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关系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出门靠朋友:中国式关系网的社会意义——禅的行囊(之六十八)
罗非 2018-1-22 07:37
导读:根据 “ 本土心理学 ” 学者们的研究,人际关系网是中国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也做这种对比研究,指出中国人更多地靠关系生存,所谓 “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 。一时间好像中国人非常另类。其实,如果仔细观察美国人的人生,朋友关系在其中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别的不说,就学术界而言,同门师兄弟之间经常互相支持,朋友们之间也经常合作、互相帮扶。只是由于美国社会重视法律和规定,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又比较强,让人们错觉在美国可以不依靠关系而生存。其实遇到资源比较紧张、竞争比较激烈、标准比较模糊的场合,有朋友和没朋友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所以,人类社会中关系其实是一个普遍的因素,只是在不同文化下有相对轻重之分。 根据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的考证,智人在认知革命之后,就是靠着形成大规模社会关系的强大能力走出非洲,不仅击败了本来高居食物链顶端的狮子、鬣狗等哺乳动物,而且还灭掉了其他所有的人属生物如尼安德特人、直立人等人种,成为地球的唯一霸主。可以说,建立强大关系网的能力,是智人成功地登上地球统治者宝座的有力法宝。 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生产力第一次有了过剩,开始建立城邦、王国和帝国。这些地方新出现的统治者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分散的农民以便为统治者服务,开始制定法律,并用法律和制度来取代部分人际关系作为社会的组织力量。因此,法治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为了 “ 治 ” ,是彻头彻尾地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 但法律确实拥有强大的统一组织力量,所以在东周战国时期,崇尚法治的秦国才能够以一击六,挫败关东六个强国,并且最终统一了中国。自此以后,法律就一直是统治者统治人民、为统治阶级自己服务的首选,而关系只是偶尔才利用的补充手段。 工业革命之后,资本家们为了获得大批的劳动力进入工厂做工,不惜采用跑马圈地等方式,强行剥夺农民的土地,实际上是彻底摧毁了农业社会原有的关系网,迫使原本相互支持的农民变成了一个个孤零零的工人,只能在他们的工厂里做工。因此,工业社会更加发达的法律制度,其实是资本家用以进一步拆毁关系网以运作工业体系,方便他们剥削工人的工具。 科技革命以来,由于有了更为先进的生产手段和对劳动力依赖程度的下降,统治阶层和剥削阶级对社会大众关系网的压制和打击有所收敛,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才有机会重新形成各种组织,建立新的关系网,以重新获取来自关系网的支持。互联网给这个新趋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让人们得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建立虽然松散但却异常广大的关系网。这是计算机革命带给社会关系的全新变革。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人更多地依赖强大的关系网完成人生目标,其实并不是一种落后的表现。这实际上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多数比较重视社会文化和人文关怀,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把压迫剥削人民百姓当作他们统治的主要目标。因此,中国社会关系网保留相对完好,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文明程度较高、百姓比较安居乐业的标志。 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来,关系网的强大代表着社会成员之间的心理沟通和联系更为深层,已经触及到情感水平和自我认同水平上的联系;而不像那些关系网已经被统治者和剥削者彻底摧毁、只能靠法律制度维持关系的社会,其成员之间只有在思维层面上的表浅联系。因此,强大关系网的存在,实际上是社会心理学体系更加健康完善的标志。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社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不需要太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的原因。因为中国人的关系网更为深层和完整,具有更好的心理支持力度。 因此,从心理健康和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当代的中国社会应当致力于保持传统的社会微细结构( infrastructure) ,保留、巩固和加强深层关系网的作用,以补充正在建设中的西方式法治社会那种缺乏人性与温情、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不足。 ************************ 红墙碧瓦的大金山寺看上去气势不凡,同时又有着一种柔和的腔调。寺院的后山上矗立着始建于公元八世纪的金山寺,它几经毁建,早已不复当年面貌。但由于山顶地势逼仄,所以如今的规模与唐朝时相比恐怕不会有太大变化。它最多能容纳一百名比丘尼,而对于雄心勃勃的方丈来说,这个局面太小了。作为金山寺的扩建工程,山脚下新建的大金山寺如今已经有常住比丘尼二百人,等到工程全部完工之时,更将达到千人以上的规模,这比现今中国最大的寺院还要大上两到三倍。大金山寺工程的主要资金来自一个香港的服装公司老板,他是净慧的重要施主之一,《禅》杂志的主要资助者,柏林寺的重建他也有份参与。 这是一张典型的中国式关系网 —— 金山寺方丈印空法师的师父是本焕禅师,而本焕和净慧都是湖北人,两人的交情可以追溯至五十多年前,即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虚云老和尚在广东韶关先后恢复了两座禅宗祖庭 —— 南华寺和云门大觉禅寺,并将南华寺的住持之位传给了本焕。不久之后,净慧就在云门寺受戒,做了虚云的侍者。这两座寺院都在韶关附近,相距不过百里之遥,两寺的僧人必定经常来回走动。所以,后来本焕重修了四祖寺之后,就请净慧前来住持,而净慧又将香港大施主介绍给本焕的弟子印空。关系就是这么回事。没有关系,任何人在中国都将寸步难行。我也不例外。 我在寺院里四处溜达时,遇见一名比丘尼,她领着我走进一座带院子的四层建筑。这里是金山寺尼众佛学院的所在地,一层是厨房、食堂、会客室和办公室,二三层是比丘尼的宿舍,顶层则是教室。我们进了会客室,见到知客妙为,她让我稍候,说要去找监院来和我相见。趁她去找人的工夫,我和带我来的比丘尼聊了起来。比丘尼名叫顿慧,是北京人,现在佛学院教授书法。她的入门师父是净慧。这样说来,我也算是同门师兄了。 我正跟顿慧套近乎,妙为引着监院顿成进来了。她把我们带到隔壁的一间大会客厅,在一张大会议桌的一端坐下。顿成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我简单地说了自己的旅行计划,然后说,我拜访过净土宗的尼庵,但尼众禅院则是第一次来。我想知道她们选择禅宗的原因。 顿成说,每个人的原因肯定是不同的,但都跟缘分有关。拿她自己来说,她是广东人,出家的机缘是在广州遇见印空法师,并被深深折服,于是便一直依止在印空门下,并已继承了印空的法嗣。 1985 年,她随印空从广东北上,来此重修金山寺。我没问她的年纪,不过她看起来大概有四十五岁。 我又问尼众禅院的修行与僧众道场有无区别。她回答说,僧尼在修行上没有差别。一切都围绕着禅堂进行。山顶的金山寺里有一座可以容纳八十人的禅堂,因为空间不够,所以全寺比丘尼只能轮流入堂禅修。不过,一座新禅堂正在大金山寺的宿舍后面兴建,将可容纳二百人。云居山真如寺的僧人们帮她们制定了禅堂规约,如今,真如寺和金山寺已结成了 “ 兄妹禅院 ” 。
个人分类: 科普|1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脉与关系网:中国社会的核心与演变——禅的行囊(之三十一)
热度 1 罗非 2017-12-16 10:43
述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建立了高度老练的社会功能。中国社会中,大部分支持功能是靠人脉完成的。古人说, “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 ,就是这种社会心理功能的写照。尽管做事还是要自己做,但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个可以依靠的心理支持,就显得额外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文明史中,中国人没有专门建立心理学的原因。中国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太强大了,人们几乎不需要另外的心理支持。而在西方,当代西方人依靠的是社会的微结构 (infra-structure) ;在中世纪,他们依靠的是宗教。在一个多世纪之前,宗教结构崩溃,现代社会微结构尚未建立,于是西方人就陷入重重的心理疾病之中。西方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巨大需要,就在精神病学之外又建立了心理学。 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功能成功地缓解了心理问题,从而延缓了临床心理学的建立。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这张庞大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也就把中国人长期束缚在其中。唐宋中国文化鼎盛时期,依靠道与禅的力量,中国人还能自我超越,游刃有余于关系网之上;待到蒙古与满清时代,异族统治者利用中国的社会网络奴役统治中国人之后,中国人就逐渐丧失了超越关系网的智慧与力量,变得深陷其中,难以解脱。清末民初,西方文化的东渐,恰如一缕春风,帮助中国人松解了关系网的束缚,让中国人民重新看到了打破旧规,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中国人借助西方思想的力量,砸碎了异族统治的束缚。然而,由于习惯于关系网加被奴役的状态,翻身了的中国人并没有成功地做上主人,而是继续了被奴役时期的思想方法,仍然在寻求外部的力量来支持自己。这种关系网和被奴役思想的合流,导致了中国人今天思维强大而人性缺乏的状态。各种道德缺失、行为无底线的现象,归根结底,就是这种内心尚未自立造成的。 所谓民族精神,其实并不是单纯靠盲目的排外或者科技的强大所能建立的;它需要内在的自我超越的智慧。中国文化曾经拥有这个智慧,所以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能够引领全世界。在今天统治世界的其它民族还在山洞里裸衣血食的时候,汉、唐、宋的文明就已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领袖着全世界。之所以它被称为中国,是因为它在文化上处于全世界的中心;之所以他们被称为中国人,是因为他们拥有引领人类进一步发展的文明。因此,中国并不必是以长江、黄河为中心的这块土地,中国人也不必是黑眼睛、黑头发和黄皮肤的这群人。今后,哪群人拥有了能够引领全人类进一步发展的文明,他们就是中国人;他们所居住的土地,就是中国。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曾经被叫做中国人,居住在中国人曾经居住的土地上而盲目骄傲。我们要找回这种引领世界、引领人类发展进步的文明。那样,我们才有资格做中国人,我们所居的土地才有资格叫中国。否则,以我们现在的平均心理状态和人口素质,应该为这两个名称而觉得惭愧和汗颜。什么时候,我们能改变自己在全世界其它民族心中的形象,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我们,推崇我们的文明,重新愿意向我们学习,那时候,我们才能重新当之无愧地接受这两个名称。 第六章无相 到了该跟新聚和酒店那些快乐的服务员说再见的时候了。长途汽车站近在咫尺,走过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我决定再用一次老杨的车,作为临别时的小小答谢。在中国,有一个可靠的当地司机做向导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洛阳这样的地方更尤其如此。这座曾经做过十二朝皇都的历史名城,交织了太多悠远的时空轨迹,常令我陷入不知今夕何夕的恍惚。而老杨和他的出租车就好像我的月光宝盒,每次都能让我安全返回。 我在长途汽车站门口和老杨告别,进站买了车票。开车时间尚早,左右无事,我又回到车站外面,站在路旁东张西望。清晨的空气里渐渐浮现着暖意,有微风拂动,但已吹面不寒。这是旅程开始之后最温煦的一天,破天荒地,我在室外拉开了大衣的拉链,待了一会儿不见异常,干脆把大衣脱了下来抱在怀里,忐忑而又兴奋地体会着这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的微妙滋味。正在我开始反思不穿大衣是否太过冒险的时候,老杨又回来了,他按了下喇叭,把我从愣神中唤醒,然后摇下车窗,递过一包零食:那是我落在车后座上的。我立刻心中大宽 —— 护法神已经到岗,安全终于有了保障。 该上车了。下一站是七百公里之外的合肥市,从洛阳开往合肥的长途车只有早晨九点钟这一班。通常每天只开一班的长途车总在早晨六七点钟发车,而对于七百公里的漫长旅途来说,九点钟出发晚了点,但我宁愿这样,省得天还没亮就要爬起来赶路。眼下,长途车赖在停车场里迟迟不愿动身,车门大开着,希望能等来更多乘客。可直到终于出发的时候,车上还是只有六个人。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要知道,这可是在中国。我早已习惯了无处不在的永远都在迁移的人口洪流 可现在,他们都到哪儿去了?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发现了这滚滚人潮中一个稍纵即逝的空隙:三月上旬,这无疑是来中国旅行的最佳时机。 除了车载电视里枪声大作的香港警匪片之外,前往安徽的旅途堪称愉快。长途车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奔驰在高速公路上,而整个车厢的后半部分由我一人独自享用。我四仰八叉地倒在最后一排座椅上睡了过去。沙尘过敏已被药物击溃,过去两周以来不断累积的疲惫也在这长达四个钟头的昏睡中渐渐消退。终于醒来的时候,午饭时间到了,长途车开进了一座新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巨大的停车场上至少停着二十辆大巴,自助餐厅里至少挤着五百人。考察了餐厅供应的饭菜之后,我决定还是靠自带的零食打发掉这顿。按照中国的规矩,午餐时间大巴上是不能留人的。我只好坐在餐厅门外的台阶上边吃边等。
