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平线报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8年08月高教关键词:珠峰计划;高考调包;地平线报告
lgmxxl 2018-9-1 09:31
—— 珠峰计划;高考调包;地平线报告;部省合建 2018年8月,高等教育方面的大事有:第一,重大决策出台: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教育部制定《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试行)》;教育部等部门出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等等。第二,推进地方高校发展:教育部召开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工作推进会;25所地方强校入选2018年国家111计划。第三,2018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显示,中国内地共有51所高校入围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较去年增加6所。其中3所高校进入世界百强,清华大学位列第45名,北京大学位列第57名,浙江大学首次跻身世界百强,位列第67名。第四,2018年NMC地平线报告正式版发布。第五,河南4名家长实名举报高考答题卡被掉包,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结果为学生说谎。第六,教育部将办2018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推动各类学校向社区开放;上海首发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报告。本月,“那人”为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那大学”为国家专业认证标准和机制建设的4所支柱性高校;“那事”为25所地方强校入选2018年国家111计划;“那政策”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 “那人”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西湖大学8月26日迎来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复以来招收的2018级的120名博士研究生。在开学典礼上,施一公校长回忆了过去一年西湖大学的创建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校园规划等多方面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2月14日,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西湖大学;4月3日,西湖大学云谷校区校园建设工程正式启动;4月16日,西湖大学成立第一届董事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从2016年7月开始,西湖大学面向全球开展学术人才招聘;截止今年7月,我们共收到来自全世界约五千份申请,其中95%以上来自海外,我们择优面试了227位,给出了89个正式教职邀约,67位优秀的科学家已经签约加盟西湖大学,师资队伍持续稳定扩大;这批西湖大学的创校教师,分布在数学、物理、化学、工程、信息、生物、基础医学等学科,在各自研究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水平;他们将在今年10月20日正式成为西湖大学理学院、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奠基教授。西湖教育基金会的募捐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善意理解和积极响应,募资进展顺利、超过预期……这一切都让我们坚信:西湖大学,拥有创造奇迹和美好未来的所有可能! 他送给第一届学生八个字:求知、探索、厚德、担当。 “那大学”: 【 国家专业认证标准和机制建设的4所支柱性高校 】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托,中山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分别承担理科类和农林类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认证体系和认证平台建设等工作,华南师范大学承担建设和运行师范类认证平台工作。山东大学与评估中心合作开展人文和社科类专业认证标准研制等工作。至此,山东大学由此成为承担国家专业认证标准和机制建设的4所支柱性高校之一。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开展本科专业认证,推动实现教育质量评价的国际实质等效”,我们有理由相信,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很可能将迈入一个新阶段。四所大学制定的标准、体系、平台将影响中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那事”:【25所地方强校入选2018年国家111计划 】 2018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立项名单公布,全国共有25所地方强校获批,这也是继2016年和2017年后,地方高校第三次集中获批国家111计划。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旨在推进中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该项目从2006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实施,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从世界范围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优势学科队伍中,引进、汇聚1000余名优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建设100个左右世界一流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每一个“111计划”引智基地的建设周期为5年,每年度支持经费不低于180万元。 该项目原遴选范围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国务院侨办、中科院等所属“211工程”和“985工程”的中央部属高校,2016年首次首次面向方高等院校开放,共有15所地方高校入选,2017年共有21所地方高校入选111计划。2018年共有25所地方高校入选111计划。从入选名单来看,今年入选的高校基本都是实力强劲的省属重点大学,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所以及其他地方重点高校14所。从地方高校所在省份来看,25所地方高校分布在16个省份,其中上海和广东最多,各有3所入选,浙江、四川、辽宁、江苏和湖北各有2所高校入选,北京、天津等省份各有1所高校入围。 “那政策”:【《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 《办法》,对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予以改进和完善,标志着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升级为新时代“公费教育”。 综合讲来,本月以下四个词汇作为本月高等教育关键词 :珠峰计划;高考调包;地平线报告;部省合建。 珠峰计划: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 (根据中国教育新闻网资料整理) 教育部日前印发《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下称《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支撑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这是继“双一流”政策后,又一个支持“双一流”的计划。 