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赵序茅图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博友缘,金雕缘:与博友赵序茅合作出版《西域寻金雕》(一)
热度 7 cherrylu1960 2014-8-20 17:54
想了好久,不知道应该以什么题目开始这篇博文,科研工作者眼里的寻雕之路?赵序茅的金雕科考日记?还是与博友赵序茅的出书缘?除了书本身,其实想说的相关话题还很多。 历经 9 个月时间,终于见到赵序茅博友的大作《西域寻金雕》成书,自认为效率尚可。当然后续的宣传发行任务还很重。其实很少写科普书的书评什么的,认真读的好书不多,认为值得写的也不太多。不太喜欢写那些夸大宣传、互相吹捧的书评,也不愿意写干巴巴的以介绍内容为主的书评。作为商品也好,作为艺术品也好,是书就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公开媒体上的书评作为一种推介的手段,一般只会说优点,不会说其中的缺点,难免偏离客观。 作为一个业内人士,对特别是需要参与策划的图书、面向市场的科普图书出版的曲折过程深有体会,除了随缘,坚持,也需要耐心认真的态度和智慧的付出,编辑和作者之间的良好沟通至关重要。在商品经济的时代,在社会趋于复杂化的当下,一本不一定能畅销的严肃科普读物,能否顺利出版,取决于双方所处的大小环境,也就是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权衡好各种利弊,想好各自的目标,找好出路。当然,对于我们出版人,追求可预见的经济效益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做自认为值得做的书也是多数编辑的理想追求。一定程度上的牺牲也是必要的。 还是想先说一下与赵序茅博友合作出版《西域寻金雕》的一些往事。 2013 年的 10 月 22 日 ,赵在我的留言版上给我留言: 吕老师好,最近想在贵出本社出一本科普《解密金雕》恳请老师能在百忙之中,给予些许指导!拜托!以下是本书的简单目录......…… 很荣幸在2010年成为金雕项目组的一员,跟随马鸣老师开始走进它们的世界。三年多来,我们历尽千险、排除万难,终于圆满完成了项目的要求。可是并没有感到任何的轻松、快乐,SCI/CSCD可以证明我们学术水平,得到同行的认可,可是知道吗?历经几千万年形成的物种,在我们眼皮子子底下慢慢消失,而却无能为力,有谁知道这是怎样的无助与凄凉。枯燥的文字、繁琐的数据可以解释它们行为、繁殖、生态,却始终无法揭开它们生命的历程。今天我要换种方式,去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去纰漏那些罪恶的偷猎、贸易。 开博几年,也曾收到与图书出版有关的一些投稿信息,但都不怎么靠谱。初看赵的书名《解密金雕》,开始以为是一本包含神秘现象的读物,再一看目录知道是一本以科考日记的形式记录金雕科考历程的科普图书。动物科考的选题我们做的不多,尤其是年轻的一线科研人员的写得较好的动物科考的书并不多见。意识到它是有一定出版价值的书,特别是一线科考工作者不可复制的科考经历,本身就是值得记录留存的。 相遇就是缘分。既是博友,虽素不相识,但却对我充满的信任,书又是本好书,就想无论如何要支持一下。立即回复告知网联及电联方式,电话沟通,了解情况,发来初稿……看到金雕项目是自然基金委的项目,原想过出本课题相关的科普小册子花不了几个钱,请赵的老板资助一下应没什么问题,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赵要出本书不但拿不出钱,还要顶着很大的压力,真复杂!很多时候,我不善于应对这些复杂的事情,曾冲动地想哪么我自己出些钱,也得帮助赵把他的科考日记出出来,不大力支持这样有科研背景,有科考经历,有写作潜能,有科普热情的年轻人,我们国家的科普事业,科普出版还有什么希望? 幸好,赵的书出版得到了出版社的支持。几年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曾经立过一个大的图书选题“当代中国科普精品书系”,其中一个分系列“再难见到的动物”,本已启动,但因为没有能成系列的选题,一直搁浅,赵序茅的金雕科考书正好可以放在这个系列中,虽然并没有多少资助。选题获批,下面的事情,一切就基本可以掌握在我们——我和唯一的作者赵序茅的手中。从去年11月8日收到文字初稿,22日收到第一批图书,到上周见到正式出版的书,整整9个月的时间,我记录了其中每一阶段的进展和经历。 客观地说,赵是一个有写作潜力,又很善于理解编辑意图的作者,我们配合得还不错,我每次提出修改意见,他都能很快领会并按要求修改好。这种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平等沟通,比较高的工作效率,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间王德华老师欣然作序,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鼓励。 《西域寻金雕》是这套动物科考书的第一本,也算是赵的独立写作处女作。除了对内容的编校比较仔细,我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尽我的力量做好宣传,这是我的责任。8月初在井冈山考察才回京,获知上海书展即将开幕,但展会的一切活动日程已不可改变。但赵在上海,难得的图书宣传机会哪能轻易放过?小书小人物更不能放弃宣传的机会,何况我们的书是一本“沉甸甸的记录着年轻科研工作者艰难科考经历”的书呢!于是,就逼着发行的同志帮助寻找上海其他适当的场所搞个类似图书首发的活动。发行的同志看在俺这老同志的面子上,很快帮助确定福州路的新华书城作为我们新书发布会的现场。 为了这本书,我临时决定去上海。一切还算顺利,尽管读者见面会准备工作比较仓促,尽管赶上赵得了重感冒,尽管上海福州路新华书店7楼报告厅的位置不那么理想,但新书与读者见面,配合新书的生态讲座,读者签售,每一个环节都如期完成。 就是后悔忘了在博客上发个预告,请上海的博友去博友赵序茅的新书发布会助助阵。 每个人想做的事情都很多,但要坚持做好一件事也不容易。尽管赵的处女作有不完美之处,但他能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我以为也是难能可贵的。希望我们都能坚持自己的理想,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去除浮躁。困难只是暂时的,想办法找寻自己的兴奋点,兴趣点,想要的东西,打起精神,在认真做事中找寻自己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万事开头难,希望赵的处女作——〈西域寻金雕〉能带动他及其其他年轻的科学及科普爱好者分享他们的科研和科考经历,参与科普创作。(有看得上科普作家协会,想成为会员的可以与我联系,我在基础与高技术委员会)。 重感冒中的赵序茅穿着厚厚的外套在讲他的金雕科考经历。虽然精神状态受到影响,还是坚持做完了讲座 靠书店的广播招来的读者,没有一个事先安排的,这场面已经不错了 特别感谢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不但从头至尾认真听了讲座,还买了签售的书
个人分类: 图书出版|4424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