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前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火灾中的“假设”不存在
dfedhw 2019-7-20 17:21
针对各类火灾事故进行反思时,往往会有人提出各种假设:假设当时附近的消防栓有水,假设在起火部位提前装有火灾报警器,假设自动灭火系统正常启动,假设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假设防盗设施不会阻碍人员逃生,假设消防车通道没有被堵塞,假设救援力量及时到位 ...... 如果这样的假设存在,结果当然会好很多,然而,这样的假设往往是不成立的,因为如果继续依照这样的思路,是否可以进一步提出更多假设:假设起火的隐患部位已被及时更换,假设附近没有更多的可燃物,假设起火时段不是在夜间,假设起火不是位于高层,假设现场众人能够及时扑救......很多类似的“假设”都足以明显减轻一起火灾的危害程度。 如果再说得极端一点:假如每个人都不出错,假如人们都住在低层建筑,甚至不再用火用电,从防火的角度看,岂不是更安全,实际中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假设”之所以不成立,必然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从而形成了对防火工作的阻碍,实际当中并不可能去一一消除,也不可能逐项整改到位,相当数量显性或隐性的隐患及风险长期客观存在,一旦发生火灾,诸多问题便暴露无遗, 频发的同类型事故验证了这一观点, 安全与生产生活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始终存在 。 所有现行的技术规范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火灾风险,无法提供无限度的防护能力,即便如此,技术规范与现场环境的矛盾,导致具体实施效果还会“打折”,所以部分火灾应对起来颇感“吃力”。标准规范只是帮助用户更好地去理解和应对风险,并不该成为约束用户的死板条款,甚至作为相关方免责的依据。 假设前提条件的改善只是用户的分内之事,更多属于预防的范畴,那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过程,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且不在专业人员的可控制范围内;反过来,致力于研究各种极端不利条件下的灭火控火及逃生,在明知会有各种“犯错”与“失误”的情形下,该采取怎样的应急措施去补救与减损,险中求胜,才是专业人员的核心价值所在。 不利的现实条件好比“针孔”,你不可能指望等到把针孔“撑”大,再穿“线”过去。
24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讨论动物保护的一些前提
热度 6 outcrop 2013-1-26 21:41
最近蒋叔的动物保护,又受到了几位实力派的拍砖;但我要为蒋叔开解几句。 首先,讨论问题最好需要有个共识的基调和前提;我认为下面的一些问题在讨论前可能需要理清下: 多元价值观并存 。而不是大统一的价值观;很多时候道德上也没有全善的选择,是一个平衡和妥协的过程;动物保护、植物保护、生态平衡等虽有冲突的地方,但并非你死我活;也可以斗争中动态的平衡存在。 探讨问题而不是辩论赛 。探讨人类的健康前行,而不是驳倒某人的观点或者观念;把辩论的技巧,用于问题的探讨,我认为不合适。 宽容的支持,还是苛刻的反对 ;都能找到理由和切入点。 口头的批评还是躬身的践行 。通向文明的路有很多条,批评修路者很简单,修路就难多了,更值得致敬;批判之后,不能给出建议或者更好的方向,那可能落入为批判而批判。 蒋叔作为学者,追求的也许是理论上的完备;也就是说,任何反对动物保护的理由,他都要找到反驳的理由;能合理的反驳,这就足够了,和极端可能无关。 另外,蒋叔这个层次的,不会不明白一些很基本的前提和概念;有些朋友看遍蒋叔了,导致讨论停留的层次不够高。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人天逍遥》读书笔记|3396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李银河:中国政治改革的前提、目标和可能性
热度 1 fqng1008 2012-10-25 09:52
一、前提:肯定现状 从国人目前的舆论看,有相当一批人是对现状全盘否定的,极端者甚至情绪相当激愤,把当前的制度完全视同于清末的专制制度。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虽然当前体制的运行机制与清末有很多相像之处,但是并不完全一样。 一个国家能拥有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是由历史和文化决定的,我们最可能拥有的就是历史和文化中曾经有过的,最不可能拥有的就是历史和文化中没有过的。所以,目前的政治体制与帝制有很多相似之处是很自然的,虽然它令人感到痛苦,但是我们不得不忍耐,因为对历史和文化来说,没有假如(假如我们的历史不是这样,而是像欧美那样)。 中国的政治改革只有对现状有个基本肯定的前提才能顺利推进,因为如果假设现在的体制完全是帝制,那就只有革命一途,大家都去做孙中山,改革即成无稽之谈。