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工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将科研进行到底!
buffer 2008-12-19 16:06
这几天关于找工作的话题在这里讨论的很激烈。以前没有怎么找过工作,不关注这些事情,如今置身于其中,发现找工作不容易。对于我自己,现在才确定不去找什么样的工作。那么在剩下的选项中,慢慢寻找。 我觉得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类型的工作,然后就努力准备,这个时候去抱怨上学时候学的课程什么的都没有用了,关键是能找个单位,赶快学习,适应。 当然如果能改变一下课程的内容,让所学更能接近实践更好不过。 有的单位所要的合适人选,我不觉得很容易找到。比如说上个周末有个单位要求能熟练提取血液RNA, 做Real-time RT-PCR, 我说我做过植物的,这些都能做,但是人家好像一定要找个做过血液的。还有有个单位一定要找个懂种菜的,而不是说找个园艺专业的。不知道单位招人的时候,看重的到底是什么?要用人的和来招人的是否沟通的很好呢? 如果有单位需要招人干活的,不妨多交流一下,说不定明年我们就能在一起工作了呢。 本人植物学专业,植物发育方向,对形成层的活动、木材形成有较多的了解。 简历就不放在这里了,如有需要请留下E-mail.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致力于做个有知识的农民
buffer 2008-12-19 13:56
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也就意味着离校的日子越来越近。 这半年来,补写和投递了一篇文章,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刚开始想做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试验,觉得还是补第二篇文章的试验以及写文章比较重要。如果想明年暑假离校的话,写文章还是比较重要的。如果第一篇文章不够格,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篇了。 同时也开始了找工作。每天会查一些新的资料,会有同学提醒我招聘会的事情,觉得很兴奋。不知是科学网分类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至少在科学网的招聘栏目中发现,招聘生命科学专业的单位还是比较多的。这也是兴奋的原因之一。对于我,植物学专业,有林学背景的毕业生来说也是有几家对口单位的。但是也没有投递那么多。首先,想在北京先找,毕竟不是一个人嘛。当然,外地也没有排除在外,很多地方的实力也很强。但总体觉得国内林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如今学农学的估计比往年更好找了吧,毕竟有转基因重大专项。国际上有名的农业方面的大公司已经进入国内,设立研究院,招兵买马。如果我国再不抓紧的话,若干年后我们用的种子,用的植保产品都有可能是人家生产的。 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好,除了育种方面加强外,土壤条件也是很重要的。不能一味的追求能高产的种子,而忽视了这方面。如今,种地是轻松了很多,但是对农药化肥的依赖性依旧很大。同时有机肥的使用逐渐减少。我知道的原因之一是养家畜少了,甚至不养了。 做植物的学生,估计都养过植物,有时觉得就像在家种地一样。每天观察,浇水,盼望快快长大,快出表型,就像盼望着小麦抽穗,棉花挂桃一样。每天都有期望,每天都盼望着不一样的东西出现! 回想起顶着烈烈炎日,在棉花地里捉棉铃虫时候的辛劳,回想起背着喷雾器在地里喷洒农药时的艰苦,深感科技力量的伟大! 干着最辛苦的工作,拿着最低的收入,过着最没有保障的生活!那些年代父老乡亲含辛茹苦的把我们这一代养活大,送我们读书,何尝不是抱着让我们将来改变这一切的希望呢?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4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作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wage1007 2008-12-18 23:08
最近,我发现我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低,这对于一个正处于关键阶段的博士生来说是要不得的,总的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睡觉睡得不想起来,不知道怎么的 ,我比较喜欢在床上思考,但没有记录的思考很可能只是天马行空。 凡是都是万事俱备才做,有些小事情特别是有多解的时候其实不一定非要考虑最优解,最后达到目标就可以。 信息过剩,每天QQ,MSN,邮箱呀,都不知道是开着干嘛,实际很多都是无用信息。 与人交流少了,新的思维少了,人变得比较沉默寡言,思维缓慢,动作也变慢了。 后来又在豆瓣上看到如下文章,原文如下:出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172556/ ------------------------------------------------ 与通常所列举的应该培养的有益习惯不同,本文在此举出的是我们最好避免的7种习惯。              就像寻找对你有益的习惯一样,寻找妨碍你的习惯同样重要。这7种习惯中大多数都可能会轻易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你难以察觉它的存在 (或者它如何影响到你)。我曾经略微尝试了这些习惯,结果毫无疑问,那些重要的事情没有几个可以完成。同时我也要添加说明的是,这只是在生活中你可能形成 的影响效率的主要的7个习惯,我很确定绝不仅仅是这些。             1、缺席。             也许你曾经听过伍迪艾伦所说的这句话:       百分之八十的成功来自于出席。             更多的出席这是在生活中你可以保证更多成功所做的最大也是最简单的事情之一,无论是在你的社交生活中,你的事业上还是你的健康方面。如果你想要改善你的健康状况,一个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事情就是在每次你该出席时出现在健身房里。             也许天气会不好,也许你会不想出门,也许你有一大堆其他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如果即使你在积极性不高时仍然继续出现在健身房里,那将比你呆在家里的沙发上放松要有效的多。             我想这个也可以推及到生活的其他领域。如果你每天都坚持写作或绘画,你就会快速的得到提高。如果你更多的出门你就可以遇到更多的新朋友。如果你参加更多的 约会,你遇到心上人的机会就会大大提高。仅仅只是更多出席就会使你的生活大大不同。而缺席却会使你毫无收获。             2、拖拖拉拉。             为了简化,我将最喜欢的3种摆脱拖拉情况的方法列举如下:             -吞食青蛙。也就是说在一天的最开始就完成那些最艰难最重要的工作。早上良好的开始会让你一天都保持高昂的情绪和积极的动力。这通常会使你这一天都十分高效。             -你如何吃掉一头大象呢?不要打算一口吃成胖子,这会使你感到过多负担以至于产生拖延的念头。把一项工作分为若干可付诸于行动的小步骤,然后仅仅关注第一步直到把它完成,接下来再继续下一步。             -说服自己。我发现这种向导型调整十分有效。就在我花了20分钟躺在床上反复默念在这几天里我都十分高效之后,我就不再会陷入拖拉的情况或者浏览1至5个我喜爱的网站寻找更新信息的必要。             3、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除了拖拖拉拉以外,你最容易陷入的不良习惯之一就是忙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之中。             为了提高效率你也许需要某种时间管理方法。它可能会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比如在一天的开始使用80/20法则。80/20法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熟悉的 帕累托法则认为, 80%的收获源自20%的努力。所以为求高效你应该将你精力的大部分集中在那些极少数重要的事情上。             当使用这个法则时你只需按优先顺序写下这一天你需要做的3件最重要的事情,然后从头做起。即使你只能完成其中的一件事,你仍然完成了今天最重要的事情。也 许你也会偏爱其他诸如GTD等方法。但是无论你如何组织工作,最关键的还是寻找那些最重要的工作,这样你就不必花费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去忙于 那些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这些事情无关紧要,那么即使你快速的完成它们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4、多虑。             因为多虑而很少采取行动。陷于无穷的分析之中只会使你虚度光阴。 行动之前加以思考是没有错的。做一些调查研究,制定一个计划,探究可能存在的积极以及不利因素。             但是强制性的反复思考就会成为另外一种浪费时间的做法了。 在尝试之前你没有必要去从每一个角度检查每一件事情。而且你也不可以等到一个最完美的时间再去做 事,因为这样的时间从来不会出现。 如果你继续这样思考就只会使自己陷的越来越深,从而使采取行动变得越来越难。相反,虽然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对你有所帮助, 但你现在需要做的就只是停止思考,然后去做那些你应该做的事情。             5、凡事过于消极。             当你凡事都从消极方面考虑时,你的积极性就会被大大打击。你会发现到处都是问题和错误,而这些问题是本不存在的。你抓住细节不放。如果你想要寻找一个不做某事的理由,这当然没有问题。而当你从一个消极角度看问题时,每次你都可能找出十个借口。             因此你几乎一事无成。你向任何愿意倾听的人诉苦(也许很多人并不想听),抱怨你的工作,生活和领导有多么的差劲。你的生活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这已经成为一个能够自我实现的预测。             对此的一个解决方法就是了解消极方面的限度,认识到你的消极思考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写照。然后不妨尝试一些其他的角度。举例来说,你可以尝试着培养一下 凡事从更为积极和乐观的角度思考的习惯,这会对你大有帮助。通过这种方式,你也许就会开始尝试这种积极性的挑战。这并不容易,然而如果你接受了这种挑战, 连续7天都只从积极方面思考,你就会突然意识到你看问题的角度和想法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你对世界的理解和你所得到的成果。             6、固执己见,与世隔绝。             人们很难去承认自己的想法不是最佳选择,因此你越来越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变得闭目塞听。这会让你很难取得进步,比如说效率就会很难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认真思考改变人生的可能性都会变得很难。             显然,解决方法之一就是打开心胸。开阔视野,从他人和自己的错误中汲取教训,从书籍等资源中获取知识。与任何事一样,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正如前面所 说,对此我的建议就是认识到你的知识领域毕竟是有限的,而你做事的方式也会存在不足。那么不妨就尝试一下新事物吧。             而我的另一条建议就是,阅读一下埃克哈特托利的《新天地》,特别是有关Ego的章节。正如托利所建议的,如果你不再像Ego那样思考,你就会更加容易接 受新思想,抛弃那些已经无用的旧思想。另外我想要补充说明的就是: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盲目追求新的信息,否则你就会成为一个沉迷于自我帮助的人。在行动 中运用那些新信息和你学到的事情,然后加以尝试。             7、持续信息过剩。             信息过剩并不是说你过多的阅读,我所指的是所有输入信息的过剩。如果你让所有的信息都涌进大脑,这当然会导致难于清晰思考,因为刺激源太多了。以下就是这种习惯可能会存在的弊端:             -你所接受的一些信息也许会是消极的。媒体和周围环境会因种种原因提供一种消极的信息。如果你没有根据需要对信息加以选择,也许你就会陷入消极之中,从而影响到你的所思,所感,所为。             -这会使你急于追赶当今发生的事情,然而每时每刻都有十几件事同时发生,想要追赶上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的生活会因此充满压力。             -如果你持续被信息轰炸,并且还试图将所有信息分类,那么你将很难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得到过多的信息,就会造成某种形式上的瘫痪,一事无成。或者你会被这种习惯所困,终日急于忙碌在一些非重要的事情上。             为了可以集中精力,清晰思考并付诸行动,你就需要在吸取信息时更有选择性。当你工作时尽可能的避免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事物。关掉电话,断开网络,关上大门。 你就会不可思议的发现,当你没有每隔五分钟就被打扰一次,没有机会因浏览RSS-feeds或喜爱的网站而拖延时,居然可以完成这么多的事情。             现在并不是说我建议你们停止阅读所有的博客或报纸。但是一定要清楚哪些是你真正想要阅读的,哪些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同时你也可以查看其他开阔性信息的领域。             比如说,你没有必要陷入所有来自周围环境的消极情绪。如果周围的所有人都在拖延或者焦急的忙于各种非重要的事情时,你会很容易被这种情绪所影响。如果你有一扇心灵之门,关上它而去关注更为重要的事情,这会是个不错的主意。               7 Habits of Highly Ineffective People      By Henrik Edberg      With a twist to the common list of habits that are useful to establish, here are 7 habits that you do best to avoid.      