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震警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云南地震局:忽视地震趋势分析和迟到的防震目标
热度 2 杨学祥 2014-8-11 09:32
云南地震局:忽视地震趋势分析和迟到的防震目标 杨学祥 一、 迟到的防震目标 据 2014 年 08 月 11 日 新京报报道,鲁甸位于易发破坏性地震的小江断裂带上。 6 年前,云南省启动农村地震安全工程,政府对民居防震建设的补助投入逐年加大,新京报记者调查的情况是,部分村民得到的 5000 至 1 万元补助,对穷困的他们来说,杯水车薪。去年,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的开工率,鲁甸县只有 59.08% ,排名昭通市全部 11 个县的倒数第二。 查阅公开资料可获悉,早在 10 年前,国务院就已经明确要求启动农村村民地震安全工程。而云南省也意识到, 根据国家地震局预测,云南将进入一个强震活跃期。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官员说,这十年来,为了加强抗震工作,云南省做了很多努力,政府印刷了《云南省农村民房建设抗震设防技术导则》,还在 2008 年全面启动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这一方案“当时的目标是,力争到 2020 年,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 6 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可是,没能等到 6 年后的“目标”,灾难先发而至。   上述官员说,这十年,在地震安居工程方面,省里决心很大,可效果却不太理想。   昭通市住建局官网公布的材料显示, 2013 年,云南省级预下达昭通市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任务为 5.4 万户,每户预拨补助资金 5000 元。截至去年 10 月 2 日,全市已开工 45594 户,开工率为 84.43% ,已竣工 4266 户,竣工率仅为 7.93% 。 当时,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的开工率,在此次地震震中鲁甸县只有 59.08% ,排名昭通全部 11 个县的倒数第二;竣工率方面,鲁甸县仅有 0.08% ,排名倒数第一。 http://news.sina.com.cn/c/2014-08-11/025930662689.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615.html 二、 云南省在全国首设“诤言奖”却无视难得建议 中新社昆明 2007 年 6 月 25 日 电 云南省政府官员车志敏今天在此间称,该省将在全国首设“诤言奖”,最高奖金高达五万元人民币,以此鼓励民众讲真话讲实话,监督政府工作,促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车志敏说,典籍上的“诤言”,意为“直言规劝,止人于失”,即直爽地规劝别人改正过错的语言。现今讲的“诤言”,是传统的规劝语言和固有的意义在新时代的新发展,特指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对政府工作所表达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车介绍,凡针对云南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问题等方面提出的具有建设性、前瞻性、独创性见解,切合云南实际的意见、建言、决策咨询建议,以及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批评和建议等,均属诤言征集的范围。 2007 年 6 月 3 日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发生了 6.4 级地震。它验证了胡辉研究员等人在 2003 年提出的地震预测理论:云南省强震活跃期遵循 18.6 年白赤交角周期和 11 年太阳黑子周期 。 11 年和 22 年也是潮汐变化周期。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在 2003 年第四期《云南天文台台刊》上详细分析了 20 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亦称月亮赤纬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20 世纪以来云南的 4 个 M ≥ 6.7 级强震活跃期有 3 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 80% 。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 11 年的准周期,对比太阳黑子相对数滑动平均曲线与云南历年最大地震强度滑动平均曲线,即年黑子相对数减小时,地震强度增大。据此,作者利用 20 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 4 组 11 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 2 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 他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 2006/2007 年。 他们根据地震活动 11 年周期中同相位年的平均强度作外推预报, 2005 年按期前 7 个 11 年周期同相位年的最大地震强度平均推算,可能为 5.69 级上下,仍处于低水平活动期,而 2006 年的地震强度则可能增至 6.37 级上下,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最严重的是 2007 年,该年所处的相位最易发生强烈地震,平均震级已接近 6.7 级,足见该年最可能是云南下一 M 大于等于 6.7 级强震活跃期的开始年,并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 2007 年云南地震强度所以会如此之高,主要是因其正值太阳黑子第 23 活动周的谷值年附近。 2007 年云南普洱县发生 6.4 级地震, 2008 年云南盈江县发生的 2 次地震 5.0 级地震,验证了胡辉等人的预测。云南省应该为胡辉等人请功。 表 1 20 世纪以来白赤交角极大年与云南首发强震(据胡辉 等, 2003 ) 白赤交角极大年 云南强震活跃期 首发 M 大于 6.7 级强震 1913 第 1 活跃期 1913 峨山 7.0 1932 第 2 活跃期 1941 澜沧 7.0 1950 1950 勐海 7.0 1969 第 3 活跃期 1970 通海 7.7 1987 第 4 活跃期 1988 澜沧 7.6 2006/2007 第 5 活跃期 2007 普洱 6.4 , 2008 盈江 5.0 和 5.0 注:最后一栏是笔者根据胡辉等人预测和地震实测数据加的。 