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供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IEA发布石油市场报告(OMR)
mhchx 2018-6-14 22:16
2018年6月13日国际能源署(IEA)官网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反映当月石油供给、需求、存量、价格及炼油行动等方面的情况。 在本月的石油市场报告(OMR)中,我们公布了我们对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和非欧佩克供应的第一次估计。近几个月来的价格迅速上涨令人们对需求增长的强度产生怀疑,并且我们略微下调了我们对2018年的估计。不会像2017年中期那样大幅增加,因此对需求的抑制作用将会减弱。需求也可能得到一些国家正在考虑的措施的支持,例如,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土耳其,帮助消费者应对更高的价格。当您将石油化工行业的需求增加时,一些项目比以前想象的更早投放,结果是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量为140万桶/天,与今年的水平类似。当然,存在下行风险:其中包括价格上涨的可能性、经济信心的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和美元潜在的进一步走强。 预计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与2018年相似(照片:Shutterstock) 就供应而言,我们已将2018年非欧佩克产量增长的预测值向上修正至200万桶/日,2019年我们也将看到保险杠增长尽管略有减少,为170万桶/日。美国迄今为止收益最大(2018年和2019年的总收入约占75%),但最近这种扩张并非没有压力。WTI和布伦特原油的折扣价已经暴涨至10美元/桶,其中外盘产能滞后于产量增长的迹象。在本月的OMR中,我们更新了对2018年石油首次出版的基础设施的分析。我们认为到2019年底德克萨斯州将有超过我们早期数量的575 kb / d的额外管道产能,尽管大部分时间在下半年在线。与此同时,生产能力可能仍然很紧张,但生产仍将能够强劲增长,今年达到130万桶/天和2019年达到90万桶/天。我们非欧佩克2019年的增长包括从俄罗斯的适度增长反映了可能的情况为补偿伊朗和委内瑞拉的生产损失做出贡献。 主要生产商本月晚些时候在维也纳举行会议时,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出口问题很可能成为议程的主要议题。就我们而言,我们审视了一个情景,而不是预测,表明到明年年底,这两个国家的产量可能会比今天减少150万桶/天。对于伊朗的情况而言,我们假设出口损失接近上一轮制裁所看到的出口损失,认识到这仍然不确定,并且可能有更广泛的结果。没有判断哪个国家会减少采购。对于委内瑞拉而言,我们认为在过去两年中已经在市场上取消了100万桶/日的生产崩溃,我们没有暂缓。 为了弥补损失,我们估计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可以按照相当短的时间增加产量约110万桶/天,除了已经纳入我们2019年非欧佩克石油供应数量的增加之外,俄罗斯的产量可能会增加。然而,即使伊朗/委内瑞拉的供应缺口被堵塞,明年市场将会很好地平衡,并且在进一步中断的情况下易受价格上涨的影响。极少数拥有超过可以迅速启动剩余容量的国家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些方面的声明表明,就更高供应量而言,行动可能即将开始。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正在密切关注市场形势,并且一如既往地随时准备就任何可能需要采取的行动向成员国政府提出建议。它还与新兴进口国定期对话。我们支持所有努力,尽量减少供应中断,正如历史告诉我们的那样,这些供应中断不符合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文献来源: https://www.iea.org/newsroom/news/2018/june/omr-filling-the-gap.html
个人分类: 报告|2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对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建议
热度 8 jiangjiping 2012-2-7 08:53
我对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建议 蒋继平 2012 年 2 月 7 日 2012 年 2 月 1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16995781.html 。 这个文件被称为中央一号文件。这个文件一共谈了六个大的方面和 23 个具体的措施。 为了给大家一个基本的信息, 我把这六个大的方面简要地归纳如下: 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六、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读完这个文件, 我个人的感觉是, 这是一个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涵盖的面很广, 涉及的层次很深, 因而,给人一种只有政策性的语言, 没有具体的实施标准的感觉。 在这种感觉下,我觉得作为一个在农业战线工作了几十年, 对国内外农业行情有充分了解的科技人员,有责任为政府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 本着这种想法,我借用科学网的平台,向国家的政策制定者们提一些我个人的建议,仅供参考。假如对中国的农业有一些价值的话,算是我对国家送我出国深造的回报。 培育良种。 农作物的生长开始于种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基本知识。 所以,优良品种是确保农作物高产稳产的最基本前提。 中国的情况很特殊, 农村人口多, 人均土地面积很小, 又是分散经营。 要确保粮食的高产稳产,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唯一的选择,使用良种是最经济和有效的途径之一。 据我本人的所见所闻, 目前中国的种子行业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 没有形成一个正规的体系。 因而,尽快建立一个规范的种业体系, 大力培育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是国家和农业科技人员的首要任务。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达到,包括传统的方法和现代的生物工程技术, 但是,最关键的还是需要政府的政策的支持。 节水灌溉技术。 据我所知,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大西北的甘肃,宁夏,内蒙古和新疆, 水资源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农业用水更是短缺。 现在的农田灌溉仍然是洼灌, 这是原始的农业灌溉技术, 对水的利用是低效的。 因而,要有效的提高水的利用率,必须采用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这些新的技术包括滴灌和喷灌。 