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影响因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分析: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发表文章档次的三个影响因素
alinatingting 2014-10-8 09:28
物种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已成为众多实验室或研究者的首选课题。自2013年3月至今已有三四十个物种的基因组测序成果相继发表,但文章的档次良莠不齐,有的发在 Nature 上,有的发表在影响因子为10以内的杂志上。同样是全基因组测序项目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的差异呢?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成本的不断降低,物种全基因组测序项目从最初耗时10年并花费几十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到现在仅需几个月、花费几百万甚至几十万即可完成。因此,物种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已成为众多实验室或研究者的首选课题。 自2013年3月至今已有三四十个物种的基因组测序成果相继发表,但文章的档次良莠不齐,有的项目同时在 Nature 杂志上发表两篇文章,而有的项目只发表影响因子为10以内的文章。同样是全基因组测序项目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的差异呢?通过对大量物种基因组测序文章的解析,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几点心得。 首先,组装结果的差异是否直接导致文章发表档次的高低? 这通常是研究者开展全基因组项目时比较关注的因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组装结果是评价一个物种基因组项目结果好坏的重要的指标,如Scaffold N50的长度、基因组的覆盖率等。其中,Scaffold N50是指通过shotgun文库测序的数据及mate pair文库的数据组装后得到的所有Scaffold按照长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累加,待总和为所有Scaffold总长一半时遇到的那个Scaffold长度。因此,Scaffold N50越长说明组装结果越好。最理想的组装结果是物种有几条染色体就组装得到几个Scaffold,即每个Scaffold都是一条染色体。 基因组覆盖率是指组装得到的序列占物种基因组大小的比例,假如一个物种的基因组大小是1Gb,组装得到0.8Gb,则基因组覆盖率为80%。然而,由于物种基因组中重复序列的存在及基因组杂合度的影响,大型真核生物的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很难达到100%的覆盖率。纵观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发表的文章,小麦基因组项目连续发表3篇 Nature 文章,而Scaffold N50只有19Kb及60多Kb;发表在 Nature 杂志的轮虫基因组Scaffold N50为仅259Kb。然而,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 杂志的双峰驼基因组Scaffold N50高达2Mb多;发表在GB杂志的中国莲基因组Scaffold N50达3.4Mb。从这些案例中不难看出,组装结果对文章档次的影响并非至关重要的。当文章的其他方面如分析等处于同等水平时,更好的组装结果会使文章锦上添花,然而反之未必亦然。 其次,物种基因组的大小是否直接导致文章发表档次的高低? 基因组大小为几Gb的小麦基因组、大麦基因组,甚至十几Gb的云杉基因组的发表,可能会给很多研究者造成一种误区,即目前小基因组的文章相对于大的基因组没有竞争力。然而,事实也并非如此。好的文章主要取决于选材的好坏及整个故事的完整性,并非受基因组大小的直接影响。例如,轮虫基因组只有244Mb,由于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测序解析了蛭形轮虫中缺少减数分裂现象的机理并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 Nature 杂志。桃子基因组为265Mb,基因组测序成果发表于 Nature Genetics 杂志;剑尾鱼基因组为669Mb,基因组测序成果发表于 Nature Genetics 杂志;棕榈基因组为1.8Gb,基因组测序成果近期同时发表两篇 Nature 文章。 第三,研究的物种与其他研究者相同但进度落后,是否无法发表高水平文章?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随着物种测序项目越来越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也越来越大,只要双方的研究思路不同,能够挖掘到有意义的分析角度并很好地阐明问题,物种基因组测序就不再怕重复。例如,2012年先后发表于 Nature Genetics (2012.08)及 Nature (2012.12)的两篇棉花基因组测序的文章,今年先后发表于 Nature (2013.04)及 Genome Research (2013.07)的两篇腔棘鱼文章,及今年5月分别发表的挪威云杉和白云杉基因组文章。 转自 测序中国 。
个人分类: 植物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2606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热度 22 lin602 2014-6-24 21:47
许多人都比较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其实人的行为就是文化的体现),这都内含着文化的基因。文化是最难演变的,不是一时经济好转或政治制度改变就马上见效的。 我不是研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但时常想这问题,中国文化为什么成今天这个样子。 一个国家最最深层的东西就是文化! 我觉得中国文化今天这样子,主要影响因素有这三个方面: 1 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中国,消除了国家与国家互相争战你死我活的现实环境。春秋战国时期有数百小诸侯国,互相争战,你死我活,新武器、新思想、人才及管理都必须创新。这是保持活力不被灭掉的因素。秦始皇统一国家后,外部征战尽管有,但已经不多了,中国成了‘笼中虎’。反观欧洲,拿破仑曾经想统一欧洲,希特勒也有这个梦想,但都没有成功,目前为止,欧洲还是没有统一,欧洲历史上就没有消除争战。欧洲各国的状态就有点象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而日本的战国时期的结束,差不多四百年前,而中国已经二千多年了。没有外部的生死威胁,人是没有危机感的,也不让新思想占主流。春秋的诸子百家变成了独尊儒家,思想慢慢僵化,文化也在慢慢退化,缺少一个优胜劣汰的思想。 2 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无论从人身上还是在思想上禁锢了中国的普通民众。连坐制、灭族让人觉得只有顺从才能生存,只要忠君其他皆次之,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奸臣,一个又一个岳飞式的英雄死在了‘奸臣’之手。权力腐败是二千多年来的一个主旋律,这无疑是对中国文化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人均资源少是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一个新王朝的建立,人口逐渐增加,土地逐步被权势之人兼并,当许多人吃不上喝不上时,加上阶级矛盾增加,就开始改朝换代,通过战争,人口减少到几分之一甚至十多分之一,以达到人均资源新的平衡。在穷面前,人是很难优雅的。 当然还有不少其他因素影响着中国文化,我觉得这三个文化可能影响是最大的。 坐在沙发上随手写的,只是表达这个看法,说说供博友们一笑。
2718 次阅读|40 个评论
“0”与“0%”、 乙肝疫苗“安全性”及“影响制剂疗效的因素”
热度 2 ajygz 2014-4-19 01:13
今年 3 月份到外地出差,逛到一个报刊亭,看到《科学世界》 (2014 年第 3 期 ) 上的文章“乙肝疫苗安全吗?”——很与时俱进的文章,我也一直在关注 2013 年底到 2014 年初的“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而且与我所教的课程《中药药剂学》中的“生物药剂学”有很大关系——就买了一本 ( 还买了一本刊有“只有输液才算治疗吗?”的第 2 期 ) 。 就“乙肝疫苗安全吗?”一文及相关问题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该文很好,对人们理性认识“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很有帮助 ( 但不知有多少人会读到此文、会理性看待此事件;文中的“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王华庆提出,此次的‘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爆发后, 10 个省的乙肝疫苗接种率骤降约 30% ,其他疫苗的接种率也下降了约 15% 。”,令人担忧。 ) 。 1. 对文中“ 0 ”与“ 0% ”的理解: 文中出现了 2011 年全国各种疫苗和 2005-2009 全国乙肝疫苗的 AEFI (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也译作“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的统计数据,对于 AEFI 的 7 个类型中的第 3 种——“疫苗质量事故”,指疫苗本身不合格——的统计数据有的为“ 0 ”,而有的为“ 0% ” ( 可能是编辑失误,其它类似数据均带有“ % ” ) ,个人觉得还是“ 0% ”更科学、严谨。 2. 从四个角度看“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与这次“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类似的“考验社会的科学与理性”的事件也发生了不止一次:如日本“‘ 3.11 大地震’后国内的抢盐事件”等,凸显了“科普的迫切和重要”!但在 21 世纪的信息世界里,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某些媒体的论断,而不愿去学习、积累自己的医药健康素养并理性认识医药和生命——正像“乙肝疫苗安全吗”一文中的两个标题“乙肝疫苗管理没有某些媒体渲染的那么不堪”和“正确认识乙肝疫苗”所揭示的残酷现实一样——受不负责任媒体的影响并先入为主的认为“乙肝疫苗有问题”,进而放弃注射疫苗导致其接种率骤降约 30% ! (1) 从“药”的角度看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该文对此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我想,即使没有多少医药专业知识的读者,阅罢此文也能以“理性”眼光看待此事件——但不知光顾报刊亭的读者,有多少人对《科学世界》、对此文感兴趣 …… 而我暂且把这个角度的“安全”称为 “标准 ( 化 ) ”的安全 ——是符合《药典》中关于该“药”的标准、规定;或 “相对”的安全 ——该药的“标准”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成不变的,换句话说,该“安全”是在现有科学认知下的安全,而“科学”并不是万能的;或 “科学”的安全 ——对于疫苗生产企业来说,达到该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虽然疫苗经过了“科学的研究、试验、生产”,但经“标准化”生产出来的疫苗要用到千差万别的个体身上,还是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就像这次事件,尽管调查表明疫苗没有问题,但面对这些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又离开的新生儿和不幸的家庭,国家、社会和企业要拿出应有的“人文”关怀并负起这种“小概率”的责任,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新生儿为医学进步、乙肝疫苗质量提高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也许是我们的医学、科学在前进过程中要付出的代价吧——对遭受不幸的新生命及其家庭深表同情!更为三年多前也注射过乙肝疫苗的儿子感到“庆幸”! (2) 从“人”角度看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这个角度的“安全”也是最根本的安全。 