而且这一判断并不符合事实,不符合经过整整一百年的革命、斗争和改变之后的现状。 二、改革的目标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的民主政体。虽然目前的政体有民主的成分,但是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民主制度的实质是公民利益表达的畅通无阻。所以民主制的核心是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目前的人大和政协都是很好的制度,但是在民众利益表达方面不够完善,不够畅通。如果改革,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民意代表和协商委员的遴选办法。只须将目前的遴选办法改为竞选就可以使这一利益表达机制完善起来,真正实现民主化。每位代表要发表竞选纲领,即他一旦当选会对社会的改良有哪些主张,拥护这些主张的选民自然会选举这样的人做代表。民意代表遴选办法的这一改变将会有效改变目前代表大多并无自己的施政主张或者根本没有参政的抱负和能力的状况,使民众利益的吁求直接到达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 民主改革的目标还应当包括宪法中已经明文规定但是常常并不能很好实行的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权利。由于历史和文化的惯性,公民的这些民主权利常常被违宪剥夺。最终的解决办法是设立宪法法庭(这是许多宪法学家多年来一直在呼吁的)。所有涉嫌违宪的事件由国家宪法法庭来裁决,一旦有了宪法法庭,违宪的事情将大大减少,国家民主化程度将大大提高(比如,像文化革命这样违宪的事情将有望彻底避免发生)。 三、改革的可能性 改革的前景在于,虽然目前的政治体制带有传统帝制的特点,但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发展已经使改革具有客观和主观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包括: (1)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使得政治改革有了一点可能性; (2)资讯技术手段的发达,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言论自由有了一点可能性;全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5亿,使得言论的钳制在技术上已经成为不可能;互联网这一新的技术手段还可以被用于各级代表的竞选,与传统的竞选手段相比既有效,成本又低很多。 (3)在21世纪的中国,与清末相比,民主和自由已经从负面价值改变为正面价值,即使反对民主自由的力量也不敢公开说反对民主自由,只能找其他借口。这就使得中国目前的民主改革有了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 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大势所趋,我相信也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要做的事情。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93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只蝗虫打败了“东方不败”的假说
热度 1 刘全生 2012-2-28 22:16
在我十年前开始涉足的动物消化生理领域,我寻觅到一个领域内“支柱”性的假说:适应性调节假说。用这个假说套在很多动物的很多现象都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比如很好的解释了什么动物为什么吃什么而不吃什么,什么地方有什么食物从而那里也就有了吃这种食物的动物等等诸如此类的圆满故事。然而近年来在蝗虫的消化研究中发现,这个近乎于纲领性的适应性调节假说遭遇了空前挑战,然而那些海量的支持该假说的实验结果是难以撼动的,但是研究蝗虫的作者们大胆的绕到该假说的前面,翻起前提假设的毛病了,突然发现这个被信奉了多年的经典假说的前提仅仅讲述了一种可能性,而忽略了另一种可能性在一些情况下一样具有很大的进化适应意义。 之所以上面不点名道姓引经据典,就是想让大家领会精神:有些长期以来被信奉的假说和理论,也应该大胆的去质疑,当然也要有理有据,最好有结果有真相,不要轻易迷信一些老假说而丢掉自己的新发现,甚至给自己的新发现冠以老假说的牵强附会的解释。国人都想发高因子的文章,总觉得很难很难,但是看了高因子的文章,又觉得他们的想法似曾相识啊,当年我也隐约地有那种想法和感觉,只是没敢验证一下,觉得自己在经典的理论假说面前很卑微很肤浅,怎能凭一星点小火花或一两个现象去质疑呢,万一是我没有参透老假说的精髓和外延,那岂不是哗众取宠贻笑大方了 ! 其实不仅国人,外国人也一样有这样的迷信 。这个适应性调节假说在80年代初提出,在90年代末期的时候就有一些研究发现不相符的实验结果了,但他们都没有去质疑前提假设,而是硬生生的找这个动物的不是,什么进化走弯路了,进化过程中遗留了些“傻呆”性状,等等云云。