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mers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MERS病毒非结构蛋白nsp3、nsp4共同诱导双层膜囊泡结构形成
IPBCS 2018-3-20 10:10
MERS 病毒非结构蛋白 nsp3 、 nsp4 共同诱导双层膜囊泡结构形成 本文为阅读 Oudshoorn, Diede, et al. Expression and Cleavage of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nsp3-4 Polyprotein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Double-Membrane Vesicles That Mimic Those Associated with Coronaviral RNA Replication. Mbio 8.6(2017). 的读后感,读后感作者:郝炜 \0 \0 前言: RNA 病毒是人类可怕的敌人,许多严重的传染病均由 RNA 病毒引起。例如,人们所熟知的引起中东呼吸综合症的冠状病毒 MERS 病毒、它的近亲 SARS 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 EV71 肠道病毒、引起丙型肝炎的 HCV 病毒,和近几年新出现的通过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 Zika virus )。这些病毒属于正链 RNA 病毒,它们侵入人体细胞以后,会破坏内质网膜原有的结构,诱导形成特征性的双层膜囊泡结构( double membrane vesicle, DMV )。这样异常的囊泡结构是病毒 RNA 基因组进行转录复制的场所,同时也为病毒 RNA 以及参与转录复制的病毒非结构蛋白提供保护屏障,使其不受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目前,该类囊泡结构的形成机制仍不清楚。 论文研究内容: 之前的研究证据表明, SARS 病毒三个非结构蛋白 nsp3 、 nsp4 和 nsp6 均具有跨膜区,可能与 DMV 的形成有关。该论文以 MERS 病毒为模型,在宿主细胞中分别表达了具有自切功能的 nsp3-4 ( nsp3 与 nsp 4 的融合蛋白)与 nsp3-6 ( nsp3 与 nsp 6 的融合蛋白)。利用透射电镜以及切片扫描电镜 (electron tomography , ET) 技术,作者研究了细胞中 DMV 的形成规律。结果显示: nsp3-4 融合蛋白的表达足以诱导细胞中 DMV 的形成。同样,当共表达 nsp3 和 nsp4 蛋白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与之相反,当表达经过突变而无法自切的 nsp3-4 融合蛋白,或者仅单独表达 nsp3 或 nsp4 时,则无法诱导细胞中 DMV 的形成,但仍能诱导 DMV 前体结构的形成。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 nsp6 对 DMV 的形成是无关紧要的,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该研究的结论是: MERS 病毒的 nsp3 和 nsp4 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能够共同诱导细胞的 DMV 的形成。 个人读后感: 正链 RNA 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一个共同特征是 DMV 的形成,因为 DMV 是病毒基因组 RNA 合成的场所,其形成是病毒复制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揭示 DMV 形成的分子机制能够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策略。该论文虽然提供了 MERS 病毒 nsp3 、 nsp4 诱导 DMV 形成的直接证据和实验现象,但是没有揭示这一诱导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特别是在内质网膜上与 nsp3 、 nsp4 发生作用的宿主因子的种类,而这些宿主因子也有可能参与其它病毒相应非结构蛋白作用而诱导 DMV 形成。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51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创新理念(one health)应对新发传染病
热度 4 jiahailu 2015-6-17 12:41
创新理念(one health)应对新发传染病 陆家海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1 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人兽共患病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旅游业的发展、人口增加及环境变化(包括农业集约化、气候变化、人类入侵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客观上加剧了人兽共患病的传播,这不仅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危害畜牧业的发展,影响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动物和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控制人兽共患病问题显得比以往更复杂,更棘手。