其中滴灌加上薄膜覆盖是最先进和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这是一次性的投资, 从长远来看,是很经济实惠的。 食品储藏设施和技术。 农产品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自然, 因而,受到季节性和自然环境尤其是自然灾害的影响。为了尽量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对食品供给的负面影响,国家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建造足够多的食品储藏设施。 这些储藏设施应该有先进的相关配套技术。 这些储藏设施应该包含粮食作物,主要是谷类,但是重点应该是肉类,水产品和新鲜蔬菜类的超低温冷冻储藏设施。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把这些产品大量的储存起来, 在供不应求的时候,从库存中提出来。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最主要的是一方面解决了食品的供应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起到调节食品价格的作用。 蔬菜专业化生产和加工基地。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人口在快速增长。大量的城市人口需要消费大量的蔬菜。 不像主粮中的谷类, 蔬菜是一种新鲜食品,不可以长期保存,即使有冰箱,也是短期的保鲜。 因而, 对大城市的新鲜蔬菜的供应是一个日常的重要任务。要确保这个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大城市的郊区建立蔬菜专业化生产和加工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这种基地必须达到三个基本要求:即大型化,专业化,和程序化。 只有达到这三个基本要求,才能确保提供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 建立这样的基地,将使中国的农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这也是农业工业化的一个标记。 流通调控机构。 商品的合理流通是提高商品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而,国家应该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有效地调节全国范围内的食品供应。 最好的办法是建立一套大型的和专业化的食品运输队伍。现在的个体分散经营,造成很多社会问题, 第一是造成交通拥挤, 第二是街道的杂乱无章,需要很多城管来维持秩序。 这种流通调控措施应当包含专门的食品运输车队和专职人员, 这些车辆必须是大型的。食品的销售必须在国家和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地点进行,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凡是进行食品销售的人员,必须要有合格的行业执照。 高级专业和管理人才。 说到底, 一切事务都必须靠人来执行, 所以,人才是成败的关键。 国家应该在体制上实行任人唯贤的策略,真正起用有真才实学的人。这样的人才必须懂得农业的方方面面, 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最好是在农村长大的, 学的专业是与农业有关的。但是, 最主要的考核指标是人才的价值观。 这种人必须是顾全大局,顺应天意, 尊重自然,体察民情, 洁身自律和善于运筹帷幄的战略家。 以上是我的一点个人浅见,算作是对一号文件的读后感。如果不符合中国社会实际,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国家时事|4598 次阅读|15 个评论
供需错位
caoman 2010-9-25 10:38
市场上,不但存在供需矛盾,即供给大于需求与需求大于供给;而且还存在供需错位,即满足需求才供给与得到供给才满足需求。供需错位主要发生在劳动力商品的交换中,是造成人员流动和影响个人职业发展与团队凝聚力打造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提前避免和及时消除,有必要进行该问题的探讨。 错位因素之一:供给以满足需求为前提,即满足需求才供给。 许多人就业找工作时,设定一个薪资待遇标准,并以此为前提条件,能满足就考虑,否则免谈;有些人接受工作时,先提出自己的需求,上级答应就干,否则找别人去,强求的话就撂挑子、甚至辞职不干。这两类问题导至一个相同的结果:两败俱伤;背后存在一个共同的道理:供给方(卖方)是否参与商业交换付出劳动,以甲方答应或满足自己的需求为前提,相当于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进行商业交换的门槛。职场成功人士,往往是开始不计较报酬,和眼前一时的得失,靠实力和结果赢得认可和高额回报。 错位因素之二:需求以得到供给为前提,即得到供给才满足需求。 许多企业招聘员工时,能承诺胜任工作要求提交所需结果者,给就业岗位和对应的待遇,否则拒之门外或不予考虑;有些领导安排工作时,开始不告诉完成后有什么好处,事后根据提交的结果决定给的报酬。这两类问题也导至一个相同的结果:两败俱伤;背后也存在一个共同的道理,需求方(买方)是否参与商业交换付出报酬,以乙方答应或满足甲方需求为前提,相当于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进行商业交换的门槛。职场上成功企业,往往是开始不计较回报,给机会和投资,靠实力和付出赢得忠诚和高额回报。 提前避免错位或及时复位的根本办法:树立先供后需的理念。 供需双方都以对方承诺或满足自己的需求为前提,对供需关系的理解是反方向的,形成了供需双方彼此向对方的心理祈求错位,即双方都以为对方会先满足自己的需求。无论理论还是事实上的供需关系都是单方向的,即先付出后得到,或从供到需或先供后需,如舍得(即先舍后得)、按劳分配(即根据提交的结果决定付给的报酬);又如有的企业和员工,为了满足眼前一点需求,轻易选择放弃已有积累和未来更大发展机会。因此,供给和需求是一体的,每个人或组织都既是供给方又是需求方,要提前避免或及时消除供需错位,有效的办法是树立先供后需的理念,坚信付出一定有回报,若是没有回报,那是时间没到。 供需关系错位的发生,与人们对眼前和未来利益关系的理解不到位有关。眼前和未来利益的实现,都建立在先付出的基础上,并相互转化、相互牵连。先付出,至少可得到眼前利益,持续付出一定可得到未来利益;不付出,既得不到眼前利益,更得不到未来利益。付出少,眼前得到的多,未来就得到的少,或得到小的现在放弃大的未来;付出多,眼前得到的少,未来就得到的多,或放弃小的现在得到大的未来。因为, 吃亏是福意指能放弃眼前利益会得到更大未来利益,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个人分类: 社会学|5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规划理念就一条: 适应需求形态,引导需求分布
weberfrank 2009-3-24 11:23
详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120660100c6y5.html
个人分类: TRANSPORTATION|2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