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萧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一次大萧条和第二次大萧条的异同
yue 2011-8-5 19:04
异 第一次大萧条的时候,各国普遍没有建立社会福利。而现在已经建立了,所以现在不会有革命。 第一次大萧条的时候,生产力比较低,而现在比较高,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人类不会出现贫穷。 第一次大萧条的时候,没有建立经济联合国,即WTO。经济危机的起因是国际贸易纠纷,结果是国际贸易纠纷的加剧,即以邻为壑。而现在却是各国的联手。 第一次大萧条的时候,没有政治联合国,即UN,世界政治发展水平很低。而现在进步多了,所以不会发生世界大战。 第一次大萧条的时候是生产过剩,而现在是消费过剩。 同 都采用经济刺激。刺激投资和消费。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3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萧条·金融危机·经济衰退
黄安年 2009-3-20 16:16
大萧条金融危机经济衰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0 日发布 按照美国官方权威性宣布,迄今这场影响全球的严重经济衰退是从 2007 年底开始的 , 直到 2008 年 9 月才宣称由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并向全球蔓延,而到了 2008 年底才将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连在一起 , 尽管连格老等超级掌门人曾宣称金融危机百年不遇,奥巴马在今年 1 月 20 日就职演说中也宣称我们处于危机之中,我们面临的挑战真实存在,并且严重而多重。它们不可能在一个短时间内被轻易征服。但是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危机 , 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我国主流媒体称为金融危机波及我国并影响实体经济 , 而凤凰卫视则天天嚷嚷金融海啸不动摇。 昨天美国国务院主控的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美国参考》发表文章称,对大萧条的定义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 ──即一个国家产出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值──持续下滑 10 %以上。经济衰退则指相对较小幅度、持续时间较短的经济下降。自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远未出现过任何近似大萧条的情况。 可以这样说 , 迄今这场危机没有超过了 1929-1933 年大危机的规模、 程度和影响,已经大体上成为共认,然而这些说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依然看法不同。 笔者以为,大萧条、金融危机、经济衰退都是一种经济危机现象,是不同经济危机影响和特点的表述。迄今没有任何一次危机超过了 1929-1933 年大危机 ( 或大萧条 ) 的严重程度 , 但是 2008 年秋以来的金融危机却是一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影响深远的危机。金融危机、经济衰退都是经济危机 , 但并非所有金融危机、经济衰退表现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的风源在美国 , 进入危机和走出危机的时间 , 影响大小和程度在各国之间是不同的。美国称今年底可以走出低谷过于乐观,我国对今年开始恢复性增长保有信心。既然是一次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 , 就需要各国政府同舟共济共同应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不负责任的损人害己的货币贬值或升值作为,其实货币政策并非美国的专利,如果使用得不当 , 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4 月的 G20 金融峰会是次重要的协调政策的会议 , 不过迄今没有乐见其成的迹象,相反我们看到危机在向实体经济和社会不稳定层面发展 , 如果经济危机处理不当 , 引发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 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那是一种危险的走向。 *****************************88 2009.03.18 美国在走向新的大萧条吗?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美国参考》 特约撰稿人 Burton Bollag 华盛顿── 89 岁的艾琳霍布森 (Irene Hobson) 仍记得上个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时期的困苦情景。例如,在她家所在的华盛顿的一个普通街区,不断有男人在人行道上边走边叫卖苹果。她的母亲靠为别人洗衣服来挣钱养家。她回忆说: 请我母亲洗衣服的人会送衣服给她。 所以,这使她和四个兄弟姐妹有衣穿。 今天,随着失业率的上升和经济进一步衰退,越来越多的人担心大萧条会在美国重演──那时有四分之一的劳动力失业,数百万计的美国人陷入贫困。 据 CNN/ 舆论调查公司 (CNN/Opinion Research Corporation) 于 3 月 17 日公布的一项调查,在被调查者中, 45% 的人认为明年可能会出现类似于 30 年代的大萧条,而 2008 年 12 月持这一看法的应答者为 38% 。 对大萧条的定义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 ──即一个国家产出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值──持续下滑 10 %以上。经济衰退则指相对较小幅度、持续时间较短的经济下降。自从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远未出现过任何近似大萧条的情况。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发生在 1973 年到 1975 年,当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 4.9% 。 美国高层官员表示,出现大萧条的危险极其微小。美联储 (Federal Reserve) 主席本伯南克 (Ben Bernanke) 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电视节目《 60 分钟》( 60 Minutes )的采访时──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指出,大萧条的风险已被 避免 。 但是,目前的危机仍与 30 年代有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当时与现在一样,银行倒闭,企业和消费者得到信贷越来越难。当时与现在一样,股票市场的大幅下降使股权人的财富急剧减少。在过去 17 个月里,道琼工业平均指数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跌落了 52% 。在股票市场 1929 年达到高峰值后的三年内,股票下跌了 89% 。 奥巴马总统的一位主要经济顾问克里斯蒂娜罗默 (Christina D. Romer) 说,早年的危机要严重得多。她通过比较几个关键指数说明这点。例如,美国的失业率现在达到 8.1% ,但是在 30 年代危机最严重时,失业率达到将近 25% 。在 30 年代,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社会保险网来缓解失业造成的影响。今天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高峰期下降了 2% ,而在大萧条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在 1929 年至 1933 年期间下降了 25% 以上。 这两次危机的一个关键区别是政府的应对措施。大多数经济学家指出,在大萧条的最初几年,政府采取的政策更加重了危机。由于经济下降,银行难以追回贷款,人们惊恐不安,纷纷从银行取出存款,从而导致将近 50% 的银行关门倒闭。生产、借贷和个人财富全面崩溃。 在 1929 年发生危机后的头几年,政府采取了保守措施,紧缩货币供应,任凭银行倒闭,没有采取多少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位于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沙雷恩奥哈洛伦 (Sharyn O'Halloran) 说: 胡佛总统 (Herbert Hoover) 当时认为,经济下滑是好事,可以淘汰无效经济活动。 这种无为政策到 1933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 (Franklin Roosevelt) 当选总统才发生变化。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 (New Deal) ,通过大规模政府开支创造就业,并恢复了一些经济活动。 面对当前的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积极应对行动。 2008 年秋,政府官员发出严重警告,若不采取行动,将可能导致大萧条再次发生。政府因此拿出数千亿美元来拯救银行和保险公司。奥巴马总统自 1 月份上任以来,扩充了这项政策,施行了大规模的刺激方案。 与 30 年代不同的另一个方面是,美国及其贸易伙伴在努力抵制保护主义。在 30 年代发生大萧条时,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试图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来保护本国工业。这种做法导致世界贸易灾难性收缩,进一步加深和延长了危机。 今天,世界贸易在近 30 年来第一次开始出现收缩,但是与 30 年代不同的是,各国政府今天在努力协调政策,并保证不向保护主义的压力让步。 奥巴马总统的经济助理罗默说,干预主义手段大大降低了出现新一次萧条的危险。她说,与 30 年代相比, 我们所采取的应对政策要好得多。 而且, 我们有一位新总统说: ' 我要千方百计全力应对。 ' ( 完 ) http://www.america.gov/st/econ-chinese/2009/March/20090319160829cpataruk0.16914.html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6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