无论疫苗也好、其他药品也好,终归是要应用到人体上、为人的健康服务的,而“人”的个体差异很大——正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况且“人”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人”不是机器——无论从先天 ( 基因 ) 或后天 ( 环境 ) 来看,这种差异均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 “未发现疫苗生产和质量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为何出现了“ 17 例新生儿死亡”的惨剧呢? ——这也是我以《中药药剂学》中的“生物药剂学”为参赛内容,参加我院“ 2014 年度课堂教学比赛”时设置的第一个也是核心的问题。 (3) 从“个体”与“群体”角度看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是对“群体”而言,对于“个体”而言,“安全”就充满着不确定性。所以说,调查 “未发现疫苗生产和质量存在问题” 并不等于一定“安全”,尤其从个体角度来说。 医学常常不得不面对这种“两难抉择”——既要照顾“大家”、又要考虑“个人”。当然,最理想的选择是 “私人定制” 疫苗,实现真正的 “个体化”医疗 。 (4) 从“生物药剂学之影响药物制剂疗效的因素”角度看乙肝疫苗的“安全性”: 虽然比赛讲的是“疗效”,但从某种意义上讲,“疗效”、“安全性”与“毒副作用”是没有本质差别的,只是从临床的“主观”需要出发,前者是尽量要“趋之利”,而后者是尽量要“避之害”。但影响三者的因素均是“客观”存在的。综合教材 ( 《中药药剂学》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年 3 月第 2 版, 2008 年 3 月第 15 次印刷;现在印刷次数远超 15 次了! ^_^) 上的说法,影响药物制剂疗效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剂型因素 ( 广义的,只要和“药”相关,我将其均归为此类;如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性质、给药途径和辅料等 ) 和 生物因素 ( 种族、性别、年龄、生理与病理条件、遗传因素等 ) 。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还有其他因素么?我也初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心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甚至给药时间 ( 时间医学、时辰药理学与毒理学、时辰药动学等已经备受关注 ) 等均对药物制剂的疗效有重要甚至决定性影响, 但目前的《中药药剂学》教材中还没有体现出该方面的内容。 还是用自己比较“得意”的一张 ppt( 见下图,尤其是那个被我称之为疗效之“黑箱”的立体图 ) 来总结到底有哪些因素在影响药物制剂的疗效吧,当然对这些因素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我们的社会和一些现代人对医药、健康和生命的认识远远不够,敬畏之心更是少的可怜——各大小医院里的“输液风景线”和“中国已成输液大国”、近些年不断出现的“伤医案”且有的仅仅是对手术效果、治疗效果不满意而已、抗生素和处方药的“滥用”、保健品市场的“火爆”及全民“皆虚、皆补”的壮观—— 难道这是我们追求科技发达、医学进步的初衷么? 对我而言,自跨入 ( 中 ) 医药的大门,已“落”下了这样的“职业病”——能不用药就不用药、能用中药不用西药、能口服绝不注射 ( 尤其是静脉滴注 ) ;对药品包装和说明书等有“嗜好” ( 已收集不少 ) ——课堂上是这样讲的,生活中也是这样做的——“痴心妄想”着能尽量多地影响周边的人。 相关内容: 1. 中国人均8瓶输液量成输液大国http://money.163.com/13/0909/09/98AQKRD600253G87.html 2. “只有输液才算治疗吗”见《科学世界》2014.2:94
2998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因素:医学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实证分析
mliang 2012-7-18 17:20
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因素:医学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实证分析 马 亮1,吴建南2,时仲毅2 (1.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西安 710049;2. 西安交通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49)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 (7): 12-20 摘要:采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的文档数据,对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国际论文产出和国内论文产出受到不同因素组合的影响,国际论文产出主要受负责人特征、团队特征、项目特征的影响,而国内论文产出主要受依托单位特征的影响。项目负责人的学历和职称对项目绩效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和年龄的影响不显著;科研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规模和异质性均对项目绩效产生显著影响;项目资助金额和学科性质对项目绩效有显著影响,而研究性质的影响不显著;依托单位的隶属关系和学科声誉对国内论文产出有显著影响,而对国际论文产出无显著影响。探讨其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http://www.tjkxx.com/qikan/Cpaper/zhaiyao.asp?bsid=14458 录用版本: 2011-402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投稿-医学科学基金项目绩效-v3-20111226.pdf 发表版本: 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因素:医学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实证分析.pdf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3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功能皮革系列之防水皮革(2)
health229 2011-9-15 21:23
功能皮革系列之 防水皮革( 2 ) * 王康建 1** ,王祎 2 ,但年华 1 ,郝燕玲 3 ,但卫华 1*** ( 1. 四川大学制革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65 ; 2. 际华三五一二皮革服装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46 ; 3. 际华三五一四制革制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81 ) 摘要: 详细介绍了皮革防水的概念、基本原理、皮革防水机理与防水方法、影响皮革防水处理的因素、皮革防水材料、皮革防水产品、皮革防水检测与标准等。 关键词: 防水皮革;防水机理;防水剂 中图分类号: TS 544 文献标识码: A 5 皮革防水机理与防水方法 5.1 皮革防水剂防水机理 皮革疏水是由于纤维表面或毛细管表面被疏物质遮盖而使润湿作用不能进行。的防水材料众多,不同类的皮革防水材料的皮革防水机理有所不同。防水材料一般可分为填充防水剂、疏水防水剂和亲水防水剂(又叫乳胶防水剂或动态防水剂)三大类。 5.1.1 填充阻塞防水剂 填充阻塞防水剂的防水机理就是使防水剂填充在皮革纤维的空隙中,通过物理阻隔作用,封闭微孔不透水,而达到防水效果。这类防水剂如蜡、油脂、橡胶等 。 5.1.2 表面疏水防水剂 疏水防水剂的防水机理是指皮革纤维用疏水化合物处理后,再经加热失水或固话,疏水基沿皮革纤维作定向排列,或覆盖于皮革表面,或包裹在皮革纤维周围形成一层永久性的疏水膜。经疏水防水剂处理的皮革,水不仅不能透入革内,而且在皮革表面也不能停留。由于革内空隙依然存在,因而革的透气透水汽性能均很好。属于此类防水剂的有有机硅类化合物,有机氟类化合物,铬、铝、锆的长链烷基络合物等。 5.1.3 亲水防水剂 亲水防水剂具有动态防水机理。此类防水剂分子同时含亲水基和疏水基。在皮革表面,亲水基部分与皮革纤维结合后,疏水基向外有规律排列而形成疏水膜。而在皮革空隙内,大量防水剂除了用亲水基与皮胶原、皮内的金属铬离子以氢键、配位键的形式结合外,还有少量的防水剂分子彼此之间以亲水基相对向内,疏水基向外形成胶束。因此当皮革遇到水时,水分子进入皮革纤维的空隙内部即被乳化进入胶束内形成油包水胶团,大量胶团聚集在一起即形成一种 O/W 乳液。因而这种乳液挡水层可以阻止后面的水继续进入皮革的里层。当这类防水剂处理的革干燥后,水分蒸发,革纤维间隙的孔隙又会显露出来,所以不影响皮革的透气、透水汽等性能。当然这种干燥后的革再次遇到水分时,会稍有吸水,但经运动将吸入的水乳化后又会呈现出抗水性。亲水防水剂主要品种有烷基烯基琥珀酸,多元醇脂肪酸酯、烷基咪唑啉等,主要用于鞋革的防水,不适于作服装革的防水 。 需要强调的是:疏水革不一定不透水,而不透水的皮革又不一定是疏水的,也可能还是亲水的。如疏水防水剂氟碳化合物,其疏水性和静态防水性均很好,但制成皮鞋,因不耐折,动态防水性差,下雨行走易透过。而柠檬酸类油包水防水剂,是亲水材料,遇水后皮革表面很快被润湿,并有部分吸入革内,生成油包水乳液,膨胀、填充纤维空隙,阻止水的透过,而起到防水作用。 5.2 皮革防水处理方法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皮革防水,就是要: ( 1 )降低皮革表面自由能。一方面通过防水材料降低皮革表面能,使皮革的表面张力低于水的表面张力( 72mN/m ),从而使皮革具有拒水性。另一方面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表面性剂。 ( 2 )减小或封闭皮革孔隙。 ( 3 )增加阻水屏障。如涂层防水。 因此,要制造防水皮革,通过工艺方法,将防水材料引入到皮革中,从而使阻止透水三个过程的发生。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达到:( 1 )充分除去皮革中的亲水物质,封闭皮革上的亲水基团;( 2 )引入防水材料。 5.2.1 减少皮革亲水性 ( 1 )尽量避免引入亲水性。如表面活性剂等。 ( 2 )尽量除去盐等亲水性物质。在制造过程中,加强水洗。 ( 3 )封闭亲水性基团。 5.2.2 引入防水材料 通过引入防水材料,使皮革纤维表面覆盖上防水层,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引入良好的防水剂,不仅也可获得良好的静态防水性能,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动态防水性能。且不影响皮革的呼吸功能,即不影响皮革的透水汽性和透气性,从而获得卫生性能良好的防水革。单独一种防水剂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动态与静态防水性,而多种防水剂配伍,将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防水工艺中,主要是采用复鞣防水、加脂防水和表面防水。 5.2.2.1 复鞣防水 这一方法是采用具有防水功能的复鞣材料如 RohmHaas 公司的 Lubritan WP ,国内的同类产品 WPT-S 、 FRT 等,填充皮革的同时赋予优良的疏水性。可采用丙烯酸树脂复鞣剂与结合防水加脂剂结合使用,利用其助软功能生产防水软鞋面革。复鞣中防水处理后期需要用铬盐等助剂进行固定,固定前需换水,且在低温下分次进行,固定缓慢均匀,成革防水性好。整个复鞣过程应避免使用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合成鞣剂等亲水材料,以免增强吸水性 。 5.2.2.2 加脂防水 这种处理方法最为广泛,该方法是选用防水或疏水加脂剂对皮革进行加脂,在加脂的同时使得皮革在整个截面上有疏水性。国内的多功能亚硫酸化羊毛脂加脂剂、 SCF 结合加脂剂、 WR 系列防水加脂剂等;国外的如德国 Bayer 公司的 Xeroderm 系列产品、德国 BASF 公司的 Densodrin 系列产品等,都是集加脂和防水于一体的材料。 5.2.2.3 表面防水 表面防水处理通常是将防水材料借助于喷、淋、刷或者涂等方式转移到已经干燥的皮革或成革表面,或者用该方法处理如皮鞋、皮衣、皮包等皮革制品,使其表面具有一定的抗水能力。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方法属于皮革表面涂饰的范畴 。用这种方法处理的皮革,其表面是拒水的,但革内部疏水性取决于坯革自身特性。若坯革原来不具有疏水性,则表面喷防水剂后仅表现出 “ 表面防水 ” 效果,静态防水性好但动态防水性差。若坯革本身已有一定防水性,则处理后各项防水指标均提高。如采用美国 3M 公司的含氟皮革保洁剂 FX-3573 处理方法如下 :将 100~200 g FX- 3573 用 800~900 g 水稀释,然后均匀喷涂皮革表面,喷涂 2 次,用量 1000g/ m 2 ,干燥。通过涂饰,在皮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阻挡水的通过。若该涂层本身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可以增加皮革的防水性能。 涂层能增加一道阻碍水通过的屏障,是涂饰革防水的重要方法。