一、《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 到2020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汇聚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支撑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到2035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水平大幅跃升,建成若干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学术引领,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科学家群体,一批学科领域跻身世界一流前列,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成果。 到本世纪中叶,在高等学校建成一批引领世界学术发展的创新高地,在一批重要领域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学科,培养出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为建成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二、《计划》提出了基本原则 一是实现创新引领。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开展系统、深入的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研究,争取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大力支撑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形成若干引领国际前沿科学发展的研究团队和学术高地。 二是坚持科教融合。以科教融合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着力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和水平,充分实践科研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创新实践中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同时树立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 三是推进全面发展。推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全面发展,尊重基础研究规律和特点,鼓励自由探索和加强自主科研布局;加强重大基础前沿和战略领域的前瞻布局;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均衡发展。 四是加强开放协同。坚持全球视野,主动参与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充分利用全球智力资源,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汇聚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家和优秀青年学者,推动不同创新主体和不同领域创新要素的紧密合作。 五是追求卓越精神。以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引领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文化,坚定创新自信,增强引领意识,鼓励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精神,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三、《计划》还提出了核心任务 一是组建世界一流创新大团队。在高等学校布局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以前沿科学问题为牵引,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中心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团队,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中心要建设成为我国在相关基础前沿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中心,成为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 教育部根据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发展态势,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负责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布局,指导和组织开展中心立项建设和评估。整合各方资源,在研究生指标、条件建设、人才引进、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二是建设世界领先科研大平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重大科学目标,推动高等学校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一批具有大型复杂科学研究装置、系统或极限研究手段的重大条件平台,为科学前沿探索和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重要支撑。凝聚和培养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研究团队,以及高水平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形成独创独有的研究条件,提升重大原始创新能力。 教育部结合“双一流”建设学科培育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探索多种建设模式。根据培育效果,择优推荐一批设施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形成“预研一批、建设一批、运行一批”的发展格局。教育部布局建设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依托的研究平台,同步提升建设运行和创新能力。 三是培育抢占制高点科技大项目。围绕符合科学发展趋势且对未来长远发展可能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聚焦可能形成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并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科学问题,针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探索高等学校重大创新活动组织的新模式,整合高等学校优势力量开展协同创新和长期持续攻关,探索建立依托前沿科学中心等牵头组织重大科研任务的新机制,不断形成集群优势,培育锻炼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团队。 培育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每年组织若干具有重大引领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项目的预研,并向国家提出重大科技项目建议。 四是持续产出引领性原创大成果。在汇聚大团队、建设大平台、组织大项目的基础上,持续产生一批高水平科学研究重大成果,推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水平全面提升和重点领域的引领突破,并且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带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持续产生显著成效。