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机器理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统一:宇宙和生命与机器
benlion 2020-4-14 11:05
从第谷到牛顿和从林耐到达尔文,分别奠基了物理学和生物学,从孔德的实证社会学到冯德的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在 19 世纪形成了科学的体系结构和方法体系,包括,数学分析和实验技术等,在 20 世纪建立了现代科学的理论体系,以物理学革命为起点 - 旋转的硬币、飞驰而过的列车和雪花的形态 - 普朗克量子论、爱因斯坦相对论和 普利高津 的耗散结构论等,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 从太阳系到原子结构模型和从量子场论到宇宙大爆炸理论,在进化与发育生物学、 格式塔 心理学 与生物物理学和认知与计算机科学等的控制与系统理论,在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转换关系形成了统一科学的路径。 人类(精神分析学) - 4次 科学 与 工业 革命和3 大医学体系 - 宇宙(统一场论)、生命(转化医学)、机器(博弈论), 转化科学 - 包括,理论(数学模型)、实验(观测仪器)与计算(数据软件)和工程(试验模型)等方法和会聚技术。医学体系:A中医(古代没有显微镜和分析化学,看不到细胞和分子 - 只能是凭借经验知识和实践效用)与B西医(1865年实验医学研究范式和1979年循证医学临床模式)的结合 - 在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整合了中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发展了C系统医学(1992年研究范式和2009年精准医学临床模式)。 附 - 人类宇宙 与宇宙的 构造 - 古代奇迹 - 大脑 与 量子 物理学 - 短路的大脑 - 医学 和 巴斯德 与实验 疗法 - 理解 霍金 的 黑洞 理论 - 盖尔曼 八重态 与 夸克 的由来 - 马斯克的 脑机接口 与 星际移民 --- ( 2020 年 4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科学与历史|1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道与器,心理与行为
benlion 2014-8-8 08:24
1986 年形成的结构论体系,其实,这是发现生物进化的形态结构发生存在拓扑学现象,以及 1983 年认识到动物感官的生态适应和免疫的次生适应现象。生物进化的基因突变与本底辐射,生态位与生物物种等似乎都不是生物的自我进化,生物体结构的进化,又体现为自组织化过程,也就是说物种进化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系统构造或分解与建构过程。 构造与制造,都存在外部的创造和内部的生成过程,从而,延伸到人的精神和心灵的创造行为,工程设计与可定量的原理,成为科学思想的起点。 天然机器的构造和运行机制与人工机器的设计与制造,成为科学与工程的思想基础。然而,通过仕途而分配财富的思维,不同于创造发明的致富。 1996 年接触到有关儒家、兵家(《吴越春秋》)和西方宗教的杂志,也开始与北京画家、诗人交往,实际上为 2003 年转入中西文化与艺术探索也形成了潜在影响。 人的思维开始于知觉,尚未见到闭着眼睛的胎儿具有知觉和思维的文献。尽管认知开始于感官;然而,神经系统的发育却是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神经突触和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成和记忆的存储等与认知经验、体育运动的刺激模式,以及影响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发育等相关。 因而,生物体的形态发生和人类的意识形态产生,都存在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构造过程。 精神活动的外延,体现为人类的社会组织行为和文化创造与发明,形成向外的观察与实践,向内的体验与思维,以及人际关系的组织结构和行为规范的伦理与律法,导致了轴心时代文化的奠基。 - (机器哲学:结构论与精神论) -
个人分类: 2014y|2052 次阅读|2 个评论
方法论 - 猜想与验证
benlion 2014-7-25 00:47
科学方法是建构的开放体系,不存在与传统文化或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是因为传统、外来资讯或数据是科学研究与分析的对象或文献,如同观察和认识自然,也是对信息的开放系统,存在陈述的句子逻辑自洽和与客观知识的吻合等规范。 人差方程式、测不准原理、观察渗透理论和心理学的知觉理论,以及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等,证明了科学的知识获取、整理和理论的公设、论证等过程是开放和发展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研究体系、规范与交流,科学研究机构、组织与管理 * 等,构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建制 2 方面,都属于科学的历史、哲学与社会学等研究范畴。 科学家发明方法 * 和发现客观知识,构建理论和客观验证或证伪;但是,科学哲学家研究科学是什么和何以科学如此,以及未来科学的形态将如何等。 医学科学与应用,经历了传统的经验科学和实验科学形态,而后,发展到了系统医学,中医理论的模型方法也已经转换为系统生物学的网络拓扑学方法等。 当中国传统的农学、工学和绘画等许多成分转换到近现代技术和艺术体系之中,儒学等诸子百家转换到近现代哲学和社会与管理科学的体系,之后,将是中医和中药穿越实验科学和系统科学的现代化而转换到系统医学与系统药物学的体系。 中西文化和数学、技艺等融合的切入点,在哲学是理学、心学和仁学,也就是自然、精神和社会哲学,在技术是演算方法、仪器发明等,在医学是数学的图论方法和药物成分的合成等技术。 然而,作为哲学的探索与思考,完成了 4 轴心时代理论的证据和验证之后,将进入的是实现系统医学与药物学的科学发展与技术实践。 注 * :管理改革和方法的发展,就是科学的创新( innovation )。 参见 – 网络拓扑结构( http://www.edushanghai.org/Print.aspx?id=5997 和 http://info.secu.hc360.com/2010/10/201422397463.shtml )。 - (工善与利器) -
个人分类: 2014y|2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3机器时代
benlion 2014-5-15 11:29
The Third Machine Age 上帝创造人,人发明机械,君权神授,天子治理国家,这是古代文明的普遍观念。从波斯袄教到以色列犹太教、尼泊尔佛教,从希腊化到罗马、从中原到秦汉,奠基了古代文明演化的基石。 近代欧洲从意大利到荷兰的商业中心转移,现代中国开启于长江中下游的洋务运动,从北大西洋到环太平洋,进入工业文明的机器制造和设计艺术、管理科学的发展。 近代科学,不仅研究自然的天体和人体,而且,研究人工的机械与器械,发明了数学符号、运算和实验、观测仪器。从人格化的“神”到自然化的“道”,从人性的救赎到社会“仁”的伦理,从客体写实到内在精神描绘的抽象艺术,发展了现代文化和哲学。 物理 - 化学 - 生物科学建立和认知科学、计算机技术发展,从工业制造到信息技术形成 2 个机器时代,而从神经网络深入到基因调控的细胞分子系统人工设计与合成,将进入纳米机器时代。 - (科学家与企业家) -
个人分类: 未来|2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4轴心时代 - 机器时代
benlion 2014-5-13 14:39
19世纪环太平洋国家的现代化,进入第4次轴心文化时代,环太平洋同构于环地中海,以北美-澳洲、俄国和南美与东亚的文化互动和社会转型为特征。 第1次轴心时代,奠基了宗教的文化结构 - 犹太教、佛教和神学与儒学。 第2次轴心时代,中国中原诸候和诸子百家与技艺文化,以郑和下西洋为象征印度洋文明的发展。 第3次轴心时代,从地理发现、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建立到北大西洋文明,哥廷根开启科学的教育和剑桥建立科学实验室。 第4次轴心时代,以制造工业和时尚产业形成的工业文明为发展,爱迪生建立工业实验室,工业艺术设计和科学管理形成。 20世纪,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发展,以及系统生物学与遗传学、系统医学与药物学、系统生物工程与技术的体系结构形成。古代东西方文化、思维和技术与艺术等近现代化诠释与模式的组织化,构成轴心时代转换。 -(企业家与科学家)-
个人分类: 未来|243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