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明朝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西安城墙 2012-12-18 22:30
taodeng 2014-2-25 11:09
陕西 西安 安定门 西安城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也是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在朱元璋“高筑墙”的指示下,墙高达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0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礼仪森严 2010-12-13 09:07
taodeng 2014-2-23 13:00
北京 昌平 十三陵 中国自号“礼仪之邦”,而现在的人们又常常困惑自己周围礼貌的缺失。其实礼仪并不是礼貌,看看十三陵里每个墓地的定制,牌坊、神道、石像、献殿、碑亭、方城、明楼、地宫,还有三叩九拜的祭祀排场,只不过是推崇皇权、巩固统治的礼仪手段。鲁迅说“礼教吃人”,点出其野蛮性;陈寅恪说礼仪制度“为纸上之空文”,道破其虚伪性。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城苍劲 2010-12-06 21:55
taodeng 2014-2-23 12:57
北京 延庆 八达岭 冬天来到长城,还没有下雪,就成了一年中景色最萧条的时节。不过,长城在人们心目中是雄伟的象征,因此在苍劲的朔风中更显壮美。然而,长城似乎也仅仅是面貌上的强者,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军事作用。保留至今的砖石长城多半是明朝建设的,但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有明一代也是对北方最积弱的王朝,汉人的河山在清军越过长城后陷落了。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雄镇山脊 2010-07-12 10:00
taodeng 2014-2-13 00:03
北京 怀柔 雁栖 怀柔境内的长城主要是明朝时期所筑,由外长城和内长城两部分组成。得益于完全由石材或砖石建造而成,怀柔境内至今保留下长城的大量敌台、墙台、更房、关口、要塞和城堡等。这些长城因山而异,据险设城。所有的长城线路都选择在地势险峻的山脊位置上,穿沟过谷,竭尽全力造成入侵困境,以险制敌,充分反映出建造者的智慧和才能。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式建筑 2010-05-17 10:09
taodeng 2014-2-12 23:50
北京 东城 天安门 明代已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社会积累的财富相当巨大。这种状态也表现在当时的建筑上,即样式虽然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设计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北京的皇家建筑群就是最好的例子,其斗拱壮硕、彩画绚丽、琉璃瓦铺顶金黄、汉白玉台基厚重、盘龙金桂高大、天花藻井细腻,整个布局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方式。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3481 次阅读|0 个评论
黯然王气 2008-12-16 19:40
taodeng 2014-2-9 22:31
江苏 南京 午朝门 看过南京明朝故宫的遗址,只能感叹大概真的是王濬早就收走了金陵的王气,所以建都南京的王朝都是短命的。朱元璋曾经看作“钟阜龙蟠”和“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壮丽巍峨的宫殿也仅盛极一时,如今已然灰飞烟灭。前朝还是外敌入侵,朱家的房子就是自己搞破坏了,朱棣篡了建文、搬了都城,当然不想让南京还有一座气派的皇宫。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朝那些事 2008-04-21 21:13
taodeng 2014-2-6 20:57
湖北 钟祥 显陵 正德死后没有子嗣,于是按朱元璋的规定由其堂弟,住在湖北的朱厚熜继位,就是嘉靖皇帝。他不顾大臣的坚决反对送了自己的生父一个“荣誉皇帝”的封号,进而又花费四十多年改建了这个违反礼制的皇陵。我对明朝这些事儿兴趣不大,但对当时的建筑很欣赏。华表、石像生、云龙丹陛、螭首散水、琉璃琼花,完全称得上明代雕刻之精品。 明楼 方城 碑楼 神道 石像生 琉璃琼花 螭首散水 华表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折射定律与明清故事
pxy 2014-1-7 16:13
第一:什么是折射定律? 当 光波 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具有不同 折射率 的介质时,会发生 折射 现像,其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折射定律 或 Snell's Law 来描述。 第二,折射定律 or Snell's Law, 哪里来的? 虽然,折射定律以荷兰科学家 Willebrord Snellius (1580–1626)的名字命名,但是此定律已早在公元984年(再过1000年刚好就是我出生 ),由一位 为 巴格达 宫廷效劳的 伊朗学者 Ibn Sahl 非常准确地表述过。 而直到1602年,折射定律又被 英国天文学者 Thomas Harriot 重新发现,但遗憾的是,他未将此结果公开发表。 在1621年, Willebrord Snellius 推导出一个漂亮的 数学等价形式来表述折射定律,也就是后来一直沿用的表达式。可惜的是,在他有生之年,学术界并不知道他的成就。 。 以此可见,1600后,折射定律已被多位科学家所认识,并越发完善起来。 第三:Snell's law 成长在怎样的时代呢? (A) 公元1600年是如何的一年? 在遥远的东方,那个美丽的天朝上国: 此时正 是明朝 万历二十八 年。 万历是 明朝 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共48年。这一时期也正是明朝 由盛转衰 的时候。 (补充:此年农历八月廿三—— 广东省 潮州府 南澳岛 发生 7级地震 。) 而在Snell的故乡,那个正在酝酿风雨的西方社会: 公元 1600年是巴洛克时期与 文艺复兴 时期的分界。 此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正在迎来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一次不可估量的文化发展。 东西联系: 这一年耶稣会士首次来华。 (B)公元1621,也就是漂亮的Snell's law的数学公式诞生的一年,又有怎样地波澜呢? 在中华大地,此属 明朝天启元年 ,而1620年是万历最后一年,此时明朝江山已摇摇欲坠。 在1621这一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 辽阳 。 第二年,努尔哈赤又再次出兵夺取明辽西重镇广宁。 在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之后,努尔哈赤决定迁都沈阳,更名为“盛京”。 努尔哈赤此举成了后金政权关键时刻的新转机,为后金统治东北奠定了基础,在统一东 北,入主中原中产生的作用不可低估。 第四:Snell's Law 如何发展地? René Descartes (勒内·笛卡儿) 在1637年专著《 屈光学 》(Dioptrics)里,独立地推导出这定律,并且用他的理论解析了一系列光学问题。 根据历史学者 Issac Vossius在著作《De natura lucis et proprietate》( (1662) ) 里的叙述,笛卡儿先阅读了斯涅尔的论文,然后调制出自己的导引。有些历史学者觉得这指控太过夸张,难以置信;但是很多历史学者都存疑曾经发生了这回事,费马与惠更斯分别多次重复地谴责笛卡儿的行为缺失。尽管这不名誉事件所造成的风波,在法国,斯涅尔定律被称为“笛卡儿定律”,或“斯涅尔-笛卡儿定律”( la loi de Descartes or loi de Snell-Descartes. ) 1678年, Christiaan Huygens 在著作《光论》(Traité de la Lumiere)里表明,应用 Huygens–Fresnel principle ,可以从光的波动性质,解释或推导出Snell's law。 第五:Snell's Law 与清朝共发展 就在笛卡儿发表他的 专著《 屈光学 》的前一年,也就是 1636年,清降服漠南蒙古。 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金”国号为“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 清朝于1645年灭大顺、南明弘光;1646年灭大西、南明隆武、南明绍武;1662年灭南明永历;1664年消灭大顺残余势力。清朝入关后历经20多年的战争,基本统一全国。 而在 Huygens 提交其著作《光论》时(1678年),真是 清圣祖康熙十七年,此年 吴三桂去世,而 康熙帝第四子,也就是清世宗 雍正帝 , 爱新觉罗胤禛 出生。清朝正在步入安定与繁荣..... 后续:也就是在此时(1678年),Huygens交了他的光学名著 《论光》 ,并反驳了 牛顿 的 光 的粒子 学说 。而牛顿知道了Huygens的反驳之后,开始修改和充实他在1675年就动手写的 《光学》 一书,以进一步发展他的 粒子学说 ,放弃了Huygens的 波动说 。
8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发中文视频称钓岛归日本
冯用军 2013-12-12 21:32
视频地址: http://v.163.com/zixun/V8GAM8GTF/V9F05059A.html?f=resysAvalid#mail_resys 日本发布中文版钓鱼岛视频 直接指明归属 作为中国人,特别是那些号称中国的历史学家们,是时候该你们站出来了 日本提供的主要依据是: 1、钓鱼岛上曾有日本人的村庄 2、1895年调查后认为其不受任何国家控制,经内阁会议决定遂划入日本版图 3、福冈实业家古贺辰四郎向日本国政府借钓岛兴办实业,形成“古贺村”,全盛时期达200多岛民 4、1951年《旧金山和平条约》决定钓岛属于冲绳县,置于美国管理之下 5、1953年1月8日发行的《人民日报》报道“琉球群岛人民反对美国占领”,内有钓鱼岛属于日本的文字 6、《世界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58年初版)标注钓鱼岛归属冲绳 7、1972年,《冲绳返还协定》美国将包含钓岛的冲绳县归还日本,新中国未表示异议 结论:一直以来,钓鱼岛都归属日本? 元芳,你怎么看? 我们怎么反驳日本?我们是否也应该录制钓鱼岛及其周边群岛(琉球群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日文视频? 对于日本的各种形式的侵略,我们应该坚决地用干货硬货反击,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柔弱的外交照会或者空洞千篇一律的新闻发言上...
个人分类: CHAM胜美公司Corporation国安中心|1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朝的科学家——读史偶记(62)
热度 2 cswen 2013-11-18 09:52
明朝的科学家 ——读史偶记( 62 ) 温景嵩 ( 2013 年 11 月 17 — 19 日写于南开园) 首先让我们看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以下关于徐光启的文字介绍均引自《百度百科》网站。 徐光启 徐光启( 1562 年 4 月 24 日- 1633 年 11 月 10 日),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 汉族 ,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末 数学 和 科学家 、 农学家 、 政治家 、 军事家 ,官至 礼部尚书 、 文渊阁大学士 。赠 太子太保 、 少保 , 谥 文定。徐光启也是 中西文化交流 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 天主 教徒,被称为 “ 圣教三柱石 ” 之首。 人物简介 徐光启画像 徐光启( 1562 年 4 月 24 日- 1633 年 11 月 8 日),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汉族,明朝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末 数学家 和 科学家 、 农学家 、 政治家 、 军事家 ,官至 礼部尚书 、 文渊阁 大学士。 徐光启是 万历 三十二年( 1604 ) 进士 。通天文、历算,习 火器 。入天主教,与 意大利 人 利玛窦 研讨学问。四十年,充历书纂修官,与传教士 熊三拔 共制天、 地盘 等观象仪。次年遭讦,称病去职,屯耕于 天津 。 四十七年,明军败于 萨尔浒 ,疏请自效,擢 河南道 御史,练兵 通州 。熹宗即位,以志不得展,藉病归。天启元年 (1621) 复职,力请铸红夷炮御敌,后忤 魏忠贤 革职。 崇祯 元年( 1628 )召还,奉敕督领历清军。三年,疏陈垦田、水利、救荒、盐法等拯时急务,擢礼部尚书,奉旨与传教士 龙华民 、邓玉函、 罗雅各 等修正历法。五年,以礼部尚书兼 殿阁大学士 入参机务。崇祯六年( 1633 年)卒于北京。赠少保,谥文定。 著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勾股义》等,编著《 农政全书 》、《 崇祯历书 》,译《 几何原本 》、《 泰西水法 》等。 徐光启封圣启动 中国明朝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徐光启将在 上海 被封圣, 梵蒂冈 周五( 4 月 15 日)对这个消息做出了积极回应。 梵蒂冈发言人把徐光启将被封圣描述为 北京 官方教会和梵蒂冈紧张关系中出现的 “ 一线 希望 ” ,并称这对中国的现在和未来都是个好兆头。 徐光启是 明朝 直隶松江府 上海县 人,是明末的 数学家 , 科学家 ,农学家, 政治家 , 军事家 ,曾经做过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梵蒂冈发言人说,徐光启的事迹应该给中国的 天主教 徒带来信心,让他们更忠于梵蒂冈。 发言人说, “ 无论是否是 天主教 徒,中国人都会更好地了解,做中国人和做天主教徒之间并没有冲突。 ” 上海大主教 金鲁贤 主张将徐光启封圣。他在 梵蒂冈 同中国的爱国教会之间实现和解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鲁贤 1985 年被中国国家控制的爱国教会任命为主教, 2005 年又获得教宗的承认。 科学成就 天文历法 徐光启在天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主持历法的修订和《崇祯历书》的编译。 编制历法,在中国古代乃是关系到 “ 授民以时 ” 的大事,为历代王朝所重视。 由于中国古代数学历来以实际计算见长,重视和历法编制之间的关系,因此中国古代历法准确的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是到了明末,却明显地呈现出落后的状态。一方面是由于西欧的天文学此时有了飞速的进步,另方面则是明王朝长期执行不准私习天文,严禁民间研制历法政策的结果。明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所说 “ 国初学天文有历禁,习历者遣戍,造历者殊死 ” ,指的就是此事。 明代施行的《 大统历 》,实际上就是元代《 授时历 》的继续,日久天长,已严重不准。据《明史 · 历志》记载,自成化年间开始( 1481 )陆续有人建议修改历法,但建议者不是被治罪便是以 “ 古法未可轻变 ” , “ 祖制不可改 ” 为由遭到拒绝。万历三十八年( 1610 )十一月日食,司天监再次预报错误,朝廷决定由徐光启与传教士等共同译西法。供 邢云路 修改历法时参考,但不久又不了了之。直至崇祯二年五月朔日食,徐光启以西法推算最为精密,礼部奏请开设历局。以徐光启督修历法,改历工作终于走上正轨,但后来满清侵入中原,改历工作在明代实际并未完成。 当时协助徐光启进行修改历法的中国人有李之藻( 1565—1630 )、 李天经 ( 1579—1659 )等,外国传教士有 龙华民 、庞迪峨、 熊三拔 、 阳玛诺 、 艾儒略 、邓玉函、 汤若望 等。 《数联天地》 徐光启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和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疏奏之中。《崇祯历书》的编译,自崇祯四年( 1631 )起直至十一年( 1638 ),始克完成。全书 46 种, l37 卷,是分五次进呈的。前三次乃是徐光启亲自进呈( 23 种, 75 卷),后二次都是徐光启死后由 李天经 进呈的。其中第四次还是徐光启亲手订正( 13 种, 30 卷),第五次则是徐氏 “ 手订及半 ” 最后由 李天经 完成的( 10 种, 32 卷)。 徐光启 “ 释义演文,讲究润色,校勘试验 ” 。负责《崇祯历书》全书的总编工作。此外还亲自参加了其中《测天约说》、《大测》、《日缠历指》、《测量全义》、《日缠表》等书的具体编译工作。 《崇祯历书》采用的是第谷( Tycho )体系。这个体系认为地球仍是太阳系的中心,日、月和诸恒星均作绕地运动。而五星则作绕日运动。这比传教士刚刚到达中国时由利玛窦所介绍的托勒玫( Pto1emy )体系稍有进步,但对当时西方已经出现的更为科学的 哥白尼 ( Copernicus )体系,传教士则未予介绍。《崇祯历书》仍然用本轮、均轮等一套相互关联的圆运动来描述、计算日、月、五星的疾、迟、顺、逆、留、合等现象。对当时西方已有的更为先进的行星三大定律( 开普勒三定律 ),传教士也未予介绍。尽管如此,按西法推算的日月食精确程度已较中国传统的《大统历》为高。此外《崇祯历书》还引入了大地为球形的思想、大地经纬度的计算及球面三角法,区别了太阳近(远)地点和冬(夏)至点的不同,采用了蒙气差修正数值。 在天文历法上,徐光启介绍了古代托勒玫旧地心说和以当代第谷的新地心说为代表的欧洲天文知识,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他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 星图 ,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数学成就 “ 几何 ” 名称的由来 —— 科学家徐光启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它有一门分科叫作 “ 几何学 ” ,然而却不一定知道 “ 几何 ” 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在我国古代,这门数学分科并不叫 “ 几何 ” ,而是叫作 “ 形学 ” 。那么,是谁首先把 “ 几何 ” 一词作为 数学 的专业名词来使用的,用它来称呼这门数学分科的呢?这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 “ 几何 ” 实际上 “geometry” 的音译,徐光启在经过反复诵读 “geometry” 后突然悟出与 “ 几何 ” 发音相近。精通汉学的利玛窦当即拍手叫好,遂一致确定 “ 几何 ” 为 “geometry” 的译名。 “ 几何 ” 二字,在中文里原先也不是一个数学专有名词,而是个虚词,意思是 “ 多少 ” 。比如三国时 曹操 那首著名的《短 徐光启半身雕像 歌行》诗,有这么两句: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这里的 “ 几何 ” 就是多少的意思。将 “ 几何 ” 借用来作为 “ 数学专有名词 ” 确实妙不可言。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概括地说,有三个方面,即: ( 1 )论述了中国数学在明代落后的原因; ( 2 )论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 3 )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起 翻译 并出版了《几何原本》。 中国古代数学源远流长,至 汉代 形成了以《 九章算术 》为代表的体系,至宋元时期达到发展的高峰,在 高次方程 和方程组的 解法 、一次同余式解法、高阶等 差 级数 和高次内插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较西方同类结果要早出数百年之久。但进入明朝以后,宋元数学的许多成果却几乎全都后继无人,逐渐衰废。对这种落后局面的形成原因,徐光启曾有十分精辟的分析。