普通皮革经过涂层处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水。而将涂层防水与上面的防水方法相结合,将使两者相益得彰,加强皮革防水功能。 6 影响防水革处理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6.1 皮革组织构造状态 组织构造疏松、多孔的皮革按照常规防水处理,由于在纤维之间不能保证足够的防水性物质,因而防水性较差,易产生毛细管吸水,并且易透水。而结构紧实的皮革较构造疏松的皮革的防透水性较好。 6.2 水质 有些防水剂对水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如钙、镁等较为敏感,因此,应避免以硬水直接稀释,以防止防水剂与金属离子的过早结合,影响防水效果。 6.3 鞣前处理 在鞣前处理中为了促进胶原纤维充分分散,需要进行浸灰和酶软化处理。对于防水革特别是防水要求较高的防水靴用革在浸灰和酶软化中不能过度。否则,一方面对皮革防水不利;另一方面会使皮革产生松面。另外,在湿加工中少用或最好不用润湿剂、乳化剂等。特别是在鞣制以后的加工工序中应严格控制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减少他们对皮革防水的负面影响。 6.4 蓝湿革坯 从准备到鞣制过程中,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对防水革的防水性具有负面影响,因为表面活性剂渗透入革中,不能完全被洗出。生产防水革的理想条件是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表面活性剂。为评估蓝湿革是否适合生产防水革,可以滴加几滴水于干的蓝湿革表面,如果干的蓝湿革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这种蓝湿革不适合生产防水革;如果水滴在你干的蓝湿革表面呈水珠状延续 2 秒以上时间,这种蓝湿革可能适合于生产防水革。另外,生产防水革最好选较紧实的革坯。 6.5 金属鞣剂 以金属鞣剂鞣制的皮革通常含有部分未结合的金属鞣剂如铬鞣剂。由于革当中这些未结合的金属鞣剂组分会在防水处理中与防水剂结合而影响其在皮革内的均匀渗透和分布,最终影响防水处理效果。因此,防水处理前应充分洗去革内未结合的金属鞣剂,在防水工序之前或防水处理当中不得使用强正电性的金属盐类如铬、铝、锆鞣剂以及阳离子树脂等。对于有些防水剂,在防水处理的后期用金属盐固定可明显提高防水效果。 6.6 复鞣剂和助剂 复鞣对皮革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防水的鞋面或靴革,为了达到其所需要的性能,复鞣更为重要。复鞣材料如栲胶、树脂、合成鞣剂以及填充剂和各种助剂,所有这些材料都会影响防水性,因此 在防水中或防水处理之后尽量少用或不用。若需要进行复鞣或用助剂对皮革进行处理,则他们必须安排于防水处理之前并与防水处理分浴进行,即在复鞣或助剂处理之后换浴,再进行专门的防水浴处理,这样可相对减少复鞣对防水作用的影响。 6.7 中和 深度的中和是提高防水革所必须的。若中和不透或不匀,将直接影响防水处理时防水剂在皮革整个断面和平面上均匀分布,从影响皮革的防水效果。 一般来说,疏水加脂剂在 pH 大于 5.0 时渗透较好, pH 在 4.0-6.0 范围内,中和程度和 pH 越高,革的防水性越好。为了使防水材料在革内完全渗透,彻底中和非常重要。 另外在中和时严禁使用二价金属盐如钙盐、镁盐等,以防它们对防水剂所产生副作用。因为皮革中的盐分也将影响皮革的防水处理效果,中和后所产生的中性盐应彻底水洗掉。 6.8 水洗 在皮革生产过程中,各种亲水性盐,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被引入革内,水洗可以除去这些材料的大部分,中和之前以及防水加脂剂用金属盐固定后彻底地水洗对防水革非常重要。每次水洗之前,废液应尽可能排尽。 6.9 温度 通常,温度越高,疏水性加脂剂乳液粒子越细,在革内分布亦越好。对于防水革的生产,加脂温度一般在 40 -60 ℃ 范围内。 6.10 加脂剂 由于加脂剂的亲水性会大大降低防水处理的防水效果,因此,防水革对加脂剂的选择有严格要求。为了改善皮革的柔软性和手感,可在防水处理之前先用选择好的加脂剂进行预加脂处理,之后再换浴进行防水加工,为了简化操作,也可选用具有防水作用的加脂剂,如防水性加脂剂。 6.11 染料 关于染料对防水性的影响以前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实际上,染料对皮革的防水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染料分子中极性基数目的增加,染料的亲水性也会随之提高,这对皮革防水较为不利。并且 染料中的中性盐,稀释剂及其他助剂也会影响皮革的防水性,留在革内的盐会降低革的防水效果。硫化染料和碱性染料比其他染料更易影响革的防水性,用来匀染或加深色调的匀染剂或固色剂对防水性也有不利影响。因此用于防水革染色的染料要求所含的盐分比较低。 6.12 防水剂 防水剂对防水革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水剂本身的特性,一般来讲含有机硅或有机氟的防水剂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但成本较高。而其他防水剂如防水加脂剂价格较为便宜,但防水性较差,一般可根据成革防水要求将二者适当搭配使用,在能够达到防水要求前提条件下尽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与防水过程有关,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一点更为重要,在实施合理防水工艺时,需使防水剂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对于防水要求较高的皮革(如军用皮靴等)来说,更重要的是设法使防水剂在皮革横断面上均匀分布,充分存留于胶原纤维之间及其表面,最大限度地改变胶原纤维的表面张力,取得理想的防水效果。因此,皮革厚度越大,防水处理时间要求越长,一般皮革防水转动需 1-3h ,并且防水时液比尽可能小,以加强防水剂向皮革内的渗透。但小液比下长时间转动又会导致皮革松面,因此防水时应找到既不松面又可保证防水效果的最佳处理时间。 6.13 防水的固定 疏水加脂剂加脂一般要进行两次固定,首先在加脂转动完成后用酸固定,分次缓慢加酸以确保油脂在整个革的横切面上均匀固定,油脂吸尽的 pH 在 3.5 左右;浴液吸尽后,在用金属盐固定前经常要水洗,以免金属盐与加脂浴液中剩余的油脂结合而沉积在皮革表面;最后用多价金属盐来封闭加脂剂中的一些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最重要的是这些金属盐能将水溶性加脂剂转变成水不溶的皂而赋予革防水性。 对于一般防水剂在渗入皮革后,只有经过用金属盐固定才具有防水效果。对于有机硅、含氟类的防水剂,不经过固定也显示一定的防水作用,但若以金属盐固定后,防水性会随之提高。因此,在皮革防水以后一般需要进行金属盐的固定处理。 固定剂必须是在防水剂充分吸收之后才能加入。但是不同的金属盐固定后会导致皮革颜色的偏移。如对浅色革防水固定,应选用本身无色的铝盐或者锆盐,若用铬盐固定则会使皮革向绿色方向偏移。而对于深色革如黑色革的固定可用铬鞣剂。另外固定剂的用量也应控制,若固定剂用量过多,特别是以防水加脂剂防水处理时,易造成皮革特别是以防水剂防水处理时,易造成皮革特别是绒面绒毛的粘结,这时制造防水绒面革极为不利。 在固定时,金属盐的用量取决于复鞣方法和加脂剂的性质,通常锆盐用量 2%-3%( 以削匀蓝湿革量计 ) ,铬盐 3%-4% ,铝盐 5%-8% 。为了避免固定过快引起粗面现象,固定时在低温下分 2-3 次加入金属盐,或用蒙囿过的金属盐固定。为达到好的防水效果,固定后必须充分水洗,分次闷洗比流水洗效果好。 皮革防水处理必须是当防水剂充分吸收之后才能固定,关于浴液中防水剂吸收状况可按如下方法进行检查:取待检查的防水处理浴液 10mL ,向其中加入 10% 的氯化铝,当混合液显示出乳白色或产生白色沉淀时,表明防水剂尚未吸收充分,应该继续延长转动时间,以提高皮革对防水剂的吸收率。 6.14 清洁的条件和设备 在防水革生产过程中,清洁的条件和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复鞣转鼓、材料的混合容器及搅拌器等设备中的任何污染对革的防水性都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可能,应有专门复鞣 / 加脂转鼓用于防水革的生产。在清洁机器和设备时,使用清洁剂也可能导致防水革生产的失败。 6.15 防水革的涂饰 防水革是可以涂饰的,但必须选择与防水革配合的涂饰系统,一般的涂饰系统不适合防水革的涂饰,它们将破坏革的防水性。皮革经防水处理后,其表面具有较强的抗水作用,若以常规方法涂饰,则水性涂饰剂不易在皮面上铺展和渗入,涂饰很难进行。即使涂饰后由于常规涂饰剂中含有较多的亲水性和润湿性组分,它们涂于皮革表面后也会对皮革的防水产生负面影响。对防水革的涂饰要采取特殊的涂饰体系,特别是底涂中应采用溶剂涂饰或加入特殊的涂饰助剂,以改善防水革的可涂饰性,并且在涂饰中添加一定的交联助剂,以提高涂层的防水效果。对于这方面有关的皮化厂商如 Bayer 、 BASF 、 Stahl 等公司都有各自的防水涂饰材料系统。 6.16 防水革的存放 防水革复鞣、加脂后,革必须仔细堆放,并尽可能使其平整,防止干燥。防水革失水很快,水分过度流失后,革产生折痕很难伸展开,此外,革太干将降低后继工序机械操作的效果,从而减少面积。加脂结束和伸展之间,伸展和干燥 (帖板或真空干燥)之间的时间间隔也要尽可能短,以确保革具有较好的伸展性。 经验和实验均表明,经过防水处理的皮革尽管已具备防水作用,但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后(即防水过程的继续)才能达到最佳防水效果,必须将其放置一周后再进行防水性测试,使其结果更为真实、可观。 总之,防水革的生产离不开防水材料,但防水革的生产又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这一系统中,每一个独立的步骤都要注意到,只凭优良的疏水加脂剂本身不能使革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生产条件、工艺方法、设备、革坯状态、所用的复鞣剂等都决定着生产防水革的成败。保持革性能的稳定性是生产防水革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为了在每一批生产中得到一致的效果,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从准备到涂饰阶段都要准备控制生产过程,否者即使使用再优良的防水剂也得不到防水性能优良的革。 参考文献 周华龙 . 皮革化工材料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 420-443 周华龙,何有节 . 皮革化工材料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369-373 李广平 . 皮革化工材料与应用原理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7 : 343-356 赵月琦,陈慧 . 皮革防水研究现状及前景 西部皮革, 2010, 32 ( 3 ): 32-37 王学川、丁志文 . 皮革、毛皮缺陷辨析与清洁化生产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 78-98 魏世林 . 实用制革工艺 北京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333-340 单志华 . 制革工艺学制革的染整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9: 106-111 单志华,但卫华 . 制革化学与工艺学(下册)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176-183. 金浩,熊丹柳 . 皮革工艺与应用 上海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228-230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美国 Atlas Refineryery 公司制革技术研讨会 成都, 1997 年 11 月 10 日 —14 日: 12-23 卢行芳 . 皮革染整新技术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197-203 张廷有 . 皮革染整基础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9: 79-82 ** 作者简介:王康建 ,男,湖北宜昌人,在读博士生, 师承但卫华教授, 主要从事功能皮革和绿色皮革化学品的研究。 *** 通讯作者:但卫华 ,男,湖北赤壁人,博导,教授,主要从事生态皮革和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 注:本文刊登在《北京皮革》2011年08月(下)第24期:84-87。 2011-功能皮革系列之防水皮革(二).pdf
个人分类: 功能皮革/毛皮|1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能人才系列研究十一:熟练与不熟练技能人才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eagerss2008 2011-5-30 17:37
熟练与不熟练技能人才人格特征比较研究.pdf
