatiotemporal correlates of object recognition.2007 Add to clipboard 27: ERP effects of meaningful and non-meaningful sound processing in anterior temporal patients.2007 Add to clipboard 28: Frontal and posterior ERPs related to line bisection.2007 Add to clipboard 29: Category specificity in the processing of color-related and form-related words: an ERP study.2006 Add to clipboard 30: Hemodynamic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relationship involved in human face processing: evidence from a combined fMRI -ERP study.2006 Add to clipboard 31: An ERP study of temporal discrimination in rats.2006 Add to clipboard 32: The time course of visual word recognition as revealed by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ERP data.2006 Add to clipboard 33: Hippocampus proper distinguishes between identified and unidentified real-life visual objects: an intracranial ERP study.2006 Add to clipboard 34: Absent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word repetition effects in mild Alzheimer's disease.2006 Add to clipboard 35: The categorization of natural scenes: brain attention networks revealed by dense sensor ERPs.2006 Add to clipboard 36: Frontoparietal network involved in successful retrieval from episodic memory.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es using fMRI and ERP. 2006 Add to clipboard 37: The effects of attentional load on auditory ERPs recorded from human cortex.2006 Add to clipboard 38: An ERP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processing in European and Japanese individuals.2006 Add to clipboard 39: Scalp topography and intracerebral sources for ERPs recorded during auditory target detection.2006 Add to clipboard 40: Early stages (P100) of face perception in humans as measured with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2005 Add to clipboard 41: ERPs correlates of EEG relative beta training in ADHD children.2005 Add to clipboard 42: Combined event-related fMRI and intracerebral ERP study of an auditory oddball task.2005 Add to clipboard 43: Control mechanisms mediating shifts of attention in auditory and visual space: a spatio-temporal ERP analysis.2005 Add to clipboard 44: 2004 Add to clipboard 45: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and P300 in schizophrenia: a combined ERP/ 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vestigation.2004 Add to clipboard 46: 2004 Add to clipboard 47: From orthography to phonetics: ERP measures of grapheme-to-phoneme conversion mechanisms in reading.2004 Add to clipboard 48: Sensory ERPs predict differences in working memory span and fluid intelligence.2004 Add to clipboard 49: Early amygdala reaction to fear spreading in occipital, temporal, and frontal cortex: a depth electrode ERP study in human.2004 Add to clipboard 50: ERP study of pre-attentive auditory processing in treatment-refractory schizophrenia.2004 Add to clipboard 51: Cortical lateralization during verb generation: a combined ERP and fMRI study.2004 Add to clipboard 52: The facilitated processing of threatening faces: an ERP analysis.2004 Add to clipboard 53: An ERP index of task relevance evaluation of visual stimuli.2004 Add to clipboard 54: Recognition of famous faces in the medial temporal lobe: an invasive ERP study.2004 