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43种传染病,在我国存在或潜在的有20余种,而 SARS , 登革热, H5N1 等传染病在中国的流行暴发始于广东省,这与广东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人文等密切相关。新形势下, One Health 备受各界人士关注。 One Health 理念注重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间的关联性,强调跨学科、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重视环境在疫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旨在实现人类、动物和环境的整体健康。因此,在广东率先实施 One Health 理念,对于控制人兽共患病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行暴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兽共患病指在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或感染症,由人类和脊椎动物的共同或相似病原体引起,在流行病学上密切相关。很多人兽共患病既是畜禽的严重疾病,也是人类烈性传染病。目前已明确记载的人兽共患病超过200种,60%的人兽共患病来自动物,80%人兽共患病可寄生于多种宿主,75%新发传染病为人兽共患病。132种新兴人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中,有99种为人兽共患病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疾病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是非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2倍。一些传统流行病的病原体通过变异再度肆虐人兽,如鼠疫、肺结核、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登革热等;新出现的传染病对人类造成新威胁,如艾滋病、 SARS 、埃博拉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等。 人兽共患病可 通过食物链传播,进而 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如下图所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日益频繁,增加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风险,严重影响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危害了消费者利益,威胁人的生命与健康。目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病毒有其流感病毒、狂犬病毒、口蹄疫病毒及朊病毒(疯牛病);污染的细菌有高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肉毒杆菌、结核病、布鲁氏菌病及李斯特菌;污染的寄生虫有绦虫,囊虫,弓形虫,旋毛虫等。 注:蓝色箭头是可控途径;红色及紫色箭头是不可控或逃逸控制;排泄物和患病动物体内的病原体可在环境中传播;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动物用于农业生产,当这些动物老了或患病时,也会屠杀买卖(虚线部分),而不是直接销毁。大多数野生动物携带高致病性及致死性病原体。在发展中国家,人与动物的接触比较频繁,因此,人兽共患病的发病风险相对高于发达国家。 注:“从农场到餐桌”方案展示了传染性疾病在食物链中的传播过程。 One Health 更加关注职业人群的健康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 人兽共患病给畜禽产业带来严重打击。2003年H5N1的暴发,造成1.4亿家禽被捕杀,90多人死亡以及亚洲禽类市场损失100亿美元。香港1997年发生H5N1禽流感时,香港政府为此下令屠宰 150万只在港的活鸡,并暂停从外埠输入活鸡;我国于2013年2月19日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 禽流感病例起,截止2013年6月底,全国家禽产业损失已超过400 亿元;2009年全球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涉致使我国生猪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生猪价格、白条肉出厂价格、仔猪价格均呈现持续走低态势。养殖户成本倒挂,超市猪肉销售清淡,价格直线下降。这与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的暴发,消费者对猪肉产生恐惧心理不无关系。 当今,在人兽共患病造成空前威胁的形势下,我们更需要打破陈旧观念,鼓励并支持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间建立信任,共同合作以改善人和动物的生存、生活质量,以达到各自的最佳健康状态。该方法已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以及部分国家机构和跨学科专业团体看作疫病预防控制策略的主要构成要素。这就是 One Health 理念。 “ One Health ”一词可追溯到 2004 年国际野生动物学会召开的“ One World , One Health ”会议,该会议强调人类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紧密相关以及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对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影响。此后, One Health 得到国际重大组织机构的关注与支持,并召开一系列会议促进 One Health 发展。 2008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FAO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联合国流感协调署( UMSIC )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制定了“关于在人 - 动物 - 环境接触界面上应对和降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风险的战略合作框架”。 2010 年, WHO , FAO 及 OIE 在河内召开会议,三方达成协议,即“ WHO-FAO-OIE 合作协议:在人 - 动物 - 环境接触界面共担责任,协调全球活动” ,该协议促成了全球包括人兽共患病在内的重大动物疾病早期预警系统的建立,该系统通过共享疾病信息、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和风险评估,在疾病方面提供重要信息。 2011 年 2 月 14 日,首届 One Health 国际会议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 2015 年 10 月 4 日,即将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第三次全球风险论坛 One Health 峰会。 One Health 也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 2006 年,美国兽医学会( AVMA )成立 “ One Health ”委员会( OHC ),其组成包括美国医学协会、美国兽医医学协会、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美国传染病协会、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及美国兽医医学院校协会,后两者的加入从教育上打破了专业屏障。并且,爱丁堡大学已经开启了 One Health 硕士学位课程。 此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机构的支持下,积极响应 One Health 理念,根据国情制定相应的 One Health 策略。孟加拉国暴发炭疽和尼帕病毒时,卫生部、渔业和家禽部门及环境部门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 FAO 及 WHO 的支持下,制定了应对及控制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 One Health 战略框架;不丹国的公共卫生及动物卫生部门应用 One Health 方法,通过联合行动,计算机网络交流及多学科研究,制定项目建议书以预防和控制禽流感及狂犬病,并且,国际联合组织将专门为不丹制定适合当地的人 - 动物 - 环境接触界面的 One Health 方法;印度成立联合监测组以预防控制禽流感,并且明确规定了公共卫生部门和动物卫生部门在炭疽、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鼠疫及狂犬病的防控中建立合作关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 WHO 在人兽共患病的防控方面开设了医学和兽医专业人员的联合培养课程,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及农业研究委员会携手合作以促进人兽共患病和食品安全的多学科研究;印尼为控制禽流感而成立跨部门合作委员会,最终发展为人畜共患病委员会以应对新发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并且,在省级水平开展跨部门合作会议,以讨论禽流感,狂犬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在缅甸, WHO 和 FAO 支持 卫生部、畜牧养殖部门及兽医部门 在暴发调查、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和信息共享方面合作, 2008 年以后,卫生部、畜牧养殖部门及兽医部门在国家级,部门间及乡镇间都有合作, 2011 年 3 月,缅甸人兽共患病工作组召开会议,促成各部门在 H5N1 、狂犬病、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炭疽的防控方面合作。 One Health 在其他国家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首先,在疾病防控方面的典型成就: 1994 年,澳大利亚暴发的亨德拉病毒(马流感),促使公共卫生部门,兽医部门,环境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尤其是后者的加入,对于该病毒的防控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环境管理部门最先关注到野生动物,但传染病方面的知识却是有限的。三者的合作对于疾病的防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此次暴发取得最大的成就是,人们意识到以养马职业人群为检测重点,但最终控制此疾病依赖于马疫苗的研究。