他说: “ 算术之学特废于近代数百年间耳。废之缘有二。其一为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其一为妖妄之术谬言数有神理,能知往藏来,靡所不效。卒于神者无一效,而实者亡一存,往昔圣人研以制世利用之大法,曾不能得之 士大夫 间,而术业政事,尽逊于古初远矣。 ” ( “ 刻《同文算指》序 ” ) “ 名理之儒士苴天下实事 ” ,对宋元数学在明代的衰废原因,可谓一语道破。 徐光启在一次关于修改历法的疏奏中,详细论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他一共提出了十个方面( “ 度数旁通十事 ” ),即: ( 1 )天文历法;( 2 )水利工程;( 3 ) 音律 ;( 4 )兵器兵法及军事工程;( 5 )会计理财;( 6 )各种建筑工程;( 7 )机械制造;( 8 )舆地测量;( 9 ) 医药 ;( 10 )制造钟漏等 计时器 。 可以说把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讲述得十分完备。在 300 余年前,徐光启就能达到如此的认识,实属难能可贵。徐光启还曾建议开展这些方面的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 “ 科学院 ” 。 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当推《几何原本》的翻译。《几何原本》是 古希腊 数学家欧几里得( Euclid )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于公元前 3 世纪编成的。这部世界古代的 数学名著 ,以严密的逻辑推理的形式,由公理、 公设 、定义出发,用一系列 定理 的方式,把初等几何学知识整理成一个完备的体系。《几何原本》经过历代数学家,特别是 中世纪 阿拉伯数学家们的注释,经阿拉伯数学家之手再传入欧洲,对文艺复兴以后近代科学的兴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几何原本》所代表的 逻辑推理方法 ,再加上 科学实验 ,是世界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换言之,《几何原本》的近代意义不单单是数学方面的,更主要的乃是思想方法方面的。徐光启就正确的指出: “ 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 …… 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 ” (《徐光启集 · 几何原本杂议》)直到 20 世纪初,中国废科举、兴学校,以《几何原本》内容为主要内容的初等几何学方才成为中等学校必修科目,实现了 300 年前徐光启 “ 无一人不当学 ” 的预言。 《几何原本》由公理、公设出发给出一整套定理体系的叙述方法,和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的叙述方法相去甚远。徐光启作为首先接触到达一严密逻辑体系的人,却能对此提出较明确的认识。他说: “ 此书有四不必:不必疑、不必揣、不必试、不必改;有四不可得:欲脱之不可得,欲驳之不可得,欲减之不可得,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 ” 他还说: “ (此书)有三至、三能:似至晦,实至明,故能以其明明他物之至晦;似至繁,实至简,故能以其简简他物之至繁;似至难,实至易,故能以其易易他物之至难。 ” 他最后说: “ 易生于简,简生于明,综其妙,在明而已。 ” (同上)徐光启提出《几何原本》的突出特点在于其体系的自明性。这种认识是十分深刻的。 历时一年,《几何原本》译出六卷,刊印发行。徐光启抚摸着此书,感慨道:这部光辉的数学著作在此后的一百年里,必将成为天下学子必读之书,但到那时候只怕已太晚了。 可历史,比他预感的更悲哀。 明朝时《几何原本》并没用得到重视, 致使徐光启逝世后《几何原本》迟迟不能翻译, 以至于被埋没。 后来明朝灭亡, 清 统治者 对此书并不关注 。 康熙大帝 虽然重视西学, 但是很可惜《几何原本》这样重要的著作还是没用,没能继续完成徐光启的遗愿。 而历史有多少个百年可以蹉跎,国家又有多少项科技能丢弃于路上? 农学成就 徐光启出身农家,自幼即对农事极为关心。他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和 风灾频繁,这使他很早就对救灾救荒感兴趣,并且讲究排灌水利建设。步入仕途之后,又利用在家守制、赋闲等各种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实验。 徐光启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作甚多,计有《农政全书》(大约完成于 1525—1528 年间,死后经 陈子龙 改编出版于 1639 年)、《甘薯疏》( 1608 )、《农遗杂疏》( 1612 ,现传本已残)、《农书草稿》(又名《北耕录》)、《泰西水法》(与 熊三拔 共译, 16l2 )等等。徐光启对农书的著述与他对天文历法的著述相比,从卷帙来看,数量虽不那样多,但花费时间之长、用功之勤, 实皆 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中,《农政全书》又堪称代表。此书是徐光启殁后,经陈子龙删改(大约删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后成书的。《农政全书》共分 12 门(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收养、制造、荒政), 60 卷, 70 余万言。书中大部分篇幅,是分类引录了古代的有关农事的文献和明朝当时的文献;徐光启自己撰写的文字大约有 6 万字。正如陈子龙所说,《农政全书》是 “ 杂采众家 ” 又 “ 兼出独见 ” 的著作,而时人对徐氏自著的文字评价甚高: “ 人间或一引先生独得之言,则皆令人拍案叫绝。 ” ( 刘献廷 《广阳杂记》) 《农政全书》主要包括农政思想和农业技术两大方面,而农政思想约占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徐光启的农政 思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用垦荒和开发水利的方法来力图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我国自魏晋以来,全国的政治中心常在北方,而粮食的供给、农业的中心又常在南方,每年需耗资亿万来进行漕运,实现南粮北调。时至明末,漕运已成为政府财政较大的隐患之一。徐光启主张发展北方农业生产来解决这一问题(垦荒、水利、移民等)。与此同时,在《农政全书》中,徐光启也用了四卷的篇幅来讲述东南(尤指 太湖 )地区的水利、淤淀和湖垦。他还对棉花在 东南地区 的种植、推广进行了不少研究。 ( 2 )备荒、救荒等荒政,是徐光启农政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他提出了 “ 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 ” 的以预防为主(即指 “ 浚河筑堤、宽民力、祛民害 ” )的方针。 农业技术方面: ( 1 )破除了中国古代农学中的 “ 唯风土论 ” 思想。 “ 风 ” 指的气候条件, “ 土 ” 指土壤等地理条件, “ 唯风土论 ” 主张:作物宜于在某地种植与否,一切决定于风土,而且一经判定则永世不变。徐光启举出不少例证,说明通过试验可以使过去被判为不适宜的作物得到推广种植。徐光启的有风土论但不唯风土论的思想,推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 ( 2 )进一步提高了南方的旱作技术,例如种麦避水湿、与蚕豆轮作等增产技术。他还指出了棉、豆、油菜等旱作技术的改进意见,特别是对 长江三角洲 地区棉田耕作管理技术,提出了 “ 精拣核(选种)、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稞肥壅 ” 的十四字诀。 ( 3 )推广甘薯种植,总结栽培经验。 ( 4 )总结蝗虫虫灾的发生规律和治蝗的方法。 军事成就 徐光启幼年时期,其家乡一带屡遭倭寇蹂躏,因而从早年起即关心兵事。他在写给焦竑的一封信中说: “ (光启)少尝感愤倭奴蹂践,梓里丘墟,因而诵读之暇稍习兵家言。时时窃念国势衰弱,十倍 宋季 ,每为人言富强之术: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 ” (《徐光启集 · 复太史焦师座》)以农业为富国之本,以正兵为强国之本,徐光启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一贯重视军事科学技术的研究。 早在刚刚被选考为翰林院庶吉士时,徐光启便在《拟上安边御虏疏》中提出了 “ 设险阻、整车马、备器械、造将帅、练戎卒、严节制、信赏罚 ” ,但他认为这些都不过是 “ 世俗之常谈,国家之功令 ” 。他这篇御敌疏的中心内容则是 “ 于数者之中,更有两言焉。日求精,曰责实。 …… 苟求其精,则远略巧心之士相于讲求,经岁而未尽;苟责其实,则忠公忧国之臣所为太息流涕者,十倍于 贾谊 而未已也 ” 。 “ 求精 ” 和 “ 责实 ” 是徐光启军事思想的核心。 徐光启还大力宣扬 管仲 “ 八无敌 ” (材料、工艺、武器、选兵、军队的政教素质、练兵、情报、指挥)和 晁错 的 “ 四预敌 ” (器械不利、选兵不当、将不知兵、君不择将 ” )。做到 “ 八无敌 ” 徐光启上海徐家汇墓 即可无敌于天下,如果是 “ 四预敌 ” 则兵无不败。据此他提出了 “ 极求真材以备用 ” 。 “ 极造实用器械以备中外守战 ” , “ 极行选练精兵以保全胜 ” , “ 极造都城 万年台 ( 炮台 )以为永永无虞之计 ” , “ 极遣使臣监护朝鲜以联外势 ” (《徐光启集 · 辽左陷危已甚疏》)。这些办法和措施,都是 “ 八无敌 ” 、 “ 四预敌 ” 思想与 “ 求精 ” 、 “ 责实 ” 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徐光启和当时的登莱巡抚 袁可立 都是积极主张从战略上强化对朝鲜控制的少数军事战略家,无论从 “ 抗倭 ” 或 “ 抗金 ” 的立场上看和三百年后中国的 “ 抗美援朝 ” 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在上述这些办法和措施中,徐光启尤其注重对士兵的选练,他提出了 “ 选需实选,练需实练 ” 的主张。万历四十八年( 1620 )二月开始,徐光启受命在通州、 昌平 等地督练新军。在此期间他撰写了《选练百字诀》、《选练条格》、《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形名条格》(列阵方法)、《火攻要略》(火炮要略)、《制火药法》等等。这些 “ 条格 ” ,实际上乃是徐 光启撰写的各种条令和法典,也是我国近代较早的一批条令和法典。《选练百字诀》和《选练条格》等等,体现了徐光启 “ 实选 ” 、 “ 实练 ” 的责实精神。 除此之外,徐光启还特别注重制器,非常关心 武器 的制造,尤其是 火炮 的制造。管状火器本是中国的 发明 创造,但时至明代末年。制造火器的技术已逐渐落后,由于边防的需要,急需引进火炮制造技术。为此,徐光启曾多方建议,不断上疏。徐光启还对火器在实践中的运用,对火器与城市防御,火器与攻城,火器与步、骑兵种的配合等各个方面部有所探求。徐光启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军事技术史上提出火炮在 战争 中应用理论的 第一 个人 纪念建筑 墓地 徐光启墓 ,位于上海市 徐汇区 南丹路的光启公园内,原墓地占地 20 亩,共有 10 个墓穴,葬徐光启及其夫人吴氏,左右是四个孙子夫妇。墓前立有石碑、石人、石马、 华表 、石牌坊等物。石牌坊上正中额题 “ 文武元勋 ” ,右题 “ 熙朝元辅 ” ,左题 “ 王佐儒宗 ” ,正中额下题: “ 明故大夫太子太保赠少保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墓阙 ” 。石牌坊镌有对联,上联 “ 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 ” ,下联 “ 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 。 到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年)墓前原碑坊已失,石人、石马、 华表 均在。 江南 天主教会在徐光启进教三百年,为纪念这位 “ 保禄 ” 阁老 ,重修其墓地,又于墓前另置大石十字架一座,座旁志刻立碑缘起,并附有拉丁文碑文。清末由于墓地年久失修,缩为 18 亩。 民国 22 年( 1933 年)为纪念徐光启逝世三百年,又在十字架四周围以铁栏,其下筑人造石栏杆和水泥路。 抗日战争 期间墓地荒废,空地成菜畦。 新中国建立后,由上海市文化局对徐光启墓地拨款整修,重建十字架基台,并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文革 ” 中,原有碑坊、 华表 文物又遭破坏。 1978 年,墓地辟为 南丹公园 。 1981 年,在园北部建成椭圆形大墓,占地 300 平方米,高 2.2 米。墓碑上镌刻着著名数学家 苏步青 手书 “ 明徐光启墓 ” 。 徐光启墓 (4 张 ) 1983 年,墓前小路拓建成 150 平方米花岗石坟台,新建徐光启半胸一品官服花岗石雕像。左右植有龙柏及常青树。墓东侧建有徐氏手迹碑廊,勒石《几何原本序》、《葩经嫡证序》等部分手迹。碑廊背面石刻是明末清初学者 查继佐 所撰《徐光启传》及现代著名画家 程十发 临摹的徐光启画像。墓西侧有石马一尊。墓前左右水泥石凳围绕 , 遍植树木。是年 11 月,为纪念徐光启逝世 350 周年,南丹公园改名光启公园。 纪念馆 徐光启纪念馆 ,分照壁、碑廊,厢房、厅堂等部分,展出了徐光启祖容像、徐光启家 徐光启纪念馆 书手稿、农业试验 “ 手札 ” 、明代上海 “ 平露堂 ” 刻本的《农政全书》、清刻本的《几何原本》、最早传入中国的世界地图 --- 《坤舆万国全图》及 20 世纪初上海土山湾画馆所作、现收藏于 美国 旧金山大学 “ 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 ” 的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 南怀仁 4 幅人物水彩画像等一批珍贵资料。 整个展览通过塑像、文字、图片、模型、实物资料、多媒体手段等,展现了徐光启的生平、科学成就、历史影响、桑梓情结、墓地沿革,以及后人对徐光启的缅怀和崇敬。 (以上关于徐光启的文字介绍均引自《百度百科》网站) 以下我们将介绍的第二位科学家是:明代的伟大的医药科学家李时珍。关于李时珍的介绍文字均引自《 360 百科》网站。 李时珍 - 明朝医学家 李时珍(明武宗正德 13 年- 明神宗 万历 21 年,即 1518 年 -1593 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生于蕲州亦卒于蕲州。李时珍是中国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是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 人物介绍 李时珍 ( 1518 年 —1593 年),字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儒略历 1518 年 7 月 3 日,合新历 7 月 13 日),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 1593 年)。 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 38 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 “ 奉祠正 ” ,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中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 “ 铃医 ” ;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 医生 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 秀才 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 “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 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怕难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 “ 读万卷书 ” 固然需要,但 “ 行万里路 ” 更不可少。于是,他既 “ 搜罗百氏 ” ,又 “ 采访四方 ” ,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均州的太 1 和山也到过。后人为此写了 “ 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 ” 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当地人请教,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地方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 神农本草经 》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有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 “ 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 ” ;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 “ 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刀破腹以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 ” 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 “ 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 ” 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 一一采视,颇得其真 ” , “ 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 1578 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全书约有 200 万字, 52 卷,载药 1892 种,新增药物 374 种,载方 10000 多个,附图 1000 多幅,成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 达尔文 称赞它是 “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 。 李时珍于 1593 年逝世,享年 75 岁(虚岁为 76 岁);他逝世后遗体被安葬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代表作《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十种著作;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永远被世界人民所怀念。 本草纲目 在李时珍任职太医院前后的一段时期,经长时间准备之后,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古称摄山,今栖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种书籍 800 多种,历时 27 年,终于在他 61 岁那年( 1578 年)写成。 《本草纲目》凡 16 部、 52 卷,约 190 万字。全书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 1518 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 374 种,合 1892 种,其中植物 1195 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 11096 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 1100 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 16 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面对浩瀚的本草宝库,如何驾驭、操纵它便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可以说这是李时珍最大的贡献之一。