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桃李不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说说“逃避式考研”
热度 6 fdc1947 2019-8-19 07:59
说说 “ 逃避式考研 ” 前些天《科学网 ·新闻》刊载了一则新闻报道:标题是《 逃避式考研渐热:留恋校园?恐惧社会? 》( 7月29日)。 所谓逃避式考研,就是 考生 考研 只为逃避 就业 。 该文在小标题 “ ‘ 逃避式考研 ’ 成新风 向 ” 下 , 引用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 《 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称 , 考生的 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 “备胎”,分别达到30%、21%。 报道转引一位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话说: 身边的同学因为 “逃避”进入社会而读研的不在少数。“就我观察,我们班应该有三分之一”。 做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要继续深造,学习、研究。理论 上说应当是比较艰苦的工作,生活待遇也不很好,还要交学费,但是,现在却成了某些大学毕业生不想就业的避风港。这些考生并不是志在科学研究,只是逃避就业,他们 在大学生活了四年,还没有待够,还想多待几年, 这说明什么问题?其 原因何在?这些都是 很有必要研究一下的事情。 我看原因是否可以从三个方面说起。 首先,说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如今的学生与十几年前、几十年前的学生已经大不相同了,很大一个百分比的学生是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柴米贵的。从小到大,他们的任务便是在学校里好好读书,书读得越好(其标准是学历高、读书的学校名气大),就越给父母家长争光。儿女读书好、学历高,父母家长就脸上有光,艰苦一点甚至累死累活,心甘情愿。当然,大多数家庭实际上也确实还 “养得起”一位这样的学生,这是这些年社会发展的结果。 在这种家庭和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学生,当然不会去体谅工作挣钱的辛苦。如果有可能,把 “学校的座位”坐穿,做学生做到实在不能再做那一天,便是他们的理想。如果继续上学有百分之一的可能而不去争取,却去艰苦地工作挣钱,父母家长就首先不同意,觉得自己亏欠了儿女。做家长的这个态度,当学生的当然乐得遵从。即使有的家长有难意,从小只顾自己的儿女们也往往装着或真的看不到。 其次,是大学本科的学习和生活。能够考研的学生,都不会是多门课程不及格的差生,应当是比较好的学生。现在学校对本科学生学习的要求太低,学生并不需要很艰苦地努力、稍微用功一点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成绩。学校方面最希望的是学生能够平安学完课程,及格率尽可能不要太低,使学生都能够平平安安地毕业,不要出任何意外。教师当然服从和遵循学校的要求,很少有故意给自己找不痛快的,能够高抬贵手当然就抬了。剩下的能够略微用功,记背教师所给出的那个几个条条的,那就是好学生了。所以,如今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也并不需要非常刻苦地学习。 如今绝大多数担任本科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照着一本教科书按部就班地讲授。不然,学校和学校的上级都会对此提出异议。即使对于较好的学生,教师也不会要求他们去看一本又一本的大部头参考书,去研究课程中涉及内容的来龙去脉,去追寻学科现今的进展等等。这样的学习,对于惯于在高中时艰苦刷题的学生来说,要拿一个高分,实际上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现在的考研,实际上与高考也没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全国统一的那些课程。它们的备考过程,都是要求背书刷题而已。暑假里,总有一些学生在学校学习、备考。我上午十点多钟到学校树林里散步,无论是平时还是暑假假期,总会看到有送快餐的 “小哥”,拎着饭盒在学校里向学生宿舍匆匆而行,我相信那是在用功勤读的学子们起床了。已经习惯于看书背书做习题的这些好学生,会觉得在学校这样的学习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较为轻松的生活。 第三, 是现在的研究生教育对本科生的影响。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相类似,也是 “严进宽出”。虽然说论文写作、答辩等需要过一个个关口,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有惊无险,平稳过关。淘汰率很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考生当然了解这一点。研究生们的学习生活,也并不比本科生有质量上的大的变化,本科的弟妹们也看在眼里。 硕士和博士本是要研究生 “攻读”完毕、通过论文答辩后才可能拿到的相应学位,可是,如今硕士与硕士生、博士与博士生几乎是“等价语”了。某“最高学府”的刚刚考上尚未入学的硕士生们就敢于在给学校领导的信件中公开声称他们自己为“硕士”。月前一个女博士生“劈腿”多个男博士的新闻,在全国所有媒体上都声称是“女博士”,只有其母校的正式文件上说这是一个“女博士生”。人们之所以省略掉这个“生”字,实在是因为实际上它们相差不大,好像这个“生”字早晚都要拿掉的。我们想象一下,假定研究生的淘汰率有三分之一之多,还没有入学的学生大概就不敢随随便便省掉这个“生”字了。 既然刚刚考上就敢于声称自己已经是硕士了,这就说明对于考生们来说,只要考上,毕业也不会是难事。