Add to clipboard 55: Immature cortical responses to auditory stimuli in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evidence from ERPs to rapid tone sequences.2004 Add to clipboard 56: Neural bases of cognitive ERPs: more than phase reset.2004 Add to clipboard 57: A high density ERP comparison of mental rotation and mental size transformation.2003 Add to clipboard 58: The human temporal lobe integrates facial form and motion: evidence from fMRI and ERP studies.2003 Add to clipboard 59: Simultaneous ERP and fMRI of the auditory cortex in a passive oddball paradigm.2003 Add to clipboard 60: An ERP study of the global precedence effect: the role of spatial frequency.2003 Add to clipboard 61: The impact of motor activity on intracerebral ERPs: P3 latency variability in modified auditory odd-ball paradigms involving a motor task.2003 Add to clipboard 62: ERP abnormalities of illusory contour perception in Williams syndrome.2003 Add to clipboard 63: Differentiating amodal familiarity from modality-specific memory processes: an ERP study.2003 Add to clipboard 64: Differential contribution of frontal and temporal cortices to auditory change detection: fMRI and ERP results.2002 Add to clipboard 65: Early involvement of the temporal area in attentional selection of grating orientation: an ERP study.2002 Add to clipboard 66: Error processing--evidence from intracerebral ERP recordings.2002 Add to clipboard 67: Attentional selection in the processing of hierarchical patterns: an ERP study.2001 Add to clipboard 68: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ERPs) in schizophrenia for tonal and phonetic oddball tasks.2001 Add to clipboard 69: Differentiating ERAN and MMN: an ERP study.2001 Add to clipboard 70: Dissociating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item and context memory: an ERP study of face recognition.2001 Add to clipboard 71: Hemispheric asymmetries of visual ERPs in left-handed bilinguals.2001 Add to clipboard 72: A transient dominance of theta ERP component characterizes passive auditory processing: evidence from a developmental study.2001 Add to clipboard 73: An ERP investigation of binding and coreference.2000 Add to clipboard 74: Disturbance of semantic processing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demonstrated with scalp ERPs.2000 Add to clipboard 75: Searching for face-specific long latency ERPs: a topographic study of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mismatching features.1999 Add to clipboard 76: Intracranial ERPs in humans during a lateralized visual oddball task: II. Temporal, parietal, and frontal recordings.1999 Add to clipboard 77: The role of frontal and temporal lobes in visual discrimination task--depth ERP studies.1999 Add to clipboard 78: Brai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in schizophrenia during a word recognition memory task.1999 Add to clipboard 79: Effects of prefrontal lesions on lexical processing and repetition priming: an ERP study.1998 Add to clipboard 80: Limbic ERPs predict verbal memory after left-sided hippocampectomy.1998 Add to clipboard 81: Face and shape repetition effects in humans: a spatio-temporal ERP study.1997 Add to clipboard 82: A topographical ERP study of healthy premature 5-year-old children in the auditory