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工程技术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工程技术

相关日志

发展人机工程科学技术研究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热度 2 twhlw 2013-9-22 03:51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 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回顾了 人机工程技术国内外 的研究状况,指出了人机工程技术研究的应用领域;其次通过对人机界面技术及 视觉-目标拾取 认知技术 研究 的规律分析,对 当前人机工程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进行了探讨;最后对 人机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一、 让技术人性化的科学——人机工程学 1、 什么是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安全、舒适、高效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人机工程学研究在设计人机系统时如何考虑人的特性和能力,以及人受机器、作业和环境条件的限制。人机工程学还研究人的训练,人机系统设计和开发,以及同人机系统有关的生物学或医学问题。对于这些研究,在美国有人称之为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人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在欧洲有人称之为ERGONOMICS,生物工艺学,工程心理学,应用实验心理学以及人体状态学等待。日本称之为人间工学,我国目前除使用上述名称外,还有译成工效学、宜人学、人体工程学、人机学、运行工程学、机构设备利用学、人机控制学等。人体工程不同的命名已经充分体现了该学科是人体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实际上,这一学科就是人体科学,环境科学不断向工程科学渗透和交叉的产物,它是以人体科学中的人类学、生物学、心理学、卫生学、解剖学、生物力学、人体测量学等为一肢;以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保护学、环境医学 、环境卫生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监测技术等学科为另一肢,而以技术科学中的工业设计、工业经济、系统工程、交通工程、企业管理等学科为躯干,形象地构成了本学科的体系,从人机工程学的构成体系来看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研究的领域是多方面,大致包括电话、电传、计算机控制台、数据处理系统、高速公路信号、汽车、航空、航海、现代化医院、环境保护、教育、互联网等,人机工程学甚至可用于大规模社会系统,因此可以说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 2、 人机工程学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人机工程技术是21世纪信息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美国21世纪信息技术计划中的基础研究内容为4项:软件、人机交互、网络、高性能计算。其中,人机建模研究在信息技术中被列为与软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 并列的六项国家关键技术之一,并被认为“对于计算机工业有着突出的重要性,对其它工业也很重要”。美国国防关键技术计划不仅把人机交互列为软件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还专门增加了与软件技术并列的人机界面这项内容。日本也提出了 FPIEND21 计划( Futur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其目标就是要开发 21 世纪个性化的信息环境。我国 973 、 863 、十一五计 划及未来的十二五计划均将人机交互列为主要内容。 在中国,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即有少量和零星的开展,但系统和深入的开展则在文革以后。1980年4月,国家标准局成立了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一规划、研究和审议全国有关人类工效学的基础标准的制定。1984年,国防科工委成立了国家军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两个技术委员会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发展。此后在1989年又成立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再在1995年9月创刊了学会会刊《人类工效学》季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较早开展了人-机系统工程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其中袁修干教授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创立了我国第一个该专业的博士学科点,至今已发展成为全国的重点学科;近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大、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也先后成立了该专业。此外,从事其他人机工程技术领域研究的单位就更多了,如中科院计算所/软件所/自动化所/心理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当前,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工作条件、生活品质的要求正逐步提高,对产品的人机工程特性也会日益重视。进入21世纪后,人机工程技术与其他学科不断融合,正酝酿着新的技术创新时代,它的研究和应用范围,已全面浸入到航空航天、通信、计算机科学、兵器、航海、交通、电子、建筑、能源、煤炭、冶金、管理等领域,并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必将在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中发挥积极作用。 3 、 人机工程的应用领域 ( 1 )工作事故,健康与安全 包括事故与安全;事故调查;事故改造;健康与安全;健康人机工程;危险分析;健康与安全课题;健康与安全规则的应用;工业工作压力;机器防护;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安全文化评价与改进;警示与提醒技术;安全概率分析; ( 2 )人体工作行为解剖学和人体测量 解剖学;人体测量;人体测量和工作空间设计;生物力学;残疾人设计;姿势和生物力学负荷研究;工作中的滑倒、差错研究;背部疼痛;听觉障碍研究; ( 3 )认知工效学和复杂任务 认知技能和决策研究;法律人机工程;团队工作;过程研究; ( 4 )计算机软件人机工程 软件设计;软件发展;软件人机工程;执行和可用性; ( 5 )计算机终端:设计与布局 计算机产品和外设的设计与布局;计算机终端工作站;显示屏设备与规则;显示屏健康与安全;办公环境人机工程研究; ( 6 )显示与控制布局设计 显示与控制信息的选择与设计; ( 7 )控制室设计 控制台和控制室的布局设计;控制室人机工程; ( 8 )环境人机工程 环境状况和因素分析;噪音测量;工作中的听力损失;热环境;可视性与照明;工作环境人机工程;振动; ( 9 )专家论证:多工作环境 专家论证调查研究;法律人机工程;工业赔偿申诉;伤害诉讼;伤害原因;诉讼支持; ( 10 )人机界面设计与评价 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发展;知识系统;人机界面形式; HCI/MMI 原型; GUI 原型; ( 11 )人的可靠性 人的失误和可靠性研究;人的失误分析;人因审查;人因整合;人的可靠性评价; ( 12 )工业设计应用 信息设计;市场 / 用户研究;医疗设备;坐的设计与舒适性研究;座椅设计与分类;家具分类与选择; ( 13 )工业 / 商业工作空间设计 工业工作空间设计;工业人机工程;工作设计与组织;人体测量学与工作空间设计;工作空间设计与工作站设计;警告、标签与说明;工作负荷分析; ( 