个人分类: 科普|325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上一阶段解放,又进入奋斗阶段。
dgjun96 2015-4-2 19:03
经过几个月学习和复习,前几天终于考完了,但是感觉考得不好,可能是运气不好吧,报的老师都好几个他自己实验室人报考呢,我算是做备胎,而且还做几个人备胎。真是有点郁闷,自己努力,奋斗过了,但是就是差点运气,虽然结果不不好,算是也是努力过呢,自己不后悔,就是有点不平,因为这个老师要我做几个人备胎,有必要这样整人吗?你要是我一个人备胎,我能理解,但是你没有必要我做5个人备胎呢,这个备胎要我做的多么辛苦,真的有点气愤,我感觉着我一生命运多舛,有时真的觉得自己无能力,也许中国就是这样,可能很多事情要靠关系才办,能力固然重要,还是关系网最重要,在中国就得适应中国国情,不适应就是没有办法活呢。不管事情结果怎么样,摆好心态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好好奋斗呢,努力学习,加强自己技能,好好储能,也许有一天能派上用场,少点抱怨,多点坦然,人生肯定能精彩呢。
2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斯·普朗克-一个澎湃人心的wiki词条,还有他的关系网和作为
chnfirst 2012-12-5 10:49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85%8B%E6%96%AF%C2%B7%E6%99%AE%E6%9C%97%E5%85%8B 马克斯·普朗克 ,“德意志物理学”(Deutschen Physik)的代表人和帝国物理技术学院主席 约翰尼斯·斯塔克 在党卫军刊物上批评普朗克、 阿诺·索末菲 (1868年—1951年)和 维尔纳·海森堡 是“白种的犹太人”(德语原文: weie Juden ),并抨击整个理论物理学界,《Hauptamt Wissenschaft》(科学总局)调查了普朗克的出身, 发现他有着十六分之一的犹太人血统,这与他们本来的期望相距甚远 。 【我们有句老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纳粹的政治机器屠杀也是在理论框架下的,尼采,马克思】 他的父亲威廉·约翰·尤利乌斯·普朗克(Wilhelm Johann Julius Planck, 1817年—1900 年)是 基尔 和 慕尼黑 的 法学 教授,他的叔叔 戈特利布·普朗克 (Gottlieb Planck,1824年—1907年)也是哥廷根的法学家和 德国民法典 的重要创立者之一。 马克斯·普朗克出生于1858年4月23日的 基尔 ,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母亲埃玛·帕齐希(Emma Patzig, 1821年—1914 年)所生的 【高龄健康的母亲,基因、遗传的重要性】 1943年,普朗克还在阿尔卑斯山上攀登了数座三千多米的高山。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 普朗克 ”重定向至此。关于与其同名的其他主题,详见“ 普朗克 (消歧义) ”。 Max Planck 马克斯·普朗克 出生 1858年 4月23日 丹麦王国 基尔 (现属 德国 ) 逝世 1947年 10月4日 德国 格丁根 居住地 德国 国籍 德国 研究领域 物理学家 任职于 基尔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 格丁根大学 母校 慕尼黑大学 柏林洪堡大学 博士导师 菲利普·冯·约利 博士学生 古斯塔夫·路德维希·赫兹 瓦尔特·迈斯纳 瓦尔特·H·朔特基 马克斯·冯·劳厄 马克斯·亚伯拉罕 莫里茨·施利克 瓦尔特·博特 著名成就 普朗克常数 、 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 旧量子论 获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8年) 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德国物理学家, 量子力学 的创始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因发现能量 量子 而对物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 。 目录 1 生平 1.1 童年时期 1.2 大学时期 1.3 学术事业 1.4 家庭 1.5 任教柏林洪堡大学 1.6 普朗克辐射定律 1.7 相对论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魏玛共和国时期 1.9 量子力学 1.10 纳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1.11 晚年 2 荣誉 3 著作 4 参考文献 5 相关条目 6 外部链接 生平 童年时期 普朗克出生在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传统家庭,他的曾祖父 戈特利布·雅各布·普朗克 (Gottlieb Jakob Planck,1751年—1833年)和祖父 海因里希·路德维希·普朗克 (Heinrich Ludwig Planck,1785年—1831年)都是 哥廷根 的 神学 教授,他的父亲威廉·约翰·尤利乌斯·普朗克(Wilhelm Johann Julius Planck,1817年—1900年)是 基尔 和 慕尼黑 的 法学 教授,他的叔叔 戈特利布·普朗克 (Gottlieb Planck,1824年—1907年)也是哥廷根的法学家和 德国民法典 的重要创立者之一。 马克斯·普朗克出生于1858年4月23日的 基尔 ,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母亲埃玛·帕齐希(Emma Patzig,1821年—1914年)所生的,他受洗及赐名于卡尔马克思普朗克路德维希,其赐名的名称为马克思,而马克斯也沿用此名直到他过世。而普朗克他还有另外六个兄弟姐妹,其中4个孩子【赫尔曼(Hermann)、希尔德加德(Hildegard)、阿达尔贝特(Adalbert)和奥托(Otto)】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所生的,而父亲的第一任妻子留下了2个孩子胡戈(Hugo)和埃玛(Emma)。普朗克在基尔度过了他童年最初的几年时光,直到1867年全家搬去了 慕尼黑 ,普朗克在慕尼黑的马克西米利安文理中学(Maximiliansgymnasium)读书,并在那里他受到─数学家 奥斯卡•冯•米勒 (Oskar von Miller)(后来成为了 德意志博物馆 的创始人)的启发,引起青年时期的马克斯发现自己对数理方面有兴趣。米勒也教他天文学和力学和数学,从米勒那普朗克也学到了生平第一个原则─节约能源。之后普朗克在17岁时就完成了中学的学业,在这个学校学习的这段期间内,也是普朗克第一次接触物理学这个领域。 大学时期 1878年学生时代的普朗克。 普朗克十分具有音乐天赋,他会 钢琴 、 管风琴 和 大提琴 ,还上过演唱课,曾在慕尼黑学生学者歌唱协会(Akademischer Gesangverein München)为多首歌曲和一部 轻歌剧 (1876年)作曲。但是普朗克并没有选择音乐作为他的大学专业,而是决定学习 物理 。 慕尼黑的物理学教授 菲利普·冯·约利 (Philipp von Jolly,1809年—1884年)曾劝说普朗克不要学习物理,他认为“这门科学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只有一些不重要的空白需要被填补(德语原文: In dieser Wissenschaft schon fast alles erforscht sei, und es gelte, nur noch einige unbedeutende Lücken zu schlieen. )”,这也是当时许多物理学家所坚持的观点,但是普朗克回复道: “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德语原文: Ich hege nicht den Wunsch, Neuland zu entdecken, sondern lediglich, die bereits bestehenden Fundamente der physikalischen Wissenschaft zu verstehen, vielleicht auch noch zu vertiefen. ) 普朗克在1874年在慕尼黑开始了他的物理学学业。普朗克整个科学事业中仅有的几次实验是在约利手下完成的,研究 氢气 在加热后的铂中的 扩散 ,但是普朗克很快就把研究转向了 理论物理学 。 1877年至1878年,普朗克转学到 柏林 ,在著名物理学家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 和 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 以及数学家 卡尔·魏尔施特拉斯 手下学习。关于亥姆霍兹,普朗克曾这样写道: “他上课前从来不好好准备,讲课时断时续,经常出现计算错误,让学生觉得上课很无聊。”(德语原文: nie richtig vorbereitet, spricht stockend, verrechnet sich stndig, langweilt seine Hrer. ) 而关于 基尔霍夫 ,普朗克写道:“他讲课仔细,但是单调乏味。”(德语原文: sorgfltig ausgearbeitete Vorlesung, jedoch trocken und eintnig. ) 即便如此,普朗克还是很快与亥姆霍兹建立了真挚的友谊。普朗克主要从 鲁道夫·克劳修斯 的讲义中自学,并受到这位 热力学 奠基人的重要影响,热学理论变成为了普朗克的工作领域。 1878年10月,普朗克在慕尼黑完成了教师资格考试,1879年2月递交了他的博士论文《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 ber den zweiten Hauptsatz der mechanischen Wrmetheorie ),而后他暂时回到之前在慕尼黑所待的学校,并在那教数学及物理学。1880年6月以论文《各向同性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态》( Gleichgewichtszustnde isotroper Krper in verschiedenen Temperaturen )获得大学任教资格。 学术事业 获得大学任教资格后,普朗克在慕尼黑并没有得到专业界的重视,但他继续他在热理论领域的工作,提出了热动力学公式,却没有发觉这一公式在此前已由 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 提出过。鲁道夫·克劳修斯所提出的“ 熵 ”的概念在普朗克的工作中处于中心位置。 1885年4月, 基尔大学 聘请普朗克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年薪约2000马克,普朗克继续他对熵及其应用的研究,主要解决 物理化学 方面的问题,为 阿伦尼乌斯 的 电解质 电离 理论提供了热力学解释,但却是矛盾的。在基尔这段时间,普朗克已经开始了对原子假说的深入研究。 1897年,哥廷根大学哲学系授奖给普朗克的专著《能量守恒原理》( Das Prinzip der Erhaltung der Energie ,1897年)。1889年4月,亥姆霍兹通知普朗克前往柏林,接手基尔霍夫的工作,1892年接手教职,年薪约6200马克。1894年,普朗克被选为 普鲁士科学院 (Preu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的院士。1907年维也纳曾邀请普朗克前去接替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的教职,但他没有接受,而是留在了柏林,受到了柏林大学学生会的火炬游行队伍的感谢。普朗克于1926年10月1日退休,他的继任者是 薛定谔 。 家庭 1887年3月,普朗克与一个慕尼黑中学同学的妹妹玛丽·梅尔克(Marie Merck,1861年—1909年)结婚,婚后生活在基尔的Wilhelminenstrae 43,共有4个孩子,分别叫做卡尔(Karl,1888年—1916年)、双胞胎埃玛(Emma,1889年—1919年)和格雷特(Grete,1889年—1917年)以及埃尔温(Erwin,1893年—1945年)。 在普朗克前往柏林工作后,全家住在柏林的一栋别墅(Berlin-Grunewald, Wangenheimstrae 21)中,与不计其数的柏林大学教授们为邻,普朗克的庄园发展成为了一个社交和音乐中心,许多知名的科学家如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奥托·哈恩 和 莉泽·迈特纳 等都是普朗克家的常客,而这种在家中演奏音乐的传统来自于亥姆霍兹家。 在度过了多年幸福的生活后,普朗克遇到了不幸,1909年10月17日普朗克的妻子去世了,其病因可能为 结核病 。1911年3月普朗克与他的第二任妻子玛格丽特·冯·赫斯林(Margarethe von Hlin,1882年—1948年)结婚,同年12月普朗克的第三个儿子赫尔曼(Herrmann)也诞生于世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普朗克的大儿子卡尔死于 凡尔登战役 ,二儿子埃尔温在1914年被法军俘虏,1917年女儿格雷特在产下第一个孩子时去世,她的丈夫娶了普朗克的另一个女儿埃玛,不幸的是埃玛在两年后同样死于生产。