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创新基地、重大条件平台,建立一流人才培养机制,营造一流环境和管理,做出一流贡献服务,产出一流原创成果。 以前沿科学中心等建设为试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围绕人员聘用、评价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大胆探索。推进科研育人,通过高水平科研活动提升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把重大科技任务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鼓励高校设置交叉研究中心和新型研究机构,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融通的发展环境。 在政策措施方面,《计划》要求夯实基础,充分认识基础学科的基石作用,全面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重视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对数学、物理等重点或薄弱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在基地建设、招生指标等资源配置上加强布局。注重基础与应用的衔接,促进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发挥基础学科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鼓励多学科交叉联合培养。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同时,要优化环境,建立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价机制,强化分类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突出目标导向,以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为评价重点,建立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评价和考核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加大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倾斜支持力度。完善后勤保障,建立一流的科研专业服务团队,为科学家开展研究提供全方位支撑。 评论与谏言: 珠峰计划,是中国人决心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计划,是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雄心的标志。但它只是“双一流”大学的盛宴。希望它可以取得预想的效果,而不是一次财务大分配。事实上,“一流大学”基本不差钱了。 高考调包:社会与个人难以承受之重 中共河南省纪委、河南省监察委员会11日公布《关于网络反映“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问题的调查结果通报》,“通报”称,近日网上出现“河南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信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河南省纪委监察委结合收到的实名举报件,成立专案调查组,依法依规、严肃认真开展调查核实。针对实名举报和网络反映的问题,专案调查组全面调阅审核了4名考生的答题卡运转视频监控资料,认真查阅和比对了4名考生的试卷原件、答题卡原件和扫描件,对有关举报人、被举报人、考务人员和当事人进行谈话、询问,委托权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对考生笔迹进行检验鉴定,通过逐项核查,全面收集证据,查明了事实。通报结论是:经过调查核实,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此外,通报称,经调查核实,没有发现河南省招办干部朱某某、于某存在举报反映的滥用职权、组织高考作弊等违规违法问题。到此,“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事件,算是有了权威结论。 透过这此事件,我们发现,高考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是那样的重。“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 是社会、政府、个人均难以承受的千钧之力。 公众一怕“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是真的。高考在社会公众心目之中是阳光的、是公正的、是公平的。如果高考出问题,那将是社会的灾难。所以人们一般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但四位家长的言辞凿凿,以及社会歪风邪气的浸染,也使人们很难相信高考真的就是阳光的。所以这件事经新闻等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大家的心态无外乎两种:此事有蹊跷、又问题,政府应该查明真相告知公众;孩子可能在撒谎,撒到现在孩子及家长自己都认为是真的了。 公众二怕高考过程有瑕疵。目前的高考,虽然以集中的高考为主,但终归高考大范围内还有其他形式的高考细节内容。如自主招生、单招等,这些形式的高考中,因为加入了高校自主权,而让人们生疑其过程的公平公正。果不其然,在苏姓家长质疑高考之时,网友查证,苏姓女生据传通过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初审是因为发表过论文。在学术搜索引擎里查到她在《数码世界》发表过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该论文是抄袭《科技与创新》2014年22期的《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在CNKI搜到她的另外一篇刊于《赢未来》2017年第9期的《天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是抄袭于我国天文学主要奠基人、中科院院士王绶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写的条目《天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规律》。由此可以判定,中国高考过程中的某些形式、环节上有问题。虽然高考中的自主招生所占份额很少,但因为自主招生学校皆是“双一流”大学,也同样引起社会公众对此的关注。这算是本次“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的边际效应。 公众三怕高考改革停滞不前。“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不是第一次公民个人对高考公平、公正的质疑,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它所引起的震动是很大的,它会使高考改革的成本提升。事实证明,任何高考的改革都是一场革命。目前上海、浙江的新高考改革已经启动,并为中国高考改革提供一些经验,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一种选择。但改革的过程中,无疑又是对高校、中学及学生个人的赋权,即增加高校的主动权、中学的考量权、学生的选择权。这个赋权的大小及监督体系运行如何,直接影响高考公平。 “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引起社会如此广泛关注,说明高考的份量,也说明社会对诚信、公平、公正的维护,但这种维护有时也是一声叹息。 评论与谏言: “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的结果是好的,但其过程却是这么的吊诡,对任何人,我们都没有理由去批判,更多的应该是社会的反思。 