个人分类: 职业教育|3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能人才系列研究五:影响操作技能形成因素的研究
eagerss2008 2011-4-12 08:39
影响操作技能形成因素的研究.pdf
个人分类: 职业教育|2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城镇居民自费旅游的地区差距研究
yuliping 2010-11-26 23:10
本文发表于2007.4《价格理论与实践》,作者唐步龙,俞立平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自费旅游消费支出的地区差距及其影响因素, 发现地理及交通因素对居民旅游有一定的影响, 而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及地区生产总值关系不大。目前居民旅游消费呈现出某种刚性, 旅游消费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2010.11.26 俞立平于宁波 论文
个人分类: 技术经济|3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资源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yuliping 2010-11-26 22:58
该文发表于2009.22《统计于决策》,作者朱强 俞立平。 摘要:文章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认为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有较大的影响,科技水平的影响较小,居民收入没有影响。政府应该继续加大信息资源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以增进居民信息福利,缩小数字鸿沟,进而缩小经济差距。 2010.11.26 俞立平于宁波 论文
个人分类: 技术经济|3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性格养成的内部影响因素(图)
lgmxxl 2010-11-15 09:37
大学性格的养成是大学内外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内部影响因素是大学性格养成的关键。内部因素直接决定着大学性格的特征。影响大学性格养成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大学校长、大学教师和大学制度。 第一,大学校长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位好校长就等于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告诉我们:一所学校办得如何,关键在于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性格。 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和人格魅力是大学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一,校长治校理念直接决定了大学性格形成的方向。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对大学的影响也随之日益增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一流大学的不断创建,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在办学质量与管理模式上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高度同一性,各大学都在努力创办自己的特色,只有具有独特性格的大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傅斯年的专求真理;竺可桢的求是;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梅贻琦的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等直接决定了他们所领导的大学的性格。只有校长具有求真与创新自由与包容、服务与责任的治校理念,大学才能具有应然意义上的大学性格。其二,校长的人格魅力则直接决定了大学教授、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特质。要形成应然意义上的大学性格,大学校长必须有容人之量,有爱才之心,有敬才之为。大凡形成应然意义上大学性格的大学,其校长一定具有优秀的人格魅力。他们一定会视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定会注重教授治校,一定会给教授一个自由展示其才能的空间。在这方面竺可桢、梅贻琦堪称典范。竺可桢为了聘到国学家马一浮,曾三顾茅庐,在与教授合影响时,从来都是站在边缘的位置上。梅贻琦对于校长则有两个形象的比喻:一是率领职工为教授搬椅子的人;二是京剧中的王帽,虽然行必仪仗森严,但主要的戏却不是由他唱的。 在此等校长的带领下,应然状态下的大学性格何愁不成。 第二,大学教授 大学是教师从事创造活动的重要场所,大学因提供了创造平台而创新了知识,诞生了教授、大师而著名,教师与大学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教师是大学性格的载体之一,教师影响大学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精神风貌、行为方式都折射出一所大学的性格。教师的代表人物或者说大学性格最为主要的载体是教授。因为,公众看到的更多的是教授的行为表现,公众也往往以教授的行为表现考量大学性格。至于大学的教师和师生,则是随着教授而生的群体,有什么样的教授群体,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和学生生态。梅贻琦曾形象地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对 于 教授是大学性格的最主要载体,一些校长与哲学家曾做过形象的表述。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有三要素,即教授人选、图书仪器设备和校舍建筑。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教授人选。教授是大学的灵魂。 雅斯贝尔斯也曾说:大学生活的一切都要仰仗参与者的天性。一所大学的性格是由它们的教授们所决定的。每所大学都要仰仗它所招徕的那一类人。 梅贻琦说过:凡一校之精神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方面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 第三,大学制度 大学制度是大学行为持续稳定的保证,是大学性格养成的保证。没有稳定一致的大学制度,就不会养成特征明显的大学性格。在大学制度中,影响大学性格养成的最关键的制度是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大学运行的法律框架文件,是上承国家、省法律、法规,下启大学内部治理,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举校、治校总纲。大学章程调整着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组织、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法律关系,是影响大学性格形成的关键因素。大学章程应该由社会权力机关制定,因为只有这样,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才能稳定,大学的性格形成才有了稳定的外部环境。没有明确的由外部权力机关制定的章程,就不会有稳定的大学与外部组织、政府稳定的关系,大学性格的养成就没有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大学性格就会因大学与外部组织、政府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大学就不会形成稳定的大学性格。另一个影响大学性格养成的大学制度是大学内部治理制度。大学内部治理制度直接决定着那些人参与大学的管理,那些人处理大学事务,决定着大学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制度应该彰显学术权力,明确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服务和辅助功能。因为只有彰显了学术权力,大学才会有学术自由,学术求真,也才会有开放和包容。 总之,实然意义上大学性格的养成是由大学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是外因,是必要条件,没有稳定的、适切的外部因素,就不会有应然意义上的大学性格。内部因素是内因,是充分条件。内部因素决定着大学性格的方向和特质,在外部因素确定的情况下,大学校长的治学理念、人格魅力、大学制度直接决定着每所大学性格的实然特质。 竺可桢与教授合影(自浙大网站) 北大老中文系教授(来自北大网站) 杨立德 . 西南联大的斯芬克司之谜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48. 梅贻琦 . 大学一解 . 杨东平 . 大学精神 . 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3.48. 霍益萍 . 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237. 卡尔雅斯贝尔斯 . 大学之理念 .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7.147. 刘述礼,黄延复 . 梅贻琦教育论著选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 25.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711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科技期刊早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kexuechuanbo 2010-9-23 20:53
中国科技期刊早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素研究
yuliping 2010-8-30 23:49
按:本文发表于《图书情报工作》 2010. Vol. 54(16) 。 摘要:为了详细分析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在不同水平下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本文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海外论文比、基金论文比、期刊时效性对影响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外论文比与影响因子无关;高影响因子和低影响因子期刊,平均引文数与期刊影响因子无关;高影响因子期刊,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无关。影响因子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期刊评价指标选取。对于不同水平期刊的评价,评价方法可能不同。 分位数回归是一种基于被解释变量 Y 的条件分布来拟合解释变量 X 的回归模型,是在均值回归上的拓展,最早由 Koenker 、 Basset ( 1978 )提出。 它依据因变量的条件分位数对自变量 X 进行回归,这样得到了所有分位数下的回归模型。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相比, 分位数回归 更能精确地描述自变量 X 对于因变量 Y 的变化范围以及条件分布形状的影响。 Koenker 、 Hallock ( 2001 )和 Bernd 、 Peter ( 2007 )的研究认为, 从理论上说,经典线性回归是拟合被解释 变量 Y 的条件均值与解释变量 X 之间的线性关系,而分位数回归是通过估计被解释变量取不同分位数 时 ,对特定分布的数据进行估计。最小二乘法估计的是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平均边际效果,而分位数回归估计的则是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某个特定分位数的边际效果。最小二乘法只能提供一个平均数,而分位数回归却能提供许多不同分位数的估计结果。 采用分位数回归,有利于我们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比如,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收入和工作时间正相关,但是对于极高收入和极低收入的人,这种情况可能并不存在,甚至不相关。 论文全文 2010.8.30俞立平于江北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6584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天的年轻人靠什么来改变命运?