Just like finding habits that can be useful for you its important to find habits that are holding you back. Most of these 7 habits can easily become such a normal, everyday part of life that you hardly notice it (or how its affecting you). Ive dabbled with all of them quite a bit. Not surprisingly I didnt get much of the important stuff done. Id also like to add that these are just 7 broad habits you can establish to become highly ineffective in most parts of your life. I pretty sure there are several more.            1. Not showing up.      Maybe youve heard this quote by Woody Allen:      Eighty percent of success is showing up      One of the biggest and simplest thing you can do to ensure more success in your life whether it be in your social life, your career or with your health is simply to show up more. If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health th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things you can do is just to show up at the gym every time you should be there.      The weather might be bad, you might not feel like going and you find yourself having all these other things you just must do. If you still go, if you show up at the gym when motivation is low you will improve a whole lot faster than if you just stayed at home relaxing on the sofa.      I think this applies to most areas of life. If you write or paint more, each day perhaps, you will improve quickly. If you get out more you can meet more new friends. If you go on more dates you chances of meeting someone special increases. Just showing up more can really make a big difference. Not showing up will not get you anywhere.            2. Procrastinating half the day. To keep it short, my 3 favourite ways to get out of a procrastinating state are:      - Swallow that frog. Whats this means is simply to do the hardest and most important task of the day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A good start in the morning lifts your spirits and creates a positive momentum for the rest of the day. That often creates a pretty productive day.      - How do you eat an elephant? Dont try to take it all in one big bite. It becomes overwhelming which leads to procrastination. Split a task into small actionable steps. Then just focus on the first step and nothing else. Just do that one until its done. Then move on to the next step.      - The Get around to It Paraliminal. I find this guided mediation to be very useful. After 20 minutes of mostly just lying on my bed and listening Im far more productive for a few days. I dont feel the urge to sink into that procrastinating state or the need to find out whats new over at one or five of my favourite websites.            3. When actually doing something, doing something that isn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right now.      One of the easiest habits to get stuck in, besides procrastinating, is to keep yourself busy with unimportant tasks.      To be effective you probably need some kind of time management-system. It might be something really simple, like using the 80/20-rule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day. The 80/20 rule, or the Pareto Principle as its also known, says that youll get 80 percent of your results from only 20 percent of your tasks and activities. So you need to focus most of your energy on those few important tasks to be effective.      When you have prioritized using this rule just write down the top 3 most important things you need to do that day. Then, from the top, start doing them. Even if you just get one of the things done, you have still don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you could do today. You may perhaps prefer some other system, such as GTD. But however you organise your work its still of highest priority to find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so you dont spend days, weeks or months doing busywork that isnt that essential anyway. Just getting things done faster isnt that useful if the things you get done are unimportant to you.            4. Thinking too much.      And thereby seldom taking action. Paralysis by analysis can waste years of your life.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inking before you do something. Do some research, make a plan, explore potential upsides and problems.      But compulsively thinking and thinking and thinking is just another way to waste your time. You dont have to examine everything from every angle before you try it. And you cant wait for the perfect time to do something. That time never comes. And if you keep thinking youll just dig yourself down deeper and deeper and taking action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Instead you just need to stop thinking. Shut of your mind it just helps you up to a point and go do whatever you need to do.            5. Seeing the negative and downsides in just about anything.      When you see everything from a negative perspective you quickly punch a hole in your own motivation. You find faults everywhere and problems where there are really none. You cling to details. If you want to find a reason to not do something then thats no problem. From a negative viewpoint you can find ten reasons every time.      And so very little gets done, you whine to anyone who wants to hear and many who dont about how crappy your job, life and boss is. Which becomes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s you create the life that is appropriate considering how think and see your world.      A solution is to realise the limits of a negative perspective. And that your perspective isnt some kind of 100% true picture of the world. Then try other perspectives. For instance, trying to establish a habit of seeing things in a more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light can be quite useful. In that vein, you may want to try the Positivity Challenge. Its not easy, but if you do the challenge and try to only think positive thoughts for 7 days it can give you an insight in how much your perspective and beliefs changes how you interpret your world. And what results you get.            6. Clinging to your own thoughts and being closed to outside influences.      It can be hard to admit that what you thought or believed was not the best alternative. So you cling to your thoughts harder and harder and keep your mind closed. This makes it hard to improve and for instance to become more effective. Even really consider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you can change your life can be difficult in this position.      One solution, obviously, is to open up more. To open up and learn from the mistakes of others, from your own mistakes and from other sources like books. This is easy to say though. It can, as almost anything, be harder to do. One suggestion I have is to, like I said about the previous habit, realise the limits of what you know and the way you going about things. And then just try something new.      