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通行证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通行证

相关日志

求助科学网读者的帮助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9-4-6 08:30
求助科学网读者的帮助 蒋继平 2019年4月6日 这篇博文是为我的一位外国同事写的。 今天在送别宴会上, 他谈到了离职后要回自己的故国, 尼泊尔, 生活。当我问他为什么要回尼泊尔而不住在美国时, 他说他可以合法地在美国生活到死, 因为他有美国护照, 是美国公民, 但是, 他人生的一个追求目标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他认为尼泊尔的信仰环境比较有利于他的这个人生追求。 他继而谈到, 他打算到中国的西藏进行拜访交流。 可是, 他说到西藏需要特别通行证, 问我知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我被他的问题难倒了。 我确实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所以, 我求助科学网的某些到过西藏的人, 告许我是否需要这样的特别文件,如果是, 如何才能办理这样的文件。 这个同事还对我说, 他目前去中国的有效签证到2023年, 还有四年时间。 虽然我在中国有很多亲人和朋友, 但是, 我好像没有听说他们中有到过西藏拉萨的经历。 故此我出此下策, 希望现代媒体为我排难解忧。
个人分类: 万花镜|2603 次阅读|7 个评论
当上新科副研究员
热度 1 lulingkxw 2015-12-16 00:11
今天,我听会长说,已被通过了“副研究员”职称,它是没有特定专业限制的“副研究员”。真是令人欣慰!我知道,上帝一直在眷顾着我。 这是在许多贵人的帮助下,让我的跨学科研究工作获得的一张“通行证”。我感慨,“中国民科”变成“副研究员”的过程是那么曲折。如果不是在特殊的时期,特殊的政策,特殊的工作条件下,还遇到了许多贵人。那是不可能的。 感谢评委们!你们给我提供了新的机会。职称,在我看来,它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路线,通向某个“科学山峰”的登山“通行证”。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快地攀登上那个山峰,我要到原路上找回我的老朋友,找到更多的新朋友,也需要多借鉴他们的登山经验。但我要告诉他们:我发现登山还有另一条捷径,捷径沿途风景无以伦比。我要去好好说服他们一起走新路、分享这里的美丽景色、更省力地去登山!
119 次阅读|1 个评论
写在2014最后一天,与同学们共勉
markerfree 2014-12-31 16:00
写在2014最后一天,与同学们共勉 人才不是培养起来的,而是自己成长起来的。不管环境如何都要拼命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2014的最后一天,希望大家不用干别的,可以好好思索一下,过去的一年里,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想做应该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又有哪些失落和遗憾。 只有总结才能有提高,才能找到方向。 要相信自己,你的努力永远不会白费,尽管有时候它来的晚些,你要相信,它肯定是在路上。 或许你已不再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不再相信寒门能出贵子,所以不去努力,所以就逃不脱命运的安排。沉溺于命运决定一切的的状态。 努力是信号肽,是向成功之路的特别通行证;努力是小RNA,它会介导剪切掉一切试图表达的负面RNA;努力是去甲基化酶,是启动子,会启动你所有积极的基因的表达;努力是水解酶,它会融化掉你所有的不开心;努力是重编程过程,会使你重新拥有全能性; 努力是磷酸激酶,会启动你前进方向的下游通路; 不能老是埋头前行,也要时常抬头看路,方向是不是和目标一致。 还是不是一直在原地徘徊,等待一些祈愿一些唾手可得的东西。 明天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向过去告别。 在新旧交替的时候,回顾一下,总结一下,你们都是优秀的,在某一方面,总是有强于其他人的的地方,请别放弃,继续坚持,不足的地方在新的一年慢慢进步,只要你在路上,总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 走到今天,是靠你们的坚持,是靠你们过去的努力,是你们心中的那份坚持和执着,未来的位置则是要靠你们现在的努力。 心中要永远都存一份信念:我能行! 仰足以事国,俯足以齐家。
2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文化是管理的最高“灵魂”
wangbing187717 2014-11-2 14:35
谈文化是管理的最高“灵魂” ——环评、安评或许已成为企业破坏环境和不安全生产的通行证 好久没来写博了,先说说原因,最近一直忙着有幸参与和学习一些环保类的“软科学”类课题,大多涉及到环保体制、制度等。虽然本科 3 年学过一丁点儿环境类的知识,但是都基本是皮毛,而且还甚少,所以参与这些课题和环境类的同学相比还是差很多。但是通过近 3 个月的摸索和老师、同学的交流,对环保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算是基本有了大致的了解,顺便谢谢老师和环境同学的帮助。下面就谈一点自己关于这段经历在知识和认识上最深的感悟——环评、安评或许已成为企业破坏环境和不安全生产的通行证,也许不正确奥。由于课题组安排我做的部分大多涉及的是具体改革和制度完善创新的,所以至于其他组员做的体制和制度的现状(问题)都需要研读,所以体制和每条制度算是了解的比较透彻,感触比较全局、系统化。为什么选择环评和安评谈呢?因为参与的 2 个课题都涉及到环评,而且本人觉得安评和环评在我谈的这几方面均有很高的相似性,所以下文就以环评为例谈谈。 我们最初接触环评是在大学上《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时,看到老师 ppt 上展示的一本厚厚的环评报告书,里边满满的数据、公式、分析等等,我觉得环境影响评价真的是一个很有科技含量的东西。不可否认,环评制度创立之初是好的,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环评”已经渐渐背离了当初被创造时的纯真摸样。环评,不再是环保部门的“审批依据”,而是企业破坏环境的通行证。