地平线报告: 2018 年度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发布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地平线报告由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发表,由地平线项目顾问委员会,通过Delphi迭代研究方法,最终确定出未来一到五年之间,可能在教育中普及应用并成为主流的六项新兴技术,探讨了其在教育领域的潜在影响和在教学、学习和创造性探究中的应用,以及在该时间段内可能会改变现有教育的挑战和趋势,并按照今后五年里可能会对教育产生影响的意义程度对这些趋势进行了排序。新媒体联盟出版的地平线报告会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估计有超过60万的读者。 在2017年,新媒体联盟(NMC)宣布:由于其前财务总监和首席财务官的明显误差和遗漏,资不抵债,因此将停止运营。 但令人欣慰的是,新媒体联盟合作出版年度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的Educause,在今年获得了NMC地平线项目的授权,《地平线报告》得以延续。 一、高等教育技术采用的主要趋势 1、长期(5年或以上时间实现) (1)跨机构和跨部门合作:“越来越多的机构正联合起来,将他们的智力资本结合起来,或者在战略上与创新领域的创新结合起来。当今的全球环境使机构能够跨越国际边界,朝着技术,研究或共同价值观的共同目标努力。” (2)推进创新文化:“随着校园已经发展成为创业和发现的温床,高等教育已被广泛认为是推动创新的手段,这一趋势的焦点已从理解促进新创意探索的价值,转向寻找复制它的方法各种各样独特的学习机构。” 2、中期(3~5年内实现) (1)开放教育资源的扩散:该报告提请注意越来越多的大学推行自己的开放式学习计划,并指出“开放”一词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该广泛地界定为“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所有权和使用方面权利“ (2)以新形式的跨学科研究兴起:“数字人文学和计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图书馆和创新形式的学术和出版开辟了创新领域的多学科研究领域,研究人员与学术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一起,开创了数据结构,可视化,地理空间应用,和开源工具的创新应用。” 3、短期(1~2年内实现) (1)越来越重视测量学习:“这种趋势描述了对评估的兴趣,以及教育工作者用于评估、衡量和记录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进度、技能获取以及学生其他教育需求的各种方法和工具。” (2)重新设计学习空间:“随着大学参与包含数字元素的策略并在实体教室中容纳更多的主动学习,他们正在重新调整物理环境,以促进这些教学转变。” 二、阻碍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重大挑战 1、可解决的挑战:我们理解并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 (1)真正的学习体验:定义为“让学生接触现实世界问题和工作情境的学习体验”。 (2)提高数字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字公民意识,确保掌握负责任和恰当的技术使用,包括在线交流礼仪和在混合和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数字权利和责任等。 2、困难的挑战:那些我们理解但却难以解决的问题 (1)让组织设计适应未来的工作:“技术,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以及不断变化的教师角色迫使院校重新思考传统的功能层级体系,机构必须采用更灵活,基于团队的矩阵式结构来保持创新,并对校园和顾客的需求作出反应。” (2)推进数字公平:获得技术和宽带互联网支持,必要的“促进社会中的全面参与,交流和学习。” 3、艰难挑战:那些难以定义的复杂事物和可能无法解决的挑战 (1)经济和政治压力 (2)重新思考教育者面对技术支持的教学方法的角色 三、高等教育技术的重大发展 1、采用时间(1年或者更短) (1)分析技术 (2)创客空间 2、采用时间(2~3年) (1)人工智能 (2)自适应学习技术 3、采用时间(4~5年) (1)混合现实 (2)机器人技术 评论与谏言: 《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研究报告了今后五年高等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结构的可能性、挑战、趋势等问题,它可以为高等教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供参考,对大学教育教学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部省合建:教育部召开部省合建中西部 14 所高校工作推进会 (根据教育部网站文章整理) 8月24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京主持召开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工作推进会,交流总结半年来部省合建工作进展,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陈宝生在讲话中指出,2月24日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座谈会后,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省合建工作,将其作为各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一个机遇,采取多种形式周密部署,基本上都有了有力的政策体系和支持措施。教育部各司局围绕“部省合建学校与部直属高校同等对待”精神,提出系列具体支持措施和办法,按照“一校一册”的要求逐省、逐校沟通确定了合建工作手册。各合建高校都结合部省合建协议研究制定了路线图、任务书,在校内进行了多种形式传达动员,广大教师、干部职工群情振奋,进一步坚定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总体上说,部省合建工作行动迅速、开局良好,为下一步部省合建工作从正式实施转段到正常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陈宝生指出,从日前组织对口合作高校专家分赴合建高校的专项调研和综合诊断情况看,14所部省合建高校都是区域内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基础较好、办学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带动和中心辐射作用,但在部省合建工作中仍存在合建目标有偏差、内涵发展有差距、特色培育欠重视、体制机制不精准、发展方向耦合弱等问题,亟待在下一个阶段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陈宝生强调,下一阶段部省合建工作要突出六个“先起来”。 一是先干起来,各校要真正把自己当作部建高校来建设,按照确定的协议干起来,不要等,瞄准专项调研发现的五个突出问题,确立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二是先实起来,确定分阶段目标,实实在在地干,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布局等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当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三是先特起来,在全国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探索差异化发展,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力争率先发展,瞄准“双一流”要求,让主流学科、专业的地方特色鲜明起来。四是先管起来,教育部各司局按照“部属高校一视同仁”的方式积极履行职责,地方按照协议继续加强管理,把部省合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则建立起来。五是先帮起来,对口合作高校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尽快启动帮扶,帮短板,帮弱项,帮特色,以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办学模式为重点,逐年见一些成效。六是先想起来,部省合建工作有关各方在规划工作、安排计划时,要优先考虑14所部省合建高校,将合建和帮扶变成分内之事和自觉行动。 会上,14所部省合建高校与36所对口合作高校就下一阶段推进部省合建工作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评论与谏言: 部省合建是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本次会议标志这项工作进入新阶段。这会为14所高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9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6年02月高教关键词:工作要点;地平线报告;重点研发计划
