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追思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改革一下追悼会变为追思会
热度 1 张海霞 2018-1-22 03:44
改革一下追悼会变为追思会 上午参加葛文勋教授的追思会,真的很有意义,对我们如何纪念逝者也有很大的启发。 其实在国内,我一直很怕参加追悼会、遗体告别仪式和葬礼,不得已的时候去过几次,真的是很难受,特别是遗体告别仪式,更让人受刺激,原本在你心目中鲜活的那个人突然就这样静静地躺下了,家属在旁边怎么能够忍得住悲伤?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那伤心欲绝的家人,就这样尴尬地走过去致敬握手,然后每次都很多天不能逃出那种压抑的气氛和悲伤的情绪,内心的情绪无处宣泄,满脑子都是家属那无助和悲伤的表情。后来,就总是找借口逃开这些活动,尽管有些人我很想去悼念,但是我真的很不想去现场看到家属们一遍又一遍地放在钢锯上被锯得血淋淋的悲伤。 这一次,葛先生去世的消息是 2017 年 12 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朋友发来的,我那天正好是在日本东京访问,上午在皇居的内容部参观,看到消息我真的是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难过极了,下午在东京大学讲座的时候,我说了这个消息,大家也很伤感, Fujita 教授在现场还做了简短的对葛先生的怀念演说。后来真的是不知所措,给葛先生的家人发了悼念的邮件,也受到了礼貌的回复:他们对择期召开追思会,后来第一场在加州的追思会时间定在了一个半月之后的今天 2018 年 1 月 20 日,第二场定在 27 日在葛先生生前供职 60 年的大学,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 以前从来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但是无论如何我必须去,因为是葛先生,对我影响很大的人。还有我心爱的 Christina ,我真的很想见到她,当面致意。于是就有了这次附加的加州行程,我和国内的同行们精心准备了纪念册还去定了鲜花,到活动的现场,我才知道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如前所述,真的是充满了温馨和满满爱意的一个活动,没有那样见到逝者容颜难以抑制的悲伤,家属们也没有那种被钢锯一般血淋淋的难过,大家都在平静而温馨地回忆与逝者相识相处的美好,讲到有趣之处甚至会发出会心的笑声,家人的情绪也是稳定的,哀伤不可避免,但是毕竟时间已经过去,回想起那些美好的岁月,内心还是充满了幸福,所以,整个活动是爱而不伤的;会后的 reception 大家再端起咖啡聊聊天,充满了友爱和希望,感觉还是蛮不错的。 我真心希望以后我们也改改追悼会的形式,尤其是遗体告别仪式,尽可能取消吧,对家属来说真的是太残忍了。我们也需要以一种平和而友爱的方式来纪念和回忆我们的亲人,逝去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在世的人,坚强而精彩地活着,就是对逝者最大的纪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20 次阅读|1 个评论
普通院士的不平凡 - - 科学网李小文先生追思会上的评论
热度 15 wangdh 2015-1-24 08:17
普通院士的不平凡 - - 科学网李小文先生追思会上的评论 (王德华) 科学网于昨日(2015年1月23日)上午10:00- 11:00 (后延长至12:00)举行了李小文先生追思会。我受邀作为嘉宾,参加了这次活动。因有会议安排,只参加了10:00-11:00之间的追思活动。 由于我与小文老师没有面对面接触过,但在网上我们成了交流很多的密友。貌似我的一些观点,小文老师总是给以鼓励和支持。我无法回答网友的很多问题,借机以嘉宾的身份进行了评论,表达了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寄托对小文老师的怀念。 李小文先生的早逝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响?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怀念他? 我想首先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值得爱戴的人,值得怀念的人。 那么他好在哪里?人们尊敬他什么?怀念他什么?他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爱戴呢? 我们从博友们的怀念文章中可以看得出来,从他的博文中也有一些很深的印象。小文老师心存大爱,有一颗平常心,坚持正义,不计名利,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睿智,敏锐,率直,任性,有胸怀,侠胆义肠,敢于直言。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他愿意伸出援助之手。面对学术问题,愿意与大家平等、虚心、真诚交流。面对社会问题、文化问题,愿意尽自己的力量,针砭时弊,一针见血。他自己生活简朴,却把自己获得的数额不菲的奖金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 小文老师是中科院院士,他自己并没有把自己的院士光环带到生活中来。从他的言行穿戴,我们就感受到小文老师的纯真、普通和平民化。他一直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生活中,在与大家的交流中。以至于在科学网上人大家都知道了他是院士之后,依然与他没大没小开玩笑,他自己也是这样。喜怒哀乐,个性鲜明,一个纯纯真真的智慧老顽童。他活得真实,过的真实。 这就是小文老师的不普通之处,不平凡之处。正是由于他的这些普通,平凡,才造就了他的不普通,不平凡。 院士本是学术届的学术荣誉,但在当下的中国,“院士”已经远远不只是一个学术荣誉,它含义很多,意味着很多,资源、身份、待遇等等。 院士,本就是普通人,平凡人,但在当下中国,也远不只是普通人,平凡人。 所以,我说在现实中院士这个群体已经缺失的平凡,就不再是平凡了。在现实中消失了的普通,也就不再是普通了。 不平凡,不普通,并不意味着就是神。科学网的博友都是有学问的人,不会无限扩大,无原则吹捧。如果有的话,那也是极少数。这似乎也是符合多样性的逻辑的。 孟津老师在他的怀念文章中说:“对于顶着一顶被神话了的“院士”帽子的人,在这个网上发言,其实是有点难度的,话说重了说轻了,你都有可能不是。他能以普通人的心情在这里说话和对话,不容易。可以感到他说话的谨慎和小心,同时也很照顾别人的感觉,尽管该刺的时候,他的刺绝对尖锐。如果我们要念他一点好,就多推崇在这个网上的平等对话。无 论老幼、出身,作为网友,大家能平等相待和相处。这应该是常态,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这大概是李博主起到表率的一个地方。” 武夷山老师在纪念文章中说:“ 本来呢,院士与大家都是一样的凡人,只是学术成就出众一些,可在我们这里,情况往往是:院士提一次意见,政府官员都害怕;院士在会上一开口,其他人就不敢说话。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李小文这样‘沧海横流,方显出平民本色’的院士,才使人们越发地景仰。我怀念李老师这样的平民院士,他始终知道自己的分量,从不飘飘然。愿我们大家都能像他这样做人,这比升官发财要重要得多,也要困难得多。做人做到这个境界,平民本色就化为英雄本色了。” 小文老师通古博今,造诣很深。一个学术人,有如此丰厚的人文功底,也是当今学者中少见的。古今中外,笑话轶事,信手拈来。他的春秋笔法,更是给了人们很多的思考空间,短短的文字,读后往往是或顿悟,或喷笑,或更加疑惑。 