14 )管理与人机工程 变化管理;成本 - 利益分析;突发事故应变研究;人机战略实施;操作效能;操作负荷分析;标准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程序;人机规则和实践; ( 15 )手工操作负荷:安全与培训 手工操作评价与培训;手工操作与举力;手工操作负荷; ( 16 )办公室人机工程与设计 办公自动化;办公室和办公设备设计;办公室设计人机工程; ( 17 )生理学方面和医学人机工程 生理学;生理能力;医学人机工程;医学设备;心理生理学;行为期望;行为标准; ( 18 )产品设计与顾客 人机工程销售与市场;产品设计与测试;产品中人机工程;产品发展;产品可靠性与安全性;产品缺陷;产品材质;服装人机工程; ( 19 )风险评估:多种工作状况 风险与成本 - 利益分析;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风险预测;总体骨骼、肌肉风险研究; ( 20 )社会技术系统与人机工程 组织行为;组织变化;组织心理学;人机工程战略;社会技术系统;暴力评估与动机; ( 21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整合;系统需求;电信系统与产品;人机系统;人员配备研究;三维人体模型;实验设计;系统设计标准与类别;通信分析; ( 22 )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与工作设计;任务分析与综合;团队协作; ( 23 )管理培训与人员培训 人机工程培训;整体培训;认知技能 / 决策分析;工程师培训; STUDIO 中的训练;训练模型;培训需求分析; ( 24 )可用性评估 可用性评估与测试;可用性审核;可用性评估;可用性培训;试验与验证;仿真与试验;仿真研究;仿真与原型; ( 25 )用户需求与用户指导 用户文档;用户指导;用户手册与说明;用户界面设计与原型;用户需求分析与类别;用户实验管理; ( 26 )车辆与交通人机工程 航空人机工程;头盔显示;乘客环境;铁路车辆与系统;交通设计;车辆设计;车辆人机工程;车辆安全性 ; ( 27 )其它特殊的人机工程应用 原子能;军队人机工程;过程控制;文化调查;调查与研究方法;自动语音识别 二、 当前人机工程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1 、人机界面技术研究 在人机工程学中人机界面是最重要的一个研究分支,它是指人机间相互施加影响的区域,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一切领域都属于人机界面。可将设计界面定义为设计中所面对、所分析的一切信息交互的总和,它反映着人一物之间的关系。   广义的人机界面:在人机系统模型中,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面”,称为人-机界面,人与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控制活动都发生在人机界面上。机器的各种显示都“作用”于人,实现机-人信息传递;人通过视觉和听觉等感官接受来自机器的信息,经过脑的加工、决策,然后作出反应,实现人-机的信息传递。人机界面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人机关系的合理性。研究人机界面主要针对两个问题:(1) 显示;(2) 控制。 狭义的人机界面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人机界面。人机界面(Human-Computer Interface),又称人机接口、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年轻的分支科学之一。它是计算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两大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吸收了语言学、人机工程学和社会学等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以研究用户及其与计算机的关系为特征的主要学科之一。尤其,80年代以来,随着软件工程学的迅速发展和新一代计算机技术研究的推动,人机界面设计和开发已成为国际计算机界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机界面学的发展,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高科技化 信息技术的革命,带来了计算机业的巨大变革。计算机越来越趋向平面化、超薄型化;便捷式、袖珍型电脑的应用,大大改变了办公模式;输入方式已经由单一的键盘、鼠标输入,朝着多通道输入化发展。追踪球、触模屏、光笔、语音输入等竞相登场;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及强有力的视觉工作站提供真实、动态的影像和刺激灵感的用户界面,在计算机系统中,各显其能,使产品的造型设计更加丰富多彩,变化纷呈。 (2)自然化 早期的人机界面很简单,人机对话都是机器语言。由于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图形学、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窗口系统等软件技术的进步,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直观操作(Direct Manipulation)、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等交互原理和方法相继产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取代了旧有键入命令式的操作方式,推动人机界面自然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人们不仅仅满足于通过屏幕显示或打印输出信息,进一步要求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形体、手势或口令,更自然地进入到环境空间中去,形成人机直接对话,从而取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3)人性化 现代设计的风格已经从功能主义逐步走向了多元化和人性化。今天的消费者纷纷要求表现自我意识、个人风格和审美情趣,反映在设计上亦使产品越来越丰富、细化,体现一种人情味和个性。一方面要求产品功能齐全、高效,适于人的操作使用,另一方面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和认知精神需要。 现代电脑设计,已经摆脱了旧有的四方壳纯机器味的淡漠。坚锐的棱角被圆滑;单一的米色不再一统天下;机器更加紧凑、完美,被赋予了人的感情。软界面中颜色、图标的使用,屏幕布局的条理性,软件操作间的连贯性和共通性,都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使之操作更简单、友好。目前,人机交互正朝着从精确向模糊,从单通道向多通道以及从二维交互向三维交互的转变,发展用户与计算机之间快捷、低耗的多通道界面。 (4)和谐的人机环境 今后计算机应能听、能看、能说,而且应能善解人意,即理解和适应人的情绪或心情。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必须使计算机易用好用,使人以语言、文字、图像、手势、表情等自然方式与计算机打交道。 国外一些大公司如IBM、微软等在中国国内建立的研究院大多以人机接口为主要研究任务,尤其是在汉语语音、汉字识别等方面,如汉语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虚拟现实技术,文字识别,手势识别,表情识别等。我们应该在人机交互方式技术竞争中,特别是在人机界面的优化设计、视觉-目标拾取 认知技术 等方面取得主动权。 2 、视觉-目标拾取 认知技术 研究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谈将就人的许多心理活动的规律。人类的信息加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来自外界的的信息有 80 ~ 90 %是通过人的眼睛获得的。眼动的各种模式一直与人的心理变化相关,对于眼球运动即眼动的研究被认为是视觉信息加工研究中最有效的手段,吸引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工效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运动学等领域专家的普遍兴趣,其研究成果在工业,军事,商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 视觉-目标拾取 认知技术科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对信息流的获取(输入)和信息流的控制(输出)这两个问题。