普朗克平静地经受了这些打击,格雷特和埃玛的孩子存活了下来,并且继承了她们各自母亲的名字,普朗克也为她们取名格雷特和埃玛。 1945年1月23日,普朗克的二儿子 埃尔温·普朗克 因参与暗杀 希特勒 未遂而被 纳粹 杀害,至此,普朗克与其第一任妻子所生的4个孩子全都去世。 任教柏林洪堡大学 1901年的普朗克。 在柏林期间,普朗克为柏林物理学会(Berliner Physikalischen Gesellschaft)做出了贡献,他写道: “当时,我其实是唯一一个理论物理学家,感觉并不轻松,我提出了我的熵理论,而这在当时并不受欢迎,因为它是一个数学的魔鬼。(德语原文: Ich war eigentlich damals der einzige Theoretiker und hatte es daher nicht so ganz leicht, weil ich mit meiner Entropie hervorkam, und die war damals nicht sehr beliebt, weil sie ein mathematisches Gespenst war. )” 在普朗克的倡议下,柏林物理学会在1898年改为了 德国物理学会 。 普朗克在 柏林洪堡大学 教授理论物理学课程,整个课程长达6个学期。 莉泽·迈特纳 认为他讲课“冷静理智,有些一本正经”(德语原文: nüchtern, etwas unpersnlich );一位英国人James R. Partington曾表述普朗克讲课“不用讲稿,从不犯错误,从不手软,是我所听过的最好的讲师。”(英语原文: Using no notes, never making mistakes, never faltering; the best lecturer I ever heard. )听普朗克授课的人从1890年的18人增加到了1909年的143人。 普朗克仅有过约20名博士生,其中包括: 马克斯·亚伯拉罕 (Max Abraham,1875年—1922年)、 维也纳学派 创始人 摩里兹·石里克 、 瓦尔特·迈斯纳 (Walther Meiner,1882年—1974年)、 马克斯·冯·劳厄 (1914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弗里茨·赖歇 (Fritz Reiche,1883年—1960年)、 瓦尔特·朔特基 (Walter Schottky,1886年—1976年)和 瓦尔特·博特 (1954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 普朗克辐射定律 主条目: 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 大约是在1894年,普朗克开始把心力全部放在研究 黑体辐射 的问题上,他曾经委托过电力公司制造能消耗最少能量,但能产生最多光能的灯泡,这一问题也曾在1859年被 基尔霍夫 所提出: 黑体 在热力学平衡下的电磁辐射功率与辐射频率和黑体温度的关系。帝国物理技术学院(Physikalisch-Technischer Reichsanstalt)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但是 经典物理学 的 瑞利-金斯定律 无法解释高频率下的测量结果,但这定律却也创造了日后的 紫外灾难 , 威廉·维恩 给出了 维恩位移定律 ,可以正确反映高频率下的结果,但却又无法符合低频率下的结果。这些定律之所以能发起有一小部分是普朗克的贡献,但大多数的教科书却都没有提到他。 普朗克在1899年就率先提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叫做“基础无序原理”(principle of elementary disorder),并把 瑞利-金斯定律 和 维恩位移定律 这两条定律使用一种 熵 列式进行内插,由此发现了 普朗克辐射定律 ,可以很好地描述测量结果,不久后,人们发现他的这项新理论是没有实验证据的,这也让普朗克他在当时感到稍稍的无奈。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修正了自己的方式,最后成功的推衍出著名的第一版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此定律是在描述由实验观察来的黑体辐射光谱呈现良好的状态,这一定律于1900年10月19日在 德国物理学会 上首次提出。也因为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是第一个不包括能源量化以及统计力学的推论,故在发表的当下,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 不久后的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得出了辐射定律的理论推论,其中他使用了此前曾被他所否定的奥地利物理学家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的 统计力学 , 热力学第二定律 的每个纯统计学观点都让普朗克感到厌恶。普朗克于会议上提出了能量 量子化 的假说: 其中 E 是 能量 , 是 频率 ,并引入了一个重要的 物理常数 h —— 普朗克常数 ,能量只能以不可分的能量元素(即 量子 )的形式向外辐射。这样的假说调和了 经典物理学 理论研究热辐射规律时遇到的矛盾。基于这样的假设,他并给出了 黑体辐射 的 普朗克公式 ,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这个成就揭开 旧量子论 与 量子力学 的序幕,因此 12月14日 成为了量子日,以作纪念。普朗克也此获得 1918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尽管在后来的时间里,普朗克一直试图将自己的理论纳入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之下,但他仍被视为 近代物理学 的开拓者之一。 不过在当时,这一假说与玻尔兹曼的理论相比,可谓无足轻重。 “一个纯公式的假说,我其实并没有为此思考很多。(德语原文: eine rein formale Annahme, ich dachte mir eigentlich nicht viel dabei. )” 如今这个与经典物理学相悖的假说被作为是量子物理学诞生的标志,和普朗克最大的科学成就。但是需要提及的是,玻尔兹曼于先前的大约1877年已经将一个物理学系统的能量级可以是不连续的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普朗克试图找到能量子的意义,但是毫无结果,他曾写道: “我的那些试图将普朗克常数归入经典理论的尝试是徒劳的,却花费了我多年的时间和精力。(德语原文: Meine vergeblichen Versuche, das Wirkungsquantum irgendwie der klassischen Theorie einzugliedern, erstreckten sich auf eine Reihe von Jahren und kosteten mich viel Arbeit. )” 其他物理学家如 瑞利 、James Jeans(1877年—1946年)和 亨德里克·洛伦兹 在几年后仍将普朗克常数设为零,以便其不与经典物理学相悖,但是普朗克十分清楚,普朗克常数是一个不等于零的确切的数值。“Jeans的固执另外很费解,他就像是理论学界里的 黑格尔 ,他本不该是这样的,观点与事实不相符时却越是要坚持。”(德语原文: Jeans' Hartnckigkeit ist mir unverstndlich – er ist das Beispiel eines Theoretikers, wie er nicht sein soll, dasselbe, was Hegel in der Philosophie war. Um so schlimmer für die Tatsachen, wenn sie nicht stimmen. ) 相对论 1905年,当时尚完全不为人所知的 爱因斯坦 在科学杂志《Annalen der Physik》(物理学大事记)中发表了三篇开创性的论文,普朗克是少数很快发现爱因斯坦 狭义相对论 重要性的人之一,由于普朗克的影响力,相对论很快在德国内得到认可,普朗克自己也对狭义相对论的完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相对论,爱因斯坦还对1887年由 赫兹 和 威廉·哈尔瓦克斯 (Wilhelm Hallwachs,1859年—1922年)发现,1902年由 菲利普·莱纳德 进一步研究的 光电效应 提出了 光量子假说 ,但是这一假说却遭到了普朗克的反对,他并不准备放弃 麦克斯韦 的 电动力学 , “光量子理论不是后退了几十年,而是后退了几百年,那时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提出反对牛顿业已占据优势的辐射理论。”(德语原文: Die Theorie des Lichtes würde nicht um Jahrzehnte, sondern um Jahrhunderte zurückgeworfen, bis in die Zeit, da Christian Huygens seinen Kampf gegen die übermchtige Newtonsche Emissionstheorie wagte. ) ” 1910年,爱因斯坦指出低温下 比热 的不正常表现,是又一个无法用经典理论解释的现象,为了对这些有悖经典理论的现象寻求合理的解释,普朗克和 能斯特 于1911年在 布鲁塞尔 组织了第一次 索尔维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爱因斯坦终于说服了普朗克。 其间,普朗克成为 柏林大学 的校长,他将爱因斯坦请到了柏林,并在1914年为爱因斯坦设立了一个新的教授职位,他们很快便结下了很好的友谊。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魏玛共和国时期 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时,普朗克也没能独善其身,但他并不支持极端的 民族主义 ,由于他的影响,由他担任四个常任主席之一的普鲁士科学院在1915年将奖项颁给了一项意大利的研究成果,虽然在当时的战争中意大利是德国的敌人。可是普朗克在臭名昭著的“ 93名知识分子的宣言 ”(德语原文: Manifest der 93 Intellektuellen )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当时战争宣传的一部分,而爱因斯坦则坚持 和平主义 的态度,这点使他差点入狱,所幸他的瑞士国籍使他免受了牢狱之灾。此后1915年,普朗克在与洛伦兹多次碰面后,撤回了宣言中的部分内容,并于1916年签署声明反对德国的 军国主义 。 在一战后的动荡时期,享有德国物理学界的最高地位的普朗克,向他的同事们发出了“坚持到底,继续工作”(德语原文: Durchhalten und weiterarbeiten )的口号。1920年10月,他和 弗里茨·哈伯 创建了“德国科学临时学会”(Notgemeinschaft der Deutschen Wissenschaft),其目的是为陷入困境的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其中的大部分资助来自国外。同时,普朗克也在柏林的大学、 普鲁士科学院 、 德国物理学会 和威廉皇家学会(Kaiser-Wilhelm-Gesellschaft,即后来的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等机构担任领导职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普朗克很难再顾及到自己的科学研究。 普朗克加入了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 (1926年获 诺贝尔和平奖 )的 德国人民党 ,该党的国内政策自由,而对外政策则相对保守。普朗克反对 普选权 ,并认为纳粹独裁是“人民大众法治升华”(德语原文: Emporkommen der Herrschaft der Masse )的结果。 量子力学 普朗克拒绝接受由 玻尔 、 维尔纳·海森堡 和 泡利 在20世纪20年代末提出的量子力学的 哥本哈根诠释 ,同样反对哥本哈根诠释的还有 薛定谔 和 马克斯·冯·劳厄 , 爱因斯坦 此时也成为了保守派。普朗克认为海森堡的 矩阵力学 “令人厌恶”(德语原文: abscheulich ),而将 薛定谔方程 作为救世主。普朗克觉得 波动力学 将会使得他自己的量子理论很快成为多余,然而科学的真理没有顾及他的想法而继续被揭示,正像普朗克年轻时与老一辈科学家争论时所写的那样: “要接受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并不用说服它的反对者,而是等到反对者们都相继死去,新的一代从一开始便清楚地明白这一真理。(德语原文: Eine neue wissenschaftliche Wahrheit pflegt sich nicht in der Weise durchzusetzen, dass ihre Gegner überzeugt werden und sich als belehrt erklren, sondern dadurch, dass die Gegner allmhlich aussterben und dass die heranwachsende Generation von vornherein mit der Wahrheit vertraut gemacht ist. )” 1926年,普朗克成为 英国皇家学会 会员,同时还担任了 柏林 威廉皇家学会 (后来这个学会用他的名字更名)的主席。 纳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1933年纳粹上台时普朗克74岁,对于在普鲁士传统下成长起来的普朗克来说,对国家的无条件忠诚是理所应当的,作为威廉皇家学会的主席,他在1933年7月14日上书内政部长 威廉·弗里克 (Wilhelm Frick,1877年—1946年),表示学会愿意投入到帝国的种族纯净研究中。国家权力的被滥用,使得普朗克身不由己地放弃了自己的立场,他目睹了许多犹太人朋友和同事们被驱逐出他们的工作岗位,并被羞辱,数以百计的科学家被迫离开了德国。普朗克再次尝试用“坚持到底,继续工作”的口号,请求正在考虑移民国外的科学家们不要离开德国,并成功说服了其中的部分人留在了德国。 奥托·哈恩 曾问普朗克,是否可以召集一些有声望的德国教授,共同呼吁抵制对犹太人教授的不公正待遇,普朗克回答道:“如果您今天召集了30位教授,那么明天就会有另外150位来反对您,因为您这样做会让他们丢掉饭碗。”