再过几年舒服日子的理想,也并不是空想。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大概是如今 “逃避式考研”渐热的主要原因。 不过,逃避式考研,也只是说一部分考生的考研目的。其实,考研的目的,本来就可以是多方面的。立志科学研究,愿意献身科学事业,当然是考研究生最好的目的。但实际上大多数人不见得都如此。每个人考研的目的也不会就是一个,往往有多个目的。有 “崇高”一点的,也有不那么崇高的,也有不怎么正确的,都有可能夹杂在一起。逃避式考研,也不一定完全不好。有些人喜欢学校这样的环境,愿意安静一点,本来就是很好的事情。如果真正能够安得下心来学习和工作,倒也可能真是搞学术的材料。 另外,读研究生的目的,只是在考试和读研究生之前的一个想法,实际上到了考上以后,真正进入到研究生的行列中之后,能不能很好的读书学习、研究,这还是另一个问题。学习的态度也是会起变化的,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这与研究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同学们的相互影响、研究生导师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研究集体的风气等等诸多因素有关。 这里面,研究生导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学校本来就是一个教育和学习的地方。所谓教书育人,并不是放在嘴上的教条,也不是说要去开一门什么课程,或者导师去对研究生作什么演讲和成天唠唠叨叨的训话,实际上就是导师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及适当的管理。导师认真教学、刻苦研究学问,学生自然会受到熏陶和教育。古人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人们也不必为有多少人 “逃避式考研”而过于担心。当然,在挑选和录取研究生的时候,导师总是希望得到最合适的研究生,这就靠导师在可能的范围内自己的努力和运气了。
个人分类: 教育|9054 次阅读|14 个评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热度 3 rwmf 2016-11-14 10:08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Part1 成为吴瑞人,欣喜若狂 距离得知幸获吴瑞奖学金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每每提到得奖的过程,心中还是充满了欢喜与激动。如今作为吴瑞人,从加入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来自于师长和前辈们的浓浓关怀。也许已交谈甚多,也许还未曾谋面,但一个共有的标签“吴瑞人”就能把彼此间的距离缩短到最小,不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兄弟姐妹;不论研究什么方向,都能相谈甚欢。这样一群人,会对吴瑞先生有着别样的敬仰,会把吴瑞奖学金作为至高的荣誉;这样一群人,会出现在任何你需要帮助的时刻,像家人一样给予你支持和关爱;这样一群人,感恩于自己接受到的帮助,也从不吝于提供帮助,并随时准备着将吴瑞先生的精神薪火相传。 参加2016年CBIS年会的吴瑞奖学金得主与吴瑞基金会主席孙晓红教授的合影 Part2 回顾申请种种,感慨万千 我叫张兴,来自于北京大学,师承郭红卫教授(目前就职于南方科技大学),致力于以拟南芥为模式生物研究植物激素调控顶端弯钩的分子机制,而顶端弯钩的能否形成决定了拟南芥幼苗能否成功出土。2014年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植物学顶尖期刊《 The Plant Cell 》发表文章,揭示了植物激素乙烯与茉莉素拮抗调控顶端弯钩的分子机制,文章内容被“Teaching Tools in Plant Biology”引用授课。 我与吴瑞奖学金的情缘起始于2015年,并有幸能在2016年加入吴瑞大家庭。借此机会分享我从申请到面试过程中的些许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即将申请吴瑞奖学金的同道中人有所帮助。 吴瑞奖学金的申请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提交书面材料,除了三封推荐信之外,申请人需要认真准备CV和PS,清楚的介绍自己和工作,包括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自己在课题中承担的任务;第二个阶段是面试,在“多对一”的环境中进行15 min的紧张面试,你需要向面试老师描述你的工作,并回答老师们随时抛给你的问题。“吴瑞奖注重申请人的科研专注力、潜力、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科研文章并非是最重要且唯一的参考条件。”而这些能力需要你呈现在提交的书面材料上,以及面试的过程中。在材料准备和面试表现的细节上,每位同学可能各具特色,但我觉得有几点共性值得学习: 1、 对自己课题的全面理解。 吴瑞奖学金旨在支持热爱科研并致力于科研的PhD学生,帮助他们实现对科学的追求,因此对候选人的要求非常高,首要条件就是对课题的全面理解。这要求你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意义,能清楚的掌握课题的来龙去脉,能简洁清晰的向他人(包括跨领域同行,甚至是非生物领域人士)描述自己的工作以及自己在推动课题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 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科学人是吴瑞先生的追求,也是吴瑞奖学金设立的目标。