可能有很多人对此话不能赞同,因为环评报告明明可以提出要求,确保企业不破坏环境。但这看似简单,其中的问题却很多。由于时间和学识关系,以下只列举几点。 1 、首先谈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环评不是政府行为,而是政府强制企业的行为,说白了,我们做环评是企业花钱,而不是政府。虽然环评工程师相继出台道德准则,但又有多少人恪守职业操守,又有多少人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去做一本环评报告书。我们收企业的钱,为企业服务,为企业规避一些不易通过审批的环节。最后,我们每一本环评报告的结论都写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本项目可行。环评不再是审批的依据,而是沦为项目可行的依据!(其实就是和一直想的企业安全投入问题一个理:企业治病,政府买单这条路怎么样才能走出来?【这句话谈企业安全投入,环保也相同】,反正都得花钱,那为啥不国家直接收了再投,这不变得效用价值高一点,而且企业主动性也大大提高了。) 2 、其次,从大气导则修订,各种新导则相继出台,有些导则操作性较强,有些导则却非常笼统、难以实现,——以地下水导则最为明显。比如地下水污染监控,导则只是提出“建立场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却没有按评价等级给出具体要求。结果就是:到了各地方环保部门,所有等级的项目全部按最严格的措施要求,无论项目规模怎样,全部要求监控水井,把企业好好的厂区布置成“蜂窝煤” ...... ,这样难以操作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便戏言,一个大气导则的出台帮着气象局赚了一大笔钱,一个地下水导则的出台救活了一大批濒临倒闭的地勘院! 3 、再次,我们评价的依据——环境保护标准,大家都是拿来就用,从没有怀疑过吗?按此来讲,我们做了这么多项目,每个项目都“达标”,为什么环境质量反而下降?我们曾信誓旦旦的说发展经济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是近年来,环境污染却日趋严重,环境问题“突显”,雾霾,垃圾围城,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土壤中的重金属,环境风险事故。而这几年,正是环评如火如荼开展的几年。我们的环评真的把好第一关了吗?我觉得环评反而成了环境污染的帮凶!同时,我们的愚民政策还在继续,每年都要开环保工作总结会议,新闻报道啥的总是听到“今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去年又增加了 N 天”,我当时就在想,一旦全年 365 天都是优良了这条政绩该怎么写啊,后来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 2012 年出台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切推倒了重新开始计时!妙哉! 上面所谈的其实都是制度之类的东西,谈到制度就涉及到管理,谈到管理就涉及到文化。下面就用一段话来说明制度、文化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现代的管理理论来自西方,而西方的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制度和规范,因此制度和规范在当前管理中非常普遍,但其逐渐暴漏出诸多不足。正如著名学者郑永年所言:“口号性的东西不叫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社会成员自身认可和接受,并且内化于心的观念。缺乏意识形态,维持秩序的成本就很高。任何一个国家没有意识形态的约束而光靠制度根本是维持不下去的。人永远比制度聪明,人总可以找出逃避制度的制约的。”即今天大多数学者对管理的更高层次认识: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死人,文化管理管灵魂。因此近几年来安全文化成为安全管理研究的一大热点。同样,环保文化也如此。 总之安全文化、环保文化才是促进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保障。目前我们还在谈安全或环保意识的问题,现在我们必须认识到比安全或环保意识更高层次的是安全或环保意愿,对于安全和环保管理应牢牢把握一个导向:知识大于技能,意识大于知识,意愿大于意识。其实说白了就是以人为核心切入点搞安全和环保管理,因为侠义的管理就是人的行为控制,这将涉及心理学、行为学等,即人性学的问题。
1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健康,只有健康,才是人生唯一的通行证。(CZ)
zcgweb 2013-10-13 13:48
健康,只有健康,才是人生唯一的通行证。(CZ) 有人说美丽是女人的通行证,那么我们要说健康,只有健康,才是人生唯一的通行证。拥有了健康,就拥有了成就一番事业并能够做大做强的可能;而如果没有健康的话,这一切都将成为空想。
2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台湾入境通行签证加急预约(日本地区)
热度 1 abcdef12345 2013-7-24 14:31
转发一则有用的信息,我在日本大阪,前几天临时确定要去台湾参加活动,但是台湾驻大阪经济办事处的入境许可(入台证,通行证,签证)申请的预约已经晚了(基本上东京大阪的申请预约都排到2个月以后了),在网上看到了这个信息,试了一下,很方便。预约了第二天提交材料,当天就拿到了入境许可。价格的话根据紧急程度3500到5000日元,旅行社一般要15000日元左右,比较起来这里的价格还是挺便宜的,而且是收到预约通知单并确认无误再付款。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下。 以下信息为转发: 台湾入台证(东京大阪)的加急预约服务,最快可以提供当天的通行证申请预约,费用远低于旅行社,根据紧急程度3500到5000日元每个人,6000到9000日元每个家庭。qq: 2938427199 电子邮件email:taiwan.visa.yuyue@gmail.com
33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日本的中国大陆公民如何快速预约台湾通行证申请
wangweiOaimee 2013-7-14 22:12