Another tip is to read A New Earth by Eckhart Tolle and especially look at the chapters about the Ego. If you stop identifying so much with your thoughts and your Ego, as Tolle prescribes, it becomes a whole a lot easier to let new ideas and thoughts come into your life. And to let go of old thoughts that arent useful to you anymore. On the other hand Id like to add and counter-balance with these tips: dont get stuck in reading, in just taking in new information either or you might become a self-help junkie. Use the new information, put what you have learned in to action and try it out.            7. Constantly on information overload.      With information overload I dont just mean that you read a lot. I pretty much mean an overload in all input. If you just let all information flow into your mind it will be hard to think clearly. Its just too much stimulation. A few more potential downsides to this habit are:      - Some of the input you receive will be negative. The media and your surroundings often put a negative spin on things for various reasons. If you arent selective in what input you want in your life then youll be dragged into this negativity too. This affects how you think, feel and act.      - It creates an urge to keep up with whats happening but there are always ten more things happening so you cant keep up. This makes life stressful.      - It becomes hard to make decisions and take action if your mind is constantly bombarded with information or trying to sort through it all. Personally I find that if I get too much information it leads to a sort of paralysis. Not much gets done. Or you get stuck in habit #3 and keep busy, busy, busy at high speed with low priority activities.      To be able to focus, think more clearly and take action its useful to be more selective in what you let into your mind. When you work shut out as much distractions as possible. Shut off the phone, internet and shut the door. It is strange how much you can get done when you arent interrupted every fifth minute or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ocrastinate by checking your RSS-feeds or favourite websites.      Now Im not suggesting that you should stop reading all blogs or newspapers. But think about what you really want to read and what you read just read to fill your time. And have a look at other areas of input where the doors are wide-open.      For instance, you dont have to let in all the negative emotions from your surroundings. If everyone else are procrastinating or are anxiously keeping themselves busy by doing low-priority tasks at warp speed its easy to be influenced by that mood. If you have a door, then it might be good idea to shut it and focus on doing more important things.    ---------------------------------- 蓝色字体代表自己需要注意的地方
个人分类: 论文笔记|13551 次阅读|1 个评论
毕业研究生的前途选择
刘全生 2008-12-18 20:17
近日看到几位名博主相继探讨了研究生毕业后工作选择的问题,也想凑个热闹抖抖自己这个过来没多久的人的看法或者经验。 如果把研究生这个过程比作种庄稼,毕业就是收获季节,收成如何一般都是播种前有所预料的,你见过几个农民按部就班的辛苦一年后,面对什么喜出望外的收成呢?一般能有所收成就不错了,不会奢望什么科学家计算出来的亩产万斤的奇迹,这也造就了农民踏实的素质,同样前人的经历告诉他们,很多年份要接受老天的旨意的。对于研究生来说,在你决定要读、要考以及哪个方向哪个单位哪位导师的时候,你也应该像农民那样对几年后的收成有所预期的,但是未必能有老农预计的那么客观,毕竟这研究生不像种田是年年重复的,这是一次性,因此开始时期的不客观预期和后期时代的发展,往往造成收获的时候,要么收成不好,要么庄稼突然不值钱了。而现在情况是种的太多,收成还很好,但是这不是社会必须的大米白面,多了自然滞销了。这是现实,所以必须要接受要面对。 东拉西扯了一通是为了让你和我06年毕业时一样,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点,心态放平点,再冷静点、客观点、理性点、综合点的全面评估自己和社会,这才能为你寻找合适的工作打好心理基础。 姿态低一点:要认识到现在不是原来那个统招统分的年代了,教育维持的社会化才是研究生扩招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什么社会的需求,如果非要跟社会需求扯点关系的话,那么就是缓解本科生的集中就业压力吧。在这个背景下,你的学历学位虽然依旧由国家给你权威性,然而国家却不能保证那些合法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私企民企给你相应待遇,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哪怕你是热被窝儿奖的获得者,不能给老板挣来黄金万两,那么你就一文不名,因此,个人姿态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就放在自己鞋底吧,如果你足够努力,将来它会象种子一样萌发长大的,不过那是来自别人给你的肯定滋润它的生机的!有了这种低姿态,并与你之前的那些美好幻想和残酷现实塑造出的浮躁心态做了诀别,那么你就具有较为平实的心态了! 全面评估自己:首先,回忆一下当初选择考研的理由,那些是你真正想追求的,诸如那些找个好工作但并不知道是什么工作的理由,最好统统摒弃,要提炼出那些切实可行有持续性可以为之奋斗的东西来,而不是什么短期的享受的等等东西;其次,客观的总结一下自己研究生读下来,学到了什么,是满腹经纶、漂亮结果,还是为人处事、解决问题的能力?哪一些能够被你所面对的社会需要,哪一些(素质和能力)又能助你行走于这个社会?再者,莫要因为一时不顺,就草草找个地方落了脚,也不管对将来发展是否有益,在这个时间胜于金钱的时代,你享受暂时安逸必然会付出落后就要挨打的代价的;最后,自然是审慎的去评价各个用人单位了,就我而言我是将发展空间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发展空间,再好的条件待遇也只是暂时的,我想每个读过研究生的人,尤其是男人都很难长期享受那份安逸的,虽然有时候发牢骚说酒话时会说:早知如此还不如,或者说:干脆现在回家干嘛干嘛。 对于想继续从事研究的研究生,你即可以找个清水研究所或者高校,放缓前行步伐,对未来发展方向做个几年判断和选择,然后再行动,也可以再继续几年苦行僧般的深造。总之,科研就像有些人说的,就是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满足部分人的个人兴趣,在现在这个时代还要加上点内容,除了兴趣还有他们的生存,因此现代搞科研的人不得不关注待遇报酬什么的,但是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也不能惟利是图,能努力的去找到兴趣和生活的平衡点,这也算人生的一个成就吧! 对于无奈舍弃继续自己兴趣研究的研究生,只要你生活的好,在各方面依然感受到曾经受过的训练和获得的知识给你提供了助力,那么也不必慨叹什么,毕竟农民种的庄稼粮食不都是满足人们饥饱的,酿成好酒、做成饲料、换成肉蛋什么的,也都是价值的体现,你说是吧?呵呵 一点尚显粗糙的板砖看法,希望能引出点圆润的羊脂玉来,呵呵
个人分类: 学术探讨|4736 次阅读|2 个评论
年底总结随想
zhaodl 2008-12-15 09:25
年 底了,西方人都在准备圣过诞假期,西方人的圣诞节就如同亚洲人的春节一样重要。圣诞就要到了,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我不知道西方人如何,中国人应该都开始 忙乎年底工作总结了。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有什么值得庆贺的没有?有什么遗憾的没有?经验和教训对于来年都是一笔财富。圣人能够 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我们一年反省一次还是可以的。 自己给自己总结,并不是一件难过的事,只是我们常常忙的没有时间静下来总结总结,一年就这么 忙忙碌碌地过去了。没有总结倒也不是,只是没有那么一本正经地写出来罢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总结自己所走过的每一步,今天的决定就是基于自己对昨天的 总结而确定的。当然,有人总结深刻有人不假思考,也有人是健忘,常常是忘记了以前的教训。不是没有总结、也不一定是总结的不深刻,而是健忘罢了。人的年纪 大了,就变的健忘了,我现在就比较健忘,一些痛苦的教训常常被忘却,一些愉快的记忆也不去强记,似乎什么都变得淡淡的。有时感觉是想得开,而实质是老了, 健忘而已。 不管是总结的深刻还是不深刻,不管是记得住还是记不住,自我总结总不是那么让人讨厌,因为那 是个人的主动行为,不是被强迫的。可是,现在有多少人能够享受这种自主的个人总结。社会在进步,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体体现就是考 核总结。一年结束了,给你发多少钱,得看你总结的如何、考核的结果;经济在衰退,你的岗位保得住保不住,总结也会被用来决定你的去留。现在都实行目标责 任考核,据说这是一种科学的考核方式。我以前没有经历过,所以我的总结都是按着我自己的想法对一年的工作进行分析和剖析,通过数字的变化来检验一年来所 采取措施的效果。当然,学术期刊出版的结果,检验的不是今年采取的措施,也不是去年的,而是前两年措施的反应。这一点自己清楚,但是领导并不清楚。今年我 不想自作聪明,就老老实实地按着年初考核办下达的目标责任制确定的工作要点来总结。这样就轻松多了,办公室的同事也松了一口气:哦,那就压力少 多了! 总结是给别人看的,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管理规则。领导、老板看着满意一切就好。至于是否有利于 明年的工作,那是另外一回事。不是说不为明年工作总结,而是要搞清楚总结写给谁看。针对看总结的人的要求和喜好来写一定不会错误,高明的领导会将自己的要 求和工作的要求结合起来,也就是如何总结的有利于明年的工作开展,但还是具有个人喜好的一个人一个口味。一味地从工作出发来总结那是搞研究,那不是做 文章,总结实际就是做文章。文章就得做到有人读,让读者感觉好!而研究则不同,研究结果可以生硬、可以让人反感,但揭示的是客观事实。所以,研究不是人人 都能做,也没有先例可循,而总结有套路、有模板。 我的总结已经基本列出了一个框架,就等着充实一些数据啦,充实数据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工作效 果好,有时图标比抽象的数据要好。总结的主要目的是摆功,但也不能一味地表功,还要能够不疼不痒地找点能够被人认可的不足,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 施。问题必须摆,但又不能剖析的太准确、太深刻,因为这不是研究报告,否则领导想你都难那就等明年你改正了再说吧。 人是一种善于总结的动物,年轻人更应该善于总结,因为总结是为了以后做的更好,因为年轻人有未来。即使是采用套路式的总结,也能够换来老板的认可,这种认可就是今天为未来攒下的资本。如果能够再给自己做一分总结,那么就会更好啦保住现在,指明未来。 话又说回来,说是现在的考核规范了、科学了,其实人们心里都清楚。形式上的东西,人们总是有 办法将她形式化,久而久之就使其失去了意义。我以前主将不要大家总结汇报,我的职责就是了解大家的工作情况,不了解或者了解的不准确是我的失职。而有 时我的了解与其个人的感觉不符,这得区别对待:一种情况是我不了解,另一种情况是不符合我的要求。我们常常会感觉自己一年很辛苦、很努力,但是结果并不符 合老板的要求。问题不是老板的责任,而在我们自己。一是我们应该努力理解老板的意图,老板对全局负责,只要老板满意就行。可是,年纪大了不太这样较真了, 所以也慢慢地习惯了形式上的规范化。我也开始体会我的老板的意图,按着形式向老板汇报总结。尽管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合老板的口味,至少减轻了自我创造所需要 承担的压力和风险。当然,如果你的老板是一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你也应该理解老板的这个意图。 这是我年底的随笔,写出来有用没有用就那么回事了,也算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点总结。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4082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的研究生,毕业后你们打算干什么?