他不仅解决了药物的方式、检索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对植物分类学方面的新见解,以及可贵的生物进化发展思想。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 16 部,包括 60 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尤其是 “ 发明 ” 这项,主要是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这就更加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根据马元俊先生的研究,李时珍在植物学方面所创造的人为分类方法,是一种按照实用与形态等相似的植物,将其归之于各类,并按层次逐级分类的科方法。李时珍将一千多种植物,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先把大同类物质向上归为五部(即草、目、菜、果、谷为纲),部下又分成 30 类(如草部 9 类、木部 6 类、菜、果部各 7 类、谷 5 类是为目),再向下分成若干种。他不仅提示了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还统一了许多植物的命名方法。   总之,李时珍采用以纲挈目的方法,将《本草经》以下历代本草的各种药物资料,重新进行剖析整理,使近 200 万字的本草巨著体例严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内容详备。实乃 “ 博而不繁,详面有要 ” 。 虽然《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专著,但它同时还记载了与临床关系十分密切的许多内容。原书第三、第四卷为 “ 百病主治药 ” ,记有 113 种病症的主治药物,其中第三卷外感和内伤杂病中,就包括有专门治疗伤寒热病、咳嗽、喘逆类的药物,第四卷则主要为五官、外、妇、儿科诸病。原书中明确提出能治疗瘟疫的药物有:升麻、艾叶、腊雪、丹砂、 阳起石 、火药、大青、麻黄、威灵仙、葎草、大麻、大豆豉、葫、竹笋、梨、松、猪苓、竹、石燕、犀、桃蠹虫等 20 余种。此外,《本草纲目》中收载各类附方 11096 首,涉及临床各科,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其中 2900 多首为旧方,其余皆为新方。治疗范围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所用剂型亦是丸散膏丹俱全,且许多方剂既具科学科,又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极具实用性。如治疗咳嗽病的方剂,即在多种药物附方中出现,举例如下: 肺气喘急:马兜铃二两(去壳及膜),酥半两(入碗内拌匀,慢火炒干),甘草(炙)一两,为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六分,温呷或噙之。 哮喘痰嗽:鸭掌散:用银杏五个,麻黄二钱半,甘草(炙)二钱。水一钟半,煎八分,卧时服。又金陵一铺治哮喘,白果定喘汤,服之无不效者,其人以此起家。其方:用白果二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二钱,款冬花、法制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钱,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一钱半,甘草一钱。水三钟,煎二钟,随时分作二服。不用姜。 肺热痰咳,胸膈塞满:用栝蒌仁、半夏(汤泡七次,焙研)各一两。姜汁打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姜汤下。因此,《本草纲目》在临床治疗方面亦有伋高的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出版后,很快就传到日本,以后又流传到欧美各国,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鲜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传遍五大洲。早在 1951 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他的大理石雕象屹立在莫斯科大学的长廊上。不仅对中医药学具有极大贡献,而且对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 “ 东方医药巨典 ”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 达尔文 也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 “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 。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 “16 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 1505 年)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 1595 年)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 ” 《本草纲目》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多种药物,每一种都有图,是中药书籍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几国文字,在全世界流传,明李时珍著。 濒湖脉学   李时珍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有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 1564 年(明 · 嘉靖 43 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晚年所著,以号命书,是为 “ 濒湖脉学 ” 。《濒湖脉学》撷取明以前脉学之精华,载有二十七种脉,书中对于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要点及脉象主病,均编成歌诀.便于记诵。本书说理透彻,形象生动,易学易记,适合中医基层医务工作者和脉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该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 27 种脉象,而且还把主要内容,即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便宜诵记,因此上其书流传深广,历来受医家推崇。 《濒湖脉学》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实为中医典坟之作,是李时珍对中医学的巨大贡献。    李时珍于 1593 年逝世,享年 75 岁(虚岁为 76 岁);李时珍逝世后遗体被安葬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到今天为止,蕲州一带的中医每年清明都要到墓地朝拜,许多人常把坟头的青草带回家以消灾灭病。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对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这位科学巨人, 1954 年,将其坟墓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蕲春县人民政府对墓地进行了修缮,碑前青石上刻有著名人物 画家 蒋兆和所画的李时珍像,墓前另立石碑,上刻原中国科学院院长 郭沫若 先生的题词。 1978 年,湖北省文化局重修李时珍墓,并初具陵园规模。 1980 年,在陵园内正式建立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机构 —— 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 50000 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纪念馆仿古大门上镶嵌着 邓小平 同志于 1987 年 7 月 8 日亲笔题写的馆名。纪念馆的展品 主要有历史文物、文献、药物标本、图表、照片、画像、雕塑等 1000 余件,形象系统地介绍了李时珍的生平和《本草纲目》的伟大成就。藏品中有诸多古籍善本,尤以《本草纲目》自明清以来的各种版本弥足珍贵。建馆 20 多年来,纪念馆已累计接待中外宾客 300 多万人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以上关于李时珍的介绍文字均引自《 360 百科》网站) 以下要介绍的第三位明代科学家是宋应星。有关他的文字引自《百度百科》网站 宋应星 宋应星(公元 1587— 约 1666 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奉新(今属 江西 )人。 万历 四十三年( 1615 )举于乡。崇祯七年( 1643 )任 江西 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 亳州 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 江西 分宜教谕任内著成《 天工开物 》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 谈天 》、《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人物简介 宋应星是中国明末科学家。 万历 四十三年( 1615 )举于乡。崇祯十六年( 1643 )任 江西 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 亳州 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手工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 江西 分宜教谕任内著成《 天工开物 》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 谈天 》、《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个人经历 宋应星像 宋应星在万历四十三年(公元 1615 年) 28 岁时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 “ 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 ” 。他在田间、手工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 “ 知其味而忘其源 ” 的 “ 纨绔子弟 ” 与 “ 经士之家 ” 。在担任 江西 分宜县教谕( 1638 ~ 1654 )年间写成了《 天工开物 》。他在《序》中描写这段情况时说: “ 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乞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 ” (想加以验证而无钱,想与同人们讨论真伪而无场馆),只得 “ 炊灯具(备)草 ” ,日夜写书,但 “ 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 崇祯七年(公元 1634 年)编著了《 天工开物 》一书,在崇祯十年(公元 1637 年)刊行。稍后,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 长汀 县 )推官、 亳州 (今安徽省亳州)知府,大约在清 顺治 年间(公元 1661 年前后)去世。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 士大夫 轻视生产的态度。他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刻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 作品 宋应星除著《 天工开物 》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传。近年来,在 江西 省发现了宋应星四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议》、《论气》、《 谈天 》和《思怜诗》。《野议》是一部议论时局的政论著作,对明末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并且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张。《思怜诗》包括 “ 思美 ” 诗十首, “ 怜愚 ” 诗四十二首,反映了作者愤世忧民的感情。《论气》和《 谈天 》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从这两篇的标题来看,很可能是《卮言十种》中的部分篇章。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 天工开物 》的书名取自《 易· 系辞 》中 “ 天工人其代之 ” 及 “ 开物成务 ” ,天工开物这 4 个字,是用 ” 巧夺天工 ” 和 ” 开物成务 ” 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前一成语的意思是说,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可以生产出胜过天然形成的精美物品;后一成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就能办成事情。那么,这两句话合并后,总的精神又是什么呢 ? 它就是:只要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辛勤劳动,就能生产制造出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其精美的程度胜过天然。作者说是 “ 盖人巧造成异物也 ” (《 五金 》卷)。全书按 “ 贵 五谷 而贱金玉之义 ” (《 序 》)分为《 乃粒 》(谷物)、《 乃服 》(纺织)、《 彰施 》(染色)、《 粹精 》(谷物加工)、《 作咸 》(制盐)、《 甘嗜 》(食糖)、《 膏液 》(食油)、《 陶埏 》(陶瓷)、《 冶铸 》、《 舟车 》、《 锤锻 》、《播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 五金 》、《 佳兵 》(兵器)、《 丹青 》(矿物颜料)、《 曲蘖 》(酒曲)和《 珠玉 》共 18 卷。包括当时许多,工艺部门世代相传的各种技术,并附有大量插图,注明工艺关键,具体描述生产中各种实际数据(如重量准确到钱,长度准确到寸)。 《 天工开物 》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十八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 珠玉 的采集加工等。 我国古代物理知识大部分分散体现在各种技术过程的 书籍 中,《 天工开物 》中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 灌钢 、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 盐井 中的吸卤器( 唧筒 )、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此外,在《论气》中,宋应星深刻阐述了发声原因及波,他还指出太阳也在不断变化, 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刻舟求剑之义 (《谈天》)。 著作价值 他的著作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在 “ 五金 ” 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 炉甘石 )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特别是,宋应星注意从一般现象中发现本质,在自然科学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在生物学方面,他在《 天工开物 》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 “ 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 ” 的科学见解,把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根据。 在物理学方面,新发现的佚著《论气 · 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声音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 宋应星纪念馆 宋应星公园 在今天位于 奉新 县城区凤凰山和乌龟山处,坐落在明末著名 宋应星公园 科学家宋应星的故里 宋埠镇 、县冯田 经济开发区 内。占地面积 1000 余亩,现已投资 1500 余万元用于景区景点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园内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主要规划景区有: 中心广场 区、宋应星纪念馆、农业示范区、 苗圃 农家乐区、古代民俗实物展示及娱乐区、别墅垂钓休闲度假区等景区。 中心广场区:主要景点有宽大别致的主大门、苏式园林结构服务管理办公室、中心广场、中国农耕文化始祖 “ 后稷 ” 主题雕塑、十二生肖瓜果蔬菜柱、 江南 最长的弧形长廊、神田、 八角亭 、飞虹桥、水榭平台、天工湖等十多处景观景点供人们观赏游玩,园中青山绿水,碧波荡漾,百花争艳,人在画中行,鱼在湖中游的美丽画景让人陶醉,流连忘返。 宋应星 纪念馆 :位于宋应星公园中心广场东面,采用古建筑风格,气势雄伟。馆内通过文字、图片、碑廊、模型等,并利用 现代 的声、光、电等技术,充分展示了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生平事迹和《 天工开物 》这部巨著的科技精粹。 农业示范区:以现代农业生产示范、旅游观光休闲为主体,突出优质米、竹业、猕猴桃、花卉苗木四大产业。园内建有百树园、沙滩 植物园 、奇瓜异果园、农业新品种培育实验园、 百竹园 、茶花母本园等,是一个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 苗圃农家乐区:位于宋应星公园北部,坐落在名、优、特花卉苗木基地之中,园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派乡村田园风光。既可为游客旅游观光、 休闲度假 ,又可为游客提供参与农事活动。让都市人们体验农家生活和农家的情趣,真可谓是 “ 观花采果归田园,、农家简舍饮汗甜 ” 。 古代 民俗 实物展示及娱乐区:位于中心 广场 北面。主要景点有: 水车 、水碓、碾坊、纺织、冶炼、制造、 荷兰风车 、民俗馆及娱乐园等。 纪念馆 宋应星纪念馆 于 1987 年 11 月 10 日开馆。是 江西 省重要的科普基地和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馆为传统 园林建筑 ,朱墙灰 瓦,飞檐雕染,斗拱层叠,古朴典雅,具有民族特色。整个馆由主馆、天工馆和开物馆三部分组成。主馆展厅以大量文献史料、实物图书和精致模型,翔实介绍宋应星生平事迹和明代科技、社会历史背景、宋应星的著述及思想、宋应星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国内外影响《 天工开物 》科技成就,形象再现 400 余年前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和先进技术。 天工馆和开物馆则利用高科技手段形象的展示了《 天工开物 》一书从农业到手工业的制作过程。原馆现已拆除, 2003 年择址新建宋应星纪念馆,新纪念馆选址于冯田工业园区的应星农业科技示范园 “ 宋应星公园 ” 内。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9 张) (以上文字均引自《百度百科》网站) 我们要介绍的第四位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张景岳。有关他的资料均引自《 360 问答》网站。 