此外, One Health 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颇为重要。许多人兽共患病可通过食物链传播,而多数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是由于食物链中涉及的各部门,即动物部门,食品安全部门,公共卫生部门之间缺乏合作所致。如出血性大肠杆菌( EHCE ),人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及其排泄物、接触或食用污染的食物、生食或食用未熟的食物而感染,有效控制感染基于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此外,环境管理(防治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及其尸体对水及食物的污染)也非常重要。为了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成立 One Health 办公室,协调各方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相互合作。 One Health 获得国际组织机构及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关注,并在疾病防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当然,中国也积极跟进 One Health 的发展步伐。 2014 年11月22日至23日,中山大学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以及美国杜克大学等多家单位, 在国自然基金的资助下,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 One Health 研究国际论坛,此次会议以“食品安全、新发人兽共患病、环境科学、抗生素耐药性和野生动物生态学”,特邀钟南山、赵国屏、徐建国和陈君石4位院士以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多名知名专家发表演讲,参会单位包括中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中山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及中国科学院等10个省市地区的行政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所,涉及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兽医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等多领域学科,参会人数200多人。由此看出, One Health 倍受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新形势下,大家更呼吁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以实现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 此次会议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建立中国第一个 One Health 网站:“ 惟一地球,惟一世界,惟一健康( One Earth,OneWorld,One Health ) http://www.healthonly.cn/sunshine.asp?a_id=253 ”。 推动 One Health 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One Health 在中国取得的成就如下: 首先,中山大学陆家海教授团队与美国杜克大学 Gregory C.Gray 教授团队合作,在中山市疾控中心,广州市白云区疾控中心、畜牧兽医部门等单位的合作下,开展“广东养猪从业人员职业性暴露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关系”课题研究。发现猪从业人员既往感染猪H3N2的风险是社区居民的3.4倍,提示猪职业性暴露可能是人感染猪H3N2的危险因素;第二,陆家海教授团队选择河南省农村地区为研究现场并进行狂犬病基线调查,根据此基线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 One Health 社区干预模式,对居民狂犬病暴露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实施 One Health 社区干预模式后,居民狂犬病暴露发生率净下降 7.59% ,社区犬只免疫率由基线调查的 13.9% 上升至 82.5% 。第三,陆家海教授团队与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相关兽医部门合作,对登革热进行研究,发现登革热阴性感染者是引起登革热暴发的关键因素。 这些说明 One Health 在人兽共患病的防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及 建立“动物-人接触界面”疾病监测体系、早期综合预警系统及养殖职业人群的定期监测的重要性 。 广东省地处中国南部,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省份,亦是金融,工业,运输及贸易中心,人口流动大,有许多来自国内和国际的游客及移民。广东属亚热带,平均气温在20.4~23.1℃;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500~2000mm之间,汛期主要集中在4~9月。这种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使得国内许多传染性疾病始发于广东,并传播至其他省市。