and visual modalities.1997 Add to clipboard 83: Is working memory intact in alcoholics? An ERP study.1997 Add to clipboard 84: Differential involvement of the human temporal lobe structures in short- and long-term memory processes assessed by intracranial ERPs.1996 Add to clipboard 85: Selected quantitative EEG (QEEG) and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variables as discriminators for positive and negative schizophrenia.1995 Add to clipboard 86: Effects of temporal versus temporal plus extra-temporal lobe epilepsies on hippocampal ERPs: physiopathological implications for recognition memory studies in humans.1995 Add to clipboard 87: The topography of 4 subtraction ERP- waveforms derived from a 3-tone auditory oddball task in healthy young adults.1995 Add to clipboard 88: ERP amplitude and scalp distribution to target and novel events: effects of temporal order in young,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1994 Add to clipboard 89: Focal abnormalities of P3 ERPs unveiled in patients with cortical lesions and 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by average reference recordings.1994 Add to clipboard 90: Electrical source analysis of auditory ERPs in medial temporal lobe amnestic syndrome.1993 Add to clipboard 91: The auditory N2 component in schizophrenia: relationship to MRI temporal lobe gray matter and to other ERP abnormalities.1993 Add to clipboard 92: EEG, quantitative EEG, BAEP and ERP in centenarians.1993 Add to clipboard 93: Cortical differences in tonal versus vowel processing as revealed by an ERP component called mismatch negativity (MMN).1993 Add to clipboard 94: Comparison of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ERPs) distributions obtained with three reference systems: linked binaural, mean reference, extracephalic.1993 Add to clipboard 95: Grade-related changes i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reading tasks.1992 Add to clipboard 96: Scalp topographies dissociate attentional ERP components during auditory information processing.1991 Add to clipboard 97: ERPs and brain structure: relationships across the adult age span in alcoholics and in a patient with 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1991 Add to clipboard 98: Applications of bit-mappedcognitivepotentials (ERPs) in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CNV complex in patients with destruction of the dorso-anteromedial bidirectional thalamo-prefrontal pathways.1990 Add to clipboard 99: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ERPs to visual language stimuli.1988 Add to clipboard 100: The development of lateral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related to word naming: a four year longitudinal study.1988 Add to clipboard 101: Hemispheric distribution of ERP components and word nam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1986 Add to clipboard 102: Pathway and hemispheric differences in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to monaural stimulation: a comparison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ith normal controls.1985 Add to clipboard 103: The effects of temporal and event uncertainty in determining the waveforms of the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 (ERP) .1976 Add to clipboard
