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Lattes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网是博主间事业合作和生活相助的好平台
热度 4 Liweigang 2014-9-14 08:07
昨天收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高晓培同学的邮件,报来个好消息,说是我们那篇合作文章在《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正式发表了(见武夷山博主今日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27582.html )。如果说仅是发表篇文章,也许谈不上惊喜,重要的是我们的理念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公布于世,志同道合的科学网网友间合作的成功,才是高兴的真正理由。 由于种种原因,国际主流社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介绍和报道,大都是负面为主。特别是对中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进步和成就,要么是忽略不计,要么是视若不见,甚至冷嘲热讽的。然而,巴西在科技人才管理方面,Lattes开发实实在在做出了让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值得各国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参考。正如这篇文章中介绍的: 巴西建立 Lattes 平台的经验也引起了美国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关注。 2009 年,美国政府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 Office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 OSTP )召集国家卫生研究院( The 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 , NIH )和国家科学基金会(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 NSF )启动 StarMetrics 项目,旨在完成科研投资效果的循证测度并奠定与之配合的开放式数据基础。该项目首先要完成的即是对联邦资助的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及支撑人员的人数进行统计和分析 。在 2011 年 1 月和 4 月分别于巴西利亚市和华盛顿召开的联合会议上,巴西桑塔卡塔琳娜联邦大学的 RobertoC. S. Pacheco 教授( Lattes 创始人)和 Star Metrics 项目成员分享了 Lattes 平台建设的经验。同年 12 月在华盛顿召开的 StarMetrics 咨询会议上,巴西专家再次受邀介绍其在 Lattes 开发和建设中的经验。 其它国家的科研管理机构也通过不同方式连接 Lattes 平台,分享其信息资源和管理模式,例如英国、法国、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西班牙、芬兰、比利时、日本、韩国、印度和南非等国。来自全球的 46 个国家、地区或机构与巴西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签订了使用 Lattes 平台的合作协议。 的确正如武老师在其博文引言中介绍的,这篇文章从本博今年4月中旬到中信所交流时开始酝酿,随后 高晓培同学着手拟稿。电子版稿子在我们三人的邮件间传来传去的,一字字,一行行,改来改去,每定一稿,都是一种知识的升华;每发一个邮件,都是合作者间友情的提炼。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致的意念是:希望我国能有象 Lattes 一样的人才库和相应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以能促进国家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网友对该文的反映看,大家对此问题还是重视的,例如一位博主在武老师博文的留言是这样的:这个从技术角度来说不值一提,很简单,咱搞生信的是肯定做得了。问题有几个: (1) 能做的恐怕是拿不到项目,能拿到项目的恐怕必然是层层外包最后包到民工或者实习的本科生头上,最后糊弄公事了账;(2)如果做这个需要的精力是1%,那么后期的维护是99%。问题是,谁来维护?(3) 这其实是个数据库项目,国内可有过像样的数据库?是吧? 武老师已回答了一部分,本博试着回答第二个问题:请看看文中: Lattes人才库具有管理方和用户方双向动态开发的功能。也就是说,巴西基金委只需一个小小的团队维护Lattes的IT部分,而广大科技人员,即普通用户,日常维护本人的履历表,这就是网友所说的99%的日常工作。从这一点看,我们学西方的管理技术是分分秒秒的事,但真正领悟西方的管理理念,有时候手把手教,都不一定能学会。 本文的标题还讲到,科学网也是网友间 生活相助的好平台。遗憾的是,本博没有授权介绍这一方面的具体情况。只能稍稍透漏一点:中秋 月色浓浓 ,武汉网友情深。在这里特别感谢刘旭霞、罗帆、 蔡庆华 、王芳等老师,当然,都是科学网网友了。当大家相聚之时,谈到更多的是互勉、互助、还有科学网那些个人、那些个事...。 衷心感谢科学网,感谢大家。尽管最近上网少一些。 相关文献: 高晓培 武夷山 李伟钢 , 2014, 巴西人才库Lattes平台在优化科研、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及借鉴意义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9(7),32-42 . DOI:10.3772/j.issn.1009􀀎8623.2014.07.007
个人分类: 科学网|5870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