张景岳 世界上伟大的医学大师 --- 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景岳 张景岳( 1563 ~ 1640 )中国明代医学家。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原籍四川绵竹,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经史百家。 14 岁时随父到京师,曾拜名医金英(梦石)为师学习医术。壮年时投笔从戎,遍历东北各地,后卸职回乡, 专攻医学 ,把广泛的经史、天文、术数、堪舆、律吕、兵法等知识运用到医学之中,很快成为名医,求诊者络绎不绝。张景岳非常重视《内经》,对《素问》、《灵枢》进行了 30 多年研究,根据个人体会,以类分门,撰成《类经》 32 卷。后又以图解形式阐述《内经》中运气学说,编成《类经图翼》 11 卷,阐发 “ 医易同源 ” 原理写成《类经附翼》 4 卷。晚年结合个人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独到深湛的理论,撰成《景岳全书》 64 卷。在医学思想上张景岳属温补学派,喜用熟地和温补方药,人称张熟地。 张景岳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 张景岳( 1563 - 1640 ),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张景岳生于嘉靖四十二年,自幼聪颖,因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 “ 食禄千户 ” ,家境富裕。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其父张寿峰是定西侯门客,素晓医理。景岳幼时即从父学医,有机会学习《内经》。 13 岁时,随父到北京,从师京畿名医金英学习。青年时广游于豪门,结交贵族。当时上层社会盛行理学和道家思想。景岳闲余博览群书,思想多受其影响,通晓易理、天文、道学、音律、兵法之学,对医学领悟尤多。景岳性格豪放,可能受先祖以军功立世的激励,他壮岁从戎,参军幕府,游历北方,足迹及于榆关(今山海关)、凤城(今辽宁凤城县)和鸭绿江之南。当时北京异族兴起,辽西局势已不可为。数年戎马生涯无所成就,使景岳功名壮志 “ 消磨殆尽 ” ,而亲老家贫终使景岳尽弃功利之心,解甲归隐,潜心于医道,医技大进,名噪一时,被人们奉为仲景东垣再生。五十七岁时,返回南方,专心从事于临床诊疗,著书立说。崇祯十三年去世,终年 78 岁。 景岳早年推崇丹溪之学。朱丹溪处于《局方》盛行的时代,医者每多滥用辛热燥烈药物而致伤阴劫液,故朱氏以 “ 阳有余阴不足 ” 立论。明代医学界河间、丹溪的火热论相火论占统治地位,更有时医偏执一说,保守成方,不善吸取精华,反而滥用寒凉,多致滋腻伤脾苦寒败胃,成为医学界的时弊。景岳在多年丰富临床实践中,逐渐摈弃朱氏学说,私淑温补学派前辈人物薛己( 1486 - 1558 ),薛己身为明太医院使,主要为皇室王公等贵族诊病,病机多见虚损,故喜用补。景岳出身贵族,交游亦多豪门大贾,故法从薛氏,力主温补。特别针对朱丹溪之 “ 阳有余阴不足 ” 创立 “ 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 的学说,创制了许多著名的补肾方剂。张氏学说的产生出于时代纠偏补弊的需要,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因其用药偏于温补,世称王道,其流弊使庸医借以藏拙,产生滥用温补的偏向。 张氏中年以后著书立说,著作首推《类经》,其编撰 “ 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四,方就其业。 ” 成书于天启四年( 1624 )。张景岳对《内经》研习近三十年,认为《内经》是医学至高经典,学医者必应学习。但《内经》 “ 经文奥衍,研阅诚难 ” ,确有注释的必要。《内经》自唐以来注述甚丰,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注》为最有影响的大家,但王氏未注《灵枢》,而各家注本颇多阐发未尽之处。《素问》《灵枢》两卷经文互有阐发之处,为求其便, “ 不容不类 ” 。故景岳 “ 遍索两经 ” , “ 尽易旧制 ” ,从类分门, “ 然后合两为一,命曰《类经》。类之者,以《灵枢》启《素问》之微,《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通其义也。 ” 《类经》分经文为十二类、若干节,根据相同的内容,拟定标题,题下分别纳入两经原文后详加注释,并指出王冰以来注释《内经》的各家不足之处,条理井然,便于查阅,其注颇多阐发。景岳思路开阔,对《内经》精研深刻,各家著作浏览甚广。《类经》集前人注家的精要,加以自己的见解,敢于破前人之说,理论上有创见,注释上有新鲜,编次上有特色,是学习《内经》重要的参考书。 同年,景岳再编《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对《类经》一书中意义较深言不尽意之处,加图详解,再附翼说。《类经图翼》十一卷:对运气、阴阳五行、经络经穴、针灸操作等作图解说,讨论系统。《类经附翼》四卷,为探讨易理、古代音律与医理的关系,也有阐述其温补的学术思想之作,如《附翼 · 大宝论》《附翼 · 真阴论》等重要论文,也有部分针灸歌赋。 张景岳晚年集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各科、方药针灸之大成,辑成《景岳全书》 64 卷。成书于其卒年 1640 年。 “ 《全书》者,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心得之玄微。 ” 《全书 · 传忠禄》辑有景岳主要医学理论、医评、问诊和诊断、治疗原则等论文三十余篇,多有温补学说的论述。《全书 · 脉神章》录有历代脉学,其中诊脉之法和脉象主病多有结合临症经验的评论。次为《全书 · 伤寒典》,补充 “ 《内经》伤寒诸义并诸治法之未备 ” ,论述伤寒病的证治。《全书 · 杂证谟》列诸内科杂证的病因病机、治理方药和部分医评,并辅有部分医案,论述系统、精彩。《全书 · 妇人规》:论述九类妇科疾患,并指出妇科证多有情志病因,尤要注重四诊合参。《全书 · 小儿则》:更述儿科诸病并治,在总论中提小儿 “ 脏气清灵,随拨随应 ” 的生理特点,很有见地。《全书 · 痘疹铨》、《全书 · 外科钤》各有论病及证治。《全书 · 本草正》介绍药物二百九十二种,每味详解气味性用,很多为自己的临症用药体会,颇有价值。《全书 · 新方八阵》、《全书 · 古方八阵》,景岳善兵法,在此借用药如用兵之义,以方药列八阵为 “ 补、和、攻、散、寒、热、固、因 ” 。《全书 · 新方八阵》中所列方颇具创新。《全书 · 古方八阵》辑方经典。共录新方 186 方,古方 1533 方,其后的妇人、小儿、痘疹、外科古方收妇科 186 方,儿科 199 方,痘疹 173 方,外科 374 方及砭法、灸法 12 种。 《景岳全书》内容丰富,囊括理论、本草、成方、临床各科疾病,是一部全面而系统的临床参考书。景岳才学博洽,文采好,善雄辨,文章气势宏阔,议论纵横,多方引证,演绎推理,逻辑性强,故《景岳全书》得以广为流传。后世叶桂亦多承张氏的理论。清道光八年( 1828 )章楠《医门棒喝》初集成,论《全书》云: “ 或曰:尝见诵景岳者,其门如市 ” ,则自顺治中叶至 1828 年的近 200 年间,几为医所必读,可见景岳的温补理论之影响深远,《全书》之流传广泛。 《质疑录》,共 45 论,为张氏晚年著作,内容系针对金元各家学说进行探讨,并对早期发表的论述有所修正和补充。 张景岳善辨八纲,探病求源,擅长温补,并在其医学著述和医疗实践中充分反映。治疗虚损颇为独到。反对苦寒滋阴,很好地纠正了寒凉时弊。他的阴阳学说、命门学说对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他的重要著作《类经》是学习《内经》的较好参考书,《景岳全书》各科齐全,叙述条理,是一部很有价值的临床参考书。张景岳的学术成就无疑是巨大的,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中国医学和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国古代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和对中医的影响来考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从《周易》、先秦诸子到宋明理学,几乎历代重要的哲学流派、哲人及其著作均对中医学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说,中医学与中国哲学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历史上两次医学发展的辉煌时代总是与哲学思潮的高潮时期同步出现:一是先秦、秦汉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二是宋明时期理学思想与医学基础理论的重构和完善。 宋明时期,儒医数量激增,《四库全书总目》中说 “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 ,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是哲学化的理学与医学思想相结合,产生了诸多流派。张景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较好地将理学的哲学化思想引入中医基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哲学基础。张景岳( 1563 年~ 1640 年),又名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因为善用熟地,又被人称为 “ 张熟地 ” ,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不仅是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更是明代医学理论之集大成者,在医学史上真正确立了中医本体论哲学,发展并完善了阳不足论和水火命门说,其著作流传甚广,多年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临床实践使得张景岳晚年医术大进,医名日彰,求治者日盈其门,时人比之以张仲景与李东垣。余姚的大文学家黄梨洲曾说,张景岳 “ 为人治病,沉思病源,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一时谒病者,辐辏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 ” 在张景岳的医书中他曾经提到 “ 入道须从性理,明心必贯天人。谟烈圣贤大德,图书宇宙长春。 ” 张景岳作为一名兼通理学与医学的儒医,在平时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的构造上,非常重视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来诠释医学,我们从他对《黄帝内经》的重新注释中就可以看出,里面引文颇多,道、心、性理、天人等,无不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可以说,张景岳的医学思想是广泛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而后者主要来自宋明理学。他自觉运用理学的哲学思想和方法来指导其建立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他的温补思想的哲学基础。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逐层分析其医学尤其是温补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一、 气一元论与理学理气观 纵观整个十至十四世纪的中国哲学史,思想家们的主要努力似乎是集中于追求某种一元论,换句话说,就是主张理和气的合一,以达到更大程度的统一性,且这种合一型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于十六世纪末达到顶峰。张景岳的医学思想也深深植根于这一点上,从《黄帝内经》的元气论出发,立足于理学思想,将 “ 元气论 ” 发展为以气为本体的 “ 气一元论 ” 宇宙本体观的思维模式,指明了气的本质和基本属性。在他的理论体系中, “ 气 ” 处于核心地位,是万事万物产生、发展的本源物质,是整个天地万物的 “ 本体 ” 。同时,张景岳也认识到,气一元论的本体观具有 “ 能动性 ” ,这种 “ 能动性 ” 的产生是因为它建立在 “ 气 ” 和 “ 理 ” 相融合的整体观基础之上。宇宙生成论是探讨宇宙自然界的生长、发展等问题,宇宙本体论是研究世界本原、第一存在或第一原理等问题,在宋明理学的哲学体系中,两者很难区分,理学的生成论和本体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宋明理学对本体论的理论较为系统,但其哲学的逻辑进程仍然是从生成论开始的。张景岳的气一元论宇宙本体观同样也具有这样的特征, “ 气 ” 是本体,他的太极图构建的宇宙生成论,还有理学中的理气观对张景岳宇宙本体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理学家的哲学观点和理学的发展形态影响了张景岳气一元论,所以从理学中的 “ 气 ” 和 “ 理 ” 的概念和关系出发才能全面的认识张景岳气一元论宇宙本体观。 在张景岳的著作中,经常引用理学家的观点来诠释自己的学术思想,证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这种现象的产生基于两个因素:一是因为张景岳的《类经》是对《黄帝内经》分门别类重新解释,并加入自己的观点,如果不站在当时社会主流的理学的立场上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张景岳就很难对先秦权威的《黄帝内经》思想进行深入的改造; 二、 二是因为理学思想的哲学化,确实为医学思想体系的改良和医哲基础的构建提供了比较好的哲学基础。其中,后者是主要原因。 张景岳之所以能够对 “ 气 ” 的涵义进行新发挥,主要是受到理学思想中的理气观形成过程和宋《易》之学的影响,张景岳说: “ 万事不外乎理,而医之理尤为切。散之则理为万象,会之则理归一心。 ”“ 万物之气皆天地,合之而为一天地;天地之气即万物,散之而为万天地。故不知一,不足以知万,不知万,不足以言医。理气阴阳之学,实医道开卷第一义,学者首当究心焉。 ” 这两句话充分证明了张景岳对理学思想中的理气观的重视。其中,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张载的气论观、二程的 “ 理在气先 ” 、邵雍的象数之学和朱熹的理一元论思想观点频频出现在张景岳的医书中。在这些理学大家中,张景岳气一元论的形成更主要是受到张载气本论的影响。最早明确提出 “ 天人合一 ” 这一命题的是北宋哲人张载,他说: “ 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得天而未遗人。 ” 即人能凭借智慧、聪明认识客观规律而认识客观规律使人聪明,因而 “ 诚 ” 、 “ 明 ” 相须相成, “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 ,天地之性是人的气质之性的形成的重要基础, “ 天人合一 ” ,不可以离开自然界单纯的看待人, “ 且如人,头圆象天,足方象地,平正端直,以其受天地之正气,所以识道理,有知识。 ” 张景岳强调的 “ 化生之道,以气为本 ” 这一思想观念与张载的气本论观点基本一致,张载的论著中曾提及 “ 气之散聚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 、 “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 ” ,将气视为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形态,张景岳直接汲取了这一观点,这种观点具有物质统一性和物质不灭的观念,使张景岳的气一元论更加具有了唯物性。在此基础上,张景岳充分吸收了其它理学家的思想来改造自先秦、秦汉以来形成的 “ 气 ” 的概念,为自己的温补学术思想奠定哲学基础。 之所以说张景岳的气一元论具有 “ 主动性 ” ,是因为它是融 “ 气 ” 和 “ 理 ” 于一体的整体观,这种别具一格的状态的形成与理学思想的独特性有关。张景岳从宋《易》之学的观点出发,指出: “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行,乾坤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 他汲取了宋《易》之学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张景岳将周敦颐的宇宙生成模式引入他的医学思想之中,把 “ 太极 ” 与气相联系,在《类经图翼 · 太极图》中张景岳说 “ 太极者,天地万物之始 ” ,接下来,他引用邵雍、朱熹等人的话语论证自己的 “ 气 ” 与 “ 太极 ” 、 “ 理 ” 的关系,张景岳说: “ 朱子曰: ‘ 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消长进退,千变万化,作出天地无限事来,以故无往而非阴阳,亦无往而非太极,夫太极者,理而已矣 ’ ,朱子曰: ‘ 象数未形理已具 ’ ,又曰: ‘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 ’ ,先儒曰: ‘ 天下无理外之气,亦无气外之理。 ’” 但他又坚持理气不相分离,提出: “ 故理不可以离气,气不可以外理,理在气亦在,气行理亦行。 ” 通过这样的层层论证,张景岳的气一元论除了具有张载的客观物质属性外,还被赋予了初始状态的特性(太极)和规律性(理),张景岳的 “ 气 ” 具有了丰富的内涵。这个太极、理气说,明显与张载的气学相一致,且又吸取了邵雍的先后天之学和朱子的理学思想,也符合了《易传》的原意。与《黄帝内经》中的 “ 气 ” 相比,指出了阴阳 —— 太极之分合是宇宙万物运动的根本规律,是在阴阳一体的前提下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变化,更加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 “ 在浑然太极之理,无乎不在 ” 和 “ 人物皆禀天地之理以为性,皆受天地之气以为形 ” 的思想指导下, 张景岳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象观,他说: “ 邵子曰: ‘ 天依形,地附气;气以造形,形以寓气 ’” 、 “ 朱子曰: ‘ 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 ’” , “ 张子曰: ‘ 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 ’” ,然后,引用邵雍的象数之学来进一步证明形气转变、化生万物的过程,他说 “ 程子曰: ‘ 四象者,阴阳刚柔也,阴阳生天,刚柔生地 ’ ,朱子曰: ‘ 天之四象,日月星辰是也;地之四象,水火土石是也 ’ ,邵子曰: ‘ 天生于动,地生于静。 ’” 张景岳借用理学家的话语,在世人面前描绘了气 —— 形 —— 万物的变化发展状态。由上可知,张景岳的气一元论宇宙本体观是建立在理学的理气观基础之上的,张载的气本论是张景岳思想的基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理学中的援 “ 理 ” 入 “ 气 ” 的思想赋予了张景岳的 “ 气 ” 更大的主动性,为温补思想的形成同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张载气论观的不彻底性,及朱熹对二程 “ 理在气先 ” 观念的推崇,使得张景岳的气一元论在唯物观上同样具有了不彻底性,但是,这种不彻底性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张景岳医学思想中以气为本体的主导思想。 二、阳不足论与理学阴阳观 阳不足论是张景岳医学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之一,同时,也是其温补思想形成的重要指导思想。如果说气一元论宇宙本体观是张景岳医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的核心,那么阳不足论就是他的临床指导思想的哲学基础。张景岳强调人体中的阴和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他在《类经 · 阴阳类》中明确提出 “ 阴阳者一分为二 ” 的著名论断,强调了由气分为阴阳的过程,进一步强化了阴阳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张景岳进一步强调了阴和阳的对立性只是相对的,认为阴阳中复有阴阳,阳气为人生命之本,所以,只有阳气坚固,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他说 “ 阴阳之进退,皆由乎阳气之盛衰耳。 ” 他的这一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受到 “ 阴阳本一体 ” 和 “ 阴阳互根 ” 的影响,后两者在宋明时期理学阴阳对立统一观的影响下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所以说,张景岳阳不足论思想的形成与理学阴阳统一观有很大的关系,在张景岳的医书中,大量引用理学家的思想来论证自己的阳不足论。 阴阳一体的思想在张景岳的医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证明,张景岳用理学思想将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两个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方面的观点发挥,并成功的将气和阴阳结合起来。物质的一方属阳,一方属阴,这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规律。他认为易理和医理,包括天地万物之理皆归之于阴阳,如其所说: “ 神莫神于易,易莫易于医,欲该医易,理只阴阳。故天下之万声,出于一阖一辟;天下之万数出于一偶一奇;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天下之万象,出于一方一圆。方圆也,动静也,奇偶也,阖辟也,总不出于一与二也。 ” “ 一与二 ” ,即阳与阴,奇为阳,偶为阴,这种说法无疑是源于张载的 “ 两 ” 与 “ 一 ” 的朴素辨证法思想。张景岳认为天地万物的法则和人类的生理法则以及治疗疾病的法则,说到底,无非是阴阳变异之理。在此基础上,张景岳进一步引用邵雍的象数之学和宋《易》之学来诠释自己关于阴阳一体的观点。邵雍曾在《击壤集 · 乾坤吟》中说: “ 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 ” 认为人身也具有乾坤卦象。张景岳吸收了这一观点,以阴阳卦象和奇偶之数解释人体的结构和身心活动,认为 “ 医易相通,理天二致 ” ,说: “ 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 ” 他以阴阳变异的法则,将天地之道和人生之理统一起来,认为《周易》是讲阴阳变易之理的典籍,而《内经》中的阴阳说,是以《周易》为基础的。因此,不知《易》,不足以言医。他又说: “ 凡万物化生,总由二气,万物适值其气,随所受而成其性,物各一太极,包两仪于子粒。至广至极,至微至精,随气而聚,触几而生,大不可量,小不可测,何莫非阴阳之至德? ” 他认为医道虽繁,皆蔽之阴阳而已。 “ 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此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 张景岳将气作为阴阳的本体,又以阴阳为标准划归万物,那么阴阳之间就是以气相通。宋代周敦颐说: “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 其中应用了互为其根这个概念,把阴阳的对立与互根,统一于太极之中,充实了太极的内涵。张载关于气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念,张景岳受其影响也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 “ 有此必有彼,有对必有待 ” ,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所谓 “ 对待之体 ” ,如阴阳、寒热、消长、升降、进退等,都是 “ 对待之体 ” ,就是 “ 有此必有彼 ” , “ 有对必有待 ” ,如 “ 顺逆变化,则阳与阴对,热与寒对,升与降对,长与消对,进与退对,成与败对,勤与惰对,老与逸对,生与死对。 ” 这样的论述清晰地将阴和阳的对立性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扩大,说明阴和阳的属性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在论证了阴阳的对立性后,张景岳又引用理学家的话语来证明阴和阳能够互相转化。他引用朱熹的思想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 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阴可变为阳,阳可化为阴,然而变化虽多,无非阴阳之所生,故为之父母。 ” 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 “ 程子曰: ‘ 四象者,阴阳刚柔也。阴阳生天,刚柔生地。 ’ 朱子曰: ‘ 天之四象,日月星辰是也。 ’ 邵子曰: ‘ 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动之始则阳生, …… 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交而地体尽。 ’ 又曰: ‘ 物之大者,莫若天地。 ’ 天之大,阴阳尽之;地之大,刚柔尽之。阴阳尽而四时成,刚柔尽而四维成。四象既分,五行以出,而为水火木金土。五行之中,复有五行。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相合,万象乃生 ” 。他引用程、朱、邵的大量原文来阐述阴阳一体、互相转化的思想,创造性的提出了 “ 独阳不生,独阴不成 ” ,并且独具特色的提出了 “ 阴阳中复有阴阳 ” 的论断。在《类经图翼 · 阴阳体象》中说: “ 至若奇偶相衔,互藏其宅,一二同根,神化莫测。(奇偶、一二:阴阳)天为阳矣,而半体居于地下;地为阴矣,而五岳插于天中。 …… 此变化之道,宁有纪极哉?第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成,而阴阳之气,本同一体。 ” 这段话深刻形象地阐述了对立面的相互渗透。阴阳一体和阴阳转化的思想也贯穿于张景岳对人体阴精和阳气的认识,在《类经图翼》一文中,张景岳引朱子语: “ 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消长进退,千变万化,做出天地间无限事来,以故无往而非阴阳,亦无往而非太极。 ” 表明阴精和阳气为一不可分离的阴阳统一体,并指出 “ 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 。精气虽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但在生命活动中,精与气是时刻不能分离的整体,气为阳,阳必生于阴;精为阴,阴必生于阳。 “ 精之与气,本自互生。 ” 说明了 “ 精气互根 ” 的道理。 三是水火命门说与理学的关系气一元论宇宙本体观为张景岳医学思想提供了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阳不足论为其提供了朴素辩证法的哲学基础。在这两种理论的指导下,张景岳最终形成了新的命门学说,即以 “ 水火共济 ” 为核心的命门说。张景岳的水火命门说的形成与五行观、太极概念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宋明理学重视五行之质与气的关系,极为重视五行之中的水火,提高太极在宇宙和人体的地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张景岳水火命门说的形成。 张景岳认为阴阳与五行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五行与阴阳是气与质的关系。他说: “ 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也,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 ” 他认为五行之中复有五行。交互无穷,然而变虽无穷,总不出乎阴阳。由于阴阳二气的不断运行,使五行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在《阴阳体象》中他曾提到 “ 五行互藏,五行之中,又有五行 ” 。在《类经图翼 · 五行统论》中,他对 “ 生中有克,克中有用 ” 及 “ 五行互藏 ” 有更深入的发挥,他说: “ 是于五行之中,各具五行,乃成六十花甲;由六十花甲而推于天地万物,其变可胜言哉? 然而变虽无穷,总不出乎阴阳;阴阳之用,总不离于水火,所以天地之间,无往而非水火之用。欲以一言而蔽五行之理者,曰乾坤付正性于坎离,坎离为乾坤之用耳。 ” 在五行之中张景岳最重水火,认为 “ 天地之间,无往而非水火之用 ” ,又特别强调 “ 水中之火,人多不知 ” 。特别提醒要加深对 “ 水中之火 ” 的认识,但也认为五行中缺 三, 任一行均为 “ 不可也 ” 。张景岳说: “ 凡天地万物之气,无往而非水火之运用,故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离为水火,医以心肾为水火, … ,夫肾者水也,水中生气,即真火也;心者火也,火中生液,即真水也。 ” “ 夫水火皆宅于命门,拆之则二,合之则一,造化由此而生,万物由此而出 ” ,将水火定位为命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指出命门的作用由此两种物质运作发生。此外,张景岳还用理学中的象数之理和河图之学说明五行的生成,他说: “ 五行之理,原出自然,天地生成,莫不有数,圣人察河图而推定之。其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夫五行各具形质,而惟水火最为轻清,乃为造化之初。 ” 在这里,张景岳明确地指出了水火为造化之初,天地万物的产生都由水火而来,且土在五行之中居于 “ 中 ” 的地位, “ 金木水火 ” 以此为依托繁衍生息,并进行论证。 (以上文字均引自《 360 问答》网站) 我们要介绍的第五位明代的科学家是是数学家王文素。下面有关王文素的资料则引自《网易博客》网站。 王文素 山西人的骄傲 —— 我国明代最伟大的数学家珠算家王文素简介 汾阳王文素 北京国家图书馆善本室保存着手抄孤本 —— 明代山西汾阳籍数学家王文素著《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简称《算学宝鉴》)。明正德八年宝朝珍在《算学宝鉴》序中说: “ 饶川王君讳文素字尚彬,其先山西汾州人。成化间,从父林商于真定之饶阳,遂定居焉。 ” 王文素在《算学宝鉴 · 自序》落款为 “ 嘉靖三年岁次甲申秋八月癸巳朔汾阳王文素述于饶川西城之馆 ” ,他在全书每卷开头均注明 “ 汾阳王文素寓饶川编集 ” 。特别是还将他的 “ 众九相乘 ” 法取名为 “ 单骑见虏 ” ,且说 “ 以单骑见虏为名者,借(汾阳王)郭子仪单骑而见吐蕃也。 ” 王文素时刻不忘他是汾阳人。 一、关于王文素 王文素,字尚彬,山西汾阳人。自幼颖悟,涉猎书史,诸子百家,无不知者。尤长于算学,以一生之精力,于明嘉靖三年( 1524 )完成《算学宝鉴》。依其《集算诗》 “ 身似漂蓬近六旬 ” 推之,王公约生于 1465 年,卒年不详。 明末徐光启有言 “ 算术之学,特废于今世数百年间尔。 ” 数学史家提及明代数学,也有: “ 是称中算沉寂时期 ” , “ 中国古代传统数学到明代几乎失传 ” , “ 朱世杰之后,我国数学突然出现中断的现象,从朱世杰到明程大位的三个世纪,没有重要的创作 ” 等等。这些观点虽不能代表全部,但还是有相当的权威性。 明代社会环境对数学发展的负面影响基本得到公认,但民间的数学情结不可能泯灭,积千年的数学底蕴不会灭绝。王文素便是沉寂中崛起的代表,《算学宝鉴》则是对中国古典数学的继承与发展的代表作。 《算学宝鉴》提及杨辉其名其书者凡 60 余次,很多题、法均出于此。在诸多算法上继承了杨辉数学思想,且有所发展。 王文素深得杨辉 “ 乘除通变 ” 之三昧,且多有创新。他对数的理解、通变、运用,确实达到了精熟的程度。他将古今简算、捷算法归纳整理,将巧算法融入其中,举以实例,其法贯穿全书,精彩之例不胜枚举。 王文素学习、继承是有原则的,即汲取真理,纠正错误,摒弃糟粕。他对错误毫不留情,直言 “ 且杨辉尚未明之,况吴、夏辈乎? ” 这与《自序》中之 “ 才论数题,即有二病,不足称也 ” ,是前后呼应的。不管是前辈的杨辉、吴敬,亦或同朝之夏源泽、金来朋,是师是友,有错即不苟同,治学之严谨,可见一斑。 在明代,珠算应用已经普及,对这一先进的计算工具的应用及研究方面,王文素亦当是精者。他总结出诸多的简捷算法,有 “ 视之久矣,忽得此法 ” 的 “ 众九相乘法 ” ;有 “ 始立盘中定数真 ” 的 “ 盘中定位法 ” ,有适用于 “ 加乘法 ” 、 “ 减除法 ” 定位的 “ 加减身中定最玄 ” 的诀、解及草。对数位冗繁者,王文素总结了 “ 截法实乘 ” ;对冗繁的乘除运算,王文素还总结了 “ 悬空定位法 ” ,等等。《算学宝鉴》中的很多简算法至今还在应用。 从王文素开平方、带从开平方运算细草的布数、运算过程可知,他是在算盘上直接进行这些较简单的运算的。对于繁杂的开高次方直至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王文素发明了 “ 表算法 ” ,并且以科学、规范的程序求出:    x9+25x8+235x7+1 035x6+2 160x5+1 728x4=27 993 600 000 ,x=12 王文素以他深钻细研的治学精神和通证古今的魄力,以艰苦卓绝的劳动和 “ 超出人表 ” 的水平,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代表明代数学中兴的巨著,也为后学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得到 “ 数算中之纯粹而精者 ” 的赞誉是当之无愧的。 王文素的《集算诗》是他留给我们的又一宝贵财富。他在诗中有对学算者的循循善诱,有对欲钻研数学者的谆谆告诫,有他成功的喜悦,也有他的悲哀。《集算诗》是了解王文素不可多得的史料,也是祖国诗词海洋中的珍品。 王文素是晋商的一员,他没给后人留下巨资与大院,却留下了一部数学巨著。晋商多多,大院多多,晋商中的数学巨匠独此一人,晋商留下的数学巨著独此一部。 二、关于《算学宝鉴》 《算学宝鉴》现存 42 卷,分 12 本,计 203 条,其中 4 条无内容,实存 199 条, 349 诀, 1272 问,凡 43 万余言。它是中国古典数学著作中个人的第一长篇巨著,惜只有手抄孤本传世,且几成腐尘。对其浅现,择其要者,简述于次。 (一)、《算学宝鉴》的主要特点 1 、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古典数学巨著。 《算学宝鉴》沿袭了中国古典数学问题解答的形式,图草详明,且加进了大量的推导和证明的过程,其推导过程与西方数学的演绎体系已有很多相似及相同之处,诸多算理、算法、运算要领,均编成歌诀,很多 “ 诀 ” 则是一个或几个公式,这些都极具中国特色。 2 、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实用价值极高。 《算学宝鉴》 1200 多问中,与田亩、堤坝、购物、课税等等人们生活内容密切相关、实用价值极高的计算问题几乎全能涉及到。全书基本是用文字记录演算全过程,这样可使其方法适用于任何计算工具,也可被士、农、工、商等不同群体所用。 《算学宝鉴》从认九章名、认大小数开篇,直到卷尾的 “ 约面开方 ” ,计 300 多诀,几乎每诀后都有长短不同的解释。这种编书方法,可使从小孩认字开始,到加减乘除诸法,积商定位,约分通分,方程勾股,方圆周积,开方演段,直到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将所有的数学知识融汇贯通,是一部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学习的绝好教材,且图草详明,更适合今人阅读。 (二)、《算学宝鉴》的重要贡献 《算学宝鉴》是一部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数学巨著,他代表了明代我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1 、通证古今,正本清源。 在《算学宝鉴》中,王文素对当时他所能见到的数学著作及民间算法、算题,特别是宋杨辉的著作,元安止斋的《详明算法》,明夏源泽的《指明算法》,明吴敬的《九章比类》等书所列题例,均能 “ 留心通证 ” ,明确指出原书之谬,此类范例贯穿全书始终。在 “ 通证 ” 的同时,该书非常注重 “ 新集 ” 。因该书有 “ 通证 ” 的水平和毅力,有 “ 新集 ” 的能力和魄力,才有通证纠误、删繁理乱、去伪存真、补缺续断、承前启后、正本清源的结果。 2 、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王文素对前人的成果不是盲目地承接,而是批判地继承。在此基础上,有很多创新和发展。 王文素的解题过程是先有 “ 术曰 ” ,后有 “ 法 ” 、 “ 草 ” ,很多内容承自杨辉。王文素演段的术、图当主要从杨辉算法传承且有所发展。刘徽创造的互乘相消法消元,在方程术中是个进步。贾宪、秦九韶、杨辉等娴熟地使用这种方法。王文素在《算学宝鉴》卷二十六之 “ 方程 ” 条有 “ 正负方程识者稀,互乘相减看谁余。 …… 或加或减随题变,此是方程妙用机 ” 之诀,诀后有 “ 通证解曰 ” ,且有图解,还举出各种题例加以说明。一改 “ 古籍注释未详,初学无门而入 ” 之现状,诚为可贵。应看到,金元时代数学家秦九韶( 1202 ?~ 1261 )《数书九章》中线性方程组解法已是当时的世界水平了。王文素未见到该书原本,但王文素的术、法讲解得更详细,且图草详明,井然有序。这在中国古典数学著作中也是屈指可数的。王文素方程术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当然不止于此。《算学宝鉴》第 42 卷的 “ 新立总题 ” 计有 20 个答案,建立方程难度之大亦属明代之最。 剪管术,即《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问题,亦即现今的一次同余式。我国系统地论述一次同余式组解法的著作是秦九韶的《数书九章》( 1247 )。王文素未见其书,但经他独立研究,也悟到秦氏 “ 大衍求一术 ” 的精髓,他的研究成果与秦九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创新, 270 多年后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方法与之不谋而合。王文素对被称为 “ 中国剩余定理 ” 的研究成就,在中国数学史上亦应大书一笔。 王文素对纵横图的研究在明代也属最高水平。他继承了杨辉对纵横图研究的成果,且有所创新。他将杨辉 72 子连环图(摆 9 环,借为 13 环),发展为 128 子连环图(摆 16 环,借为 25 环),且将排列顺序安排得更加简洁明了,其规律让人一目了然。 “ 求等如条鼠尾绳,根梢搭配便相停 ” ,按此法,理论上我们可以编制出更大的或变形的以及立体的连环图。 《算学宝鉴》关于各种面积的计算,各种体积的计算,作为基础知识占了一定篇幅。有关等差数列、堆垛、算箭等内容,也占了相当的篇幅。有对前人成果的继承,有通证纠误,也有新集创新。很多计算公式以歌诀形式体现,很多内容应是代表明代数学的最高水平。 明代最著名的数学著作,早有对明代数学影响极大的吴敬的《九章比类》( 1450 ),晚有对后期影响较大且被称为 “ 一代宗师 ” 的程大位所撰《算法统宗》( 1592 ),然学术水平最高者当属早于《算法统宗》 68 年的《算学宝鉴》。 “ 从朱世杰到明程大位的三个世纪,没有重要的创作 ” 的观点确实应当改一改。《算学宝鉴》应是代表明代数学中兴的一个大的 “ 创作 ” 。对这一宝藏的挖掘、认识才刚刚开始。 《算学宝鉴》的创新最具特色亦即成就最高的当属该书第 39 ~ 42 卷重点介绍的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王文素设计了科学的 “ 算表 ” ,编制了一整套程序,将繁杂的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简化、规范化、标准化。我们称之为 “ 王文素表算法 ” 。 王文素将 “ 贾宪三角形 ” 改进为直角三角形的 “ 开方本源图 ” ,使之演进为既能 “ 生廉 ” 又能将逐步运算数字直接填入表格内的 “ 算表 ” ,这无疑是一大创新和一大进步。该 “ 王文素三角形 ” 在《算学宝鉴》成书之前的中外算书中,迄今未见有相同形式。 “ 王文素三角形 ” 以其独特性及实用性,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也是一个创新。 《算学宝鉴》中一元高次方程数值解的图表及详草,清晰地展现了王文素将高深算法简易化并设计出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程序且能在算表上运作的功力,也是他解方程理论、计算程序、计算工具的综合驾驭能力的最佳表现和最高水平。 郭书春教授在《汇校九章算术》增补版前言中有这样的论述: “ 《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具有鲜明的机械化、程序化和构造性的特点,他们的思想和方法对现代数学研究和教学仍有启迪作用。当代中国数学泰斗吴文俊先生受其启发,开创了数学机械化研究的新方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 王文素在《算学宝鉴》中诸多的 “ 术 “ 、 “ 诀 ” ,特别是一元高次方程求解方法规范总结出的 “ 王文素表算法 ” ,从其程序化求解的巧妙设计来看,应是明代数学中最具有 “ 机械化、程序化和构造性的特点 ” 的代表了。 