个人分类: 知识发现|3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率真待人,不计得失
fqng1008 2010-12-14 12:26
昨天到新医院上班,同事在车上谈及我若干年前的一句话率真待人,不计得失,她一直视为座右铭。我感觉自己没有说过这么精辟的语言,回家问妻,果然是她过的话,也没有这么精辟的总结。她只是说我曾经因为率直吃过大亏,但仍然执迷不悟(应该是本性难移),因此获益更多,交了很多朋友(俗语云:真心换真心)。 古人云:同气相求,物以类聚。这位同事的性格确实与我接近,我的体会或许就是她的体会,因此她就能够用更加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我感到既新且近。我们都不喜欢那种城府很深、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的人,那种谎话连篇,唯利是图的人,那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于是,在此记上一笔。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2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家利用社交网站分享科研信息
pikeliu 2010-4-9 08:42
作者:顾钢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0-4-8 14:34:04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科学家利用社交网站分享科研信息 最近有一个名叫研究之门( ResearchGate )的网站比较火爆。这是一个看似和Facebook、StudiVZ一样的社交网站,但却受到学术界专业人士的青睐,平均每天有约1500人登记注册,总人数达到30万人,有超过2000个网上小组,连德国著名的马克思普朗克研究会也是其用户,这个业绩对于这个2008年才成立的网站来说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创建这个网站的是3名年轻学者,28岁的病毒学专家索伦豪夫迈尔、29岁的伊贾德马迪士以及29岁的信息学专家霍斯特费肯舍。豪夫迈尔与马迪士曾在汉诺威相识,两人的共同兴趣使他们决定创建这个网站,随后又找到了费肯舍作为技术顾问。在美国哈佛大学工作的马迪士现在担任这个网站的首席执行官,并在哈佛校园和德国柏林两地设立了办公室。 上这个网站的几乎都是专业人士,他们在网站上注册并留下自己的联络地址后,就可对自己研究的领域发表观点或需求,与兴趣相投的人建立论坛,讨论各种感兴趣的题目。从医疗手术到氢燃料技术,议题可谓五花八门,人数最多的则是一个名为方法学的论坛,共有2241名成员,论坛里讨论的内容涉及实验室遇见的各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位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尔工作的病毒专家在研究之门网站上寻找一种标定分裂细胞DNA(脱氧核糖核酸)颜色的方法,他在24小时内就获得了巴西细胞生物学家、印度生物化学家、澳大利亚癌症专家和土耳其分子基因学专家的答复。和Facebook一样,在研究之门网站上与网友建立联系后,用户可自动获取网友在网上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短消息。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医学专家苏克巴特林领导着一个开发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新技术的课题小组,他对研究之门的作用深有体会。他认为,虽然研究人员也有很好的个人工作关系,但通常局限在很窄的专业圈子,而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就能找到其他领域的专家,例如他找到了一名想应用其成果的心脏病学专家,并与一名信息学专家讨论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的图片处理方法。 柏林的生物化学家蒂姆胡肖在这个社交网站上联系了35名从事疼痛方面研究的专家,专家在论坛里交流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谁想发表什么见解,都可以把自己的文献附在留言版上,并在保留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允许其他人对留言版内容进行修改。胡肖感觉这个网络平台提供了比电子邮件更加方便快捷的交流方法。 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会也对研究之门网站产生了浓厚兴趣。效果显示,社交网站并非只是聊天工具,也可以从事严肃的科学研究。马普计划从今年起建立数个分网络系统,让马普所属80多个研究所的约12000名研究人员都能在这个网络平台上交流,马普尤其希望借此推动跨学科和跨所的学术交流。 社交网站对马普研究会还有特殊意义,因为马普的约12000名研究人员中有2/3是博士后、青年科学家和来自国外的客座教授,这些人几年后有相当一部分要离开马普。社交网站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即让这些离开马普的学者能够与马普的同行继续保持紧密的联系。马普希望未来能成为研究之门网站最大的应用客户和中介机构,便于开发更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用户。 更多阅读 美创建大型科研脸谱网 加强科学家之间的联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2010-4-8 18:05:36 匿名 IP:125.71.228.* 赶快注册,乘还没被和谐前 [回复] 2010-4-8 16:59:42 cgy IP: 哈哈,科学网如何吸收外界的经验,比网 易 博客更方便用户,科学普及... [回复] 2010-4-8 16:01:25 匿名 IP:10.11.131.* 不错的网站,我也注册了下 [回复] 2010-4-8 15:58:38 匿名 IP:219.234.148.* 那个网站挺不火的啊 刚登陆了一下
个人分类: IDR|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红猪]三级人网