热度 1 李丕鹏 2008-12-5 12:29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改革开放才走过30年的大国,你们不仅成为天之骄子,而且又走上了研究学习之道。这是你们勤奋求学的幸运,但时至今日就业岗位的有限和学士、硕士和博士求业人数的不断增多,你们又将很不幸的要面临着职毕业后的何去何从。 网络新闻中不仅总能看到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就业难的新闻报道,有关部门更是以扩大增加研究生招收人数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能看到吸引眼球的职业被研究生竞聘和选择,如1500硕士竞聘卖猪肉工作,据称包括海龟人士 。 33名研究生签约卖猪肉 年薪8-10万(图) 。 就我所看,这样的用人单位(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天地食品集团,不同记者对同一个单位性质的定位报道吧,卖猪肉更颇有噱头)不可能把研究生直接用在肉摊卖猪肉这样的终端,我想他们可能更具有战略眼光,通过对聘用研究生在终端的短期见习后委以重任,发挥研究生所学之长,加大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更快更好的科学发展。不然怎么会拿出年薪8-10万元顾人去买猪肉,尽管我不知道卖猪肉者年收入多少,但那真有点大材小用。否则就是另一种广告策划在运作,而被忽悠的不仅仅是这些研究生,更有社会大众和。我相信用人单位的诚意和需要,更相信这些研究生的潜能。 经过四轮面试、多次实操考核后,1500多名硕士研究生应聘者中,有35人脱颖而出,最终获年薪高达8~10万元猪肉佬职位。其中,男性占多数,达27人,女硕士仅3人,11人来自中山大学,8人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涵盖企业管理、生命科学、食品安全等。从这个不被高评的卖猪肉职业的招聘结果中看出,受聘者多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这样的国家重点名校的毕业研究生,那么我就在想你们将何去何从,我们又将如何去培养你们适应眼下的社会发展 是不是除过必须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毕业论文相关的训练外,还要学习更多的其他方面的知识,自我锻炼其他方面的能力?是不是我们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多的要关注于你们做人做事的培养 很多时候,我在想我都不会当老师了,因为我能力有限,难以把你们培养成社会真正有用的优秀人才,真怕误人子弟阿! 多少次我试图了解你们上研究生的真正目的和今后人生的打算,有些同学说能找到工作就好,我真不知道我能如何帮助你们。 如意的工作越来越难找,你们怎么办啊? 12:31于北京科苑宾馆601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1715 次阅读|11 个评论
关于学习、工作与机遇
xcl2822 2008-12-1 18:07
人生学习是一个人非常的历程,也是提高水平、增强素质、历练人生的大好时机。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何把握新技术新方法,有许许多多的途径可以实现。但是无论哪种途径,都必须勤勤恳恳努力,踏踏实实做人,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和更多的机遇。 机遇有的是,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不要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的事,实际上所有的机会都是自己创造的! 学习、工作不努力,永远没机会!不努力,即使机会在自己面前,最终也会失去! 不要怨天尤人,人生需要努力! 孟子曰: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真是至理名言! 相信机会是自己创造的!胜不骄,败不馁!成功也在于自己!天道酬勤!
3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冬天到了
wizard 2008-11-27 20:06
冬天了,今天好冷。最低温度是0度!很久没有写日志了,最近一段时间实在是非常忙。 我遵从现在的实验室领导(我的硕士导师)的话,放弃了今年上课,推到了明年,我不像老w说的那样(他说如果我今年不上课,一心做项目的话,课题组帮我交学费),我虽然现在家境有些问题,很缺钱,但是我才不会为了一点小钱,放弃我的前程!我是因为热爱我的实验室才这样做的。毕竟在这已经五年了。我虽然现在读的另外一个博导的博士,但是我还是深爱着我的实验室。
个人分类: 工作点滴|706 次阅读|1 个评论
给师弟师妹们的话(3):关于工作
woodenson 2008-11-17 15:39
欢迎交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942e701009gw5.html 关于工作 人生在世,应该说有两大生物学任务要完成,其一是繁衍后代,也就是要结婚生子;另一个更重要的是要生存,也就是养活自己。所以,找个工作,就成为养活自己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无论读多少年的书,都要明确一个目的,我们还要工作,要维持生命。 对于像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还想着将来要继续从事野生动物的科研或管理工作,那么我们的就业途径无非两个,其一是大学,其二是研究所,当然还有相关的单位,比如环保单位或者团体一类的,但毕竟是少数,略去不谈。大学的优势在于稳定性强,也就是说即便将来申请不到科研基金,至少有国家的财政支持你教学,这也足可保证你的生存;而研究所相对压力要大,没有了课题很难生存。于是,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去大学。当然,大学又分三六九等,如果我们将能够稳居各项排名前十名的学校列为名校,将其余的985院校列为重点,将其余的211列为一般重点,将省属院校列为普通,那么对于近几年而言,进入这些高校的sci的基本要求是这样,3篇进入名校,2篇进入重点,1篇进入211,而进入普通院校可能凭借两篇核心以及中科院的牌子即可。当然,这是基本要求,很可能还会有额外的要求,而且我们还排除了很多关系户。所以找工作的压力其实相当大,更何况我们所学的专业能够找到对口的院校很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价值,必须能够有资本去和他们周旋。 谈谈与我们专业相关的院校。动物生态学及相关专业国内做的比较好的或者说影响力比较大的院校有北京师大、东北林大、华东师大、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北林等,除了这些院校外,一般各省市的省名大学、师范大学也会有相关专业。找工作时,除了看招聘网站外,对以上的高校都可到其人事处网站上查找相关信息,不少高校都只在自己校内人事处网站发消息。 关于找工作的时间,谈谈个人的经验。好一点的高校招人计划都会在一月份以后,通常在此之前的十一二月份都是上报人事计划,一月以后才会公布,但通常也不会晚过三月份;一般高校出招人计划会比较早,最早的可能会在9月份,但大部分都会在十一二月份,对于要求不高的毕业生,十一二月份是要格外关注的阶段。面试的时间各个学校不尽相同,有些高校会在寒假前面试一拨,寒假后的三月份在面试一拨,有些高校则只面试一次,通常在三四月份。另外,如果对某个院校非常中意,那么最好在和他们电话谈过之后亲自去一趟,以示诚意。还有,在投递简历时,一定要注意所内信箱可能会有信件丢失的现象,这个问题是我投了很多简历后才发现的,所以尽量用其它信箱再投一次,如果可能,可以打电话再确认一下。 关于人事的决定权,我去过几个学校,好像是这样,好一点的学校基本上是书记负责人事,差一点的学校基本上学科负责人说了就算。所以,在找工作途中,一定要注意找对门路,除了给书记或人事秘书发简历外,最好也给学科负责人发份简历。至于如何找到他们的电邮,应该不是能够难倒博士的问题。 关于高校的待遇,东部的学校普遍比中西部的高,但消费也高,举例而言,京沪宁等地刚进校可能待遇在3000元左右,而中西部只有2000元,不过中西部高校很多会提供住房;名校重点的进校待遇普遍偏低,而一般院校目前还有一部分会提供住房以及安家费,但趋势是没有住房及安家费,所以未来对科研没有太大追求的毕业生,要抓紧时机,能够要到房就要,否则以后肯定是没有了。 最后,提供几个常用的找工作的网址: 教师招聘网 http://teacher.eol.cn/ ,信息比较全,更新也比较快,不错; 研究生人才网 http://www.91student.com/ ,主要针对华中地区,其他地区也有; 硕博人才网 http://www.zpyjs.com/ ,主要针对江浙一带; 中科院就业指导中心 http://job.gucas.ac.cn/ ,科苑发布的消息,还行; 研究生人才招聘网 http://www.24zp.cn/ ,好像还行。 其他的综合招聘网站,智联、英才等。 不过很多网站都是重复的招聘信息,我觉得第一个最好,然后结合特定院校的人事处信息就可以了。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4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是好工作-转载
zjgu 2008-11-16 04:06
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 并非个人的成功, 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 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 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 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 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 所以走人 看待工作, 眼光要放远一点, 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不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 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 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 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 大概能拿到3k-6k/月的工资, 有些特别技术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 5年以后拿多少? 估计5k-10k了不起了。 起点虽然高, 但增幅有限, 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 有初赛、复赛、决赛。 1、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做了经理。 2、复赛,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赢得了复赛以后,大约已经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职业经理人了,当上了中小公司的总经理,大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着每年几千万乃至几亿的生意。 3、 决赛来了,大家都是高手,只能等待对方犯错了,要想轻易击败对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浑身解数,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时间。