学术人做到德艺双馨,不容易。小文老师做到了。 一个有着院士头衔的学者,在今天能够在科学网这样的公共媒体上,坦诚自己的观点,坦诚自己的心路,不容易。小文老师之所以能够做到,是他的心底无私。 海外学人描述他留学期间喜欢读书,他自己也说到图书馆里借书都是一袋子一袋子的借。当年的他,在校园里“双手脱把捧书,一边骑车一边看书”,那是怎样的一道风景。 令人起敬的学者,有风骨的学者,平民化的院士,学界的楷模。 一个人的品味、学识和素养,岂是装出来的?小文老师是当今少见的学者! 今天借这个机会,给他老人家鞠一个躬。 谢谢他在科学网上陪伴我们的那些岁月。 谢谢他贡献给科学网的智慧和思想。 他是一个有品位的学者,值得我们尊敬的学者。 是科学网上的一道风景。 是学术界的楷模。 永远怀念小文老师。 ××××××× 曾看到有人质疑小文老师评上院士以后有哪些突出的学术贡献? 首先,一个人值得尊敬和爱戴,不见得非要做出什么成就来。普通人一样可以做到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小文老师能够当选院士,一定是在学术上有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他当选的那个年代。从他的简历看,他确实在学术上有非凡的成绩,他专长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 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 一个学者被当选院士后,如果能够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那是很可喜的事情。即使在后来的科研岁月里没有新的突破,也不应该受到质疑。我们都知道,学术界的突破谈何容易。这个道理,很简单。想想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就很容易明白。 小文老师的聪慧,借用他导师的话说(大意):作为导师能够在指导自己的学生过程中,遇到可以做自己的导师的学生,实在是一种幸运。小文就是我遇到的这样一个学生。 ×××××××× 有一个网友专门问我的一个问题: 【尊敬的王老师您好!在提问之前,请先允许我表达对小文老师的怀念!我的问题是:现在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老师一般都被称为“老板”,这反映出了师生之间的 关系类似于老板和员工之间一样只是工作的关系,感觉就像剥削与被剥削一样,作为一名研究生,我觉得这中间缺失了好多东西,比如可能在钱学森做带学生的那个时代,在小文老师读研、在您读研的那个时代,师生之间可能是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可能是“师父”与“弟子”的关系,有不光是授业解惑,还有感情在里头(呵呵,是我猜的,不知对否?),所以我想请您谈谈您对这种现象/问题的看法,还有您在带研究生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谢谢!】 我的回答: 这个问题不是今天交流的主题。 李老师曾说,他对研究生教育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我觉得这个理念最切合当今实际。你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师生关系是缘分,所以一定是有一种情分在里面的。 我把 李先生改编的《导师颂》贴在这里: 好的导师 不是管家婆, 不是监工, 不是包工头。 导师是师,是友。 导师的作用, 不是对具体问题的指手划脚, 不是训话呵斥, 不是要账先生。 导师作用是导,是引, 是赞许,是肯定, 是春风沐浴, 是润物细无声。 投身到优秀的导师门下, 加入到团结协作的团队中去, 感受那良好文化的熏陶, 体验那学术氛围的魔力, 去进行灵感火花的碰撞, 激发创新智慧, 挖掘创新潜能-- 发现自己, 充实自己, 完善自己。 记得有学生在小文老师的博文后面评论说:“每次组会前,我都会血压升高。每次组会后,我都会士气低落。我甚至都在怀疑读博的意义~~。” 李先生回复说:“组会前感到有压力,是很正常的。总得说说进展啊?没有进展也没关系,谈谈困惑,要谈得细,导师好诊断。所以有点压力没关系,当作一种动力,一种机会。” 小文老师写过一篇文章“ 王德华老师的仁者之虑 ”,他是针对我的博文“ 我这些年的科研白做了吗 ”的思考,他在文章后面说:“…所以,不要对年青人要求太多。要求他(她)们自己能顶住急功近利的风潮。只要有几位有条件的,能坐得住冷板凳,不赶风潮,就行了。民族会想起您们的。” 小文老师在回复一位网友的博文:“ 师生关系– 答网友 ” 中 写到:“… … 您是有才华的,但是,恕我直言,有才华的年青人不少缺乏自我定位的意识,太急于上位。这样自己会吃亏的。您现在工作稳定,又已经是副研了。不要茫然,勤练内功,凝练自己的核心优势,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今天再补充几句: 为什么今天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学生们称呼导师为“老板”?为什么师生关系缺失了“情分”?为什么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对立? 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多原因大家也都清楚:1) 扩招。由于本科毕业就业压力大,读研成为一个暂时过渡(国家也有意这么做,缓冲就业压力)。一些不喜欢科研的学生,不该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学生,上错了船。2)论文。多数院校都规定学生毕业获得学位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同时很多年轻导师考核压力大,把压力压到了学生身上。导师的希望与学生的需求产生很大冲突。学生的待遇与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导师的责任心、学生的责任心,都在各种压力下产生了偏差。本该其乐融融的师生教学相长的关系,被各种压力扼杀了,师生成了对头。导师成了工头、监工、催命鬼、周扒皮,学生成了打工仔、受气包、被剥削者…. 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如导师的学术水平,研究生的求学目的等等。 说到我自己怎么做的,很惭愧。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努力,在大环境下,也很难按照自己的理念来培养自己的学生。我一直觉得师生关系就是一种缘分,有缘,就续缘。缘尽,就各走各的路。师生一场,一定是要留点美好记忆的。但在一个导师的理念都不能影响自己学生的时代,还是有点悲哀的。
个人分类: 人物风采|8399 次阅读|25 个评论
李小文老师科学网追思会23日10时举行
热度 5 科学网编辑部 2015-1-21 10:37
各 位网友: 科学网资深博主李小文院士,于2015年1月10日13点05分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306医院与世长辞。 听闻此消息,科学网编辑部全体同仁和众多科学网网友同样深感悲痛,连日来,博友们撰写大量博文表达对李小文老师的哀思和追忆。李小文老师人生的最后几年,非常喜欢科学网并与网友热心交流,在被送医抢救之前还在浏览科学网。李老师淡泊名利,生前留下遗嘱,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追悼会,只愿在网上举行一次追思会。 经与相关方面协调, 李小文老师 科学网 追思会 将于1月23日上午10时举行 ,届时各位网友可在线共同表达对李小文老师的怀念和追思之情。 追思会 将以在线访谈的形式进行,链接地址为: http://talk.sciencenet.cn/?id=94 科学网编辑部