1996年初,在广东的一个养鹅农场分离出高致病性禽流感 H5N1 病原体,随后波及至亚洲,欧洲及非洲,2003~2004年广东共暴发9次禽流感,虽没有人感染H5N1的报道,但这次流行给禽类产业造成致命性打击;广东省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先发现和报告SARS 病例的地区,2002年 11月广东省河源市报告首例 SARS 病例,随后,该病波及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造成8450人发病,其中,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7747人,占全球病例总数的92%,全球经济损失590亿美元, 中国损失179亿美元;2013年2月,广东发生第一例人感染 H7N9 的病例,截止2014 年底,全国已有466人感染 H7N9 ,其中64人死亡;1978 年 5 月登革热在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开始新一轮的流行,当年报告病例 22 017 例,死亡 14 例。此后几十年,登革热呈现散发状况。但2014年,广东登革热空前暴发,全省共45171病例,其数量超过以往30年病例数总和。此外,病死猪肉、二噁英污染、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瘦肉精及苏丹红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2015年4月13日,广东省河源市发生一起饮用未经消毒的生鲜羊奶引起的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39人感染布鲁氏菌病。这些都对人体健康及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在中国,广东省是许多新发传染病的始发地点,如果率先实施 One Health 理念及方法,建立“动物-人接触界面”疾病监测体系、早期综合预警及养殖职业人群的定期监测系统,对于人兽共患病及其他传染病,正真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关口控制疾病,以防疾病蔓延扩散,对于全国乃至全球疾病控制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继 SARS 之后,2015年5月29日,广东惠州确诊第一例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以及2014年西非的烈性传染病埃博拉如果传播至中国,那么首先会在广东暴发,加之广东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一旦蔓延,其后果不堪设想。还有一些潜在的人兽共患病不断发生,不仅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也给畜牧养殖业带来毁灭性打击。人兽共患病的传播流行和间歇性暴发,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在新发传染病应对率先实施 One Health 理念及方法,迫在眉睫。
个人分类: 关注国家|14680 次阅读|4 个评论
MERS样品变成了少数人发表SCI文章的资源
热度 7 gaoshannankai 2015-6-6 09:11
强烈要求对于国内各个科研机构公开MERS样品。 对于人类重大疾病,应该动用全民力量进行研究分析。 国内很多科研机构,特别是在病毒,免疫以及生物信息方面 有优势的机构,都应该有机会接触到样品或者原始数据。 掌握MERS样品的机构有义务提取更多的DNA和RNA(质粒保存), 向相关科研机构开放。 现在什么局面,国家疾控中心CDC都拿不到地方CDC的样品。 前两年,国家CDC研究艾滋病的某个老大,用了地方CDC的数据, 居然被告到了法庭,什么玩意,什么世道? CDC也好,研究所也好,大学也霸,你们的钱都是纳税人给建立的, 所有科研资源都归国家,什么你的,我的,谁也没有资格拥有 样品和原始数据, 科研成果是可以归属具体单位,但是样品和原始 数据归属国家。 现在,样品和原始数据成为了少数人发家致富的资本。病人血液, 或者某个地区的植物,矿石,谁先控制就是谁的,然后用这些资源 换取SCI文章。众所周知,为什么医疗领域那么多买卖文章,其中 很大一部分就是医生用病人样品作为资源与公司交易得来的。 什么玩意,什么世道,土匪,流氓。
1794 次阅读|7 个评论
从SARS到MERS:“狼”又来了
热度 6 qpzeng 2015-6-5 09:29
十年前在中国肆虐的急 重 性呼吸道综合症 (SARS )至今仍让国人记忆犹新,伤痛不可谓不惨重,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全球累计SARS病例8422例,死亡919人。其中,中国内地发病5327例,死亡349人。香港发病1755人,死亡300人。台湾发病665例,死亡180人。 可是,2012年 中东呼吸道综合症(MERS)出现后, 在整个中东地区 3年内也 只报告了1139例,死亡431人,国人已逐渐从 不寒而栗慢慢变成麻木不仁,认为MERS的致病性与致死率远不如SARS,灾难 似乎 离我们还很遥远 。这让我们想起那位整天价恶作剧呼喊“狼来了”的骗人牧童,但这次“狼”真的来了。 “人算不如天算”。最近,仅仅因为一位 从中东归来的 韩国人染上MERS,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引发韩国群现众多病例。目前韩国已隔离1600余人,确诊41人,死亡4人 ,大有失控流行的趋势。更有甚者,一位韩国感染者竟然把MERS病毒经香港带入我国内地(广东惠州),使得数十位密切接触者被隔离。 MERS像SARS一样,都属于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恶性 传染病。