据研究 人对外部 信息流的获取 有8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 由于视觉的重要性,有关视觉 - 眼动系统的研究始终是科学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有关人眼的搜索机制早就引起了神经病学家、眼科学家、生理学家、解剖学家以及工程师们的极大兴趣,特别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视觉 - 眼动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多: NASA 、哈佛、麻省、剑桥、牛津等著名科研机构或大学都设有专门的 视觉 - 眼动系统 研究部门。而 人对外部 信息流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手、脚、口等效应器官进行的,其中研究人的目标拾取运动这一基本、重要的作业运动形式,可以为人机界面系统的设计、评估、操作提供量化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因此,该研究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并一直是工效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眼动仪在人机界面设计上受到高度重视。美国空军最早在新的人机交互设计中运用视觉追踪技术,最初的主要目的是要把视觉追踪用于战斗机座舱的设计。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表明,视觉追踪技术不但可以用于战斗机座舱的设计,而且还可以运用视觉追踪技术,把人眼作为计算机的一种输入工具,形成视觉输入人机界面。另外,日本的 ATR 通讯系统研究实验室和东京工业大学已将眼动测量用于对虚拟现实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大的视场和高精度的图象显示之间的矛盾。随着高性能摄像机的出现和图象处理技术的发展,眼动仪将朝着高精度、高实用性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国内对视觉测量的研究起步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般都是引进了国外设备作实验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自主开发研制眼动仪样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北京邮电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机环境工程研究所九十年代末开展了飞机座舱人机界面评价实验台的研制,利用 视觉与眼动系统(态势感知)分析控制面板仪表布局是研究内容之一。 由于人是人 - 机 - 环境系统的主体,只有深刻认识人在系统中的作业特性,才能研制出最大程度地发挥人及人机系统的整体能力的优质高效系统。人的目标拾取运动作为人的一种输出形式,具有速度—精确度的折衷关系,即目标拾取运动的运动的完成时间与命中目标的精确度成反比。这种特性广泛存在于人的各种输出和其他控制系统中。所以如何建立人的目标拾取运动过程中实用、精确的速度—精确度折衷关系理论模型就成了研究的主要任务。 三、 前景展望 现代人机系统中,作业人员是在特定环境中操作和管理复杂系统和各种数字化设备,当人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时,既要靠眼睛来观察环境,又要靠细致的注视来完成精确的控制动作,通过人机工程技术分析,就可知道人在操作时如何分配注意力、体力,同时了解仪表、屏幕以及外视景如何设计和合理分配才能获得最好的人机交互,既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又避免出错,切实提高人机工效。这对于计算机系统、自动化控制、交通运输、工业设计、军事领域以及 社会系统中重大事变(战争、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的应急指挥和组织系统、复杂工业系统中的故障快速处理、系统重构与修复、复杂坏境中仿人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等问题的解决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本文选自 刘伟、袁修干 , 《 人机交互技术与评价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7
5862 次阅读|3 个评论
城市资源循环利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开放基金评审结果公布
gjingting 2013-8-28 14:55
根据《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要求,经过公开征集, 2013 年共受理 14 项有效课题申请, 经业内相关专家及企业科技部门评审 ,以下 5 个项目获得批准(执行期限 2013 年 10 月 -2015 年 10 月): 序号 课题立项编号 项目名称 申请人 依托单位 1 URRT2013001 建筑垃圾造路用再生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 戴宏亮 湖南大学 2 URRT2013002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低聚合物胶凝材料产品及制品研究 闫东明 浙江大学 3 URRT2013003 废旧锌锰电池的生物淋滤法回收技术可行性研究 王玉涛 山东大学 4 URRT2013004 废旧电路板微波热解新技术的关键机制研究 王文龙 山东大学 5 URRT2013005 城市污水污泥资源化潜力和途径评估 李欢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3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生物学 – 理论与工程
benlion 2013-6-12 15:56
近代欧洲文明,经历艺术、科学与宗教分离,英国的经济学和市场机制、法国的法律学和民主制度、德国的研究型大学与教育学等建立,奠基了科学与工业模式的社会基础。 从实验到系统科学,建立了物理学 - 化学、生物学 - 心理学和社会学 - 语言学,以及机械、化工、电气工程和信息、生物技术等,不但发展了物质和能源科学,而且生命与信息科学的方法体系。 20 世纪中叶贝塔朗菲论述了以系统理论和数学方法研究生物系统的概念,系统生物学词汇提出于 1968 年美国西保留地大学举办的系统理论与生物学国际会议。 数学理论:经历了数学和计算机建模的理论生物学时期,生物化学系统论、代谢反应控制论和分子相互作用的超循环理论,以及神经 - 免疫网络和代谢链网络、信号传导与基因调控网络等发展,包括,数学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等范畴。 工程技术:经历了传感器酶工程、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和转基因生物等,以及差异显示分析技术、微 - 纳生物芯片( 90 年代)技术和生物信息软件技术等发展,包括,纳米生物学、化学生物学( 90 年代)与合成生物学等范畴。 也就是说, 20 世纪 60-80 年代发展了系统生物学的理论形态, 90 年代开始系统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形态。 21 世纪的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科学家,基本属于 2 类: 一类是早在 20 世纪就开展生物和医学的系统理论、数学模型( biosystems modeling )和计算机模拟( simulation )方法研究的科学家; 一类是新开始采用组学( omics )技术和数据软件( in silico )、计算机辅助设计、 DNA 分子人工合成与转基因工程技术方法研究的科学家。 - (究竟什么是科学?) -
个人分类: 2013|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胶接技术中力学问题浅谈
热度 6 hbxuwei 2013-5-31 19:10