世界的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赢得复 赛的人已经不只是骄傲自满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身体变得糟糕,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在 决赛中要做的只是不被自己击败,等着别人被自己击败。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比赛,就看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三、什么是好工作 大家认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 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这是你想要的么? 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这是你想要的么? 别人会羡慕一份外企公司的工作,这是你想要的么? 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 另一方面,他们薪水福利一般, 并没有特别了不起, 他们的晋升机会比较少, 很难做到很高阶的主管, 他们虽然厌恶常常加班, 却不敢不加班, 因为你不干有得是人干, 出国真的有那么好么? 大多数还是在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地挣扎着, 至今只有一个正经在一个美国大学里拿到个正式的教职。 我有几个表亲也去了国外了, 他们的父母独自在国内, 没有人照顾,有好几次人在家里昏倒都没人知道, 出国,真的这么光彩么? 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觉得很爽,做的人未必。 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 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 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 赚钱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 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 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 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四、普通人 中国的励志比较鼓励人立下大志愿, 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 而国外的励志比较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 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是成富成贵, 但起点不一样,相对来说,我觉得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 我们都是普通人, 因此,我们不会买彩票中500万, 我们不会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 我们不会坐飞机掉下来, 我们当中很少的人会创业成功, 我们之中有30%的人会离婚, 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活过65岁 李嘉诚比你有钱大致50万倍,他比你更快乐么? 有没有比你快乐50万倍,一定没有。 他比你最多也就快乐一两倍, 甚至有可能还不如你快乐。 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是和别人比赛, 比谁要得更多更高, 比谁的目标更远大。 虽然成为李嘉诚这个目标很宏大, 但你并不见得会从这个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获得快乐, 而且基本上你也做不到。 你必须听听你内心的声音, 寻找真正能够使你获得快乐的东西, 那才是你想要的东西。 成功有大有小, 快乐却是一样的。 我们追逐成功, 其实追逐的是成功带来的快乐, 而非成功本身。 职业生涯的道路上, 我们常常会被攀比的心态蒙住眼睛, 忘记了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忘记了是什么能使我们更快乐。 一夜暴富的新闻很多,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 我还是过普通人的日子,要普通人的快乐, 至少,晚上睡得着觉。 五、跳槽与积累 频繁跳槽的后果是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 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烂, 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 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 与其如此,不如就在当下把问题解决掉。 很多问题当你真的想要去解决的时候,或许并没有那么难。 有的时候你觉得问题无法解决,事实上,那只是你觉得。    35岁以前我们的生存资本靠打拼, 35岁以生存的资本靠的就是积累, 这种积累包括人际关系,经验,人脉,口碑 如果常常更换行业,代表几年的积累付之东流, 一切从头开始,如果换了两次行业, 35岁的时候大概只有5年以下的积累, 而一个没有换过行业的人至少有了10年的积累, 跑长跑的人会知道, 开始的时候很轻松, 但是很快会有第一次的难受, 但过了这一段又能跑很长一段, 接下来会碰到第二次的难受, 坚持过了以后又能跑一段, 如此往复, 难受一次比一次厉害, 直到坚持不下去了。 大多数人第一次就坚持不了了, 一些人能坚持到第二次, 第三次虽然大家都坚持不住了, 可是跑到这里的人也没几个了, 这点资本足够你安稳活这一辈子了。 一份工作到两三年的时候, 有很多人会觉得厌倦, 其实这个时候比赛才刚刚开始, 工作两三年的人, 无论是客户关系,人脉,手下,和领导的关系,在业内的名气 还都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时候, 还是要拿出前两年的干劲来, 稳扎稳打, 积累才刚刚开始。 你足够了解你的客户吗? 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你足够了解你的老板么? 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你足够了解你的手下么? 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已经积累够了? 如果你都不了解,你怎么能让他们帮你的忙,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 如果他们不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你又何来的成功? 羡慕别人有个好爸爸,没什么不可以 问题是,你的下一代,会有一个好爸爸吗? 很多案例也证明即使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非常成功, 到另外一个行业,往往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 你想改变世界,还是想卖一辈子汽水? 是乔布斯邀请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考利加盟苹果时所说的话, 结果这位在百事非常成功的约翰, 到了苹果表现平平。 哪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比较高, 但是他们没说的是, 那个行业的平均压力也比较大。 看上去很美的行业一旦进入才发现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那么完美, 只是外人看不见。 我认为选择什么行业并没有太大关系, 看问题不能只看眼前。 比如,从前年开始, 国家开始整顿医疗行业,很多医药公司开不下去, 很多医药行业的销售开始转行。 其实这个时候跑掉是非常不划算的, 两三年以后光景总归还会好起来的, 那个时候别人都跑了而你没跑, 那时的日子应该会好过很多。 再不行的行业,做得人少了也变成了好行业, 当大家都觉得不好的时候,往往却是最好的时候。 大家都觉得金融行业好,金融行业门槛高不说, 有多少人削尖脑袋要钻进去, 竞争激励, 进去以后还要时时提防,一个疏忽, 就被后来的人给挤掉了,压力巨大,又如何谈得上快乐? 也就未必是好工作了。 太阳能公司纽交所上市了, 国美苏宁也能上市, 卖茶的一茶一座, 卖衣服的海澜之家都能上市 其实选什么行业真的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做。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关键是人。 成功的人总是少数, 有钱的人总是少数, 大多数人是一般的,普通的,不太成功的。 因此,大多数人的做法和看法,往往都不是距离成功最近的做法和看法。 因此大多数人说好的东西不见得好, 大多数人说不好的东西不见得不好。 大多数人都去炒股的时候说明跌只是时间问题, 大家越是热情高涨的时候,跌的日子越近。 大多数人买房子的时候,房价不会涨, 而房价涨的差不多的时候,大多数人才开始买房子。 不会有这样一件事情让大家都变成功,发了财, 历史上不曾有过,将来也不会发生。 有些东西即使一时运气好得到了, 还是会在别的时候别的地方失去的。 看起来最近的路,其实是最远的路, 看起来最远的路,其实是最近的路。    多认识一些人,多和比自己强的人打交道, 同样能找到好的老师, 不要和一群同样郁闷的人一起控诉社会,控诉老板, 这帮不上你,只会让你更消极。 和那些比你强的人打交道, 看他们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学习他们, 然后跟更强的人打交道。 八、选择 去微软还是去IBM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当销售副总还是当厂长 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选择。 但每天你都可以选择是否为客户服务更周到一些, 是否对同事更耐心一些, 是否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 是否把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一些, 是否把不清楚的问题再弄清楚一些 你也可以选择在是否在痛苦中继续坚持, 是否抛弃掉自己的那些负面的想法, 是否原谅一个人的错误, 是否相信我在这里写下的这些话, 是否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生活每天都在给你选择的机会, 每天都在给你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 你可以选择赖在地上撒泼打滚, 也可以选择咬牙站起来。 你永远都有选择。 有些选择不是立杆见影的, 需要累积 生活并没有放弃他,他也没有放弃生活。 10年的等待,他做了他自己的选择,他没有放弃, 所以时机到来的时候,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就决定在你的每个小小的选择之间。 你选择相信什么?你选择和谁交朋友?你选择做什么?你选择怎么做?