它们又可以被称为“畜传病”或“人畜共患病”(zoonosis),据称SARS的天然动物宿主是蝙蝠,MERS的天然动物宿主是骆驼。动物病毒宿主范围扩展到人类, 通常是基因突变的结果。随着宿主适应性进化,其传播方式、潜伏期和致病性都会发生变化。 这类病毒性传染病的可怕之处倒不是病毒本身会引起非常严重的病变,而是这些人类陌生病毒入侵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使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在肺泡集聚引起呼吸衰竭而致命。同时,也会因大量一氧化氮迸发导致代谢性缺氧。可以说,被MERS或SARS感染后,与其说是病毒“杀人”,不如说是感染者免疫系统启动的“自杀”! 由于SARS和MERS病毒并不像艾滋病毒(HIV)或乙肝病毒(HBV)那样把它们的基因组整合在人类染色体上,而是存在于感染细胞核外。只要假以足够的刺激时间,人体就能形成中和抗体并最终剿灭病毒。所以,一旦不幸感染了SARS或MERS病毒,首要任务并不是抗病毒,而是抑制免疫。只要不让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人就不会“自杀”死亡,也就为人体战胜病毒赢得了时间。 由这个致病特点推论,一般来说,器官移植患者感染后的死亡风险最低,因为他们每天都会服用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其次是常年服用抗炎药物的类风湿病患者。高龄老人 因免疫力衰退,感染 后死亡率也会有所降低。婴儿及幼龄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其染病后的致死率可能要比成年人低。当然,由于免疫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这里谈及的只是普遍现象而非个别例外情况。 一旦不幸疑现发病征兆(离开MERS高发区12日内出现高烧、咳嗽等),就要立即前往医院确诊,经确诊后就要严格隔离,不能擅自离开隔离区,防止人群传播。目前尚无有规可循的治疗MERS的 成熟 临床经验,医生只能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抗病毒制剂(干扰素、利巴韦林)和免疫抑制剂,较普通的免疫抑制药物有皮质类固醇类抗炎药,较高级的有 TNF-α阻断剂(单抗)等。 总之, 遭遇恶性传染病突袭,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应存任何侥幸心理。SARS、MERS、H5N1等病毒正在不断寻求突破人类免疫防线,我们绝对不能让它们在人体内“扎下根”,一定要稳、准、狠地坚决剿灭之,将病毒入侵扼杀在萌芽状态。 附:新加坡《联合早报》专稿 确诊患者增至36人 被隔离者逾1600 韩MERS死亡病例增至三人 姜贵瑛 2015年06月05日 | 在首尔,工人在地铁车厢内进行消毒工作。MERS使人心惶惶,防范措施逐渐加强。(路透社) 一名疑似MERS第二代人传人的82岁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这是韩国首例MERS第二代人传人死亡病例。新增病例包括一名在韩国江南三星医院的男医生。 姜贵瑛 首尔通讯员 kanggy@sph.com.sg 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日益严峻,昨日又有一人确定死于此病,死亡病例增至三人,确诊患者增至36人,被隔离者也大幅增至超过1600人。由于一名新增病人曾多次参加大型活动,令人担心疫情会扩散到首尔社区。 韩国保健福祉部昨日表示,3日傍晚,一名疑似MERS第二代人传人患者(82岁,男)在治疗期间死亡。他于上个月30日被隔离,2日DNA检测还呈阴性,但死后的检测却呈阳性。这是韩国首例MERS第二代人传人死亡病例,至此死亡人数升至三个。 昨日一天之内韩国的MERS确诊患者就增加三人,使累计确诊患者总数达36人。新增病例包括一名在韩国江南三星医院的男医生(38岁),这消息让民众更感到恐慌。 保健福祉部公共保健政策官权俊旭说:“虽然他不是曾经治疗MERS患者的医生,但他在第14例确诊患者旁边看了其他病人,可能是在此过程中被传染的。” 第35例患者隔离期间 出席活动与千多人接触 首尔市高层人士透露,这名医生是第35例确诊患者,他在家隔离时竟然多次出席了大型活动,约和1000多人接触。这表示,政府防疫系统出现漏洞,疫情恐怕也将扩散至首尔。 到昨天,被隔离观察的人也增至1667个,包括一组士兵。 韩国国防部表示,京畿道乌山空军基地的一名士官长被确诊为MERS患者。这名士官长因足肌腱断裂住进京畿道一家医院,而当时病房上层有一名MERS患者在接受治疗。 目前这名士官长没有出现高烧、咳嗽等症状,但为了安全起见,六名曾去探望这名士官长的军中干部被令隔离观察,连他们所属部队中的74名士兵也必须隔离。为防止MERS病毒传入军中,国防部也下令士兵留营禁止外出。 MERS疫情不断扩大,韩国人心惶惶,停课学校已经增加到超过1160所。昨日韩国高中进行高考模拟考试,考生都戴着口罩参加考试,有900名学生因担心疫情而缺考。 为了防范传染,韩国人现在纷纷抢购卫生用品、口罩和洗手液等物品的销售量激增。 一家商店的员工说:“一天平均进货40到50个口罩,但口罩一来就被扫空。而且,像医生佩戴的N95和KF94等口罩,因能隔开细菌,因此特别抢手。” 韩国著名电商G-Market表示,从5月20日至6月3日,个人卫生用品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倍增,口罩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40%,洗手液的销量增长了214%。 新增病例均属于 医疗机构内感染 尽管MERS疫情持续扩大,韩国卫生当局昨天仍强调,新增病例均属于医疗机构内的感染,并非在医疗机构外的社区感染;可是究竟出现感染的是哪些医院,当局仍不肯公布,遭舆论强烈谴责。 韩国经济媒体Etoday报道,美国去年出现MERS病例时,详细公开了患者所经过的路线、接受治疗的医院。