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开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五月初要去長沙參加生命倫理學會議
jiangjinsong 2012-4-18 09:35
估計在五月五日至十日左右 現在抓緊炮製文章 屆時接受同行們犀利無情地拍磚啊~
个人分类: 尚未分类|2796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毛也来说个笑话吧,亮点在最后。。。。
热度 21 bianyi1 2012-3-23 11:36
毛毛也来说个笑话吧,亮点在最后。。。。
毛毛看到一条某网友对该新闻的评论: “这13个哥们儿为什么不租一条船呢? ”
5759 次阅读|47 个评论
太难忘了:小鸟来开会了!(有图有真相)
热度 35 zhangyuxiu 2012-2-25 21:41
太难忘了:小鸟来开会了!(有图有真相)
   前天上午,为了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学校召开中层会议。9点钟人刚到齐,一只海南八哥从窗外飞了进来,先是落在了校学习资源中心邢主任的膝盖上,大家愣了,邢主任腿一动,它又轻轻落在了党政办曾副主任后面的椅子上,之后又稳稳站在了曾主任的头上,曾主任头一动,它又不慌不忙落在了我旁边财务处长的手提电脑上,大家一阵惊呼,它又沉着镇定地落在了我的手提电脑旁边,睁着黑悠悠的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我也开会,先听听,你们发言吧!大家说赶快拿相机拍下来,可是谁都没带相机,我当时这个后悔啊。文学院院长章敏赶紧拿着苹果手机拍了几张,它还是不肯走,沉静地望着大家,党委书记说赶快让它出去,开会了,一位同志轻轻挥了下手,它才恋恋不舍地飞出窗外。永远难忘这只可爱的小八哥,只可惜拍照的同事抢拍不及时,没拍下在曾主任头上那精彩的一幕,还有在邢主任膝盖上八哥那怡然自得的样子。同事今天晚上才发给我,否则我早就传上来了。为了让大家能看清这只可爱的八哥的样子,我数码补了些光。 1 2 3 4
4950 次阅读|72 个评论
北美的巴黎
热度 18 weijia2009 2011-5-27 06:12
北美的巴黎 贾伟 也许是最近一阵忙得有些疲惫,这次来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eal)开会大脑兴奋不起来,意识里更觉得是去隔壁城市(譬如亚特兰大)办事,从秘书手里拿了行程单就出发了。从蒙特利尔机场出来,坐上了操着法式英语的司机开的出租车,看着车窗外清一色的(我一个字都不认识的)法语路标时,我有点懵了,这是到哪儿了呀? 一进这座城市,尽管没有时差,但感觉有点迷惑。一个现象是我每次从外面回宾馆时都会不小心错过宾馆大门,浑然不觉走出一两百米才恍然折返回来。明天就要离开了,今晚最后出去逛了一圈街,回来居然又鬼使神差般路过宾馆而不觉,或许是我心不在焉,或许是这个城市想给我留下点奇特的印象。 我参加的会议是三个学术团体合办的,比较隆重,开幕式后进入大会报告时间,结果工作人员全场找不到我这个keynote speaker。在这以前我跟组委会的几个教授在门口聊了一会天,但不知怎么就走进了隔壁一个(不相干的)会场,找了个角落坐下后就低头研究会议议程,始终没抬头看一眼主席台的招牌。直到我们大会组委会的一个老教授带着他的三个学生一轮地毯式地搜寻下才把我找到,被带进隔壁会场。 我的大会报告做得有点乱,原因是看议程才发现我的keynote speech不是印象中的个把小时,而是35分钟。所以上台讲的时候不得不加快节奏,讲到后面差不多时间的时候不住抬眼看会议主持David Wishart是否举牌子(显示5分钟和1分钟),但发觉不对劲,这哥们儿迟迟没动静。我想自己多年来在台上的时间一向控制得很好,怎么今天就“武功全失”了?下来后一看表,整个报告加几分钟回答问题共耗时50几分钟。这个主持(也是我的同行)大概是听得入了神,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看来我得跟他讲讲“主持”和“方丈”的区别了),当然也把我害惨了,前面快,后面慢,最后我一边东拉西扯一边深情款款地注视着David - 直到他会意地举起了牌牌。 在我眼里,蒙特利尔这个城市有种说不出的特别,有气质、有品味、也有精神!