胶接技术中力学问题浅谈 许巍 杨森 提起“胶接”,不少人可能不以为然,那不简单吗?用胶水把信封封口贴封起来,用乳胶把木板粘接成一个盒子,用502胶把开裂的皮鞋恢复一新,如此等等而已,难道还有高深的科学问题吗?当然,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胶接”活儿只要细心些就ok了。但是你知道吗?在许多高新制造工艺中也离不开胶接技术,其中就涉及到不少的力学问题呢! 一般而言,“胶接”专指一种用胶黏剂来实现构件连接和固持的方法。它是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传统机械连接方法的重要补充,在机械、建筑、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其它连接形式相比较,胶接具有如下优点:(1)胶接采用的胶黏剂密度较小,可以有效地降低连接件的重量,满足构件的轻质的要求;(2)采用胶接手段时不需要在构件上预留孔洞,从而避免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破坏,延长构件的使用寿命;(3)胶接在工艺上更加简便,更易实现。最初人类用的胶黏剂大多为天然橡胶,随着现代高分子化工的飞速发展,新型合成胶黏剂不断涌现,使得粘结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比如硅橡胶、聚氨酯橡胶、异戊橡胶等都是合成胶粘剂。与天然胶黏剂相比较,合成胶黏剂的品种更多,它们具有更强的胶接强度、更好的耐久性和更广的适用性。 在高新技术中,胶黏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除了要实现构件结合这个基本的功能以外,还需要满足一些特定的功能,例如用来实现密封、绝热、导电、吸能减振等等。这样就促使了各种用途的专业胶黏剂的产生和发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胶黏剂被称为结构胶,这类胶黏剂的特点是具有高模量和高强度,能够有效的传递应力并承担结构载荷。按照力学的术语,“应力”是指由于载荷、温度、湿度等因素引起物体内部某一点处单位截面上的内力,也就是受力物体截面上内力的集度;“强度”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模量”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弹性模量,即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时应力和应变比值。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胶接技术的确和力学有不解之缘呢! 如上所说,通过结构胶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实现各种构件的结合。通过胶黏剂而粘结而成的组件统称“胶接接头”,“被粘物”泛指胶接接头中除胶黏剂外的固体材料,“粘结”则指被粘物所承受的载荷通过胶黏剂传递到胶接接头的现象。胶接接头不但可以实现不同材质构件的结合,还可实现不同几何形态构件的结合,图1给出了板材搭接、管材搭接和对接、型材对接等常见几何形态构件的胶接接头形式,其中板材搭接形式在工程中最为常见。 图1 不同形式的胶接接头(红色为胶黏剂,灰色为被粘部件) 除了实现构件的连接外,结构胶还可用于各种新型材料的构造。其中,轻质夹层板就是一种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船舶工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新型结构材料,比如飞机机舱、高铁的车厢等。它们的基本结构是在上下面板之间设置一个轻质芯体,从而具有了轻质、高强韧、耐撞击、隔热和降噪等多种功能特点。而胶接是这类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图2给出了轻质夹层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粘结层是实现面板和内部芯体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泡沫芯体还是蜂窝芯体,都必须通过胶接工艺实现与上下面板的结合,从而构造成轻质夹层板。 图1所介绍的胶接接头和图2中所介绍的夹层板材都可以看成是粘结构件,它们在实际服役期需承受多种不同形式的载荷。当载荷超过一定的容许范围时,构件将可能发生破坏,而粘结界面通常是整个构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破坏最容易从这里发生。为了提高粘结构件的整体可靠性,就需要对粘结界面在受载状态下的力学行为有着清晰的认识,以便为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相关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对粘结界面的破坏规律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涉及到的力学问题就更多了!图3给出了飞机机身中粘结体系的使用情况,图4则示出了粘结界面失效破坏的一个例子。 (a) 泡沫芯 (b) 蜂窝芯 图2 轻质夹层板的构造(灰色为面板,红色为胶黏剂,黄色为芯体) 图3 飞机机身中粘结体系的使用 图4 粘结界面的失效破坏 关于粘结界面破坏的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早期工作主要是基于实际使用过程中各种经验数据的积累,通过记录粘结构件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研究粘结体系的具体性能,但缺乏相应的控制和优化手段。近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的改进,特别是各类专业力学测试设备的发展,针对粘结构件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逐步开展,其中包括有关疲劳性能和冲击动力学性能这一类难度较大的实验研究。大量实验结果的出现促进了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但是,实验自身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实验参数的改变意味着大量实验需要重复进行,而且在目前的实验条件下有些研究甚至难以进行。因此,针对胶接体系开展理论建模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初期,相关的研究集中于分析模型(或称解析模型),主要依靠建立严格的数学关系式来描述胶接体系的受力状态,并试图寻求数学上的封闭解(解析解)。尽管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是由于实际应用中的胶接体系不但具有几何上的复杂性,在受力状态上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所以很难通过建立严格的数学关系寻求其封闭解。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快速发展,为粘结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手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限单元法及其商业化的数值计算软件(例如ANSYS和ABAQUS)的产生和发展,为解决绝大多数相关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在进行计算机模拟过程中,需要对模型进行验证以及一些材料参数的确定,这个时候依然需要一些针对性的实验,这样的实验规模就变得较小了。比如在使用粘聚力单元进行模拟时,需要知道粘接剂的一些本征参数(临界位移、分离强度等),它们都是通过实验来测定的。在测定粘结剂参数的实际试验中,使用的粘接结构一般是比较简单的,比如SLJ、DCB结构(参见图5)。在这些实验中,人们会对待测的粘结结构施加外力(如图中P所示),观测其变形和破坏历程。 这里,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力学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吧。胶层厚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如果对粘接没有任何研究的话,在使用粘接剂时,会以为是“多多益善”,也就是涂抹得越多越牢固。然而大量的力学实验表明,在粘接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放置的粘接剂越厚,强度越低,能承载的力越小。