eloa 2009-3-19 12:14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09-03-19 5:40 原文地址在 这里 。作者: Michael Bond 译者: seren(彼岸猪) 他人对你的行为所施加的影响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哪怕是那些你从未谋面的人,迈克邦德(Michael Bond)如是说。 如果你住在北半球,眼下恐怕不会是你喜欢的月份。一月最易让人感到沮丧,而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什么:险恶的天气、圣诞购物后高筑的债台、在下一个节日来到之前的漫长等待、上一季度的账单、昏暗的傍晚和昏暗的清晨。至少,看起来就是为此。这些原因也许确实影响了你的情绪,可是,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大约是你想不到的:你朋友和亲戚的情绪。近来的研究表明身边人对我们的情绪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大。不仅如此,我们甚至会受到朋友的朋友,乃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影响那些我们素昧平生,与我们的亲友关系远在三层之外的人的情绪,居然可以像病毒一样通过我们的社交网传染我们。 实际上,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有许多现象都可以由某种尚未明了的机制在社交网中传播。这些现象里包括快乐与抑郁、肥胖症、酗酒或烟瘾、不健康的状态、是否乐于参加选举、对音乐和事物的品位、对网上隐私偏爱与否、甚至自杀倾向。它们在社交网中传播,就如扔入湖中的卵石激起层层涟漪,位于波士顿的哈佛医学院的医学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克斯(Nicholas Christakis)如是说。而他正是与此相关的许多科研项目的先行者。 我们的情绪、爱好和健康情况不仅受到周边人的影响,甚至会被陌生人影响这种情况乍一看来令人担忧。既然许多社交影响都只出现在潜意识的层面上,这岂不暗示着我们不再是我们自己生活的主人,而只是一个丧失驾驶权的乘客? 但是我们不必如此忧虑,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邓肯瓦特(Duncan Watts)说。社交影响大多数时候是好事。我们是天生的社交动物,而来自我们身边小圈子之外的影响力能够对我们的所作所为起到决定性作用。就这两点而言,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才是。更进一步来说,当我们意识到社交具有传染性的作用之后,我们可以找到抵消坏影响或让社交影响为我们服务的方法。毋庸置疑的是,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社交圈并借此影响自己的生活。克里斯塔克斯这么认为。 行为与情绪就如病毒一样充满传染力。 以克里斯塔克斯上个月发表的研究发现为例,快乐是能够传播的。他的研究小组调查了麻省佛明罕心脏病研究自1948年以来的流行病问卷结果,发现在接受问卷的数千朋友、亲戚、邻居和同事中,快乐的人总是聚集在一起。这不是由于他们因为快乐而自然地接近彼此,而是因为随着时间过去,不论人们如何有意选择朋友,快乐总能在社交网中传播开来。(《英国医学杂志》,DOI:10.1136/bmj.a2338) 克里斯塔克斯还发现人们的快乐程度并不仅受到朋友的影响,还受到朋友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影响,不过后两者的影响较轻。此外,一个人越容易快乐,就越容易与其他快乐的人相联系,进而他们的朋友与家庭成员也联系得更为紧密。人们认为朋友多的人更容易快乐,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朋友是否快乐。克里斯塔克斯说。 快乐就在身边 他们还发现,并不是每一个你认识的人都有相同的效果。你与他人关系的性质决定你受他人影响的难易程度。譬如,距你几公里之内的好朋友如果变得开心,你变开心的可能性将增加60%。隔壁邻居的影响力将折半,而附近兄弟姐妹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折半。令人惊讶的是,同居配偶的影响力不到10%。这与另一项有趣的发现暗合:社交传染力在同性朋友之间传播得远为有效。 这一切引发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快乐这样的东西怎么会有传染性?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源自移情模拟(empathetic mimicry)。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会下意识地模仿身边他人的面部表情、言谈方式、姿态、身体语言和其他行为,而这种模仿行为往往相当迅速而精准。通过神经的反馈作用,模仿者就感受到与其所模仿的行为相联系的情绪。 蒂宾根大学的芭芭拉威尔德(Barbara Wild)和同事发现面部表情越强烈,给观察它的人带来的情绪也越剧烈(《精神病学研究》第102期,109页)她相信这一过程在神经系统里是天生固有的,因为它是如此迅速而自然。 其他人则认为这一行为是镜像神经元产生活动的结果。镜像神经元在我们采取某种行为或观察他人采取该种行为时都会放电,不过究竟是模拟行为导致神经元放电,还是这种神经元的放电导致模拟行为,现在还不清楚。但已经清楚的是,无意识的模拟行为让人们感受到他们同伴的情绪,甚至感觉他们自己也进入了他人的情感世界,檀香山夏威夷大学的伊莱恩哈特菲尔德(Elaine Hatfield)如是说。她对本领域最新研究动向的综述文章将在四月份发表在《移情作用的社会神经学》上。 在实验室之外,情绪的感染性也不乏例证。在2000年,英国设菲尔德大学的彼得托特德尔(Peter Totterdell)就发现,在板球运动赛里,无论外部因素如何如比赛是否对自己球队有利,球员的快乐程度总是与队友们的平均快乐程度显著相关(《应用心理学杂志》,第85期,第848页)。他发现相似现象也存在于护士和办公室工作人员之中。此外人们还发现,当一个大学生患有轻度抑郁时,其室友随着与他合住的时间加长,抑郁程度也会加深。而银行顾客的情绪很容易为柜台工作人员的情绪所感染。 由是,我们可以看到快乐一类的现象可以在社交网中迅速传播,影响一批朋友与亲人。可是这些研究却不能解释,为什么这种传染现象的强度会因传播人与接受人的不同而不同。为什么身边的朋友比身边的兄弟姐妹更容易把快乐传染给我们?为什么隔壁的邻居能显著影响我们,而数十米外同一条街上的其他住户却不能? 陌生人的能量 两个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社交联系的频繁程度与强度。这倒没什么好惊讶的:我们都知道要想造成情绪的感染,距离就必须接近。另外,我们与别人感觉越近,受到移情作用的影响也就越大,也就越容易进入他们的情绪状态。可是,这两个因素在日常交往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却并不为人所知。 另外未经测试也不甚清楚的是,情绪是否可以在虚拟网络空间里传播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模仿别人行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情绪是如此,其他在社交网里传播、被我们无意中捡起的行为呢?2007年,克里斯塔克斯的研究小组同样在调查佛明罕心脏病研究数据时发现,肥胖症的传播方式也与快乐相仿。你长胖的概率会随着你朋友长胖而增加,甚至也受到你社交圈之外的人的影响。肥胖症似乎可以由社交联系传导,克里斯塔克斯说。