可能是受法国的影响,所有食物比北美其他地方做得更精致,更有味道。路上行人走路也不同,男人风度翩翩,透着一种洒脱;女人衣着得体,显得时尚、优雅。街道两旁有不少店铺让人联想起欧洲的小镇,店铺前大都挂着奇特的招牌招徕顾客。穿过几个热闹的商业街区,你能看到布满青苔的极具欧洲风情的广场、雕塑甚至教堂,在广场上徜徉,我能感受到历史的积淀和现代城市的繁华自然地结合在蒙特利尔身上,这座城市不属于北美洲,在这里我呼吸到的似乎是巴黎的空气! 刚才说“今晚出去逛一圈街”,去的是离宾馆不远的Notre Dame教堂,在夕阳映照下,Notre Dame 这座“歌特式”建筑显得朴素、雄伟和庄严,恍惚之中以为到了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记得我第一次到法国巴黎圣母院时也是这个夕阳晚照的时间。从圣母院出来后,顺着NOTRE-DAME大街再往东行,就到了市政厅广场。据说当年戴高乐在这座市政厅向魁北克人做过“魁北克独立万岁”的演讲。岁月流逝,加拿大议院在2000年通过针对独立的“清晰法案”,从法律上为魁独设置了障碍。2003年魁北克省议会选举中自由党击败魁人党执政,魁人党通过公投争取独立的梦想只怕漫漫无期了。我没有研究过魁北克闹独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隐约感觉到它可能来自于一种对自身文化进行传承的使命感。有人研究过蒙特利尔所在的魁北克省的汽车牌照上的一串文字 - Je me souviens,是法语“我记得”或“我不会忘记”的意思。车牌上的文字透出的是一种自豪,一种怀旧,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坚守,是魁北克人对自己文化的一种执着的坚守。 蒙特利尔人不缺少幽默感,有个老教授上台的第一张slide放出来的题目是倒立的,大家很惊诧,ppt是不会把字给放倒了的。结果他老人家的开场白是:大家看到这张倒置的slide是否想到了过去放幻灯片经常放倒或放反了的尴尬情景?我和同志们一起会心地大笑。结果人家后面还有话,他说,其实我只是借这张slide做个年龄调查,因为年轻人没有这种经历,也不会笑,凡是刚才大笑的人都是四十几岁以上的人了(说着朝第一排的我瞟了一眼)。这个老先生狡猾狡猾的,这两天大脑不好使,又中招了! 去Notre Dame的教堂之前先回宾馆换了身衣服,结果出房间一进电梯遇上了七、八个讲着法语的老太太。其中一个老人跟我用英文打招呼,我回打了招呼后,接二连三地其他老太太也跟我交谈上了,她们今天很“high”,要为其中的两位过生日。边走边说着话,身边突然多出了一位穿西服的餐厅服务员很礼貌的问我想坐哪里,我四下一看,原来我已经被这帮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给拥到餐厅来了,我急忙摇手跟众位热情的老太们道别了。但我一边往大街上走,一边心中觉得奇怪,我一个大活人的怎么就不知不觉地被一批不认识的老太太们给拐到餐厅去了呢? 这是一座很特别也让我很迷惑的城市,这次没准备好,下次再来。
7769 次阅读|41 个评论
“五味杂陈”的首席科学家
qpzeng 2011-1-8 21:19
如今我们国家真是“不差钱”搞科研攻关,也舍得“花大钱”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973计划、863计划、十X五国家级项目、国家重大专项等琳琅满目,下拨经费动辄上千万,多可超亿元,可谓“一掷亿金”啊!对于这些大项目的主持人——首席科学家而言,说“一夜暴富”一点也不夸张! 凭什么给首席科学家那么多钱?首席科学家拿钱“取之有道”吗?“长字辈”成为首席科学家是不是“垄断”科研资源?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我就不在这里多说,只想谈谈首席科学家拿钱之后的“酸甜苦辣”。 作为一名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一生中哪怕只有一次担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科研攻关重任也是最值得自豪的事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古训让学者们争先恐后地去竞聘首席科学家,都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的科学进步与学术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当首席科学家不仅自己脸上有光,单位也有很多好处,在社会上更是广受追捧的知名人士。 