lgmxxl 2010-8-12 10:47
我们常讲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改革命运、性格决定命运,等等。但今天这些似乎与命运的关系越来越远了。 50 年代甚至是 70 年代出生的人,或者 70 年代、 80 年代的大学生都有一个感想,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这些人中的很多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靠自己的知识实力考入大学,靠国家给予助学金完成了学业,然后靠国家分配政策当上了国家干部。这些人现在由衷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的培养。在当时,人们确信好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社会也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农村孩子的家长也基本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吧,将来上大学,吃公粮,当干部。而对当时的城里人来讲,如果学习不好,另一个改变命运的办法就是当兵。当兵服役 3-5 年后,回到自己的城市,城市退伍办就会给安排一个较好工作。时至今日,几乎每所大学里都还有一批退伍军人,有些甚至当上了大学的处长。 但今天这一切好像都变了。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或者客气点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研究生毕业了,也找不到工作,甚至不如本科毕业时找的工作!一般的博士生,也不敢对用人单位提过多的条件了。文科类的博士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军队退伍了,也基本上没有了安置,往往是一笔钱而已。今天的年轻人,靠什么来改变命运呢?综合看来,主要靠爸爸!有个有能耐的爸爸,就可以找个好工作。于是乎,这几年流行语变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学得好、靠得好,不如嫁得好。知识改变命运的功能越来越弱。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富二代、官二代、英二代(精英的孩子)开始成为社会的宠儿。他们轻松拥有财富,轻松获得机会。 更为可怕的是,今天的教育越来越分化。优质教育越来越被富二代、官二代、英二代的孩子所占居,他们甚至有的是钱和路子去疏通关系,去上名校。可以说,这些孩子从小学、中学开始已经开始与穷人的孩子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上大学、特别是上名大学的机会越来越被这些二代的孩子所占据。当然,富二代、官二代、英二代的孩子也更有机会和实力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门,享受国外的优质教育。几年后回来,又是一个个鲜活的海归,他们毫无疑问又会占据社会有利地位。要命的这些将来要成为社会精英的孩子,对社会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和认知,在他们心目中钱、官、权、关系占居更大的地位。而对乡村、对城市低层人员缺乏应有的感知。 今天的年轻人, 20 年后就是明天社会的栋梁和支柱。如何让他们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对下层的理解,可能是当务之急。对社会、政府来讲,也应该增加紧迫感,加大教育公平的改革力度。只有公平有序,通过自己能力换来的社会地位,才会得到认可。靠上代的传递换来的社会地位,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社会要加大这方面的改革力度,使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有较为平等的教育机会、工作机会和上升机会。只有这样,将来的社会精英来源才会多样化,人与人之间的沟壑才会得以消解,社会才会最稳定。 今天年轻人靠什么来改变命运,是一个小命题,但会涉及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只有当知识、能力、奋斗等成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最有力工具时,社会才是公正、公平和正义的社会。如果金钱、关系、上代传递成为改变命运的最主要工具,那么这个社会就有点畸形了,就会失去公平、公正、正义的基础。
个人分类: 未分类|6893 次阅读|17 个评论
大城市居住空间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wangkaiyong 2010-7-27 11:12
大城市居住空间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开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1 导言 居住空间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认识,一是指以居住用地为主的物质实体空间,这包括住宅的地域分布、住宅的组织形式、住宅空间分布与组合特征等在景观上的外部表现;另一是强调居民住房选择与居住社区的功能空间,这是一个以住家为中心的相对流动化的空间范围。所以说居住空间是一个包含了住宅的区位特征、住宅的式样特征、居住主体的的自然和社会属性特征、住宅空间与其他城市空间相互关系等范畴的抽象化的概念 。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居住空间的扩展和居住区规划建设的研究。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城市居住形态、居住分布格局、居民的居住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推崇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转变,是人们对当前出现的城市问题的反思中新的抉择,人们不仅要求居住空间的宽敞舒适,更重视安静、融洽、开敞、美化的外部环境,生态居住区倍受青睐,成为未来居住区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 2 影响大城市居住空间演变的因素分析 2.1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 每个城市的居住空间形态都受当地自然条件的重要影响,是对当地气候、地形等条件长期适应的产物。自然条件对居住空间的影响是先天的,也是明显的。北方的居住空间和住房设计较封闭,南方的居住空间较开敞,底层架空,无不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同时,地形条件对居住形态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山地城市阶梯状的居住空间布局、陕北的窑洞、江南水乡的居住形态,都深深刻上了当地自然条件的烙印。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人们对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于是,郊区环境优美的地段兴起了许多新的居民小区,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居民的生态需求,引发了居住郊区化的潮流,只有较高收入的家庭才容易入主,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居住空间分异现象。 2.2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力,也是影响城市居住空间发展演变的首要因素。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增强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这样居民才有能力选择新的居住区位,不断改善居住条件,优化居住空间结构。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例, 吸纳更多的人口到城市就业,推动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可以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和人口规模扩大,由此产生更多的住房需求,促进居住区的建设和居住空间的优化。 2.3 人口政策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严格控制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广大农民只能在家种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数量可观的农民到工厂务工,但也鼓励离土不离乡,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长期以来,形成了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的局面。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逐步放开了户籍政策,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不论是高级知识分子、普通工人、还是农民纷纷涌向大城市,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不仅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同时也有许多麻雀东南飞,民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高级知识分子进城后,可以获得理想的岗位和高薪待遇,一般会在大城市买房定居,步入上层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目前也是主要推出中高档的住宅。而更多的农民工进入大城市后,很难找到象样的高收入的工作,无力支付高昂的房租,只能在大城市边缘建设一些简易住房或者在城中村租房,形成了大片的流动人口聚居区,成为大城市一种新生的居住现象,从而也不断改变着城市的居住空间结构。 2.4 居民收入水平 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居住空间区位变化的直接因素。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才会开始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搬迁到更为理想的居住区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具备一定的购买能力,才能居民迁居的梦想变为现实。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别巨大,直接限制了众多居民的购买能力。特别是一些较高档的居住区,昂贵的住房价格形成了一道较高的进入门槛,只有高收入阶层才有支付能力入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居住空间分异。一般说来,一个家庭的收入越高,越追求开敞安静的居住环境,越追求豪华的住宅,以实现对自身价值的体现和肯定,因此常选择离市中心较远的郊区居住,而最贫困的家庭就住在靠近市中心嘈杂混乱的旧城中心区或低矮棚户区。由于城市的外向扩展,富裕阶层迁往市区边缘的较高档的新居民区,而原来的住房由收入较低的家庭居住,由此类推,最破旧的住房由收入最低的家庭居住。同时,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强了自身的购买能力,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便追求高层次、高档次的消费,私人汽车也悄悄走进普通家庭。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也正进入汽车时代。汽车的普及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活动能力,拓展了居民的活动空间,推动了大城市居住郊区化的趋势。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使得不同的收入阶层选择不同的居住区位,而相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具有相似的购买能力,往往会聚居于同一区域,从而导致收入阶层的分化和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不断明显。 2.5 交通通讯技术以及家庭汽车的普及 交通通讯技术的提高改变了居民原有的时空限制,距离已经不成为影响居民选择居住区位的重要内容,使得广大居民可以在更广阔的城市地域范围内选择适合自身的居住区位。纵观经典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型,无不考虑交通可达性对空间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在现代交通高度发达的社会,特别是环城高速公路的建设、地铁和轻轨的兴建,为居民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大大降低了距离对居民行为的空间限制,也缩短了居民的通勤时间。随着家庭轿车的逐渐普及,人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城市的一侧到达另一侧,无形中增加了居民对居民区位选择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通讯技术的日臻完善,手机越来越普及,成为居民随身必备品,因此人们可以随时进行对话,大大降低了空间阻隔而形成的交往障碍。在过去,许多三代家庭为了照顾退休的父母,子女一般就近居住,以方便及时联络,但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远距离的对话,无形中扩大了居民的交往空间。