热度 2 lgmxxl 2016-2-29 16:27
2016 年02月,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所在月。但本月,高等教育方面的大事却很多。第一,《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发布,提高质量为主题。第二,《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发布,2016年将建设800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同样引人注目。第三,973、863计划取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实施,首批重点专项指南发布。第四,美国两个报告引关注。一是《2016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它预测着2016年将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教育技术与风险;二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均居世界第二位,理工科人才供应世界第一,风电能力世界第一。第五,在教育厅方面,福建教育厅建设全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这是继陕西后的又一个省级在线学习平台。本月高等教育那人为斯坦福大学侯任校长马克特榭·勒温;那大学为中山大学;那事为儿科学恢复本科招生。 “那人” :【斯坦福大学侯任校长马克特榭·勒温】 美国当地时间2016年2月4日,斯坦福大学宣布经过六个月几千小时筛选材料和候选人后,校长遴选委员会19位成员一致同意聘请马克特榭-勒温(MarcTessier-Lavigne)出任斯坦福大学第11任校长。特榭-勒温于1959年出生于加拿大,7岁至17岁随父亲作为北约部队驻扎在欧洲。1977至1980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念物理学,1982年曾在《物理化学杂志》发表论文,双层膜上脂质介导的分子间相互作用。1980年至1982年获英国罗德奖学金支持在牛津大学念哲学和生理学第二本科学位。1983年至1987年在伦敦大学学院念生理学,研究视觉电生理而获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期间开始研究神经纤维连接的关键步骤—轴突导向,以1988年一篇《自然》论文引人瞩目。  1991年加入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他在助理教授期间的研究蜚声科学界,他和他实验室的博士后于1994年在《细胞》杂志发表两篇论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离提纯吸引性轴突导向的蛋白质(netrin),公认为达到诺奖程度的研究成果。1999年他实验室与当时在伯克利加州大学的Corey Goodman、华盛顿大学的饶毅同时在Cell分别发表论文报道他们三个实验室发现排斥性轴突导向蛋白质(Slit)。特榭-勒温的论文不仅质量高,而且产量很高,迄今已经发表202篇学术论文。 特榭-勒温于2001年转任斯斯坦福大学生物系教授,2003至2011年曾任基因泰克公司副总裁,2011年任纽约的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至今,他也创办生物技术公司并为其主要科学顾问。他于2001年入选英国皇家学会,2005年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2011年入选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特榭-勒温将于2016年9月1日重返斯坦福正式上任,距1891年第一批学生入学斯坦福几乎正好125周年。 “那大学”: 【中山大学:发布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路线图】 本月重大科研事件是科学家发现引力波。在中国,中山大学正在实施着探测引力波的“天琴计划”。本月21日,该校举行推进实施天琴计划”研讨会,并发布其实施路线图“0123计划”,该计划将用15年—20年的时间发射卫星上天。“天琴计划”实验本身将由三颗全同卫星(SC1,SC2,SC3)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卫星本身作高精度无拖曳控制以抑制太阳风、太阳光压等外部干扰,卫星之间以激光精确测量由引力波造成的距离变化。“天琴”的重要探测对象是一个周期仅有5.4分钟的超紧凑双白矮星系统RXJ0806.3+1527产生的引力波。 “天琴计划”不仅仅是基础研究,其发展起来的关键技术可用于很多领域,如精确测量地球重力场,使人类更加深刻地了解地球、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变化。又如精确测量距离,大到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小到一个原子尺度的变化,都可以精确测算出来。“天琴计划”将成为中方牵头的国际合作项目。目前,除了来自中国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之外,LISA计划课题组的几位核心成员非常愿意开展合作,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的顶尖教授也希望成为合作者或者顾问,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几位教授已经参与进来。 附: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广义相对论最后预言获验证 当地时间2月11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在华盛顿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这一重大发现是物理学界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至此,100年前广义相对论的所有主要预言被一一验证。  引力波又被称为时空“涟漪”,其本质是时空曲率的波动,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黑洞、中子星等天体在碰撞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引力波。1915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其他预言如光线的弯曲、水星近日点进动以及引力红移效应都已获证实。长期以来,唯有引力波一直处于科学家的“视线”之外。科学家认为,人类还未解决关于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奥秘,它们是将宇宙连结在一起的看不见的东西。现代物理学的两大重要支柱——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必须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新一代物理学家需要解决的难题。