不过,“人怕出名树怕壮”!首席科学家钱拿得太多,经常受到社会舆论的责难和非议,“长字辈”首席科学家更是成为“众矢之的”,饱受公众的攻击和谩骂。不知首席科学家们自己觉得当上首席科学家是“得大于失”还是“有得有失”? 话又说回来, 国家投下那么多钱,盯得也是挺紧的!课题刚开始就要开隆重的启动会,首席科学家率领一众从全国各地“飞”来的课题组成员向主管部门领导誓师表决心;每年的年终要开年度总结会,如实报告钱用在哪里;课题进行到一半要开中期汇报会,催交财务报表;课题结束要开验收会、鉴定会、评审会! 反正拿了钱,干不干事、有没有时间干事是你研究团队的事,检查团就是不让你有消停的时间,怕团队拿钱不干事还是怕首席“打歪主意”? 我觉得,首席科学家们都是有极高地位和声誉的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不一定非得盯那么紧,要提倡“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 尽管社会上对首席科学家领导的团队拿大钱很不满,但我觉得拿了大钱也不是那么好交差的! 光是那些无穷无尽的会议也会折杀人的“阳寿”,还不说严重扼杀自己宝贵的“科研生命”!不信,你看看那些“可怜”的首席们,虽然他们不直接进实验室做项目,但那脑袋瓜里装的东西真不少,负担可不轻啊!你想,一个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大课题,子课题或分项目负责人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而且必定是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近可以在咫尺,远可以在天涯!好在如今的通讯发达了,打个电话、发封e-mail沟通一下倒不是难事,但如果哪个项目出了问题“跟不上趟”,就会影响整个研究的进度,拖团队的后腿!这是让首席科学家最头痛的事,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会都得亲自到场。 好家伙,首席们只得风尘仆仆地满天飞,好一个“飞哥(鸽)”啊!今天赴这个会,明天赶那个场,简直是黑白颠倒、昏天黑地啊! 更“可怜”的是那些带“长”字的首席科学家(估计七成以上的首席科学家都是“长字辈”,只有“大长”和“小长”之分),表面上很风光,暗地里遭人骂,内心里还有倒不出的苦水!家中老人妻儿一年下来聚不了几回,单位人事管理又事无巨细要操心,招收的几十位研究生也无暇顾及,让他们分身真难啊!为此中年人“早生华发”,老者沧桑的脸上又平添了好几道皱纹! 我不敢说所有的首席都是“正人君子”,也不能担保没有“漏网之鱼”,但我相信绝大多数首席都是我们国家科技的栋梁和精英,干工作还是含辛茹苦、兢兢业业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看到那些“吃力不讨好”的首席们,我这个小老百姓竟然生出怜悯之心,觉得有体恤中老年知识分子防范“积劳成疾”的必要,但愿不是“杞人忧天”吧!人都是血肉之躯,何况首席们都已迈入“知天命”之年,有的甚至已是“风烛残年”,不能让那几千万压垮了原本孱弱的身躯啊! 我认为,给60岁以上的首席科学家配个年轻的助理是比较人性的做法,更希望我们的社会给首席科学家们多点理解,少点责难! 我也赞同拨款部门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但你们能不能改进一下管理办法?比如,开个电话会议?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开个视频会议?但我建议最好少开会,省出点宝贵时间多干点事。这样,首席科学家就不用动不动飞到“皇城根”请命了,京城的“督察”也用不着劳民伤财地去“乡下”巡游了。除非有人闲着没事想出来散散心,那就悠着点吧!纳税人宁愿让钱花在务实的科研上,也不原花在借开会之名务虚的公款旅游上。 我希望拿钱的人“用心”,投钱的人“放心”,管钱的人“省心”,我们这些不投钱、不管钱、也不拿钱的人“开开心心”!