图6给出了基于SLJ结构的一些实验结果:随着粘接厚度t的增加,整个结构所承载的最大强度σ不断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这个稳定的值等于粘接剂本身的宏观强度。更为有趣的现象是,在厚度较小的时候,整个结构所承载的最大强度可以比粘接剂本身的宏观强度大很多,可以是很多倍的情况(如图6所示)。 (a) SLJ结构示意图 (b) DCB结构图 图5 用于测试粘结剂性能参数的一些简单结构 图6 SLJ结构破坏强度与粘接厚度以及粘接剂宏观剪切强度实验结果 当然,粘结界面力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诸多方面仍然面临挑战。首先,对粘结界面的形成及界面破坏的微细观物理机理还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这主要是由于胶黏剂材料的种类繁多,粘结界面的形成过程较为复杂,缺乏统一的理论来解释界面粘结的实验现象和物理机理。其次,对粘结层材料自身物理模型的描述仍需进一步完善,尽管目前可采用某些界面模型来描述界面的相关属性,但这些模型尚不能准确描述特殊环境(如极端温度)和特殊载荷条件(如冲击、侵彻)下的界面性能。人们只能通过模型相关参数与实验数据的拟合实现间接描述,因此需要进一步发展能够直接描述特殊环境、混合加载及动态载荷条件下的界面本构模型。最后,亟需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粘结界面的跨尺度力学理论和方法。因为近年来,除了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大型粘结构件,还有在微机电系统的微纳器件中广泛应用的小尺度构件,粘结界面在尺度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其在力学性能上的差异,从而需要进一步寻找相关规律。在这类研究中,更需从方法论上有所发展,除了采用宏观理论和连续介质方法对粘结界面的力学行为进行表征,还应该从微观尺度出发,利用分子动力学、第一性原理等模拟手段探究粘结界面力学行为的微观机理。 所以,在胶接技术中,还有许多力学问题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呢!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通讯邮箱: xuwei@lnm.imech.ac.cn )
个人分类: 科学探讨|6203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仿生学
zsunnywell 2013-4-24 21:47
人类仿生的行为虽然早有雏型,但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们并没有自觉地把生物作为设计思想和创造发明的源泉。科学家对于生物学的研究也只停留在描述生物体精巧的结构和完美的功能上。而工程技术人员更多的依赖于他们卓越的智慧,辛辛苦苦的努力,进行着人工发明。他们很少有意识的向生物界学习。但是,以下几个事实可以说明:人们在技术上遇到的某些难题,生物界早在千百万年前就曾出现,而且在进化过程中就已解决了,然而人类却没有从生物界得到应有的启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为使舰艇在水下隐蔽航行而制造出潜水艇。当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原始的潜艇时,是先用石块或铅块装在潜艇上使它下沉,如果需要升至水面,就将携带的石块或铅块扔掉,使艇身回到水面来。以后经过改进,在潜艇上采用浮箱交替充水和排水的方法来改变潜艇的重量。以后又改成压载水舱,在水舱的上部设放气阀,下面设注水阀,当水舱灌满海水时,艇身重量增加使它潜入水中。需要紧急下潜时,还有速潜水舱,待艇身潜入水中后,再把速潜水舱内的海水排出。如果一部分压载水舱充水,另一部分空着,潜水艇可处于半潜状态。潜艇要起浮时,将压缩空气通入水舱排出海水,艇内海水重量减轻后潜艇就可以上浮。如此优越的机械装置实现了潜艇的自由沉浮。但是后来发现鱼类的沉浮系统比人们的发明要简单得多,鱼的沉浮系统仅仅是充气的鱼鳔。鳔内不受肌肉的控制,而是依靠分泌氧气进入鳔内或是重新吸收鳔内一部分氧气来调节鱼鳔中气体含量,促使鱼体自由沉浮。然而鱼类如此巧妙的沉浮系统,对于潜艇设计师的启发和帮助已经为时过迟了。声音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语言,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优美的音乐使人们获得艺术的享受,工程技术人员还把声学系统应用在工业生产和军事技术中,成为颇为重要的信息之一。自从潜水艇问世以来,随之而来的就是水面的舰船如何发现潜艇的位置以防偷袭;而潜艇沉入水中后,也须准确测定敌船方位和距离以利攻击。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海洋上,水面与水中敌对双方的斗争采用了各种手段。海军工程师们也利用声学系统作为一个重要的侦察手段。首先采用的是水听器,也称噪声测向仪,通过听测敌舰航行中所发出的噪声来发现敌舰。只要周围水域中有敌舰在航行,机器与螺旋桨推进器便发出噪声,通过水听器就能听到,能及时发现敌人。但那时的水听器很不完善,一般只能收到本身舰只的噪声,要侦听敌舰,必须减慢舰只航行速度甚至完全停车才能分辨潜艇的噪音,这样很不利于战斗行动。不久,法国科学家郎之万(1872~1946)研究成功利用超声波反射的性质来探测水下舰艇。用一个超声波发生器,向水中发出超声波后,如果遇到目标便反射回来,由接收器收到。根据接收回波的时间间隔和方位,便可测出目标的方位和距离,这就是所谓的声纳系统。人造声纳系统的发明及在侦察敌方潜水艇方面获得的突出成果,曾使人们为之惊叹不已。岂不知远在地球上出现人类之前,蝙蝠、海豚早已对“回声定位”声纳系统应用自如了。 蝙蝠能用耳朵与嘴“看东西”生物在漫长的年代里就是生活在被声音包围的自然界中,它们利用声音寻食,逃避敌害和求偶繁殖。因此,声音是生物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信息。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很早以前就发现蝙蝠能在完全黑暗中任意飞行,既能躲避障碍物也能捕食在飞行中的昆虫,但是塞住蝙蝠的双耳、封住它的嘴后,它们在黑暗中就寸步难行了。面对这些事实,斯帕拉捷提出了一个使人们难以接受的结论:蝙蝠能用耳朵与嘴“看东西”。它们能够用嘴发出超声波后,在超声波接触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时,用双耳接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20年,哈台认为蝙蝠发出声音信号的频率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并提出蝙蝠对目标的定位方法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郎之万发明的用超声波回波定位的方法相同。遗憾的是,哈台的提示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工程师们对于蝙蝠具有“回声定位”的技术是难以相信的。直到1983年采用了电子测量器,才完完全全证实蝙蝠就是以发出超声波来定位的。但是这对于早期雷达和声纳的发明已经不能有所帮助了。 蜻蜓的翅膀对造飞机的启示另一个事例是人们对于昆虫行为为时过晚的研究。在利奥那多·达·芬奇研究鸟类飞行造出第一个飞行器400年之后,人们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使人类实现了飞上天空的梦想。由于不断改进,30年后人们的飞机不论在速度、高度和飞行距离上都超过了鸟类,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和才能。但是在继续研制飞行更快更高的飞机时,设计师又碰到了一个难题,就是气体动力学中的颤振现象。当飞机飞行时,机翼发生有害的振动,飞行越快,机翼的颤振越强烈,甚至使机翼折断,造成飞机坠落,许多试飞的飞行员因而丧生。飞机设计师们为此花费了巨大的精力研究消除有害的颤振现象,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找到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就在机翼前缘的远端上安放一个加重装置,这样就把有害的振动消除了。可是,昆虫早在三亿年以前就飞翔在空中了,它们也毫不例外地受到颤振的危害,经过长期的进化,昆虫早已成功地获得防止颤振的方法。生物学家在研究蜻蜓翅膀时,发现在每个翅膀前缘的上方都有一块深色的角质加厚区——翼眼或称翅痣。如果把翼眼去掉,飞行就变得荡来荡去。实验证明正是翼眼的角质组织使蜻蜓飞行的翅膀消除了颤振的危害,这与设计师高超的发明何等相似。