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独立能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研究生很幸运,遇到好导师了!”
热度 9 wangdh 2020-5-4 13:20
“研究生很幸运,遇到好导师了!” 王德华 经常听到有人说:你看某某教授对学生也不怎么管,可人家的学生都很优秀。为什么呢? 也经常有学生问:我的导师不怎么管我,什么都让我自己决定,我都不知道该咋办? 我对这些话的第一反应是:这学生太幸运了,遇到好导师了! 研究生学习是高度自律的自主性学习。研究生做的工作是创造性工作。所以,优秀的研究生真正需要的是温馨学习环境,优良的工作平台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对于优秀的研究生而言,其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与导师的具体指导没有多大关系,而与导师提供的平台和环境则有重要关系。 导师只要不干涉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压制学生的火花,从各方面给与支持,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和宽容的环境。这就是好导师。 不干涉学生的工作,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不闻不问。在研究思路上,在科研方法上,在工作经验上,只要学生需要,适时地给以协助、点拨、肯定和支持是导师需要做的。学生需要时不时地给以鼓励,进行相关讨论和梳理。所以,导师的作用在于潜移默化地影响,而不是指手画脚。 诺贝尔奖获得者布拉格曾说:“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就像一把火,只需要一根火柴来点燃它。” 导师的作用就是适时点燃学生心头的那把火。 也有数据显示,研究生的成才与否,与其导师是有很大关系的。 这好像矛盾了,其实不矛盾的。导师的作用不在指导,而在影响。所以研究生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对自己的成长是很关键的。 导师及其团队的文化和精神,对于每一个成员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我们现在更多强调了指导,而忽视了文化和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而这恰恰是研究生培养很重要的方面。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4415 次阅读|21 个评论
我的育子理念和采取的措施(2)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9-2-13 09:22
我的育子理念和采取的措施(2) (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蒋继平 2019年2月13日 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 我始终采用培养他们独立生存能力的育子理念。 记得在儿子四岁时第一次去学前班报到时, 在学校的大门口, 我对儿子说:“从这里开始, 你必须依靠自己来解决一切问题。这是因为我在你上课和考试时, 不能进入教室来帮助你,所以, 你的问题只有靠你自己来解决。”儿子很懂事, 点点头就自己走进学校的大门。 儿子的前四年是在中国度过的, 刚到美国时在语言上自然会有一些跟不上的问题。 回到家希望我多帮助一些。 我一开始当然有责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但是, 我是非常有分寸的, 绝对不让他有依赖思想。 儿子的接受能力特别强, 很快就克服了语言上的障碍。 自从他在语言上适应了美国老师的讲课后, 我对他的作业只是监督, 从来不帮他解答问题, 更不帮他做任何作业。 在初二时,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做一个科学实验并且写一个科学实验报告。 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青少学生中发现天才科学家。 这个活动是要参与评奖的。 中国人很爱面子, 我也是中国人, 当然有这个传统, 而且是第一次在美国经历这样的事。 所以, 在他母亲的要求下,不情愿地帮助儿子做了一个我的专业领域的科学实验。 结果是, 学校认为这个科研报告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个初中生的水平, 评委一致认为是我这个博士从中帮忙了。 所以,儿子没有得奖。 在这次事件后, 后来女儿遇到同样的作业, 我就坚决做一个旁观者, 而且她选的是艺术方面的题材, 这个与我的专业没有任何关联。 在女儿获得第一名后, 市里的一位报社记者来采访我, 问我女儿的作品是不是她一个人的努力。 我不假思索地跟记者说, 是女儿一个人的功劳。 这是因为她选的研究项目与我的专业毫无关系, 我即使想帮助也根本帮不了任何忙。 记者听了后觉得有道理。 我经常利用机会对孩子们说:“我不帮助你们是为了你们好, 你们必须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 这是因为你们长大后必然要离开父母, 开始一个人的生活, 比如说, 到另一个城市读大学,到时候我们不能跟着你们一起去, 是不是?” 孩子们在我的这种说教下, 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几乎从来没有要我为他们解决学业上难题。儿子和女儿在上大学时没有觉得很不习惯, 很快就适应下来了。