而也是因为支持该假说的证据太多,当然也有可能一些反例不敢发表更助长了该假说的盛行,以至于研究蝗虫的作者们早在2004年左右就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依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检验老假说提出新假说的实验,直到2010年才在证据一箩筐的时候,从“前蹄到后足”的拎出来一个不一样的说法来,但至今仍没敢谓之“假说”之名。但我觉得,它完全称得上适应性调节假说的并列假说之一了。你们不敢提,我来提,我有多年的哺乳动物中的研究结果,我再设计一些实验针对性的检验一下下,只要咱哺乳动物上都能支持,那么咱就替他们把新假说叫响吧!!! 这就是我今年基金的内容和思想,不知道这样创新够不够严重???创新啊科学问题的,真是愁煞我啊,或许让大脑继续“暴走” 半个月想明白这些了,过年所致的“脂肪脑”也就不医自愈啦 最后感言:其实一直以来我就觉得这个假说有点完美,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在各个层次多样性如此繁杂的生物界,怎么会出现这个“孤独求败”而长期“东方不败”的假说呢?生物界的对称这么容易被破坏啊? 现在可算让我找到它的对子了,不过二者也不是水火不容,很可能是动物适应不同环境条件时的不同调节对策,嗖,我去找二者适宜的环境条件就是了。说难不难,说容易那是吹牛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4176 次阅读|8 个评论
兴趣在科研上的作用和地位
热度 21 jiangjiping 2011-6-9 08:13
p { margin-bottom: 0.08in; } 兴趣在科研上的作用和地位 蒋继平 2011 年 6 月 8 日 人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的人喜财, 有的人好色, 有的人迷权,有的人贪玩,有的人喜欢思考,更多的人乐于自由散漫。 因而,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人生的取向。 在科学网上, 有一些博主强调个人兴趣与科学研究成败的关系。 本人对此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借此博文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不可否定,个人兴趣对搞科研是有一定影响的。 总的来说, 兴趣是搞科研的前提。 要是一个人对搞科研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整天想的是如何发财,或者游山玩水, 那她 / 他一定在科学方面无所建树。 现在的问题是, 有了对科研的兴趣, 就一定能搞好科研吗 ?要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弄清楚兴趣在科研上的作用和地位,这也是本文的题目。 首先在我看来, 一个人的兴趣在其一生中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随着人的年龄和生存的环境而变化。 比如说, 大多数人在青少年时期比较喜欢玩, 不会有特别的兴趣; 长大后开始产生对一个特殊方面的兴趣。 生存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产生的影响更大。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两个异性都对对方很感兴趣, 都喜爱对方, 结果结婚了。 不过,后来换了一个环境, 一方或者双方又对另外一方(第三方)产生了兴趣, 结果离婚了。这种情况也可出现在科研上。 比如说, 一位科学家本来的兴趣是在真菌研究方面的, 10 年下来没有什么成就, 后来看到自己的同学在细菌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又把自己的兴趣转移到细菌的研究上。 可是,不幸的是, 又一个 10 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建树。 他看到他的一些同学在病毒研究上获得成功, 就把他的兴趣转移到病毒的研究上。 这样换来换去, 一辈子都没有作出多少成就。 这个例子说明, 科学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要认真,要执着,光有兴趣不行。 有的时候,个人好变的兴趣反而对搞好科研不利 。 其次, 兴趣虽然可以看成是搞科研的一种动力, 但是,这种动力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我想大多数科学家都会有切身感受, 搞科研是一项很艰苦的任务, 有时面对的是枯燥无味的重复过程, 有时面对的是恶劣的环境条件, 有时面对的是很危险的实验。 要是仅凭个人兴趣爱好, 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这些领域呢?中国的“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他们当年的选择,我想不是他们的兴趣使然, 而是一种责任感, 一种爱国情怀, 一种奉献精神。 