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顾晓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图有其表,表里如一:读顾晓光新作《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
libseeker 2017-11-19 13:18
2017年11月13日,顾晓光说要给我寄新作,16日已收到,17日出差回家便翻阅,接连数日可谓爱不释手。顾晓光《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与刘欣《书香英伦:英国图书馆之旅》(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3),诸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要加一组“标签”,我会联想到:旅行、阅读、摄影、阅读推广、全民阅读、图书馆员、图书馆精神……寻思写几行字,略述所读所思所感。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一书在圕人堂QQ群中已宣传一段时间,几乎与作者的微信同步。托网络图林及图书馆2.0的福,有幸结识顾晓光已有10余年了。首次打交道,始于2007年春天,顾晓光时任《数字图书馆论坛》执行主编,向我约稿《图书馆2.0简明问答》;2007年4月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届Web2 0与信息服务年会相聚;再次相聚是在2016年12月,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第十三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上,会上获赠《信息与管理研究》的创刊后,顾晓光为该刊副主编。正式交流不算多,但非正式交流不算少,比如通过阅读各种载体的文字(期刊、报纸、博文、微信等等),还有“朋友圈”(彼此共同的朋友有不少)。 顾晓光的网名及博客名为“图有其表”,我的网名及博客名为“图谋”,彼此姓“图”,且均属于“别有所图”。“图有其表”容易让人联想到“徒有其表”,“图谋”亦让人联想到“图谋不轨”,原本似乎都不是啥“好词”,我们不约而同在努力赋予其与众不同的意义。我早期的网名叫“a”,图有其表曾在我的一篇博文后留言说:“a,既是起点,又是顶点……”,坦白说,原本我并没有如此之高的“本意”或“立意”,但是我很满意,因为它正合吾意,赐予我力量。图有其表称呼我“a兄”(谐音“a胸”),我作为江西老表较为“自然地”称其为“表兄”,实际上我了解到我比他痴长一岁。 “图有其表”是有内涵的,其准确的内涵是什么,也许我等俗人我无法参透。读顾晓光新作《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之后,我试着以一己之见予以“诠释”:世界就像一本书,用影像和文字去发现美、延伸美、享受美。《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一书,有图有真相,有文字有思想,既可以浅阅读,亦可以深阅读。通过顾晓光的镜头影像及文字记录,可以环游世界,遐想联翩。表里如一是“图有其表”的表面和内心一致,言行和品质一致。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一书作者简介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员、博士生,《信息与管理研究》副主编”,蕴含着一种低调的华丽。顾晓光是一名不寻常的图书馆员,他现工作单位为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之前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工作,而且顾晓光的“另一半”亦为国家图书馆馆员。 据悉:(1)顾晓光《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摄影展12月9日在重庆大学首展;(2)《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首印4000册即将售罄。该书成为畅销书,乃至长销书,难能可贵,可喜可贺!一名图书馆员的作品,在如此短时期之内,有如此良好的市场反响。部分原因,如顾犇那篇博文中的末尾所述:“如果顾晓光写了一本学术著作,也许10年以后,或者30年以后就无人问津。而这样一本关于阅读的书,确实有其独特的生命力,至少100年以后都不会淘汰,除了其独特的美,还因为它是这个时代的历史记录。”(参见:书蠹精.世界就像一本书:读顾晓光新作《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d62640102wyvv.html )有想法的人挺多,有做法的人也不少,但既有想法又有做法的,似乎不是很多。这大概是顾晓光如此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再版在即,作为图书馆员提点参考意见:期望再版时将书脊稍作修饰,因为护封容易脱落,一旦脱落,书脊处胶水及线头裸露,有碍观瞻。精益求精,有助于更多人关注她、阅读她、爱上她! 延伸阅读: 1 顾晓光.当摄影遇到文字,当图片遇到图书——《旅行之阅,阅读之美》创作手记. http://www.sohu.com/a/192830126_748548 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摄影集,还有我对阅读和旅行的杂感。我从10年旅行中到过的四大洲20多个国家所拍摄的照片中选出100多张与阅读有关的照片,照片中的阅读者不分长幼、男女、阶层,阅读的地点也不局限在书店、图书馆和教室。凡目之所及,我都拿起相机把它记录下来。通过这些阅读的状态,可以看到阅读的目的不仅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且让我更多地体会到阅读者在喧嚣世界中的那份宁静和深沉,那种上帝视角下的卑微和自我内心的谦逊。 2 书蠹精.世界就像一本书:读顾晓光新作《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d62640102wyvv.html 圣·奥古斯丁说:“世界就像一本书”。读不同的书,对世界会有不同的认识。读书多了,自然对世界会有更全面的了解。 阅读推广工作任重道远,但是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我们确实已经发现,除了内容以外,阅读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美。顾晓光能抓住这些美的瞬间,与大家分享,也感染了大家。 1本书,10年,27个国家,120幅图片,7万字——阅读是最美的姿态,也是一种传染病,给你,给我,给大家。顾晓光《旅行之阅 阅读之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3 图有其表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iaoguang 、 http://www.tuyouqibiao.com/ 4 图有其表的伊朗摄影展在北大图书馆开幕. http://www.tuyouqibiao.com/posts/20160420144223.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5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瞧,我的圕长我的圕
