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吹炬效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说说高层建筑火灾的吹炬效应
热度 1 fpe 2014-7-3 03:54
说说高层建筑火灾的吹炬效应 有人再次问我关于今年 5 月 1 日的上海高层大火消防队员坠楼事件的死亡原因,我上一回解释得不够全面。高层建筑灭火工作的一个主要敌人是火场大风,以及大风造成的吹炬效应。由于地面的边界层效应,地面的流动是非常平和的,而在边界层之外,紊流湍流不可捉摸,所以火场的突发性干扰具有不可捉摸性。另一方面,由于普通玻璃对温度极为敏感,一点温差立即导致玻璃破碎,所以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过程很容易受到大风的干扰。 34 年以来,高层建筑最多的纽约州有十几次重大事故,带来火场消防队员的死伤,与火场不可捉摸的大风有关。 吹炬效应与回燃现象有什么不同? 吹炬效应与回燃现象极为相似,回燃是人工开门造成,吹炬效应是大风过境造成,除了触发原因不同,其他都是一样的,两者都会产生火球,让火场队员迷失方向,无法逃生或产生恐慌,跳楼逃生。 图 1. 纽约消防局记录在案的火场吹炬效应案例 Date Location Victims Stories Fire Floor 1/23/80 30 Montrose Avenue, Brooklyn 1 civilian fatality 16 11 th 2/11/89 23 Horace Harding Expressway, Queens 3 civilian fatalities 16 14 th 11/2/94 Park Ave, Bronx 2 civilian fatalities 20 18 th 1/5/96 40-20 Beach Channel Drive, Queens 1 firefighter fatality 13 3 rd 1/7/97 1 Lincoln Place, Manhattan 18 firefighters injured 42 28 th 12/18/98 77 Vandalia Avenue, Brooklyn 3 firefighter fatalities 10 10 th 12/23/98 124 West 60 th St, Manhattan 4 civilian fatalities, 9 firefighters injured 51 19 th 4/23/01 Waterside Plaza, Manhattan 30 firefighters injured, 4 civilians injured 37 24 th 9/9/04 20 Confucius Place, Manhattan 12 firefighters burned 44 37 th 1/26/06 40-20 Beach Channel Drive, Queens 3 firefighters burned 13 6 th 2/26/06 20 Moshulu Parkway, Bronx 3 firefighters burned 41 24 th 25 th 1/03/08 1700 Bedford Avenue, Brooklyn 1 firefighter fatality,4 firefighters burned, 4 civilians injured 25 14 th 3/28/08 Grand Avenue, Manhattan 1 civilian fatality, 45 injured 26 4 th 4/2/08 Sutter Ave, Brooklyn 3 firefighters injured 22 5 th 高层建筑火灾给消防队员提出诸多挑战。在很多场合下,获取水源和水源供给是非常有限的,而消防灭火行动需要更多的人手。而且,大风产生一种“ 吹炬 效应 ” ,后者可以加强和扩大火灾,产生消防队员不能立足的火场环境,减少他们的控火和扑火的能力,结果导致财产损失的增加。 吹炬 效应是高层建筑火灾最危险的因素之一。这种危险的情况发生时,有大风吹过着火楼层的开口(通常是窗子),把大量的热量、气体和火焰推向主要的入口(通常是走廊),对前进的灭火人员产生了一个潜在的死亡陷阱。吹炬效应可能在很少或没有警告的情况下发生, 可以在短短几秒钟内达到 1500 到 2000 度的温度。因为能量是爆发性地释放,即使你提前用两支 2.5 英寸的水枪保护走廊,也不能足以冷却火势。 上海市消防队的两名队员失足死亡,不是回燃效应,就是吹炬效应,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了。 图 1. 高层建筑正常的灭火战术 有人认为( Madrzykowski,NIST负责研究火场安全的头)在火场存在大风的前提条件下,在大火没有被扑灭之前,不得通风。因为火在风力驱动的火势扑向灭火人员,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诺曼( FireOfficer’s Handbook of Tactics 作者)总结纽约消防局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主要有三条战术: 1 )打洞, 2 ) 用外部水流压制火势, 3 )通过在窗口安装灭火毯或窗帘控制向着火楼层控制风的流动。 第一种方法:打洞,意味着从受保护的楼梯间的墙壁上打洞,直到可以让灭火水管通过,然后进行灭火。产生的热量会非常强烈,但不论以任何方式,包括内部进攻或外部灭火,水必须直接作用到火灾燃料底部才算是是成功的。 如果火灾是最终通过内部方式扑灭,这往往是大火已经消耗大部分可用的燃料之后,或者大部分火势已得到外部射水流的控制。 用此方法的问题是,额外在地板下面部署水枪是费时,需要更多的人手。此外,由于火灾燃料荷载过大,海军雾喷头有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流量,无法有效地冷却火势,并减少喷灯效应。此方法还导致灭火队伍中过热蒸汽条件行动的额外危险。 图 2. 高层灭火战术之一,要灭火,先打洞。 第二种方法,室内火灾的楼层位于可以通过云梯车射水流达到范围之内时,使用外部水流灭火。对于较高楼层的公寓, 使用加长喷管或海军雾化喷头可以用来把水射入着火楼层的窗口地板上。 图 3. 高层灭火战术之二,站得远,射得高 第三种方法,通过在窗口安装灭火毯或窗帘控制向着火楼层控制风的流动。这种建议有点像老鼠们的建议,给猫戴上笼头,这样猫就不会吃老鼠了,问题在于,谁去给猫戴上笼头呢?对于高层建筑那些位于云梯范围之外的楼层,需要到更高的楼层给冒火的窗子带上口罩。然而,这确实是一种对付吹炬效应的灭火战术,有着相关的产品和经验。 图 4. 高层灭火战术之三,灭火毯,当口罩 第三种方法的变异是在着火楼层上部楼层的地板上部署上面的风压控制装置(即所谓的 PPV , 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 ),可以阻止打开的窗口向着火房间的漏风。事实上,纽约消防部门给特种作战单位提供风控设备,使用效果如何?我还没有见到这方面的结论和总结。 从上可以看出,火场的大风产生与大气边界层的失稳有关,所以现代的灭火战术发展,要求指挥员对现场的气象条件具备起码的了解,才能避免现场发生的悲剧。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6526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