(德语原文: Wenn Sie heute 30 solcher Herren zusammenbringen, dann kommen morgen 150, die dagegen sprechen, weil sie die Stellen der anderen haben wollen .)而对于犹太人化学家 弗里茨·哈伯 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普朗克则直接去找 希特勒 提出抗议,但是一无所获,哈伯最终于1934年死于流亡生活中,一年后普朗克以威廉皇家学会主席的身份,为哈伯举行了一次纪念活动。普朗克还竭尽全力,使得一些犹太人科学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在威廉皇家学会的研究所内继续工作。1936年,普朗克结束了威廉皇家学会主席的任期,在纳粹的威胁之下,他放弃参加连任的选举。 政治环境越来越恶劣,“德意志物理学”(Deutschen Physik)的代表人和帝国物理技术学院主席 约翰尼斯·斯塔克 在党卫军刊物上批评普朗克、 阿诺·索末菲 (1868年—1951年)和 维尔纳·海森堡 是“白种的犹太人”(德语原文: weie Juden ),并抨击整个理论物理学界,《Hauptamt Wissenschaft》(科学总局)调查了普朗克的出身,发现他有着十六分之一的犹太人血统,这与他们本来的期望相距甚远。 1938年,为了庆祝普朗克的八十岁生日, 德国物理学会 将 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授予了一位法国物理学家 路易·德布罗意 ,普朗克收到了约900份贺信,他一一作了回复。 1938年底,纳粹将学会的整个社会和政治生活统一化,即将公开和私人的生活统一化,普朗克辞职以表示抗议。虽然岁数已高,普朗克还是坚持前往各地演讲,其中就包括1937年的著名演讲“宗教和自然科学”(Religion und Naturwissenschaft)。1943年,普朗克还在阿尔卑斯山上攀登了数座三千多米的高山。 二战期间,由于柏林受到空袭,普朗克离开了柏林,他于1942年写道:“我突然萌发了这样的念头,要度过危机,一直活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那天”(德语原文: Mir ist der brennende Wunsch gewachsen, die Krise durchzustehen und so lange zu leben, bis ich den Wendepunkt, den Anfang zu einem Aufstieg werde miterleben knnen )。1943年底普朗克在 卡塞尔 演讲期间借宿亲戚家,10月22日晚亲历了一次破坏性的空袭,普朗克亲眼见到亲戚被炸身亡。1944年2月,普朗克在柏林的家也在空袭中完全损毁。 普朗克的二儿子 埃尔温·普朗克 (Erwin Planck)因参与1944年暗杀 希特勒 的 7月20日密谋案 ,1944年7月23日被逮捕并被关入盖世太保的总部,1944年10月23日人民法院判处他死刑,1945年1月23日被杀害。 在二战的最后几周内,普朗克和他的妻子陷入了盟军在易北河的进攻前线,二战结束后普朗克被送回了哥廷根。 晚年 二战结束后,在 恩斯特·特尔朔 (Ernst Telschow)的领导下,威廉皇家学会(Kaiser-Wilhelm-Gesellschaft )在哥廷根得到重建,由普朗克担任其委员会主席,1946年4月1日由从英国获释回国的 奥托·哈恩 接替。由于英国占领当局坚持要更换学会的名称,该学会于1946年9月11日改名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普朗克被任命为名誉主席。 虽然受到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的困扰,普朗克仍旧前往各地进行巡回演讲。1946年7月,普朗克作为唯一一位被邀请的德国人,参加了 皇家学会 纪念 牛顿 诞辰300周年的庆典。 1947年10月4日,普朗克因跌倒和多次 中风 的后遗症而去世,终年89岁。 荣誉 2马克硬币上的普朗克 1915年获 Pour le Mérite 科学和艺术勋章; 1918年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28年获德意志帝国雄鹰勋章(Adlerschild des Deutschen Reiches); 1929年与爱因斯坦共同获 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该奖项由 德国物理学会 于该年创设; 获 法兰克福大学 、 慕尼黑工业大学 、 罗斯托克大学 、 柏林工业大学 、 格拉茨大学 、 雅典大学 、 剑桥大学 、 伦敦大学 和 格拉斯哥大学 荣誉博士学位; 1938年,第1069号 小行星 (1927年1月28日由 德国 天文学家 马克斯·沃夫 在 海德堡 发现)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为Planckia,时年普朗克80岁; 1957年至1971年德国官方2马克硬币使用普朗克的肖像; 1983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行一枚5马克纪念硬币,纪念普朗克诞辰125周年; 如今有很多学校和大学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 著作 Max Planck: ber den zweiten Hauptsatz der Mechanischen Wrmetheorie Max Planck: Vorlesungen über Thermodynamik. 参考文献 John L. Heilbron, Max Planck , Hirzel, Stuttgart 2006. Ernst Peter Fischer, Der Physiker. Max Planck und das Zerfallen der Welt , Siedler Verlag, München 2007. ISBN 3886808378 Astrid von Pufendorf: Die Plancks. Eine Familie zwischen Patriotismus und Widerstand . Propylen Verlag, Berlin 2006. ISBN 3549072775 Jules Leveugle, La Relativité, Poincaré et Einstein, Planck, Hilbert , Paris 2004. Heilbron, J. L., The Dilemmas of an Upright Man: Max Planck and the Fortunes of German Science , Harvard, 2000. ISBN 0-674-00439-6 Rosenthal-Schneider, Ilse, Reality and Scientific Truth: Discussions with Einstein, von Laue, and Planck , Wayne State University, 1980. ISBN 0-8143-1650-6 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关于马克斯·普朗克生平介绍
个人分类: 理论|0 个评论
[转载]MIT: 建立学术关系网的一些诀窍
JRoy 2012-9-4 20:44
以下摘自广为流传的《MIT如何做研究》的报告的一部分,是MIT人工智能AI实验室人员所作。 你,也可以成为一个牛人。下面是建立学术关系网的一些诀窍: (1)有很多讨论某个AI子领域(如连接主义或者视觉)的邮件列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列表加入。 (2)当与很熟悉本领域的人讨论自己的思想时,他们很可能不直接评价你的想法,而是说:"你读过某某吗?"这并不是一个设问,而是建议你去阅读某份文献,它很可能与你的想法有关系。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该文献,从跟你交谈的高手那里得到该文献的详细信息,或者直接从他那里借一份拷贝下来。 (3)当你读到某份让你感到很兴奋的论文,复印五份送交给对之感兴趣的其他五个人。他们可能会反馈回来很好的建议。 (4)本实验室有很多针对不同子领域的非正式(持续发展的)论文讨论组,他们每星期或每两星期聚会一次,对大家阅读完的论文进行讨论。 (5)有些人并不介意别人去翻看他们的书桌,也就是说,去翻阅他们堆在书桌上的不久要阅读或者经常翻阅的论文。你可以去翻翻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当然了,首先要得到主人的许可,要知道有些人确实反感别人翻自己的东西。去试试那些平易近人的人。 (6)同样,有些人也并不介意你翻看他们的文件柜。实验室中可是有很多学问精深的人,他们的文件柜里也有好多宝贝。与利用学校图书馆相比,这通常是更快更可靠的寻找论文的方式。 (7)只要自己写下了些东西,将草稿的拷贝分发给那些可能感兴趣的人。(这也有一个潜在的问题:虽然AI领域的剽窃很少,但也确实有。你可以在第一页写上"请不要影印或者引用"的字样以做部分防范。)大部分人并不会阅读自己收到的大部分论文,因此如果只有少数人返回评论给你,也不用太在意。你可以如此反复几次--这是期刊论文所必需的。注意,除了自己的导师,一般很少将两次以上的草稿送给同一个人。 (8)当你写完一篇论文后,将论文的拷贝送给那些可能感兴趣的人。别以为人家自然而然地就会去阅读发表论文的期刊或者会议录。如果是内部的出版物(备忘录和技术报告)就更不容易读到了。 (9)你保持联系的人越是各式各样,效果就越好。尝试与不同研究组,AI实验室,不同学术领域的人交换论文。使自己成为没有联系的两个科研组交流的桥梁,这样,很快的,你的桌子上就会冒出一大摞相关的论文。 (10)如果某篇论文引用了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东西,做好笔记。维护一份自己感兴趣参考文献的日志。到图书馆去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些论文。如果要了解某个主题的发展轨迹,可以有意地去做一张引用的"参考文献"图。所谓的参考文献图,是指引用组成的网:论文A引用B和C,B引用C和D,C引用D,等等。注意那些被经常引用的论文,这通常是值得阅读的。参考文献图有奇妙的性质。一个是经常有研究同一主题的研究组相互不了解。你搜索该图,突然发现了进入另一部分的方式,这通常出现于不同学校或者不同方法存在的地方。尽可能了解多种方法是很有价值的,这总比非常深入的了解某一种方法更好。 (11)暂时搁置。跟别人交谈,告诉他们你在做什么,并询问人家在做什么。(如果你对与别的学生讨论自己的想法感到害羞,也要坚持交谈,即使自己没有什么想法,与他们讨论自己认为确实优秀的论文。这将很自然地引导到下一步做什么的讨论。)每天中午在活动楼七层有一个非正式的午餐讨论会。在我们实验室,人们都习惯于晚上工作,所以午餐的时候可以跟别人组成松散的小组进行讨论。 (12)如果你与外界的交流很多--做演示或者参加会议--去印张事务名片,主要要使自己的名字容易记住。 (13)从某个时间开始,你将会开始参加学术会议。如果你确实参加了,你会发现一个事实,几乎所有的会议论文都令人生厌或者愚蠢透顶。(这其中的理由很有意思,但与本文无关,不做讨论)。那还去参加会议干吗?主要是为了结识实验室之外的人。外面的人会传播有关你的工作的新闻,邀请你作报告,告知你某地的学术风气和研究者的特点,把你介绍给其他人,帮助你找到一份暑期工作,诸如此类。如何与别人结识呢?如果觉得某人的论文有价值,跑上去,说:"我非常欣赏您的论文",并提问一个问题。 (14)获得到别的实验室进行暑期工作的机会。这样你会结识另外一群人,或许还会学到另外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可以去问高年级同学如何获取这样的机会,他们或许已经在你想去的地方工作过了,能帮你联系。 相关合集: MIT: 研究的情感因素 MIT: 博士论文选题 MIT的导师 MIT: 为什么要写作,如何写作? MIT: 建立学术关系网的一些诀窍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27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周快评】官场关系网未必总靠得住
胡业生 2012-8-13 23:51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曾礼 最后更新:2012-08-10 10:07:02 标签 公务员考试 作弊 官场关系 打印 小 字体 大 中山市人社局纪委书记梁国影,为给儿子谋个公务员职位,却丢掉了自己的党籍、公职,搞不好还要坐牢;而且还把其他3名处级干部和2名科、股级干部也拉下了水。2012年8月6日,中山市有关部门通报了这宗舞弊案的查处情况。 身为纪委书记的梁国影,应该知道公务员考试是“国考”,营私舞弊要受到国法和政纪严惩,但为了儿子却不惜以身试法。 儿子不争气,书没读好,只有大专学历,离公务员门槛还差一截。但不要紧,梁妈妈官场中人脉广路子宽,中山市农业局可为他量身定做:别的部门要本科以上,农业局只要专科以上。可儿子还是不行,只考第6名。妈妈为了儿子啥也不顾了,要求中山市人力资源考试院考务股股长为她儿子篡改成绩,提到第3名,又跟农业局有关领导和负责面试的考官打招呼要求关照。结果梁书记的儿子一路畅通无阻,面试得了高分,在该局量身定做的职位上排位第一名,录为公务员。梁书记以为大功告成,可是,闯过了官网却逃不过舆网。因为成绩能在网上查到,证据不难掌握,有人在网上一举报,黄粱美梦就破灭了。 梁国影的教训告诫官员,不要迷信权力万能,不要迷信官场关系网可以挡住太阳。关系网只是一把伞,伞下的人自以为阴凉,其实阳光普照大地。网络时代,要瞒住网民的千万只眼睛谈何容易!规规矩矩,才是最安全的为官之道。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言的压力
wangzhao938023 2012-8-3 20:54
终于熬到毕业了,也熬了一大把年纪,自己心想可以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继续干下去,可是光找工作就已经让我身心疲惫,里面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让我望而却步,可还是得硬着头皮走下去!哪怕是撞破南墙也不敢喊疼! 即便找到的工作是自己喜欢的还好,可以从工作中减轻一点压力,可是这边工作还没怎么搞定呢,别的事情就随之而来了。心想自己的年龄也不小了,该结婚了吧,可是结婚还得买房吧,可看看现在的房价,胆都颤啊!再看看那可怜的工资,手心出汗! 每每一想到这些,我的脑袋都不自觉的疼起来,不过我还是要咬牙坚持下来!我相信我能挺过去!