libseeker 2014-5-23 00:37
瞧,我的圕长我的圕 ——读《拥书权拜小诸侯:图书馆馆长访谈录》 今日收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顾晓光先生惠赠近作《拥书权拜小诸侯:图书馆馆长访谈录》(顾晓光.拥书权拜小诸侯:图书馆馆长访谈录.海洋出版社,2014.5 ),我告知顾先生“我将拜读并做点宣传推广工作”,翻阅一番之后,迫不及待地写下本篇文字。 《拥书权拜小诸侯:图书馆馆长访谈录》为海洋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二十一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第四辑,6册)之一。图书内容是顾晓光对6位著名中国图书馆“明星”馆长的访谈,他们分别是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昭珍、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深圳图书馆馆长吴晞。这些访谈依次曾发表于《数字图书馆论坛》2012年第7、8、10期及2013年第2、4、12期开篇(长篇访谈,每篇18页左右)。这批馆长访谈,笔者大多曾浏览过。大概因为与访谈者顾晓光先生算是老熟人老朋友,与多位访谈对象有不同程度的交往,即便没交往过,也算有一定关注,所以读来兴致盎然。 我与作者顾晓光先生相识相熟可以说始于2004年,也就是《数字图书馆论坛》创刊时,顾先生其时已为《数字图书馆论坛》执行主编(之前在国家图书馆工作)。大约从2000年开始,我的工作及研究兴趣,与数字图书馆密切相关,是《数字图书馆论坛》的读者,也可说是作者,因此“自然地”同顾先生有了些交往。顾先生网名“图有其表”,我的网名“图谋”,曾有一段时间QQ交流我称其为“表兄”(实际年龄可能比其大一点)。2007年顾先生曾向我约稿《图书馆2.0简明问答》,我们做了一些交流,合作非常愉快,同年相聚于厦门大学举办的厦门lib2.07会议。之后数年,曾多次踊跃为刊物的发展“建言献策”。顾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特别有思想,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数字图书馆论坛》短期内进步非常快,无论从刊物的内容、版式设计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有口皆碑。据笔者了解,好些专题的策划、组稿,凝聚顾先生的心血。 顾先生的系列访谈匠心独运。用其自己的话概述为:长篇幅,长度虽不一定有深度,但深度却常伴有长度;口语化,让馆长用拉家常的方式来谈专业的理解;针对性,除了个别具体问题为了进行比较研究,向每位馆长提出的问题不重复。每篇访谈由馆长近照、采访背景介绍、正式采访(顾先生问、馆长答)、采访时间、馆长简介、馆长所在机构简介组成。行文流畅,能了解采访背后的故事,还有助于进行“延伸阅读”。 顾先生的采访对象具备先进性、典型性、代表性。有大陆的、有台湾的;有公共馆的,也有高校馆的;有男的,也有女的;有图书馆学专业的,也有非图书馆学专业的……据介绍书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王波先生建议的,取自罗振玉先生为哈佛燕京图书馆题写的牌匾。笔者以为,诸位馆长不仅“拥书权拜小诸侯”,还“腹有诗书气自华”。 《拥书权拜小诸侯:图书馆馆长访谈录》是由北京大学刘兹恒教授作序的,序言全文发表在2014年5月2日的《光明日报》上,题为《读拥书权拜小诸侯:倾听图书馆馆长的声音》。图书情报类专著序言受此“礼遇”者前所未闻,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刘先生序言末尾如是说“我希望这本书可以打开一扇窗户,是针对读者的,了解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窗户。让我们听听图书馆馆长如何说,不要想当然。” 作为一名图书馆员,我想说:瞧,我的圕长我的圕!圕字音“团”义“图书馆”。圕字是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1898.1.7-1967.3.13)于1924年发明的。图书馆馆长们看过来,图书馆馆员看过来,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相关人员看过来,关心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看过来…… 相关资料: 1 读《拥书权拜小诸侯》:倾听图书馆馆长的声音 http://www.wenming.cn/wxys/qmyd/yaowen/201405/t20140502_1911560.shtml 作者:刘兹恒 发表时间:2014-05-02   来源:光明日报 该文为《拥书权拜小诸侯》序言 2 亚马逊售书网址(该书当前8折): http://www.amazon.cn/%E6%8B%A5%E4%B9%A6%E6%9D%83%E6%8B%9C%E5%B0%8F%E8%AF%B8%E4%BE%AF-%E5%9B%BE%E4%B9%A6%E9%A6%86%E9%A6%86%E9%95%BF%E8%AE%BF%E8%B0%88%E5%BD%95-%E9%A1%BE%E6%99%93%E5%85%89/dp/B00JZFB884/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400762277sr=1-1keywords=%E9%A1%BE%E6%99%93%E5%85%89 目录 1 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 2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先生 3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先生 4 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昭珍女士 5 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先生 6 深圳图书馆馆长吴晞先生 3 瞧,那些知名的海外图书馆》出版 http://m.xhsmb.com/20140516/news_4_3.htm 海洋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一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第四辑)包括6册,除《瞧,那些知名的海外图书馆》外,还有《拥书权拜小诸侯———图书馆馆长访谈录》《RAD:从理论到实践》《规划设计图书馆建设要旨》《数字知识宝库纵览———美国数字图书馆案例精析》《图书馆职业英语最低限度词汇》 哈燕社二楼拐角墙壁上悬挂着中国近代学者罗振玉篆书“拥书权拜小诸侯”横匾。 图片来源:基湘(蓝劲松).拥书权拜小诸侯.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9131-506603.html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470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