10078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网即将举办李小文老师追思会
热度 73 科学网编辑部 2015-1-14 12:52
各 位网友: 科学网资深博主李小文院士,于2015年1月10日13点05分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306医院与世长辞。 听闻此消息,科学网编辑部全体同仁和众多科学网网友同样深感悲痛,连日来,博友们撰写大量博文表达对李小文老师的哀思和追忆。李小文老师人生的最后几年,非常喜欢科学网并与网友热心交流,在被送医抢救之前还在浏览科学网。李老师淡泊名利,生前留下遗嘱,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追悼会,只愿在网上举行一次追思会。鉴于此,科学网编辑部将于1月16日遗体告别仪式之后,与相关方面协商选择适当时间举办李小文老师网上追思会,与大家共同表达对李小文老师的怀念和追思之情。 科学网编辑部 相关链接: 科学网:深切缅怀李小文院士,一路走好! 科学网专题:《深切缅怀李小文院士》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26.aspx?id=2012
51408 次阅读|80 个评论
南大举行著名史学家杨生茂先生追思会照片(2010年5月22日)
黄安年 2010-5-24 09:19
南大举行著名史学家杨生茂先生追思会照片 (2010 年 5 月 22 日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4 日发布 2010 年 5 月 22 日 14 ; 30-17 : 30 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行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追思会。出席追思会的有来自北京、济南、香港、天津和南开的学者、先生的同事和弟子及先生的家人,共 60 多人。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教授主持了追思会 , 按照次序发言的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安年、社科院美国所胡国成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江学者王希、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候建新、原驻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大使于振起、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友伦教授、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敦书教授、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洪国起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玮、香港大学教授徐国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江学者李剑鸣、杨先生的爱女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杨令侠,学校党委书记最后发表讲话。 下面是从网上下载( 1-7 )和笔者拍摄的部分照片 23 幅。其中 9 , 13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江学者王希; 12 ,社科院美国所胡国成研究员; 15 ,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友伦教授; 16 ,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敦书教授; 17 ,原驻白俄罗斯 保加利亚大使于振起 附报道 : 18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玮; 19 ,香港大学教授徐国琦; 20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江学者李剑鸣; 21 ,杨先生的爱女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杨令侠; 22 ,学校党委书记薛进文 ;23 ,会前 , 和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象合影。 南大举行著名史学家杨生茂先生追思会 天津网 作者:姜君 刘卓伟 2010-05-23 10:56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教授主持会议,他简要介绍了杨生茂先生的生平,表达了对杨先生的缅怀之情,并号召广大师生学习杨先生的精神。随后,北京师范大学黄安年教授,北京大学王希教授,前中国驻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大使于振起先生,南开大学教授张友伦先生,杨生茂先生弟子王玮教授、李剑鸣教授,杨生茂先生之女杨令侠教授以及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教授等十三位嘉宾先后发言,追思杨生茂先生。   黄安年教授以怀念设计师、领航人、铺路人杨生茂先生为题发表讲话,通过回忆他与杨生茂先生接触的众多小事,总结出杨生茂先生不以权威自居、治学严谨、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学术品格和高尚人格。 北京大学的王希教授认为杨先生是中国的一名伟大学者,他认为杨先生的四个第一就足以说明他对中国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的贡献:创办第一个历史教学杂志《历史教学》;创办第一个美国历史研究机构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所;创编第一套美国史著作《美国通史》(曾作为中国赠送美国的国礼);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美国史专业研究生。王希教授认为,杨先生的学识、学风不仅是南开的光荣与骄傲,更是中国学术界的财富。   前中国驻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大使于振起先生说,杨先生不是我的导师,胜似我的导师。于大使至今仍然不忘杨先生当初鼓励他报考外交学院的情景,更是感动于杨先生每年寄送贺年卡给他。为纪念杨先生,于大使当场将其回忆录《冷战缩影》赠送给杨先生之女杨令侠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侯建新教授认为,杨先生的贡献不仅在学术上,更重要的是他的道德感召力,是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他认为杨先生是真正的君子,成语上善若水恰如其分地形容了杨先生的品质。他认为,我们不仅要学习杨先生的学术知识和治学态度,更要学习杨先生的道德修养和高尚人格。   南开大学教授张友伦先生是杨先生的挚交,他认为杨先生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用一副对联总结了杨先生的一生:   两袖清风,唯有诗书留后世   一身正气,留得清誉在人间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胡国成研究员,南开大学著名历史学家王敦书教授,南开大学洪国起教授,以及杨先生的几位弟子山东师范大学王玮教授、香港大学徐国琦教授、北京大学李剑鸣教授也先后发表讲话追忆杨先生。 