另外,网络技术已逐渐进入普通居民家庭,使人们可以在家办公( SOHO )、在家学习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因此,使家庭的功能呈现多元化趋势,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等各种功能空间在居住区复合,进一步引导了居住空间的复合化趋势,并对未来居住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6 居民属性(空间偏好)与家庭结构 居民属性和家庭结构决定着居民的空间选择偏好,进而影响着居住空间的重构与演变。社会学、行为学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背景的居民有不同的居住需求。一般说来,年轻人喜欢热闹的都市氛围,倾向于居住于市中心附近,以享受便捷的服务和娱乐休闲设施,由此新婚家庭多在市区中心繁华地段或 CBD 周围购买住房。人到中年,考虑问题趋于理性,选择居住区位主要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所以一般居住区位多选择在工作地附近或方便子女上学的地方,由此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多选择在交通便利,有良好受教育条件的市中心周边地区。而老年人多依赖于已有的社会关系,倾向于在原居住地或寻找安静清闲的环境颐养天年,因此多选择在社会交往联络多的地区或郊区居住。从以上分析看出,不同的居民属性和家庭结构具有不同的空间选择偏好,形成了特定的居住空间布局形态。 2.7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改变了原来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无偿划拨的土地制度,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土地竞标、拍卖成为最主要的形式,这对我国的居住区建设也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原来政府部门不尊重土地使用的经济规律和区位地租的差异,依靠政府领导的主观意志和行政力量随意划拨土地,造成土地使用异常混乱的局面,出现了许多单位大面积圈地现象,围合起来长期不用,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各种功能空间布局混乱,一般工作区和居住区混杂,前面是单位办公用地,后院是单位住宅区的现象极为普遍,形成了单位大院式的居住空间格局。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行,刺激了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育,人们对土地的经营使用开始尊重价值规律,考虑经济地租的等级差异,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办事,促进了土地使用的合理化,逐步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土地使用效率,居住区的选址和建设以城市规划为依据,纳入正常的经济运行轨道,不断优化居住空间结构。 2.8 住房制度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大院式的居住空间形态,促进了多种居住空间类型的发育,形成了目前多样化的居住空间形态。住房商品化的实施使居民脱离了对原单位的依赖,尽管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由于居民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喜好进行居住区位和住宅选择,不但满足了不同家庭的多样化需求,也推动了多元化居住空间格局的形成。目前,各单位通过补贴、增加房租、集资建房等措施鼓励本单位职工购买私房,由此也减轻了市政单位的财政压力,增强了企事业单位的活力和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住房商品化制度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推进产生了大量的住房需求,使房地产业异军突起,并持续的繁荣火暴,住房消费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可以根据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设计住宅,从而也促进了居住空间结构的优化。目前,城市住房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和个人都积极投资于住房建设,形成了一股合力,极大地推动了居住区的更新改造与建设,越来越高的建设标准和要求,独具匠心的住房和环境设计,不同房地产集团的竞争,都大大促进了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居住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居住空间结构呈现合理化、多样化的发展势头。 3 发展趋势 综上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居住空间建设必然会发生重大变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首先,多元化的居住空间形态将长期并存,但逐步转化为以房地产开发的居住小区为主。其次,居住空间建设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再者,随着居民生态意识的觉醒会渐趋重视良好的居住环境,生态居住区将倍受青睐。另外,信息革命将越来越影响居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智能化技术和网络化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居住区建设,智能化居住区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最后,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不断趋于科学合理,顺应民意,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多层次需求,特别会考虑老龄化人口及单亲家庭等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居住区的空间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居住空间结构也得到不断优化。总之,未来的居住空间将更加合理优化,居住区建设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生态化、智能化的特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形成科学合理的居住空间格局。
个人分类: 房地产研究与评论|2415 次阅读|1 个评论
也谈“国产博士是否合格”
热度 1 boxcar 2010-1-23 17:24
最近科学网上关于国产博士(又名土博、外号土鳖)是否合格、有多少合格的话题再次成为热点【1,2】。老实讲,这个话题很抓网友的眼球,但也很沉重,特别对于我等土博出身的人来说尤为沉重,憋得难受了,只好再冒个头出来说几句话。 (一)评价体系与评价指标 谈这些与博士制度挂钩的人合格不合格,先要有一定的评价体系,要确定评价标准,并且再把足够数量的人拿来评价,方才可以得出一个统计结论。不幸的是,这个评价体系目前似乎没有,甚至在以后可预见的未来里,也不见得能拿出来个能让大家都接受的东西。之所以难评价,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太大、学科太多、情况也太复杂,所以无论提出什么方案,都会听到响亮的反对声音(赞同的一般不说话)。此外,为了便于操作,评价体系所采用的数学模型不能太复杂、指标也不可能无限多(例如简单地要求一下发表N篇SCI、IF之和大于n这类)。这种简单的评价体系一旦形成,这些指标就会摆在了明面上,这时指标变成了目标。此后,将接受评价的人做事情有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以指标为导向,尽量快、尽量多地完成指标,以博得好的评价。有些人甚至不择手段,借助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帮自己尽快达到指标。显然,这种简单化的指标只是更便于外行评价内行(会对比和简单算术就够了),其实际的评价效果并不理想。 (二)是否合格的影响因素 说博士是否合格,可以从他们自身的知识基础、能力状态和成果水平多个角度来评判。这些需要考虑的评判内容当中,有些是博士生/博士个体素质和既往教育与训练所决定的,有些则是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经历以及在此期间所获得的新知识、科研能力提升、积累的新经验以及对博士阶段研究课题的钻研,如果考虑对博士们的运用,还要注意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影响因素才是进行评价时最需要设法考查和认真考虑的,目前各种所谓的评价指标,勉强算是这些影响因素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吧。 (三)合格与否的判断的主观性 本来,博士是不是合格的评判是在他们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出的,应该是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评审、答辩和甚至研讨作出的综合判断。《学位条例》放在那里,达到了《条例》所规定的标准,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委员会的讨论,就可以算是合格的了。《条例》可能还是比较粗的条文,没有很细很细的细则。各个单位、特别是基层的学位分委员会也会制定出一些细则出来,不过无论是《条例》还是细则,最终掌握这些标准进行评判的还是人,所以会有比较强的主观性,这就会出现有的人认为合格,另一些人却可能认为还不合格的情况。这种主观判断的不一致,既和评判人的评价标准不同有关,更本质原因则是博士们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 (四)为何现在热议土博是否合格 目前谈论国产博士是否合格比较大的背景是各个大学是否还要招纳国产博士去当老师。那种极端的、只要海龟、土鳖一个都不要的做法,过分地看重了读博阶段的经历。其实,这种对土博具有强烈歧视性的霸王条款根本谈不上评价和评价标准,因为它首先拒绝了对土博们的评价,而代之以一句土博皆不合格的潜台词;随后再在划定了海龟圈子里去确定哪个更合适,而且这个过程中可能又是把出身门第(毕业大学的名头)看得极重的。这种坚信国外培养出来的博士和博士后在各个方面都全面超过国内科研院所培养出的博士和博士后的思想很可怕。如果这种思想只是在个别心高气傲的海龟脑子里面转转、嘴上说说至多会引来几场网络上的口水仗,一旦把这种思想用于指导一个单位甚至整个行业的政策,将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因为它会使中国高等教育硕果仅存的那些优秀的土博(他们的实际水平超过来自发达国家的海龟的平均水平、可与同级别海龟的最高水平一较高下)失去机会,从而造成中国高等教育的彻底沦陷、再无一丝自信可言。 (五)合格的有效期 由于人是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所以说人才合格其实是在一定的时段内是合格的,这个时段我把它叫做有效期。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作为学生是合格的,作为一名工人或者普通教师也是合格的,但如果他被突击提拔上去当了科长、处长、院长、校长甚至厅长部长,是不是能一直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会不会腐败变质、工作是否合格和称职就不是一个只有肯定答案的问题,否则我们没法理解那些根红苗正的人上去之后却发生了严重腐败和明显失职的案例。显然,有效期是和时段有关的,很多年轻人,即使作为博士生和博士后的确是合格的,不代表他作为教师就必然合格,因为作为教师的工作和博士、博后的研究工作毕竟还有些差别。有效期还和环境有关,在制度健全、社会风气好、工作顺利的环境中,人的工作状态可以保持得很好,就容易表现得非常合格,而且这种合格的有效期也能长些;如果碰上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人会变得焦虑、浮躁,很容易会被不合格掉或把自己变得不合格,所说的合格有效期会大大缩短。过了有效期,优秀的人才也未必能保持住合格(由旁人的心理预期和评价决定)状态,经常会听人提起有些海龟牛人回国后长期碌碌无为,与引进时的高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概就是其合格已经过了有效期。这就如同 咱老百姓去超市买吃的,总要瞪大了眼睛看看食品袋或包装盒上打印的保质期(有效期)和生产时间,谁都不会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买回家后也必须在保质期内把它吃掉,如果过了保质期,轻则是口味不佳吃了影响情绪,重则会让人恶心呕吐,跑肚拉稀。 参考: 【1】王宝山: 国内博士到底哪点不合格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583 【2】刘进平: 国内到底有多少博士不合格?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395
个人分类: 科研|6771 次阅读|19 个评论
科技成果为什么难以推广——成果自身因素视角
eduman 2009-9-24 14:14