转发一则有用的信息, 我在日本,前几天去台湾参加活动,但是台湾驻大阪经济办事处的 通行证申请的预约已经晚了(基本上东京大阪的通行证申请预约都排到2个月以后了),在网上看到了这个信息,试了一下,很方便。预约了第二天提交材料,当天就拿到了通行证。价格的话,旅行社一般要15000日元左右,比较起来这里的价格还是挺便宜的,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下。 以下信息为转发: 各位在日学习工作的朋友:大家好!本社提供台湾通行证(东京大阪)的加急预约服务,最快可以提供当天的通行证申请预约,费用远低于旅行社,根据紧急程度3500到5000日元每个人,6000到9000日元每个家庭。预约通知单发给您后再付款。 qq: 2938427199 电子邮件email:taiwan.visa.yuyue@gmail.com
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扬子江药业打开欧盟市场
nooney1986 2012-4-19 15:06
日前,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的80万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正式发往德国。从此,以原创药为主,对药品准入向来“苛刻”的欧盟市场,将出现“扬子江”制造的身影。此举表明,视质量为生命,心无旁骛专注于药品生产和质量的扬子江药业集团,已被欧盟高端市场认可,扬子江药业药品销往欧盟市场“零”记录的历史被改写。   经过40多年的市场拼搏,扬子江药业凭借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企业信誉,在国内市场做大做强,取得不俗的销售业绩:连续10多年跻身全国医药前五强,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排名全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首位。在稳坐全国医药行业“龙头”位置的同时,扬子江药业还积极布局开拓海外市场,确立以欧盟市场为突破口,把高端产品打向欧盟市场的目标。为取得跨入欧盟市场门槛的“准入证”,该集团于2008年8月启动了欧盟GMP认证。通过对照欧盟GMP标准,对固体制剂车间的软硬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后,终于在2010年10月12日一次性通过欧盟GMP检查官的现场GMP检查,拿到进军欧盟市场的通行证——欧盟GMP证书   此次销往德国的80万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由德国Hansepharma公司委托扬子江药业加工,由集团通过欧盟GMP认证的固体制剂车间负责生产。委托生产前夕,产品工艺持有者Docpharm公司的质量受权人Erler博士专程前来扬子江药业进行现场考察,对物料仓库、生产车间、中心化验室和文件体系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所有生产、检测环节符合欧盟GMP要求后,签下委托生产订单及相关文件。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表示,进军欧盟高端市场,把“扬子江”打造成国际化企业,是集团一直孜孜追求的目标。此次打开欧盟市场的大门,是“扬子江”踏向国际化征程的一次“热身”。“小试牛刀”之后,集团将不断总结经验,全方位与美国FDA、欧盟GMP接轨,“大刀阔斧”地挺进海外市场。
个人分类: 国内医药行业观察|1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miran 2012-3-20 09:20
[转载]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科学网讨论“ 要钱还是要脸? ”,对“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有新的认识,特重温一下...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出处与评论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出处与评论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出处与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初出处是诗人北岛的诗: 回答 作者: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 通行证 ,  高尚是高尚者的 墓志铭 ,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 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 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 -- 不 -- 相 -- 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评价: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谈“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卑鄙的人竟然可以凭藉「卑鄙」而通行无阻;相反,高尚的人却因他的高尚而死,这究竟是一个怎 麼 样的社会,怎么样的世界呢?这明显给「卑鄙者」和「高尚者」身处地方,一个极负面的评价。 小谈“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008-06-16 作者:戚帅 文章评论 -   很小的时候,就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最初,我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思;而在我渐渐长大,慢慢溶入了社会时,才知道这句话的最深含义。 古往今来,“卑鄙”一直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点我不敢否认。在商场上,尔虞我诈是最平常的事。他们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今天如果你不搞我,明天我肯定会搞你”这也是最常见的;正所谓:“商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若不然就是:“一山不能容二虎”,一个地方他们觉不能容忍有第二个“经济体系”出现。