各位与会嘉宾发言之后,杨生茂先生的女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杨令侠教授代表杨先生的亲属在会上发言。杨令侠教授首先公布了杨生茂先生生前的最后三份手稿,它们分别是: 4 月 17 日与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华庆昭教授的谈话提纲; 4 月 18 日写给儿媳的信;以及 4 月 20 日为纪念同事南开大学张友伦教授八十华诞做作的一首诗。随后,杨令侠教授代表杨生茂先生的全体家属对在杨生茂先生病重期间和去世之后给予关心和帮助的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   追思会最后,由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教授代表校方致词。薛进文教授谈到,自己是 78 级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的学生,在上本科的时候曾经修过杨生茂先生开设的课程,直到今天依然能清楚的记得那时杨生茂先生为他细心批改读书报告的情景。时过境迁,如今与杨先生已是天人永隔。   薛进文表示,杨先生杰出的学术贡献、严谨的学术作风、淡泊名利的高尚人格,都是整个南开历史学界乃至整个中国历史学界的财富。我们在这里追思缅怀先生,就是要学习先生严谨求实的学风,继承先生高尚优良的师德,弘扬先生高尚的人格风范。对杨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杨先生的事业,把美国史研究基地、历史学院、乃至整个南开大学的学术研究办得更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杨先生的杰出贡献和高尚道德情操定将载入史册、光照后人。    17 时 17 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教授宣布杨生茂先生追思会结束。据了解,为了进一步缅怀纪念杨生茂先生,南开大学决定在校刊中开辟纪念专栏,用于刊登各界对杨生茂先生的纪念文章。    http://www.tianjinwe.com/video/jsbb/201005/t20100523_888049_1.html  南开新闻网讯 ( 记者陈鑫 摄影任永华 )2010 年 5 月 4 日 19 时 20 分,中国美国史研究的重要奠基者之一、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教授杨生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 93 岁。 5 月 22 日,历史学院隆重举行杨生茂先生追思会。校党委书记薛进文,原党委书记洪国起,中国前驻白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大使于振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美国研究》主编胡国成,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侯建新以及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同仁、历史学院师生、杨生茂先生的亲属、学生参加了追思会。追思会由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主持。      薛进文指出,杨生茂先生是我国美国史研究的一代宗师,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大师,是国内外知名的史学家。他桃李广布,诲人不倦。这次追思会让人们再一次领略了他的深厚学养和人格风范。在纪念杨生茂先生的同时,要继承他严谨的学风,传承他可贵的师德,弘扬他高尚的人格。   薛进文强调,杨生茂先生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科学态度和学术成就,是南开大学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教育财富、学术财富。对杨生茂先生最好的缅怀就是继承他的事业,把南开大学美国史基地建设得更好,把南开历史学院和南开史学办得更好,繁荣南开大学的学术,出更多精品学术成果,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   洪国起回顾了与杨生茂先生间的往事。他说,杨生茂先生的去世使南开大学失去一位德高望众的史学前辈,使我国史学界失去一位美国史大家,这是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杨生茂先生青年时在美国求学成才,但他没有丝毫洋腔洋调,有的是宝贵的爱国情怀,他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知识分子的典型。洪国起认为,杨生茂先生是一部巨著,值得大家学习。   于振起说,从在南开历史系读硕士时的教导,到博士专业的选择,再到从事外交工作以来,杨生茂先生对他的关怀从未间断。于振起将自己近日出版的学术著作《冷战缩影》赠送给杨生茂先生的家属,以此向杨生茂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   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学界同仁,杨生茂先生的同事后学以及学生弟子分别发言。他们表示,杨生茂先生从不以权威自居,甘当人梯;他治学严谨,一生积极推动中国美国史研究事业发展;他慧眼识人,因材施教,桃李满天下。杨生茂先生的遗风馀泽是学术界的宝贵财富,应当珍惜继承并发扬光大。   杨生茂先生的女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令侠说:杨生茂先生一生为人低调、不求名利,但他对国家、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从未停止并不断学习,在去世前不久他还亲自动笔,记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她代表家属向以不同方式关心、悼念杨生茂先生的领导、同仁、亲友、学生表示感谢。 http://news.nankai.edu.cn/zhxw/system/2010/05/23/000030832.shtml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10-11)|7370 次阅读|2 个评论
参加杨生茂先生追思会随想:师友情(二)
黄安年 2010-5-23 23:21
参加杨生茂先生追思会随想:师友情(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3 日发布 《参加杨生茂先生追思会随想:师生情(一)已见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7808 )。现在说说师友情篇。 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江学者王希教授在昨天和杨先生的弟子李剑鸣、王立新一同由北京来到南开参加追思会 , 这三位是现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美国史研究队伍的顶梁柱。在会上 , 他谈到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人 , 他参与创立了《历史教学》杂志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刘绪贻先生共同主编 6 卷本《美国通史》、在中国招收了第一批美国史博士生,培育了南开精神。