个人分类: 名人轶事|6139 次阅读|4 个评论
去苏州开会
gangli1978 2010-11-7 22:36
周五去苏州开会。今天晚上回来。 第一次做了一个小组报告。当时感觉还挺紧张的。还是要多加锻炼。把问题讲明白。让别人去了解你。
个人分类: 科研|2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列:机制的故事【11】怎样避免开会时的交头接耳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0-8-4 15:03
  上课时候,老师最讨厌的是学生们交头接耳。   当然,上朝的时候,皇帝也不喜欢大臣们嗡嗡一片。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是学校的教室比较大,学生数量也没有可怕到70,80个的地步,则可以把桌子分得开一点,如果要交头接耳,则需要移动身体,或倾斜或移步,总之行为就可以透露出信号,老师不需要听到声音后再定位,而直接用眼睛看就可以知道端倪了。   皇帝呢?   我没有考察过皇帝和大臣们开会时用的会议室究竟是什么样子,不过,我却知道宋代皇帝的做法。   那就是给每个大臣必须戴的帽子上装一个长长的帽翅。这样,你和其他人的距离因为这个帽翅的缘故而不可能离得太近,如果要进行语言交流,嗡嗡声自然得变大,知道是谁的声音就是件简单事情了。   我们大家看包公戏,就应该很明显地注意到这个特征。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机制设计思路,可以解决问题,而且也不产生很大影响,无非做帽子的成本增加了一些罢了,这个钱朝廷出得起。   【自然,很多会其实开得很无趣,让人不得不听,此时,如果不能和邻居说话,就得自己昏睡或冥思。如果要抗议的话,倒是可以把交头接耳的声音提高,这属于另外一个问题,不在我们的考虑范畴之内。】   还记得合肥包公祠的对联: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立姓名尊   作为小文章的结束吧。
个人分类: 专论—管理学论稿|5516 次阅读|7 个评论
迷失
马红孺 2010-4-15 08:39
最近两周连续开了很多场会,平均每天两场。 为了开会,几个重要的活动都没有参加: 诺贝尔奖得主 David Gross 的报告, 因为和一个不能不参加的会议冲突,只好忍痛不听; 丁洪教授的报告,是从会场上逃出来,去听的; 学生的作业还没有来得及改,只能等周末加班改了; 研究生的程序有问题,只好半夜里爬起来看程序,抓虫,还好,抓出了一个虫子,还给学生了; 大学老师的本职工作是研究和教学, 我现在实际上没有在做本职工作。 迷茫中
个人分类: 胡言乱语|4245 次阅读|3 个评论
官员的主要职责
tarimriver 2010-3-28 09:27
1.开会 3月24日,山西省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由各市安监局局长为主要参加者的会议上出现迟到、早退、反复进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省长讲话的心情,更为重要的是李小鹏副省长还发现了9个市的安监局局长没有到会。山西省有多少个县市没有仔细搜索,但也不会超过40、50吧,有近10个没有到场,那是非常不给省长面子,其次是对安全生产非常不负责任。 看了这则新闻,让人想到官员们开会是主要职责,能开好会的官员就是一个好官员。你看人家韩局长,开会讲的多好,所以人们认为他是好局长。不过大多数官员遇到省级或更高级会议还是能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的,但山西省的安全事故并没有因为会开得好开得多而减少,安监局局长们可能也是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才敢斗胆不来的吧? 2.教育民众 宣传真理 说官员们的一切任务就是开会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接受记者采访,向大众宣传真理真相也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山西疫苗事件中有上百儿童受害,官员就召开了简短的发布会宣布疫苗没有问题,记者提问了2个问题就累的官员大汗淋漓,宣布结束,而民众还是不相信官员们所说的所谓真相,因为受害儿童父母收到的威胁短信问题官员们没有给出真相。西南特大干旱原因莫衷一是,有人说西南地区将原始森林砍伐种植速生桉树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关于每年数百万吨地沟油被餐馆用掉,被人们吃到肚里的说法,官员出来说,不可能。官员出来说,桉树林面积很小,80多万亩。网民不相信,有人说至少有6000到8000万亩。差距怎么这么大?往前看,邓玉娇案、石首事件、瓮安事件等真相的公布都不让群众满意。看来与开会相比,教育民众,尤其是不明真相的民众任务艰巨,风险也大。 3 教育记者 记者作为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有些记者在宣传采访的时候,不能明辨是非,常常导致领导不高兴,花时间教育个别记者以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这任务的风险更大。替谁说话的官员至今复出不了;哪个单位的官员心生烦恼,甚至省长大人也只好专门开记者招待会说明情况,所以教育记者需要注意措辞。 4 业余生活 官员也有业余生活,但不要记日记,否则,清官局长也入狱。 当然以上都属少数干部的情况,多数不是这样。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3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很会开会 是开会高手
xupeiyang 2010-3-9 08:04