所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要制对方于“死地”。这其中不乏有那最卑劣的手段。然而,这往往能使他们名利双收。试想,如果对手不存在了,那存在的一方在生意上的利润还不滚滚而来?利都来了,名还能不来么?   然,官场上更是如此!   现实生活正如那句话一样,许多“卑鄙者”用那卑鄙的手段获得了大量金钱以及权利;他们买通了更高一层的官员。而后,高层人员就为他们大开绿灯,对他们所做的一切视而不见。他们在老百姓身上刮取老百姓的“血汗”;然后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拍上司马屁的屡见不鲜!奉承的奉承,送礼的送礼。上司说什么,他们就照做什么。好像上司就是他爹一样;或许,他亲生的爹还没那本事。他们一心想要往上爬,不过却不是用“实实在在”’在爬,而是一心想踩着别人的头往上攀。他们用尽手段,算尽了心思。该做的都做了,不该做的也做了。钱送出去了,更多的钱又回来了。某些还没有赚够的官员,都挖空心思,一心只想捞更多的“外快”。而某些还没能升职的小官员都在加快脚步,那些在付出大笔大笔的“心血”以后,他的职位从此也就一路飙升,生得比直升机还快、还高。而那些没付出“心血”的老实官员,却只能原地踏步。卑鄙者最终笑到了最后;就算最后的最后,卑鄙者被处决了,可他仍然证明了他用卑鄙的手段取得的“骄人成绩”。   再说高尚者;清官够高尚了吧?然,由古至今有多少个清官能有始至终?不是被陷害而下马就是被暗杀。从古至今,有多少个“包青天”出现,又有多少个能成为“包青天”?岳飞够高尚了吧,可终不是被卑鄙者害死?在抗战期间所牺牲的烈士们够高尚了吧?然而,他们的高尚却是用命换回来的。如果他们没有牺牲,就不会有“烈士”这个名号,没有“烈士”这个名号就谈不上什么高尚;顶多只能算是个打退了敌人的军人。雷锋够高尚了吧?可是,在他死之前,又有多少个人说他是高尚的?反而有些人却说他是傻瓜。但是;当这位原本就高尚的人永远离开我们之后,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可这还有用么?迟来的称赞能换回他那宝贵的生命?还有,那些因见义勇为、抗洪救灾、奋斗在灾区一线而牺牲的可爱的人;他们生前时谁知道他们高尚了?牺牲了之后,所有人才发出感慨:“噢,原来他们是那么的高尚,能为了不认识的人的生命财产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还有;还有……种种理由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高尚确实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时而至今,我还能再说什么呢?是谴责卑鄙者还是夸奖高尚者?是遗弃卑鄙还是发扬高尚?我只能说:不要让卑鄙者再拿到所谓的“通行证”;也不要让高尚者再为了所谓的“高尚”而失去自己那原本就已高尚的精神以及宝贵的生命! _________ 一个作家即便只说了一句深刻的话,人们也很难忘记他。关于北岛,其实我就记住了他的两句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三十岁之前读到它,我惊悚得几乎要落泪。人世间凄凉啊,卑鄙者凭卑鄙的伎俩畅通无阻;高尚者你就高尚吧,活着境遇不说,死后给你竖块碑,上写“高尚”二字,让后世的傻瓜来学你。   现在,四十岁了(不过,没有大长进,还“惑”着),我想,这句话描摹得不仅不算凄凉,而且简直是公平。“卑鄙”、“高尚”各得其所,卑鄙得实惠而失名分,高尚要名分而失实惠,求仁得仁又何怨呢?这话如若不如此说,稍稍一变,那才叫吓人哩。不信,你看:“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或“卑鄙是高尚者的通行证,高尚是卑鄙者的墓志铭”这才真真要了血命。鱼目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全反。卑鄙者不仅得实惠而且赚得高尚的名分,高尚者奉献一生,死后让人再说成卑鄙,遗臭万年,叫你到死都讨不出个是非曲直来!看来,还是维护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好一点。要知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说白了还只是人们(而且只是善良的人们)的一种向往而已。  ——— 2006 年第 5 期《黄河文学》 笑侃墓志铭 2010-06-27 作者:筱非 文章评论 筱 非 闲看网易博客,发现有一个叫《青春墓志铭》的圈子,名字起的颇有些意思。俗话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于是,搜到网页。一览之下,不禁让人莞尔。 下面深颜色的字是《青春墓志铭》里的留言: 来不是自愿,走也非本意,但这世界的精彩,值得一游。 实话实说。想不想来自己真的说了不算,想走不走也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倒是这个世界确实让我们感觉到了精彩,不光是精彩,而且有时还是相当的精彩。这是我们来时没有料到的,也是走时之所以恋恋不舍的一个重要原因。值得一游是肯定的;能不能再游是否定的。郁闷不? 死了就死了吧 ,没有一个人会活着离开这个世界。 坦然,释然。坦然的效应并不能阻止任何人离开这个世界,哪怕这个世界五彩缤纷;释然的背后是无可奈何,不仅自己,皇帝、圣人;主席、超人,无一例外。每想至此,安然入睡。因为,确实没有谁是活着离开这个世界的。不然,举个例子看? 和所有的人一样 ,热爱这个世界,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 代表了活人的心愿,同时,也代表了绝大多数逝者的心声。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不得而知。因为逝去的人不好再去打扰询问,本人又没死去过,缺少切身体会。知道的是,这个世界很精彩;这个世界很无奈。有了精彩,人们留恋这个世界;有了无奈,有些人毅然离开这个世界。精彩与无奈,同样都是存在。 此人已死…… 直白的让你无言以对。因为是《青春墓志铭》,当写下这句话的时候,青春的他,也许正在闲看双燕泪霏霏,也许,正欲一点相思沽酒眠。青年不知死滋味,在嘻嘻哈哈之中写下的这四个字却让人浮想联翩:当死亡真的来临之时,你能够直视么?面对死亡,你能够一笑了之么? 我要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 毛骨悚然。死去原知万事空,但还是遗憾有之,抱恨有之。大了说,但悲不见九州同;小了说,儿女寻常事宗宗。舍不得,放不下。一言以蔽之:无可奈何花落去。人活着钱没有了,总比人死了,钱没花了强吧?现实还是选择好好活着。要么,干脆不要想,不去求。想也无用,求亦不得。