他着重通过去年年底对先生关于中国美国史教学的访谈 , 深切感受到先生严谨治学,他所培养的学生均为高质量素质人材 , 为我们竖立了良好的学术风气。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美国研究主编》胡国成研究员在发言中着重谈到先生平易近人 , 泽惠后人的高尚品格,称他是美国史学界和学术界的一面标杆和旗帜。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候建新教授在发言中谈到先生的人际关系时说杨先生温暖了历史系,赞扬他是中国史学界的一面旗帜。 我国驻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前大使于振起同志动情地回顾了和先生的忘年之交、不是导师,胜似导师的感人事例,他把他新近出版的一部新书献给杨先生在天之灵,原本准备面交先生 , 现在请令侠教授保存。 有三位南开历史学院的师友在会上发言。张友伦教授和先生共事了半个世纪 , 见证了先生的为学为人 , 称他是杨先生真正的学生,先生的一生是真正的闪亮发光的金子。他着重举例美国历史词典中的译名问题说明先生对治学极其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 王敦书教授在发言中说杨先生知识渊博,不限于美国历史和世界近代史,他对于世界古代史也很精通,如对汉莫拉比词典的翻译,强调先生对于史料极其重视,关心人才培养 , 尤其是谈到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洪国起教授(原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谈到先生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独具中国学者风格;独辟史学思想蹊径;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先生的人生感悟十分珍贵 , 他还谈到先生对于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工作的全力支持和扶植。他说先生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 先生说现在有小红书式的教条主义,也有黄香蕉式的教条主义,先生是传统文化先进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说先生有着 60 年党龄,其中 1950-1959 年间曾有长达 9 年的预备期,原因是先生在此期间外调到其他单位工作 , 又经反右运动等 , 但是先生一直耐心接受组织的考察。 与会的历史学院老师还有陆镜生教授、韩铁教授、张象教授、林静芬老师、南开美国中心其他成员等 , 天津社科院的华庆昭教授,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刘金光先生等也参加了会议 , 时间关系 , 没有听到他们的发言是一大遗憾。 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在最后发表讲话,他谈到先生的学风启迪、继承师德、人格风采,学习杨生茂先生的高尚品德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 先生的学术成就和道德风尚必将载入南开史册。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44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参加杨生茂先生追思会随想:师生情(一)
黄安年 2010-5-23 18:15
参加杨生茂先生追思会随想:师生情(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23 日发布 由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的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追思会,昨天下午 2 : 30-5 :2 0 ,在南开大学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济南、香港、天津和南开的学者、先生的同事和弟子及先生的家人,共 60 多人参加了追思会。学校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全程参加会议并发表感人讲话,与会同仁从自己切身的感受缅怀一代大家的学认、学德、导师风范和人格魅力,使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做人做学的深刻教育。 杨先生一生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已经是国内美国史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的学术中坚力量 , 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理事长和副理事长而言,就有李剑鸣( 2002-2010 任理事长,南开大学 , 现北京大学)、王玮(山东师范大学 , 副理事长)、任东来 ( 南京中美文化交流中心 , 副理事长 ) 、赵学功(南开大学 , 副理事长)、 王立新(北京大学 , 副理事长),在 2010 年新一届副理事长六人中占有四名。先生还有一些弟子在美国名校获得攻读美国历史学的博士学位,并执教于美国高校(如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 徐国琦),在这些弟子看来,他们的关系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这次专程由香港飞来天津参加追思会的香港大学教授徐国琦是先生手把手亲自培养的最早研究生之一,在研究生期间先生经常给他写手喻字条进行学术指导 , 先后共有 2000 多个 , 他带来了保存着的先生一篇论文的初稿和修改稿,还有 80 年代针质打印纸的文稿。先生对他十分器重,毕业填写志愿时,建议他填写第一志愿南开,第二志愿南开 , 第三志愿南开。他协助先生编写《美国外交史》,负责编写其中的第 4-7 章。在完成任务后 , 先生支持他去哈佛大学深造 , 师从美国著名史学大家入江昭攻读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后 , 在美国大学任教,为感谢 对先生的培育之情,他特意把 2008 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他的 《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 1895-2008 》 一书题献给他在东西方的两位伟大老师:杨生茂与入江昭。 此前还出版了《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5 年英文版;上海三联书店 2008 年中文版)。在追思会上 , 他称先生是位巨人、大师。顺便提到 , 在南开参于编写美国外交史期间,先生告诫他我不管你谈乱恋爱不谈恋爱,写完书再说。午间我问他现在有几个孩子 , 他说 : 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了 , 大的已经上了美国大学。 徐国琦的回忆文章请参见( 《 追忆杨生茂先生》 2010 年 5 月 20 日 http://www.ahrac.com/yjhxx/1892.html ) 我和国琦在南开期间有联系 ,1991 年在美国见过面 , 这次在南开再聚已经 20 年没有见面了 , 格外亲切。 午间吃饭时谈到某高校可能出台震撼性鼓励杰出人材的资助政策 , 这是题外话。窃以为 像 徐国琦这样的人才 , 实在是我们需要由海外引进的重点人才。   