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气象学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美国气象学会百年:大气和相关学科一个世纪的进步
xuxfyuwp 2020-4-5 22:33
美国气象学会(AMS)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气象学术团体,也是我国气象科技人员最为熟悉的国外同行组织机构,在国际气象科技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0年AMS迎来百年华诞,在相关纪念活动中,推出了许多百年来很有价值的气象学术与科技发展历程回顾和述评。我们组织这期《气象科技进展》增刊,挑选了其中对我国乃至全球气象界都具有影响的精华部分进行介绍,希望我国读者能从中受益。 这组评述文章以“大气和相关科学一个世纪的进步:庆祝美国气象学会百年”为主题,以AMS旗下《气象文集》第59卷的形式发表(共1393页)。本增刊以文集的27篇文章为蓝本,用编译的方式汲取其中的精华,同时在每篇文章数目庞大的引文里,摘取一些与文章主题密切相关的经典图表,并将支持评述文章对未来展望的最新文献信息加入其中,以扩充文章信息量和提高文章的可读性,从而构成了AMS《气象文集》第59卷的中文编译版。 在编译过程中,可以清晰看到美国气象同行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对学科发展显著贡献和有效推动,在一些关键转折性节点上发挥了独特和关键作用,在此,我们向这些开拓者们表达深深的敬意。 本期增刊为我国气象学人,包括业务、研究人员和气象爱好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综合性学习机会,可以对自己投入其中或钟爱有加的学科做一次全面审视,也可以通过浏览一些自己不够熟悉的领域进展情况来扩充视野,《文集》评述中揭示了让某一学科在100年的时间里,从“略知一二,却无所适从”,到逐步成熟、“走进社会经济的每一个角落”的不凡历程。这种变化,是科学实现其巨大的社会进步价值最为鲜活的案例。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本期增刊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引起读者对AMS文集的关注,肯定存在不少瑕疵的中文编译本,其功能应该仅限于一个引子,为读者直接阅读原文提供参考。在此,还要向主要来自中国气象局图书馆的编译者和对编译初稿提出修改意见的专家们表示感谢。增刊的出版,得到了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2019年专项(内2019-002)和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相关项目的支持,两位特约编辑李婧华和田晓阳做了大量工作,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个人分类: 文章|3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气象学会年会印象
热度 5 xuxfyuwp 2015-2-5 23:22
前不久有机会赴美参加了美国气象学会第95届年会,对这个年会的印象是像一个气象科技的集贸市场,在那里可以发现丰富的可供交流的气象科技产品,从会议报告到展板贴挂,包括科学论文,也包括气象仪器设备、软件产品和图书期刊等。参加者有科学家、有做业务的科技人员、学校的学生、相关部门的官员、企业家。除了美国人外,世界各国也会派人参加,相当于一个准国际会议。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国际交流的setion,供各国来的代表就一些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这样的会以前曾经历过一次,记得是2002年在美国东南部的城市奥兰多举办的第82届AMS年会,这次是第二次参加,在西南部的凤凰城。如果说有什么感觉上的变化,除了国际性开放性更强了,另外就是华人气象学家的影响力在增大。上次参加奥兰多的会,在会场也遇到了许多在美国学习、工作的华人,基本上是去参加会议,做些交流,在一些大的场合,还显示不出什么声音,但这次明显有了变化。 在每年都要竞选的美国气象学会主席候选人中,出现了华裔气象学家参选,在亚利桑那大学工作的曾旭斌教授作为两名候选人之一参与了主席的竞争,最终惜败,但据说这是在美国气象学会的历史上首次出现华人参与主席竞选。