长期以来,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研究和灾害预测总被尘封在历史文献中,很少得到政府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应用。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政府部门在作每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时,要请教有关专家,查阅有关文献,尽量做到事事有科学根据,对于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要依据科研成果给予奖励。云南地处中国最活跃的地震带,地震灾害频繁,防震应该是云南省的一项特殊重要的工作。胡辉等人对云南地震规律的研究和预测,已经被云南地震实践所证实,应该得到云南省政府的奖励。 我曾为他向云南省请功。 2007 年 4 月郭增建研究员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会刊印的《 2007 年预测黄皮书》中,对我国曾提出了三个地震预测意见,其中一个就是云南北回归线地带可能发生 6~7 级地震。根据是“北回归线效应”,该效应包括震—洪链和洪—震链。此外,还有 10 名研究人员也作了云南 2007 年可能发生 6-7 级地震的预测( 2007 年预测黄皮书在 2008 年解密,能否公开发表尚需郭增建理事长同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62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626.html 三、 忽视云南地震趋势分析 最近,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潮汐也有 2.2 、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潮汐可以使偏离地球质心的内核在液核中产生潮汐波动,潮汐周期与太阳周期的共振效应对解释大气、地磁、地震、海温的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更有说服力。这不仅能解释厄尔尼诺事件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而且能解释地磁、地震、大气的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和强潮汐的共同驱动和激发。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 1913-1999 年 7 级以上强震(共 13 次)有以下规律性: 第一、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的最大值年; 第二、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4 个结束于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附近; 第三、强震活跃期历时 7-12 年,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至最小值 9.3 年周期相对应。 第四、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太阳黑子谷年,一个首发于太阳黑子峰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是云南 7 级地震多发年。 3 个强震活跃期与太阳黑子 11 年周期对应,始于太阳黑子谷年,在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或其前结束。 表1 20 世纪以来白赤交角、太阳黑子与云南强震 (据胡辉等, 2003 ,杨冬红等修改, 2008 , 2010 ) 白赤交角 太阳黑子 云南强震 活跃期 Ms 大于 7 级强震 最大年 最小年 谷值 峰值 1913 1922 1913 1923 1917 第 1 活跃期 1913 峨山 7.0 , 1925 大理凤仪 7.0 1932 1941 1933 1944 1937 第 2 活跃期 1941 澜沧耿马 7.0 , 1941 勐海 7.0 1950 1959 1954 1957 1950 勐海 7.0 1969 1978 1964 1976 1968 第 3 活跃期 1970 通海峨山 7.7 , 1974 昭通大关 7.1 , 1976 龙陵 7.3 , 1976 龙陵 7.4 1987 1996 1986 1996 1989 第 4 活跃期 1988 澜沧 7.6 , 1988 耿马 7.2 , 1995 孟连 7.3 , 1996 丽江 7.0 2005- 2007 2014- 2016 2009 2020 2014 第 5 活跃期 ( 2007 普洱 6.4 , 2008 盈江 5.9 ) 7 级地震空区 2013-2014 ? 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 7 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 1913 、 1950 、 1970 、 1988 年和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附近的 1941 、 1976 、 1995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9/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地震, 太阳黑子峰年前一年 1988 和谷年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7/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和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叠加年(三年内)易发生地震,如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8/13 。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年只发生了 6 级地震,还有能量未释放。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变为最小值需要 9.3 年,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变为最大值需要 18.6 年。在 1987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 4 活跃期中, 1988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发生了澜沧 7.6 级地震、 1995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发生了孟连县西中缅交界处 7.3 级地震和 199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丽江县发生 7.0 级地震,历时 9 年左右。