因此在获奖人的选拔过程中,对科研未来的规划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这要求候选人谨慎思考博后的研究方向,以及未来成为PI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2、 面对“质疑”的从容心态。 前文提到申请的第二个阶段是“多对一”的面试,短暂的15 min内你需要用最精炼的语言向面试老师描述工作并迎接随时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对你提出假设的肯定,当然更加可能是质疑;可能是和课题直接相关的,也可能是基于课题而延伸出来、超出领域的新想法。虽然研究方向差别很大,但面试老师的问题个个一阵见血,直接问到要害。所以在这种快节奏、高强度的面试环境下,要求你能仍然保持冷静、清醒和理智,不惧怕质疑,有条不紊的回答问题。 3、 来自于师长的鼓励支持。 吴瑞奖学金对于PhD学生而言,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誉,也代表着高不可攀的山峰。很多人眼中的吴瑞奖学金是属于只能远远瞻仰、且没有几篇CNS就让人提不起胆量提交申请的范畴。在最初申请的时候,我因为同样的原因打了退堂鼓。很幸运的是,我的导师特别支持我们去申请,鼓励我们“文章只是一部分能力,更多的是考验我们对课题的理解、对科学问题的理解”。他认可我们的能力,也绝对相信我们的能力,所以觉得我们不应该被文章所限制,应该大胆去争取。我们时常会困于自己想象、设置的障碍中,高估面前的困难,而低估自己的潜力。但来自于师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会帮助我们增加自信心,进而不断的突破自我,实现更高的成就。正是因为郭老师的鼓励支持,我才开始了我的“吴瑞之旅”,也开启了另一段征程。我相信,吴瑞奖学金的每一位获奖人都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全力支持。 Part3 未来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很幸运,今年的我通过了复试,成为了吴瑞奖学金的第八届获奖人,最终走到了领奖台上,与其他几位获奖人团聚一起,听孙晓红老师给我们介绍往届“吴瑞人”现在的成就,自豪感油然而生;听钟伟民老师(面试老师之一,最严格的老师,无之一)对我们的由衷祝贺和谆谆教诲,他口中的“我们这帮人”是经历了公平、严格的层层筛选后在他的高压下仍然幸存下来的人,所以我们要绝对相信自己的实力,同时我们需要意识到,吴瑞奖学金只是对过去的总结,我们未来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台下所有人获奖人都会心微笑。 2016年吴瑞奖学金获得者的合影,左起第三位 是本文作者 的确,属于我们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而我与吴瑞奖学金的情缘,也是未完待续。 2016 年吴瑞奖学金得奖人 张兴 2016 年11月9日书于燕园
11514 次阅读|1 个评论
浅谈如何把握博文评论的“度”
dfedhw 2014-5-8 13:41
不时看到网上关于学术问题的一些争论,感觉有些争吵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故表达一下本人对此问题的看法,过去在工厂里也吃过一些亏,所以逐渐形成了以下思路: 1. 非本专业的问题,从来不会给别人下结论; 2. 即使是本专业的东西,因为有很多分支学科,甚至还有多学科的交叉,也不会随意下结论,更多的时候,先和身边的人讨论一下,“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然后再以试探性提问的方式征询对方的意见,看对方如何作答; 3. 如果说到最后,学术性意见还是不合,专家也没有评语之前,各自保留意见,还是不会给别人妄下结论,因为没有人逼着你认可他的观点; 4. 即使专家下了结论,也不会趁机跳出来落井下石,因为专家一时也可能会有没想到的地方,或者很多年以后,证明当年专家的看法也不全面,历史思维的局限性所致。 5. 哪怕最终证明你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也不能乘机笑话别人,正因为在和别人的平等争论过程中,你又一次得到了提高。 虚怀若谷是一种风度,一种气度,个人素质和你读过多少书没有关系。如果你真的比他“卓越”,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总之一句话:不要随便给别人下定论,无端地嘲讽别人更是大忌,有时候一个用词、一种口吻就会激起轩然大波。这便超越了围绕学术问题争辩的范畴,而直接上升为对对方的一种嘲弄和人身攻击,而且欺负到了别人家门口。这个“度”如果把握不好,那么被人反唇相讥也是自讨苦吃,不会首先尊重别人的人当然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轻薄之态,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如果发言之前,各自先退一步,冷静一下,看看说话的场合,就会少许多麻烦,避免“蝴蝶效应”。“主敬存诚,戒惧慎独”,每个人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发表博文本来就是任人评论的,说别人的思路不对,自己不认可,就事论事,这些都无可厚非,可以各自保留意见,甚至有时说话过激都在所难免,这些都没有关系,但是犯了错却没有勇气承认,这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了。只凭感觉、毫无根据地就贬低别人的成果,甚至欲借此抬高自己,这便更显得居心叵测了。 擅自“捆绑”专家的名号来压制别人,不但显得自己底气不足,而且辱没了专家的名声,想来专家也不会乐意,专家其实比一般人更谦虚。 你可以笑我是疯子,但别笑我是傻子。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25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