个人分类: 家庭孩子|2812 次阅读|4 个评论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父母的首要责任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4-7-5 04:30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是父母的首要责任 --- 写在 2014 年美国独立节 蒋继平 2014 年 7 月 4 日 在 238 年前的今天, 也就是 1776 年 7 月 4 日, 美国宣布从英国独立出来,从此走上独立自强之路。 今天放假在家欢度节日, 看到节日的礼花, 思绪也像礼花一样翻腾。 从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强, 想到个人的人格独立, 更联想到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问题。 因为有些网友希望我提供一些孩子教育方面的经验, 我借此顺便利用节日的个人时间,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孩子教育上的理念。 仅供参考。 因为今天是独立节,我自然想到独立不但对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而且对于每个人的生存来说也非常重要。 所以,我今天就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这个话题。 先让我讲一个故事。 2003 年,读高三的儿子在一次州的综合知识竞赛中获胜, 获得 Florida 阳光学者奖( SunshineState Scholars ) , 并受到当时担任州长的 Jeb Bush 的接见和合影留念。 我把一些照片寄给一些关系比较亲密的朋友。 其中的一位接到照片后, 带着全家人来我家取经。 希望从我的教子方略上学到一些东西, 为他的两个儿子今后提高学习成绩做好准备。 她从加州千里迢迢来到我家, 问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你经常帮助儿子做作业吗?”听了她的话, 我立即不加思索地回答:“不, 从来也不。我不但不帮他做作业, 而且有时还会打断他做作业, 带他去锻炼身体。”她听了我的回答,不甘心地继续问道:“那么你经常给孩子一些理论方法辅导吗?”我说我从来不给孩子进行具体解题辅导, 最多只提供一些逻辑推理的方法。 那位朋友本身具有硕士学位, 是原中国农业部的外事秘书, 她的丈夫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农经博士。她听了我的回答后, 当着我们全家人的面就述说他丈夫经常帮孩子做作业的事。 在这种场合, 我只能说每个人的教子理念不一样。 我的理念很简单,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跟着父母生活, 他们必须独立地走向社会。 即使年幼在学校读书, 在课堂上, 在考试时,你也进不去帮他。 因而, 让孩子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父母的首要责任和方略。 我继续跟他们说一个发生在多年前的事。那是儿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时刻。 当我把五岁的儿子送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 我对他说, 从这里开始, 我不能跟你一起进去了, 从现在开始, 你必须自己照顾自己, 自己解决一切问题。 在任何情况下, 你不能指望爸爸妈妈来帮你, 因为学校有规定, 课堂上父母是不能来帮忙的, 考试的时候更是如此。 儿子很懂事地点点头, 走进了园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虽然我对儿子和女儿的要求不一样, 但是, 在培养他们独立生存能力方面, 我是一视同仁的。 对于属于他们自己的责任范围内的事,我一定要他们凭自己的能力来解决,绝不迁就他们。 孩子的妈妈会处处关心他们的生活细节, 那是对的, 也是必需的。 可是, 过分的保护和关爱会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说起来很好笑, 最近我们去看望女儿, 她对妈妈说:“一个太能干的妈妈(她的意思是勤劳关爱的妈妈)很可能带出来一个懒惰的女儿。”。听了女儿的话, 我心里真是乐开了。 平时我和她妈在孩子教育上经常会有不同观点。 我对孩子要求很严, 要他们主动学会接受艰苦生活的挑战, 而他们的妈妈总是想方设法地为孩子们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 我觉得父母的做法都是爱的体现。 不过, 妈妈的做法是小爱,而父亲做法是大爱。 作为父母, 教会孩子生存的技能是最明智的举措。明理的孩子在长大后一定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的。 我平时虽然对孩子要求严格, 很少关心他们的生活, 可是, 孩子们心里还是体谅父亲的做法的。 女儿在今年的父亲节给我一个礼卡, 现在就拿女儿在礼卡上的几句话结束本文: Dad, you always make sure I was a happy ducking. You always guided me and watched over me. You shielded me and supported to me. You are always there to lead me. You encourage me to stretch my wings and grow strong.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Dad!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383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