2010年03月07日22:31 人民网 我要评论 ( 63 ) 加藤:中国人很会开会,是开会高手 曹景行 :觉得中国开会,开会的这个仪式,跟你们国家的有什么不一样?加藤你看了电视? 加藤嘉一 :我看了直播。会议很宏伟,非常大。从地方两会开始,到中央全国两会,规模都很大,人数很多。 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鼓掌鼓了三十多次。思想的统一、力度和分量在日本绝对看不到,就是开会大家都知道怎么开会,当然温总理说为开会而开会的形式要尽量的减少、消除,一定要有实质意义,但是我觉得他有他的意义。因为大家知道充满中国特色嘛,很多人来开会,基本没有什么凑热闹的。一般来说为了应付自己的身份、职位,当然也会讨论一些实质问题,我觉得中国人很会开会,是开会高手。对日本人来说,开会就是确认。 曹景行 :是确认的,日本国会开会的时候 加藤嘉一 :肉体冲突。 曹景行 :对。 加藤嘉一 :这个中国肯定是没有的。 曹景行 :在日本肉体冲突是常态的? 加藤嘉一 :这是话语的竞争。 曹景行 :是不是吸引更多媒体注意? 加藤嘉一 :我觉得这个倒不是,主要是执政党和在野党他们相互冲突,当然也有应付媒体的,这几年以来日本政治更多的是相互挖丑闻,不是那种很健康的政策探讨,而是相互挖丑闻,比如小泽一郎,这个丑闻一定要追。我觉得很有迎合主义的色彩。 曹景行 :古思亭,因为你在现场,会觉得现场有趣吗? 古思亭 :当然还是有趣的。 曹景行 :最有趣的是什么? 古思亭 :可能这个形式确实对我们欧洲人来讲,比较陌生一些,可能我们会认为形式主义稍微浓一些。 曹景行 :有没有注意到很多细节很有趣,记者都是坐在二楼,开会时我有时候做一些细节,就是大家会第一个关注就是主席台上的各种动作,如果主席台上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比如胡锦涛和温家宝握手,全场照相机的声音哗哗一片就过去了。 加藤嘉一 :对。形式的东西太多了,细节变得更重要。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嘛。 曹景行 :因为其他东西每年都差不多,但是这个细节在的话,这个现场,我想别的会场里面听不到这么多的同一个时刻这么多的,尤其现在照相机连拍声音,哗哗一下过来。还有一个很细的声音,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就是温家宝昨天读报告,每读一章要翻页的时候,全场刷。 加藤嘉一 :就是思想统一。 曹景行 :翻页当然是统一的,读完了,全场四五千人。 古思亭 :声音还是挺大的。 曹景行 :转播听不到。还有一个就是今年记者真多。 古思亭 :确实不少。而且我觉得今年也比较有意思,就是开会之前代表会从汽车下来,从天安门广场慢慢走到人民大会堂,有时间跟他们聊几句,他们有时也会在二楼走来走去。 曹景行 :我们每次采访也是这样。九点开会,我七点就去等。一年一度这么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各地方来,平时找到这么多人不容易;官员,部级官员或者是更高级别的官员,平时采访难度很大。还有各种各样的名人。所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就像大庙会一样,来了以后大家都看自己本事,看你能抓到谁?这是很精彩的事。你碰到过吗? 古思亭 :那倒没有,确实是比较特殊,而且也很有意思。代表之间一年一次又见面了,有的很熟,互相聊天。 曹景行 :代表、委员有的是一年一度,记者也是,比如我和香港记者、台湾记者朋友,平时是一年一度碰面。 加藤嘉一 :相聚的日子。 曹景行 :往往有两次,一个就是开两会的时候在北京,一个是台湾地区选举在台湾。两位觉得在北京这么大规模会议,讨论的话题有什么吸引你的?报道会特别注意他们谈的什么东西? 古思亭 :这次刚开始,还没有机会参加各个代表团和各个代表的谈话,但肯定会报道民生或者是经济模式的内容。各个代表接受采访会探讨什么,但是肯定会报道。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7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板之牛,在于四处云游
yuncai 2010-3-5 00:54
做老板的,用不用亲自做实验?身先士卒去拼刺刀? 实际上,取决于老板做的大小。在路边开个凉皮店的老板,即使再多请上一个帮工,估计这个老板还得亲自上阵。 成为一个国家的老板,如胡老板,要企业业绩好,能做好协调、平衡和应酬就算不错了--不要怪新闻联播净是会,这是高管层最佳的工作方式。 三老板要经常拼刺刀,二老板要偶尔拼刺刀,大老板要经常拼刺刀则命危已。 我们身边的大牛,多数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我说,老板之牛,在于四处云游。 老板的云游,是在了解同行、洞察前沿、发现课题、建立人脉、宣传团队等等。有不明事理的学生抱怨说,我们学生都在hardwork,你却在轻松云游。错了,云游也是work,是network。 上篇博文以一个短信口头,这篇博文就以另一个短信结尾--也是一个有趣的短信。 《工作就是开会》(节选版) 有事办公会,没事务虚会,闲开研讨会,忙开现场会, 事前部署会,事后总结会,年中检查会,年底验收会. 想让上满意,就开汇报会,想让下满意,开个表彰会. 上午开大会,下午开小会,会后开宴会,然后开舞会,最后去幽会. 人在职场上,首先学开会,一天不开会,感觉找不对,两天不开会,活动没经费,三天不开会,神经快崩溃。 导师不开会,学生无经费,只会开小会,思路还不对。 团队没发展,为何不开会? 什么叫工作?工作是开会,不开怎么会? 祝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和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圆满召开!
个人分类: |602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克雷洛夫寓言-----老鼠开会
热度 1 ljh21st 2010-2-9 11:00