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当中, 意识形态层面的选择又远比客观条件的选择来得重要得多, 比如选择做什么产品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而选择怎么做才重要。 选择用什么人并不重要, 而选择怎么带这些人才重要。 大多数时候选择客观条件并不要紧, 大多数关于客观条件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 要紧的是选择怎么做。 一个大学生毕业了, 他要去微软也好, 他要卖猪肉也好, 他要创业也好, 他要做游戏代练也好, 只要不犯法,不害人,都没有什么关系, 要紧的是,选择了以后,怎么把事情做好。 我不敢说所有的事情你都有得选择, 但是绝大部分事情你有选择, 只是往往你不把这当作一种选择。 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 才会有比较好的未来。 九、选择职业 500强的CEO当中最多的是销售出身, 第二多的人是财务出身, 这两者加起来大概超过95%。 现代IT行业也有技术出身成为老板的, 但实际上,后来他们还是从事了很多销售和市场的工作, 并且表现出色,公司才获得了成功, 完全靠技术能力成为公司老板的,几乎没有。 这是有原因的,因为销售就是一门跟人打交道的学问, 而管理其实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学问, 这两者之中有很多相通的东西, 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别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 而财务则是从数字的层面了解生意的本质, 从宏观上看待生意的本质, 对于一个生意是否挣钱, 是否可以正常运作有着最深刻的认识。 公司小的时候是销售主导公司, 公司大的时候是财务主导公司, 销售的局限性在于只看人情不看数字, 财务的局限性在于只看数字不看人情。 公司初期,运营成本低,有订单就活得下去, 别人肯给生意做已经谢天谢地了, 客户的要求压倒一切,所以当然要顾人情。 公司大了以后,一切都要规范化, 免得因为不规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同时运营成本也变高,必须提高利润率, 把有限的资金放到最有产出的地方。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股东才不管你客户是不是最近出国, 最近是不是那个省又在搞严打, 到了时候就要把业绩拿出来, 拿不出来就抛股票, 这个时候就是数字压倒一切。 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能做什么?, 等到公司做大了有规模了, 我们想不能做什么。 很多人在工作中觉得为什么领导这么保守,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错过很多机会。 很多时候是因为, 你还年轻, 你想的是能做什么, 而作为公司领导要考虑的方面很多, 他比较关心不能做什么。 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和你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有关系, 不适合找个销售的工作, 否则会是折磨自己。 有些人就喜欢出风头, 喜欢成为一群人的中心, 如果选择做财务工作, 大概也干不久, 因为一般老板不喜欢财务太积极, 也不喜欢财务话太多。 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 再决定要找什么样的职业。 有很多的不快乐, 其实是源自不满足,而不满足, 很多时候是源自于心不定, 而心不定则是因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么, 不清楚要什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 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为生活而工作, 不因为工作而生活, 生活是最要紧的, 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生活的各方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的, 如果生活本身一团乱麻, 工作也不会顺利。 所以要有娱乐、要有社交、要锻炼身体,要有和睦的家庭 最要紧的,要开心, 我的两个销售找我聊天,一肚子苦水,我问他们,2年以前,你什么都没有,工资不高,没有客户关系,没有业绩,处于被开的边缘,现在的你比那时条件好了很 多,为什么现在却更加不开心了?如果你做得越好越不开心,那你为什么还要工作?首先的首先,人还是要让自己高兴起来,让自己心态好起来,这种发自内心的改 变会让你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气质,更能包容否则,看看镜子里的你,你满意么? 哪有时间娱乐、社交、锻炼? 那是人们把目标设定太高的缘故, 你没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 但是上下班的时候多走几步可以吧, 有楼梯的时候走走楼梯不走电梯可以吧? 办公的间隙扭扭脖子拉拉肩膀做做俯卧撑可以吧? 谁规定锻炼就一定要拿出每天2个小时去健身房? 你没时间社交,每月参加郊游一次可以吧, 周末去参加个什么音乐班,绘画班之类的可以吧, 去尝试认识一些同行,和他们找机会交流交流可以吧? 开始的时候总是有些难的,但迈出这一步就会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而每天工作得很苦闷,剩下的时间用来咀嚼苦闷, 只会陷入恶性循环,让生活更加糟糕。 万科王石登珠穆朗玛峰的体验给我很多启发, 虽然在出发时携带大量的物资, 但是登顶的过程中, 必须不断减轻负荷, 最终只有一个氧气瓶和他登上峰顶。 登山如此,漫长的人生又何尝不是。 重新进入学校学习, 拿一个管理学位是有必要的    这个世界上有好想法的人很多, 但有能力去实现的人很少 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规划, 而是在适当的时机掌握机会,采取行动。 大部分的人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 很多人最终只是把这些理想当成是幻想, 然后不断的为自己寻找不能实现的藉口,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经说过, 与改变世界相比,改变自己更困难 完美的演出来自充分的准备, 勇于改变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机会将不断出现, 快乐及有意义的人生来自于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而非外在的掌声。 人生有三个阶段, 一个阶段是为现实找一份工作, 一个阶段是为现实, 但可以选择一份自己愿意投入的工作, 一个阶段是为理想去做一些事情。
个人分类: 我的收藏|3504 次阅读|1 个评论
工作之后赚了钱想做的事情
cutefay 2008-10-29 12:42
昨天我在想,当自己工作赚了一些钱之后,想用钱来做哪些事情: 1、工作赚的第一个月的工资除了留够自己当月的生活所需之外,其余的全部拿来孝敬父母和爷爷,让他们心里很高兴。平时多给父母一些钱,不过如果给他们钱他们一定舍不得花,肯定会攒起来,所以,平时就多买点礼物寄回家去。过年过节回家多给亲戚们买点礼物,过年时多给亲戚的孩子们一些压岁钱,尤其是上了大学的孩子。 2、攒了一部分钱之后,把父母接过来旅游,带他们去吃全国各种风味的美食,让他们大饱口福。 3、等到自己赚的钱多一点的时候,给父母买一辆小汽车,让他们平时开着。 4、制定个人理财计划,有计划地投资。 5、至于房子,等自己有经济实力能够在几年之内赚到足够的买房子的钱的时候再买。没有房子的时候找个离单位只有15min以内车程的地方住着,房间小一点没有关系,但是要住着舒服。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2999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工作,经济危机及教育体制的一点想法
helimin 2008-10-22 21:37
当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内心是复杂的.纵观身边同学及朋友,包括自己,都处在一个经济次贷危机冲击下就业面临危机的氛围中,参加了几次大小公司的面试,密切关注相关的就业信息,在这个特定的经济氛围下,有的公司取消了原定的宣讲会行程,有的公司只开宣讲会而不招人,招聘只是一个形式,一种变像的广告会. 而就我所在学院两个主要专业之间的比较可得到一些很重要的结论,一个是研究方向与工程结合比较紧,也就是说与市场需求比较近,而另一个专业方向脱的太远,在现在国内的工程市场上根本所求甚少,但专业方向的导师仍然让他的没有有准备读博的研究生搞相关的理论,对这些研究生来,所学的东西对他来说,根本是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所得的只是三年的一个方向的积累,按一个所谓的科研导师的说法是,培养科研思维,但现在的一个研究生出来有多少是搞所谓的中国式的科研,一个导师眼光太短,不能照顾到自己弟子的发展,何谓导师?这样得到的只是短期的苦工效应,得长期的大的方向来说是浪费国家的钱财培养了一个以后根本不会再取胜这方面知识的人才.这就是中国现在的研究生状态.这里有中国教育体制的深层次的原因,但其中最大的原因,我认为是导师的培养方向与科研方向的错位.是导师的意识,问题,他们看重的方向与学生以后发展的方向就目前来说真是偏的很多. 而在就业市场,单位看的就是相关项目与单位的相符性,谁也不会招一个研究方向与单位方向背离的工作者.这是研究生在找工作时的另一个背弃点! 很多的说法是关于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但深度如何,关于学生的生存状态的调查又有多少,其权重又有多少?不得而知,但也许又是一个中国的特色,没有调查的体制?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寻找理想工作的五项要义
entropy 2008-10-21 08:29