死了爬起来还是要回去的,何况根本就爬不起来呢!拜托,不要吓人啊! 谁都不是故意,走着走着就成必然了。 哲人在这里。无意走向死亡,但是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都是在一步步走向死亡。不愿意承认,原因是人生苦短。明知人总是要死的,但谁都不想说破。经常说的是走向幸福,走向光明,走向未来。其实,未来是什么?就我们个体的人来讲,未来就是死亡。每个人都在走向死亡,不关乎故意还是无意。出生也许是人生的偶然,而死亡则是人生的必然。 终于不用关心房价了 ... ... 不像是墓志铭,倒像是报纸的号外。可见房价何其重负,百姓们活的何等艰难。它让我想起来一阕《沁园春》词:神州大地,万人盼房,亿人心焦。望长城内外,大厦高楼,销售中心,人浪滔滔。达旦通宵,倾尽所有,欲与房价试比高。备钞票,清储蓄贷款,分外煎熬。楼价如此虚高,引无数百姓竞折腰。昔秦皇汉武,见之摇头;唐宗宋祖,无力接招。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蜗居蒙古包。奈何叹,数天价楼盘,还看今朝。那么,何时方能安得广厦?俱欢颜的日子还有多远呢?天知道。但愿不要让逝去的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本人已死 有事烧纸 小事招魂 大事挖坟 哈哈。有知己之明;有一事当先,先替别人打算的觉悟;有轻重缓急的帷幄运筹;还有乐观主义的精神。知道自己已死,有事别无办法,只有烧纸;小事的话招招魂也就罢了,倘若还解决不了,估计就是大事了,特许:可以挖坟。怎么样 ? 够意思不?爷们就是爷们,哥们相当哥们。不过以兄弟看,既然到了天国您还是安息吧,凡间的事,就不要操那么多心了!活着的人自有斟酌。 我悄悄的走了,就如我当初一样悄悄的来,最终也没带走一毛钱 朦胧。现代社会很少有人悄悄的走,也绝无悄悄的来。无论是自愿的来还是被迫的来,无论是本意想走还是不得已的离去,都得惊天地、泣鬼神。普通人家的孩子生来,也要花个一、两万,那英的孩子那就是几十万。弄璋如是,弄瓦亦如是;将远行,还要追悼会、遗体告别,或亦弄点另外的动静。你能悄悄的走?草民如是,徐志摩亦如是;至于真钱,陪葬的被人盗了墓,过去如是;火化的被殡葬工拿了去,现在如是。总之你是带不走,带走了也留不下。还是寄希望于后人吧!现在的冥币不仅有过去版的,还有现代版的;不仅有中国版的,还有世界版的;略感不足的是世界版的还是写有汉字的美元、英镑、欧元、法郎,有假冒伪劣之嫌。 哥这次不是隐身,是永久下线了! 疑似真正的网民。不是被屏蔽,不是被盗号,也不是自行隐身,而是下线。下线不是问题,问题是永久下线!再也不能上网;再也不能聊天;再也不能写博;再也不能缠绵。更为严重的是,再也不能加为博友。洒脱是真洒脱,但是让活着的人有点难过。 啰 哩 啰 嗦,七说八说。这就是因为没有写过墓志铭的困惑。过去,也曾看过一些使人铭记的墓志铭,有感怀的;有励志的;有告诫的;有哀叹的。如:“做鬼也要厚道”,不知是自律还是告诫后人;“终于不用流泪了”,解脱了的架势,不知是否经验之谈;“睡觉中,请勿打扰”,希望真正的安息。为自己,为后 人;为环保,为节简。倒也不失为一种境界。 有人说,给自己写墓志铭是一种心理学上的自我反思,是一种自我认识的另类窥探。我没有那么哲人,只是突发其想,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将来我死了,写个什么墓志铭呢?真还没想过。不过,可以先写出来,免得措手不及。鉴于还有几十年活着的时间,不妨先拟一个初稿:躺下去,不起来。不算定论,容当琢磨。顺便说明一下,现在虽每天都躺下去但终究还是要起来的,这是因为:其一,本人还没活够;其二,还没收到那头的请柬。至于将来的某一天,就恕我不起来了。非我不想,实不能也。二者的区别在于,现在躺下是睡觉,将来躺下是长眠。 ______ 推荐博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疆摄影作品之二 : 图片集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135do=blogid=543973 《魅力新疆》摄影展入选作品之一 : 图片集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135do=blogid=540334 集体世袭的中国高层:藉助权力赚取财富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135do=blogid=541235 看不懂的农村 : 豫北老家农村见闻 电影鉴赏系列: 电影鉴赏 : 《危险方 法》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之精神分析学 电影鉴赏《卑鄙的我》:萝莉与大坏蛋奶爸的故事 电影鉴赏 : 《 巴黎野玫瑰 》 电影鉴赏 : 《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 发条橙子 : 传说中的暴力亡命 “ 哥 ” 几则 大败局:中国式尊严 【诗歌】人行天桥 本博客主页: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1135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sogouExplorer收藏夹误删解决办法
zswm27 2011-10-22 08:37
收藏丢失的同志们,请这么找: 1.打开%appdata%\sogouExplorer目录 2.找到你的通行证的个人目录,我的是a0e51e7eb4fa47b9fc5461ab0a1f84b4,你的肯定和这个不一样,但是也差不多,进去 3.找到该目录下的DailyBackup目录,里面有若干个Favorite2.dat.2010.08.30.15这样的文件,后面的日期就是备份的时间 4.找一个你觉得靠谱的,重命名成Favorite2.dat 5.把这个Favorite2.dat覆盖到上一级目录里,也就是%Appdata%\SogouExplorer\a0e51e7eb4fa47b9fc5461ab0a1f84b4下 6.重启浏览器 7.如果你的收藏还没有回来,就再去DailyBackup目录里换一个其他的,如果全部都换完还没有的话,乌拉乌拉也无能为力了 8.至于低版本的问题,这个就没办法了,人家服务器做了限制,你还是换回2.2吧
3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低调者的墓志铭
热度 27 cwufp 2011-9-30 10:04
