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气液相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主动布朗粒子的相变行为?
热度 1 zhongwei2284 2018-7-21 14:00
1. 模型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一些关于 主动布朗粒子 的故事。 主动布朗粒子是一种可以在环境中获取能量的粒子,有时候我们也称之为自推进的粒子或者微型的游泳者。 假如现在有一个 2 维系统, 其中有 N 个主动粒子在其中运动, 其运动可以用如下模型来描述: 其中 R_k 和 T_k 是一个高斯噪声。 势能 U 描述了有效半径为的 d_BH 的硬球短程排斥。 σ 为 Lennard-Jones 特征长度。其中势能可以表示成如下。 更多的细节需要在文献中寻找,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参量需要提提,那就是 Pe ,其为 Peclet number ,在研究主动布朗粒子的相变或者相分离的时候, 1/Pe 的作用相当于气液系统或者伊辛模型中的温度,它的大小调节着粒子的运动行为。另外粒子的堆积密度 Φ 有点类似于序参量(仅是类似)。 2. 主动布朗粒子的相分离: 这是相变吗? 一开始,主动布朗粒子们欢快的自由自在的在游荡,一会儿到这儿,一会儿又去了那里。但是,突然,当 Pe 达到一定值的时候,粒子们感受到了威胁,也许它们觉得只有聚集在一起才能够更容易活下来,于是,整体出现了粒子的凝聚行为。就像从气体到液体的相变,粒子们紧紧相拥,如图 1. Fig. 1 主动布朗粒子的相分离 . 这种相分离是相变吗?如果是它是一种怎样的相变呢?像气液?像伊辛模型?但是,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主动粒子处于非平衡态,而对于非平衡态的相变我们所知依然很有限。有时候只能假借一些平衡态相变的定义来描述我们利用模拟或者实验得到的一些结果。 我们都知道,气液相变中有气液共存线的存在,而利用主动布朗粒子的 Pe-Φ 图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 Fig. 2). 啊!是不是很像?会不会就是和气液相变一样?但实际情况更复杂的多。虽然我们可以得到不同 Pe 的值下, Φ 的分布像极了伊辛模型中序参量的分布 ( Fig. 3), 又或者定义一个”真正的”序参量可以得到有趣的行为,甚至能够计算一些从平衡态相变的理论中假借来的量。如一些临界指数。 Fig. 2 共存线。左 主动布朗粒子系统中的共存线 ;右 气液相变中的共存线 . Fig. 3 不同 Pe 值下的 Φ i 的概率分布 3. 一切才刚刚开始 虽然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已经得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结果,但我们想要通过从我们已知的模型来给我们一些提示的时候,我们收获了惊喜。然而,一切才刚刚开始,大幕才刚刚拉开。虽然我们不知道最终我们会被引向何处,但是,我们知道,越多的未知意味着越多的动力。当我们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定义非平衡相变,或者是否存在非平衡的相变普适类的时候,我们总是应该激动些才好:看,很近的将来,没准就有惊喜呢? 注:此文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省略了许多细节, 如有兴趣可以从参考文献中找到。 References: Demian Levis, Joan Codina and Ignacio Pagonabarraga, “ Active Brownian equation of state: metastability and phase coexistence ”, Soft Matter, 13 , 8113(2017). Jonathan Tammo Siebert et.al. , “ Critical behavior of active Brownian particles ”, arXiv preprint arXiv:1712.02258 (2017). T Speck, J Bialké, AM Menzel, H Löwen, “ Effective Cahn-Hilliard equation for the phase separation of active Brownian particles ”, Phys. Rev. Lett. 112 , 218304 (2014). Digregorio, Pasquale, et al. Full phase diagram of active Brownian disks: from melting to motility-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 arXiv preprint arXiv:1805.12484 (2018). Joakim Stenhammar et.al., “ Phase behavior of active Brownian particles: the role of dimensionality ”, Soft Matter, 10, 1489 (2014). Leticia F. Cugliandolo et.al., “ Phase Coexistence in Two-Dimensional Passive and Active Dumbbell Systems ”, PRL 119, 268002 (2017). Johannes Blaschke et.al., “ Phase separation and coexistence of hydrodynamically interacting microswimmers ”, Soft Matter, 12, 9821 (2016). H Watanabe, N Ito, CK Hu, “ Phase diagram and universality of the Lennard-Jones gas-liquid system ”,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36 , 204102 (2012).