年仅 46 岁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立新是美国史研究中成果显赫的中青年学者,杨先生对他的关爱可以从立新的悼念文章 《 史学界的仁者和智者 ―― 悼念恩师杨生茂先生》 2010 年 5 月 6 日 http://www.ahrac.com/yjhxx/1870.html ; 《 杨生茂先生对我博士论文的批语》 2010 年 5 月 20 日 http://ahrac.com/yjhxx/1973.html ) 中窥见一二。先生还为他的《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作序(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 年)在先生给我的信件中就有好几封是谈及立新的。在南开校园路上 , 他对我说 , 先生对我的影像终身难忘,潜移默化,是可以终身享用的笔无形资产。在会上限于时间 , 他没有机会发言。 先生培养的第一位美国史硕士学位研究生,现在是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科带头人 王玮教授,先生对他的器重可以从出任先生主编的《美国外交史》副主编可以看出,并多次对我流露他对王玮的看好。他的《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 ( 1776-1995 )》一书是先生作序的 (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 ,他 曾撰文《我国世界史学界的一棵不老松 记杨生茂先生及其学术思想》 (《美国史通讯》 2006 年第 2 期 http://www.ahrac.com/yjhxx/1885.html ) 他的悼念文章可见 《 泣风泪雨诉哀悼,悲天恸地祭吾师 追忆恩师杨生茂先生》 2010 年 05 月 16 日( http://www.ahrac.com/yjhxx/1957.html ) 。他对我说 , 这是我第三次赶来天津 , 先生一生对我影响是永远不会忘怀的 , 先生带我形同父子。会上他的发言题目是 《快乐的理想主义者 一个评价》 (见同名文章, 2010 年 05 月 21 日 http://www.ahrac.com/yjhxx/1974.html ) 现在福建师范大学的科学带头人王晓德教授是先生的得意门生 , 先生为他的《梦想与现实 ---- 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研究》一书作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晓德离开南开前往福建师范大学任职的实情怕先生获悉伤心,他和研究室商议瞒着先生,很长时间是先生懵在鼓里 , 从这里也看出先生和晓德情感之深, 5 月 4 日晚 19 : 20 先生逝世时,晓德就在先生身边。这次专程从福州乘坐飞机赶来参加追思会 , 限于时间 , 也没有机会在会上发言。他的悼念文章请见 (《 永远的思念 缅怀恩师杨生茂先生》 , 2010 年 05 月 11 日 http://www.ahrac.com/yjhxx/1913.html ) 文中透露 我 2006 年 11 月中旬到先生府上拜访,在聊天中先生半开玩笑地说:我听说你一脚就可以迈到台湾。先生以幽默之言将我离开南开大学这件事捅明。到了 此时,我知道已无法再向先生相瞒,只好实情相告。尽管我觉得对不起先生,但先生没有流露出半点谴责之意,与以往一样,谈话还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2006 年 11 月 18 日先生还写信给晓德说 : 说实在的,对于你们南去的事,我心中很矛盾。一方面看到你们在事业上步步前进,感到十分高兴;想到你们展翅远去,又感到惜别伤神。 北大历史系 教授长江学者李剑鸣在南开期间一直是先生的继张友伦之后的学科带头人。他已有多篇思念先生的文章在网上发表 ( 请见《 历史学家杨生茂教授逝世》 , 2010 年 05 月 04 日 http://www.ahrac.com/yjhxx/1853.html ; 《 遗文如日耀寰中 悼念恩师杨生茂教授(一)》 2010 年 05 月 08 日 http://www.ahrac.com/yjhxx/1874.html ; 一个时代的背影 悼念恩师杨生茂教授(二) , 2010 年 05 月 08 日 http://www.ahrac.com/yjhxx/1873.html ) 在追思会上 , 剑鸣代表先生指导的几位博士生发言 , 用一收献给先生的词表达学生的深情。 先生的弟子赵学功现在是南开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 他和美国研究室的成员一起具体筹备了这次追思会。他的思念文章请见 ( 《心中的丰碑:痛悼恩师杨生茂先生》 , 2010 年 05 月 11 日 http://www.ahrac.com/yjhxx/1894.html ) ,先生的弟子罗宣人在美国也写了悼念文章( 见《 缅怀恩师杨生茂先生》, 2010 年 05 月 18 日 http://202.113.21.185/HistoryWeb/ASPWEB/news/news10065.asp ) 先生为他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一书写了序(陕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1995 年) 杨先生弟子的这些追思告诉我们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师生情谊,很值得今天的研究生和导师们深思和学习。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4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设计师、领航人和铺路者杨生茂先生——在追思会上的发言
黄安年 2010-5-22 22:11
怀念设计师、领航人和铺路者杨生茂先生在追思会上的发言 (2010 年 5 月 22 日下午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年5月22日发布 今天下午 2 ; 30-5 :2 0 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行著名历史学家杨生茂先生追思会。出席追思会的有来自北京、济南、香港、天津和南开的学者、先生的同事和弟子及先生的家人,共 60 多人。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教授主持了追思会 , 按照次序发言的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黄安年、社科院美国所胡国成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江学者王希、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候建新、原驻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大使于振起、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友伦教授、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敦书教授、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洪国起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玮、香港大学教授徐国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江学者李剑鸣、杨先生的爱女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杨令侠,学校党委书记薛进文最后发表讲话。