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脑开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探索“小宇宙”为何这样难?(2)
dsm9393 2014-7-26 15:51
探索“小宇宙”为何这样难? (2) --- 从电子学看 脑开关 都世民 从生物医学或生命科学角度,大脑开关可以理解为控制人的意识的开关,人的意识有无怎么看?植物人状态肯定被认为是无意识。但是睡眠状态和全身麻醉状态能认为是无意识吗?有人脑部受伤昏迷不醒人事,或高烧昏迷能认为是无意识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区分?此时大脑开关是关闭状态吗? 如今从脑科学、脑神经科学的论述中,都离不开神经回路和神经网络。这种说法的来源是因为科技工作者在研究人脑时,利用三种方法:非浸入式、半浸入式和浸入式安置电极,由电极引出电信号,或输入刺激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生物专家已跳出自己的专业范畴,已由研究者专家身份变为仪器使用者。专家的身份应该是仪器的研制者。而接口处正是交叉学科的融合处。 下面笔者从电学和电子学角度,来讨论 上述问题 。 1. 在电学和电子学论文或科技报道中,前面文章提到的高频或低频电脉冲刺激,必须给出信号的频率、脉冲宽度、脉冲前沿等相关参数。 2. 还应说明电路的特点,到底脑神经回路是什么样电路?是直流电路还是交流电路,有的文章对脑神经回路施以 40 H z 交流电刺激,这应该是针对交流电路。可是夲文所述是脉冲信号,那么电路应是脉冲电路 吗? 3. 在施以高频电脉冲刺激前,脑神经回路是单稳态还是双稳态,或者病人神经回路就是失稳状态。 4. 笔者总觉得在接口问题上,也正是交叉学科融合处。相互不能理解,使问题难以深入,不能很好解决。 5. 从事电子学的研究者 , 看不见神经元,突厥、神经质、海马区、屏状 核 等微观状态,从这些微观组成也说不清电流或脉冲信号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流动的? 6. 在观察病人呈现的上述状态时,怎样阐述脑神经回路的工作原理? 7. 至今对脑机接口或脑电接口的描述存在诸多问题,脑神经回路如果按电路理论描述,能否绘出一个等效电路图,包括回路的源、各组成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甚至还有有源器件等。否则只看见一个电信号,说不清是怎么形成,又怎么能定量分析呢? 8. 综上所述,从电学和电子学来看脑开关的说法难以理解,甚至感到这种说法不够科学。当然这也是因为站在不同学科的角度,来看同一问题时,会有如此不同的感受。这也许是学物理和研究物理的专家去看中医理论时,会认为是伪科学。交叉学科如何融合?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26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