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窃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大数据时代偷窃个人信息有无底线?
热度 2 opensesame 2014-8-11 03:49
大数据时代偷窃个人信息有无底线? 2014 年 8 月 10 日 前几日, 路透社报道,美国苹果公司日前承认公司可以通过电脑私留的后门中窃取 iPhone 用户的短信、通讯录和照片等个人数据(见http://www.yicai.com/news/2014/07/3999282.html)。事件的潜在受害者是把苹果奉为行业圭臬、道德楷模的果粉们,还有那些亦步亦趋、以苹果为时髦的跟风者们。事实上,我也想不到苹果公司居然如此贪婪,收集个人信息,那你收集通讯录中联系人干吗?收集照片更是为什么?我不是果粉,尽管我办公电脑曾买过Macpro,娱乐产品买过苹果mp3(最小型的那种,没有视频);尽管我承认苹果产品工艺一流,使用舒适度很高。我准备了半年多时间,了解苹果系统的软件,为了工作便宜和效率,但是,最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苹果的系统并不能实现我工作效率优先的原则,我最终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弃用了Mac-OS,回到了win系统。此乃后话,实际上,本文的目的也不是批苹果和果粉。相比很多公司而言,苹果的产品的确一流。 然而,在这个大数据意义愈来愈重的年代,我拿什么来保护自己的隐私了?除了苹果窃取个人信息,还有微软吗?还有Google吗?还有Facebook和领英吗?果真如此,大概不用冠希公子去修坏掉的电脑,艳照门之类的事情也禁不住早晚会公之于众了,因为,这些信息早就在一批IT技术精英手中,迟早会出个好事者禁不止手痒、心痒炫耀一下。 实际上,苹果公司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私自记录用户个人信息的公司;普通老百姓也不是唯一的受害者。Snowden揭露美国政府早就在秘密监听国内外互联网、电话上的个人信息和往来通讯,监听对象不仅包括对手国家,甚至包括盟国的政府首脑,譬如德国总理默克尔。Snowden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并没有停手,它的态度是反正我监听定了,你能怎么样! 反恐的名义早就不能解释大规模的监听了。要不监听默克尔干吗?苹果公司这次也没说记录信息是政府的意见。 Snowden 事件曝光,我正在英国访问。闻讯之后,我在短时间内删除了 Facebook 中关于个人简历(如毕业学校、时间、工作单位、手机)的信息,因为我向来不喜欢上传照片到互联网,所以免了很多麻烦。之后,大概只保留了个人姓名和首页的一张照片。记不清当时为什么没有删除 facebook 账号了,本来也是偶尔玩玩,其实没必要保留。结果发生了后来的事情,让我知道监听个人信息的绝对不止苹果,相反,这可能是常态现象。 今年,我来美国访问。期间需要查询一个口碑很好的私人出租车司机的电话。 Google 了一凡,只找到隐去后 4 位电话的信息,而后 4 位电话号码似乎可以通过司机的 facebook 查看。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冰冻了很久的 facebook 账户。账户、密码都给我找回来了,但是无法登录,因为 facebook 系统发现我目前所用的电脑跟注册时不一样,注册时用的是苹果的 macpro ,而现在我用的是联想 thinkpad 。于是系统提示我输入生日信息。但是我放在 facebook 上的生日信息已经被我自己改了。在 snowden 事件之后,我删除了原来的信息,胡乱填了一个生日日期。我先在根本不可能记得这个日期了。于是 facebook 还是无法登陆。 但是,问题是 facebook 公司凭什么知道我更改了电脑或者操作系统,如果它不记录我的电脑信息的话?如果它记录了电脑信息,那么还记录了别的什么?我无从得知。 并不是只有国外的公司有窥视个人隐私的癖好。如今智能手机横行天下。手机应用中,很多应用都会在安装时要求用户授予该应用很多权限。如果细心的话,你会发现这些权限远远超过了该应用的工作范围。譬如一个看电子书的应用或者导航应用要求查看通讯记录干吗? 以我的力量,我知道无法完全保护自己。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尽量缩减个人信息发布的范围;尽量不发自己和同事、朋友、亲人在一起活动的照片、联系方式。在我家,我是禁止家人发布孩子的正面照的。可是,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我有限的做法能起到降低信息外泄的风险吗?我毫无所知。 求求你们,别再记录我们的个人信息了!
个人分类: 个人心得|387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