“引力波的存在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强大的宇宙观测工具。相信未来几年、几十年,更多关于宇宙的伟大发现将不断涌现。” “那事”:【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 1998 年,教育部对医学教育进行专业调整和优化,将本科临床医学定位为学习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通科教育。因儿科本科停招17年,我国儿科医生缺口20万。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宣布,恢复儿科本科招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将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并将于今年7月起开始招收儿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在“十三五”期间将儿科年度招收计划由每年4000人提高至5000人。到2020年,力争儿科医师达到14.04万人以上,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达0.6人。同时,教育部还将深入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工作,为基层每年培养5000名左右从事儿科等基本诊疗服务的全科医学人才;进一步扩大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要求38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增加研究生儿科专业招生数量,力争到2020年达到在校生1万人;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规划,教育部将儿科学专业化教育前移,力争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促进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有效衔接。 “那政策” :【《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家将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型。 其它的要闻题目摘录如下: 本月中央领导及教育部新策: 习近平在南昌大学考察时勉励当代大学生:把学习成长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出版发行。李克强:鼓励高校向企业转移科技成果。李克强:科技人员应该是中高收入群体。《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发布,提高质量为主题。《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发布,2016年将建设800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973、863计划取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实施,首批重点专项指南发布。因儿科本科停招17年缺口20万。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中国科协和教育部扩大“英才计划”试点。教育部决定批准清华大学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等100个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工业大学获得一个。教育部:着力运用新媒体等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校图书馆每周开馆不得低于90小时。中央巡视组向教育部反馈:有高校党组织涣散。教育部2016年将举办春夏秋冬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周。中国筹划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第一次中日韩教育部长会议在韩国召开,三国发布教育合作首尔宣言。中国智库数量位居世界第二。经合组织称:中国2014年科研投入规模在绝对值上首次超过欧盟,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继续超过欧盟。教育部、国家卫计委和北京市正式确定三方共建首都医科大学。2016艺考校招大幕拉开:综合素质、文化成绩在录取中分量明显加重。人社部:今年高校毕业生765万就业压力大。3个月来已有超过300名高校独董离职。光明日报:近6年来我国共有472所大学更名。84所内地高校免试招港生校长推荐名额增加。 本月新颁法律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鼓励高校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众创空间。 本月教育厅新闻: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浙江高校将建创业学院,试点本专科“3+1”“2+1”创业教育模式。福建教育厅:建设全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河南山东两省携手办3场招聘会 1.6万人求职成功。河北3年内安排1亿元引导基金支持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山东:累计投入1亿元资助高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山东青岛:政府与高校共建“城乡建设研究院”。青岛引智计划亮相 2020年驻青岛高校将超50所。 本月大学动态: 北大出台《北京大学关于完善师生交流时间(office hour)安排的意见》,推行“师生交流时间”制度。清华大学与匹兹堡大学合作建立创新研究中心推进技术产业化。浙江大学:校园已建成运营27个免费师生交流吧。中国本土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正在中山大学立项。21日,中山大学发布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路线图。厦大一博导发公开信质疑“不交钱不能招博士生”。北林大启动辅导员支撑团队计划。宁波大学获地方高校单项学科最高捐资1亿元。中国首个供应链学院落户宁波,明年起招收硕士生。东北师大两硕士论文高度雷同,系出同门。温州医大与瑞典高校合作培养医学博士。 本月媒体和名家言论: 人民日报调查:万亿科研经费到底去哪了。人民日报:高校获得社会捐赠靠什么。光明日报:世界一流学科的中国标准是什么。光明日报:职业教育,别总把企业当乙方。光明日报:取消编制高校迎来放权,面临挑战。中青报:高校经费怎么投才能用到点儿上。 本月职业与继续教育: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热议:打通中高职晋升本科渠道。京津冀“互联网+”职教集团成立。中国拟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中国高校智能制造创新网络发起成立。互联网教育被列入高新技术企业范围,可享受税收等政策优惠。 本月港澳台及国际高教要闻: 《2016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发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研发投入、科技论文产出、高技术制造增加值等均居世界第二位,理工科人才供应世界第一,风电能力世界第一。我国高被引论文数排名世界第四位。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广义相对论最后预言获验证。耶鲁大学在 Coursera 上推出点播 MOOC 服务。斯坦福成立全球资助金额最大奖学金。加州伯克利分校学费涨一倍本州就读生大幅减少。美国数据:出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日后挣得也较少。国家专家委员会建议改进德国卓越计划二期项目。纽约州欲接管纽约市立大学。英国大学3年抓5万作弊生 中国留学生占比大。牛津大学首位女校长路易斯•理查德森上任。