他们应该都知道他们面对的危险有多大, 极强烈的放射性污染, 或者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 这些都会对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 所以, 很明显, 他们的选择,是责任感的使然,而不是兴趣。 正是这种责任感成了他们科研的动力,也成就了他们的丰功伟绩。 再者, 即使对所在的科研领域没有很大的兴趣, 也照样可以或者应该做好科研工作。 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 从内心深处知道农民的苦楚。 因而, 幼小的心灵里就对农业没有好感。 高考时, 报的三个志愿都是偏重于数理化的。 但是,不幸的是, 阴差阳错, 我被国家按照我的第四志愿分配到南京农学院植保系。 这根本不是我的兴趣爱好所在领域。 不过, 我没有因为没有兴趣就放弃努力, 而是尽到我的责任,努力把书读好。 后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被分配到大城市工作。出国读博士, 拿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奖学金后, 有很多机会可以使我换到我感兴趣的领域, 可是, 面对自己的良知,面对自己的责任,我没有按照自己的兴趣变换科研领域。 读完博士, 在工作单位, 面对的是比较艰苦的工作环境, 温室的高温潮湿, 在里面工作超过半小时就会大汗淋漓,很不舒服;在田间工作,要遭到蚊虫的叮咬和烈日的曝晒。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能有多少兴趣?或者说,有谁有兴趣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不过, 即使没有兴趣, 我也照样把工作尽量做好。 我把工作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进而尽到自己的责任, 出色地完成任务。 在出色地完成任务后, 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科研的乐趣。 因而,在我看来,没有兴趣也照样可以做好科研, 而且也应该做好科研。 当您全心身地负责任地投入一项工作中, 您一定会获得成功,从而获得成功后的乐趣。所以, 关键不是兴趣,而是责任感和乐意付出的精神。 最后, 兴趣必须和个人特长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有的人的特长是善于模仿, 而不是逻辑思考, 要是他们把兴趣放到科研方面, 那一定做不出什么成就来的, 即使发表论文,也可能是剽窃(模仿)。 因而,选择专业不但要根据自己的兴趣, 而且必须根据自己的特长。 后者对自己的成功更为重要。 简言之, 兴趣是搞好科研的前提,也可看成是一种动力。 可是, 兴趣在科研上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绝大多数成功的科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对科研的兴趣而成功的, 二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责任心。 而且,兴趣必须和特长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光凭个人兴趣, 而是要有责任心, 后者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11313 次阅读|68 个评论
逻辑与真理
热度 3 chrujun 2009-9-20 15:41
懂逻辑并不意味作掌握了真理。逻辑只能保证推理过程正确,不能保证推理结果是真理。 这取决于前提。前提是真理,符合逻辑的推理结果也是真理。 问题是代表真理的前提从哪里来? 柏拉图认为人不能感知世界,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落地快,轻物落地慢。他们的推理过程都是无懈可击,但问题就出在他们给出的前提上。前提有问题,他们的结论也不是真理。 剩下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知识?真理从哪里来?知识从哪里来? 知识和真理最大的来源是人类的实践和科学研究。500年前,人类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深信不疑,无法推翻他的观点。今天,我们可以轻易推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是因为人类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真理。 一个人观点是否有说服力,仅仅掌握逻辑推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他或她能够掌握尽量多的知识。这样,他或她的结论才有坚实的基础,才有可能推理出靠近真理的结论。
个人分类: 哲学与科学|4798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的立足之本辨析
热度 1 罗非 2009-9-14 17:05