下面是我在会上发言的全文 德高望重的杨生茂先生( 1917.9.26-2010-5.4 )是我国美国史和世界近代史学科及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享誉海内外的美国史和世界史资深学者,也是我国美国史研究重镇南开美国中心的创始人。 杨先生一生急公恶私、探索创新 、一丝不苟、 淡泊名利、 低调为人、 甘为人梯。几十年来,我们这些后学者深受先生的恩泽。杨先生驾鹤西去后 , 在我脑海中几乎每天都有他的身影 , 看着网上发表了几十篇感人肺腑的思念文章 , 阅读他的鸿篇巨著 , 翻检他给我的近百封书信 , 我感到先生没有走 , 先生时时刻刻就在我们身边。 25 年前先生在他的《探径集自述》里说 : 我们这辈人只能起个桥梁和铺路作用。假如美国史需要几代人梯才能攀上峰巅的话 , 恐怕我这辈人正是在人梯的最下层。能发挥好底层人梯的作用 , 亦于愿足矣。先生既是杰出设计师、领航人 , 又是铺路者。先生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 他的研究成果、学术思想和道德文章,是知识界、学术界引为骄傲的典范。无论在为学还是为人方面,他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这份遗产不仅是世界史、美国史学界的 , 也是整个学术界、知识界的,他的一生和故事将告诉我们怎样做学问、怎样做人。 我对先生的印象实际上已经有整整半个世纪了 , 这要从他 1961 年参加全国文科教材会议谈起 , 他领衔主编世界近代史全国文科高校统编教材,我 1960 年被抽调到北京师范大学学校科研部负责文科工作 , 文科教材会议期间,负责为北师大与会专家提供系统的教务资料保障 , 那时领衔接受统编教材任务的非全国一流专家莫属,杨先生是世界史领域少有的著名专家之一 , 这深深印在我脑海中。 和杨先生第一次见面是在 1979 年 4 月在武汉大学举行的美国史研究会筹备会时,因为与会才 14 人,会期相对较长,单独接触和聊天的机会较多,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大学者的架子, 对我这位年轻人的问题几乎是有问必答,使我感到十分亲切,好像一见如故。 从那时到现在整整 31 年间,我和先生的联系基本上没有中断过 , 我没有研究生学历,多年来 , 一直把杨先生看作自己的编外导师。 限于时间 , 这里我说说我对先生印象最深的几个事例: (一) 不以权威自居,反对称他为权威 《学术界》 2001 年第 6 期上发表了我的《 是 承认 还是 认识到 》一文,提到最近笔者收到我国美国史、美国外交史权威杨生 茂老教授来信,他说 : 有些人自以为身居官职,就全部真理在握 , 听不得不同意见。 acknowledge 与 recognize 有明显的区别。其间意思岂容马虎。我想前者有 理会 的意思,态度是被动的 , 后者有确认的意思,态度是主动的。(杨生茂教授致黄安年的信, 2001 年 8 月 30 日)(见 《学术界》 2001 年第 6 期第 130 页)。 2001 年 12 月 1 日 , 杨生茂先生写信给我 , 专门谈到拒绝用权威来表达先生的身份 , 信中说 : 用权威二字来表达我的身份 , 实不适当。这不仅令我赧颜羞愧,也会影响大作应有的效应,不免引起以权威压人的逆反心理。我向来不敢以权威自居,这倒不是怕拔什么白旗,而是份量过重 , 难以承受。学后然知不足。同样,老也会知不足的。总觉得权威二字近似溢美。过去我多次公开为文 , 检查缺陷,其意在于不使谬种流传,贻误他人。另外,今日过于轻言权威,权威如过江之鲫了 , 其实真正名实相符者寥若晨星,少而又少。凡以权威自诩者难脱沽名钓誉之嫌。请不要误会,我不是评论你的文章。大作我是表示赞同的。上述文字只是针对权威二字而发的。 先生的信使我深受教育 , 以先生的学术造诣 , 恭称权威合乎实际。但仔细品味 , 先生说得在理 , 在学术争议中人人平等 , 不因某人身份而影响学术评价。先生的信,字数不多 , 言简意赅,含意深长。当今权威如过江之鲫 , 名实相符者寥若晨星,先生教诲令我们深思。 (二) 重视资料建设的奠基作用 杨先生从世界历史的视角关于史与论、博与约、吸收与鉴别、基础与提高等治学主张有着重要的学术指导意义,这里我要说的是他十分重视外国史研究的资料建设,认为这是研究程序的初始阶段,也是奠基工程。他不仅亲自动手,组织编译基础资料 , 而且鼓励和赞赏研究者参与资料编译。杨先生的倡导、呼吁和组织基础资料的编译,不仅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 对于我国的美国史研究的初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 21 世纪进一步开放交流、网络化发展的今天,依然是美国史研究向纵深和横广两方面发展的重要工程。 1978 年 12 月 , 杨先生主编出版了《美国南北战争资料选辑》、 1981 年合编《美国西班牙战争资料选》, 1982 年 , 领导编译了《美国史译丛》第 2 期,他在编者的话中说美国外交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资料、专题论文和专史,即先从搜集资料开始 , 进而撰写专题论文 , 最后归纳综合为专史。(《探径集》)杨先生在《博与约的关系及其他》一文中又写道:如果把通史喻为一座大厦,那么资料和专题研究就是大廈的基础了。没有坚实的基础 , 牢固的大厦就无从建立。占有丰富的资料 , 是研究工作的最起码的条件和要求。(《世界历史》 1986 年第 4 期) 杨先生的这一治学主张,不仅反映在他为阎广耀和方生两位先生、华庆昭教授 、 王晓德博士、赵学功博士、王立新博士等所写的许多序言和评论中,而且大量散见于他与学生和同行的日常交谈中。他给我的几封信中也谈及的这一学术主张。如 杨先生在给我的信中写道 : 《美国史译丛》第三期内容十分充实,为研究美墨战争者开辟新的蹊径。( 1984 年 12 月 16 日) 《史学选译》 1984 年第二期。内容丰富多彩,实为外国史研究之基础工作。年积月累 , 必成大器,裨益外国史研究和教学良多。( 1985 年 1 月 8 日)《史学选译》是世界史研究 ( 特别是美国史研究 ) 之福音。( 1988 年 6 月 29 日) 自《历史译丛》停刊以来,大家都感到无法交流外国史资料译文。今北师大能继续出版此刊物,实为万幸之事,希望坚持下去,以利外国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表。回忆日本民治维新后 , 着重翻译工作 , 确可借鉴。遗憾的是 《史学选译》因经费拮据 1992 年停办了。 (三)严谨治学 一丝不苟 杨先生历来以宽厚长者待人 , 但是在署名由他任主编之一的美国历史词典问题上 , 他对于词典的名称和译名的正确意见未被出版社采纳而十分气愤,并诉诸学界同仁和媒体。 2004 年 5 月 31 日 , 杨先生写信给我说 : 我同责任编辑在书名上有分歧,我不主张在历史学科下加百科二字 , 这是画蛇添足,只能表示全书无序,而且全书也不够百科分量。 XXX 坚持己见 , 拒绝直接与我联系。最后书名仍用 百科二字(即 《美国历史百科辞典》 。 更不幸的是 , 编辑在书封面上所译的英文书名 , 居然驴唇不对马嘴! XXX 回信竟推卸责任 , 含混其词。如何面对广大读者?如何使读者相信书的内容?木已成舟,奈何奈何!我真想写一篇小文 , 总结编辑的经验 , 并痛斥唯利是图的编辑们。杨生茂先生在学术界 2004 年第 6 期上发表短文《一个不忍目睹的荒唐的译名》,强调可信性是工具书赖以存在的首要条件。今在封面上居然发生如此严重的硬伤,的确触犯了编辑工具书的大忌。毋庸讳言,读者无法在眼中揉下这粒沙子。 这 体现了先生严肃认真的负责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和稀泥。 (四) 对人赞扬有嘉,拒绝推荐自己主编的著作 1986 年 3 月 29 日至 31 日 , 我应杨生茂先生的盛邀 , 来到南开大学历史所,参加杨先生主持的美国外交史编写提纲讨论会。