我们取得了很多科技成果,从成果的研究到推广,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结果远远达不到我们的预期。这使科技工作者和推广者大为困惑。成果难以推广,原因很多,有群体规范、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有燯在采纳组织因素的影响。而科技成果自身的特点更是影响其推广并被采纳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些特征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点: 1、成果的比较优势,即要推广的科技成果与其将要取代的做法相比所具有的优势,这种优势越大,并且越被人们所认识,则成果越容易推广。如,潜在采纳者认为,该科技成果的应用,会极大的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或效果,那么推广起来就相对容易的多。 2、成果的易操作性。成果只具有比较优势,还远远不够,首先它应该是易于操作的。太过复杂人们难以掌握的成果在推广和转化起来,会造成人们因为惧怕其复杂性而不接受它。 3、成果符合人们的传统习惯、经历和价值观的程度。一项很好的科技成果创新,如果与人们的习惯、经验和价值观相冲突,同样很难被其接受。 4、结果的可试验性,可观察性。科技成果应用后会产生什么结果,应该比较容易的被人看到,才容易被接受。所以,科技成果自身效果如何,应具有可试验性,让人们通过较小成本的试验使用,发现其价值所在。 基于以上认识,要使我们的成果得到很好的推广和转化,考虑以上几点有可能会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最终体现其应用价值。
个人分类: 随感|3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信息需求链管理影响因素
tengyi1960 2009-6-4 19:07
研究生信息需求链管理影响因素 研究生信息需求链管理的设计,可以考虑使用三维模型来显示其信息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如:X坐标用研究生课程安排与阶段;Y坐标用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对图书馆信息与服务需求的差异;Z坐标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其中,X坐标和Z坐标的关键要素,可以作为每条信息的必须标引词使用,其可行性是时间和需求特征所具有的通用性;Y坐标使用的现实性表现在:首先,一部分研究生最终要变成科研人员,因此需要逐步缩小差异(另:科研人员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其次,Y坐标也可以作为信息服务链(图书馆所设计的服务单元)的元素分类、分层使用,体现服务机构特征,最后,Y坐标也可以用作区分不同行为与心理取向的差异化用户。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2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科学原理之25 影响岩石圈形成后去气作用的因素
rock6783 2009-4-11 19:38
广东海洋大学 廖永岩 (电子信箱: rock6783@126.com ) 地球的去气作用重要,影响地球去气作用的因素,也肯定重要。前一回我们讨论了地球岩石圈形成后的去气作用,这里,我们来讨论影响地球岩石圈形成后去气作用的因素。 二氧化碳等地球去气气体,主要由火山喷发和地震产生。火山和地震越强,地球的去气作用也就越强,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去气气体也就越多。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冰川的形成和消融引起的造海作用和造陆作用而形成的。所以,冰川与火山喷发和地震直接相关。冰川越大,形成和消融得越迅速,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去气气体就越多。 那么,历史上的冰川,为什么会有大冰川和小冰川之分呢?或者说,为什么有的时期形成的冰川大,如新元古宙和石炭 - 二叠纪的冰川,有的时期形成的冰川较小,如奥陶纪的冰川。假设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在任何时期都是均匀分布的,那么,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减少,温室效应的降低,冰川将形成。当冰川形成到一定的程度,引起造海作用的发生,导致火山喷发和地震。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去气作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高,温室效应增强,使冰川消融。冰川消融的过程中,又会造成造陆运动,再一次通过火山喷发和地震,补充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于大气中,使大气的温室效应更强,从而使地球进入一个间冰期。若真这样的话,只要使二氧化碳减少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不变,地球在演化的过程中,冰川期和间冰期的时间间隔将基本相等;每一次冰川期形成的冰川规模大小也应一致。 但是,在不同的地球演化时期,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是不一样的。虽然由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降低,当两极降至冰点以下时,就会有冰川形成。但有时,两极全是海洋,有时两极全是陆地,有时一极是海洋,一极是陆地。 当两极是海洋时,冰川只能在海洋里形成。在海洋里形成的冰川,冰川形成于海洋的上部。这样,就造成和冰川接触或较近的冷海水,由于比重较大而下沉,下部相对温度较高的海水上升。就会造成海水的垂直循环,冰川和海水进行强烈的热量交换。若形成冰川时的极地海洋较大,或极地海洋能和附近海洋进行海水交流的话,就会在极地海洋和附近或甚至热带海洋之间形成暖流和寒流。极地冰川和地球其它地区,除能通过大气进行热量交换外,还能通过海洋进行大规模的热量交换。使极地海洋和地球其它地区的热量交换相当强烈。这样,在极地形成的冰川,就很容易消融,冰川体积不容易增大。再有,就算在极地海洋里已形成了较大体积的冰川,只要冰川底部尚没有和海洋底部接触的话,大质量的冰川重力就不可能作用于地壳岩石圈,就不会有重力异常出现,不会有均衡调整,也就不可能引起造海作用。所以,虽然已能在极地形成冰川,但冰川不能造成造海作用,也就不会引发火山喷发和地震。没有火山喷发和地震,地球的去气作用就不会加强,二氧化碳的浓度就不会增高。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下,二氧化碳的浓度将进一步降低,温度进一步降低。极地冰川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直至极地冰川体积增大,直接和海洋底部接触或扩大至极地周围的陆地上。这时,极地冰川将会造成造海作用,会引起火山喷发和地震,导致地球的去气作用增强。当地球去气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大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等消耗二氧化碳能力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增高。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高,温室效应逐渐增强,冰川形成停止,并有可能开始消融。这就表示一次冰川形成的结束。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当极地是海洋时,一般很难形成冰川;但一旦冰川形成,往往形成的冰川规模较大,范围较广。 当冰川形成时,两极地区是陆地。这时,冰川不可能通过海洋进行热量交换,仅只能通过大气进行热量交换。这样,热量交换的强度大大降低,极地地区的冰川较容易形成,而不容易消融。因为极地冰川是在陆地上形成的,它一形成,就和岩石圈接触,就直接作用于地球的岩石圈,产生重力异常,引起均衡调整作用,产生造海作用,导致火山喷发和地震,引起强烈的地球去气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当地球的去气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大于光合作用等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高,温室效应增强,冰川形成停止或开始消融。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冰川形成时,若极地地区是海洋(双极海洋冰川),这时形成的冰川规模较大,形成的时间较长。若极地地区是陆地时(双极陆地冰川),形成的冰川较小,形成所需的时间较短。若一极是陆地,一极是海洋的话(单极冰川),它的规模和形成时间,应介于双极海洋冰川和双极陆地冰川之间。 由于双极海洋冰川最终形成的冰川规模较大,当它消融时,形成的造陆作用也较强,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较多。所以,双极海洋冰川消融后的间冰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较高,维持的时间也较长,即冰期后的间冰期时间较长。 双极陆地冰川最后形成的冰川规模相对较小,它消融时形成的造陆作用也相对较小,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量也较小。双极陆地冰川消融后的间冰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也较低,维持的时间相对较短,即冰期后的间冰期时间较短。 同时,太阳光的强度和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大小,也对冰川的规模和时间间隔有一定的影响。 太阳光的强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光越强,光合作用就越强。总的来说,太阳光强度,随着地球的演化,是越来越强。所以,假设植物的质量和数量不变的话,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应是越来越强。 其实,植物的质量和数量,也并不是不变的。早期生命刚形成时,为原核单细胞生物,它们的光合作用能力相当弱。后来,地球上演化出了真核细胞、多细胞及有根、茎、叶分化的高等植物。植物的光合作用越来越强。若不考虑冰川和太阳因素,仅就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说,早期的单细胞生物光合作用弱,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能力也弱,通过光合作用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那时形成冰川所需的时间,应比后期长。同时,由于低等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力弱,只要不太大的冰川的形成,导致的造海作用引起的地球去气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就会大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的量。所以,那时的冰川形成时间长,但冰川的规模却很少。 后来,随着氧气量的增加,臭氧层的增加,植物除生存在较深水域外,还能在海洋表层进行强烈的光合作用。这样,植物的生存空间大大增加,植物的量也大大增加。在地球不断演化的过程中,陆地面积和浅海面积的增加,使植物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增加。 植物通过演化,产生了多种高效的光合色素。较高等植物还形成了叶绿体,使光合作用能力大大加强。高等植物为登陆生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使植物体伸展在空中,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在海、陆、空,全方位、大面积的分布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大大加强。消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也大大加强。这样,假设大气中具有相同浓度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话,这时消耗这些温室气体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所以,后期冰川形成的时间应比早期短得多。但冰川一旦形成,由冰川造成的地球去气作用,必须强到一定程度,才可能使地球的去气作用大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冰川的规模和冰川的去气作用应是成比例的。这样,就使冰川的规模必须足够大,产生足够大的去气作用,才可能使冰川的形成停止。所以,后期冰川形成时,形成的冰川规模应比早期大,但形成的时间却相应地比早期短。 总之,冰川规模的大小、冰川期和间冰期的长短,是受太阳光强度、绿色植物的演化程度、冰川形成时,极地地区是陆地或是海洋等因素综合影响的。当然,硅酸盐的风化作用影响海洋的 pH 值,影响碳酸盐的沉积。大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多少,影响地球上有机物的总量(包括一般有机物和矿物有机物),它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冰川的规模及冰川期和间冰期的长短。 冰川的规模决定地球去气作用的量,所以,以上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地球的去气作用。 前面几回,我们分析了本章第一节: 地球去气作用 。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就可以来分析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各种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所以,我们现在来分析 第二节 地球演化过程中的 pH 平衡 。首先,我们来分析去气作用对地球的作用。那么,去气作用到底对地球及地球演化有什么作用?地球在演化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变成冰球,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下回预告 : 地球科学原理之 26 去气作用对地球的作用 (注: 本地球科学原理系列,是根据廖永岩著,海洋出版社( 2007 年 5 月)出版的《地球科学原理》一书改编而来,转载者请署明出处,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5302 次阅读|5 个评论