308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之美——可视化我的朋友关系网
热度 9 longxie1983 2012-7-12 10:46
科学网之美——可视化我的朋友关系网
更新:科学网朋友关系网可视化程序已经发布,想渲染自己科学网朋友关系的朋友,请移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83379-593102.html 下载 题记:Social network可视化——将枯燥的数据变成色彩斑斓的图片,在震惊之余感受数据之美。似乎还没有人发过可视化的科学网朋友关系,我简单的做了一下我的直接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网络,希望大家喜欢,也感谢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朋友数据,是自己写的脚本从科学网上抓的,只抓取了开博朋友的信息。可视化使用的是Gephi和Graphviz。 我在科学网上的朋友们(头像版,渲染工具:Gephi) 我在科学网上的朋友们(名字版,渲染工具:Gephi) 我在科学网的二级朋友们(整体版,渲染工具:Gephi) 我在科学网的二级朋友们(优化版(去除部分高连接用户和部分低连接用户),渲染工具:Gephi) 我在科学网的二级朋友们(局部放大版,渲染工具:Gephi) 我的朋友 郑继来 老师的朋友们(复合版,渲染工具:Graphviz:fpd)
个人分类: 科研工具|11131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读懂这几句话胜读十年书
timbre 2012-6-17 19:19
1、蜘蛛 :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2、虾 :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3、天平 :谁给多一点,就偏向谁。 4、瀑布 :因居高临下,才口若悬河。 5、锯子 :伶牙俐齿,专做离间行为。 6、气球 :只要轻轻一吹,便飘飘然了。 7、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科研合作关系网(2004-2008年)
xupeiyang 2012-6-7 07:40
http://data.163.com/12/0606/06/83A1S5U800014MTN.html?from=index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55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读万卷书,亦需知百家言
ChenboBlog 2012-3-10 23:10
1、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2、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3、天平:谁多给一点,就偏向谁。 4、瀑布:因居高临下,才口若悬河。 5、锯子:伶牙俐齿,专做离间行为。 6、气球:只要被人一吹,便飘飘然了。 7、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8、核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充实的大脑。 9、指南针:思想稳定,东西再好也不被诱惑。 10、花瓶:外表再漂亮,也掩不住内心的空虚。 11、树叶得势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威风扫地。 12、历史的标点全是问号,历史的幕后全是惊叹号。 13、官廉首要的是不贪,不腐,不昏;民廉首要的是不贿,不媚,不借官光,不趋炎附势。 14、一官之廉,十吏效之,百民随之。一官之腐,百吏必从之,千民必附之。 15、饭桌上批孩子,大人伤神,孩子伤胃,全家伤心。 16、年轻人以为教育可以取代经验,年长者以为经验可以取代教育。 17、学习不能超前,更不能速成,否则,孩子无童年,青年无青春,中年无乐趣,老年无安闲。 18、打开帐本,满篇是人吃。 19、牛皮越吹越大,本事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大,才气越来越少;胆量越来越大,度量越来越少;玩劲越来越大,干劲越来越少;权力越来越大,威信越来越小;架子越来越大,人格越来越小。 20、通常夸一个女人漂亮;如果不漂亮,可以夸她很有气质;如果既不漂亮,又没有气质,可以夸她善良;如果都没有,就夸她健康。 21、看上一个人要一分钟,喜欢一个人要一个小时,爱上一个人要一天,忘掉一个人要一辈子。 22、机会是一个区别英雄与狗熊的台阶,上一步什么都是,下一步什么都不是。 23、夫妻俩过日子要像一双筷子:一是谁也离不开谁;二是什么酸甜苦辣都能一起尝。 24、男人的年龄由自己来感觉,女人的年龄由别人来感觉。 25、低调与高标的统一,平凡与不俗的统一,这是朴实的人生,也是厚重而辉煌的人生。 26、总盯着了不起的过去,就不会有了不起的将来。 27、挥不去的是记忆,留不住的是年华,拎不起的是失落,放不下的是情感,输不起的是尊严。 28、父母想念子女就像流水一样,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 29、因为电话,信笺少了;因为时尚,布料少了;因为空调,汗水少了;因为应酬,亲情少了;因为宴会,食欲少了;因为竞争,悠闲少了…… 30、说话的三条底线 :一、力图说真话;二、不能说真话,则保持沉默;三、无权保持沉默而不得不说假话时,不应伤害他人。 31、凡是小事都要大声说,凡是大事都要小声说。 32、最怕的不是商品有假,而是商品有毒。最怕的不是有人犯法,而是执法犯法。 33、权力是暂时的,财产是后人的,健康是自己的,关系是重要的,友情是珍贵的。 34、在朋友基础上做生意,那朋友就会失去。在生意的基础上交朋友,那会没有生意做。 35、相互吹捧的是做官的人,互相看不起的是搞文艺的人,见面不说实话的人是做生意的人。 36、从自己的过失中吸取教训是聪明,从别人的过失中吸取教训是智慧。 37、让人听易,叫人服难。 38、过去毙两个地委干部全国震惊,现在毙一串省级干部大家连睫毛都懒得眨,涨价了。 39、连空气都浑浊了,两袖还能有清风吗? 40、教授越来越多,教书的越来越少;博士越来越多,博学的越来越少;恋爱的越来越多,恋学的越来越少;钻营的越来越多,钻研的越来越少。 41、遏制官员的腐化、公信的火化、社会的分化、治安的恶化、人情的淡化。 42、许多杂文是匕首,但没有开刃;是投枪,但没有枪尖。 43、想挣钱的人不少,能挣到钱的人不多。有本事的人挣钱都难,一般的人挣钱更难。 44、做事不贪大舍小,为人莫媚上欺下。 45、骨气、正气、和气,气爽神清;诚心、意心、热心,心宽体健。 46、治学要耐得住寂寞,做人须经得起风雨。 47、用工作成绩说话,则兴、则立、则吉;用说话来取代工作成绩,则败、则危、则凶。 48、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49、农民以后称“绿领”———既环保又健康。 50、人活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在可怜;三者全无,生不如死。 51、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就会嫉妒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会羡慕你。 52、全部可以交易的是市场,不能全部交易的是社会。 53、十种健康生活方式:少食肉,晒太阳,雨中行,常唱歌,饭后息,挺起胸,静坐思,天伦乐,步当车,行善事。 54、当农民的好处:1、不用担心工伤事故;2、不担心得空调病;3、不用勾心斗角;4、不担心纪检上门;5、不用专门过周末。 55、大公无私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善人,先人后己为良人,公私兼顾为常人,损公肥私为罪人。 56、可以命令士兵的行动,但不能命令士兵的忠诚。 57、处顺事之境愈宜静,处逆事之境愈宜忍,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58、嫦娥追求永恒的代价是永远的寂寞。 59、安详方能静观,静观方能明断,明断方能行动。 60、花生是有用的,但不是伟大的、好看的东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必刻意做伟大的、体面的人。 61、人要靠本事和本分起家。 62、生活中没有参照物的人,可怜;选错参照物的人,可悲。 63、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64、不求事事公平,但求出以公心。 65、做好第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次。 66、思念折腾人,也锻炼人,更锻造人的性格的沉稳和感情的深沉。思念别人是一种温馨,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 67、爱情之酒,两个人喝是甘露,三个人喝是酸醋,随便喝便会中毒。 68、背对太阳,阴影一片;迎着太阳,霞光万丈。 69、勇者,脚下都是路;智者,知道走哪一条路最好。 70、无过是一种假想,思过是一种成熟,改过是一种美德。 71、沟通心灵的桥是理解,连接心灵的路是信任。 72、酸甜苦辣是生命的富有,赤橙黄绿是人生的斑斓。 73、要想工作不走样,先得头脑不走神。 74、偏爱难免,偏见不可。 75、心脏不好心眼好,气色不行气质行。 76、与天下之忧同忧,该忧则忧,莫杞人忧天;共天下之乐同乐,该乐则乐,乐而忘返。 77、谬论不足以解惑,真言却可以解忧。 78、贪心是最大的危房,良心是最好的住所。 79、精神操守方,思想方法圆;目标志向方,行动决策圆;严以律己方,宽以待人圆。 80、维纳斯在乐观主义者眼里是美丽的,在悲观主义者眼里是残疾的,在现实主义者眼里是美丽且残疾的。 81、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 82、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83、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 84、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85、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 86、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87、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 88、结婚,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点,有可能是烦恼的开始,也有可能是幸福的开始。 89、在冬天的餐桌上谈论春天的花朵,是奢侈;在春天的花园里幻想秋的落叶,是无情。 90、宽容是送给他人的最好礼物,如果把它留给自己,那就是堕落的开始。 91、钱象水一样,没有一点会渴死,多了会被淹死。 92、亲情浓于血,友情淡如水,爱情甜如蜜。 93、如果把摄像头对准一个人,摄录下他的所有言行,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剪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好人或坏人。 94、昨天是一张废弃了的支票,明天是一笔尚未到期的存款,只有今天是你可以支配的现金。 95、漂亮的女人像是放在展柜里的工艺品,欣赏的人很多,但买下的人只能一个人。 96、工作就像爱人,虽然有时跟你闹矛盾,可是天天都要见面。兴趣就像情人,虽然让你激情燃烧,可是不能代替面包。 97、爱人就像粗布衣,虽然不美丽,可是能遮挡风寒。情人就像时装,感觉很美好,却不能穿出去。 98、亲人就像老棉衣,就是出痱子,依然要捂着你。友人就像晴雨衣,需要了就穿,用过后放一边。 99、社会就像鱼塘,虽然泥沙俱下,可要真是清水一潭也有点可怕。家庭就像鱼缸,需要清洗,需要换气,需要精心护理,不然就生存不下去。 100、老板就像老虎,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屁股,也不宜拍。同事就像戏友,在舞台上打打闹闹,卸了装才知道一切都很可笑。下级就像弹簧,你可以压他,但他也会顶你,你要是拉他,说不定他会退让一下。
1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名言???未必