能被提名参选,需要有相当强的实力和影响,曾教授败选后,仍引起很大关注,连续收到几家相关技术委员会的主席位置邀请,通过参选过程,使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了他。 在颁奖晚会上,也看到了许多华人的名字。特别是在夏威夷大学工作的王斌教授,最终获得了美国气象学会的最高奖---罗斯贝奖,成为晚会的亮点。王斌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谈到了他80年代到美国后的打拼经历,那时英语很差,经济也非常困难,吃了不少苦,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获得美国气象学界公认的最高成就奖,确实不易。在华人气象学界,已去世的著名美籍华裔气象学家郭晓岚先生曾于1970年获得过这一荣誉,45年过去了,终于又有华人 跻身 这一奖项。 除了王斌获得最高奖外,其他奖项中也还有不少华人摘取。每年都要评选的美国气象学会的Fellow,对于这一荣誉,以往华人气象学家能获取的屈指可数,但今年的28位新科Fellow中,就有三位华人气象学者,一位是美国加州劳伦斯·利佛莫国家实验室大气和NOAA水文实验室的科学家段青云教授,一位是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大气科学与化学系的张人一教授,另一位是宾州大学气象系的张福青教授。获得亨利G.霍顿奖的是在普林斯顿大学著名的GFDL实验室工作的易明教授;获得THEBANNER I. MILLER奖的是一个科学小组,共四人,其中两位是华人学者,一位是张福青教授,另一位是他的合作伙伴翁永辉教授。还有获得彼得诉霍布斯学生奖的李竹筠博士。 通过这些奖项,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华裔在美国气象学界的影响。在私下里,也有华人学者讲,他们所得到的承认与他们做出的贡献相比,并不相匹配。我倒也相信此言不虚,我所认识的不少在美国做出了杰出贡献的气象学家似乎确实与这些奖项无缘。有位华人对我谈到,在美国未能得奖并不说明不优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若不优秀而想得奖,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都很公开,没有杰出贡献若想得到提名,是难以通过的。 说到美国气象学会的奖项,确实明目繁多,约有几十项,多数都是以人名命名的。如罗斯贝、查尼等。内容也很丰富,对各类优秀人物或工作都可设奖,包括杂志的编辑奖,也有杰出气象播音员奖。通过这些奖项,可以起到对杰出科学家和工作的激励和推广作用。通过颁奖过程,也能反映出美国气象科技实力基础的深厚,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和人才展现,这是很令人感到差距的。在评奖过程中,气象学会体现出了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很有包容性。 参加这样的会议,另一点感受是参会的人绝大多数都很尽责尽心。将近一周的会,认认真真坚持下来是要付出些代价的,当然也会有收获。美国气象学会的组织者肯定要上心,为了会议正常举办,从上到下全力以赴。那些相关部门的人,从资深的科学家,到高层的官员,也同样很认真,始终不离不弃。我见到的包括美国天气局的局长、国家气象中心的主任、卫星气象中心的主任等,都一直没有离开会场,这在国内真是很难见到。我也参加过几次中国的气象学会年会,说实话,没能坚持完整参会。一些大牌科学家,甚至包括气象学会的高层人员,往往也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这样的会又怎能开出效果呢? 我同一位华人学者聊起这一问题,他也谈到对国内这方面的不足有较深印象。一次邀请国内的科学家到美国参会,那位科学家如期而至,但做了报告就要离开。这位华人学者问他为什么要马上走,不多听听,回答说领导只批了一天假,好像开会就是来给个报告,没有听别讲或与其他人交流研讨的意向。 在国内,如何提高这类学术会议的质量,需要做的事很多,但与会者专心并安心参会,应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这一起码要求,也不是件容易实现的事。
个人分类: 杂记|6129 次阅读|6 个评论
1949年以後氣象學會在大陸
热度 2 zhangxw 2014-8-10 10:42