《算学宝鉴》尘封四百多年,但其学术价值不应因此而被湮灭。《算学宝鉴》以其精深浩瀚的内容,代表了明代数学的最高水平,是明代数学中兴之作,是西方数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古典数学与现代数学最接近的一部数学巨著。也是最容易让今人理解的、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一部古典数学巨著。 明代数学因《算学宝鉴》而添彩,中国古典数学也因《算学宝鉴》而增辉,世界数学史上也应写下 1524 年王文素著《算学宝鉴》这重重的一笔。 三、王文素是山西的骄傲 1 、在中国算学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算学宝鉴》循九章古制,承宋元先河,选精集粹,卓的创见。代表了明代数学的最高水平。 《算学宝鉴》 42 卷,其内容涉及各种乘除捷法、口诀以及比例和比例分配、各种算术难题、盈亏算法、面积、体积、勾股测望、开方、高次方程、线性方程组、高阶等差级数求和,以及一次同余方程组、百鸡术等不定问题解法等中国传统数学的各个方面。全书术、法、草、图详明,是了解明代数学的珍贵史料 , 许多方法和思想对今天的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也有启迪作用。 2 、在中国珠算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算学宝鉴》是我国较早的以珠算盘为主要计算工具的著作,也是中国第一部珠算书。 在明代,珠算应用已经普及,对这一先进的计算工具的应用及研究方面,王文素亦当是精者。《算学宝鉴》中的很多简算法至今还在应用。特别是他将代表明代最高水平的算法与最先进的计算工具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王文素是中国珠算开方第一人。 3 、《算学宝鉴》为我们留下一部极其珍贵的史料。 《算学宝鉴》是一部数学著作,书中例题很多取材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实际。当时社会商品流通中盐、茶、麦、米,马、牛、羊、鸡,绫、罗、麻、绢,人参、红花等等价格资料应有尽有,脚银、船费、军饷、官俸、税种、税率等经济史料不胜枚举。可以说,《算学宝鉴》对当时社会商业、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记实,是我们了解、透视明代社会的一本极珍贵的史料。 4 、 “ 北王南程 ” 是历史之必然。 众所周知,徽商中出了个数学家程大位,他因其著作《算法统宗》( 1592 )而被称为数学 “ 一代宗师 ” 。王文素著《算学宝鉴》较《算法统宗》早 68 年,且学术水平远高于前者,只是因该书未能付梓,故影响小于前者。可以这样讲,同是数学家、珠算家的 “ 北王南程 ” ,也同时是晋商、徽商的杰出代表。明代两大商帮出了两个数学家,应属必然。程大位已是世界级人物,王文素却只是上世纪 90 年代才引起世人关注,主要原因是我们宣传不够。 5 、以王文素为代表的晋商精神值得发扬。 能算、善算是晋商精神。王文素的集算诗首句即是 “ 六艺科中算数尊 ” ,给予算学极高的评价。 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明代,重科举,重功名,习文尚武,独轻算学。王文素对算学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算学是 “ 普天之下,公私之间,不可一日而阙者也 ” 。他对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数学的状况予以抨击: “ 上古圣贤犹且重之,况今之常人岂可以为六艺之末而忽之乎? ” 王文素献身数学,以 “ 吹开毛孔寻疵病,使碎心机觅本流 ” 的认真精神新集通证,正本清源。 “ 铁砚磨穿三两个,毛锥乏尽几千根 ” 成了王文素治学精神的写照,也是晋商精神的真实写照。 山西历史上名人辈出,但自然科学家不多。王文素这位在数学史、珠算史上均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位特殊的晋商,理所当然应该是山西的骄傲。 四、近年来对王文素及其《算学宝鉴》的宣传情况简介 1 、 1998 年在山西汾阳召开了第一届 “ 王文素与《算学宝鉴》研讨会 ” 。 王文素故乡汾阳市为王文素塑像、立碑、办展室,并于 1998 年 10 月 9 日至 10 日,  在中国珠算协会、山西、河北省珠算协会共同主持下,召开了 “ 王文素《算学宝鉴》研讨会 ” ,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及部门的专家学者和珠算工作者 140 余人参加了大会。新华社、  全国有关报纸、电台、电视台,香港、菲律宾等报纸频频报导有关会议情况及研讨会内容,使王文素及其著作《算学宝鉴》在尘封了 400 多年后得到世人瞩目。 2 、《王文素与 算学宝鉴 》一文收入《汾阳县志》。 3 、《王文素与 算学宝鉴 》一书于 2002 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4 、《算学宝鉴校注》于 2008 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当代数学泰斗吴文俊院士为该书题写书名,数学史家李迪教授、郭书春教授、李培业教授为该书作序。 5 、光明日报、山西日报、《新理财》、《珠算与珠心算》等多家报刊均有对王文素与《算学宝鉴》的专题介绍,《上海珠算与珠心算》还出了介绍王文素的专辑。 6 、电视片《晋商算学大师王文素》获中国教育电视展播一等奖。 7 、晋商国际研讨会上曾对王文素这一特殊的晋商进行了介绍,论文已收入大会论文集。 8 、两次参加中国数学史研讨会,多次参加中国珠算协会的研讨会,介绍王文素及其《算学宝鉴》,均引起与会者的重视。 9 、王文素纪念馆已在汾阳奠基。 五、简介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王文素及其《算学宝鉴》的评价 1 、北师大赵擎寰教授:毋庸讳言,王文素用导数解方程早于牛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140 余年,《算学宝鉴》是堪与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纲目》相媲美的明代三大自然科学巨著。 2 、内蒙古师大李迪教授:明代 200 多年间,流传下来的算学著作多矣,但像王文素《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这样的著作是绝无仅有的。它是明代一部杰出的算学著作,水平居明代的数学作品之冠。这部著作是 “ 新集通证古今 ” 的大作,特别在计算方面创作很多,其中 “ 表算 ” 他处不见,用于解方程等很快捷,是其创造之一 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郭书春教授:王文素的《算学宝鉴》是杨辉数学传统的继承者。王文素的《算学宝鉴》应该是数学家的数学。它的内容博大精详,在明代数学中应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4 、西北大学李培业教授:王文素是珠算开方术的首创者,《算学宝鉴》是我国第一部珠算书。 5 、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明代的算学著作中涉及同余式组问题的不少,但是新题不多。王文素《算学宝鉴》给出了新的解法和新的题目。这是他自己想到的解法,是继秦九韶之后在一次同余式解法方面又一项重要成果。 6 、中国数学史学会会员潘有法:王文素的堆垛术,相当于国外的高阶等差数列,比莱布尼茨早 169 年。 7 、日本国铃木久男教授:我读此书,受益很多,深感其贡献于世之大。我相信,此书是中国最卓越的算书之一。无愧于《古今算学宝鉴》之美名。 编辑词条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122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大发现:明朝拥有哪27个世界第一? 作者:李奉先
热度 2 wangxh 2013-8-29 15:53
大发现:明朝拥有哪27个世界第一? ——作者: 李奉先 原文出处: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9587252.html 围绕这个话题,我已经思考了很久。评写这段史料,对于当今统治者或许是个很严肃的前车之鉴吧? 我一直认为历史的转捩点是十三世纪初期,亦即中国明朝的郑和率领一支庞大舰队从中国出发,以征服整个世界。从一四零五至一四三三年间,郑和七次率舰队出洋,这是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而一直到五百年后,即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的舰队才差堪比拟。除此之外,郑和舰队的航海设备又很先进,如船舵和防浪船舷等都是当时的前沿设计,而这些先进航海设备要三百五十年后才传入西方。这表示东方在古代一度远远超越西方。 ” 中国的海军实力,毫无疑问可独霸天下,此其一。 事实上,除了罗马帝国时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富裕和文明的泱泱大国,有人口密集的国际大都市,几千年来欧洲任何地方都难於匹敌。比方说,十二世纪的杭州就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而根据历史资料,早在公元七世纪广州就有二十万外国居民:阿拉伯人波斯人马来人印度人非洲人和土耳其人。相较之下,十三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应数巴黎,人口也只不过十万多一点。郑和的舰队比哥伦布还早半个世纪抵达东非,并从阿拉伯商人处听闻欧洲。其实中国的船舰可轻易驶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接与欧洲通商。 可以说明朝时期的中国,就整体经济实力而言,也是世界最为富庶强盛的国家。此其二。 有资料显示,在郑和所处的时代,中国和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了全世界的一半。 其三,如前文所述,明朝的人口总量世界第一。 在那个时期,人口众多的正能量不可小视,如生产力、兵源力量等等。在明末清初,因为战乱,大部分人流离失所,但有户可查的人口仍然达五千万,所以保守估计当时明朝的人口也应该在在八千万到九千万左右,当时全世界的人口不超过四亿,所以明朝绝对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我们结合着大明经济实力,衍生出另外八大优势: 1 、矿产量世界第一 明朝的铁产量是宋朝的两倍,万历年间达 9000 多吨,冶金工业极其发达,《天工开物》对这方面有详尽记载,后来的两百多年,世界上都没有国家能破这个纪录。 2 、白银占有量世界第一 在 16 和 17 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了美洲并在那里得到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当西班牙和葡萄牙贵族得到这些财富后,他们第一件要干的事就是向中国买丝绸、瓷器和茶叶,到最后这些白银和黄金大部份都流到了中国。 美国人佛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在十六和十七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 3 、陆军数量世界最庞大,陆军实力世界第一 在明初,明朝有二百万官兵驻扎在全国各地。到了明末,长江一带的经济圈为军阀把持,中央政府出现了财政危机,明朝政府已养不起那么多军队了,在山海关防守后金的官兵常常不足十万。但根据传教士的笔记,当时明朝的军队数量依然很多,就算把整个欧洲的军队加起来也不够中国多。   4 、首创 “ 水雷战 ” 击沉日本战舰 早在 16 世纪,各种类型的水雷就已经成为明朝海军的重要武器。 1549 年制造的 “ 水底雷 ” ,可称为世界上第一枚水雷。该雷用木箱做雷壳,油灰粘缝,下面的绳索连接铁锚,控制深度,人工操纵击发,第一颗定时爆炸水雷是 1590 年制造的 “ 水底龙王炮 ” 。 据史料记载,在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时期,明朝海军曾使用 “ 水底雷 ” 一举击沉日本一艘大型战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水雷取得实际战果,比日俄战争 (1903 ~ 1905) 中的水雷战早了近 3 个世纪! 5 、军工产值世界第一 明朝军工业极其发达,一营 5000 人的士兵中就装备有霹雳炮 1000 挺,鸟枪 200 支以及大炮 20 门,除此之外明军还有鬼头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装备。跟宋朝不一样,明朝在每代皇帝执政期间,都会发生大规模战事,所以明朝的军工业为了应付战争所生产出来的武器数量是十分可观的。 6 、 “ 火龙出水 ” 是反舰导弹 “ 鼻祖 ” 明朝在 16 世纪发明的 “ 火龙出水 ” 是一种用于水战的两级火箭。 “ 火龙 ” 的龙身由约 1.6 米长的薄竹筒制成,前边装一个木制龙头,后边装一个木制龙尾。龙体内装有火箭数枚,引线从龙头下的孔中引出。龙身下前后共装 4 个火箭筒。前后两组火箭引线扭结在一起。前面火箭药筒底部和龙头引出的引线相连。发射时,先点燃龙身下部的 4 个火药筒,推动火龙向前飞行。火药筒烧完后,龙身内的神机火箭点燃飞出,射向敌人。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从战舰上发射的大型远程火箭武器,堪称 “ 反舰导弹鼻祖 ” 。明朝海军也因此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支装备和使用反舰火箭的海军。 7 、船只总吨位世界最一 在明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明朝最大的宝船长 150 米,宽 30 多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除了宝船外,郑和的船队还有二百多艘平均长度达七、八十米的大帆船。 到了明朝中叶,虽然朝廷再没有进行像郑和那样的大航海,但中国的水师却仍然控制着整个南太平样,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家的国王都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建国的。对明朝的海上实力,当时欧洲的传教士是这样描述的,只要中国的皇帝愿意,他们可以一夜之间征集到从大陆连接至马六甲海峡的那么多船只。 8 、防御工事世界第一 明长城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排第二长的防御工事。据传教士记载,中国的城市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每座城市都有高十米的城墙保护,城上有大炮,城墙外还有沟,战争时灌满了水,中国人认为那是最好的防御工事。 以上所述,大明王朝已拥有十一个世界第一了。 第十二世界第一:国土面积世界第一 明朝的国土面积在大部份时间都保持在 930 万平方公里左右,比鼎盛时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和奥斯曼帝国都要大,而且,明朝在东南亚的海外殖民地也绝不比当时的英国逊色! 第十二个世界第一:间谍机构世界最为庞大 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是当时世界上最有组织和最旗帜鲜明的间谍组织,在鼎盛时期人数达到六万人。在武侠小说里面,锦衣卫、东西厂常常被描写成是一群武功高强的杀人机器。 实际上,明朝间谍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打击贪污、叛臣,维护国家稳定,但不排除有部份人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跟专门从事颠覆敌国政权的中情局和克格勃比起来,明朝的间谍组织其实并不太可怕。 第十三、科技贡献力,世界第一 明朝无疑是最具称霸世界的政治势力和良好环境。一是国家强大,经济富有;二是人口众多,人才济济;三则是科技领先,技术发达。明朝在世界的科技贡献力,鼎盛时期居然占据世界的四分之三! 然而,有明一代,却拥有了十四大致命伤,此为明朝覆亡提前敲响了丧钟。 1 、放弃前朝的疆域面积,世界第一; 2 、送给邻国的领土面积,世界第一; 3 、陷害残害忠良的规模,世界第一; 4 、八股科举禁锢思想的专制统治的巅峰,世界第一; 5 、首创文字狱无言论自由,世界第一; 6 、太监权力,世界第一; 7 、太监队伍,世界第一; 8 、公检法队伍世界第一; 9 、为修长城,伤财害命的程度和规模,世界第一; 10 、饥民饿的吃观音土、人吃人的人数规模,世界第一 11 、逃难出国讨饭的人数规模,世界第一; 12 、农民造反起义的人数规模,世界第一; 13 、将臣军官做汉奸集体投奔新主的人数规模,世界第一; 14 、同僚间窝内斗、无间道之惨烈程度,世界第一! 若要总结教训,我们综合分析上述十四大负能量,不难发现明朝覆亡的个中原委,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社会的公平正义,逐步缺失。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度统帅全局,凡事讲求社会等级分明。许多时候,统治者重文轻武、重政轻商。在明朝时期,士农工商四种职业中,商人位居末席。加上多年来,孔孟之道深入人心。譬如,孔子的 “ 父母在不远游 ” 、 “ 唯小人重利 ” 等观念潜移默化起作用。 “ 唯小人重利 ” ,遂使贪腐成风,不作为的官员越来越多,社会戾气日烈。 其二,窝内斗文化与自满文化使然。 在明朝时期,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凡事反求诸己死守旧的理念与方式、尊重权威怀疑新观念。中国人常常称自己的国家是 “ 中央之国 ” ,就是以为外国蛮人都不足取。只要是皇帝老儿在京城一声号令,举国上下包括各附属国都能俯首称臣,都能朝拜进贡,就不禁洋洋得意起来,哪里还要什么进取心? 即便是今天,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仍大有人在,就是很好的证明。 其三、实干兴邦,奢侈误国。 作为明粉,我承认明朝不论出于什么理由,修建两座皇宫劳民伤财都是不该的 ,而作为康熙帝等大清最高统治者,肯住二手房,已经不错了,尤其像满洲这种外来的,翻修了一下被农民军毁坏了的二手房,一住就是二百多年,到了后来国力强大了也没有再造,我觉得挺难能可贵的。 明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某些地方秒杀大清还是靠谱的。然而,各自的对手不同,所以结果也不一样。 明朝是从内部瓦解的,腐败、内斗是不可或缺的两大原因之一,所以,清军只需要轻轻一击就可以推翻明朝。而农民军也没有统治国家的理想国概念,只想能够安稳的种地就行了。 要说三大盛世,我倒是觉得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永乐盛世。开元盛世和康乾盛世根本就是浮云,开元后期一个安史之乱就搞得唐朝天翻地覆,康熙时国家的确是很富强,但乾隆感觉就太弱了。但是小冰河时期一直持续到康熙中期,那几十年清朝是怎么过来的?说白了还是统治阶层的问题。 而明朝的文官集团只关心少数人的利益,士绅不纳税,却疯狂的压榨老百姓,不顾百姓生死;武官贪生怕死,我们看作汉奸的群体,依旧是军人最多;更让人气愤的是,许多主管法律的官员,公开知法犯法,遂使官民对立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官民对立如此,再加上众部门党同伐异、勾心斗角,大明焉能不亡? 曾无比富庶的大明王朝,就此一夜坍塌了! ……
个人分类: 社会|1913 次阅读|4 个评论
钟祥·明显陵
热度 3 huailu49 2012-11-12 08:52
钟祥·明显陵
大明王朝共有16位皇帝,其陵墓中有13座位于北京北郊的昌平,1座位于北京西郊的玉泉山,1座位于南京东郊的紫金山南麓,还有一位皇帝(朱允炆)没有皇陵。这样算下来就是15座。此外还有3座皇家陵园,分别位于江苏盱眙(明祖陵)、安徽凤阳(明皇陵)、湖北钟祥(明显陵),统共算下来就是18座皇陵。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亲恭睿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明显陵的墓主朱祐杬是明朝第八帝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第九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异母弟、第十帝明武宗朱厚燳的叔父,正德14年(1519年)薨逝,享年44岁。生前为兴献王。那么其子朱厚熜如何又做了皇帝了呢?原来明正德16年(1521年)武宗驾崩,因其无子嗣,慈寿皇太后与首辅大学士杨廷和遵奉“兄终弟及”之祖训,恭迎袭封为兴王不久的朱厚熜进京入继大统,是为明世宗。 朱厚熜做了大明第十一位皇帝后,自立统嗣体系,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朱祐杬为皇帝。1521年推尊朱祐杬为“兴献帝”;1524年又加尊为“献皇帝”。 大明16位皇帝,自朱厚熜以下共有6位,均出自朱祐杬这一支。因此对于关注明史的朋友来说,明显陵还是值得一去的。 襄阳至钟祥没有直达火车,因此笔者一大早自襄阳乘火车出发,到荆门换乘汽车,10点多就到了钟祥。 钟祥2路公交一端是火车站,一端是汽车站(新车站),大家如果要去的话,可先乘2路公交至“地税局”或“水科所”站,再换乘6路公交即可抵达明显陵。