同样,你所交往的人决定了你是否容易罹患肥胖症:在排除了社会和经济地位、年龄等因素之后,研究者发现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个肥胖朋友,他患肥胖症的概率增加57%,若他的兄弟姐妹中有人肥胖,概率增加40%,而如果其配偶肥胖,增加37%。(《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第357卷,第370页) 可是,邻居肥胖与否对你并无影响,你和你的朋友居住距离的远近也不那么重要,看起来肥胖症的传播机制很可能与快乐不同,其关键不是模仿别人的行为,而是你对某种社会标准的认同。用别的话来说,就是当你的朋友长胖时,你对肥胖的接受程度也会随之改变。但与快乐相似的是,同性亲友对你的影响远大于异性。虽然为什么性别对情绪传染具有影响尚不明了,性别对体型标准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女人同女人比,男人同男人比,克里斯塔克斯说。这也能解释近年来饮食失调症在一些在校女生的圈子中成为流行病的现象。 这种社会标准的传播现象也能解释克里斯塔克斯的另一项发现:当人们戒烟时,他们往往与一群朋友、亲戚或熟人一起戒烟。因为戒烟后,不抽烟就变成了社交中让人接受的常态,抽烟的人将在社交群中被边缘化。在戒烟这件事上,人们最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如果你戒烟,你的配偶戒烟的可能性增加67%。工作中的同事也颇具影响力,尤其在公作场所不大,同事之间联系又比较紧密的情况下。此外,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互相之间的影响大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第358卷,第2249页) 快乐、肥胖、烟瘾,这些我们曾以为是独立发生的事件实际上却深受社交的影响。许多其他的日常现象也是如此,这往往是我们想不到的。 快乐、肥胖、烟瘾,这些现象实际上深受社交的影响 以自闭症为例: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经济与政策研究所的彼得贝尔曼(Peter Beraman)在2004年发现自杀现象与特定的交友方式相关之后(《美国公共卫生杂志》,第94卷,第89页),目前正在研究近来自闭症案例增加是否也与社交有关。他的调查还在进行之中,但他说其研究结果很可能具有爆炸性。如果你的社区中有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你的孩子被诊断为自闭儿的可能性很可能将显著增加。 为什么能传播三层? 虽然社交传染 采取何种 的 机制取决于被传播的现象,很多情况下传播的动态却很相似。举例来说,克里斯塔克斯发现无论是快乐、肥胖还是烟瘾,其传染性都能深入到社交圈的第三层(传染到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译者注),而不是更远。他怀疑这可能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具有传染性的行为。为什么是三层呢?一种理论认为朋友圈生来就不稳定,处于边缘地带的人很容易就被挤出这个圈子。虽然你的朋友到明年还很可能是这些,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很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克里斯塔克斯说。 (译者注:我完全看不懂后两句是什么鬼逻辑桔子注:似乎不是试图论证,只是解释什么是四层) 这就导致了以下问题: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社交圈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很明显,许多因素都有作用:居住的地方、工作的地方、家庭成员多少、教育程度、宗教信仰、收入、兴趣爱好以及我们接近与自己相似的人的倾向。克里斯塔克斯的研究小组的新发现表明遗传因素也具有作用,这一发现将在下星期被发表出来。这项研究对比了同卵和异卵双胞胎,发现同卵双胞胎各自的社交圈之间的相似度显著高于异卵双胞胎,这说明你的基因对你社交圈的结构很有影响。这乍一听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性格特点譬如是爱交游还是害羞显然会影响我们与别人的联系。可是克里斯塔克斯说这一切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不是你的基因决定了你要与许多人交朋友,而是你的基因决定了你要与许多同样爱 交游 交友 的人交朋友 (译者注:这个逻辑同样很奇怪) 。这一切非常令人困惑:我们的基因怎么能决定我们在社交圈中的位置呢?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交圈里的群体智慧。有些研究者喜欢用鸟群作比一个人做出戒烟的决定正如鸟群中的一只鸟决定往左飞,都会影响到其它成员。 社会学家和其他人运用数学模型来检测分析社会行为的传播动态,试着去理解究竟是什么激发了这种现象。哥伦比亚大学的邓肯瓦特展示如果将特定的观点和行为播种在一个小社区里,这种观点与行为有可能会波及整个世界。这与《引爆流行》( The Tipping Point )的作者马尔科姆 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和其他一些人所持有的观点相左。后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流行病是基于几个关键人物的影响,而其他人只是盲从而已。瓦特认为并非如此,因为那些所谓关键人物只能与少数人相联系,而社交传播从快乐到对音乐的喜好的关键则在于一大群彼此相联的人互相影响。 面对如此强有力的社交力量,我们可有什么方法弱化它的效果么?看起来我们不大可能彻底逃避社交影响,无论我们有多想做到。即使你意识到这点,你很可能还是会受到影响。瓦特说。当然,意识到这些影响的存在会对避免不好的行为或者培养好的习惯有所帮助。我们可以更小心地选择新朋友,找寻那些具有我们倾心的生活方式的人:譬如,如果你想减肥,那就加入跑步俱乐部,更要紧的是,开始和其中的成员交朋友吧。 切断与旧日朋友的联系可能有些激进,但尽量少与那些具有我们不愿沾染的习惯的人相处却是个不错的主意:譬如那些懒惰的人,或者思想消极的人。而且,注意那些与这种人交往的人,哪怕他们并不表现出相似的观点的行为可别忘了传染性能深入社交圈第三层哦。最终,如果你必须与那些有着不良性为与情绪的人打交道的话(譬如在家庭聚会中也许你必须直面某些亲戚),你最好注意抑制你天性中想要模仿他们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倾向,借此来限制传染的效力不过,这可能导致这些人自然而然地不再愿意与你打交道了。 这种游戏规则将导致社交的微妙变化。我们总是易于受到我们身边人所作所为的影响,所以请尽量保证你身边围绕着正确的人。记住这句新格言:与我们相处的那些人塑造了我们。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139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