在此前的 , 杨先生写给我信,信中关于以任务带提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 要推动读书、思索和对话的育人计划 ; 关于学生缺乏对比物,只看外国人的东西太危险 , 在关系民族利益问题上 , 让外国人牵中国学生的鼻子走 , 总不是好事的见解;关于在创的方面作点工作的主张;关于外交政策是内政因素和国际因素的合力 , 前者为主 , 主中又以经济因素为根 , 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观点;关于书中能作到大事不漏就可以了 , 对国内国际背景要给一定份量,不能就事论事的编辑思路。关于尽力赶上时代。这只能量力而行的务实要求,言简意赅,字字真切,使我们受益匪浅,具有启迪意义。这些思想和主张,我们可以从 1991 年底 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美国外交政策史 1775-1989 》一书中得到印证。 令人感动的是在该书 1989 年春所写的前言中 , 还写上了我参加本书写作提纲讨论会的名字。其实 , 我对于外交史的编写提纲的讨论可以说并无贡献可言,先生专门提起此事 , 说明先生对于他人的劳动的高度尊重 , 从不掠人之美,相反过誉有嘉。 自 1992 年起 , 作为《美国历史杂志》的中国特邀编辑杨生茂、刘绪贻和我三人 , 负责向该杂志推荐中国学者所著的优秀美国问题著作。在我提出的 1990-1992 年间出版的中国学者美国历史著作推荐目录草案中,就有杨生茂先生主编的《美国外交政策史》一书,这是我国学者自己编著的第一部系统阐述美国外交政策史并有独到见解的著作 , 对我国的美国外交史研究领域产生重大学术影响 , 在我看来推荐该书乃众望所归。但是杨生茂先生在 1993 年 1 月 10 日给我的回信中坚决要求删除这一推荐。信中说 《美国外交政策史》一书应去掉。这不是谦虚 , 而是考虑后的抉择。希望你们(刘、黄)二位珍视我的想法。因为这是一本几个中国人为中国学生写的一本中文教科书。这是我的心里话,多年知交 , 谅能体谅苦心。根据推荐需三人一致的原则 , 我们的推荐书目中没有包括《美国外交政策史》。这说明 , 杨先生对自己主编的著作要求十分严格 , 绝不张扬。 (五) 力争赞助经费 反对平均分配 《美国历史杂志》中国特邀编辑,按照编辑部的要求,要定期向《美国历史杂志》推荐少量优秀论著和博士学位论文 , 还要推荐书评人。自 1992 年以来,我们没有任何项目费也从不计算工作量,不仅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 还一直是自己掏钱,编辑、打印、复印、往来通信(如到外事处取电传每页 18 元)等 , 长此以往开支上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 尤其在 90 年代初的低工资待遇和高国际邮资情况下 , 更显得经费的拮据,所以曾希望美方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赞助经费 , 以用于从事推荐工作所必需的邮资等费用。对此杨生茂先生 1992 年 6 月至 1994 年 7 月间,曾就争取国际特邀编辑赞助经费事宜 , 给我有二十几封信涉及这个话题。几经交涉,最后美方只答应给予一次性赞助 300 美元。但是他们又不断提出新的要更多投入时间精力和费用的任务。我们则依实际情况,独立运转,量力而为,不为美方牵着鼻子走 , 维护自身权益。 1994 年初,我们终于收到美方寄来 300 元一次性赞助费,其后杨生茂先生在几次给我的信中写道:你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多得多。你得 3/5 ,这比较合适。 报酬问题应按劳取酬,不要搞平均主义,你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 , 应享最多报酬。我只能其余中之 1/3 。实事求是。其实对于向美方推荐论著和博士学位论文等事宜,杨先生、刘先生同样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 在运筹和把关上起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 他们几乎是来信必回 , 快速运转,才能够即时有效地向美方介绍我国美国历史研究论著的成果 , 这里不存在谁的贡献大小的问题 , 但是杨先生的推让为我们竖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六) 提携和泽惠后学 为《美国历史杂志》国际特邀编辑工作的运转,杨生茂先生写信给我说 : 邓蜀生同志来函称,他拟请你代替,可谓人选物色有方,因你过去对编选资料事经营多年 , 很有建树,老马识途,有利工作 ; 另外,你担任学会秘书长,对于动员关心此事,也十分有利。我们几个人均年事已高 , 健康状况毕竟不如往年,颇有力不从心之感。故需中年同志协助,玉成此事。( 1992 年 5 月 18 日,)他还动情地说 : 不要过分客气,不然我们三人只得三缺一了 , 你若概允,正好三人。绪贻和我年近八旬,已无精力和时间过多地过问此事了。若具体安排落实不下来只得打退堂鼓了 ! !我是尽力说服你 , 动员你 , 欢迎你为此事分忧。总之,我们三人一齐担任 contributing editors 好吗?请考虑。希赐复。 ( 1992 年 6 月 19 日) 由于邓先生的提议和推荐,杨、刘两位老先生向美方力荐,美方接受了由我取代邓蜀生先生为美国历史杂志国际特邀编辑一职。我们三人协力 , 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 认真地向美方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 宣传了中国学者的美国史研究成就,也维护了我国学者学术独立地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 包括对我的赠书的赞扬和鼓励,为我晋升教授职称写推荐,写信给我要求为南开弟子李剑鸣、王晓德、王立新、罗宣等博士学位论文写评审意见等,这里不再赘叙。 (七)不恋名位 , 淡泊名利 先生多次对我谈起他坚决辞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的事,他说年龄大了 , 该让新人了 , 可学校对我的辞职颇有微词,这件事反映了先生不恋名位 , 淡泊名利的一贯思想。这里再举个例子,杨先生 1999 年多次给我的信中谈到要辞去 JAH 国际特邀编辑的职务 : 我早已感到年事已高,希望有年轻人继任。并推荐年轻学者的名单,还说为了工作的连续性得到保证,建议你留任。称已写信给美方。(见 1999 年 7 月 5 日、 7 月 16 日、 8 月 2 日信) 2000 年间又写信给我说 : 关于我辞职信,至今未见回音,傲慢之极,这也许是美国人的通病。 Thelen 这个傲慢的美国人还未曾回信,(也未曾寄杂志)既然不回信,我没有义务 伺候他 , 那就太低三下四了。 ( 2000 年 10 月 27 日、 11 月 5 日信)我先后收到先生八封有关谈论辞职和推荐新人的信,不仅说明先生不恋名位 , 淡泊名利、提携后学 , 而且体现了中国学者的原则立场和独立精神。 ******************************** 令侠教授,各位同事, 杨先生创办的南开美国史研究基地已经走过了 46 年,在杨先生等历届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南开成为我国美国史研究的排头兵和重镇,杨门弟子已经成为我国美国史领域最活跃的中坚力量群体之一 , 这里倾注了先生的许许多多心血和辛勤汗水。相信杨先生所开创的南开美国史研究事业 , 将会在新的历史条件,继承杨先生的遗志,发扬先生的学术思想和高尚品德,努力开辟新的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写于 2010 年 5 月 20 日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8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