一般情况下,俺每天早上 5 点到 5 点半之间起床,在一边喝茶,吃一些茶点完成早餐的过程中会看一会儿电视,电视机的遥控器被大狗咬了,所以只看凤凰卫视窦文涛主持的“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今天的节目参与者还有两个人,一个是美女孟广美,另外一个是音乐人小柯。孟广美是这个节目的常客,而小柯则很少看见他上这个节目。 小柯说,娱乐圈的事儿以前很恼人的是盗版,而网络发达的结果是分享,分享很有效的打击了盗版,却让娱乐界更无法做事儿,出唱片就像印名片,只是为了赶场介绍自己。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做事件”,譬如爱不爱,什么爱都是“做事件”的一种。炒作是炒作者的通行证,低调是低调者的墓志铭。所以,娱乐界就是这样一直向下、向下。估计这就是孟广美嘴里说出来的“洒狗血”了。 学术界看来越来越像娱乐界,“做事件”已经成了一种手段,炒作自己,提高知名度,无非是为了获取资源,说到底,就是为了利益,洒狗血已经普遍的被接受,而洒狗血的作用有目共睹,其目的大家更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当年福井谦一获得炸药奖的时候,据说在京都大学就很少有人认识这个搞前线轨道理论的教授,记者来到京都大学采访问谁都说不认识;田中耕一更是默默无闻,卓越的贡献者似乎是被挖掘出来而一夜成名。看来炸药奖是低调者的墓志铭,而不是炒作者的通行证。 屠呦呦的获奖本来是一件情理之中的好事情,虽然晚一点,也算是一个认可,认识需要时间,在中国的环境下更是如此。其实中国科学界在三十年前完成的事情中,还有一些是很值得称道的,也是值得骄傲的,是否获得炸药奖是一回儿事,达没达到炸药奖的水平又是另外的一件事儿。俺从来不认为获得炸药奖就是大师,也不认为未获得炸药奖就不是大师。 一个人获奖不一定只是个人的贡献,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正如屠呦呦在获奖感言里说的,她是获奖者的代表,有很多人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人中很多人的能力或者说水平未必就在获奖者之下,却并不能说,他都能获奖,你就更应该获奖。 学术界的风气不正不只是抄袭、剽窃、造假、贪腐、资源分配不公,其实洒狗血是一种更为严重的腐败,制造的是一种科研文化的堕落。把发现一粒芝麻的事儿说成发现了粮仓,把苦力活儿当成一种富有创造性的伟业,都是在洒狗血。几十年来,我们的宣传机器为了树立英雄和榜样,洒狗血的事儿没有少干。现在倒好,不是宣传机器在干,而是很多人自己给自己洒狗血。这样的做事件运动发展下去,学术界与娱乐界将没有任何区别,也只能是向下、向下、再向下。 LD 在旁边说:要欣赏有才能的人,尊重付出努力的人。非常哲理,我会很好的记住这句话。
7983 次阅读|71 个评论
[转载]学历认证:“海归”求职通行证
dongzg101 2011-9-29 23:45
学历认证:“海归”求职通行证 2011-09-28 17:51:11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 (北京)  有 0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 2 ) 核心提示:当我计划去办理学历认证的时候才知道,我这种以交流学习和进修方式获得的留学经历无法办理学历认证,而无论我怎样向用人单位解释,他们也不承认我这段留学经历,这让我很痛苦,这么长时间岂不是白费了吗? 环球时报报道 张茗今年刚从澳洲深造回国,有出国经历的他本来认为留学能够为他的职业发展带来希望,然而在应聘时单位却需要他出示留学生回国学历认证,这点却把他难住了:“当我计划去办理学历认证的时候才知道,我这种以交流学习和进修方式获得的留学经历无法办理学历认证,而无论我怎样向用人单位解释,他们也不承认我这段留学经历,这让我很痛苦,这么长时间岂不是白费了吗?看来出国前最好先把未来职业发展的因素考虑在内,尤其是留学生回国学历认证这一块儿,毕竟国内很多企业还是很认同这个的。” 办理认证需满足条件 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认证办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人绝不仅仅张茗一人。对于张茗无法办理学历认证的案例,行业内留学专家都认为他是因为无法满足认证条件所致。澳际留学专家钟平胜认为:“很有可能他就读的项目是国内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批准的合作办学机构,对于这种项目留学生需要提前确认,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航天留学留学专家张帆也认为张茗很有可能前往的是国外不知名大学,而这所大学是不受国内认可的大学:“有些学校的费用相对较低,有些学生为了节省资金,就前往这些学校,结果回国后才发现走了弯路。”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网站上公布了无法认证的学校:一、外语补习和攻读其他非正规课程所获得的结业证书;二、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的研究经历证明;三、国(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预科证明;四、未经国内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颁发国(境)外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五、函授、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取得的国(境)外学位证书或高等教育文凭;六、非学术性国外或境外荣誉称号或学位证书。 办理认证需及时 满足学历认证的学生如果能够在回国第一时间办理留学认证,对职业发展是有帮助的。钟平胜认为,随着自费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多,回国找工作的“海归”人数也逐渐增多,但是“海归”素质参差不齐,不少用人单位对于国外的文凭则逐渐产生了不信任的状况,而学历认证则是他们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准,所以不少应聘单位在招收留学生的第一时间都会要求学历认证。“学生如果能够第一时间办理认证会给职业发展带来很多机会。” 尽早办理学历认证在生活方面也能够为“海归”北漂带来不少方便。博园留学专家苏旭认为:“许多外省市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后比较倾向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展,目前国家的政策比较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发展,尽早办理学历认证在户口、买房、买车等方面也都有优惠,学生尽早在大城市扎根寻找机遇会比晚一些发展更好。” 