英媒盘点高校校长薪资:牛津校长达46万英镑。欧盟委员会报告称科研投入增强欧洲竞争力。印度 E-learning 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全球第二。台湾多所顶尖大学将合并 超1/3高校将被裁撤。开出百万奖学金 香港高校赴台争抢优等生。 本月河南高教新闻: 河南省“全面改薄”工作推进会暨2016年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河南:政府出资每年购买1000个岗位帮助大学生就业。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工作要点发布。河南省获批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拟建三级大众创业导师队伍。河南省公布新一批3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校占24席,工大获得2个。河南大学与美国迈阿密大学合办的河南大学迈阿密学院正式获得教育部审批,这是我省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合办的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机构,也是《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以来,我省设立的第一所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机构。 但综合讲来,本月以下四个词汇作为二月高等教育关键词 :开放大学;工作要点;地平线报告;重点研发计划。 开放大学:教育部对办好开放大学提出指导意见 教育部近日印发《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强调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成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到2020年,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初步建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成熟,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条件更加先进,学习制度更加灵活,办学体系不断完善,基本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保障。 《意见》聚焦12项重点任务:一是明确功能定位,开放大学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二是完善办学基础设施,重点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三是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实现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提高在线教育水平。四是完善办学系统,加强学习中心建设,提升线下支持能力。五是多种途径建设优质课程,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六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完善专业建设制度,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七是创新学习组织模式,完善注册学习制度、自主选课制度,转变教师角色,加强学习支持与服务,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八是加强对教学全过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测与评价,强化质量保障,确保“宽进严出”。九是建设“学分银行”,实现学习成果积累和转换。十是适应教学变革需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建成一支适应开放教育特点、擅长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专兼职结合教师队伍。十一是鼓励开放大学通过联盟、共建等形式,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办学,形成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共建共享、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办学模式,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十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依法治校,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  《意见》要求有关地方将开放大学纳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对开放大学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同时对开放大学在教师队伍建设、在线教育工作、“学分银行”建设、注册入学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2012 年以来,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广东开放大学、云南开放大学相继成立,积极开展“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截至目前,六所开放大学共设置专业210个,其中本科专业49个,专科专业161个;共累计招生392万人,其中本科117万人,专科275万人,目前注册在学人数369万人;开展非学历培训项目56个,开发非学历教育资源240余万学时,开展线下培训38万多人次。 评论与谏言: 开放大学是一种继续教育的新形式,但这种继续教育仍垄断在6所开放大学手里,实在是一种非公平竞争。恰似全国68所远程教育一样,这是中国教育最后的垄断。出台开放大学意见,却不提其它省份开放大学的未来开放事宜,实际上是保护这6所开放大学,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同时,对全国数千所高校的成人教育来讲,也不是一种公平竞争方式。国家取消了远程教育的审批权,取消了校外教学中心的审批权,却造就了一批垄断单位的招生,这无论如何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工作要点:《教育部 2016 年工作要点》发布 《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重点布置了五大方面34条具体工作:“一、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二、始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三、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动力活力;四、坚持协调发展,不断优化教育结构;五、坚持共享发展,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中的五大方面40条具体工作还是有细微的不同:“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二、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如果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关键词的话:党的建设、改革创新、依法治教、提升质量、促进公平。那么,201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关键词:和谐稳定、提升质量、改革创新、协调发展、促进公平。