有一回,老鼠们召开一次特别的代表会议,来宣扬它们鼠类的伟大业绩。会议组织者规定,参加这次会议的惟一条件就是要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而且尾巴要长过自己的身子,因为在它们看来,尾巴越长的老鼠,脑子就越聪明,办起事来手脚就更麻利。而尾巴短,甚至没有尾巴的老鼠,一定是在与其它的老鼠的打斗或者在偷取人类的食物时被同类或者人类所设计的种种武器所伤,如果有很强大的本领,那些老鼠怎么会失去那优美的长长的尾巴呢? 于是,按照规定所有那些尾巴不够长或者没有了尾巴的老鼠都被拒之于会议之门槛之外。 到了晚上,老鼠国宣扬业绩的代表大会开幕了,当所有与会者都安静地就座以后,忽然一个角落里发生了一阵骚动。原来那里有一只没有尾巴的老鼠,它竟然雄赳赳气昂昂地坐在主席台上,老鼠们都低着头互相耳语:喂,你说那只没有尾巴的老鼠,它凭什么参加会议,而且还在主席台上? 这只老鼠连自己的一条尾巴都保不住,他凭什么坐在主席台上,难道我们能指望它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吗?难道我们能指望它来建立我们伟大的业绩,保卫我们神圣的国家吗? 请安静。这时,大会的主持发话了,各位同仁,很高兴大家参加这个会议,今天我们所有到场的,都是我们老鼠国最优秀的。 也包括主席台上那只没有尾巴的老鼠吗?一个声音问道。 主持愣了一下,然后说:噢,关于这一点,我想大家都会理解,并能够宽恕的,大家不要小瞧它,它虽然没有了尾巴,可它是为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失去它的尾巴的,它的尾巴以前也是那么长,长的可以绕它的脖子五圈还多。哦,是的,尾巴丢的伟大而神圣,就这样。 一只小老鼠悄悄地跟它旁边的老鼠说:什么伟大而神圣,全是胡扯,我认识那只没有尾巴的老鼠,它是市长的亲戚,它的尾巴是偷吃东西时被老鼠夹子夹掉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39 次阅读|1 个评论
9月新的行程计划
xiegming 2009-9-11 22:27
根据刚刚发生的一些变化,调整计划如下: 18日到重庆,19日到南京,20日回北京。 然后主要忙免试招生。 月底去日本。
个人分类: 活动记录|3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疯狂的九月下旬
xiegming 2009-9-1 00:07
目前统计了一下九月下旬一些出差安排: 19-20济南 20-21南京 22-24首尔 25-27重庆 27-29南京 10月4-5 京都 其中首尔,重庆必须去,其他的只是想去。 如果都去成的话,不知后果如何。 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个时间段是招生的关键时期。目前已经陆陆续续有不少学生开始联系明年的研究生保送或者考试了,和一些学生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交流,感觉都很有特点,希望今年的招生能够圆满顺利。一定要妥善处理好这些事情。
个人分类: 活动记录|3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
热度 1 王中任 2009-7-12 15:49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辞世,引无数国人嗟叹。 说实话,作为一个工科的教师,我对季羡林先生知之不多。这几日,我也看一些关于季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学术介绍。中国新闻网7月12日季羡林生平简介及部分著作一文中,写道:然而好景不长,1950年到1956年,季羡林和北京大学的同事们陷入了会议与批判的漩涡中。批判除了写文章以外,就是开会,开会与批判紧密相连,于是无日不开会矣。诗人冯至套用李后主的词,写了两句话: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从中可见当时我们的心情。季羡林曾回忆说。 然而,过了50多年,大学里开会的状况改善了多少呢?有多少科研精英还在被开会所困并深受其害呢? 大学里的会多,有每周例会,教学会,科研会,学科建设会,专业建设会,学生座谈会,党员学习会,党政联席会。。。如此等等。会是要开的,有时候会就是工作,开会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大学里的会风不好。没有时间概念,这个也讲,那个也讲,想到哪儿讲到哪儿。有时候,为一点点芝麻事情,也能白白浪费两三个小时的宝贵时光。记得读博的时候抱怨导师会太多,现在终于能理解了,有些会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的。 季羡林先生很伟大,在会议很多的年代里,并没有停止学术研究,还写下了如此多的著作。这种定力,不是人人都有的。大多数人在会议繁多的情况下,是做不好甚至做不了研究的,至少我是如此。 季老驾鹤西去,不知那边会议多不多? 真的希望,大学里的会少一些,会议时间短一些,毕竟时间就是生命。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5848 次阅读|3 个评论
待会儿出发去意大利开会
xiegming 2009-6-30 10:27
其实签证是在德国大使馆签的,从美国回来之后第四天,偷偷跑到德国大使馆办理申根签证。 由于学校合作部原因,没有让我们准备个人收入证明,办事员说去问问签证官。问了之后说下次记得要弄,这次就不用了。我问几天办好,答曰五个工作日。结果2天之后就到手了。德国人的办事速度快的吓人。 本来是德国和意大利都要去,但是时间比较紧迫,我们取消了德国行程。 罗马和米兰,一直向往的城市。
个人分类: 活动记录|3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年王应宽博士学术之旅
wangyk 2009-1-12 03:59