学生需正确认识认证 办理学历认证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还是源于学生对于留学整体过程的不熟悉,或者完全相信中介机构导致,目前国内一些中介机构对于那些不熟悉留学的家长和学生不负责任,将其送至国外偏远地区或者无法认证的大学,对此,业内专家都建议学生在留学前应当多做功课,在教育部监管网站上寻找拥有合法资质的留学服务机构。苏旭建议学生:“虽然很多学生无法达到完全DIY留学的状态,但是至少需要对留学国家、学校、专业有系统的了解,在咨询前最好能够先有一个自己的规划,这样才不会被一些不良机构忽悠。” 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无法完成认证的责任出在自己身上。张帆说,一些留学生在国外学习不刻苦,在毕业前根本无法取得学历证书,于是就想到了找人代替写论文、花钱办理假文凭回国,这样的学生在办理认证时容易出现问题。“我建议学生在国外的学习,要多融入国外的生活,与当地人交流,多参加当地的社区活动,在学习方面多下功夫,多自我监管,这样做不仅是日后顺利获得学历认证的基础,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1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调查解读:拿着二胎政策的“通行证”,我们往哪儿走?
dongzg101 2011-7-21 11:38
调查解读:拿着二胎政策的“通行证”,我们往哪儿走? 2011-07-21 09:13:06 归档在 时评 | 浏览 2405 次 | 评论 6 条 相关链接 :凤凰博报《你周刊》调查 http://blog.ifeng.com/zhuanti/2011sbset/ 提要 : 广东省近日抛出“单独生二胎”的政策试点后,在社会各层面擦出了不小的火花。实行了 30 年的基本国策,本来像数学公式一样,毋庸置疑地在我国人口问题上做着自己的加减法。但如今,是不是时候做加法了? 计划生育是个麻烦事。西方国家一直拿这方面的人权问题找我们的茬;中国传统观念拿香火延不下、人丁不兴旺来说我们的事儿;国土资源部拿 14 亿 15 亿 16 亿的人口数据吓我们的胆;单位拿“工作不等你 怀孕就回家”的潜规则来炒我们的鱿鱼;社会上又以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来闹我们的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到最后生不生这第二个娃子,我们这些当爹当妈、准爹准妈、爹妈的爹妈、甚至是打酱油不要孩儿的,都想发个言评个理。 当年国家制定政策时就说了,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只是阶段性的。因此可见,这二胎“通行证”是迟早要发的,只是早晚的问题。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该不该放宽政策,而是怎么放宽,放宽后又会怎样。我们拿着二胎“通行证”,该往哪里走、又会走向何方呢? (一)要不要这个“通行证”? 从凤凰博报的民意调查结果来看, 74% 以上的人还是赞同这桩事情的。将第一项与第二项调查的结果作比较(想生二胎的比支持二胎政策的要少 30 多个百分点),可以发现支持“拿”这个通行证的人不一定会“用”这个证儿。但为何如此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咱要的不是孩子,是生孩子的权利。 (二)往哪里走?没有宏伟目标,只想走好自己的路。 如今的中国家庭,早已失去了“超生游击队”那个年代的革命激情。躲在家里厚积薄发,与计生警察周旋抗衡,时刻准备着完成多子多孙福满堂的光荣家族使命——这情景恐怕只能在 20 年前的春晚小品里才能看到了吧? 从调查的民意来看,政策放开后生与不生二胎的人数其实基本上是对半分的( 40% 生 vs. 45% 不生)。所以说,那些认为政策放宽后中国人口会如死火山爆发、导致人口大爆炸的人士们,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人民群众虽然在造孩子的事情上是火热的,但在生孩子和养孩子的事情上还是冷静的。 生孩子的冒着降职和失业的风险,还有养孩子的辛劳,更别说喂孩子的洋奶粉钱、教育孩子的金锭、嫁娶孩子的嫁妆(别说现在不兴这个,“有车有房 父母双亡”才是硬道理)……这些钱从哪里来?第三个调查的结果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养育及培养成本高(占 65% )。当工资不涨菜钱涨,当医疗保障没处保,当学校门槛比梁高,当 80/90 后们都“月光”……谁还有工夫 / 功夫牺牲自我,养育孩子?养一个孩子已够难,养两个孩子比难上加难还要难。 尽管我国的人口仍会以每年诞生一个中等国家的劲头增长,但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而义无反顾地下降——这是不可改变、也无需改变的事情。更何况,这出生率如同咱的股市,这一下去了,想上也上不来。到时候,这淤积多年的社会问题会爆发成什么样,咱现在也预计不到啊。 (三) 任重而道远,这路该怎么走? 国家计生委会不会接广东抛出的这个“球”?这又会给其他省份带来什么涟漪效应?二胎政策不仅仅是多一个孩子少一个娃子的问题,它关乎着、影响着整个社会有关资源、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各个方面。二胎政策让国人的目光从盲目崇拜 GDP ,重新聚焦到了社会发展这个“软肋”上。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涉及面因此应进一步扩大,从控制人口发展经济,到实现“人口、经济、保障”的自我调节,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通行证”终究会握在我们手中,但不知前面的路有多少坎儿。
1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陌生的陈刚君离去
热度 1 ysxbhxf 2011-4-12 15:16
卑鄙者的通行证已金光闪闪, 高尚者的墓志铭仍苔痕斑斑。 忘记你所相信的公平和正义, 那不过是理想者的梦中呓语。 放下你所经历的委屈和不满, 那不过是人生的磨练和苦难。 离开这没有底线的功利时代, 在天堂里你会过得笑容灿烂。
2992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网博主们最关注才子才女?