下面是台湾叶先生关于中国气象学会历史的一些记述--张学文2014.8.10 ----------- 1949 年以後氣象學會在大陸 葉 文 欽 (空軍氣象退伍、氣象學會秘書處退休) 前 言 我國的「氣象學會」是民國 13 ( 1924 )年 10 月 10 日下午,創會於山東青島「膠澳商埠觀象臺」,並選出蔣丙然博士(臺長)為學會會長。北伐成功之後,國民政府定都江蘇南京,正式成立中央研究院,下設「氣象研究所」,氣象學會的會務也就轉到南京,並選出竺可楨博士(所長)為學會的新會長;抗戰爆發之後,學會也內遷四川重慶,抗戰勝利後又遷回南京。由民國 13 到 26 年共開過 1 次成立大會及 12 屆的年會;「抗戰到國共內戰」在民國 27 到 38 年間,只開過 3 次年會,選出下一屆的理事會,原會長改稱理事長,這期間的理事長均由竺可楨擔任,因此這 25 年間一共有 16 屆的理事會,當選任會(理事)長,只有蔣丙然和竺可楨兩位前輩。當時學會代表的氣象刊物先後為:「學會會刊、氣象雜誌、氣象學報」。有關早期我國氣象學會的活動概況,可參考陳學溶、許鑑明、葉文欽及「慶祝氣象學會創會八十週年紀念特刊」的相關文章。 國共內戰之後,中國政府分裂為二,氣象學會也分別南下臺北、北上北京,來臺者於民國 44 ( 1955 )年先恢復「氣象學報」,民國 47 ( 1958 )年再恢復學會的會務,再度選出在大陸創會時的會長蔣丙然教授(臺灣大學地理系氣象組)為理事長,每年均召開年會改選部分( 1/3 )新的理監事,再選出理事長聘秘書處新成員,以利會務的推動,(民國 82 年全面改選任期兩年,但因每年均有年會還稱之為一屆)。這近 90 年來,以我方的立場而言,擔任過學會理事(會)長的氣象先進有:蔣丙然、竺可楨、劉衍淮、鄭子政、亢玉瑾、劉大年、吳宗堯、蔡清彥、陳泰然、謝信良、劉兆漢、劉廣英、辛江霖、周仲島、王寶貫(現任)。 分裂後的氣象學會在大陸又如何?特別是兩岸展開交流之後,「氣象學會」成為兩岸氣象界交流的紐帶,因此對大陸的學會狀況也要有所了解。在大陸「中國科協」的推動下,成立出版「中國學會史叢書」,「中國氣象學會史」成為首批出版可供研究科技學會史的叢書之一。由於海峽兩岸氣象界均視「氣象學會」為同根同源,所以以大陸的立場而言,擔任過學會理事(會)長的氣象先進有:蔣丙然、竺可楨、趙九章、葉篤正、陶詩言、章基嘉、鄒競蒙、曾慶存、伍榮生、秦大河(現任)。顯然前 25 年是重疊的,民國 38 ( 1949 )年之後,氣象學會在大陸的活動,很明顯可分成兩大階段,這和海峽兩岸關係的改善也息息相關,而前 30 年與大陸的政治動盪又關係密切,今簡述如下供參考。 1950 年至 1979 年之前的學會 民國 38 ( 1949 )年底,自稱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當年 10 月 1 日下午 3 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也自稱代表中國,年號改用西元。因是以「武力奪取」政權,其心態採「不續前緣」但又有源的方式,處裡已存在的很多機關組織團體,如中央研究院北上北京改稱「中國科學院」,其下的氣象研究所改為「地球物理研究所」;當時氣象研究所無人、中央氣象局只有少數人到臺灣,「新中國」則新成立「軍委氣象局」,五年後才改為國務院下的「中央氣象局」,之後又改稱「國家氣象局」,現名「中國氣象局」。由於早期氣象學會的主體會員,以來自氣象研究所、中央氣象局為主,他們大部分均留在大陸,所以之後召開過新三屆的氣象學會,改選新的理事組成理事會,算是比在臺灣更早恢復學會的活動,但大陸以後發生「文化大革命」的大動盪,包括氣象學會在內,不但會務連學術期刊都中斷了十餘年之久。 「新中國」成立 1979 年之前學會改選理事會狀況表 屆 數 年度期間 理 事 長 秘書處負責人 備 註 第一屆 1951-1954 竺可楨 張寶堃 第二屆 1954-1958 竺可楨 蔣金濤(女) 第三屆 1958-1962 趙九章 蔣金濤(女) 第十八屆 1962-1978 趙九章 蔣金濤(女) 1966 文革爆發所有一切活動全面被終止 調整後第十八屆 1978 葉篤正 程純樞 由狀況表得知,中共得政權之後,從 1951 (民國 40 )年起,「中國氣象學會」在大陸召開過新的第一、二、三屆的大會,成立新的理事會任期為四年, 1962 年的改選本來應是第四屆,但在這本官方的「中國氣象學會史」稱之為第十八屆,而年度又跨了 1962-1978 ,這是不合理的現象。本來 1966 年應召開改選的大會,但因這一年爆發「文化大革命」,不但氣象學會會務無法運作,「氣象學報」也全面停刊,連「中央氣象局」都被軍方「總參氣象局」接管,包括科學院在內,很多很多的研究及專業人員,均下放到「五七幹校」勞動,這期間學會的理事長也是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趙九章博士,因故也在 1968 年自殺了。