个人分类: 那些贝壳们|6551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液相变及其他
热度 2 zhongwei2284 2014-6-30 12:30
范氏方程和气液共存线 气液之间的相变是研究了数百年的问题,到今天也不能说是完全被我们解决了。对于气液相变过程,正如文献 中的两句话“对于古老的气液相变,我们今天的知识并不比烦的瓦尔斯增加了很多。”“只有在临界点附近,我们的理论认识才大为前进了”。 这里提到 Van der Waals ,其实指的是他得到的那个优美的方程以及其所反应的结果。范德瓦尔斯假设构成气体的分子具有硬心和相互吸引力,而这种相互吸引力的力程与平均自由程相比很长,吸引力产生了一个负的内部压强,并采取了一些别的简化,得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方程: 这个方程就不多做介绍,有趣的是这个简单的方程能够反映出很多气液相变的深刻内容,包括气液共存线、气液相变点以及过冷、过热这些性质的定性预言等等!关于得到气液共存线的方法,不得不提及 Maxwell 的巨大贡献,他在 1875 年作的一次演讲中引入了著名的 Maxwell construction (等面积法则),通过它我们就可以得到气液共存线,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进步。 最近刚看到有关 Maxwell 的传记,这里就跑题地说几句,关于他的贡献,对于电动力学方面的那个总结性的 Maxwell 方程组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另外他关于颜色的科学以及在统计物理的开创性的工作(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直接影响到了很多后人,包括一生都奉献给了统计物理的大祖师爷 Boltzmann 。 Mayer-Yvon 理论:集团展开 对于所得到的范氏方程,毫无疑问它是过于简单的。 Boltzmann 和 Maxwell 都对 Van der Waals 的硬心排斥处理有所保留。将刚球状态方程展开如下: Van der Waals 方程要求 B=b , C=b 2 , D=b 3 ,等等,但是 Boltzmann 以及 van Laar 等人的计算结果显示, C=5/8b 2 , D=0.2869b 3 。 Boltzmann 甚至 Van der Waals 自己都该是清楚的:范氏方程只在稀薄气体的环境中才是严格正确的。 另外,状态方程的 Virial Expension 形式为 B,C,D ···分别代表了第一、第二、第三···· Virial 系数。如何在理论上将 Virial 系数表达出来这是一个严重的挑战。而这个问题,似乎在 1937 年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Mayer 发展了一套美妙的理论,借助这套理论, Virial 系数可以表示为分子间相互作用势的积分。他得到的公式为: 其中 为不可约集团积分( Mayer 的这个理论也成为集团展开),可以简单的用多重连通图的图形表示。如前三项可表示为: 具体的这些展开的图代表了什么意思以及他们与分子作用势之间的相互关系( Yvon 的一些贡献 ),有心的人要自己去书海里找答案喽。在这里想提到的是,这样一种图像的直观反映,毫无疑问是美丽动人的。会不会让人想起来费曼图呢?甚至重整化群?当然,这个美妙的理论给予相变和临界点的并没有太多的实用的信息。不过,相信这样的美丽的理论它对于我这种还未完全入门的学徒来说,确实是很诱人的!而且,更多的是会被这样一种难以置信的美妙的光辉而感觉到一种感动! 参考文献: 于渌、郝柏林陈晓松 《边缘奇迹:相变与临界现象》 P25 J.E.Mayer J.Chem.Phys. 1937 J.Yvon Act.Sci.et.Ind 1937 注:文中很多内容都参考了《20世纪物理学》(Laurie.M.Brown 等编著)中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故事的可以看看这本不错的书籍,相信会有所帮助。
个人分类: 那些贝壳们|720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