在 2006-2007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开始的云南第 5 活跃期中, 2007 年普洱 6.4 级地震, 2008 年盈江 5.0 和 5.0 级两次地震,至今地震仍十分活跃。 按云南强震活跃期规律,云南第五活跃期强震将持续到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并在 2014-2016 年达到高潮,历时 9 年左右。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发生后, 2005 年 3 月 29 日 、 2007 年 9 月 12 日 又连续发生 2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印度洋板块北推印度大陆向青藏高原挤压态势愈演愈烈。这一构造背景导致 2006 年四川特大干旱和 2008 年 5 月 12 日 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我们称 2006 年的四川干旱为构造干旱 。 2009 年 9 月 2 日 印尼爪哇岛发生里氏 7.4 级强烈地震, 2010 年 3 月 6 日 苏门答腊西南以远地区发生 7.1 级地震,表明该地区地应力积累依然强烈。 最新统计结果:云南以南地区2010年至少发生12次7级以上地震。 2009 年是太阳黑子谷年,2013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年,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0年中国西南发生罕见旱灾。由于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和2009年太阳黑子谷年云南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 云南地震可能在2011-2013年逐渐增强,发生7级以上地震几率增大。请有关部门作参考。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648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00127.html 按云南强震活跃期规律,云南第五活跃期强震将从2007年持续到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并在 2014-2016 年达到高潮,历时 9 年左右。 这十年来,为了加强抗震工作,云南省做了很多努力,政府印刷了《云南省农村民房建设抗震设防技术导则》,还在 2008 年全面启动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这一方案“当时的目标是,力争到 2020 年,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 6 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可是,没能等到 6 年后的“目标”,灾难先发而至。 可惜,力争到 2020 年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 6 级左右地震能力的目标远远落后于云南地震发展形势。忽视趋势分析酿成大祸。 胡辉就是 云南天文台台资深研究员,不重视本省学者的研究成果,云南地震局的管理水平值得检讨,排斥不同意见是问题的根源。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四、 忽视云南地震的警告 2013 年 5 月,美国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郦永刚关于“云南未来可能发生震度 8 级的强震”一说引发云南当地民众极大关注。 4 日,云南省地震局研究员张建国表示,如果没有时间、地点、强度的话,预测则无任何意义。大地震发生有规律可循,科学防御是抵抗震害最有效的方法。   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因处在当今全球活动性最强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的边缘,是地壳运动剧烈的地区。   “大致从 5000 万年前以来一直地震频繁。”张建国说,但 7 级以上大地震的发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把云南历史上发生的所有 7 级以上地震标在地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地震分布是有规律的,沿着断裂带在分布,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发生大地震。”   针对预测地震,张建国认为更应该做好抗震设防工作。他说,“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抗震设防做不好,即使预报准了,应急准备做不好,预报亦无意义。” 张建国称,“云南省有 39.4 万平方公里, 4600 万人口。这是一个广阔的区域和庞大的人群,同时,云南特殊的地貌环境,又决定了仅占全省国土面积 6% 的坝区盆地,集中了全省绝大多数城市和一半以上人口,其 80% 受活动断裂控制。客观上云南地震多发,只有认真按照国家每 10 年颁布的设防标准做好防御和应急准备工作,才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良策。” http://news.szhk.com/2014/08/04/282881751338934.html 事实上,忽视地震趋势的警告,不了解地震的发展趋势,做好抗震设防工作不过是一句空话,云南地震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2007-2014 年我们一再重复这一警告。 2005-2016 年是云南地震活跃期,云南省 力争到 2020 年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 6 级左右地震的能力。错误的决策导致致命的伤亡。 6.5 级地震死亡 615 人,云南昭通鲁甸地震教训值得地震局深刻反省:没有在众多警告的条件下采取应急措施源于故持己见和不作为习惯。 不预测、不预防、不作为,“三无”观念是地震预防的最大障碍。面对 615 名地震死难者,你能说自己问心无愧? 积极的预防得不到表彰,迟到的措施掩盖部门的失职:没有钱就不能预防地震了吗?我们真的在地震面前素手无策? 在许多领域,中国真的不差钱,差的是地震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心。 参考文献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云南天文台台刊。 2003 ,( 4 ): 49-55 杨冬红 , 杨学祥 .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 28 ( 1 ): 58-70 。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79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