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仓储码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热度 31 Taylorwang 2014-6-24 08:23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在本土的科学家获得与自然科学相关的“诺贝尔奖”。与看世界杯足球一样,虽然球队中没有中国队,每年到 NB 奖快要揭晓期间总能引进国人的一阵亢奋狂潮。平时人们也喜欢将有挑战性的,比较难完成的技术工作标上“ NB 奖”的标识。博主徐磊最近写了一篇被科学网顶置的博文 “ 一个有希望拿诺贝尔奖的工作 —— 将电子显微镜和质谱仪整合起来 ” ,应该讲这是值得探索开发一种新检测仪器的技术,但即使这二个检测结合在一起的仪器研发成功,也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因为 NB 奖只奖励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基础研究领域,有首创的发现者。在国内,该技术要拿国家级一等奖也不容易,因为与国计民生相关性不是非常大,能拿到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就非常好了,还要有大量的应用及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 提起 NB 奖,我就想起我碰到的一个有关 NB 奖的笑话。二年前,我也做过被一位大老板号称能拿 NB 奖的废水处理工程项目。东莞的一家化学品仓储码头。码头的大老板是东莞本地人,也是一位能人,他涉足化工、酒店业,及 房地产等行业,并拥有一支球队。由于搞房地产,也会做 生活 污水处理 工程 ,他们的化学品仓储码头的废水处理 设施 ,就由他自己的工程公司设计并施工。我 到他们码头 做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专家时, 去看了 他们当时的 废水 处理系统, 虽然 建筑外形挺漂亮,但就是不能运行, 整个处理系统 处于闲置状态。我问了现场的经理,他告诉我,废水处理设施建好后,培养微生物,运行,驯化就花一个多月 。但系统正常 运行不到一周,就因进了某种化学品的废水, 导致 系统崩溃;不死心,再培养一次,又崩溃了,三次后,就没有人再有信心 来运行它 了。 该 老板 走访了不少化学仓储码头,几乎 没有见过能搞好的, 他自己做成功的项目也非常多,人就变得很自信。他对手下讲:化学品 港口码头的 仓储 废水看来是搞不好的,谁 真 能搞好 它 就可能 获 “诺贝尔奖”。 因为这个化学品仓储码头就在老板的家乡附近,有一次码头的废水排入附近的河沟中引起大量的鱼死亡,虽然当地的环保部门没有找上门来 处罚 ,但家乡群众的背后骂声,老板也感到了 不小 社会压力 ,他要求部下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这样,听我讲过我们能搞好这种废水处理的 经理约我见面 ,我就介绍了我们做成功的几个案例,很巧,他们公司引进的一位高级经理,原来就在我们做成功的第一个港口码头项目的公司引进过来的,他确认了我们做成功的工程,公司又组织了相关管理人员,看了我们做好,并成功运行的二个港口码头项目后,请我到他们的总部 谈 合作的可能。 他手下的一 位 专门搞工程的负责人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设计的废水处理系统不行,关键问题是什么 ? 我诚实地回答:他们的工艺采用先厌氧后好氧的处理方法,这是常规的 对污染浓度较高的 生活及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 有机物浓度高, 一般 先用厌氧处理,然 后 用好氧作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是合理的。厌氧的优点是可以处理高浓度的废水, 能耗低, 但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即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很差,对废水变化的适应能力也差,这样当废水的水质发生较大的变化时,厌氧处理系统首先崩溃,后面的好氧处理系统也就跟着崩溃了。我这样一讲,他 觉得 有道理,请我吃饭,并 当场 决定,由我们改造 他们 现有港口码头废水处理系统, 当然 合同的惩罚条款也是非常详细的。 改造工程完工后,系统调试成功 , 项目运行一年, 我去他们码头约 见 了经理 ,并想请经理吃饭,以便拿工程项目的尾款。 经理对我非常客气, 并明确讲,老板交待了,我去了一定要由他们 请我吃饭,并讲废水处理系统经改造后,已经历了 3-4 次化学品的重大冲击,每次都安全渡过危险,处理效果非常好, 现在的废水处理设施已成为仓储码头的亮点,地方环保局也多次带人来参观。他 又重提 那 老板讲的“诺贝尔奖”的笑话,我讲 若 NB 奖 那么好拿,就不会那么牛皮烘烘了。 现在看来,化学品仓储品码头的废水处理并不难,为什么那么多化学品仓储品码头的废水处理设施成为“ 聋子的耳朵 ” ——摆设, 关键是没有水处理的专业人士重视它。化学品仓储的港口码头往往都是 航道设计研究院设计,他们的设计强项是航道设计及 码头的 水工工程,而关于废水处理这一块,不是他们的研究和设计重点,他们往往就照搬生活污水处理的那一套,将其缩小了放在码头,作为化学品仓储废水的处理系统,这些原来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系统,不能处理变化多端的化学品仓储码头的废水也 在 情理之中。 大部分化学品仓储码头的废水处理装置就蜕变为简单的废水收集设施。有些港口码头,离城市污水处理厂较近,码头废水经简单的油水分离后,可以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厂强大的缓冲能力,处理后排放。没有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的,就通过委托有资质单位花高价处理,也有仓储码头偷排。不少有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能力的单位或工程师,既不去寻找,也难以获得这种特殊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机会。 其实在各行各业,国内类似的情况很多。 “诺贝尔奖”那是极少数大牛级科学家冲击的目标,且拿 NB 奖的首创性发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搞运动式研究,或拔苗助长式培养人才,希望获取 NB 奖,那真是缘木求鱼的空想。 国内更多的研究技术人员,可能还是将眼光放低一点,解决我国目前技术升级改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具体科学、工程技术问题更靠谱,更有意义!
9089 次阅读|7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