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祝贺常小军等北工大第四批技术转移硕士毕业!
热度 2 lgjszy 2014-7-13 16:18
北工大第四批技术转移硕士部分学员与老师合影 2014 年7月1日 上午,北京工业大学举行了热烈而隆重的毕业典礼。北工大软件学院技术转移与信息服务方向第四批通过工程硕士学位的学员,也高兴地参加了毕业典礼。会后,纷纷与老师合影留念。 第四批取得北工大软件学院技术转移与信息服务方向工程硕士学位的学员有:常小军、黄浙、明立松、朱小舟、王峥等 。 向北工大第四批技术转移的工程硕士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向技术转移工程硕士班的创办者——北工大软件学院院长侯义斌博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向对技术转移工程硕士班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张晓凌老师,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向北工大软件学院的领导和老师,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与信息服务方向工程硕士研究生班,是由北工大软件学院与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共同创办的,在2008年10月11日正式开学。目的是培养具有技术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高层次的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在创办过程中,时任北工大副校长、软件学院院长侯义斌博士,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创始人。研究生班教学过程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集先进性、国际性、体系化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由知名管理部门官员、学者、中外教授、业界资深讲师和知名企业高管组成授课团队。 北工大技术转移工程硕士班的开办,得到了科技部火炬中心等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全国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探索性的尝试,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国技术市场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经过近6年的实践,研究生班取得了一些成果 。侯义斌院长、朱青副院长带领管理与教学团队,把握培养方向与质量,处理好各种关系,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使研究生班进入到了稳定发展阶段。张晓凌老师对培训基地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组织了一批校外知名专家和本校老师授课,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完善教学大纲,调整教学重点。组织老师和专家,编制了一套教材。建立了北京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基地,有了组织保障。 从2008年起,北工大技术转移工程硕士班招收了4期学员,第一期33人,第二期20人,第三期38人,第4期70人,共161人。其中有几名学员是外地的,赶到北京来上课,精神可嘉!在学员的工程实践和硕士论文环节,结合我国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组织专家论证、精心选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了一批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共有4批学员近60人取得了工程硕士学位。 我国技术转移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十分匮乏 。这个问题已成为影响技术转移发展的瓶颈。当今,高素质的技术转移人才,应该是“五懂”的复合型人才。一要懂专业,有理工科专业背景;二要懂经营,了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掌握技术经营的技能;三要懂法律,掌握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的技能;四要懂金融,掌握资本运作的技能;五要懂外语,能够与国外专家熟练对话。 我国有条件大学应当尽快地开办技术转移硕士博士专业 。目前我们从事技术转移的大多是经验型人才,不具备复合型人才所应具有的条件。技术转移高端专业人才缺乏,对国家技术转移工作的不利影响越来越突出,影响技术转移的深入开展。技术转移向更高层次或者更广的范围发展,都需要有专门的高端专业人才来推动。我国有条件的大学,应当尽快地开办技术转移的硕士、博士专业! 我衷心地希望,北工大技术转移方向工程硕士班,坚持办下去,办大、办好!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380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