假如设计师们先向昆虫学习翼眼的功用,获得有益于解决颤振的设计思想,就可似避免长期的探索和人员的牺牲了。面对蜻蜓翅膀的翼眼,飞机设计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以上这四个事例发人深省,也使人们受到了很大启发。早在地球上出现人类之前,各种生物已在大自然中生活了亿万年,在它们为生存而斗争的长期进化中,获得了与大自然相适应的能力。生物学的研究可以说明,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极其精确和完善的机制,使它们具备了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生物界具有许多卓有成效的本领。如体内的生物合成、能量转换、信息的接受和传递、对外界的识别、导航、定向计算和综合等,显示出许多机器所不可比拟的优越之处。生物的小巧、灵敏、快速、高效、可靠和抗干扰性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仿生学的意义 开水壶的启示让瓦特发明火车仿生学是连接生物与技术的桥梁 自从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在1782年发明蒸汽机以后,人们在生产斗争中获得了强大的动力。在工业技术方面基本上解决了能量的转换、控制和利用等问题,从而引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各式各样的机器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工业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大和增强了人的体能,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脱出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蒸汽机以后又经历了电气时代并向自动化时代迈进。 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更是给人类科学技术的宝库增添了可贵的财富,它以可靠和高效的本领处理着人们手头上数以万计的各种信息,使人们从汪洋大海般的数字、信息中解放出来,使用计算机和自动装置可以使人们在繁杂的生产工序面前变得轻松省力,它们准确地调整、控制着生产程序,使产品规格精确。但是,自动控制装置是按人们制定的固定程序进行工作的,这就使它的控制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自动装置对外界缺乏分析和进行灵活反应的能力,如果发生任何意外的情况,自动装置就要停止工作,甚至发生意外事故,这就是自动装置本身所具有的严重缺点。要克服这种缺点,无非是使机器各部件之间,机器与环境之间能够“通讯”,也就是使自动控制装置具有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要解决这一难题,在工程技术中就要解决如何接受、转换。利用和控制信息的问题。因此,信息的利用和控制就成为工业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生物界给人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人类要从生物系统中获得启示,首先需要研究生物和技术装置是否存在着共同的特性。1940年出现的调节理论,将生物与机器在一般意义上进行对比。到1944年,一些科学家已经明确了机器和生物体内的通讯、自动控制与统计力学等一系列的问题上都是一致的。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1947年,一个新的学科——控制论产生了。控制论(Cybernetics)是从希腊文而来,原意是“掌舵人”。按照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维纳(Norbef Wiener,1894~1964)给予控制论的定义是“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虽然这个定义过于简单,仅仅是维纳关于控制论经典著作的副题,但它直截了当地把人们对生物和机器的认识联系在了一起。控制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动物(尤其是人)与机器(包括各种通讯、控制、计算的自动化装置)之间有一定的共体,也就是在它们具备的控制系统内有某些共同的规律。根据控制论研究表明,各种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都包含有信息的传递、变换与加工过程。控制系统工作的正常,取决于信息运 行过程的正常。所谓控制系统是指由被控制的对象及各种控制元件、部件、线路有机地结合成有一定控制功能的整体。从信息的观点来看,控制系统就是一部信息通道的网络或体系。机器与生物体内的控制系统有许多共同之处,于是人 机器手臂们对生物自动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采用物理学的、数学的甚至是技术的模型对生物系统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控制理论成为联系生物学与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成为沟通生物系统与技术系统的桥梁。生物体和机器之间确实有很明显的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可以表现在对生物体研究的不同水平上。由简单的单细胞到复杂的器官系统(如神经系统)都存在着各种调节和自动控制的生理过程。我们可以把生物体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能力的机器,和其它机器的不同就在于生物体还有适应外界环境和自我繁殖的能力。也可以把生物体比作一个自动化的工厂,它的各项功能都遵循着力学的定律;它的各种结构协调地进行工作;它们能对一定的信号和刺激作出定量的反应,而且能像自动控制一样,借助于专门的反馈联系组织以自我控制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例如我们身体内恒定的体温、正常的血压、正常的血糖浓度等都是肌体内复杂的自控制系统进行调节的结果。控制论的产生和发展,为生物系统与技术系统的连接架起了桥梁,使许多工程人员自觉地向生物系统去寻求新的设计思想和原理。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趋势,工程师为了和生物学家在共同合作的工程技术领域中获得成果,就主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 编辑本段仿生学的诞生 随着生产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生物系统是开辟新技术的主要途径之一,自觉地把生物界作为各种技术思想、设计原理和创造发明的源泉。人们用化学、物理学、数学以及技术模型对生物系统开展着深入的研究,促进了生物学的极大发展,对生物体内功能机理的研究也取得了迅速的进展。此时模拟生物不再是引人入胜的幻想,而成了可以做到的事实。生物学家和工程师们积极合作,开始将从生物界获得的知识用来改善旧的或创造新的工程技术设备。生物学开始跨入各行各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行列,而且首先在自动控制、航空、航海等军事部门取得了成功。于是生物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孕育出一门新生的科学——仿生学。 仿生学是独立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仿生学正式诞生于1960年9月。由美国空军航空局在俄亥俄州的空军基地戴通召开了第一次仿生学会议。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分析生物系统所得到的概念能够用到人工制造的信息加工系统的设计上去吗?”斯蒂尔为新兴的科学命名为“Bionics”,希腊文的意思代表着研究生命系统功能的科学,1963年我国将“Bionics”译为“仿生学”。斯蒂尔把仿生学定义为“模仿生物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或类似于生物特征的科学”。简言之,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学。确切地说,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特质、功能、能量转换、信息控制等各种优异的特征,并把它们应用到技术系统,改善已有的技术工程设备,并创造出新的工艺过程、建筑构型、自动化装置等技术系统的综合性科学。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仿生学属于“应用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从工程技术方面来看,仿生学根据对生物系统的研究,为设计和建造新的技术设备提供了新原理、新方法和新途径。仿生学的光荣使命就是为人类提供最可靠、最灵活、最高效、最经济的接近于生物系统的技术系统,为人类造福。