yanghang 2011-11-9 16:36
1、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 2、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 3、天平:谁多给一点,就偏向谁。 - 4、瀑布:因居高临下,才口若悬河。 - 5、锯子:伶牙俐齿,专做离间行为。 - 6、气球:只要被人一吹,便飘飘然了。 - 7、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 8、核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充实的大脑。 - 9、指南针:思想稳定,东西再好也不被诱惑。 - 10、花瓶:外表再漂亮,也掩不住内心的空虚。 - 1、树叶得势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威风扫地。 - 2、历史的标点全是问号,历史的幕后全是惊叹号。 - 3、官廉首要的是不贪,不腐,不昏;民廉首要的是不贿,不媚,不借官光,不趋炎附势。 - 4、一官之廉,十吏效之,百民随之。一官之腐,百吏必从之,千民必附之。 - 5、饭桌上批孩子,大人伤神,孩子伤胃,全家伤心。 - 6、年轻人以为教育可以取代经验,年长者以为经验可以取代教育。 - 7、学习不能超前,更不能速成,否则,孩子无童年,青年无青春,中年无乐趣,老年无安闲。 - 8、打开帐本,满篇是人吃。 - 9、牛皮越吹越大,本事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大,才气越来越少;胆量越来越大,度量越来越少;玩劲越来越大,干劲越来越少;权力越来越大,威信越来越小;架子越来越大,人格越来越小。 - 10、通常夸一个女人漂亮;如果不漂亮,可以夸她很有气质;如果既不漂亮,又没有气质,可以夸她善良;如果都没有,就夸她健康。 1、看上一个人要一分钟,喜欢一个人要一个小时,爱上一个人要一天,忘掉一个人要一辈子。 - 2、机会是一个区别英雄与狗熊的台阶,上一步什么都是,下一步什么都不是。 - 3、夫妻俩过日子要像一双筷子:一是谁也离不开谁;二是什么酸甜苦辣都能一起尝。 - 4、男人的年龄由自己来感觉,女人的年龄由别人来感觉。 - 5、低调与高标的统一,平凡与不俗的统一,这是朴实的人生,也是厚重而辉煌的人生。 - 6、总盯着了不起的过去,就不会有了不起的将来。 - 7、挥不去的是记忆,留不住的是年华,拎不起的是失落,放不下的是情感,输不起的是尊严。 - 8、父母想念子女就像流水一样,一直在流;而子女想念父母就像风吹树叶,风吹一下,就动一下,风不吹,就不动。 - 9、因为电话,信笺少了;因为时尚,布料少了;因为空调,汗水少了;因为应酬,亲情少了;因为宴会,食欲少了;因为竞争,悠闲少了…… - 10、说话的三条底线 :一、力图说真话;二、不能说真话,则保持沉默;三、无权保持沉默而不得不说假话时,不应伤害他人。 - 1、凡是小事都要大声说,凡是大事都要小声说。 - 2、最怕的不是商品有假,而是商品有毒。最怕的不是有人犯法,而是执法犯法。 - 3、权力是暂时的,财产是后人的,健康是自己的,关系是重要的,友情是珍贵的。 - 4、在朋友基础上做生意,那朋友就会失去。在生意的基础上交朋友,那会没有生意做。 - 5、相互吹捧的是做官的人,互相看不起的是搞文艺的人,见面不说实话的人是做生意的人。 - 6、从自己的过失中吸取教训是聪明,从别人的过失中吸取教训是智慧。 - 7、让人听易,叫人服难。 - 8、过去毙两个地委干部全国震惊,现在毙一串省级干部大家连睫毛都懒得眨,涨价了。 - 9、连空气都浑浊了,两袖还能有清风吗? - 10、教授越来越多,教书的越来越少;博士越来越多,博学的越来越少;恋爱的越来越多,恋学的越来越少;钻营的越来越多,钻研的越来越少。 - 1、遏制官员的腐化、公信的火化、社会的分化、治安的恶化、人情的淡化。 - 2、许多杂文是匕首,但没有开刃;是投枪,但没有枪尖。 - 3、想挣钱的人不少,能挣到钱的人不多。有本事的人挣钱都难,一般的人挣钱更难。 - 4、做事不贪大舍小,为人莫媚上欺下。 - 5、骨气、正气、和气,气爽神清;诚心、意心、热心,心宽体健。 - 6、治学要耐得住寂寞,做人须经得起风雨。 - 7、用工作成绩说话,则兴、则立、则吉;用说话来取代工作成绩,则败、则危、则凶。 - 8、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 9、农民以后称“绿领”———既环保又健康. - 10、人活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在可怜;三者全无,生不如死。 - 1、超过别人一点点,别人就会嫉妒你;超过别人一大截,别人就会羡慕你。 - 2、全部可以交易的是市场,不能全部交易的是社会。 - 3、十种健康生活方式:少食肉,晒太阳,雨中行,常唱歌,饭后息,挺起胸,静坐思,天伦乐,步当车,行善事。 - 4、当农民的好处:1、不用担心工伤事故;2、不担心得空调病;3、不用勾心斗角;4、不担心纪检上门;5、不用专门过周末。 - 5、大公无私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善人,先人后己为良人,公私兼顾为常人,损公肥私为罪人。 - 6、可以命令士兵的行动,但不能命令士兵的忠诚。 - 7、处顺事之境愈宜静,处逆事之境愈宜忍,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 8、嫦娥追求永恒的代价是永远的寂寞。 - 9、安详方能静观,静观方能明断,明断方能行动。 - 10、花生是有用的,但不是伟大的、好看的东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必刻意做伟大的、体面的人。 - 1、人要靠本事和本分起家。 - 2、生活中没有参照物的人,可怜;选错参照物的人,可悲。 - 3、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 4、不求事事公平,但求出以公心。 - 5、做好第一次并不难,难的是做好每一次。 - 6、思念折腾人,也锻炼人,更锻造人的性格的沉稳和感情的深沉。思念别人是一种温馨,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 - 7、爱情之酒,两个人喝是甘露,三个人喝是酸醋,随便喝便会中毒。 - 8、背对太阳,阴影一片;迎着太阳,霞光万丈。 - 9、勇者,脚下都是路;智者,知道走哪一条路最好。 - 10、无过是一种假想,思过是一种成熟,改过是一种美德。 - 1、沟通心灵的桥是理解,连接心灵的路是信任。 - 2、酸甜苦辣是生命的富有,赤橙黄绿是人生的斑斓。 - 3、要想工作不走样,先得头脑不走神。 - 4、偏爱难免,偏见不可。 - 5、心脏不好心眼好,气色不行气质行。 - 6、与天下之忧同忧,该忧则忧,莫杞人忧天;共天下之乐同乐,该乐则乐,乐而忘返。 - 7、谬论不足以解惑,真言却可以解忧。 - 8、贪心是最大的危房,良心是最好的住所。 - 9、精神操守方,思想方法圆;目标志向方,行动决策圆;严以律己方,宽以待人圆。 - 10、维纳斯在乐观主义者眼里是美丽的,在悲观主义者眼里是残疾的,在现实主义者眼里是美丽且残疾的。 - 1、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 - 2、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 3、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 - 4、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 5、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 - 6、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 7、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 - 8、结婚,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点,有可能是烦恼的开始,也有可能是幸福的开始。 - 9、在冬天的餐桌上谈论春天的花朵,是奢侈;在春天的花园里幻想秋的落叶,是无情。 - 10、宽容是送给他人的最好礼物,如果把它留给自己,那就是堕落的开始。 1、钱象水一样,没有一点会渴死,多了会被淹死。 - 2、亲情浓于血,友情淡如水,爱情甜如蜜。 - 3、如果把摄像头对准一个人,摄录下他的所有言行,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剪辑,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好人或坏人。 4、昨天是一张废弃了的支票,明天是一笔尚未到期的存款,只有今天是你可以支配的现金。 - 5、漂亮的女人像是放在展柜里的工艺品,欣赏的人很多,但买下的人只能一个人。 - 6、工作就像爱人,虽然有时跟你闹矛盾,可是天天都要见面。兴趣就像情人,虽然让你激情燃烧,可是不能代替面包。 - 7、爱人就像粗布衣,虽然不美丽,可是能遮挡风寒。情人就像时装,感觉很美好,却不能穿出去。 - 8、亲人就像老棉衣,就是出痱子,依然要捂着你。友人就像晴雨衣,需要了就穿,用过后放一边。 - 9、社会就像鱼塘,虽然泥沙俱下,可要真是清水一潭也有点可怕。家庭就像鱼缸,需要清洗,需要换气,需要精心护理,不然就生存不下去。 - 10、老板就像老虎,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屁股,也不宜拍。同事就像戏友,在舞台上打打闹闹,卸了装才知道一切都很可笑。下级就像弹簧,你可以压他,但他也会顶你,你要是拉他说不定他会退让一下。
1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找工作,connections (关系网) 也许更重要
热度 2 liwei999 2011-10-12 12:23
原则上,招工都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跟招标一样。实际操作中,有内部关系(后门?后门的定义比较模糊,而关系就是熟人和朋友的推举)比没有关系的,占有很大优势。 公司老板鼓励内部推荐,因为这样来的雇员总体上更加可靠。 如果你不是该职位的招工经理,一旦你推举的人被录用,你通常可以得到公司的奖励(因为比起请猎头的花费,奖励一两千块钱不算什么)。如果你是招工经理,你也一样可以招收你的熟人,或者以前的下属或同事,通常并没有什么回避的问题。老板通常乐见其成,因为这是迅速组建能齐心协力工作的团队的捷径,以前工作相处和谐的人有较好的chemistry一起共事。所以,经常见到公司招收一个高级经理后,该经理逐渐把自己以前的下属也带过来了。西方似乎不怕什么拉山头。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上级负责(report)。 这样一来,经理会不会徇私情、开后门?当然会。不过,招工经理一般不会做得太过分,招收完全不称职的来滥竽充数。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对他自己和他今后的工作不利。但是,如果自己的熟人基本可以胜任某个工作,那么经理当然会倾向于自己的熟人。这个没有问题。 公司招聘主要是招工经理说了算,其他人只是提供辅助意见。因此,如果你认识招工经理,你的胜算就大很多。 学界招聘程序严格一些,参与招聘团队的人多,相对来说,更加公平一些。学界当然也有关系网,如果你的老板学界影响大,关系多,你的工作机会就大很多。政府招聘可能更加严格,开后门的机会较少。 职场中,对责任明确的岗位不会有“后门”与否的议论。 作者: mirror (*) 日期: 10/11/2011 20:31:04 有议论的往往都是因为责任不能明确的、不够明确的地方。责任明确实际上也是个管理能力 的问题。如果考虑了在时间坐标上的管理能力,国人的比洋人差得太很了。也就是说效率很低。这个与“机器作文”的文化有关。国人的“机器打字”只有二十年的历史,而洋人则有上百年了。国人的博士候补生的作文,第一稿基本上没法看。没有文稿的文化,也就没有明确的责任。因此,“后门”也就成为议论的话题。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评论很到位。 关键是决定者的accountability 作者: 吴礼 日期: 10/11/2011 20:31:33 私营企业招工完全自主(除了平权法以外),但后果也完全自己负责。 政府部门有 一定的规则和透明度的要求。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93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何读博?