浅谈气相色谱系统的影响因素
ningyzh 2009-3-21 16:03
浅谈气相色谱系统的影响因素 气相色谱法是近20余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离分析方法,已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科学气相色谱法。其最早应用于分离分析石油产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有机合成、医药及食品等工业的科学研究和生产等方面,不仅如此气相色谱法还可应用于生物化学、临床诊断和药理等方面的研究,特别在环境保护方面,对于水、空气等的监视工作,气相色谱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要获得稳定、可靠的分析数据,就需要保证气相色谱系统的最佳运行状态,而其各部分装置的性能如:载气、进样口、色谱柱、检测器等的性能极大地影响着色谱系统的运行状况。选择一个好的分析方法固然非常重要,但其首要条件是要在一个稳定、良好运行的色谱系统上实现的,因此保证各部分装置的性能是获得可靠的分析数据的前提。 1 载气 在气相色谱中,各种气体,如载气、燃气、助燃气等的纯度会直接影响色谱仪的灵敏度、稳定性,甚至色谱柱的寿命(柱效为原来的1/10时,应更换新的色谱柱)。因此要严格控制气体的质量和杂质的去除。气路管线不能使用塑料管或橡胶管。 1.1 质量要求 纯度要大于991999%,对于FID、TCD大于99.999%即可。另外,若使用钢瓶时要注意瓶内的压力,在低于3~5个压力时,应更换钢瓶,因为瓶底的杂质较多,使得色谱仪的背景值高。 1.2 水分 对于毛细管柱,则必需干燥,不建议进水样,即使采用厚液膜也不建议采用。因为水能使某些固定相发生水解,破坏色谱柱,产生噪声、拖尾峰或鬼峰。 1.3 氧气 氧气是所有毛细管色谱柱的天敌。在室温或近室温下,长期暴露于氧气并不损坏色谱柱。但是,当柱温升高时,将会出现严重的损坏。 鉴于以上因素,在气相色谱系统中,气体均必须经过严格的净化。但安装时仍应注意一些技巧,否则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无论是串联式、并联式还是混合式,净化器均应靠近仪器,先安装干燥管,再安装脱氧管。首次安装或更换气源时要先冲洗过滤器(不连接色谱仪)。对于脱氧管,应先通载气,再把另一口打开。不同的载气有不同的影响,应从三方面影响因素考虑:峰形扩张(与载气的分子量及流速有关,分子量大,柱效高)、柱压降(与载气的粘度有关)、检测器的灵敏度(热导系数对热导池的影响)。一般选择如下:载气采用低线速时,宜用氮气为载气;高线速宜用氢气为载气;较大压力降时采用氢气为宜。另外载气流速对色谱柱的柱效也有一定的影响,按公式u=L/t0,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流速。 2 进样口 进样口的作用是准确、重现地把样品导入色谱系统,气化的样品应该是真实的代表液体样品,如无特殊需要,气化过程样品组分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凡能影响样品气化、稳定性的部件均应考虑每个元件的最佳性能。该部位主要有隔垫、密封垫、衬管。 2.1 隔垫 隔垫的作用是保证样品流路与外部隔开,保持系统内压,防止泄露,避免外部空气渗入,污染系统。一般由耐高温、气密性好的硅橡胶制成。不同品种的隔垫,其质量也有很大的差异,表现为鬼峰的多少、耐穿刺性等。 为避免问题的出现,需要:(1)气化室温度要控制在最高温度范围内;(2)定期更换。目的是为了防止漏气、分解、样品损失、柱流量或分流流量下降、出鬼峰、柱效下降;(3)安装后手紧;(4)如果可行,使用隔垫吹扫;(5)用自动进样器;(6)选用针尖锋利的注射器。 2.2 密封垫 密封垫是用来密封色谱柱或衬管与色谱系统的连接。其应该提供无泄露的密封效果、适宜的内径、耐高温的变化。该元件若使用不当或使用旧的密封垫,会导致色谱峰不一致,结果不可靠,使用不合适的密封垫,会使空气和其他污染物渗入色谱系统,严重影响柱效和检测器性能。为保持仪器最佳性能,每更换一次色谱柱或对色谱柱维护处理时,都要更换密封垫。另外,用前要先将密封垫烘干,保持洁净,避免各种污染,如手、油;重新使用密封垫,要注意密封垫有无破损。更换密封垫仍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2.3 衬管 衬管是进样体系的中心元件,样品在此挥发成气体。对于不同的应用选择合适的衬管是一件困难和复杂的工作,也是一件很关键的步骤,选择不当,则可能会出现以下现象:峰形变坏、溶质歧视、分析重现性差、样品分解、出鬼峰。因此对于每种应用须考虑衬管的三个特性: (1)衬管容积:衬管的体积和样品的蒸发时的体积是正确选择衬管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衬管太小会有样品反闪和损失,影响检测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灵敏性。在实际工作中可按溶剂膨胀公式计算:微升=22.400ABC。式中:A:密度/分子量;B:15/(15+柱前压psi);C:(进样口温度+273)/273;(例如:1L的水,250℃,15psi柱前压22.4001/1815/30523/273=1.192L) (2)衬管的处理或去活问题:衬管内壁存在着活性基团,对样品组分产生吸附作用,并在谱图上出现拖尾峰,检测灵敏度和重现性下降。经去活的衬管可以防止吸附样品并可最大程度降低不稳定化合物的降解。未经去活的衬管不适用于极性或易降解的样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去活的衬管也可能再现活性,虽然可以用冲洗的方法进行清洁处理出去微粒或用溶剂冲洗挥发性组分,但找一个洁净的处理方法也是很难、很复杂的一项工作,而且有些溶剂还可除掉活化层,所用工具也可能在衬管表面上划痕,有会导致产生不必要的活化点。 (3)衬管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安捷伦公司设计不同类型的衬管。锥形衬管可把样品聚集在柱头,减少样品返冲。填充玻璃棉(去活),在衬管的中间位置:可以提供更多的表面积,使样品完全挥发,减少热量不均匀现象、捕集隔垫碎片和不挥发组分,以防这些物质进入色谱柱、擦去注射针头的样品,防止样品残留在隔垫,增加分析重现性;在衬管底部位置:主要目的是用于捕集非挥发性组分。玻璃套杯,主要是帮助样品蒸发和混合,若再加玻璃棉和惰性填料,可改善分析重现性,减少样品歧视。但玻璃棉的衬管不适合用于分析酚类、有机酸、农药、胺类、活性极性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用于分流/不分流的衬管对于组分复杂的样品有很好的益处。 以上三个特点均能影响载气流通过进样口或样品的气化,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3 色谱柱 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是分离样品的重要部位。要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析分离谱图,主要是取决于固定相和柱温的选择。在气-液色谱中固定相的选择决定于固定液,担体起支持体的作用,因此在气-液色谱中,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很关键。一般可按照相似相溶的原则 进行选择。即按分离组分的极性或官能团与固定液相似的原则选择,具体原则如下:(1)按极性选择:这是一个较为容易的选择,不多说明;(2)按官能团选择;用类似要分析化合物官能团的固定液,如:酯类,则选择酯或聚酯固定液;醇类则可选择聚乙二醇等醇类固定液;(3)按重要差别:各组分的沸点是主要矛盾,则选择非极性固定液;若极性为主要矛盾,要选择极性固定液。由于分离的好坏还要决定于柱温、载气流速等许多因素,因此该原则仅作为固定液选择的原则之一,也是对色谱柱选择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实际的操作中,应注意色谱柱的填装、老化、最高使用温度、安装等关键问题。填装时要紧密而且中间不能有停顿,最好是固定相连续流下来填装。老化时应保持连续的老化,填充柱最好过夜,毛细管柱一般几个小时就可以,而且最好在实际使用温度上20~30℃再连续老化一段时间,运用程序升温进行老化时要重复几次,会得到更好的老化效果。在实际或老化时不宜长时间在最高使用温度下工作。老化时要十分注意:不要连接检测器;确保有载气通过;氢气不能作为老化气。一般情况下,新柱子、长期不用的柱子、改变分离条件,均要进行老化。安装时不宜使填料与喷嘴下端距离太大,以略微有一定的空隙为宜。另外在安装或拆卸时应在室温下操作,填充柱有卡套密封和垫片密封,卡套分三种:金属卡套,塑料卡套,石墨卡套。安装时不易拧的太紧,垫片式密封每次安装色谱柱都要换新的垫片(岛津色谱是垫片密封),并检察色谱柱两头是否用玻璃棉塞好,防止玻璃棉和填料被载气吹到检测器中。一般毛细管色谱柱色谱柱入口端插入衬管锥口的一半距离,即色谱柱穿过密封垫露出大约6mm的头,毛细管色谱柱安装插入的长度要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而定,不同的色谱气化室结构不同,所以插进的长度也不同。需要说明的如果操作人员没有采用毛细管色谱柱分流,气化室采用填充柱接口这时与气化室连接毛细管柱不能探进太多,略超出卡套即可。在进行样品的检测时对柱子的柱效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必须柱效保持和提高柱效,可采用如下的方法:(1)采用内径小的色谱柱;(2)减少液膜厚度;(3)使用更长的色谱柱;(4)减少进样量;(5)采用程序升温,以改善峰形;(6)采用适宜的载气流速和适当的载气类型。 4 检测器 大多数检测器是通用型,如:FID、TCD等,还有用于特殊物质的检测器,如:ECD、NPD等。对于不同的检测器有不同要求。现对一些主要的检测器进行探讨。 4.1 FID FID(氢火焰检测器)的灵敏度高、死体积小、响应快、线性范围广,能有效地与毛细柱联用,成为目前对有机物微量分析应用最广的检测器。FID检测系统主要由检测器、检测电路(放大器)和气路三大部分组成,当发生故障或分析谱图不正常时,应首先判断区分问题是出在哪一部分。FID系统常见不正常情况有:(1)不能点火:问题主要出在气路或检测器;(2)基流很大:问题主要出在气路或检测器;(3)噪音很大:气路、检测器和电路出问题都有可能;(4)灵敏度明显降低:气路、检测器和电路不正常都有可能;(5)不出峰:气路、检测器、电路不正常都有可能;(6)色谱峰形不正常:进样器、气路、检测器为主要检查对象;(7)基线漂移严重:气路、检测器都有可能;(8)出现毛刺:收集极、喷嘴不洁净常见的检测步骤:(1)检查气路:检查H2(氢气)、N2(氮气)、AIR(空气)流量是否正常,空气流量太小和喷嘴严重漏气就会引起较大的爆鸣声而不能点火;氢气太小,氮气太大会使点火困难和容易熄火;喷嘴漏气,色谱柱漏气不仅会使点火困难,也会导致灵敏度降低,甚至不出峰;氢气与氮气流量比将明显影响灵敏度;氢气流量太大也会造成噪音变大;气路系统不干净,包括进样器污染,检测器污染或色谱柱没有充分老化都会引起基流、噪音较大和基线漂移。在点火时请注意基流大小:在点火前,检测器基线位置一般来说,应为零或很小,仅有0.1~0.3左右,点火后H2气调回正常工作值时,基线为100以内,说明系统十分干净,一般还能使用,若基线值很大,就说明系统污染比较严重,这时噪音、漂移都很大,仪器稳定时间也较长。检查是哪部分受到污染的简单方法,就是分别单独将某一部分的工作温度升高,若基线明显变大,该部分就污染严重。气路(包括进样器)中的堵塞和漏气,往往会引出峰不正常;进样器中衬管没有压平也会破坏正常峰形。(2)检查检测器:检查喷嘴是否漏气,堵塞。另外还应注意积水、灯丝老化、生锈也是点不着火的一个原因。另外对于检测器的使用,其温度设定应不低于150℃,建议在200℃以上,并应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再点火,这样可以除去检测器存留的水分,关闭时可先关闭氢气,继续开着空气,可避免一些杂质的附着。(3)对于检测器的喷嘴、收集极进行清洗应按如下步骤进行:溶剂超声-热水冲洗-甲醇冲洗-吹干。切记不可用尖锐的硬物划伤喷嘴、收集极,这样会造成新的活化点出现。安装时切记不可用手直接接触该部件。 4.2 TCD 对于该检测器必须保证载气、参比气、尾吹气来自同一个气源;确保参比气吹净参比极和温度超过150℃,才能开启灯丝。在清洗检测器时应进行热清洗,并要持续几个小时后,再冷却至正常操作温度。清洗时要与柱子断开,并堵上与柱子的连接口。 4.3 ECD 由于该检测器有放射源,因此应将尾气排放到室外。清洗时,不可拆下检测器,只能进行热清洗,加热至375℃,尾吹气为50~60mL/min。 4.4 NPD 该检测器主要用来检测氮、磷,与FI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喷嘴上方有铷珠,因此应特别注意,在长期不用时因其怕潮,要常加热、烘干。清洗也应采用热清洗的方法。除此之外,进样的技术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进样时手不要拿注射器的针头和有样品部位,不要有 气泡,吸样时要慢、快速排出再慢吸,反复几次,10L注射器金属针头部分体积0.6L,不易观察到气泡,多吸1~2L将注射器针尖向上,等气泡游走到顶部再推动注射器排除气泡。进样速度要快(但不易过快),每次进样保持相同速度。但在实际工作常会出现为保证进样速度,而常常会把注射器的针头和注射器杆弄弯,原因是:(1)进样口拧的太紧,室温下拧的太紧当气化室温度升高时硅胶密封垫膨胀后会更紧;(2)位置错误针头扎在进样口金属部位;(3) 进样时用力太猛。(4)注射器内壁有污染,注射时将针杆推弯,注射器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现针管内靠近顶部有一小段黑的东西,这时吸样注射感到吃力。清洗方法:将针杆拔出,注入一点肥皂水,将针杆反复推拉,这样会有一定的帮助,不过要清洗好注射器。分析的样品为溶剂溶解的固体样时,进样后要及时用溶剂清洗注射器。(5)进样时一定要稳重,否则会把注射器弄弯。 一般来说,任何事物的影响因素都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气相色谱也是如此,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个人分类: 史出烟绚|347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