个人分类: 仿生智能|1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
gjingting 2013-4-7 09:27
“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 2012 年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联合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研究机构,设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心以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面向工程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基于联合实验室发展规划及项目研发需要,现面向海内外诚聘 1-2 名博士后: 职位:博士后 一、研究方向:城市矿山开采、电子废弃物处理、有价金属回收、碳标签 二、招聘人数: 1-2 名 三、应聘条件: 1. 具有环境工程、采矿、材料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具有在相关领域实际工作经验,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责任心强,有良好的协调组织、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具有良好的英文读写与交流能力。 四、工作要求和待遇: 参照《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后管理办法》及深圳市相关条例 (1. 目前考核合格者经深圳市人事局审核通过,除了正常工资外,还可享受深圳市政府每年 8 万元全额生活补贴 ;2. 两年日常科研补助 1.5 万元 ;3. 出站后自主择业留深工作的,可申请共计 10 万元的科研资助并能够享受深圳政府相关人才政策 ) 。 五、应聘材料: 1. 应聘申请,包括本人意愿、工作设想、预期目标; 2. 本人简历 ( 从大学至今,时间不间断,附近照 ) ; 3. 充分反映本人学术及教学水平的有关材料,包括:论著 ( 译著 ) 目录、论文被收录和引用情况、获奖情况和主要承担课题或工程情况等; 4. 两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 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于5月1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龚老师 gjingting@163.com 。通过简历筛选者将通知面试,面试被录用者将直接电话通知本人,未通知者即未被录用,不再另发通知。应聘材料恕不退还,期间恕不接待来电来访。
2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招聘
gjingting 2013-4-7 09:26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招聘 “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 2012 年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联合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研究机构,设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心以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面向工程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基于联合实验室发展规划及项目研发需要,现面向海内外诚聘 1-2 名研究人员: 职位:研究人员(合同制) 一.研究方向:城市矿山开采、电子废弃物处理、有价金属回收、碳标签 二、招聘人数: 1-2 名 三、应聘条件: 1. 具有环境工程、采矿、材料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 2. 具有在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经验,责任心强,有良好的协调组织、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具有良好的英文读写与交流能力。 四、工作待遇: 根据深圳市劳动合同有关规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待遇参照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相关标准执行。 五、应聘材料: 1. 中英文个人简历、近期免冠 1 寸照片; 2. 研究成果目录和证明文件; 3. 学历、学位证书和工作经历证明等材料扫描件。 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于5月1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龚老师 gjingting@163.com 。通过简历筛选者将通知面试,面试被录用者将直接电话通知本人,未通知者即未被录用,不再另发通知。应聘材料恕不退还,期间恕不接待来电来访。
3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三学生算账:读研成本至少55600元
毛宁波 2013-3-17 12:51
据长江日报3月17日报道:(各大媒体转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3/275716.shtm ) 昨日(3月16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三学生任英算了一笔账,从备考到硕士毕业,花费至少在55600元。不少学生看了直呼“读研不划算”。 “报辅导班1500元,资料费不低于500元,生活费每月800元,计算下来备考1年花费超过万元。读研期间,生活费以每月800元、每年9个月计算,花费达21600元。再加上每年8000元学费,硕士毕业各种花费至少55600元。”任英说,“我只计算了考研的基本开销,日常补脑保健品、校外租房等费用都还没计算在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杨芬则认为,每个人每月生活费、不同考研培训机构收费都不同,总花费也有较大的差别。另外,读研期间会有不少奖助项目,只要努力,一样可以“挣回”一大笔。 心理咨询师张平分析,有计划,有目标,不盲目,学会预算成败得失,说明现在的孩子更成熟、更理性了。 更多阅读 2014年秋起内地研究生将全部自费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2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中心2013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热度 1 gjingting 2013-2-18 19:40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 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一、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中心”或“中心 ” )于 2012 年 5 月 12 日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组建,设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内。