爱因斯坦曾经有句明言:不是观察决定了理论;相反的,是理论决定了我们能够观察到什么。 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看看目前的科研过程,就知道它有相当的道理。科学家们通常的科研过程,就是提出一个工作假说,然后围绕这个假说开展实验研究,提出证据来支持、修改或者否定这个假说。 换言之,在提出假说的时候没有想到的东西,就有可能被忽略。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绝对的。随着研究的进展,该假说的局限会日益被注意到,于是终有一天,假说的错误部分会被抛弃。然而,这个过程可能是很漫长的,取决于当初提出假说的科学家的名誉、地位,取决于圈内新兴科学家的魄力、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强势性和宽容性。 有些假说,可能统治人们的思想数百甚至上千年。特别是那些不那么明确,不容易加以检验的假说。一旦提出,其影响几乎是不可动摇的。尤其是,当提出假说的人同时声称这个假说是真理。 比如,古犹太人提出世界万物是上帝造的。尽管这个说法是当时人们的假说。但由于它的模糊性、逻辑自洽性和不可检测性,致使几千年后的今天,世界上还有数以亿计的人将它作为真理加以接受。 哥白尼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他提出了日心说,作为解释天体运行现象的新假说。他自己也承认,他所提出的是一种模型。然而,随后围绕着它和天主教所支持的地心说之间的争论上升到了血腥的地步,乃至布鲁诺会被活活烧死在十字架上。尽管后来,科学家们宣称哥白尼胜利了。但以今天的广义相对论和当代宇宙论的眼光来看,日心说的确仅仅是一种计算方便的简化模型。说白了,争论宇宙围绕什么中心转,这个问题本身其实毫无意义。或者说,它并不具有真理性,只是用来计算天体运行规律的不同模型罢了。 可怜的哥白尼,可怜的布鲁诺,可怜的伽利略,可怜的天主教会。 再比如,达尔文提出的物种起源学说,至今还被科学界奉为《圣经》。任何明确反对达尔文学说的人,在科学界的遭遇差不多可以和昔日的布鲁诺相提并论。其实,人们几乎彻底忘记了,《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用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假说。同样由于它本身的模糊性,逻辑的自洽性和不可检测性,使得它站到了和昔日的圣经几乎同等的地位。 更晚些出现的伟大理论家,例如爱因斯坦和波恩,他们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尽管同样轰动了世界,造成了物理学乃至整个人类思想的彻底变革,但人们已经比较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理论仅仅是一种假说,尽管这些假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被实验加以检验。但人们显然不畏惧于挑战这些权威。纠正甚至直指这些理论中谬误的研究报告也时常发表于国际学术界。 这一切,应当说得益于物理学的高度定量化,使得一切学说都可以被检验。反过来,生物学则高度的不定量化。以至于生物究竟是上帝造的还是随机进化出来的,至今也无法通过对实验事实的精确计算来加以肯定或者否定。所以,一切仍旧归于口水战。 也同样由于生物学的不确定性,人们至今还把以下的假说几乎当作《圣经》,即生物的特性是由基因或分子决定的。 如果生物学的定量化程度稍微高上一线,人们或许就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估计,生物体现有的两万多条基因能否承载天下这么多生物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可惜,可惜! 现在,真的很盼望我当年是一个数学家,呵呵。 所以,科学,不能完全依赖假说。因为这些假说,其实来自于对事实的观察。只有观察,才是产生整个科学大厦的基石。 如果当初,人们把全部智慧都投注于观察天体而不是争论谁是世界的核心,布鲁诺就不必被烧死,相对论也有可能更早被提出了。 同样的,如果人们把全部智慧都投注于观察生物演变,那么所谓神创和随机进化之争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所以,希望当代科学家们努力去深入观察生物功能的种种现象和规律,而暂时不要在脑子里带着这一定是由某种分子决定的的假说。那样的话,或许生物学会有真正的突破。 观察,只有观察,才是科学的立足之本。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4185 次阅读|3 个评论
隐含的前提
wangyong77 2009-3-21 22:59
我们的观念中隐含了许多自以为是,但是却未必是的东西,可以称为隐含的前提。而这里面许多的前提却无法去论证。古人争论,其实今人也尚未完全解决许多问题。 我们往往忽视科学天空的乌云,有时候随随便便就想当然给它一个解释,或者忽视它,或者当作错觉。 许多理论一环扣一环,这其中的前提积累起来多,而且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偏差。 许多理论的前提是可以看出的,我觉得无论是在教材和研究论文中都指出来。 还有,有时候是平均值的情况,也不加以注明,这样也会造成只读书不思考的人认为是随时都保持这个值。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