2009-1-12 王 应 宽 2008 年王应宽博士学术之旅 博主按:过去的 2008 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对人民共和国而言,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不寻常,不平凡的一年(祖国 2008 和我的 2008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8050 )。因为经历太多的事情,因为创办国际英文刊,尽管特别的繁忙,还是利用了很多周末休息时间,参加了一些会议,虽外出参加学术交流的次数较之 2007 年( 2007 年王应宽博士学术之旅,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7632 )减少很多,但是,仅有的几次学术之旅仍然值得纪念和珍藏,愿与大家分享和共勉. 2008 年 3 月 5 日 , 应《机械工程学报》副主编梁福军博士的邀请,前往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与各位编辑同仁交流探讨开放存取。详情参见博文同机械工程学报同仁交流开放存取的一点感悟(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7227 )。 2008 年 5 月 24-27 日,驱车赴保定(星光国际商务酒店)参加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相关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 NCAEDED 2008 )。该会议由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 、 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相关学科校长联谊会 和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发起 , 为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相关学科研究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最大规模的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本届会议由河北农业大学承办。中国工程院士、长江学者等众多知名专家参会。主要议题是,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农业工程学科在发展现代农业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本人利用该会议的时机,在大会上作了十分钟的报告,介绍了创办国际英文刊的筹备情况,倡议并邀请大家参与协办,支持英文刊,并向专家征稿,为英文刊的创办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会议以申办演讲和代表投票形式决定 2010 年的会议在武汉召开,由华中农业大学承办。 2008 年 7 月11-13(12 日开会)日,乘火车赴沈阳农业大学参加由王金武教授主持召开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可靠性工程》编写分章研讨会。本人作为编外人员应邀出席,对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与各位专家进行了友好交流。 2008 年 9 月6-8日( 7 日) ,乘火车赴哈尔滨,先参加一个国际学术论坛,然后参加由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联合主办的 蒋亦元院士八十华诞庆典暨现代农业装备科技论坛 。会后在孙勇博士陪同下赴佳木斯、友谊农场、建三江农场等地考察了现代农业,看到良田千万亩的大农场和最先进的大中型现代农业机械,令人震撼和感慨。抵达中俄边境,拍了许多片片。 2008 年 10 月 15-17 日,在北京金码大厦参加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 2008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国际论 (InternationalForumonBioenvironmentalBioenergyEngineering,2008-IFBBE) 。 2008 年 10 月 19 日 至 20 日,在北京金码大厦,参加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信息化学会、北京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 第二届国际计算机及计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讨会 暨 第二届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 、 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与溯源技术研讨会 。由本人负责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精选部分论文,出版《农业工程学报》增刊一期,论文全部被 EI 收录。 2008 年 10 月 20-22 日,作为大会特邀嘉宾,陪同国际工程师协会( CIGR )名誉主席、终身教授 Bill.A. Stout 博士飞赴成都(峨眉山国际大酒店),参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承办,中国沼气学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和同济大学协办的 2008 国际沼气学术研讨会暨产业化论坛 。