热度 13 zhaoxiaq 2011-5-24 09:44
不到两年的时间,同班同学来美国念化学Ph.D的已经quit了好几个,有的刚来一年就quit了,转了统计或者金融,有了挣扎许久,也终于迈出了找工作或者转行的那一步;剩下的大多数都是不想做科研,没有激情地走一步算一步的;两个班共四十多个同学出国,能真正静下心来做研究的不多于五个。记得大家申请的时候都意志高昂,不上Top 50的不来,一副副在美利坚良好的科研环境下大显身手的样子,但是来了以后,更多的是对于化学专业前景的担忧:美国化学专业Ph.D本来就严重过剩,加上今年经融危机,很多工作多年的科研人员都下岗,待业时间随便就是半年甚至一年之久,fresh Ph.D 出去找工作除了个别偏应用的方向以外,其余都非常艰难;国内高校现在教职逐渐趋于饱和,关系网也很复杂,如果真要回国找教职,要么做学术非常牛,成为大海龟,要么在国内有靠山,但是一来大多数人并没有做科研的天赋,成为大海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来如果在国外念博士,在国内基本上没有什么牢靠的关系网了,仅凭本科的经历不足以和在国内念博士的同学竞争。来美国之前或许大多数人都抱着一定的学术理想,但是当这个理想在研究生的前两年逐渐破灭的时候,谋生就变成了首需。所谓理想,终究只是一个泡沫。化学博士学位不足以在美国找到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千年博后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我知道大家都不会做化学的,只是没有预料到都跳槽得这么快,五年以后,真正拿到博士学会的会有多少? 不知情的父母总是在外人面前荣光满面地炫耀,我儿子/女儿在美国念博士;而我们自己只能怅惘,自己原来真是应试教育的悲剧,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家长和老师的期望之中,努力跟风做优等生,然后又跟风来到了美国,跟风念了博士,最后发现自己不适合不喜欢,可能博士毕业后养不活自己,于是苦恼懊悔。勇敢的人,选择了换一条路走;大多数人,想看看走到底会有什么风景。或许,一切都是围城,走出去的人,将来又会羡慕当年的同学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而自己的职业生涯还在最低点,连滚带爬也混得猪狗不如;而博士毕业的同学,不得不一期又一期博后,三十好几了还没个像样的家庭,也悔恨不已,要是当年早点转行就好了。人生,就是一个个坑。
7588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三旋语义网文字游戏设计
热度 4 Babituo 2011-4-19 11:27
三旋语义网文字游戏设计
已经和2位朋友谈到了这个语义网文字游戏的设计了。 干脆,公布一下这个设计的灵感。 游戏设计如下: 对于语义网,我一直能认为可以容易理解的是:语义网是一个多层复合、多维交叉、结点互证的动态相对关系网。 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试验游戏来验证语义网的一种简单结构。 本来想自己编个程序放到网上来测试,但一直没得闲做是个借口,主要是怕没人玩。 试验游戏是这样的: 网上任意三人随机组合形成一个游戏小组。轮流充当角色A,B,C参与游戏,三人之间除了通过游戏程序相互联络外,不可能存在其他相互联络的方式。 1.A角色,通过游戏程序写给B角色一个词汇W1,告诉C角色词汇已经给出。 2.B角色,收到A给出的词汇W1后,任意设想能够帮助C角色猜出该词汇的三个词汇E1,E2,E3,词汇中不能有和W1中相同的字,把这三个词汇发给C角色。 3.C角色,收到B角色给出的E1,E2,E3之后,根据E1,E2,E3的提示,猜测W1是什么词汇,把猜测的结果W1'发给A和B. 4.程序判断W1和W1'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程序请B角色给出三个词汇R1,R2,R3,分别用来描述E1,E2和E3与W1之间的关系。然后给A,B,C分别加2、8、4分奖励。程序用一个网络模型累积地记下结点E1,E2,E3分别通过三条边(关联源边)连到R1,R2,R3,再从R1,R2,R3分别通过另三条边(关联目标边)连结到W1的网,如果某边曾经经历过,则对该边的使用次数计数值进行累加。(Ei为关联源,Ri为关联桥,W为关联目标,累积下来,就形成一个以词汇为结点,以类关联关系之一是边的有向图)。 5.自动轮流更换角色,原来的A当C,B当A,C当B.回到1继续,如果有人退出,自动从在线等玩的人中补充人担当此人角色继续。 如果在线等待玩的人数达到3人,自动建立一个新的游戏小组,如此实现游戏小组的随机性和最大可持续性,每一个参与游戏的人都可以随时退出,随时再加入,但感觉不到小组成员在变化,定期对得分排行榜前十名进行实质奖励,以确保游戏的生存。 可以说我们得到的词汇关系网就是一个语义网,机器人可以利用这个网参与到游戏中,可以用机器人的命中率和排名结果来测试语义网质量提高的进程。 其实,这个游戏的设计灵感来自三旋自组织理论。 我们往往把词汇理解为是球量子:每个词汇有自己的核心语义,也就是只有一个语义球的球心。殊不知,这正是歧义产生的根源。 其实,词汇应该是一个圈量子,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词汇都具有类圈体的三旋特征。 一个短语,一句话,一段文字,其实就是由一个一个的词汇小漩涡组织出来的规模渐大的大漩涡。 词汇的三旋特征是: 任何一个词汇也有自己三个方面的自组织功能,就是: 搜索和定位,团结和凝聚以及输入和输出。 这其实并不奇怪,一个词汇在本质上只是一小团能量的某种结构模式而已。 一个孤立的词汇,其含义的不确定性是比较大的,它总是需要和其他的词汇形成连接关系来稳定自己的含义,这便需要搜索和定位。给词汇寻找连接关系的动作,实际上就是在推动一个词汇圈量子的体旋。如果词汇本身是“智能”的,它就会在自己孤立的时候,不断地进行体旋,直到找到另外一个体旋的词汇,与自己正好可以形成对接,于是体旋能量被凝聚下来。 一旦短语形成,短语所包含的词汇之间的连接关系变得相对牢固,这种连接关系实际上已经是新的语义要素,短语,正是因为有这些连接而产生原来的词汇所没有的语义,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了词汇的语义。显然,这些连接关系起到了团结和凝聚语义的作用,这在三旋自组织理论中,便是面旋的功能。也就是说,为了更精确、更稳定地形成短语的语义,势必将更多的词汇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个牢固的短语形成之后,我们通常叫成语。而一条成语的语义,仍然有在整体上对外形成语义连接的接口,这便是成语的语义输入和语义输出的接口。比如:“指鹿为马”的成语,它所产生的语义输入需求是对一种颠倒黑白行为描述的语义,而输出是对这种行为的轻蔑和愤慨的评价语义。这种输入和输出,正是"指-鹿-为-马"面旋所产生的“外显磁场”的作用。 我设计这个文字游戏的目的,正是想通过游戏的方式收集可供分析的数据,在提供的词汇关联信息中,看是否能明确发现三旋语义的分布。 为了减少复杂感,添加了游戏事件流图。 科学网愿意支持这个游戏吗? 读到本文的读者请表态是否愿意参与玩,好吗? 简化版: 请B直接按“语义方向定位”、“语义组织关系”和“语义交互关系”三个角度给提示词,免去询问提示关系词的定义过程,简化游戏。
个人分类: 三旋理论学习|4339 次阅读|10 个评论
天安门应该给老佛爷立个像
热度 6 iwesun 2011-2-16 16:41
五星红旗飘啊飘,老佛爷啊笑啊笑   其实,天安门广场,应该给老佛爷立个像。   中国人喜欢讲历史,钓鱼岛为啥是中国的?   根本上说的是,以前是老佛爷她家的。   天安门广场也是老佛爷她家的。   立个像,供后人瞻仰遗容,完全可以啊。 1.中国人只信任一起比过X的人   中国人喜欢在世俗领域讲感恩,但还反对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是土匪,从孔子时代就批判。   要感恩就感恩一个集体以及这个集体的魁首。   干脆说白点,就是党和党魁。    这个半拉子不熟中国文化,在实践中,其实是完全变味的。   哥们义气,不是不讲,是在明面上不讲,在暗地里大讲特将讲。   大家都明白,当官为啥好,就是可以拿公家的钱,编制自己的关系网。    直接拿单位的钱出去吃喝,谁都有所顾忌,但是,说外单位的(包括上级,下级,兄弟,仇家)人来了,要招待,这是一路绿灯的。   大家都很守规矩,我到你这儿你让我Happy,我到你那儿你也会让我Happy,心照不宣。    为单位办事其实是次要的,编制自己的关系网事主要的。   这也没啥不对,关系就是信息,信息就是存在,不拉关系,宇宙就消亡了。    但比较麻烦的是,你信任的都是外单位的人,自己身边的人,全部都是心怀鬼胎,貌合神离。   这玩意儿太有意思了。   记得美国一个大片《绝密飞行》,三个飞行员,是铁三角,坚决反对外人加入,最后加入了一架人工智能的无人机,彻底搞砸。    我只有把我的后背,留个绝对信任的灵魂,才可能演绎出生命的全部光华。    小团体的绝对信任,是信息系统组织原则,任何信息系统不是建立在小团体之上的,其实是很脆弱的。    小团体的组织原则,可能会表现为民族沙文主义,也可以表现出种族歧视。   非我族类,必有异心。   这是不需要讲的。    小团体,是不需要感恩的,需要的是默契。   人人都有后背,相互依靠,其实已经融为一体了。   感谢你,其实就是感谢我自己,感谢来感谢去,其实很无聊。   感恩只对上帝讲。    中国这个早熟的孔子和西方这个弱智小马哥的伪科学,确实是有内在关联的。   不讲小团体了,大家要讲一个大团体。   其实这也没啥不对。    但实践中,世俗的大团体,只要没有做到感觉共享,知觉共享,也就是消灭了个体意识的无障碍的信息流动的系统,你的大团体实际上也是分层次的。   毛和江青爽不爽,全国人民感觉共享了,这个大团体才算形成了,否则,就是虚幻。   孔子和小马的伪科学,搞到一起,就是现在的中国社会:    只信任一起泡过澡、比过X的外单位的人,根本不信任身边的人。   人民公仆的公仆,是我党信任的坚实基础。   ( 李世春 : 性商最高的女人:10多名省部级高官的公共情妇 )   这样的人才太少,根本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的需求,才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   你说说,这玩意儿,真的很有趣。    更有意思的,还得从基因里培育一种对党的感恩。   这是一种不成熟的文化表现。   抽象高度不够。    任何团体对外部是有害的,你即使搞的再大,大大了一个宇宙,都超时空无障碍的交互信息了,这个宇宙本身就消亡了。   团体,无论大小,都是有害的,小团体小害,大团体大害,还不得不搞,不搞也不对。    但是,不认知团体这个危害更不对。   于是,抽象出个The One。   The One 是我们要共同感恩的。    尽管The One 不存在的存在,但还是必须的。 2.党的转基因食品    没有XX,就没有XX。   这就是党企图培养的感恩的转基因食品。   你吃多了,基因就被改良了。   关于毛,我小时候确实认为是神,尽管那时候不知道神是神马东西,这是事后认了500个汉字后,才领悟到的。   再后来,就剩一个底线了“毛是把中国带入现代社会的第一人。”   有一次和同学聊起,我也是如是说,我同学说,“你还不如直接说慈禧呢。”     中国人喜欢表功,很多人感慨,中国的成就全部都是毛时代取的的,两弹一星,后人无法再超越了。   现在除了会造假酒和假奶粉,到底哈会干啥?    五星红旗飘啊飘,老佛爷啊笑啊笑。   两弹一星,全部都是老佛爷打的基础,你不过是摘桃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老佛爷才是真正的挖井的人。   你们不过是乱臣贼子,窃取了老佛爷的劳动果实罢了。   桃子摘完了,你又不会种树,还干脆把树都砍了,那你不就是只会造假酒了。   我早说了,回到母系社会,把男人都变成工蚁,我是没意见的。   老佛爷,其实也不比任何臭男人差。    任何人都没有功,只有害!   男人的害更严重。   罪是全人类的,   没有人是无辜的。
个人分类: 杂感集和|372 次阅读|6 个评论
土鳖学习海龟,海龟学习王鸿飞
热度 10 tarimriver 2011-2-12 21:43