反观韩国,只是尽全力严处散布疫情“谣言”的行为,而对于MERS疫情的通报很不透明。报道指出,政府应该公布有关医院名单,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另一方面,根据韩国观光公社统计,受MERS疫情影响,取消赴韩旅游计划的外国游客已增至1万1800多人。其中,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共有4400多名游客取消行程,日本和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有400多名游客暂时不去韩国了。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815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冠状病毒 钱朝晖
IPBCS 2015-5-30 11:27
冠状病毒,一类主要感染脊椎动物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其基因组是已知 RNA 病毒中最大的 (~30kb), 能在人和动物中导致多种多样的疾病。人们熟知的冠状病毒包括 2003 年在我国爆发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病毒和 2012 年在中东地区流行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MERS )。这两次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流行均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强烈关注。就在昨天,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在我国广东出现的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又一次将人们关注的焦点指向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的名称源于病毒颗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呈现日冕样形态。这一形态是由分布于病毒包膜上的众多刺突蛋白( spike, S )所形成的。冠状病毒的包膜上通常含有 3 类囊膜糖蛋白: S 蛋白,小包膜蛋白( Envelope Protein , E ),和膜蛋白( Membrane Protein , M )。少数冠状病毒含有第四种囊膜糖蛋白,即血凝素酯酶( Haemaglutinin-esterase , HE )。 S 蛋白主要负责跟宿主的特异的蛋白受体相互作用,介导病毒和细胞膜的融合,从而让病毒的基因组进入细胞; E 蛋白和 M 蛋白对于冠状病毒的有效装配和出细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 HE 蛋白的功能则跟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苷酶( neuraminidase , NA )相似,对于子代病毒的释放非常重要。 根据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冠状病毒可分为 4 个属, a , b , g ,和 d 。目前已发现的人的冠状病毒主要有 6 种,分别命名为: 229E,NL63, HKU1 , OC43 , SARS 和最近发现的中东呼吸综合症病毒( Middle-eastRespiratory Syndrome , MERS )。其中 229E 和 NL63 属于 a 冠状病毒, HKU1 和 OC43 属于 b 冠状病毒 A 亚型, SARS 属于 b 冠状病毒 B 亚型,而 MERS 则属于 b 冠状病毒 C 亚型。感染 229E,NL63, HKU1 ,和 OC43 的症状跟普通感冒类似,大部分人在 6 岁以前都被感染过,只有在少数小孩、老人、或免疫缺陷的人才会导致较严重的肺炎 。 与此相对应的是 SARS 和 MERS 病毒,它们的感染会导致严重的肺炎,确诊病例死亡率分别达到 9.6% 和 38% 。 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约为 27-32Kb ,其中前 2/3 ( ORF1ab )编码一个非结构性多聚蛋白( Polyprotein 1ab , PP1ab ),而后面 1/3 编码四个结构性蛋白,即为 S 、 E 、 M 和 N 蛋白。 PP1ab 进一步由病毒蛋白酶切割形成 16 个非结构性蛋白( nonstructural protein,NSP ),大多数 NSPs 参与病毒复制复合物的形成。其中 NSP14 编码 3 ’ -5 ’的外切酶,由于 NSP14 的存在使冠状病毒基因组复制的保真性比其它 RNA 病毒提高了 1-2 个数量级,这可能是为什么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能达到将近 30Kb 的一个主要原因。 虽然由于 SARS 和 MERS 的爆发,有关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很快,但仍然有许多关键科学问题有待解决,例如 1 . 适用的动物模型有限; 2 . 有关病毒复制机制空白较大,主要的复制蛋白的结构完全没有; 3 . 病毒的装配机制基本不清楚; 4 . 只有局部的 S 蛋白构象,但整体 S 蛋白的构象完全空白, S 蛋白介导的膜融合机制也并不是很清楚; 5 . 没有有效药物和疫苗。
个人分类: 病毒入侵机制|6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6: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