来自美国、日本、芬兰、瑞典、德国和乌克兰等国家的 10 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研究院所和国内从事沼气科研及沼气产业等领域的代表 100 余人参加此次国际会议。期间在好友李世华博士、许文波博士陪同下参观了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 2008 年 10 月 25-26 日,在北京在中国农业大学神内中心参加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植保学会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农业部植保保机械工程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化学农药使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 2008 年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国际研讨会 。会议围绕 绿色植保,科技创新,高效施药 这一主题,来自德、美、波兰等国家的研发机构和国内 20 多个省市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有关科研院所的 150 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交流。本人在此会议期间会晤了国际编委,与各位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很好的宣传了国际英文刊。 2008 年 11 月 1-3 日, 乘火车经扬州赴镇江参加 2008 农业信息化、自动化与电气化国际学术会议。会上作关于国际英文刊的报告。 2008 年 11 月 3 日 , 应江苏大学副校长李萍萍教授邀请,为江苏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的研究生作关于科技论文撰写与发表的报告。期间参观原副校长赵杰文教授实验室以及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的成果。在院长毛罕平教授和副院长李耀明教授陪同下参观农业工程研究院实验室,在院长马海乐教授陪同下参观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实验室。 2008 年 11 月 8-12 日, 飞赴厦门参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 18 次学术研讨会网络环境下的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创新学术研讨会。应邀作大会报告,报告题名为基于 Open access 和 OJS 的国际英文刊 IJABE 办刊实践。 2008-11-11, 应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和科技处邀请,经由厦门转道福州,作科技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学术报告,并与师生和各位好友进行了深入交流,广泛宣传了英文刊。附报道材料链接(《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王应宽博士来校讲学, http://www.fafufood.cn/2jym/xydt/54.htm )。 2008年11月28-30日, 应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孙松林教授和副院长谢方平博士邀请飞赴长沙作科技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报告。期间在吴明亮博士和蒋蘋博士陪同下参观了南岳衡山,拜谒了诸神。附:报道材料链接(《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王应宽博士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http://www2.hunau.net/xinwen/article/list.asp?id=5257 )。 2008-12-15, 应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研究员、副主任王纪华研究员和黄文江博士的邀请,作科技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学术报告(北京)。报道链接(《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王应宽博士到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学术报告, http://www.cnerc.gov.cn:80/document_3.aspx?name=newsid=28463 ),另见报道(北京农业信息化学会邀请《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王应宽博士作报告, http://www.bast.net.cn/xwdt/xhdt/2008/12/19/211670.shtml )。 2008 年 12 月 26-27 日,在北京金码大厦三层报告厅参加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 与IJABE编委德国专家Andreas Herbst教授在北京2008植保与施药技术国际论坛期间合影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681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