(爱她,就该离开她!) 陈永金 在中国科教界人们将具有较高学识学位的人分为两类,土鳖与海龟。土鳖是土生土长的科研人才,海龟是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的科研人才。当前,海龟受重视的程度远非土鳖所能比,土鳖中的佼佼者多数感到忿忿不平。其实,按照道理来说,不论海龟还是土鳖都应该平等才对,这在国外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在中国却有巨大差别,现在所有有点名气的高校都要求有海外经历,我想这或许是中国资源有限造成的。但总体来说,海龟或者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应该在科研学术上比土鳖要高一些,这不仅是因为国际化是一种趋势,还因为,他们在海外往往能接受更高水平的培训,浸身另一种文化氛围中,能学习另一种文化的优点,集中外优秀文化于一身,更能扬长避短,也容易取得成绩。 就是不说这些高调,那些能够出国的人也要比同龄人具有一定的优势。要出国,首先自己的学业要好,外语水平要高,他们为了将来能够出国,学习上也更努力;其次,如果他们学习不一定好,那么他们肯定有一个叫李刚或什么的当官的父母,他们的关系网给力;如果他们父母长辈不是当官的,那么他们家很有钱,没有钱怎么能出国?这扯远了点。 最近中央一套正在播放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看看那些搞原子弹的科学家,什么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等等,谁不是海龟啊?欧美国家为什么科研水平高?他们出国留学就像我们出省上学一样容易。 回首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盛事,其原因就是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孔子孔圣人之所以圣人就是由于他到齐国、周室、郯国不断留学,学习各国的文化精髓然后形成儒家思想。孔子还不是最早的海龟,老子李聃差不多是留学的鼻祖。他是宋国人,十三岁就到当时的周学习先进文化,然后成为海呆,呆在周几十年,像杨振宁一样到了晚年才回国的。后了的儒学大师荀子好像是赵国人吧,他十多岁就到齐国的稷下学宫学习齐鲁文化,后来呆在楚国的兰陵当官搞学术研究。 也许有人说,那是的齐楚魏赵各国都是周朝治下的诸侯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如同今天的各省。其实,这是不一样的。现在你只要在中国,不论哪个省都是学习几乎一样的东东,塑造出来的是相似的人才。而那时候各国的文化不一样,学习的方式、内容也不同,不同文化共同培养出了的人才具有跨文化优势,比土鳖更容易出成果。 说这些的目的是,如果现在有机会出国留学,就要把握住。当年的季羡林清华大学毕业后回到山东进入唯一的省立中学教书,工资应该相当于现在的教授,但他抓住机会出了国,回来成为国宝学界泰斗什么的,如果他没有出国,能有现在的成就吗? 如果现在没有出国的可能了,那么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出国,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 现在名人纷纷出国,他们在为自己着想的同时,也是为了孩子。现在官员和有钱人谁不把孩子往海外送?如果单纯认为不出国学习更爱国就有些迂腐了,端正的态度是:爱她,就要离开她。 看看春运多么紧张,想回趟家多么不容易,(能坐起飞机的另当别论),现在把铁道部长刘志军处理了,但未必能解决问题;看看研究生、博士生找工作多么不容易!原因是什么?中国任何资源都希缺。有人说,中国买啥啥贵,中国卖啥啥贱。还不是人太多的原因?你看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有那么广阔的土地,空气清新,资源丰富,为什么不到那里去? 在国内,居于蜗室,吸者浊气,吃着毒品(有毒食物),还被幸福着!如果中国出去一半的人,情形应该有非常大的改观,不知你是否同意? 中国的土鳖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围下,享受不到多少传统文化的利益。如,中国人讲究天伦之乐,讲孝道。你自己生活都解决不了,怎么尽孝道?当你老了,生病了,就一个孩子在天涯海角,谁来照顾?即使孩子在身边可以伺候,也没有个商量的,替换的,又要工作,又要照看病人,多难为?而农民可以生2个、3个孩子甚至更多,当官的,有钱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生几个孩子,而你只能生一个,如果孩子出国了,我们老了只能忍受孤独。如果你在国外的话,生活条件好多了,欧洲等地你生多了孩子还有奖励,老了享受天伦还是问题吗? 所以,我赞同佩服王鸿飞老师来而又去的伟大气概,我们有更多的人出国,较少的人回来,中国资源紧缺状况应该可以有较好的改善,农民可以出国打工(陕西电视台报道,农民工海外打工3年挣回来十几万,在国内一年挣了3200元,人家还不给,只好喝药自尽(在包工头的催促下)),商人可以海外经商,学生更应该出外留学。 总结:土鳖应该好好学习海龟,海龟学习王鸿飞!爱她(国),就该离开她!
4134 次阅读|22 个评论
“大项目”能不能出“大成果”?
热度 10 qpzeng 2011-1-24 00:02
“小项目”可能出“大成果”,“大项目”也可能出“小成果”,关键在于有没有好的“创意”以及好的资助管理体制。 对于国家而言,资不资助一个耗资巨大的大项目有点像中央台播出的“鉴宝”节目,是真品,就不会用锤子砸,主人没有任何经济损失;要是赝品,一锤子砸下去,主人的损失可就惨重啰!因此,国家在资助大项目时往往不采用单纯评标的方式,而是采用指令加评标方式,其中的指令性说穿了就是“社会关系”,这就是大项目常常容易被人诟病的地方,也成为某些投机钻营者“跑部钱进”的天赐良机! 当然,这个“社会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公众眼中的“私人交情”或“关系网”,而是给钱者对收钱者的“主观印象”,完全靠“模糊数学”!中国虽大,但某个领域有几条“大牛”,其实给钱的人心中了如指掌,这就不难想象为什么“热钱”总是与“名人”结下不解之缘!这些名人通常是院士级的人物,声名显赫,而且多半带“长”,可以认为他们是开“后门”进去的。可是,毕竟还是有些钱分不下去,给钱的人就只好依靠评标加答辩的方式分掉那不菲的“余额”,这批人倒是从“前门”进去的。 我个人对于这种分钱方式不完全反对,但持有高度保留的态度。我为什么不反对呢?因为我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我能想到的无非是采用“滚动”方式避免投错钱,先少给点资助,再根据研究进展追加拨款,但实际上现在都是这么干的,却没有看见几个人从“台”上“滚”下来,可见拿钱的人不是善于“花钱做事”就是很会“忽悠”! 我倒有个建议,国家应该做出明文规定,大项目不能只有“创意”,而必须要有“真材实料”,只有创意的研究属于小项目的支持范畴。 比如,新药研制的大项目应该是早已过了创意阶段,基础研究及临床前评价都已完成,最好拿到临床试验批文,否则不予受理。又如,新产品研制的大项目应该是已经完成小试的粗成品,国家支持的重点应该放在中试以上规模。如果这样规定,大项目完成的风险就会大幅度降低。 其次,投资方应该建立适当的追偿机制, 如果在限期内未拿出成果,可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所投资金。 比如,承诺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新药,最后结题的成果应该是拿到新药证书,否则就不算真正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这样就能有效地推进研究的进度,以防有人拿钱后只考虑交差,不考虑做事的恶习泛滥成灾。 第三, 大项目最好给出较宽松的结题时间,并承诺在此期限内不收回未用完的经费,避免被资助者在年终突击花钱。 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比较严格,这对于防止挪用、贪污科研经费有好处。按规定,凡项目申请时未列入的设备或其他大宗支出都不许购置,拿钱的人就只好想尽办法找一些能报销的事儿干,如将大量资金拨给外单位作为科研协作费啦,成年累月在外出差开会啦,请客送礼拉关系啦,频繁出国旅游啦,等等,不然那么多钱该怎么花呢?这不全是拿钱人的错,而是被给钱人逼的! 另外,也不要频繁检查,召开各种汇报会和鉴定会。 这样,拿钱的人可以不必神经高度紧张穷于应付,因为整天在“天上飞”、“地上跑”是不可能静下心来做点实事的。 诚然,除了资助方外,决定大项目能否出大成果的因素还有被资助方。 首先,主持人及其团队本身应该有丰厚的工作积累。 有时,项目申请者所在单位以前的研究团队在某个领域做了很多工作,但首席科学家因故离去后团队也随之“树倒猢狲散”,人一走全部技术也带走了,剩下的就只有以该单位名义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完全失去了研究的延续性。可是,名声已经在外,申请人于是将所有成果“纳为己有”,完全能达到“拉大旗作虎皮”之效。这种状况除了本单位的人了解外,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因此,遇到这样“投机”的申请者,给钱的人不可能指望出大成果。 其次,主持人要有良好的驾驭大项目的能力。 有些人本不是某个领域的行家,更不是该领域的权威,甚至做点稍微严谨的科研都感到困难。这样的人要想领导一个庞大的研究团体,尤其是要指挥几个甚至十几个外单位的“大牛”干好活能不吃力吗?在这种情况下,给钱的人只能面对他们“各自为政”做出的一批“不中用”的小结果而无可奈何。 最后,主持人必须是真正的科学家。 有的项目主持人拿项目并不是真正想做点事,而是绞尽脑汁琢磨如何套取国家的钱。这样的人对待课题的态度是,能少做点就尽量少做点,能少花钱做实验就尽量少花钱。这样的主持人在结题时照样有办法通过,而国家的钱却因此“打了水漂”! 我主张国家还是应该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少花钱多办事,尽量减少对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大幅降低资助额度,把宝贵的经费省下来用于支持更多的科研创意。我建议大项目应以支持大宗产品研制等应用研究为主,用于发展生产力;小项目可重点支持富有创意的应用基础及基础研究,用于赶超世界前沿。 作为 科学家本身则应该有起码的良知,要提倡厉行节约使用科研经费,不拿科研经费中饱私囊,在用每一分钱时,都要想想几千万元相当于农民要种植多少块一望无边的田地?工人又要开挖多少口深不见底的煤井?!我们的所作所为一定要对得起乡亲父老及纳税人的血汗钱啊!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4264 次阅读|28 个评论
个人的努力和关系网
热度 1 cutefay 2008-11-13 09:03
最近对个人的努力和关系网的感触比较深。 一个人的成功是和个人努力以及关系网二者是分不开的,二者是缺一不可。我以前对这两者之间应该是各自占一半的比例,并且觉得只有个人的努力有一定的水平,才能更好的利用好关系网的资源。 现在我们这些学生中看得更多的应该是个人努力,一方面是一般的学生没有很好的可以利用的关系网,只能靠个人努力,另一方面,从小学到博士的这段读书经历中,个人努力是占主导地位的,没有好的分数,即使关系网很强,可能也进不了大学,而分数是和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还有学生生涯中其他的很多事情也是这样,自己做得好一些,在学生中就发展更好一些。但是,社会和学校毕竟不一样,很多时候并不是个人能力强就能表现好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会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能不能很好的利用是很关键的。 总之,我应该在这学生生涯中最后一年慢慢适应和改变自己的很多观念,把自己当成一个社会人,而不是一个学生。最近的很多事情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希望这些 希望 能够变成现实,能够让我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且能够事业发展顺利。 可是,我最近根很多长者交流,他们是觉得个人努力 20% ,关系网 80% 。一般他们在年轻的时候认为个人努力占 80% ,关系网占 20%, 但是随着经历的事情的增多,慢慢就觉得关系网占的份量越来越重。我想,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好好体会到关系网的重要性,但是我以后肯定也会慢慢把关系网的份量加大的。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61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