寻找理想工作的五项要义 从 褪墨 作者:弥缝 找工作和谈恋爱一样,必须要自己热爱才行。如果你还没有找到理想的职业,不要轻易委身,继续寻找。等你真正遇到那份工作的时候,你能从心里感受得到。 Steve Jobs在斯坦福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工作中你是否感到幸福、高效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你是否热爱你的工作并且全情投入。所以去选择你想做的工作,不要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当你真心想做这件工作时,它在你心中就不再是一份工作而已。 我最想做的工作就是写作。我不用再睡眼惺忪地去上班,但现在,我却每天早早起床,迫不及待地开始工作。 当然,全世界有千百万人倾情忘我投入心爱的事业,我只是其中一个。你也是这种人吗?你想成为这种人吗? 很多人觉得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值得他们放在第一位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开始,也就觉得前路十分渺茫。 事实并非如此。你可以找到那份理想的工作,当然,你要努力去找。下面就是在寻找理想工作时你必须知道的五点: 1. 你要找工作,工作不找你。每天重蹈覆辙做前一天做的事情不能让你找到理想的职业,除非你有一天撞了大运它自己从天上落了下来。大多数人没靠运气你得行动,得去寻找。 2. 直到找到,否则别停。就像乔布斯(Steve Jobs)说的那样,别轻易委身。你能找到比目前的工作更好一点的当然不错,但是别就此浅尝辄止了。继续寻找,别停下。 3. 你要尝试很多有趣的东西。这是真正的探索之旅。培养新的习惯、接触新的人群、读很多杂志和书籍。灵感可能从任何你想也想不到的地方喷薄而发。 4. 除非擅长,你可能并不能马上爱上你所作的事情。很多时候一旦遇到一个事物你就会知道自己真的很喜欢,但是有时你也需要一段时间全力提高你的工作技能来使自己爱上自己的职业。一旦你很擅长这份工作了,你就不能停下来,因为你已经掌握了怎样把事情做好的要领。 5. 一旦找到,全情投入。如果你找到了你心中最理想的那份职业,你就相当于获得了一份绝好的人生礼物。千万不要破坏这份美好,你要真正把自己投入进去。这不是说你要忽略掉家庭、朋友等等其他的美好,一旦你在工作,全力以赴去工作。 如下几点可以帮你找到工作激情: 1. 停止常规,扪心自问。你需要偶尔停止做你的日常工作,也许是今天,也许是明天、下个星期,也许就是现在。请对自己大胆发问:你热爱你现在做的事情吗?如果你不热爱,你热爱的是什么呢?如果你不知道,你想去寻找吗? 2. 花时间好好想想。花上一两个小时去思考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好好想想,关于你的人生,关于你正在做的事情,关于你想做的事情。 3. 想想你真正爱什么。你有没有非常热衷的爱好?你喜欢阅读哪方面的书籍?你会和别人谈论些什么?有没有什么东西你很想做却总是忘记做,或者没有胆量去追求? 4. 你的梦想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目标你一直想去实现?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梦想,但又会有很多人觉得这些想法并不现实(不尝试怎么知道是否现实)。认真思考下,你的梦想是什么。 5. 你擅长什么?你的优势在哪里,在哪方面颇具天赋?有没有什么东西你做得非常棒?把它们当作你的事业。 6. 付诸行动。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只是空想,你什么都不会得到。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做调研、打电话、约人谈话、做职业评估。 7. 发掘新鲜事物。常识新鲜有趣的新爱好,读读没读过的领域。打破你的固有模式,找到新的探索之路。 8. 一旦找到了有趣的事情,深入研究。你可以阅读相关文章,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害怕,害怕是大多数人不能找到幸福的真正原因。 9. 再次行动。对你的兴趣点有所了解后,付诸行动!你可能在现在的工作中就能实践,或者把它作为兼职来做,或者仅仅从爱好出发。和同行业的人们联系,了解他们的起步历程。去图书馆读读相关书籍,在网上搜索一下,看看作为新手你需要做那些工作。下面的事情,就是照着去做了。寻梦愉快! 一早起床的时候,能够做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能够使你的生命非常不同。如果你不喜欢你目前的工作,毫不犹豫地脱离它,虽然这样做并不简单。Bob Woodward 原文:Finding the Work You Love - Zenhabits 译者:Yuvia 褪墨|时间管理 - 弥缝 褪墨是一个关注时间管理、个人提升和演讲技巧的博客。想提高自己?为什么不来褪墨看看呢~怎样设定目标? 阅读褪墨上的《生活中的定律》系列好文! 免费阅读高效时间管理ZTD系统 一个月培养一个好习惯
2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六届农交会2008年10月15日开幕
ycy 2008-10-14 19:55
2008年10月15日,第六届农交会将在北京农展馆开幕。
个人分类: 农村发展|2084 次阅读|1 个评论
职业生涯规划
cutefay 2008-10-12 20:43
最近有很多朋友给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提建议,有教授、HR总监、职业培训师、公司的部门经理,还有其他一些阅历很深的朋友,并且这些人的行业背景不一样。他们给我的建议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我想,对于朋友们给的建议,应该好好分析一下,自己要理性地判断。 一、对于这些职业生涯的建议相似的地方,如果是自己以前也一直是这样想的话,那就是对自己想法的肯定,自己会增强自信心;而如果这样相似的建议是自己以前没想过或者自己不想这样的话,那么就要好好问问自己,自己之前的想法是正确的吗?这些阅历深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给自己同一个建议,那这个建议肯定有道理的,是自己应该考虑的。 二、对于这些职业的建议各自不相同的地方,自己也要好好思考一下,究竟那个建议适合自己。可能这个不是自己一时能够想清楚的,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感悟。 三、职业规划得再好也是规划,人生道路具体会怎么走一是看自己的努力,二是看机遇,职业规划可以在不断发展中不断地调整,这样就会逐渐明朗了。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2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生就业难之感想
cutefay 2008-10-9 19:53
以前看到天涯的一个热贴是一个大学生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文章。他的观点是社会和企业不给大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如何获得工作经验。 我觉得,这不能怪社会和企业。企业不喜欢雇用大学生是人之常情。中小企业往往希望雇的人能够一进来就为自己公司创造价值,所以他们希望雇用有工作经验的人;如果雇用一个大学生,要花很多时间和成本来培养,中小型企业一般没这个能力,即使中小企业有能力来培养人才,往往培养出来的人才留不住,白费了心机。一些大公司愿意招应届生,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公司有足够的财力和精力来培养应届生,另一方面培养出来的应届生跳槽的几率比起中小企业要小的多。可惜大公司的能够招的应届生的数目比起全体应届生的数目还是少的很多,大部分应届生还是找工作难。社会和企业不想选择大学生是必然的,社会总是这么现实的。 这要怪大学生自己没本事么?我想也不是。虽然现在的大学生比起 80 年代的大学生有些浮躁,但是大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大学生也有表现好的和差的,除去少部分表现差的,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很有培养资质的,虽然他们在刚毕业的时候可能还做不好,但是他们在踏入社会之后的成长速度还是很快的。 所以我觉得导致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业难的问题主要在于目前的教育体制。大学校园里教出的东西不实用,很多专业学了四年学出来的东西以后很少能够用到。并且大学普遍奉行的一种风气是: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评上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党员 。但是只是学习成绩好又有什么用呢?往往如何做人做事比起单纯的学习成绩更重要。很多学生就是这样被大学校园给毒害了。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6371 次阅读|0 个评论
80年代的人所面临的压力
热度 1 cutefay 2008-10-6 10:36
很快要面临找工作了,有很多感想。我觉得中国现在的社会还是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状态中。如果说建国前的战乱、建国初期的贫穷以及文化大革命主要是对人们物质的摧残的话,那么,我们这一代面临的社会是对我们一种精神上的摧残。 从上幼儿园开始,因为我们这一代是一次人口增长高峰的产物,和我们同龄的学生比起前一代人成倍增加,这就让我们每升一次学就要进行残酷的考试竞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都是如此。从小开始就有很强的竞争意识,要好好努力学习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等到我们辛辛苦苦考上大学的时候,赶上大学扩招和高收费,这让学生的父母花了很多钱,但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质量却下降了。等到我们面临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工作已经是很难找了,大学生满天飞,毕业之际在人才招聘会上大学生们的那种对工作期待的眼神,让我很受感触。 因为就业的压力,很多人选择了读研,读研的人多起来,研究生也逐渐开始高收费了,并且找工作也难起来了。现在一个研究生找工作还不如以前的一个本科生容易。很多人硕士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读博,让博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了,就业的困难也越来越大。 等到我们工作之后,房价已经高得离谱,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子?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发展的社会,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得我们面临了现在的状态。这种使我们压力很大的不平衡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教育体制和社会需求的不平衡。用人单位在招人的时候总是会以 利益 来衡量,他们希望招的人能够赶紧给自己单位创造效益,但是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开始进了单位很多都不会,所以用人单位不敢轻易用应届生。我们在大学校园里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能够用到的太少了。 2 、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企业之间的不平衡 在北京,政府机关和一般的事业单位的待遇很低,一个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第一年试用期的工资不到两千,转正了也就三千多,并且涨的幅度很少,有很大的功绩或者混到很高的级别拿的工作也不多。但是在企业里,只要你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很容易赚很多钱。前几日,中科院一个研究所的所长感慨到,他们所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人才都被企业挖走了,因为企业能够给研究生很高的待遇,但是研究所却不行,留不住人才。因为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待遇很低,所以很多有权力的人会心里不平衡,贪污腐败的现象就会加剧。 3 、学历和待遇的不平衡 高学历的人的待遇并不是很好。很多人辛辛苦苦读了硕士博士,毕业之后发现薪水还不如本科时毕业的同学。并且大多数时候还并不是一时比不上,而是自己再努力也比不上。因为自己失去了竞争的最好时机。 4 、人的志向和国家需求的不平衡 在以前的年代,社会给了人们很多建功立业的机会,贫穷动荡的时代往往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但是现在的这个社会很少能够造就英雄。我同意 时代造就英雄 的观点,没有时运的话是很难造就英雄的。