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中心秉承资源循环利用的宗旨,重点开展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产业化和政策研究,构建城市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应用试验开放平台,培养城市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二、开放基金的资助范围 2013 年度将重点资助典型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政策和体制机制、产业发展战略、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技术经济评价研究,以下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 1、 电子废弃物拆解、处理与资源回收 2、 稀贵稀有金属回收 3、 材料再制备 4、 建筑垃圾和生活废物循环利用 5、 一次性干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 6、 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污染控制 三、开放基金重点资助对象和资助额度 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固定研究工作人员 , 均可在以上规定的范围内提出申请。 资助金额为每项 3-10 万元,拟资助 8-12 项课题。城市资源循环利用中心欢迎和鼓励获得项目资助的申请者来本中心开展研究工作或派研究生到本中心进行学位论文研究;申请者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也可以在原单位进行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 四、开放基金项目申请办法 1. 2013 年度本研究基金的申请截止日期为 2013 年 3 月 31 日 ( 邮寄申请书以投递日邮戳为凭 ) 。 申请人应按规定格式填写《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核批复后,寄送到本中心 ( 一式三份 ) 。邮寄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L 栋 214 ,龚靖婷,邮编: 518055 ,同时发送电子版一份,电子邮箱: gjingting@163.com 。 2. 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 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 在读研究生、在站博士后和已离退休的科研人员不得作为申请项目的负责人,但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研究。 3. 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申请项目数, 连同在研的基金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已获得资助者再次申请,申请书须附已资助项目的研究进展报告或结题报告和主要研究成果 ( 一式一份 ) 。 4. 关于基金项目的审批、立项与管理请见《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五、 项目结题和成果标注 1. 基金资助项目完成后,请认真填写项目结题报告,交中心主任签字通过、存档,并作为下一期申请的依据之一。基金资助项目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标注: 中文: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 518055 英文: Joint Research Center of Urban Resource Recycling Technology of Graduate School at Shenzhen,Tsinghua University and Shenzhen Green Eco-Manufacturer High-Tech,Shenzhen,China 并标注获得“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 未标注的,验收时不计入成果。 2. 自带项目和经费在本实验室工作取得的成果或发表论文需注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 3. 基金资助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收集到的资料、研究报告、相应软件及其测试检验报告等)归研究者及本中心共同所有。 六、此申请指南由本中心负责解释。 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来本中心交流!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格林美城市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 年 1 月
3220 次阅读|1 个评论
讨论河南大桥倒塌事件原因遇到公然威胁!
热度 8 laserdai 2013-2-6 21:29
一直在关注最近国家大动脉,连霍 高速公路, 河南义昌大桥突然倒塌事件,和这里的所有博文的讨论。 这是一起公众意外事件,造成交通上的不便利,又是春运最紧张的时节,这首先妨碍了公众的利益,必然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科学网上科学工作者居多,因此必然都是从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角度讨论,没有见到言论出格的,更没有出线的。 其次,讨论也会给大家带来收获和利益,比如,今后开车就不要和大货车走在一起,要么尽快甩开前行,要么后面远处跟随。 第三,相信国家也很不喜欢出现这样的意外和灾难,必然组织专家力量调查研究,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后减少甚至消除同类的事情。 今天见到很好的一篇讨论博文, 洛克比空难调查与义昌垮桥事故调查 , 竟然见到随后的评论中出现了赤裸裸的威胁! xxx 2013-2-6 11:03 建议公众和非调查组的专家学者们不要讨论国内的事故话题,因为真相很复杂,也许是在某份调查组专家签署的带有鉴定结论和证据的某级别保密协定里。既然是带有级别的保密协定,就不能乱说出口。我是根据以前参与一起发生在某地的重大事故的调查经验这样子说的,因为真相与公布的结论差得十万八千里,但是不能说出来,不敢泄密! 所以讨论也没用,知道真相也没用 ,只能很肤浅地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类牛头不对马嘴的论调敷衍过去。 博主回复(2013-2-6 11:15) : 我感兴趣的是,害怕什么? xxx 2013-2-6 11:35 回博主 ,一旦参与到政府保密事件中,就如同陷入漩涡,身不由己,害怕的无非是身家性命,有几个人真的可以做到人生入戏 ?如果要活得现实,要活命,就只能妥协,变成一个既不属于好人又不能算是坏人的正常人。 其实在参与分析真相时是不知道最终的命运的,但是等历史推进到那一天就变成一个拥有一部分人生被埋没在秘级文件里的人了。 等你某天参与涉密事件时就知道那不是怕什么,而是选择或没得选!因为你以个人名义说出的真相狗屁都不算,而且还得担心活路的问题,你就会觉得费这个力去做一个理论上的圣人就不划算了的! 而且一般都有解密的期限,解密那天真相还是可以大白的,只是利益双方可能都化为黄土而已了吧! 算了,说不清楚,也不想多说了! 能够肆无忌惮并积极自觉参与公共事件的真相讨论,真是比明知确切真相却不能随意乱说却还总有人不断想来打探什么形成骚扰之类的要活得幸福得多哦! 博主回复(2013-2-6 12:45) : 哦,不好意思,是我没有讲清楚。我是说,那些刻意隐瞒真相的人害怕什么。 很不明白,当今盛世,还有这样的人拥有如此阴暗的心理!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186 次阅读|34 个评论
工程技术积累和美国差异还是很大
热度 4 outcrop 2013-1-5 12:25
工程领域的很多东西,讲究一个积累,除了学习基础,很多东西,基本是无法跨越的。 在工程技术积累方面,我们和美国差异还是很大的。 比如刚整理资料,发现一本美国的工艺手册,能从 1914 年至今,出版了 28版 ——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1914年我们在干啥? 美国这家百年的工业出版社,坚持这么多年,也不容易。 还是直接上截图: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机电工程|3395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