个人分类: 人文地理|488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大明官职表
huailu49 2012-7-12 15:22
[转载]大明官职表
个人分类: 读史笔记|4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应恢复“中国琉球自治区(或特别行政区)”
热度 1 limingyang 2012-5-5 14:22
1430年(琉球历: 宣德 五年)明宣宗赐琉球王姓为尚氏,史称“第一尚氏王朝”。根据琉球与明王朝的藩属关系,琉球每一代国王都需要接受来自明王朝的册封。 第二尚氏王朝的 尚真 王1469年(琉球历: 成化 五年),琉球发生内乱, 尚德王 被杀,第一尚氏王朝灭亡。1470年宫中的御锁侧官(管理财务的宫廷官员)金圆被群臣推举为君,并于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明朝报告“父丧”,1472年明朝使臣册封金圆(已改名为 尚圆 )为王,史称“第二尚氏王朝”。   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尚真王统治时期(1478年-1525年)为琉球的黄金时期,先后征服了八重山、与那国等岛。至1522年(琉球历: 嘉靖 元年)尚真王 平定 与那国岛“鬼虎之乱”后,琉球王国终于将势力扩张到整个琉球列岛,确定了北起喜界岛、奄美大岛,南至 宫古 、八重山群岛的疆界,即琉球史书中所称“三省并三十六岛”。 1654年,琉球王遣使臣到清朝请求册封。清顺治帝封尚质王为琉球王,琉球成为清王朝的藩属。 1847年(清宣宗道光27年;日本弘化4年),最后一位琉球国王 尚泰 继位。1853年5月,美国海军准将 佩里 (Matthew C. Perry)的舰队第一次到达琉球。1854年3月,佩里在《 神奈川条约 》的签订过程中要求日本开放琉球的那霸港口。日方表示琉球是个遥远的国家,日方无权决定其港口开放权。   1854年7月11日,佩里与琉球国政府以中、英两种文字签订开放那霸港口的条约。 琉球海上贸易受到冲击。 依据国际法琉球不是日本领土 ,日本凭什么在那里置县并宣示主权?尤其是这个贪婪成性的国家正染指我们的领土,默认琉球的被占只能助长它的嚣张气焰。更何况日本提出钓鱼岛属于日本的理由是曾经“隶属”于琉球,如果政府承认了冲绳法律地位的合理性,日本的钓鱼岛诉求就会变得合情合理,至少日本国内的人民会这么想这么看。因此,为钓鱼岛主权计,为琉球人民的合法利益计,为国际法尊严计,为和平正义计,中国都必须出面同日美交涉琉球主权,中国必须大吼“日本滚出琉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捍卫自己的主权;也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算是负责任有正义感的大国。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被动挨打,从不知道主动出击,甚至不懂得以攻对攻。一味地被动防守只能沦落为别人得陇望蜀的对象,“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正是软弱者面对强悍者的惯常结局。所以,中国可以不去欺负别人,如果别人欺负我们,就应该毫不客气地予以回击,这是我们的尊严,也是我们的权利,我们要让凌辱者明白——它们定要付出百倍于我们损失的代价!我们有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准则,难道我们介入琉球问题就干涉了别国内政?显然不是!国际法规定琉球不是日本领土,所以我们没有干涉日本内政,也未威胁日本主权;毫无疑问,琉球亦非美国领土,我们自然也没干涉美国内政;琉球还不是一个独立国家,我们的介入自然也不算干涉琉球国内政。既然不存在干涉内政问题,琉球又与中华存在极深的历史渊源,还被日本强行同钓鱼岛主权链接到一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义无反顾地参与到琉球问题之中呢?   琉球前后遭受日本两次占领,但琉球人的复国梦想从未泯灭,自始至终就努力着抗争着。冷战结束后,美国虽然在全世界支持、怂恿民族独立运动,如俄罗斯的车臣、印尼的东帝汶,但是,却漠视琉球复国运动, 想借此挑拨东亚国家的紧张关系 ,担忧中国日本韩国之间的最终和解。而中日之间恩怨在琉球群岛上开始,也必须在琉球群岛上结束。让琉球群岛成为和平自由中立的国家,成为东方的瑞士,将使亚洲太平洋地区成为最美丽和平的弧!   日本刚刚占领琉球时,为扑灭琉球人的国家意识和独立风潮,它不择手段地使用了各种软硬兼施的方法,强行推行“日本化”。那时琉球人的汉化已经很深,虽然经过日本七十年的“皇民化改造”,但是数百年积累下来的中华文化依然根深蒂固。琉球人使用与日本完全不同的汉语方言——琉球语,风俗民情、社会人文依然属于中华文化,口音属闽南语和台湾语系,更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采用的是中国的农历年号,节日喜庆也与中华文化大同小异。二战后期,美国进攻琉球本岛,日军强迫琉球人跳崖自杀,或干脆打死琉球人来应对琉球食物的缺乏。这次战斗使琉球人口减少四分之一,大约20万人战死。日军在最后关头“极有远见”地驱散了琉球独立的最后象征――王宫卫队,王宫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琉球立国以来所有王家典籍文献档案被一把火烧光,琉球七百五十年的文化积累由此尽数丧失。1972年美国将琉球“转让”给日本后,为彻底消除中华文化,日本强制推行“国民义务教育”、穿日本服装、吃日本食品。每一个琉球孩子必须进入只能讲日语和学习日本文化的学校,接受至少十年的奴化教育。为了消灭琉球语这一汉语方言,从小学起在每个班级制作三张“方言卡”,谁讲琉球汉语方言谁就会领到卡,持卡者直到发现其他讲方言的人,才能传给下一个,放学后最后持卡的三个学生必须留下来打扫教室。因此,许多拿到卡的小学生不惜和同学打架,逼同学用方言脱口说出“好痛”或“混蛋”以转移卡片逃避惩罚。这样使琉球“日本化”到现在,琉球人依然没有忘记历史忘记祖先。事实上,多数日本人并不认可琉球人是日本人,他们认为大和人才是真正的日本人。因此日本政府并不在意琉球人的死活,驻琉球的美军多次强暴琉球妇女,琉球人民多次示威要求美国撤军,日本政府一直置若罔闻。   1996年8月,琉球美军基地的三名美军士兵合谋强奸一位年仅12岁的琉球女童,引发了琉球空前的反美浪潮,已振荡了多次的“琉球独立”运动又成为热点,琉球人在街头巷尾热烈地讨论。书店里一本名为《冲绳(琉球)独立日》的历史书开始畅销,号召琉球人争取独立出日本,它用历史向人们诉说“我们不是日本人”,用无可辩驳的资料讲述着“琉球国的历史”。9月8日琉球人对“美军基地存废”进行公投,琉球调频广播电台“沟通”就“琉球是否独立”展开民意调查,琉球独立的呼声又掀起了新的高潮。公投结果显示:人们一致投票决定不接受美军基地,更不接受日本政府“代做的决定”。这使日本高层一度如热锅蚂蚁,最后又是给予琉球巨额财政拨款,又是像对外国元首一样郑重接见冲绳县知事(县长),并一再道歉,连哄带骗才蒙混过关。1997年3月,就在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访问日本之时,驻琉球美军又传出强暴、虐待琉球妇女丑闻,一名美军士兵将一名琉球妇女从头顶上扔出去,落在床上摔坏了好几根骨头。4月17日,琉球居民团体代表一百人,穿着不同于日本人的琉球民族服装,拿着象征着琉球民族的传统乐器鼓和三弦琴,在审议美军驻军法案的日本国会前声嘶力竭地抗议。但是,日本国会不顾琉球人的强烈反对,强行通过了“美军驻琉球法案”,强制那些不愿将土地租给美军的数千户琉球人租出他们的土地。这样,琉球哗然,要求独立的呼声更是持续高涨。   尽管国人对琉球问题所知甚少,政府也从不进行张扬,但是抗战期间的国民党政府却予以多次申明。1938年4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日本自明治以来,早就有一贯的大陆侵略计划。过去甲午之战它侵占我们的台湾和琉球,日俄战后吞并了朝鲜,侵夺了我们的旅顺和大连……它以台湾为南进的根据地,想从此侵略我们华南和华东;而以朝鲜和旅大为北进的根据地,由此进攻我们的满蒙和华北。”1942年11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在重庆举行记者招待会,指出日本所侵占之土地均应于战后交还原主,“中国应收回东北四省、台湾及琉球”。1970年美日背着中国签定《美日旧金山和约》,拿中国的领土作交易,私相授受,把琉球连同钓鱼台的“施政权”转给日本。但这遭到了土地主人琉球人的群起反对,他们“聚哭于闹市”,连夜集会向美国日本抗议,数度组团到台湾向蒋中正哭诉陈情,代表团用汉语恳请蒋总统看在同是“一家人”的份上,在联合国仗义直言,准许琉球独立或并入中国版图。尽管这种琉球“交还”方式并无任何国际法以及当地投票依据,曾经受国民党公开支持的蔡璋“琉球复国运动”还是持续了很长时间。也许正是如此,国内熟悉琉球问题的公民大都主张琉球是中国的,应该回归到中国的版图之内,但这恰恰与琉球人的复国主义主张相违背。   琉球复国运动认为:琉球自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他和中国以及朝鲜,东南亚各国关系密切,尤其与中国,简直形同手足。中国五千年文明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琉球一直使用汉字和汉语,积极参与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吸引中国的能工巧匠来琉球教授技术,使得琉球的文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琉球是一个主权独立的王国,琉球人民始终对中国抱有良好的感情。回忆以前的那段历史,清政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还对日本占领琉球的霸道行为积极奔走、抗议和交涉,尽管最后无奈地放弃。中国为琉球作出了该做的一切,我们始终不会忘记这段感情。日本的侵略给了琉球很深的创伤,琉球的历史和文化遭到了彻底的毁灭,琉球人民陷入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当中。对于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坚决予以谴责和抗议,也希望中国政府能看在数百年的关系史上给予琉球独立以更大的帮助。琉球复国运动是一个需要中国人民帮助和作为后盾的政党,希望双方能加强沟通,积极宣传琉球的独立思想,把琉球从日本的奴役统治中解脱出来。琉球是个非常独立的王国,也是一个非常爱好和平的王国。   琉球复国运动的基本纲领有以下五点:一、琉球自古为主权独立的国家,琉球人民不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殖民统治;二、恢复琉球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建立琉球国;三、在必要时期将和其他政治组织或团体协商成立“琉球国临时政府”;四、琉球光复后采用的政治制度要广泛征求各政党的共识和民众的意愿;五、反对任何个人、团体、党派、国家对琉球国独立性的质疑。琉球复国运动始终不渝地为琉球恢复独立而奋斗! 琉球国受 明朝 、 清朝 的 册封 ,属于明清的藩属。同时琉球国亦向日本的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琉球与朝鲜的贸易关系也非常频繁,仅次于中国,日本。除此以外,琉球还与周边国家如 暹罗 (现在的泰国)、 土耳其 、 巴基斯坦 、马来西亚、 爪哇国 、 苏门答腊 、 马六甲 、占城、越南、 吕宋 等国进行外交和贸易交往,琉球国与暹罗国、爪哇国进行过官方文书“咨”的交往。在近代,1860年以后,琉球与美国和 英国 有过官方接触,并签署一系列开放口岸的条约。 与中国    元世祖 登基之后,派遣使者赍诏书去晓谕琉球,但是因为路途遥远,风险很大,所以这次的行动没有成功。   琉球按司察度于1372年(明 洪武 5年)向明朝皇帝 朝贡 ,受册封为 中山王 ,改 流求 国号曰琉球。至于国中官守之职名,人员之进退,号令之出入,服制之法度,都由 琉球 自己管理,明政府概不 干涉 。   从1372年以后,琉球国一直使用明朝和清朝的年号,奉行明清正朔。直至清光绪5年(1879年),日本强行“废球置县”为止, 琉球国 的官方文书、与英法荷订立的外交条约、正史等,都是用汉文写的。其国都首里城的宫殿,都不是 坐北朝南 ,而是面向西方,表示其归慕中国之意。琉球人也与 日本人 做生意,但每逢中国册封使到琉,必禁用假名、和歌、 宽永通宝 (日币),改穿 唐服 。 与明朝 明史对琉球的历史记载最详实。1372年(明朝洪武5年、日本文中元年)正月,明太祖命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 “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明朝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明朝以皇帝 诏书 形式正式告知琉球列岛上的国家,位于中部的中山国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随载入朝,贡方物。朱元璋 回赐 当时明朝实行的历法《大统历》及 文绮 、纱罗。此后琉球几乎每年都来朝贡。1392年(明洪武25年、日本 明德 3年),三国向明派遣了留学生。明为了使留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关怀,分季节给他们衣服和住的帷幄等等东西。当时琉球向明朝派遣 留学生 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琉球人随朝贡使团前往明朝,所带的货物往往会因为没有报关而被负责海关的官员查没,造成很大损失。1436年(明朝正统元年、日本永享8年),琉球使者称所携货物都被官方的管理机构贪污了,希望皇帝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明朝皇帝令有关部门按照市场价格给了他们很高的费用,算作收购。在以后的交往中,琉球王国对明朝形成了一种贸易性的依赖情况,所以往往一年前往明朝进行多次“朝贡”,这其实是贸易,明朝政府“虽厌其烦,不能却也。”   在琉球遇到海啸、暴雨、以及 台风 的侵袭后,明朝政府除了给来朝贡的使团很多的援助物资外,还要求琉球朝贡期延长至十年一贡,以便 休养生息 ,但琉球为了能和明朝继续 贸易 ,以便国内经济的恢复,还是坚持一年一贡或隔年一贡。   琉球在与明朝的交往中,吸收了明朝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在文明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特的音乐,崇尚 佛教 ,在岛上修建了 崇元寺 。宫殿和民房的建筑是带有海岛风格的明朝 古代建筑 模式。   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日本战国时代后期),倭寇猖獗,在明朝东南沿海侵扰。琉球王协助明朝破倭,不时向明朝提供倭寇的动向,琉球王世子 尚元 还对从浙江败还抵琉球境的倭寇,“遣兵邀击,大歼之,获明朝被掠者六人”送还明朝政府。受到皇帝的嘉奖。   1609年(明朝万历37年、日本庆长14年),日本侵入琉球,大掠各地的宝物并俘虏国王,当时琉球王侍从写的《喜安日记》记载:“有如家家日记,代代文书,七珍万宝,尽失无遗”。萨军将琉球王 尚宁 等百余人俘至 鹿儿岛 ,达三年五个月,逼迫尚宁王屈辱地承认向其“进贡”。同时还强行割占琉球北部五岛,给琉球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即便如此,也尚未改变中琉关系。明朝礼部官员“乃定十年一贡之例”,但国王还是每年都遣使朝贡。其年,日本有进攻 鸡笼山 (台湾古地名)的计划,间接还要侵扰福建,尚宁派遣使者告诉明朝政府,皇帝诏海上警备。   明朝衰败之后,琉球国还是朝贡不绝,直到南明唐王立于福建,还继续遣使朝贡。明史赞扬琉球国:“虔事天朝,为外籓最。”   琉球曾经协助明朝剿灭倭寇。琉球与明朝非常的关系和密切的交往,使得在明朝实行海禁之后还能通过琉球这扇窗口了解日本和东南亚海上国家的一些事情,增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   由于琉球的国土狭小,人口少,物资匮乏,所以军事上没有长足的进步,但有一定的常备军,即王宫卫队,这些军队保持了很高的 战斗力 ,对保护琉球和参与明朝剿灭倭寇的战斗中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军队的数量少,没有抵挡住日本的入侵,国王被掳。   琉球国王形容与明朝的关系是“父子之国”,但实质是琉球的每次的朝贡都是在明朝当时薄来厚往的“天朝观念”中进行的。所以琉球在与明朝的朝贡形式的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所得物资销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是琉球成为东海之上一个必不可少的贸易中转站。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的日本和明朝的关系恶化,明朝的倭禁很严,禁止和日本人贸易,但日本人的奇缺物资还是通过当时的朝鲜和东海之上的贸易王国琉球那里得到及时的补充,琉球也在与明朝交往的国家中形成了重要的一环。
个人分类: 观点|2822 次阅读|1 个评论
工业革命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2-2-7 12:54