我觉得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没有能力,一些极有能力的人没有赶上建功立业的好时期。现在高校和科学院培养了这么多的硕士博士,可是现在的科研人员已经趋于饱和,我们这一代人要想在科研道路上有些成就真是太难了,我们再奋斗很多年,也不容易混上个副教授和教授之类的,职称混不上,就难以拿到经费,也就不可能大展拳脚搞出一些成绩了。 5 、家人的期盼和实际情况的不平衡 现在很多人的观点还都是觉得硕士博士就一定会混的比其他人好,尤其是父母那一辈的人。家里的人对自己的期待太高,觉得自己以后一定就会高人一等有很大成就,可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我也在努力争取,但是有的时候个人的努力却很渺小,没有时代的机遇再怎么努力也不行,这让我觉得心里压力很大。 6 、婚姻方面家境和个人能力的不平衡 当今社会的生存和买房的压力使得很多人都想找个家里有钱的老公或者老婆,能够使自己少奋斗很多年。这样的想法是时代的产物,并不能怪这些人。父母那个年代,不管家境如何,只要考虑到两个人两情相悦,双方个人能力相配就 ok 了,哪里像我们还要考虑到这么多,我们也是被生存压力逼迫的。 总之,现在的社会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太多的压力,这些压力是上一代人不可比拟的。虽然父母们总是说我们这一代很幸福,从来没挨过饿,但是我们的这种精神压力却是父母们不能体会的。不过,这种非正常的社会总要变化和发展,我们期待着能够这种现象能够改变;同时,社会的不平衡和发展,也给我们这代人不少机遇,少数能够勇猛直前抓住机遇的人,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虽然压力大,但是也不能气馁,否则真的要辜负父母的期望了。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4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Intel中国区第一任总经理陈朝益先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
cutefay 2008-9-27 09:37
去年听过 Intel 中国区第一任总经理 陈朝益 先生的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对我最有启发的一些话有: 1 、 这是我的选择,我负责。 当自己做出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都要这样对自己说,即使最后失败了,也不要后悔,因为这是自己的选择。在面临着金钱、家庭、职业、权力、健康的选择的时候,要先考虑好哪个对自己更重要,然后做出决定,做出决定之后就不要后悔了。例如,选择一份长期在外地的高收入工作还是选择一份离家很近的收入低一些的工作?这个正是我现在遇到的一个问题,要做一个选择:有一份工作,收入不错,但是却常年出差在外,去还是不去? 2 、要坚持写日记,经常做总结和规划,随身带着本子,有想法就立刻写下来。这个我自己一直在坚持在做的,只要有想法,就会写日记,从高中一直写到现在,把自己的一些感想和一些规划写出来,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做记录,我觉得是很有用的。 3 、爱自己但是不要溺爱自己。要爱自己,注意自己的健康等等,但是不能溺爱自己,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我经常太溺爱自己了,经常一懒或者一有点不舒服就很多事情想退后再做,自己的毅力不强,这一点一定要改正。 4 、要经常和朋友联系。这一点我做的不是很好,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好多都好久不联系了,慢慢就会疏远的,还是应该经常联系。 另外,我被 陈朝益 先生那种平易近人的性格所感动,讲座上他非常和蔼,他最后还把他中国的手机号和邮箱都留给在场的同学们。第二天,他还特意打电话过来感谢我们组织者。一位这样牛的人物能够做到这个样子,真叫我们感动!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738 次阅读|1 个评论
工作的一点小心得
cai7net 2008-9-16 11:20
昨天发现后台所有评论都不见了,误以为中了黑客的招,着实惊讶了一把,后分析发现是提交的数据带大量HTML代码导致显示的问题,但这也是一个程序的BUG,以前写asp时都会写HtmlEncode函数,这次却忽略了,找了一下以前的程序,如下: function HTMLEncode(fString) fString=replace(fString,;,#59;) fString=replace(fString,,) fString=replace(fString,,) fString=replace(fString,\,\) fString=replace(fString,--,#45;#45;) fString=replace(fString,CHR(9),#9;) fString=replace(fString,CHR(10),br) fString=replace(fString,CHR(13),) fString=replace(fString,CHR(22),#22;) fString=replace(fString,CHR(32),#32;) fString=replace(fString,CHR(34),#34;)'双引号 fString=replace(fString,CHR(39),')'单引号 HTMLEncode=fString end function 但是这种程序在PHP中是不用写的,已经有人写好。 我想asp.net肯定不会落后,找了一下,在System.Web.HttpUtility找到了。 PHP中还有自带的一些正则式的公式,功能比较强,如ereg()等。.net中没有发现有类似函数,不过我觉得自己写写也不是坏事,因为并不难,还可以知其所以然。就如上面那个asp程序,知道他做了些什么。 附带一下asp.net替换html标签的程序: public static string NoHTML(string Htmlstring) { //删除脚本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script *?.*?/script,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删除HTML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 *),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 ) +,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quot|#34);,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amp|#38);,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lt|#60);,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gt|#62);,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nbsp|#160);,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iexcl|#161);, \xa1,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cent|#162);, \xa2,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pound|#163);, \xa3,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copy|#169);, \xa9,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 = Regex.Replace(Htmlstring, @#(\d+);,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Htmlstring.Replace(, ); Htmlstring.Replace(, ); Htmlstring.Replace(\r\n, ); Htmlstring = HttpContext.Current.Server.HtmlEncode(Htmlstring).Trim(); return Htmlstring; } 以上方式并非是最好的方式,还可以有更简洁的写法,当然掌握了上述方法,可以引出其它,如自动归整,保留部分标签,如链接,图片等。 附代码: public string CleanWord(string strHtml) { string *?.*?/script, @p *, @/p *, @div *, @/div *, @br *, @img, @a, @/a *, @ +|/ +, @( ) +, @(quot|#34);, @(amp|#38);, @(lt|#60);, @(gt|#62);, @(nbsp|#160);, @(iexcl|#161);, @(cent|#162);, @(pound|#163);, @(copy|#169);, @#(\d+);, @--, @!--.*\n, @FONT.*?, @SPAN.*?, @?xml.*?/, @\?, @(\/\s*)?!?((\w+:)?\w+)(\w+(\s*=?\s*(( )( | )*?\7|\w+)|.{0})|\s)*?(\/\s]\\ | )*?\7|\w+)|.{0})|\s)*?(\/\s *)?, @\ , @\ , @\ , @\ , @\ , @\ , }; string , , , , , , , , \, , , , , \xa1, \xa2, \xa3, \xa9, , \r\n, , , , , , , div style='text-indent:2em', /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 /div, div style='text-indent:2em'nbsp;/div, img, a, /a }; string newReg = aryReg ; string strOutput = strHtml; for (int i = 0; i aryReg.Length; i++) { Regex regex = new Regex(aryReg , RegexOptions.IgnoreCase); strOutput = regex.Replace(strOutput, aryRep ); } //strOutput.Replace( , p); //strOutput.Replace( , /p); //strOutput.Replace( , br /); //strOutput.Replace([img, img); return strOutput; }
个人分类: 新的生活2|3065 次阅读|3 个评论
什么时间写博客
entropy 2008-7-20 08:00
  一直在在观察一个现象,科学网的博主们什么时间在写博客。   我订阅了几乎所有访问过本博客的师友的博客(有点拗口),当时没有用最新博文的功能。我在周末上网看RSS的时候发现这两天(周六、周日),特别是周日、周一的博文比较少。我推测,周六、周日两天写博客的人不多。   最近用了最新博文的功能,每天早晨上来看看。结果还是一样的规律。我没有经过严格的数学统计,只是感觉,但这种感觉常了也就想出问题来了。   我们在上班的时间博文比较多,在家赋闲的时候博文比较少,为什么呢?   可能上班的时间在思考但博文多是关于其它而不是自己的科学研究,上班时间思考的是什么呢?   可能周末没有时间消费生命了,陪家人了,上班时间是给谁的呢?      想的头疼又没有用,不想了。
195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