热度 5 陈安博士 2011-3-13 20:12
  突发奇想,就很快把八个“十大”放出来。   现在看,关注程度而言:      1,最关注才子才女(后来一文拆为两文,也许明天发现大家其实更关注才女)   2,其次关注倔人(性格独特是网络的高级通行证)   3,第三是好人(估计人人都害怕遇到坏人,先认清好人心里踏实)   4,然后是猛人(张飞人人害怕,可是人人都还有点好奇心)   5,性格方正的人容易让人敬仰,但是,可能不容易产生与其交朋友的欲望   6,奇人可能因为放出来最早,所以反而不受关注,我有点奇怪      这就是科学网博主们的基本口味?! 科学网“十大”人物全链接 曹广福“十大”悬念版《我们这里来了个日本鬼子 VS 科学网十大牛 BVS 科学网最牛 B 猛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422373 曹广福“十大”揭晓版《谁是科学网第一牛B?》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247do=blogid=422214cid=770278 肖重发版“二十大”《我眼中的科学网二十大才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772do=blogid=421813from=space 赵明版“十大”《我眼中的科学网“十大”才子才女》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0615do=blogid=421841 王晓明版“十大”《科学网十大流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61do=blogid=422468 《俺最喜欢的十大科学网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21991 《科学网上的十大奇才》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21726 《科学网上的十大正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21730 《科学网上的十大猛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21737 《科学网十大好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21757 《科学网上十大倔人》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21748 《科学网上的十大才子》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21754 《科学网上的十大才女》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21980  
个人分类: 事论|2858 次阅读|9 个评论
大学文凭只是一张比较管用的打工通行证
famingkuang 2010-3-22 11:40
郑渊洁说:拥有大学文凭的真正含义是好找工作,而找工作的真正含义是给别人打工。因此,大学文凭实际上是一张加入打工族的特别通行证。没有大学文凭的真实含义是不好找工作,不好找工作的真实含义是逼迫自己创业当老板。因此,没有大学文凭实际上是进入老板序列的特别通行证。 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读书并非一定在学校里才能读得到,在学校里才能读书的人不过是缺少主见而易于被别人洗脑的人,出来后大都只能变成任人驱使的活工具。不是特别沉迷于科研的人读到本科应该已经足够了,剩下来要读的书就该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读,因为人是不能在象牙塔中呆一辈子的,否则,书读得越多,人就会越没有胆量,越远离读书的目的。 对于杨玲的考研,我现在已经不能理解。高中时我也曾经那么的热爱物理与化学,都只因眼睛对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有所误解而被告知不能考取相关的专业,最后选择了数学专业。数学的确也让我着迷过,快乐过,幸福过。但因为本人没有武松的本领,打不下英语这只老虎,只好挥泪与数学作别。 天下的事就是如此,当这扇门对你关上了,必然会有另一扇门为你打开。一个爱动脑的人,上帝是不会让他沉默的。爱发明不过是业余爱好,但却成为我的主业,用自己的发明改善别人的生活,同时也就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一个发明人为了钱而发明,永远发明不出什么好东西,同样一个读书人为了钱而读书,也永远读出不什么明堂才。 钱在钱之外,钻到钱眼里的人是无法真正拥有金钱的,最终只能成为金钱的奴隶,而当你做出了什么实实在在的有益于他人的事出来后,金钱自然而然会自己找上门来,这时的你才能算是真正的拥有了金钱。如果你做了,但金钱没有找上门来,那只能说明你做的没够,还需要继续努力。心无钱念的人才能真正拥有金钱。 人需要自我肯定,当所有的人都抛弃了你的时候,自己也不能抛弃自己。满足于今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尽心尽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就能拥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明天。 文不对题了,哈哈。。。。
个人分类: 胡说八道|424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强者和弱者
lincbacon 2009-8-17 06:49
顽强是强者的通行证, 柔弱是弱者的护身符。
个人分类: 博客和科研|4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朝驿传公务通行证与今日铁路公用乘车证
weberfrank 2009-3-24 17:12
详见,范文博的交通专业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120660100btzk.html
个人分类: TRANSPORTATION|3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