比较两年工作要点中高等教育部分的新提法、新举措, 2016 年中国高等教育或可能出现8种新趋势:第一,党对高校的领导将进一步强化;第二,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将进一步得到确认与落实;第三,新的教育发展理念将得到确立;第四,“双一流”战略将进一步细化;第五,职业教育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第六,分类办学将成为高校办学共识;第七,高校继续教育或将有大的发展;第八,高校治理模式改革将向下延伸。 评论与谏言: 工作要点是教育部年度工作的指南。从 2016 年工作要点看,教育部的工作的基本基调将是稳中求进;重点工作是教育质量与公平;基本的举措是落实五项发展新理念。这些也预示着 2016 年中国的高考基本上在持续发展,不会有大的突破。 地平线报告: NMC 《地平线报告》 2016 (高等教育版)发布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6年高等教育版本月发布。如同此前的各个年度和各个版本一样,2016年高等教育版也是从挑战、趋势和技术三个角度分析了未来技术应用发展的趋势。 2016 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所描绘的六大趋势分别是:长期趋势:推动创新文化;重新思考大学与研究机构的运作机制。中期趋势:重新设计学习空间;转向深度学习途径。短期趋势:日益关注和聚焦于测量学习;混合学习设计的应用与日俱增。 2016 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所揭示的高等教育六大挑战分别是:可解决的挑战: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合,提升数字素养。艰难的挑战:教育模式的竞争;个性化学习。棘手的挑战:连接的和非连接的生活之间的权衡;使教育与生活相关。 2016 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所预测的六大技术分别是:一年内广泛采用的近期技术:自带设备(BYOD);学习分析与自适应学习。二到三年采用的中期技术: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创客空间。预计四到五年后才进入主流教育的远期技术:情感计算;机器人。 评论与谏言: 技术改变生活,教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技术改变着。新媒体联盟2016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是该机构发布此类情况的第13个报告。它分析了现代技术、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将对教育产生影响与运用情况的分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重点研发计划: 973 、 863 计划取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式启动实施,首批重点专项指南发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重点研发专项指南已于2月16日发布,这标志着整合了多项科技计划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从即日起正式启动实施,973、863计划将成为历史。为解决原有科技计划体系的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国务院于2014年部署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计划在2016年底前完成改革主体任务,将原有的100多个科技计划整合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五大类。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五类计划中启动最早的一项改革。 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介绍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整合了原有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管理的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以及有关部门管理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内容。计划主要针对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目前形成了59个重点专项的总体布局和优先启动36个重点专项的相关建议,经国家科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现已得到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申报和评审方面有多处创新。其中,特邀咨评委委员及参与重点专项咨询评议的专家,不能申请本人参与咨询和论证过的重点专项项目;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请和评审相关的重点专项项目;项目评审专家在遴选和具体评审中也严格执行相关回避条件和要求,“运动员”和“裁判员”将被彻底分开。 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纳米科技等9个重点专项 (1)“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 (3)“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 (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 (5)“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6)“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 (7)“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8)“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 (9)“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 评论与谏言: 科研计划改革是科技工作中的顶层设计。973、863等计划,曾为我国科技工作作出巨大贡献。整合后的五类国家科研计划,将弥补原来科研计划分散、效力不集中的问题。本次先行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项重点专项聚集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有利于发挥科研资金的效力,也有效促进科学向技术和市场的转型。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345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地平线报告2014版
Jiahou 2014-7-12 22:46
《地平线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组织来自六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的53位技术专家多次进行专家评估会议,分析新兴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汇集的集体智慧。 今年《地平线报告》的高等教育版由北京开放大学张铁道团队翻译,基础教育版的翻译正在进行中,附件中是2014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文翻译版)和基础教育版(英文原版),可供关心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影响的老师们在教学中参考。 点击下载原文: 2014-nmc-horizon-report-he-CN.pdf 2014-nmc-horizon-report-k12-EN.pdf
个人分类: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4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