「中央氣象局」因 1972 年間有颱風侵襲大陸的浙江,損失非常慘重,引起周恩來的高度關注,原氣象局人員才得以離開幹校,歸建後中央氣象局才又恢復的,鄒競蒙就在這時候,離開空軍氣象單位,加入氣象局的領導團隊,以後才得以擔任:氣象局長、氣象學會理事長,及有機會擔任兩屆的世界氣象組織( WMO )主席。 1976 年 10 月 6 日 晚上,以葉劍英為首的實力派,「擒賊先擒王」短短幾小時之內,粉碎「四人幫集團」,鄧小平第三次復出,經「兩個凡是」的鬥爭,確立掌握實權,提倡「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大學入學的高考全面恢復, 1978 年召開「全國科學大會」,成立「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全國的各種學術團體也全面恢復活動。所以原改稱第十八屆理事會,任期由 1962-1978 達 16 年之久,因原理事長趙九章已過逝,故由原理事們先補選葉篤正為理事長,稱為調整後第十八屆理事會,才能有個結束,重新改選新的理事會,推動氣象學會的會務。 如果嚴格以四年選一次稱之為一屆,則現在大陸氣象學會的「屆數」就不對了。可能想到 1950 年之前,學會有改選才稱之為一屆,也只有「蔣丙然、竺可楨」兩位會(理事)長當選人;因為「文革動亂」,使後來的改選也亂了,而這段時間也是只有兩位擔任過理事長,因此就將竺可楨的任期通稱為第十七屆,趙九章的任期統稱為第十八屆,這樣正好也與原國民政府時期的氣象學會的屆數,可以相銜接。在國民政府時代,氣象學會的會員人數也不多,各省也無氣象分會,說真的氣象測站也不多,也因抗戰的關係,軍方氣象的從業人員比民間要來的多。我們必須承認,「新中國」在涂長望 14 年局長任內,最大的成就就是將國民政府原只有 100 多家的測站,擴充到 1500 多個測站,而各省也成立氣象局及氣象學會。學會要推動會務,只靠秘書處也不行,必須成立各種專業委員會來推動,在趙九章的第十八屆理事會特成立:(天氣與動力氣象、大氣物理與氣象儀器、氣候、農業氣象、氣象名詞、氣象學報) 6 個委員會,隨文革的爆發,這些委員會當然也停 有邦交的情況下,親自到北京訪問,美國態度的轉變,使中華民國政府退出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成為大陸第一個進入的聯合國所屬機構,美國氣象學會( AMS ),也是第一個去大陸正式參訪的美國學術團體,在美國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們也組團,於民國 62 ( 1973 )年到大陸訪問,相信這對大陸氣象學會、學術單位、作業界,其對外開拓氣象交流合作助益良多。 結 語 凡存在的事實就是「歷史」。時代在變環境也在變!海峽兩岸展開雙向交流之後,除營造和平的氣氛也能增進相互的了解,這與互相砲擊、文攻武嚇,相去甚遠,這已是很難再走回頭路了;能經由申請自由自在的跨過「臺灣海峽」相互參訪,相信大部分的人民百姓,絕不願走回過去「相互仇視」的老路。「氣象行業」這事關兩岸人民百姓:「生命財產、生活品質及經建成果」的福祉,多多合作有助於雙方避凶趨吉,這雙方的「氣象學會」有很好的紐帶關係。重視自己的歷史,不應放棄自主的解釋權,但也要承認對方存在發生的歷史事實。 參考文獻 1. 陳學溶、陳德群:中國氣象學會早期事略,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第 36 期第 1 號 P.1~13 ,民國 84 年 3 月出版。 2. 許鑑明:中國氣象學會之法統與早期活動瑣憶,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第 26 期,民國 74 年出版。 3. 學會秘書處:慶祝氣象學會創會八十週年紀念特刊,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第 45 期,民國 93 年出版。 4. 葉文欽:由「氣象學報」談起,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第 53 期 P.21~27 ,民國 101 年 3 月出版。 5. 「中國氣象學會」編著:中國氣象學會史, 2008 年 10 月,大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民國 102 ( 2013 ) /09/20 初稿; 12/26 修訂】
个人分类: 气象|2782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