工业革命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 ——明朝的土壤里是否会自发的很快萌发出资本主义? 工业革命出现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的变革、工业革命发生是必然的。 但是商品经济、工业革命发生所需要的一系列条件齐聚在近代欧洲,这里面却有很多偶然性因素。工业革命的出现并不是人们有意为之,也不是人们准备好了的。这也是早期的重商主义经济学家所设想不到的。 西方工业和科技革命在思想上是建立在对中世纪封建神学的反思上的。而且工业革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然。欧洲工业文明是建立在中世界晚期封建农奴体制瓦解、城市再度兴起以及外部大量金银的流入所促进的消费浪潮之上的,这样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工业革命的萌芽是纺织工业(为了满足伊比利亚封建主的奢侈需求)以及造船,从而使工商业向城镇集中。由于造船和城镇燃料对木材的需求使得木材开始变得稀缺,人们不得不开始利用一种新的资源煤炭作为燃料,从而有了矿井排水的需求。而为矿井排水是蒸汽机出现的一个原因。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纺织工业首先由手工劳动转变为机械化大生产,资本主义从而取得了对封建主的胜利。 但是中国儒学没有经历过这种思想启蒙。而且与中国不同,从中世纪起欧洲就是分裂的,不是铁板一块,这自然使得新的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在某些地方容易萌芽。即使明代所谓已经出现了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 。中国的农耕文化在没有外力介入的前提下,自给自足就会逐渐消融人们的进取心。当然,如果没有外部因素,当中国的剩余农产品或剩余劳动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中国也会自发的进入发展商品经济与产业革命的阶段,但是 16-19 世纪显然不可能。当然历史不能假设 ..... 中国率先工业化似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明朝皇族亲王的力量一直非常强大,皇庄遍布全国各地、占有大量的土地与人口。工商业的发展,就会谋取更大的利益,当与威胁到皇权与皇族、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时候,皇帝和官府还会资本主义继续萌发吗?明朝皇权增加了而不是消弱了,相权被削弱以致彻底废除,在明之前,中国的政治体制还可以认为是总统 - 总理制,相权可以分担一部分国君治理国家的责任。而明清则转变为“总统”制,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嘉庆(严嵩专权)、万历、天启(木匠皇帝、魏忠贤)三朝皇帝不理朝政只是因为皇帝的个人因素,似乎只是偶然事件,是因为皇帝的个人因素,而不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如果非得说这是君主立宪。清初和清末至少还有 5 个皇帝(关内 10 帝的 1/2 ) 70-80 年的时间里皇帝都不能亲政呢?我还觉得康熙初年四大臣辅政更有内阁民主的意味呢?并不能说明明朝政治里有着君主立宪的因素。此种情况下皇帝不理朝政,实际上有助于皇帝身边内侍(宦官集团)的做大。有明一代,宦官专权和厂卫特务统治是明朝政治中最不好的地方。明末实际上是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斗争,但是从两党的斗争中似乎发现不了明末资本主义如何自由萌发。所谓文官集团也是科举取士的产物,似乎看不多多少资本家的色彩。中国历朝历代中文官集团地位最高的是宋,其次是明。但这两个朝代国防都是最差的,皇帝依仗文官集团其实也不是为了“君主立宪”而是害怕武将拥兵自重谋反,虚外守中也是皇帝专权的表现。但是明朝还有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之间的斗争,还有特务统治,因此文官的日子并不好过,说不好就要掉脑袋。就是中兴明朝的一代权相张居正最后也落得被抄家的命运。 资本主义即使继续萌芽但这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几十年肯定不够。中国先于欧洲进入资本主义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 1644 年的时候,英国已经资产阶级革命了。因此,大明王朝即使再继续折腾 100-200 年,但西方殖民者东来时,可能遇到的是一个分崩离析的中国就像莫沃尔王朝一样。 而且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过程肯定会为农民革命所摧毁。因为崇祯朝以前,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了。大规模农民战争的客观结果是使自耕农重新成为社会的主体部分。自耕农使土地与劳动者重新相结合,自给性生产取代了商品性生产。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需要的两个必然条件——自由劳动力与资本积累,显然只有在自耕农破产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因此,明末农民大起义必然会造成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走向其历史的反面,历史在新的起点上开始轮回。清朝的统治机构不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继承了明朝的传统(这些也难怪对于刚刚走出森林的通古斯部落而言至于这么庞大的国家实在是太过于庞大了,因此他们只可以向当时周边最先进的文明体 —— 华夏学习),在东方大地上一个新兴的强族都未引领华夏民族走入工业文明的时代,更加守旧、更加保守的汉族士大夫更不可能。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4031 次阅读|1 个评论
宋朝战不过辽,金, 明朝战不过清的主要原因
lijinghui 2010-9-29 13:14
(1) 处于冷兵器时代, 一匹好的战马相当于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一辆重型坦克加一门加农炮, 相当于现在的一架战斗机加一架重型轰炸机. 辽,金时期草原上的战马大都已改良成为汗血宝马, 中原的战马大多还没有改良为汗血宝马(虽然汉武帝时,唐太宗时做过一些努力). 一句话, 辽,金时期, 中原的战马不如草原上的战马. (2) 草原民族,所有男子都是骑兵(全民皆兵). (3)汉人太迷信古人的兵法,大多不能做到打仗时随机应变. (4)朝廷不重用会打仗的人. 会打仗的人多受到迫害,打击,和排挤. (5) 对武器的发展不重视. 箭刀不利,弓不强. 对战马的改良不重视(汉武帝,唐太宗重视对战马的改良). 还有,战车,投石机,大型弓(比如五千斤弓),等等, 这些武器汉人由于受儒家思想的束缚都丢到了九霄云外. (6) 汉人欺负少数民族的人. 辽是不堪汉人的欺负才反叛的. 同样,瓦刺(有土木之变)、清(清朝代替明朝)的反叛也是不堪汉人的欺负才反叛。 (7) ... ...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史
fuhonghai 2010-4-11 20:44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明史,也许是从读了朱东润先生的那部四大传记之一的《张居正大传》开始的吧!作为统治这个庞大疆域的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的 276 年确实有很多与其他王朝不同之处。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大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而朱元璋却是结结实实的贫农出身,一无本钱二无相貌,但就是这位要过饭当过和尚的贫农却开创了大明 260 多年的基业。朱棣这位乱臣贼子,死后庙号居然敢称明成祖!他的儿子,明第三位皇帝,朱高炽,是一位曾患有小儿麻痹症且有眼疾的残疾人。明光宗朱常洛,万历皇帝的儿子,上任仅 29 天就死去,留下了明三大疑案之一的红丸案。同样明朝的政治制度也有很多非常之处。明太祖废除了宰相,朱棣实行了内阁制度。明朝实行两京制度,即存在北京和南京两大政治中心。明代的南京同北京一样保存了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机构,这与北京的配置完全一样。不过南京的这些机构大多是没有实权的赋闲人员组成。明朝的文官集团及言官集团的厉害也是和其他王朝有的一拼的! 在这些之中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言官和文官集团的实力。他自明开国到灭亡始终是一股重要的力量,左右着明的政局变化。文官力量的崛起主要原因在于明科举制度的加大,科举制度是平民百姓走向仕途的重要途径。明科举制度的录取人数比以往都多,他们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后终于可以为朝廷效力,在朝堂上就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力量。 文官制度的产生与废除丞相制度有很大关系,当年朱元璋因胡惟庸案把丞相制度废除,自己则废寝忘食的工作总怕大权旁落。当时虽有内阁但是阁员的品级只有五品上下,到了洪熙年间朱高炽把阁员来了个兼职使得他们的权利急剧扩大。使得大权逐渐的落到了内阁手中,各院基本上全部来自进士出身的翰林,以后形成了非翰林不能为大学士的传统,由此文官集团产生了。 与文官集团的产生密切相关的就是宦官集团的产生。明朝宦官力量的兴起和文官集团的形成几乎是同步的。当皇帝感到文官集团的威胁后他们就会寻找人来巩固自己的势力!最后他们选择了宦官。一提到宦官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不学无术、祸国殃民。虽然明朝的宦官并不是历朝最厉害的,但是明朝的宦官尤其是高级别的却是最有文化有知识的。这主要得力于 朱瞻基他在大内设立学校供宦官读书。明代的宦官最高级别的有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明代司礼监秉笔太监就是负责批红的!可见没有文化又不识字是不可能到达太监的最高位的!明万历年间的冯保还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明朝的宦官专权并没有达到唐代的那种地步,大权仍然掌握在皇帝手中,杀太监也易如反掌!英宗时的王振、武宗时的刘瑾、嘉宗时的魏忠贤都被皇帝喀嚓了! 再就是言官,一提起言官我们就会想到冒死直谏的大臣想到为国家为人民而耿直向皇帝提建议的人。而明朝的谏官却比他们差远了,明代的政治有很大的相互制衡性。明朝的谏官除了御史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机构即六科给事中。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分别监督六部的。言官的品级虽然不高但是他们谁都敢参上到首辅下道普通官员,他们的谏言有很多事没事找事!言官也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隆庆年间高拱对付内阁其他阁员就是用的言官的嘴!说死你!! 刚说到明朝的政治有很大的相互制衡性,明朝与其他一样设有六部六部中以吏部和刑部的地位最高,以六部制约内阁同时还设有都察院御史制约六部,以六科给事中制约都察院。明朝的监察制度可以说是一绝。同时明朝也把特务制度发展到了极限,锦衣卫、东西厂。在当时都是说起来让人为之变色的地方。 再来说说明朝的几个当家人,明朝的这几个皇帝留给大家印象的也就是放牛的朱元璋、造反的朱棣、上吊的朱由检。明朝真正有作为的皇帝寥寥无几。像著名的万历皇帝整整 20 年不上朝,这也许是明朝灭亡的序曲,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也许正是展示的这个时期的历史。还有就是就誉为亘古第一顽主的朱厚照,那绝对是玩的没边了,最后也把自己的命玩丢了。和宋徽宗一样,明朝也出了为奇人皇帝,不过他的拿手活不是画画而是做木匠活。那是相当的牛。魏忠贤就是在这个时候把奏章拿给他老人家看,结果皇帝很不耐烦的说:你看着办就行了。明朝的皇帝虽然混蛋居多,可是仍然国祚长运,主要原因还是上面的说的文官的力量。他们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为的就是能够报效国家。 读明史资料的来源主要是《明史》,明史的编撰经历了清初的几朝最后由张廷玉成稿,故又称张廷玉《明史》。再一个官方的资料就是《明实录》,它记录了明代历朝皇帝的生活起居。同时还有明代知识分子的笔记资料。但是读史的过程中应该明辨是非仔细琢磨史料的记载是否真实。在封建时代的史书修订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是后朝为前朝修史,所以总有阶级的局限性。但是总体还是比较客观的。这也是读史的意义所在,我们并不是读流水账而是将自己置身于历史之中,深入分析史书的记载。这也就是所说的:读史可以明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霞客行·黔之旅@006--花溪与天河潭
kingstar 2009-8-30 10:53
花溪距离贵阳也就只有20多公里的路程,是都市人们难得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天然秀美。园内山环水绕,天然凝碧,竹树繁茂,四季花香。里面还有著名作家巴金当年与萧珊新婚度蜜月时的住处,历代文人和国家领导人留下许多诗词题咏。陈毅元帅1959年游花溪时,就兽赞美道: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生动逼真地把花溪公园的特点概括了出来。 这里钓鱼的、游泳的、早锻炼的大人,嬉戏的儿童,各得其乐,这里更是摄影师的天堂,举着相机到处采摘色彩。初闻花溪之名是在宁波,因为吃过一回的花溪王牛肉粉,味道感觉甚是浓辣,后来在在全国走,也见到许多地方也开了很多分店。但当我在这醉人的初秋季节来到花溪,漫步在这林荫大道,站在这清清溪水旁边的时候,思维上怎么样也不能把这充满了浪漫意味的名字和这汤浓汁厚的牛肉粉关联起来。 花溪这个地方并不大,也就是一条宽约二十来米的溪水,弯曲盘旋在贵阳的丘陵地带间,清澈透净,仿佛一条轻轻挥动着的碧绿玉带,而平静的水面让人丝毫也感觉不它在蜿蜒流动,只能从水底的水草轻轻摆动的姿态去猜想水流的柔缓了。溪水的神奇地方,在于即使寒冷冬季也能够保持暖和,开始都不相信,及至到溪边,下到河边看到男男女女在溪水里畅游,然后再亲手掬捧清水,虽然初秋季节在高原上已经很有些凉意了,但却感到水温真的还残留着一些夏天的暖意,看来前来游泳的人们和水面的野鸭才真正知道这花溪水暖。 赶集去的苗家大娘 晨练好的人真好当路拦下,省去菜场喧哗,一举两得。 悠然垂钓者 水光潋滟与我的倒影 百步桥 天河潭位于贵阳市西南,车程半个多小时,景区分为水洞、旱洞和外景区三部分,兼具了黄果树瀑布之雄、龙宫之奇与花溪之秀,集飞瀑、清泉、深潭、奇石、怪洞与天生石桥于一身,不过,综观这一景区,山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潭,恐怕还是它的主要特色。有人说,天河潭景区把安顺龙宫、织金洞、黄果树的妙处集于一身了,只是具体而微罢了。 树丛间瀑布就不经意流泻下来 美是美哉,但气势不够。 景区外围的铁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难道真是传说的桃花源? 钙华 小黄龙 如果旅游也能够这样,那才是我真正向往的旅游。 板岩属浅变质岩。本着降低成本、就地取材的原则,板岩作为一种天然建筑材料,在这里得到了广泛应用。 景区大门有它的身影 围墙也用它 甚至瓦片也用它 光阴的故事,旅途中思想开了小差。此情此景不禁想到了罗大佑和他那首耳熟能详的歌: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 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圣诞卡 年轻时为你写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 过去的誓言就象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 刻划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流水它带走 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两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遥远的路程昨日的梦以及远去的笑声 再次的见面我们又历经了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旧日狂热的梦 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依然的笑容 流水它带走 光阴的故事 改变了我们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忆的青春 是啊,人在旅途,如果没有偶感,那是空洞的;如果没有偶遇,那是糟糕的;那么感慨之后又有了偶遇,呵呵,那才是完美的。天龙屯堡本不在我们的行程中,但我又很憧憬贵州西部,在那巍峨峻峭的大山里,保存着得一种距今600多年的地方民俗屯堡(念pu)文化。据导游介绍屯堡民俗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军征南之后的调北填南策略,在征服了南边的元朝梁王之后,朱元璋为了长久的控制西南,在刘伯温的倡议下,在江浙广募兵士,让他们携妻带子远徙贵州,居住在各地卫所中,平日亦兵亦民,自己耕作土地。经过600多年的继承与发展,延续了近20代的屯堡逐渐演变成为了独特于周围众多民族(苗族、侗族等)的一种独特民俗文化。 一起来沐浴大明遗风吧 她们在歌唱,忘了录音。 具有明代服饰特征的衣裳:宝蓝色的大袖长袍,外围条深蓝色的围腰,腰间系一条黑色腰带。 喜欢坐花轿 恍如时光倒流,她们现在固执地保留着家乡的一切,特别是服装最纯正的明代凤阳汉装,那是朱元璋老家汉族妇女的正统装束。女人们的发型也仍然是明朝的三头,是一种前发高束形似凤凰的发型。年青的已婚妇女包白色头帕,象征着白头偕老,而老年妇女则包青色头帕。 她们的鞋也极有讲究:布底、鞋帮呈月牙形,鞋尖饰有花鸟图案。这样的穿着很容易被认为是少数民族的。但是当我问她们的时候,她们很自豪:我是老汉族的。从脸部表情可以看出屯堡人依然保持着一种汉族道统的优越感,不仅不改服饰,而且不与本地人通婚,这又使得屯堡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至今。 她们叫嬢嬢,我也从小叫我的姑姑为嬢嬢的。心底里的一种亲切感 【本文完】下回预告:贵阳甲秀楼。
个人分类: 国家地理|5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代广东农村的“桑基鱼塘”
蒋高明 2009-7-5 01:12
蒋高明 近读王双怀著《明代华南农业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2),有以下关于桑基鱼塘的精彩介绍。 明朝前期,果基鱼塘较多,桑基鱼塘相对较少。据文献记载,明初广州府所属八县有畦桑。洪武十年(1377)夏税畦桑仅40751株。其中南海县大榄等坊栽小黄桑15292株;番禹县慕德等里栽植7167株;东莞县延福等里栽4128株;增城县庆府里等栽2779株;香山县良宇等里栽1000株;清远县清平里等栽3000株;其余为新会县等县所种。但广蚕岁七熟,润则八熟。基种桑,塘蓄鱼,桑叶饲蚕,蚕矢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明代中期,桑基鱼塘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加之广州丝绸对外贸易的刺激,桑基鱼塘有了很大发展。据《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第三册速收集的资料统计,万历九年(1581),南海、顺德、番禹、新会、三水、香山、高明、宝安、东莞等九县的课税鱼塘达159828亩。明代后期,澳门港的开通对广东蚕桑业也有所刺激。到明朝末年,桑基鱼塘在广东的基塘中已处于主导地位。崇祯十五年(1642),仅顺德县的种桑面积即达58094亩,其他县份桑基的发展可想而知 (p251-252)。 笔者最初听说桑基鱼塘这个词,是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这个词几乎是和北京留民营生态村是同时听说的。那时,山东大学植物专业81级的19名学生分成了生理学和生态学两个方向,选生态的是八个人,笔者从那时就选择了生态学,从此没有改变过方向。当时。我先入为主地认为,桑基鱼塘是近代的事情,或者就是与留民营一样是上世纪80年代,是政府推广的形象工程。这个错觉一直保留到今天。今读王先生的书,才知桑基鱼塘却是明代的事,显见是我的孤陋寡闻了。 珠江三角洲由东江、西江、北江三江冲积而成,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然而,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繁。当地人民根据这样地形特点,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既减轻了水患,又利用了自然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如今,挖沟排水压碱的办法在北方滨海地区至今依然有人采用,可见,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的积累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桑基鱼塘如今已有了六七百年的历史(有人认为在南宋时期就有桑基鱼塘雏形了) ,非常可惜的是,这一利用生物链原理和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几天在广东越来越少了。    桑基鱼塘是人类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绝好例子:桑固定太阳能并合成碳水化合物-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在这和生态循环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环境污染。 如果今天的人们来做桑基鱼塘这个项目,很可能的情景将是:在农田用化肥并覆盖农膜种桑,农药除虫;在专门开辟的池塘用饲料添加剂喂鱼;蚕粪废弃造成环境污染;带农药的桑叶养蚕;生病的蚕用抗生素或其它兽药来医治。长期接触农药和添加剂的农民逐渐患癌症,如果将所有的成本都加上,传统的桑基鱼塘与所谓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哪一个效益更大呢?这非常值得科学家去研究。即使桑基鱼塘的直接经济效益稍低些,该模式保护生态环境和挽救农民的生命这两个功劳难道不该考虑在内么?杀鸡取卵肯定立竿见影,难道我们就要短视地不等鸡下蛋,就要它们的命吗?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呼唤更多的桑基鱼塘。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9090 次阅读|1 个评论
明朝驿传公务通行证与今日铁路公用乘车证
weberfrank 2009-3-24 17:12
详见,范文博的交通专业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120660100btzk.html
个人分类: TRANSPORTATION|3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